八百七十章 河湟三

八百七十章 河湟(三)

王韶前去秦州,圖的就是河湟。

這很不容易的,自秦州到岷州、階州以西,以前皆屬於中國領土,可自唐朝末落,吐蕃佔有再崩潰後,這一帶蕃羌混雜,各族都有各族的武裝勢力,宋朝一直未收回來,想要征服,王韶所能動用的兵力僅是秦鳳一路兵力,兵力少!也就是王韶一旦征服時,必須保持場場以少勝多,還要是大捷,才能實現這一目標。

其次就是財政。

朝廷可以撥款,但從朝廷撥款太難了,還沒有動手呢,朝堂就議論紛紛。必須手中得有一些錢帛。再者,是征服,非是擊敗,必須恩威並用,除了武力手段,還得要收買。收買就得花錢,這些錢甚至花得不明不白,不能公開,又得手中有錢,才能從小金庫裡挪用。

於是有了市易有了營田。

開始申請時,朝廷同意。以爲是鄭朗那種市易營田,包括李師中。

但實施時王韶做得太狠,李師中反對,其中就有營田一項,爲從極短的時間內得到大筆財帛,於是自渭州南部到秦州大肆開墾,原來也有,韓琦學習鄭朗開墾了一批營田,隨後又交給蕃戶或者弓箭手。韓琦離開後,文彥博接手,無爲而治,便沒有再動了。另外甘谷城與通渭堡的矗立,也使得宋朝勢力範圍籠罩到秦州西北,又使王韶得到一批營田。

不過爲了極短時間內能斂財,必須將原有的一些弓箭手田侵吞。

弓箭手也就是當地的一些漢蕃戶民兵。冬天訓練,有時候戰爭到來時,當成救火兵士前去支援。但鄭朗發起改制後,包括壯丁、弓箭手等在內,力役下降,甚至戰爭到來時,與正規兵士一樣的待遇與賞賜。平時免其稅賦,又有一些補貼,王韶認爲再賜大量的田地,是過了的。於其這樣。不如將他們編入鄉兵行列,還能增加緣邊的軍隊厚度。

因此在營田過程裡將一些弓箭手田也侵佔了。

與鄭朗改革遭遇的種種困難一樣,人們往往不看總賬,也不看進的。只看出的,導致一些弓箭手不滿。

李師中調到舒州,文彥博與馮京仍然與臺諫官員合力攻擊王韶,以爲欺罔生事。同時向寶與王韶這對好友反目成仇,說王韶招惹託碩族連生羌擾邊,使秦州動盪。

趙頊只好下旨,以李若愚等體量,令竇舜卿打量,前去查看營田事。

竇舜卿與王韶是什麼關係,再說竇舜卿此時知秦州。他同樣想開邊立功。能說麼?至於宦官李若愚,可別忘了,此時秦州還有一個大佬與王韶合穿一條褲子,高遵裕。高遵裕也許不算什麼,後面呢?高滔滔。李若愚敢實話實說?難道以後不想回皇宮了?

兩人查了查。上書稟報,秦州是有營田,一頃。

奏報到了京城,雖鄭朗早有心理準備。還是忍不住直哆嗦。

幾乎所有君臣讓這個一頃雷得嘴中要噴白沫。

營田面積有多大,自後世華亭到莊浪南部,通渭東部,包括秦安、甘谷、天水、張家川等所有地區,當然這麼廣大地區不可能都是荒地,但也不可能只能開墾出一頃營田。

諸臣不服,朝廷又讓沈起去查。

選對了主,沈起乃是王安石親信大臣,而且是一個不怕事多,就怕事不多,喜歡開邊的主。

沈起就在慶州,接到詔書很快去了秦州,下去查了查,將情況彙報,說不錯,只有一頃多營田,並且這一頃多營田還與當地幾個蕃人在扯皮。也就是說實際這一頃田名份都沒有定下來。託碩生事,乃是託碩失理,不能失了理,朝廷還要幫助託碩。後者似乎可信,關健是前者,誰能相信。

王韶要營田要市易,鄭朗曾經同意。

不過後來漸漸緘默了,王安石卻一直力挺,與鄭朗無關,而是王韶開邊,甚得他歡心。到了這時候,王安石騎虎難下,只好硬着頭皮說道:“李師中與向寶前後奏事誣罔不一,朝廷兩派使案問,具得李師中與向寶乃是欺罔。李師中不遵詔令,望加追罰。”

此事陝西是李師中,朝堂是文彥博,兩人先後興起,文彥博在洛陽不清不楚,心中也疑惑,難道當真只有一頃營田,不象啊。先奏書道,邊帥收閣詔令不行,乃是常事。

不遵詔書,便宜行事多了海去,自己,韓琦、范仲淹、龐籍、鄭朗,皆幹過。得先將李師中保下來。

王安石批註道,朝廷若詔書不可行,必須奏請。收閣不行,又不奏請說明理由,安得無罪?沒有情由不執行,也是不可恕。況且所閣詔令,其情乃在於害邊事,且又奏事不遜,如何可恕?

文彥博回奏道,既任邊帥,當奏成,今令王韶中間相攪實難。

王安石又回批道,王韶雖是特旨差爲機宜,也是李師中力奏王韶有王佐之材,請令朝廷讓其勾蕃部事,故朝廷從其奏。然事亦皆李師中相度施行,王韶有何能力相攪?

文彥博辨不過,只好粗暴地說了一句,王韶之勢,赫赫於關中,誰敢違者?

吳充看不下去,便說了一句,雙方都有錯,不管是王韶還是向寶,做爲國家大臣,吵到這種地步,本身就有錯,應各自降官。

說得也有道理,但是王安石倔強發作,大聲道:向寶有上書不實罪,王韶有何罪?

文彥博這回反應過來,在洛陽呼應,道,沈起善顧望,豈肯追究王韶罪狀?若大的秦州,怎麼可能只有一頃營田。

趙頊看後也是啞口無言,這幾個人太胡來了,那怕三百頃五百頃,也能有一個交待。一頃田,誰相信啊?只好下詔再讓韓縝下去核查。韓縝下去,查得仔細,僅是他查出來的就有四千頃地。一百畝變成了四十萬畝!不過韓縝也老實地稟報,營田是有那麼多,可沒有李師中所說的危害。

趙頊說道:“邊臣誕妄誠害事,緣理可知,而事不可知,可以理解。但邊臣奏報要誠實決事,如竇舜卿說王韶所奏的只有一頃。當時朝廷以爲必無此地。今韓縝打量,乃有四千餘頃。竇舜卿仍言今打量地,必非王韶所指處。”

錯了就錯了,有特殊原因。可以陳述,何必撒謊狡辨?

話音還是偏向王韶的,怎麼着,也是爲了河湟準備的。看看開邊有多難,種諤、折繼世、折克行、燕達等,那一個不是鼎鼎大名的勇將,羅兀城都沒有經營下來。

若是開河湟成功,一個營田又算什麼,不就是四千餘頃營田。想一想國家隱田有多少,四路複查。又查出來六十多萬頃隱田。四千頃能與六十多萬頃相比?

可雙方都在鑽死理。文彥博與馮京上奏說。縝所言還不是實際情況,就是事實,事患在巧言亂實。一個個都象這樣,以巧言顛倒是非黑白,如何了得?

趙頊說道:“患不明。不患巧言,若見理明,巧言亦何能亂?”

也就是民間的話,身正不怕影子斜。不做虧心事,何怕半夜鬼敲門?不過沒有辦法,只能下詔奪王韶之官,王安石不同意了,道:“巧言,雖堯、舜亦畏之,然以見理明,故共工不能亂堯、舜之治也。漢元帝詔曰:朕不明於理,靡瞻不眩,靡聽不惑,政令多還,民心未得,公卿大臣緣奸作邪。惟不明於理,故靡瞻不眩,靡聽不惑;惟眩惑,故一有政令,輒爲浮議所奪而多還;惟政令多還,故民心未得;上所操持如此,公卿大臣所以敢作奸邪,其本乃在人主不明於理故也。”

趙頊前面下詔奪王韶官後,後面心中又後悔了,雖然這一頃營田讓人啼笑皆非,但開出河湟纔是頭等大事,於是順勢下馬,道:“是啊,邊臣各自用己愛惡處事對人,韓縝所以打量出地者,是與竇舜卿不能相容故,其他事即不肯如此盡力。”

王安石立即跟上道:“陛下明察,見此盡之矣。”

都在胡鬧!

鄭朗聽後瞠目結舌,不過這段時間他基本消失,隱田查了出來,又挪出一萬七千餘頃荒地半荒地拍賣,這個過程略有些慢,還要替其修道路,商稅稅率重新調整,銀行擴股暗中準備,籌備一些作爲本金的金銀,替朝廷節約開支,事務很多,還是沒有離開三司。對此,大家並沒有反對,償還了許多欠負,但欠負仍然很沉重,鄭朗乃是理財好手,兼帶三司使之職,國家財政能早日恢復健康。但到了六月,去年國家收支賬目未出來,大家感到了古怪。有人詢問,鄭朗含糊地回答,謀劃一件大事。

以爲鄭朗又要折騰了,這幾年年年折騰,許多大臣苦心相勸。

鄭朗只能答道:“非是諸公所想像,到時便知。”

然後與皇祐時主政一樣,似乎消失。實際沒有,只是平時不大喜言事,少說話,多做事!沒有大的草議,何必磨嘴皮子。一頃田,太雷人,鄭朗一直未參與。

馮京一看形勢急轉,急道:“此地乃是招弓箭手地也。”

王安石道:“王韶所奏但云,荒田不耕,何啻萬頃,即不言除欲招弓箭手地外有此。”

難道開荒錯了嗎?

馮京不能作聲。

文彥博在洛陽上書說,若真是如此,須罪竇舜卿。至少他不能撒謊,將四千多頃營田變成一頃田,讓天下人失笑。

鄭朗嘆息道:“士大夫是國家棟梁,邊臣也是國家的棟樑,爲了國家安全,在戰場上撒熱血,拋頭顱,生命往往懸於一線之間,對國家豈非無功?寬夫雖是國家重臣,爲何偏與邊臣過不去,仁宗時打壓狄青,如今王韶稍稍立功,國家將大用,未用之即,寬夫又盯其所短,不視其長,將其壓制,使國家又失一邊臣良才也。況且王韶非是武將,同樣是進士及第。”

趙頊眼中一亮。

文彥博不知道,在洛陽又上書說道。臣以前在秦州,沿渭豈有如此之多荒地?此必欺罔。

王安石拿出地圖,說道:“韓縝專沮壞王韶,陛下可以從奏報中自見,無緣於此荒田,乃是誣王韶欺罔。陛下嘗記御史所攻王韶否?乃是陳昇之、馮京諭謝景溫,言沈起將甘谷城地作沿渭地,欲蓋王韶罪。景溫至中書對答,臣面詰沈起案卷具在,無將甘谷城地作王韶所奏者。何故妄言如此?景溫對臣與馮京言,是集賢相公與參政,諫議我如此說的。”

又將陳昇之捲了進來。

就算有錯,陳昇之與馮京做得也不對。宰執與言臣不能交結,更不要說授意言臣該說什麼話,那麼要言臣有何用?王韶當罰,陳昇之與馮京也當罰。

一道滾蛋吧。

要麼王韶就復官。

陳昇之與馮京無話可說。於是前面詔書奪王韶官,後面又詔書復王韶官。

馮京只好說道:“不止如此,王韶行市易亦爲不便。”

趙頊說道:“僅是秦州一州市易,有何不便?且鄭公以前在渭州執行過市易,輕重早已說過。”

文彥博上書道:“官中更爲販賣者,就是不便。”

王安石道:“且不論古事,止以今事論。公使皆販賣。士大夫家中多有生意,人無以爲不便,何也?”

文彥博道:“近日事多,費更不足,如置古渭以來。秦州愈不足。”

王安石道:“今天古渭,文彥博亦不知其不可廢,所以費不足,正由沒有理財故。既拓地。當須理由以足其費,此乃市易之所以不可無也。”

反正洛陽離京城近,兩人兩天一辨,趙頊看着蛋痛,於是問鄭朗。

鄭朗將原因說了出來。不但王韶要經營河湟,就是各州各縣賬目也不可能全部能弄清楚,地方有建設,還有獎勵,一些想不到的開支,有許多是不能上報的,若說沒有小金庫那是不可能的。故各州縣兩稅多有附加稅,未必進入官員腰包。不過朝廷至少名義上禁止,否則到最後,朝廷鬆馳,就會有更多官員真正將小金庫裡的錢往自己口袋裡面放。

王韶做法能理解,但與制度肯定不合,並且這個一頃地也做得太過份了,最少得五百頃,怎麼可能就一頃呢。

趙頊聽樂了。

但這纔是公正的說法,趙頊道:“鄭公,爲何不早進言?”

“陛下,陳師中也是良吏,王韶看的是河湟,陳師中看的是制度,兩人皆沒有錯。當時就不當爭辨的,一揭開,不處理不好,一處理朝廷很爲難。若我也參與爭辨,事情會越來越大,反而不美。有時候,陛下,得學會裝糊塗。”

“裝糊塗?”趙頊仔細地咀嚼着這句話。

“比如四路隱田,查到這份上,當真查清楚了?沒有,但到了這地步,朝廷已經能裝糊塗了。”鄭朗又說道:“這樣吧,先復王韶官,再將他召回京城,讓臣與他談一談,順便問一問河湟的計劃。有的事,在奏摺裡說不清楚的。也不利於保密。”

“倒也是。”趙頊道,接着又想着鄭朗的裝糊塗,在御書房裡走來走去,然後用一雙水汪汪的大眼睛盯着鄭朗,眼神複雜無比。

但正是鄭朗一點一滴靈活機動的教導,趙頊漸漸成熟。下詔召王韶召回京城。王韶回京速度很快,他招降俞龍珂到了關健時刻,不敢耽擱。

到了京城,立即讓鄭朗喊到中書,讓他坐下,說道:“子純,葫蘆川一戰,大長我大宋志氣。”

“鄭公,不敢當,有章質夫之功,種諤之功,還有諸位將士之功。”

“我給你帶來一樣禮物。”鄭朗說完,小吏搬來一件物事,乃是一套盔甲,非是鋼監新式盔甲,而是用百鍊鋼打製的一套盔甲,不是說它質量有多好,防禦強度與普通盔甲差不多,但有一條,因爲強度跟上,它的重量很輕,只有十幾斤。鄭朗道:“你掂一掂。”

“百鍊鋼?”王韶用手拿起來,馬上就反應過來。

百鍊鋼製作很早就有了,沈括在夢溪筆談裡還刻意記載過,予出使至磁州,鍛坊觀鍊鐵,方識真鋼。凡鐵之有鋼者,如面中有筋,濯盡柔面,則麪筋乃見,鍊鋼亦然。但取精鐵鍛之百餘火,每鍛稱之,一鍛一輕,至累鍛而斤兩不減,則純鋼也,雖百鍊,不耗矣。此乃鐵之精純者,其色清明,磨瑩之,則黯然青且黑,與常鐵迥異。亦有煉之至盡而全無鋼者,皆系地之所產。

因爲材料收集困難,製作成本更是高昂,一般用來製作寶刀寶劍,象這個百鍊鋼打製的盔甲,有可能是史上第一次。無他,價格太貴了,僅是這十幾斤盔甲,製作成本有可能達到幾千緡錢。僅爲了一個減輕重量,浪費太不值。

鄭朗點頭。

王韶遲疑了一下,說道:“我豈敢受?”

“無妨,”鄭朗說道,心裡卻道,非是爲了獎勵你,這套盔甲乃是你的保命符!

七百六十二章 大單第273章 進攻第333章 西風烈(上)第78章 君子守德第198章 省試(中)第168章 最牛的學生(四)八百六十八章 河湟一四百五十九章 大計劃一九百十一章 崩潰四百九十二章 誰聰明七百十六章 反方向六百七十三章 幽蘭操上第95章 講仁(三)四百三十四章 請使下四百二十三章 定川寨下第1章 七個媽媽,一個兒子第15章 山外的山,人外的人(中)五百七十二章 吻七百八十四章 小重山二第23章 三疊陽春(中)第32章 三變小妻子(上)第283章 狐威(上)五百九十一章 父子第176章 幸福七百四十三章 權利四第298章 失信第356章 猙獰第128章 中(中)第63章 天堂(上)第226章 遠大的心(上)三百七十五章 太子絞肉機四第350章 在路上(六)第277章 無敵(上)九百十二章 後背四百零六章 在風中二六百七十八章 復北歸下第272章 衝動六百零三章 首相一九百十七章 臘梅第348章 在路上(四)第45章 花之戰·鬥百花七百八十章 皇子上九百零八章 殿下九百零三章 融合七百三十二章 攤上事了八百六十八章 河湟一五百四十章 太傅七百十章 親事一四百七十八章 放上四百二十二章 定川寨中第169章 最牛的學生(五)第353章 從瞎氈開始(一)第290章 十面埋伏之列營七百十五章 千古第一基情·戰鬥吧四百四十一章 始上第167章 最牛的學生(三)三百八十五章 回家三百三十七章 第二步七百零四章 擒龍上第356章 猙獰第13章 刻絲(下)三百七十六章 太子絞肉機五六百四十七章 第一步第282章 魚鱗塘第323章 返京五百五十四章 救命法寶第266章 淨八百三十三章 數據化第275章 留第298章 失信四百九十八章 解圍五百四十七章 四美第207章 大三元(三)七百十二章 親事二五百二十四章 絕密下第312章 刎第295章 排陣(下)八百十八章 燦爛六百九十章 動員令上第49章 花之戰·普庵咒五百四十章 太傅第88章 潔字(下)四百十一章 銷魂彭陽上八百七十六章 河湟九第131章 解元(下)第22章 三疊陽春(上)第303章 殺雞(中)第320章 最牛的居士四百六十一章 大計劃三六百二十七章 不是你的菜第288章 狐威(中)五百二十六章 肚量四百五十八章 天長之戰下四百九十八章 解圍五百七十八章 並四百二十七章 度第242章 揚帆第200章 放榜(中)第345章 在路上(一)五百五十四章 救命法寶
七百六十二章 大單第273章 進攻第333章 西風烈(上)第78章 君子守德第198章 省試(中)第168章 最牛的學生(四)八百六十八章 河湟一四百五十九章 大計劃一九百十一章 崩潰四百九十二章 誰聰明七百十六章 反方向六百七十三章 幽蘭操上第95章 講仁(三)四百三十四章 請使下四百二十三章 定川寨下第1章 七個媽媽,一個兒子第15章 山外的山,人外的人(中)五百七十二章 吻七百八十四章 小重山二第23章 三疊陽春(中)第32章 三變小妻子(上)第283章 狐威(上)五百九十一章 父子第176章 幸福七百四十三章 權利四第298章 失信第356章 猙獰第128章 中(中)第63章 天堂(上)第226章 遠大的心(上)三百七十五章 太子絞肉機四第350章 在路上(六)第277章 無敵(上)九百十二章 後背四百零六章 在風中二六百七十八章 復北歸下第272章 衝動六百零三章 首相一九百十七章 臘梅第348章 在路上(四)第45章 花之戰·鬥百花七百八十章 皇子上九百零八章 殿下九百零三章 融合七百三十二章 攤上事了八百六十八章 河湟一五百四十章 太傅七百十章 親事一四百七十八章 放上四百二十二章 定川寨中第169章 最牛的學生(五)第353章 從瞎氈開始(一)第290章 十面埋伏之列營七百十五章 千古第一基情·戰鬥吧四百四十一章 始上第167章 最牛的學生(三)三百八十五章 回家三百三十七章 第二步七百零四章 擒龍上第356章 猙獰第13章 刻絲(下)三百七十六章 太子絞肉機五六百四十七章 第一步第282章 魚鱗塘第323章 返京五百五十四章 救命法寶第266章 淨八百三十三章 數據化第275章 留第298章 失信四百九十八章 解圍五百四十七章 四美第207章 大三元(三)七百十二章 親事二五百二十四章 絕密下第312章 刎第295章 排陣(下)八百十八章 燦爛六百九十章 動員令上第49章 花之戰·普庵咒五百四十章 太傅第88章 潔字(下)四百十一章 銷魂彭陽上八百七十六章 河湟九第131章 解元(下)第22章 三疊陽春(上)第303章 殺雞(中)第320章 最牛的居士四百六十一章 大計劃三六百二十七章 不是你的菜第288章 狐威(中)五百二十六章 肚量四百五十八章 天長之戰下四百九十八章 解圍五百七十八章 並四百二十七章 度第242章 揚帆第200章 放榜(中)第345章 在路上(一)五百五十四章 救命法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