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百五十五章 罰與賞

七百五十五章 罰與賞

幾個人混到這地步,皆是人精,一使眼色,流着汗迅速離開都堂。非久留之地,省得皇上尷尬。出來後,眼中皆有些困惑,明面皇上被某一個官員戴了幾頂綠油油的大帽子,但背下里呢?韓絳不用懷疑,他與趙抃一樣,純是一個二愣子,自從擔任御史中丞後,什麼人都敢噴,富弼、龐籍、韓琦、大宋與田況,讓他噴了一個遍,朝野上下痛恨之。這樣的人不會爲了前程,參與到皇儲案中。這事還是在宮中。第一個問題,十閣。皇上要造子,十閣想得寵,就得生子,皇上一個人的小蝌蚪不夠,於是再加官員的小蝌蚪。那個麻煩就大了,萬一十閣中真有人生下龍子,是不是皇上的?這年代真不大好查。是誰將消息放出宮的,韓絳奏摺上說醜聲揚於宮內,那是誇張的說法,劉氏當真敢到了肆無忌憚的地步?無非就是將自己好姐妹,再加上親近服侍自己的宮女拉下水,參與的人頂多不過六七人而己。不用說,也會做得很秘密,是誰發現的,又是誰有能力聽到,並且散佈到韓絳耳朵裡?龐籍說道:“陛下不立皇儲,事情會越來越多啊。”鄭朗沉默不答。韓絳不用懷疑,劉氏與黃氏也未必是想借官員的種,這有一個前提,誰也不知道皇上會活多少年,現在僅是一個綠帽子,萬一有了假龍種,察覺出來,就算趙禎是老好人,也是滅門九族的大事。這個不知名官員的心態,難道敢用這個賭前程,成功了會是假太子的父親,學呂不韋?並且十閣中有兩閣替他說好話。或者僅是美色所動?至於是誰將消息放出來的。很容易地聯想到相國寺裡那張俏臉,但也未必,她與趙宗實居所離十閣十分遙遠,怎麼聽到的?或者曹皇后出的面?也未必,曹氏沒有那麼深的心機。要麼就是一件簡單的綠帽案?內宮深似海,鄭朗也無法斷定此案的性質。嘆口氣道:“太軟了。”趙禎不軟,就不會發生這種妖孽的事。說完回去,自己沒有說話的資格。此名官員給皇上戴了好幾頂大帽子,自己也給李瑋戴了一頂大帽子。還能說什麼?儘管性質截然不同。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這個夜晚,京城上空龐罩着一層厚厚的陰雲。第二天上早朝,例行公事。各個官員彙報工作,或者進諫或者彈劾。也彈劾了鄭朗無法無天,你自己不要命,還想將皇上拖下水?不過彈劾風頭沒有鄭朗想像的那麼重。陳旭等官員一直隨後,鄭朗做得不對,可鄭朗似乎是用百姓的實際情況言事,儘管對御史臺官員很不利。還有治河,西夏,以及皇宮中那幾頂大帽子。特別是後者。若皇上動怒,往下查起來,不知道得牽連多少人,甚至關係到皇儲之爭,再說,能彈劾鄭朗什麼?人家是要回鄭州“養老”的,現在幾乎等於沒有什麼官職在身了,一彈劾,鄭朗說俺錯了。讓俺致仕吧。到時候誰來治黃河?不是自己彈劾鄭朗,是天下人彈劾自己。別的不說。就是自己家中子女多是鄭朗的粉絲,多半會與自己吵將起來。再看鄭朗的站位,站在後面,幾乎都看不到了,這更噁心人。看似雷聲大,雨點卻很小。趙禎擺手道:“好了,好了,這是朕的主意,朕以後不再輕易出行,嗯,再下詔罰鄭卿銅千斤。”一個個自己兒閉上嘴巴。輪到三個首相進諫,三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後富弼頂不住,只好從第一位站出來,舉起牙笏上奏鄭朗的兩件提議。富弼將奏摺說完,大家一片安靜,爲了查隱田,爭執許久。應當來說,鄭朗的做法十分溫和。若是按照郭諮等人的做法,一查就是十幾個州府,甚至讓他們得手後,能一路一路的查下去,會造成多大的麻煩?鄭朗提議更久更持續,每年都查,可嚴重者查三四州府,輕微者查一二州府,相對於整個宋朝三四百個州府,影響面很小。隱田現象擺在哪兒,不查是不行了,年年新增的耕地不計其數,朝廷也再三痛斥,輿論再三反對,甚至用銀行監、平安監、安眠臨與蔗糖監契股威脅,鄭朗一度還用平安監的契股來換田,分於貧困百姓。然而戶部在冊的耕地面積卻在源源不斷地減少。不處理肯定是不行,但處理規模嚴重,會帶來不必要的騷動。這是一個折中之策。大家比較欣賞的。但有一條,象郭諮那樣一查就是十幾個州,能行得通嗎?行不通,隱田並田者膽子就會更大。能想到的大臣就不多了,沒有金手指就能想到,這個大臣前程也不可限量。主要是第二條,對於第二條罰金罰款大家沒有在意,律法條款是人制訂的,也是人來裁決的,但前面那個監察監讓大家感到很古怪。與體制相符,宋朝不怕冗官,就怕監督不力。御史臺監督之權更重了,但若是那樣,御史臺會站在天下人的對立面。這個天下人不是指天下所有百姓,而是鄭朗所說的那個天下,天下所有的精英!兩府大臣一個個將頭擡起,目視前方,心中那個暢快別提了。言臣與兩府是生死之敵,要麼直接衝突,華麗麗地成爲言臣獲得名聲的工具,要麼放下身架,不顧宰執身份倒在小小言臣身前。最有名的例子就是朝廷試才識兼茂科,這是科舉之外的考試,有的是進士再試,例制試科,還有的是試考民間遺漏賢才大能,對官員的再試,結果分爲五等,但舉宋以來,一二等者沒有。有一個三等,還在鄭朗家中苦讀,就這一個寶貝了。但還沒有出現。平時結果多是四等五等,這一屆才識兼茂科試有錢藻、陳舜俞與汪輔之考中第四等,監察御史裡行沈起彈劾汪輔之無行,於是宰執罷之。汪輔之怒極,我什麼無行了,不就是沒有向沈起拍馬屁嗎。汪輔之憤怒地寫信給富弼道。公爲宰相,但奉行臺諫風旨而己。你一個若大的第一號首相,爲什麼僅看言臣的風向辦事?你是首相,還是言臣是首相?富弼就是後者。看到信後,富弼慚愧不能言。這一策看似讓御史臺權利更大,實際對御史臺很不利。以前的生活多美好啊。到處溜達,聽到一些風聲,小道消息,八卦,就能上書彈劾。現在不行了,什麼事兒要講一個證據。這個證據查找的權利給了御名臺,慢慢找吧。若有人舉報不找,就是失職!一干御史臺的官員全部愁面苦臉。其實這就是制度的完善。至少龐籍已看出它的意義,國家是要監督。可以前那種不叫監督,而是胡亂來的。這一監的成立,卻是講究實事求是,使監督更加規範。然後詔狄青與田瑜等人回來。大多數人還不知道真相,感到納悶不解。治河與狄青有何干系?隨後一道詔書讓他們釋疑。罰了鄭朗一千斤銅,不是大數字,幾百緡錢。月兒一件衣服有可能就值幾百緡錢。詔鄭朗爲翰林院大學士工部侍郎同平章事治河大使,京東京東河江河北兩淮官員皆配合行事。一下子升了回來。前罰後獎,與這個獎相比。前面那個罰簡直是小毛毛雨。還是那種肉眼都看不到,比蜉遊生命力更短的超級小毛毛雨。然而所有言臣不能作聲。想治河。沒有這個權利,無法調動六路官員。調動不起來,這麼龐大的治河工程就做不好。所以不但給了使相之職,治河使前面還加上一個大字。能加之,可能是史上最大的治河工程,也是史上用錢帛最多的治河工程。與之相比的,非是大運河,大運河都有可能遜色一籌。只有一項工程才能與之相比,長城。再詔,以三司使包拯爲權同治河大使,未必讓包拯親自到前線,而是讓包拯利用三司的職權,配合治河的經濟。再以田瑜、周沆、程師孟爲龍圖閣學士工部郎中權同治河使,元絛、趙禎表弟李璋、天章閣待制何郯、學士胡宿、侍讀學士李昭述、侍講學士向傳式爲治河副使,史志聰與石全彬爲治河監押使。治河的草臺班子算是搭起來。可是大臣一起傻眼。田瑜四人任命合乎情理,在兩廣治理水利積累了豐富經驗,雖說這是一塊超級大的蛋糕,可也要將它做成蛋糕,隨後才能瓜分。蛋糕太大了,鄭朗一個人是做不起來的。況且鄭朗需要功績來點綴嗎。韓琦的想法更簡單,鄭朗不但不需要功績,相反,他要學會將這些功勞推開別人,才能生存下去。但這個幫手很重要。包拯任命也勿用質疑,一看就知道主要是掌控其財政與支出的。雖然他任爲三司使,讓歐陽修整得灰頭灰臉,不過品行倒也端正,爲官剛正不阿,管理治河財政也是不二人選。關健是後面的排位,憑什麼李璋憑在第二位副使?難道李家做的惡還不夠多嗎?不但李璋,後面幾人排位同樣惹來許多人的不滿。就包括兩個大太監,這麼龐大的工程,不亞於一場超級軍事戰爭,需要調動六路的所有人力,甚至財力物力與兵力,必須要內侍監督,但爲什麼是史志聰與石全彬?開始爭吵起來。吵到最後,一個個臉紅脖子粗,整成了一個超級菜市場,就差一點要揮拳相向。這是不能用有違朝儀來處罰,否則今天會倒下上百名官員。何郯自己也不服氣,雖排在副使第三順位,他成名已久,資歷遠勝過元絛與周沆等官員,更不用說一個小小的外戚,憑什麼將俺排在他們下面?鄭朗在後面揉腦袋。知道這塊蛋糕誘人,打主意的人很多。沒有想到第一個打主意的人就是趙禎。李璋乃是他舅家真正能拿得出的人,有品行,有才學。不管怎麼說。趙念奴一事中,先是李家不對,但後是趙念奴不對,想彌補舅家。再加上兩個在官員心中很討厭的大太監爲治河監押使,能讓大臣們贊成嗎?這纔是治河班子的第一步。下面還有,各路有各種的班子,治河分成好幾步工程,每一個工程又有一套班子。僅是這個人事任命就成了天大麻煩。這時候,他多渴望趙禎成爲李世民、漢武帝這樣的雄主,說一不二,這些爭執就沒有了。不是,必會引起無窮的爭吵。趙禎看着失控的朝堂,說道:“諸卿莫爭。讓李璋爲治河副使乃是鄭卿推薦,說量才施用,李璋對水利精通,不能以外戚而勿用,此乃古人之德美也,故朕同意了鄭卿推薦。”鄭朗眼睛不由瞪大了,我什麼時候說過的?趙禎又道:“鄭卿,可有此事?”鄭朗只好站出來,將臉皮一抹違心地道:“是。”“那麼就散吧。此次治河,可能耗費兩億多緡錢,乃是自古以來未曾有過之事,至於人選,諸卿也可以替國家想一想,不能以私心而推人,勿必要有一技之長。”讓大家散朝。鄭朗默然大半天,有點兒暈,不能以私心推人。李璋與史志聰算是怎麼一回事?並沒有結束。聽聞朝廷任命後,賈昌朝親自寫了一封奏摺。用快馬遞到京城,說俺也老了,陛下對臣一直很信任,無以回報,讓臣學習黃忠,替陛下效力,讓臣擔任治河副使吧。本來就是一鍋沸騰的鐵水,賈昌朝這封奏摺更象一大桶硝化甘油投到這個大鐵鍋裡面。鄭朗剛一出來,被韓琦一下子攔住,說道:“行知,李璋可真是你推薦的?”鄭朗不喜撒謊,只能支吾。“行知,你怎能也糊塗了,以媚悅君?此次治河,非同小可,一旦有事,君這個責任可承擔得起?”韓琦大義凜然,鄭朗不知怎麼回答。突然靈機一動道:“稚圭兄,你只關注了治河,可關注內宮一事?若此案掀動起來,會給國家帶來怎樣的風暴?”韓琦臉色一變。後世皆說王忠嗣死得冤,若王忠嗣與太子走得不那麼太近,能不能冤死?這樣的秘聞居然傳入韓絳耳朵裡面,也許是巧合,也許是有人授意的。若是有人授意的,那麼從大臣,到後宮,甚至包括富弼、文彥博,自己與龐籍,甚至後宮兩位培養的接班人,曹皇后,與十閣都會毫不客氣地捲進去,引發的動盪有可能比商胡埽、六塔河出事還要嚴重。韓琦臉上浮起一朵朵烏雲,道:“行知,可有良策?”“我初來京城,有什麼良策?”鄭朗一攤手說道。韓琦不作聲,無論怎麼卷,與鄭朗沒關係的,道:“行知,不可藏拙,此乃爲國家計也。”爲國家計?鄭朗不會當真,繼續不答。“行知!”鄭朗有些暈,道:“前段時間你們中書做過什麼事?”“沒做啊。”“仁啊,仁。”“哦,那件事啊,那件事乃是彥國做的,與我沒有多大關係。”指的是六月發生的一件事,按照故例,每隔三年一次南郊大祭,皇上要加一次尊號,但自康定年間以來,讓趙禎罷之不受。於是富弼請趙禎加尊號“大仁至治”。知諫院範師道上書道,這些年災害之多,前世未見,這時崇尚虛文,非所以答天戒。知制誥劉敞也進諫道,尊號非古禮,陛下不加尊號二十年了,爲什麼要一旦增虛號而損實德。趙禎說道:“朕意當謂如此。”於是富弼先後上表五次,趙禎皆不許。這個尊號趙禎能受之,論仁,沒有一個皇帝能做到趙禎這地步。不過中書幾位大佬是否在拍馬屁,很讓人懷疑。鄭朗說道:“稚圭,你若再裝,休怪我以後不認識你了。”“行知,我裝什麼呀?”鄭朗要甩袖子離開。韓琦看鄭朗象是動真格的,忽然喜道:“行知,我明白了,我明白了,真不是裝,論智謀,我哪裡及你啊。”不是智謀,而是陰謀。鄭朗不計較他話音裡指的是什麼,道:“我真心助你們,莫要動心機。”心裡說道,小樣,還與我裝。就是沒有這個計策,趙禎也不會因爲幾頂綠帽子,掀起滔天巨案,不過鄭朗得將幾個大佬視線轉移走,否則一旦也插手到河工當中,僅是人事,沒有一年時間都搞不定。韓琦樂顛顛地去中書,當真不懂?昨天一夜都沒有睡好覺,不但他,富弼與龐籍、大宋皆差不多。鄭朗看着他背影離去,心裡面道,黃河啊黃河。不過雖人事讓他感到頭痛,但反過來也是一種好事,現在皆當成了寶貝,比勒輔局面要好得多,那不是寶貝,而是燙手的山芋。剛到家中不久,就來了兩個客人,兩個鄭朗很不想見到的客人。一個是李璋,對李璋鄭朗也不惡,李用和數子當中此子最有出息,爲人低調,頗有李用和之風。還有一個人,她纔是鄭朗最不想看到的人,李用和的妻子。

五百四十八章 小妾七百十章 親事一八百九十二章 大會戰四八百九十五章 大會戰七八百二十三章 冰火六百二十三章 撈人第99章 講仁(七)四百二十三章 定川寨下第242章 揚帆第156章 交接五百七十六章 刑關四百八十章 站隊上八百三十六章 少一塊不能說五百十六章 問邊四百零一章 大戲·成下第202章 捉女婿(中)第16章 山外的山 人外的人(下)第342章 相公第304章 殺雞(下)第701章 七千平方公里的口袋(上)六百五十三章 崑崙關下八百六十六章 打手五百七十六章 刑關七百五十七章 拜六百八十三章 魔術師下六百四十六章 龐太師七百十四章 親事五第255章 鬥法(五)第320章 最牛的居士四百十七章 渾沌第315章 宣戰五百二十九章 救駕來遲二第612章 賢相(上)第166章 最牛的學生(二)五百八十四章 最缺的第172章 走鋼絲五百零十章 太監的反攻第258章 問鬼(上)第176章 幸福第198章 陰差陽錯七百四十三章 權利四六百四十九章 萊公詩第364章 君子,君王是兒子(一)八百七十八章 河湟十一五百六十章 魔術八百九十章 大會戰二六百三十一章 皇佑之治三四百零九章 鐘山風雨起蒼黃第24章 三疊陽春八百七十四章 河湟七六百章 彌勒佛也穿越五百三十五章 索字第225章 法輪第79章 擋箭牌六百五十二章 崑崙關中五百九十章 破趙七百八十三章 小重山一七百十五章 千古第一基情·戰鬥吧六百七十三章 幽蘭操上第312章 逃第117章 大人物(上)五百九十八章 科學的力量中第348章 在路上(四)第102章 大家(上)六百四十章 首相之淚四百七十三章 新政八百三十九章 最強弓八百四十一章 合作五百八十六章 良策四百零七章 在風中三四百二十四章 風騷的石頭六百二十九章 皇佑之治一三百八十二章 收割六百八十五章 魅影三百八十章 太子絞肉機九第160章 八大王八百八十五章 琉璃珠上第298章 失信六百零八章 首相六八百八十二章 高原雄風四第113章 可愛貴、賤道寧(下)七百零二章 七千平方公里的口袋中四百六十三章 大計劃五九百十八章 扯皮第268章 戲法第135章 小媳婦,你牛(中)三百七十一章 天都石窟下五百九十五章 爲難第313章 瘦身八百七十一章 河湟四九百二十一章 林花謝了春紅第239章 出手(中)第245章 衆志成城,成!八百二十四章 簡中上第68章 拜師第7章 坐禪第114章 粉琴八百八十六章 琉璃珠中第67章 跪門第303章 殺雞(中)
五百四十八章 小妾七百十章 親事一八百九十二章 大會戰四八百九十五章 大會戰七八百二十三章 冰火六百二十三章 撈人第99章 講仁(七)四百二十三章 定川寨下第242章 揚帆第156章 交接五百七十六章 刑關四百八十章 站隊上八百三十六章 少一塊不能說五百十六章 問邊四百零一章 大戲·成下第202章 捉女婿(中)第16章 山外的山 人外的人(下)第342章 相公第304章 殺雞(下)第701章 七千平方公里的口袋(上)六百五十三章 崑崙關下八百六十六章 打手五百七十六章 刑關七百五十七章 拜六百八十三章 魔術師下六百四十六章 龐太師七百十四章 親事五第255章 鬥法(五)第320章 最牛的居士四百十七章 渾沌第315章 宣戰五百二十九章 救駕來遲二第612章 賢相(上)第166章 最牛的學生(二)五百八十四章 最缺的第172章 走鋼絲五百零十章 太監的反攻第258章 問鬼(上)第176章 幸福第198章 陰差陽錯七百四十三章 權利四六百四十九章 萊公詩第364章 君子,君王是兒子(一)八百七十八章 河湟十一五百六十章 魔術八百九十章 大會戰二六百三十一章 皇佑之治三四百零九章 鐘山風雨起蒼黃第24章 三疊陽春八百七十四章 河湟七六百章 彌勒佛也穿越五百三十五章 索字第225章 法輪第79章 擋箭牌六百五十二章 崑崙關中五百九十章 破趙七百八十三章 小重山一七百十五章 千古第一基情·戰鬥吧六百七十三章 幽蘭操上第312章 逃第117章 大人物(上)五百九十八章 科學的力量中第348章 在路上(四)第102章 大家(上)六百四十章 首相之淚四百七十三章 新政八百三十九章 最強弓八百四十一章 合作五百八十六章 良策四百零七章 在風中三四百二十四章 風騷的石頭六百二十九章 皇佑之治一三百八十二章 收割六百八十五章 魅影三百八十章 太子絞肉機九第160章 八大王八百八十五章 琉璃珠上第298章 失信六百零八章 首相六八百八十二章 高原雄風四第113章 可愛貴、賤道寧(下)七百零二章 七千平方公里的口袋中四百六十三章 大計劃五九百十八章 扯皮第268章 戲法第135章 小媳婦,你牛(中)三百七十一章 天都石窟下五百九十五章 爲難第313章 瘦身八百七十一章 河湟四九百二十一章 林花謝了春紅第239章 出手(中)第245章 衆志成城,成!八百二十四章 簡中上第68章 拜師第7章 坐禪第114章 粉琴八百八十六章 琉璃珠中第67章 跪門第303章 殺雞(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