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百六十八章 河湟一

八百六十八章 河湟(一)

“並啊,”鄭朗說道。

“並?”張方平馬上就會意,又問道:“商稅減矣。”

並非是兼併,而是並貨,五萬緡商品,會是一個龐大的數量,單筆超過的不會很多,有,極少極少。不過若是幾家或者十幾家聯手,有權利鬧事的都是大富大商之家,那麼很容易就達到兩萬緡、五萬緡的貨物。況且鄭朗是指單筆,非是指單件。錢米鹽布茶,幾家聯手,想湊五萬緡還算難嗎?

商稅必然銳減。

鄭朗道:“安道,錯矣,雖如此,比不交要強。”

趙頊在邊上搖頭笑,略笑得有些苦。

沒有張方平想的那麼悲觀,對這個問題,鄭朗早就想過,有人說平均土地,打擊豪強,澄清吏治,纔是宋朝變強的根本。但那可能嗎?

且不說餓飯時餓死的僅是百姓,未見那個大隊幹部部餓死,那是什麼樣的平均時代,實際也未做到平均!

就算達到了,在這時代,人們是什麼樣以思想觀念,那怕將這個國家推翻,幾十年後,百姓恢復過來,貧富又再次懸差拉大。只能說朝廷若清醒,可以通過一些積極的手段,給貧困百姓帶去更多生機,減少百姓的怨聲,吏政就算是清明瞭。

史上舊黨是維護權貴利益,新黨也非是打擊豪強,本質是老嫩統吃,豪強好,或是貧困戶罷,一起斂財。蔡京不同,苛斂富,不斂豪,故似乎是成功了,維護他的斂財豪強很多。

都不算是好的做法。

鄭朗做法是幫助貧困戶,給一些富裕戶更多機會。一個更公平的制度環境。豪強稍稍剝削。但同時用諸監謙讓。越富越“豪”,王安石斂得越重,於是反對聲嚴重。實際呢,王安石又能從豪強身上斂出幾何?讓人懷疑。

故鄭朗將王安石做法進行矯正。這個時間更早,比如免役錢,王安石也分財產徵算,財產越多徵得越多。鄭朗恰恰相反,財產越多徵的比例卻越來越下降。

這次商稅退讓,還是類似的道理。

得突出豪強的地位,讓他們感到政策依然讓他們高高一等,讓他們依然有優越感存在。否則就算通過了,幾十年後必然還會推翻,到時候推翻的會更多。

其實徵了比原來一文徵不到強,至少讓他們從意思變成割一塊小肉下來,給朝廷支出。

看似的很不公平,這個退讓只能讓豪強得利。中小商人那有可能單筆貨款達到五萬緡的,就是幾家湊。能湊成五千緡就算不錯了。但有一條,鄭朗未說,靈活機動!

大商人固然能避開四分之三的稅務,甚至更多。可是貨物數量龐大,進銷速度遲滯,反不及中小商人靈活機動。道理還能用到鋼監上,鋼監技術成熟後,朝廷會陸續增加幾十個鋼監,也就是原始的鋼廠,看似讓各地中小鐵匠受損。可中小鐵匠戶也有他們自己的優勢,能滿足客戶需要打製鐵具,沒有運輸與多少稅務成本,只要及時調整,照樣能生存。

就是所有人皆避掉四分之三的稅務,只要不漏稅,宋朝商稅依然不會減少。但這是不可能的,無論怎麼讓,還有人繼續想一文錢稅也不想交。無論讓多少,大多數真正交稅的中小商人未必能享受到這個福利待遇,只能享受那個減去百分之一的住稅。

不過經此一讓,朝廷會佔據道義高度,加上各地舉報制度的配合,漏稅的人會大量減少罷了。相對而言,商稅未必會減少。

折騰來折騰去,就是讓全國實施一條更健康合理,讓大多數人認可的新商稅制度。商稅以後會越來越重要了,不說諸監帶來的連瑣效應,就是一個銀行對商業起到多少促進的作用,況且還有免役法,以及其他的政策,進一步支持了商業的發展。此時宋朝商業繁榮,可以說是史上宋朝任何年代都未曾有過。而且每年都在進步,若是繼續保持良性發展,有可能在鄭朗未去世之前,有可能達到中晚清時清朝的商業水準。那麼更需要一個更健康的商稅環境,大戶一文錢稅不交,何來健康而言?

後面中小客商靈活機的沒有說,鄭朗在趙頊與高滔滔面前只說了前面,高滔滔大半天道:“鄭公,有心了。”

高滔滔認爲鄭朗有心了,因此暗中默契支持,張方平同樣不得不承認鄭朗算是有心了。

鄭朗又道:“安道,準備金銀。”

“銀行監?”張方平立即反應過來,鄭朗要做什麼。

“正是。”

“太早了。”

“我計劃是打算再分兩次擴股,這僅是一個計劃,難道不能分三次四次五次?”

“我來安排。”

“勿得泄露。”

“這個我懂的。”

兩人帶着詔書離開內宮。

詔書頒發,一干商人代表歡天喜地離開。

鄭朗大約因爲退讓太多,不開心,請了三天假期,一直呆在家中。第四天去了中書,富弼看着鄭朗,嘆息道:“何苦呢。”

不但朝廷做了退讓,還有一個更好的消息傳來。

杭州鋼監成立,經過多年研究與改進,使冶鋼技術成熟。在防禦力相等的情況下,盔甲重量真正減到三十斤。同時生產速度更快,冶出來的鋼稍稍經過二次錘打,就能正式用來做盔甲武器,使成本進一步下降。於是朝廷下詔將滑州鋼監進行改造,明年正式向鋼監下出訂單,這也意味着鋼監會產生大量分紅。

但有一條,鄭朗不是很滿意的。

還是冶煉技術與採礦技術,手中不缺少礦源,找礦技術在宋朝也相當發達了,可是真正的冶煉技術與開礦技術仍沒有達到他滿意地步,雷管研究進展也不大,相反的,研發雷管。犧牲了數名工匠。

想要工業進步。除了各項技術。還有一個名詞,鋼鐵時代。新技術陸續向平安監推出,但鄭朗估計宋朝總鐵產量不會超過十萬噸。數量遠遠不足,更不要談什麼鋼鐵時代。

可這個得慢慢來。一時急不得的。

然而其他人是沒有本事能想到有何不足,認爲很好了,至於商人們哪裡想什麼鋼鐵時代,幾百後宋朝如何。他們想到的僅是技術成熟所帶來的利潤。兩項利好消息傳出,怨言聲終於小了下去。

年底,又有一條新的措施行出臺。

這條措施會有爭議聲,但不會很大。

針對的是緣邊三路。

宋朝人口最稠密的地區乃是東南,其次是京東河北,河北其實是南部地區,北方人煙仍然不稠密。至於河東與陝西路大片地區仍然人煙空曠,有種種原因,山區地形,畏懼西夏與契丹的入侵。寒冷的天氣,等等。

鄭朗針對的就是這些地區。

都有人煙。只是稀少一點,可許多地方半耕半荒。有的是水土惡化後,百姓離開了。有的是兵士營田開屯,經營不善荒蕪了。還有的是收益不大,導致當地百姓稀少。

鄭朗前段時間派四員大員清查四路隱田,隨行的還有各個職官,造成了很多反對聲音。

隱田肯定要查的。

但不僅是隱田,還有這次的計劃。

進一步開發一些特殊地形,首先當地人煙要稀少,朝廷才能妥善安排。其次有山有水有小型河谷,沒有水,是沒有利息價值的,只能採納封山制度,索性保護水土。必須是半荒廢狀態,有利用價值,因爲朝廷沒有組織,當地百姓就象刀耕火種一般,開耕不得當,因此產生的價值不大。也不能有軍事價值,若牽連到軍事因素,又不能動。

讓清查官員將這些地區一起盤查覈實丈量。

然後對其拍賣,朝廷提供一個條件,出人力替每一拍賣地開闢道路,打通與外界的交往,其次是拍賣五十年的經營權,五十年內,朝廷不得徵收任何稅務。

實際與拍賣的那些礦坑與坊場性質差不多。

官府經營虧本,但交給了商人,馬上就變成賺錢項目。

這些地區交給小戶去開耕,沒有多大價值,但交給大戶去經營,手中有了資本,山上種植桑麻果樹竹木,地上種植紫苜蓿,然後散養大量牲畜,牲畜可以賣錢,畜糞又是最好的肥料,上可肥山,下可用來肥沃河谷,種植糧食,形成一個循環。也不要運輸多遠,三路駐紮了幾十萬禁軍,包括家眷,以及相關的人員,能達到一百多萬人。那麼就可以盈利了。

但只能由大戶經營,他們手中有資本,能等得起,象小戶就不行,能等十年八年才能完全見效嗎?

未必會籌得多少錢帛,非是針對錢帛來的,而是針對邊防的後勤,以及邊區的開發。由這些大商人經營,很快邊區許多地方能變廢爲寶,他們所產的糧食或者牲畜,主要是提供給兵士,實際這就等於賺了錢。從當地購買糧食與肉類,僅是一個運輸損耗,無形中替朝廷節約大量經費。還有邊區生產方式不是很好,先進的生產方式,會帶動更多的人學習,整個邊區生產效率提高,百姓生活改善,兵士供給對南方與中原的倚賴性也會隨之進一步下降。邊區發展,對於契丹與西夏那邊的百姓就會有誘惑力。

一箭數雕。

但得有幾個前提。

必須人口稠密,鄭朗大規模的組織了幾批移民,僅是宣傳,不敢強行移民的。有人做過,例如王莽,強行移民,導致天下大亂。楊廣也做過,將罪犯強行往青海移民,也使得天下怨聲載道。

鄭朗還敢用強行手段?

提供的僅是開拓道路,移民未提,不管的。商人怎麼蠱惑百姓前往,乃是商人的事。但若不是人煙稠密,鏟佃又導致稠密地區百姓地租瘋漲,就是商人蠱惑,也不會得逞。沒有佃農替其耕種開墾,那怕朝廷不要錢,也未必有商人前往。

其次就是當地有充足的資金,不知道往哪裡放。放銀行,利息也不算很重,不是太划算。兩年償還。幾路發放了近億緡錢帛下去。僅是兩河與陝西就發放了五千多萬緡。有了充足的資金。才能讓一些富戶有心思參與。

最後便是耕種視野的開闊,比如紫苜蓿在鄭朗帶動下,越來越多的人看到它的作用,再比如糧食產量的增加。使得鄭朗提出來的這個開耕模式能得以實現。

有了以前,纔有了現在。有了現在,纔有一個更大的未來……

這個模式也是爲了未來打下一個良好基石。

同時還有兩條詔令,至於原少數原地區百姓。若與東家搭成協議,鼓勵其留下,若搭成不了協議,朝廷會派官員安置。承認租種期滿後的山林所有權,新地主到來時,必須與原地主妥商原山林價值。

原地主不可能得其全部真正價值,除了木材,象桑麻果樹,一旦砍伐,只能做柴禾了。不過若是後來的地主苛薄。原地主一怒砍伐,後來的地主損失會更大。如何解決。讓他們自己協商。進一步鞏固五十年後到期的剩餘價值。同時還給予其轉讓權。若遇到資金困難,這些莊園可以用來抵押,或者用來轉讓,以便得到緊缺的資金。

聽鄭朗解釋完,大家面面相覷。

肯定會或多或少擾民,但似乎問題不大,於是一個個默認。

其實這些年年年在折騰,每次折騰,每次謙讓,漸漸讓大家也慢慢養成一種習慣。也許那一年鄭朗不折騰,他們心中反而未必安穩了。

新年到來。

熙寧四年。

正月兵事又起,

西夏在原綏州撫寧縣北滴水崖建城,崖高峭拔十餘丈,下臨無定河,西夏人謂之羅兀城。以扼控橫山要衝。折繼世與種諤聽聞後謀曰:“橫山之地諸蕃盡欲歸漢,大兵若出界取羅兀,河南地可奄有也。”

折繼世想得太樂觀,他說的河南地非是指南會州,而是指整個南河套包括銀綏宥夏石龍六州,得到了羅兀城也不可能得到這六州,那麼西夏等於滅國三分之一。

橫山諸羌也未必全部想要歸順於宋朝。肯定比史上的好,而且另一個苦逼人物,範純祐在鄭朗誘導下,沒有迂闊地回家守孝,發揮了光與熱,這兩年他過得很苦,但在綏州安撫頗有政績,被綏州羌人譽爲小范。向宋朝示好的諸部族更多,那次釋放戰俘,也使得諸族進一步將心偏向於宋朝一端。不過不可能所有部族都偏向宋朝的,特別是銀夏,乃是李家的巢穴,那有容易倒戈的。

其實都是掩飾之詞,也就是我們打吧。

得替自己找一個藉口。

種諤一聽同意,又言於韓絳,建議由綏州出兵羅兀城,再構建六寨以通麟府,不但包地數百里,鄜延路與河東也有輔車之勢,足以制夏國。

韓絳是激進派,改革上激進,軍事上也激進,立即同意。

下令種諤率所部二萬出無定河,諸將皆受節制。

前鋒軍至鐵治溝,兩軍相遇,激戰再起。西夏又有一路援軍趕來,咩保吳良以萬騎來援,不過他很悲催。張世矩與折克行早受種諤命令,對其狙擊,因爲時間緊,折克行先後率軍趕到,伏于山隘。咩保吳良軍隊剛度半隘時,折克行伏兵殺出。咩保吳良猝不及防,其軍大敗,咩保吳良本人也被擊斃。此時種諤前鋒軍隊漸呈敗象,寡不敵衆之下,軍隊開始崩潰,寧州團練使劉闃親自殿後,率銳騎搏戰,飛矢蔽體不卻,西夏又聞咩保吳良軍隊敗訊,於是沒有再追,前鋒宋軍纔沒有落得全軍覆沒下場。

第一戰結束,第二戰開始。

都羅馬尾與其部下四將,將軍隊重新整編,伏於羅兀城北馬戶川,準備謀襲種諤主力部隊。讓種諤得之,親自率三千輕騎前往,突然潛行到馬戶川,對西夏人發起進攻。都羅馬尾三軍大敗,一名大將被宋軍斬殺。宋軍主力這才徐徐跟上,駐兵立賞平。夏人畏其種諤兇悍,不敢與其作戰。種諤送了三件婦人衣服給其三將,羞侮之懦弱。正好起了一場大風,風沙迷眼,帶起陣陣嘯聲與風鳴,不知道是那一個西夏膽小鬼喊了一句:“漢兵至矣。”

前面一喊,後面西夏三軍全部倉皇逃竄。

種諤順利地得其羅兀城,西夏還沒有修好,繼續修葺,又命名爲嗣武寨。

又是大捷,消息傳到京城,許多百姓感到揚眉吐氣。

鄭朗也聽到捷報,不過笑了笑。沒有想象的那麼好,但也沒有想像的那麼壞。整個過程,鄭朗根本就沒有干預。羅兀城問題不嚴重,嚴重的綏州北方銀州東南的永樂城,那時他纔會阻止。對此未置與否,也是西府事務,與東府沒有多大牽連,未作聲,帶着去年的財務報表進宮面見趙頊。

對這個,幾乎君臣個個都關心。

趙頊將卷宗打開,看後大喜。鄭朗說道:“陛下,今年這份報表就不能公開了。”

“爲何?”趙頊前面問出來,後面看到一些數字,也笑了,沒有再問。確實,這份報表雖喜,但是不能公開的財務報表。(。)

七百七十八章 新篇章九百零七章 抽薪第37章 有客自遠方來八百十一章 老師救朕六百五十八章 救人三百八十一章 太子絞肉機十四百十四章 暗戰下六百二十章 耳光與棗子下五百五十三章 好母親第214章 古怪的婚禮(上)七百十章 親事一第301章 拼爹第302章 殺雞(上)五百八十六章 良策第41章 花會(中)五百十七章 請使第159章 撫琴(下)三百七十二章 太子絞肉機一第250章 謝四百十七章 渾沌八百七十六章 河湟九六百二十七章 不是你的菜第171章 走鋼絲(中)六百三十九章 始五百十二章 朋黨四百五十三章 悲情的雨四百十三章 暗戰上第222章 處女地(四)第260章 天網九百二十二章 來了四百八十五章 買單者下四百二十九章 召第219章 處女地(一)七百二十五章 營救二第57章 道(一)第249章 母訓三百八十八章 阿干城三第174章 天若有情天亦老六百六十六章 戰後中第204章 老匹夫第203章 捉女婿(下)八百五十六章 破蛹六百八十四章 迷失的聖人八百零一章 反擊第350章 在路上(六)第142章 問一(四)第294章 排陣(上)三百八十六章 阿干城一第174章 天若有情天亦老八百二十九章 收官七百零二章 七千平方公里的口袋中九百十三章 打壓第204章 老匹夫第329章 陽光普照七百七十九章 成長七百七十章 未了的心願第277章 無敵(上)八百十三章 捅三百八十四章 魚肉與刀俎七百五十五章 罰與賞第350章 在路上(六)第304章 殺雞(下)八百六十八章 河湟一第189章 第二抓·詩第49章 花之戰·普庵咒七百十七章 相會上八百八十九章 大會戰一五百五十七章 黑水濼第324章 小魔女(上)六百三十二章 皇佑之治四第70章 香閨八百零八章 鱷魚的眼淚上三百九十五章 提醒七百三十五章 其實不重要上七百七十一章 太子一五百六十九章 修正第158章 撫琴(上)第3章 選書第88章 潔字(下)四百三十一章 各人心思上第71章 告密第227章 遠大的心(下)六百六十二章 變臉上第29章 大家一起來洗腳第75章 幽蘭四百三十三章 請使上第177章 平靜第3章 選書第336章 小戰(中)第343章 目標定川砦(上)第11章 小鳥小飛(下)第73章 老太太的不良嗜好(上)七百三十三章 問好第123章 去第147章 狼變羊五百三十六章 金龍六百零六章 首相四四百三十七章 祖宗與兒子第151章 抓第241章 黎明
七百七十八章 新篇章九百零七章 抽薪第37章 有客自遠方來八百十一章 老師救朕六百五十八章 救人三百八十一章 太子絞肉機十四百十四章 暗戰下六百二十章 耳光與棗子下五百五十三章 好母親第214章 古怪的婚禮(上)七百十章 親事一第301章 拼爹第302章 殺雞(上)五百八十六章 良策第41章 花會(中)五百十七章 請使第159章 撫琴(下)三百七十二章 太子絞肉機一第250章 謝四百十七章 渾沌八百七十六章 河湟九六百二十七章 不是你的菜第171章 走鋼絲(中)六百三十九章 始五百十二章 朋黨四百五十三章 悲情的雨四百十三章 暗戰上第222章 處女地(四)第260章 天網九百二十二章 來了四百八十五章 買單者下四百二十九章 召第219章 處女地(一)七百二十五章 營救二第57章 道(一)第249章 母訓三百八十八章 阿干城三第174章 天若有情天亦老六百六十六章 戰後中第204章 老匹夫第203章 捉女婿(下)八百五十六章 破蛹六百八十四章 迷失的聖人八百零一章 反擊第350章 在路上(六)第142章 問一(四)第294章 排陣(上)三百八十六章 阿干城一第174章 天若有情天亦老八百二十九章 收官七百零二章 七千平方公里的口袋中九百十三章 打壓第204章 老匹夫第329章 陽光普照七百七十九章 成長七百七十章 未了的心願第277章 無敵(上)八百十三章 捅三百八十四章 魚肉與刀俎七百五十五章 罰與賞第350章 在路上(六)第304章 殺雞(下)八百六十八章 河湟一第189章 第二抓·詩第49章 花之戰·普庵咒七百十七章 相會上八百八十九章 大會戰一五百五十七章 黑水濼第324章 小魔女(上)六百三十二章 皇佑之治四第70章 香閨八百零八章 鱷魚的眼淚上三百九十五章 提醒七百三十五章 其實不重要上七百七十一章 太子一五百六十九章 修正第158章 撫琴(上)第3章 選書第88章 潔字(下)四百三十一章 各人心思上第71章 告密第227章 遠大的心(下)六百六十二章 變臉上第29章 大家一起來洗腳第75章 幽蘭四百三十三章 請使上第177章 平靜第3章 選書第336章 小戰(中)第343章 目標定川砦(上)第11章 小鳥小飛(下)第73章 老太太的不良嗜好(上)七百三十三章 問好第123章 去第147章 狼變羊五百三十六章 金龍六百零六章 首相四四百三十七章 祖宗與兒子第151章 抓第241章 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