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百十三章 衣服

五百十三章 衣服

鄭朗繼續侃侃而談,說道:“我宋朝始至今天,因循守舊,弊者益弊,如果不變革,不出百年,國家必有危難矣。不說十六國之亂、南北朝與五代十國之禍,且說漢唐。漢唐立國有三百餘年,近三百年,然真正幾代何?西漢一百餘年光景,東漢一百餘年光景,唐朝雖年號不廢,其實從安史時國家就已衰落。我朝已經立國幾十餘載?”

這一算危機便更重了。

“但一變,必然產生諸多糾紛。漢景帝懲諸藩王勢力,於是削藩,七王之亂。武帝懲匈奴之逼,大肆興兵,民不聊生。唯有漢宣帝最佳,種種變革,皆落到實處,又無多少爭議,於是大治。然漢朝自諸呂興起以後,外戚皆貴。漢宣不加提防,形成王莽之患。光武仁愛,寬民,卻不做變革,於是子孫受困於外戚與宦官,地方豪強大肆兼併,朝中宦官掌權,國家江河日下。

東晉受困於門閥,又阻於權臣,於是有王敦、桓溫之亂,後被劉裕直接取代。再到唐朝,姚宋何能,諸君恐遠不及也,但唐朝至開元起,府兵敗壞,均田破壞,姚宋怕產生糾紛,小心調節,有開元盛世。本來這是唐朝一次最好的轉機,可惜唐玄宗晚年昏庸,將政事託於李林甫,於是誤國殃民。

我朝太祖與太宗兩位祖宗,進行分權制度,節掣外戚與宦官的勢大,諸臣分權,防止權臣產生。包括人君,也進行諸多分權掣肘,以便防止有平庸君王貽誤國事。可有一利便有一弊,文恬武嬉,吏治冗敗,冗官冗兵冗政,雖幾代人君奮發向上,然國家也呈江河日下之勢。

陛下發奮圖強。改革圖新,但中興之世,開元爲一,開元經過幾十年的調節。都沒有將國家最大的弊端革除,唯有糾紛不多,國家安寧。或數於漢宣,漢宣幼年生長在民間,知民間疾苦,但之所以能成功,不僅是漢宣。還有霍光幾十年如一日的小心經營,一臣一君,幾達四五十年時光,才創造出漢宣盛世。但是諸位,你們新政之初,動輒便說幾月,很快,一兩載便能讓國家大治。難道你們是神仙下凡,能灑豆成兵,能點土成金?”

許多中立的大臣以及賈昌朝他們都低下頭竊笑。

“所謂治國。便是治民,國家強盛,吏治清明,兵強馬壯,國庫充實,百姓安居樂業,衣豐食飽,這是億兆人的利益,想要治國,就要兼顧這億兆人的利益所在。一人比如一張網,億兆張網絞在一起,是何等的混亂。可是各位改革輕佻,認爲隨便做做便可以使國家迎來盛世光景。當真有那麼容易。古代多少人傑,爲何中興之世,唯有文景、漢宣與開元?歐陽修。你所上書的朋黨論便可以一葉知秋。不作考證,便選來做論據論證你的說法,固執已見。朋黨之患,牛李猖獗一時,都不敢公開打着黨爭的旗號。我不知道你那來的膽子。”

張方平說道:“陛下,忠言逆耳利於行,鄭朗所言,不可不思啊。”

他對范仲淹、歐陽修等君子根本就沒有好感,本來屬於溫和派,再加上在涇原路與鄭朗多次共事,更受到鄭朗的薰陶,不過此時君子黨太猖獗了,動不動就將人弄得身敗名裂。

前幾年他多次上書,包括在涇州也屢屢上書言事,但看到新政以來,君子對敵人的打壓,鄭朗是少事,他是避事,不敢再言事,幾乎同樣也消失不見。

其實歐陽修這篇朋黨論一上,君子黨的人心也散了。

許多大臣與鄭朗一樣,贊成君子可朋,但不敢在後面加上一個黨字。

鄭朗暗中示意,張方平,你快點退下。

他這時候也有很大的威信,只是年齡掣肘,不得不落到范仲淹與韓琦之後,還有他消失不見,也讓大部分人投於范仲淹或者韓琦門下。一旦鄭朗主動站出來,會有不少人附和的。

但鄭朗不想,趙禎親口說過,你還再過幾年。

時間未到,手下形成一股新的力量,趙禎怎麼想?

鄭朗又說道:“臣再言三件事,一爲備糧,災害連年不斷,民以食爲天,國家要重視糧食儲備,今年以來,除江淮旱災,其他地方風調雨順。江準雖旱,然有多處水系,旱的僅是山區。若沒有意外,秋後會有一個豐收之年。然國家不可不防未來。”

實際上這隱隱有了一份交待餘事的意味。

這次在朝堂上反駁歐陽修的朋黨論,是謂朝爭,多半要貶去相位。

而原來這些是他與三司主管的職責。

又徐徐說道:“國家倉庫原先分爲兩倉,一爲各州縣倉稟,主要是存放兩稅徵糧所設,臣爲了不產生更多的糾紛,地方倉稟並沒有動彈。一爲國家倉庫,主要是集中在京畿附近。此次倉法,分散於河北河東,以及三門。臣與三司逐一落實,然受制於財政,並沒有全部完成。務必將這些新倉全部修建起來,以免象去年那樣,盜匪四起,國家混亂。另外州縣也適當保留部分兩稅餘糧,以便州縣在遇到災害時,能有糧救急。雖不是國庫,也可以依新倉法部分條款行事,以免倉糧爲碩鼠貪墨。二爲餘財,國庫這些年來一直空虛,以至陝西戰爭到來,以空庫入戰,於是只能厚斂重剝百姓。人無遠慮,必有近憂,況且西夏狼子野心,絕不會長久與我朝和平。一旦戰事再度爆發,全國將會又形成去年滿目蒼痍之勢。三爲備兵,不是增加士兵,西夏正規兵士不足十萬,平時兵士皆是閒農戰兵,故以一小國,能集中幾十兵大軍作戰。契丹號稱軍隊三十萬五十萬,常規兵士也不過十幾萬。故精兵簡政,兵士雖裁,僅是老弱病殘而己,沒有這些弱兵拖累,更應練兵強武,以備戰事。”

又看着歐陽修,給他臺階下了,說道:“歐陽修,我也知道你是好心,想掃蕩奸邪,還吏治一個清明。但人主正,則臣正,人主暗,則臣邪。即便有你所說的奸邪,爲了上位,看到皇帝奮發向上,也要想方設法拿出一些善政讓人主看到,這才能爲陛下所用。那麼何來的奸邪?不是奸邪,而是不作爲,而是無能,而是貪墨。你主次顛倒了。沒有奸邪,你們君子何必結黨?治國啊,一舉一動,牽動着多少人心,不能想怎麼樣就怎麼樣。更不能連深想都沒有想過,就怎麼樣。夫子曰吾三省吾身,以個人都如此,況且國家?你也是文壇大家,如今領知諫院,陛下又破格讓你參與新政當中,身擔重任,更要小心謹慎,三思而後行。”

說完退回班列。

是給了歐陽修臺階,可他話外之音,已隱隱直指新政。

你們那不是改革,是胡鬧。

霍光與漢宣帝兩代人傑,花了多少年,纔將國家治理好的。姚元崇、宋璟、張嘉貞、張說、李元紘、杜邏、韓休、張九齡這些人那一個不是垂名歷史的治世能臣,經過多少年辰光,才弄出開元盛世。不是開元盛世纔有的好時光,開元之初照樣還有農民因爲過不下去發生起義,是到了天寶初,纔有了封建年代的鼎盛局面。

都是文臣,對這個大歷史熟悉無比。

以史爲鑑,你們是不是在胡鬧?

想要國家好,必須改,但不是你們那種改革方法,得另找出路。

當然,說服不了范仲淹,也說服不了歐陽修,至少現在,但是趙禎朝有多少人傑哪?隨便站在這裡數一數,最少有一百人能堪大用,十人能派上重用。

鄭朗的話已經引起許多人反思,也爲改革保留了希望。

不僅思,還有事呢,着趙禎。鄭朗違反朝儀,得要貶啊。

餘靖很不高興,想說,忽然想到一件事,強自將話憋在嘴中。

鄭朗不能貶,他不是賈昌朝,雖他這一年十分低調,可是君子黨的三巨頭,不相信問一問任何一個有理智的老百姓。其實在民間鄭朗風頭還在范仲淹之上,即便在朝堂上不及范仲淹,也能與韓琦分庭抗禮。

這一貶,許多人會疑問,爲什麼要貶,不能說歐陽修比鄭朗更稱職吧,那麼會對君子產生很大的質疑,新政也會立即瓦解。

說不得。

但趙禎做了一個很古怪的舉止,沒有責怪歐陽修,也沒有說貶鄭朗,道:“散朝。”

鬧成這樣子,就散了?

賈昌朝萬分失望,多難得的機會啊。

但是不敢說。

一鄭朗不是他的真正敵人,在中書時,與他不親近,但沒看出他有敵意。

二中書還真需要鄭朗,別人不清楚,他知道,看似不發言,實際做了許多事。鄭朗一走,自己來接手鄭朗那攤子事?自找麻煩不是。

三皇上不是昏主,同樣知道,即便弄下去又能怎麼的?多半沒有三兩月又召回來了,僅是下去旅遊的,自己出面說,反做了一個惡人,甚至將鄭朗逼到對面去。

不但他抱有這個想法,王拱辰亦是如此。

已經很滿足了,一個個喜不自勝的離開。

來到中書,范仲淹略略不滿地說:“行知,你今天一奏會對新政產生什麼打擊?”

“希文兄,你的道德永遠是我的楷模。可是將你的道德,與你胸懷天下這兩件衣服脫下去,還有什麼?”鄭朗答道。居然爲朋黨公開辨護,鄭朗對這羣君子們更失望了。若不是知道趙禎的想法,不用趙禎出手,他也爲以後,帶頭將新政推翻。

PS:謝謝軒墨的意見,若有什麼好的想法,請留書評裡,謝謝啊哈。

七百四十三章 權利四第271章 特區·奇蹟之城(下)八百五十九章 天亮了五百九十七章 科學的力量上三百七十一章 天都石窟下第345章 在路上(一)第154章 冤(上)第190章 膽大五百八十四章 最缺的七百零五章 擒龍下第97章 講仁(五)七百十四章 親事五三百七十二章 太子絞肉機一第94章 講仁(二)四百四十五章 地獄之門上五百十六章 問邊七百四十九章 瑣碎二年下第57章 道(一)第138章 大案子六百三十九章 始九百十九章 輾壓三百七十五章 太子絞肉機四第157章 準備第182章 兩小鬥中丞·遠大五百三十三章 騎士禮四百三十一章 各人心思上三百七十九章 太子絞肉機八四百十章 國書的背後八百八十六章 琉璃珠中第123章 去七百三十九章 種籽五百八十一章 帝王心七百八十二章 皇子下七百十四章 親事五五百十七章 請使第253章 鬥法(三)八百零四章 倒計時一第271章 特區·奇蹟之城(下)四百十七章 渾沌第66章 法度八百五十章 大麻煩三百九十三章 打臉第59章 道(三)五百九十七章 科學的力量上八百二十一章 治平改制下七百四十一章 權利二五百二十五章 高折七百三十四章 預言帝第242章 揚帆六百五十一章 崑崙關上七百五十九章 少年派的美麗背後第255章 鬥法(五)六百七十六章 復北歸上第49章 花之戰·普庵咒七百三十七章 其實不重要下六百九十五章 三關二八百八十六章 琉璃珠中六百九十章 動員令上第10章 小鳥小飛(中)四百三十三章 請使上第64章 天堂(下)四百五十二章 負作用第43章 花之戰·納蘭第60章 道(四)八百六十七章 無間道第259章 問鬼(下)五百八十五章 兒戲第218章 找朋友(下)第251章 鬥法(一)第132章 小皇帝又要使壞了第232章 割(一)四百三十二章 各人心思下三百九十八章 大戲·聯手八百四十四章 曹國舅第216章 官人,小心第60章 道(四)第83章 拜大神八百五十八章 剋星下八百六十九章 河湟二第360章 最強折家軍(二)第265章 大星四百四十章 託下六百七十八章 復北歸下第362章 最強折家軍(四)六百八十二章 魔術師中六百八十章 夜郎四百四十章 託下七百六十六章 沉睡六百五十一章 崑崙關上七百十五章 千古第一基情·戰鬥吧八百二十三章 冰火七百五十章 治國或平天下第796章 二更四百三十章 吳昊的下場八百九十二章 大會戰四第168章 最牛的學生(四)第246章 嫁衣神功第65章 對眼五百零十章 太監的反攻五百二十七章 包養
七百四十三章 權利四第271章 特區·奇蹟之城(下)八百五十九章 天亮了五百九十七章 科學的力量上三百七十一章 天都石窟下第345章 在路上(一)第154章 冤(上)第190章 膽大五百八十四章 最缺的七百零五章 擒龍下第97章 講仁(五)七百十四章 親事五三百七十二章 太子絞肉機一第94章 講仁(二)四百四十五章 地獄之門上五百十六章 問邊七百四十九章 瑣碎二年下第57章 道(一)第138章 大案子六百三十九章 始九百十九章 輾壓三百七十五章 太子絞肉機四第157章 準備第182章 兩小鬥中丞·遠大五百三十三章 騎士禮四百三十一章 各人心思上三百七十九章 太子絞肉機八四百十章 國書的背後八百八十六章 琉璃珠中第123章 去七百三十九章 種籽五百八十一章 帝王心七百八十二章 皇子下七百十四章 親事五五百十七章 請使第253章 鬥法(三)八百零四章 倒計時一第271章 特區·奇蹟之城(下)四百十七章 渾沌第66章 法度八百五十章 大麻煩三百九十三章 打臉第59章 道(三)五百九十七章 科學的力量上八百二十一章 治平改制下七百四十一章 權利二五百二十五章 高折七百三十四章 預言帝第242章 揚帆六百五十一章 崑崙關上七百五十九章 少年派的美麗背後第255章 鬥法(五)六百七十六章 復北歸上第49章 花之戰·普庵咒七百三十七章 其實不重要下六百九十五章 三關二八百八十六章 琉璃珠中六百九十章 動員令上第10章 小鳥小飛(中)四百三十三章 請使上第64章 天堂(下)四百五十二章 負作用第43章 花之戰·納蘭第60章 道(四)八百六十七章 無間道第259章 問鬼(下)五百八十五章 兒戲第218章 找朋友(下)第251章 鬥法(一)第132章 小皇帝又要使壞了第232章 割(一)四百三十二章 各人心思下三百九十八章 大戲·聯手八百四十四章 曹國舅第216章 官人,小心第60章 道(四)第83章 拜大神八百五十八章 剋星下八百六十九章 河湟二第360章 最強折家軍(二)第265章 大星四百四十章 託下六百七十八章 復北歸下第362章 最強折家軍(四)六百八十二章 魔術師中六百八十章 夜郎四百四十章 託下七百六十六章 沉睡六百五十一章 崑崙關上七百十五章 千古第一基情·戰鬥吧八百二十三章 冰火七百五十章 治國或平天下第796章 二更四百三十章 吳昊的下場八百九十二章 大會戰四第168章 最牛的學生(四)第246章 嫁衣神功第65章 對眼五百零十章 太監的反攻五百二十七章 包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