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古怪的婚禮(下)

看着姜知州站在大楊樹下,身體比楊樹還要直,眼光堅定,鄭朗也無可奈何。

宋朝高薪養廉有時候也會起一些作用的,特別到了知州這一層面,看職官,若是使相知一州一府一軍,那個薪水不要去計算,很恐怖的。按照正常的算,江杏兒替自己算的,大約年薪在兩千多緡。別急,還有的未算,差旅錢,招待費,後者有可能有,有可能沒有,另外職田不大好計算,並且每一州縣皆有相應的灰色收入,只要不做得過份,就是廬州那位包拯出山,看到也象未看到一樣。因此隱形的收入不會比國家正式收入少多少。

無論怎麼算,四千緡錢有了。

能買四千石最好的大米,兩千匹絲絹,山茶十萬斤,南方馬近兩百匹,西北馬近八十匹,能贖未當紅前的婁煙一個半,陳四娘四十個。這僅是一知州的收入。

原來鄭家一年收益近三千緡錢,一家人就過上了小康生活,衣食無憂。但還沒有一個知州的收入高。

如會經營,買一些地放租子,經營一兩個作坊商鋪,那麼可以象宋祁那樣,夜夜笙歌,不會爲錢發愁了。但不會經營,也不會鋪張浪費,如范仲淹,同樣可以省下大量的錢,濟鄉里,辦鄉學,助族人。也有不好的,又不會經營,又奢侈浪費,那麼會有些悲催,仁和酒店吃一頓飯要幾百兩銀子,柳玉娘那樣的行首宿上一夜,又不知花費多少,或者贖出幾個,有可能幾千緡錢一萬緡錢就沒啦。若蘇東坡。

范仲淹與蘇東坡是特例,一般官員皆如鄭朗,或者眼前姜知州,以前的劉處,崔有節。家中皆置了一些大小不等的小產業,生活作風不是很奢侈,也不是很吝嗇,再加上行下效,有的官員開始着重德操的培養。

比如姜知州。

說法不對,換自己若有女兒,聽聞有這樣的女婿,也擔心哪。難道爲了所謂的道義,明知道前面是火坑,偏將女兒往裡面推?不過在王德用的事上,崔家做得不大好。

既然不願意,鄭朗不強求,又換了一個話題,道:“姜知州,晚生再說另一件事。”

只要不談崔家都好辦,姜知州道:“狀元請說。”

“冬天我會籌辦兩所啓蒙小學,又不知道在哪裡選址,還有教書的先生,晚生想請幾位老年學子,不僅是才德,還要求是家中貧困的,還望姜知州相助。”

夏天是不大可能,家中所有的經濟飛向了宋州,好時光僅在四月,四月末夏糧收上來,能收購一下,到了五月,天氣就始不對,有的奸商肯定會囤積居奇。沒有向崔家開口,但向經濟條件更好的大舅家開了口,籌集近一萬緡錢上來。好在兩個作坊皆在盈利,七還八還的,只能到了冬天才能拿出來錢辦小學。

這種啓蒙小學的性質也不過是讓窮人家的孩子識幾個字。

對老師的要求不是很高。

小皇帝站在城樓上往下一看,好多白髮蒼蒼的老年學子,很可憐,然分散到全國並不多。詔書一下,你家分一分,他家分一分,幾千貧困無依的老年舉子也就分完了。只能從普通的學子上找老師。一要才德,不然教不好學生,二要貧困,又做了一件好事。

地也是一個問題,本來是好心,但一沾到地,會說不清楚。正好姜知州前來祝賀,委託姜知州將兩件事代辦。

聽到此事,姜知州來了興趣,擔憂地道:“辦學容易,養學難。”

“我默算一下,兩所義學若規模不是很大,收納六七百學子,需要聘請十幾名先生,教室桌椅的維修,筆墨紙硯,課本,每年向州學保舉十幾名優秀的學子,這些學子要陸續的供給,最少每年得兩三千緡錢以上支出。不過這點費用我家還能支付出來。”

“鄭狀元有此心意,我一定盡力替狀元籌辦此事。”

鄭朗沒有想到麻煩就來了。

姜知州對鄭朗無可非議,十分讚佩,可產生一個誤會,認爲崔家那邊相逼鄭家一定要自己做媒妁的,擡高崔家聲望,狀元纔有此請求。

兩小將範諷罵得狗血噴頭,百姓附掌喝彩。孔道輔范仲淹斥責小皇帝與呂夷簡,天下人頌之。僅是一個崔知州,就是王德用是宰相,那又如何,有本事你帶着家丁家將,殺到鄭州來!

姜知州心中不平,寫了一份書奏,遞向東京,彈劾崔有節“不要臉”。

幾個宰相看了看,也不是多大的事,讓你保媒,你願保就保,不願保就不保,然而事情是一件件積累起來的。

關健是徐氏,上次在王德用家的舉止過於諂媚,有的大臣看不上眼,將這份奏摺交給了趙禎。

趙禎看後,有些不喜。

是人總要知道進退之道的,對崔家朕已不薄,一門二進士,媳婦是王德用家的,女婿是鄭朗,還想乍的?再看看你女婿是如何做的,這樣的名聲,這樣的才華,居然想的僅是江南一個小縣令!

也沒有處理,僅是保一樁媒罷了,想一想鄭朗提出的那些事,倉耗、省耗、官耗、秤耗、正耗、腳耗、加耗、移支、腳錢……我家對官員不薄啊,一個知州的薪酬有可能就趕上唐朝的一個宰相收入,爲何出現這些情況?

不能想,一想有時候趙禎都覺得沒有信心再次這個國家治理下去。

僥倖還好,他看到了許多人才,比如這一屆舉子中的鄭朗,張方平,這纔在每天筋疲力盡之餘,稍稍有些動力。

於是御批兩個字,知滿!

又將這份彈劾發往蔡州。

很重的處罰了,這兩個御筆親書,落在崔有節眼裡會成了什麼?

……鄭朗請求沒有成功,張大舅莫名其妙,鄭朗道:“他們是官員,也要有氣節,認爲此舉是諂媚,不屑爲之。大舅,不用將事情想得那麼複雜,就讓你保媒吧。”

“我啊。”

“大舅,你是我家最至親最有身份的長輩,保媒足矣。”

張大舅一聽很開心,最至親最有身份兩詞讓他感到長了臉,道:“我這就去蔡州。”

“不用急,喝口茶,我還有幾件事問問大舅。”

“什麼事,”張大舅坐下來,杏兒沏上茶水。

“張家莊那個作坊現在如何,還有那兩名舉子如何?”

“作坊還好,倒是那兩個舉子……”張大舅搖了搖頭。

“怎麼啦?”

“他們講經義倒頭頭是道,經營之道卻不善長,讓他們做管事的,我很擔心,至於算術之道,又非是他們所能精通,做賬房都差了些。並且兩人心大,還想省試殿試高中,最少特奏名制高中,因此對管理作坊之事,不屑爲之。”

張大舅也沒有在意,無能就無能,權當養兩個吃白飯的,索性最後不讓他們管事,到時候給兩個錢,讓他們安心讀書得了,省得礙手礙腳。

但這個大出鄭朗意料之外,蹙起眉頭,思考了好一會兒道:“不行,你對他們說,君子修身齊家治國,家沒有治好,也許能說種種天運不利。眼下給了他們一個治家治坊的機會,爲什麼不好好珍惜?讀書科考爲了什麼?考中功名,輔佐君王安邦立業,非是替國家養一條蠹蟲。國家想找能吏難,想找蠹蟲太容易了,我不喜歡。更不想這條善舉,因爲這些人,導致各個大戶反感,最後崩潰。若不改,請他們繼續過以前那種清貧的生活。兩條腿的蛤蟆難找,兩條腿的人遍天下皆是。”

“是不是過激了?”

“不過激,我在京城時與張榜眼恐怕將事情想得太過簡單,”說着揉腦袋,看看這條舉措,多好啦,居然出現了問題。自家抱定想法將這些老舉子們當白癡圈養,可其他人家願意麼?

不但張家莊,宋州那邊又請了幾個舉子,不知道會是什麼情況。

讀書!讀個屁,都到了這種年齡,有幾個人能出人頭地,爲什麼不主動替自己家中的妻兒老小想一想!

張家大舅遲疑了一下,鄭朗道:“那就不用急,改天我作一篇《齊家論》,論述此事。”

外侄子觀點也合張大舅心意,當年自己若做一個書呆子,不好好經營家業,一次次科考未中之後,現在家中成了什麼?外侄子不查自家店鋪的賬,不引進刻絲織女,鄭家有沒有今天的富裕?

鄭朗又問道:“宋州那邊如何?”

“錢帛全部送到宋州,夏糧還未成熟,具體的事,我派人盯好。”

看到家中兩個舉子的情況,張大舅對那邊四個舉子也不大放心了。送走了大舅,鄭朗看着二小,問:“司馬三郎,王三郎,看到沒有,僅此一舉,就有想不到的弊端。”

“狀元,也非是他們不會齊家,乃好高騖遠,認爲自己一定會一朝得中,身爲地方大吏或者朝廷重員,才放不下身架。”司馬光很公正的做了一句評價。

“也是一點,你說得有道理,”鄭朗憐愛的撫摸了一下他的腦袋,能想到這方面,很不錯了,畢竟纔是十五歲的孩子,非是自己。又說道:“但可不可能?”

“不可能,象他們這樣,除非是朝廷廣開恩科,將所有老年舉子破格錄取,若按正常科考程序,千不中一也。”

“破格錄取對否?”

“不對,雖然陛下仁愛,然此舉必使冗官加重,又,至今未中,學業天賦不足,又,這類舉子不顧家貧埋頭苦讀,失了夫子孝悌之心,無有孝悌,何來愛民?即便家貧於天運也,然機遇來臨依不珍惜,亦無孝悌體貼之心,既便高中,足成一老饕餮也。”

聽到老饕餮,鄭朗大笑,夫子有的話真的很讓他欣賞,少年戒色,中年戒鬥,老年戒貪,誠不欺我也。馬上小皇帝就會用到幾個又狠貪又懶又憊賴的老宰相了。

有些人到老年時,是容易變得貪婪的,比如範諷!

司馬光又說道:“依我之見,對陛下進行強行勸阻,即便開恩科,五十名足矣。然而狀元與榜眼無需多事。”

包括聯名上奏都是錯誤的。

看到沒有,馬上有可能被這些老舉子們變成了一場鬧劇。

王安石道:“司馬三郎,我認爲非也。未必所有貧困舉子皆是如此,例如范仲淹,例如歐陽修,或者晏殊,皆家中貧寒之子,皆知道感恩圖報。狀元與榜眼開此舉後,適者生存,頑固不化者,即便狀元不作《齊家論》,諸鄉紳必不容也。適者助之,不適者淘汰,豈非良策也?”

“你也不錯,”鄭朗呵呵一笑。

兩個小三子還是過去的性格,一個喜激進,一個喜保守,然而在他逐步培養下,知道會討論性的看待問題。現在不能放手,再過幾年,兩人友情有了,再學會自己的開明,應當危害沒有史上巨大。

可站在他們角度,一個激進,一個保守,看待問題都十分尖銳的。

做了一個總結,道:“變要變的,此也是中庸之道,應時而變,應勢而變,法家有些道,兵家有此道,農家有些道,醫家有此道,縱橫、陰陽皆有此道。但如何變,要如履薄冰,戰戰兢兢,不考慮周全不能動也。”

其實鄭朗腦海有一個偉大家改革家,他的例子就可以借鑑,但現在自己還沒那資格。

喃喃道:“江南吧……”

忽然意識到江南一行,更加有重要性!

……崔有節看到趙禎兩個漂亮的飛白大體字,額頭上涔出汗水,太滿!

何謂太滿,往壞裡想,這是皇帝對自己一家很不滿了,不僅自己的仕途,兩個兒子的仕途,以後也會受到影響。

將一家人召集過來,將信傳給大家看。

王家小娘子看完信後問:“阿爹,是不當請姜知州……”

“我沒有請他,還等鄭家的消息。姓姜的何來此言?”崔有節氣憤地說。本來想上書彈劾的,但凡事不會空穴來風,就是空穴來風,總有一個穴。因此想到鄭家,不知道那邊發生了什麼情況。

但此事拖得很久,並且二月省試放榜,到了四月份,一個前來提親的人都沒有。忽然又發生了這件事,崔有節也失了方寸。

崔嫺忽然開口道:“大哥,你與鄭家小郎住在一個客棧裡,聽到他說些什麼?”

“沒有什麼,他僅說此舉失了道義,可對三弟前途卻有利,是對是錯,他無法判斷,並沒有多大惡意。”

王家小娘子慚愧地低下腦袋,這件事她得付主要責任,自己開心了,崔家是失了風評。

“三嫂,你不用介意,若我沒有猜錯,過幾天鄭家就會派人過來,到時候順便問一問。爹爹,更不能上書反辨,我家是太滿了,越辨越着痕跡。”

崔有節苦笑,若說滿是太滿了。兩個進士兒子,最小的三元女婿,宰相孫女兒媳婦,姜知州刻意污衊好,強邀清名罷,值得他出手了。只好等鄭家消息,問題還是在鄭家身上。他家若要悔婚,自己無可奈何。他家若不想悔婚,姜知州不滿也只能乾瞪眼睛。

張家大舅子來到蔡州,此時崔家哪裡管得媒人是誰?

那怕宋伯夫婦到來,崔家也願意啊。

先不問姜知州的事,談財禮。

與唐朝相比,宋朝婚姻儀式要少一些,鄉貫、族望漸漸沒有人重視,相反,很看重財禮,將娶婦,先問資裝之厚薄;將嫁女,先問聘財之多少,甚至將資裝與聘財用契約寫出來。

一般富貴人家送三金,金釧、金鎖足、金帔墜,若次的送鍍金銀器,士宦人家還要送銷金大袖、黃羅銷金裙、緞紅長裙,還有其他的,如珠翠團冠等首飾,上細雜色彩緞匹帛,花茶果酒,團圓餅,羊,酒,銀挺子等等。下等人家沒有這麼奢侈,只送織物一二匹,再加上鵝、酒、茶、餅。財禮送到了,吉日選好,就可以坐花轎進入夫家舉行洞房禮。中間還有一個問生辰八字,別當真,財禮有了,什麼生辰八字都是好的。沒有財禮,什麼生辰八字皆是不好的。

若夫家貴,那麼一切正好反過來,要倒貼許多嫁妝,然後在鋪房時,也就是在迎親前一天,女家派人到男家佈置新房,將被褥等物拿出來,所有陪嫁的衣服、襪、鞋陳設出來,給大家看,看看我女方陪了多少東西過來。這個風俗後世都保留了一些下來。有的地方不讓隨嫁的裝奩讓外人見,於是多帶隨車錢,多者一千貫,少者數百貫,奩裡面的女兒私人物品不讓別人看到,但錢能看到,將車子打開,好多錢!

女方便有了面子。

象崔家兩家這場婚禮有可能花費得數千緡錢以上,但對於兩家財力都不成問題。

崔家不想等,鄭家也不想等,外侄子還要走馬上任呢。

很快商議好聘禮與陪嫁,然後問好吉日。對方身份高,張大舅便問道:“崔知州,你看那一個日子好?”

“四月甲寅。”

這個日子很快的,還有數天就到了。中間送聘禮,然後陪嫁,再到用花轎接人,又那麼遠,兩家的忙碌可想而知。但鄭家急,崔家急,皆沒有覺得是問題。拿到婚契,崔有節心定了下來,徐氏用手撫胸,崔有節這才問張大舅,爲什麼姜知州會上書彈劾?

張家大舅一聽很不解,好一會兒才反應過來,將事情原委說了一遍後道:“崔知州,是我的主意,後來外侄請求姜知州未同意後,找到我來保媒,沒有想到姜知州……”

“算啦,他是誤會……”崔有節道。自家樹大招風,學習女婿韜光養晦吧,權當是碰了晦氣。

張家大舅離開後,崔嫺聽了,道:“爹爹,你做法很對,但爹爹不用害怕,等成親後,女兒讓鄭家小郎,在陛下面前替你說一說,誤會就解除了。”

但鄭朗不是這樣想的,事情歸根結底還是娶了王家女,悔了秦家女,導致姜知州反感,這才產生的誤會,與樹大招風無關。

開始準備婚禮。

壬子日,也就是四月二十,崔家的嫁妝到來。十分豐厚的嫁妝,用了幾十輛牛車拉過來的,一路觀者如山。但兩家收的賀禮同樣驚人,不是一樁賠本的“買賣”。

另一邊花轎也在半路上。

說遠也不遠,說近也不近,三百里路,花轎又不能用牛車拉,還有徐氏,伴娘,親戚,以及河北崔家的十幾個長輩。崔全忠成親,讓王德用老匹夫強暴了,崔家只來得及派了徐氏一人前往。可是崔家嫁女,作爲尊貴的女方,族中的老人們怎能不出面呢?得知省試結果後,這些長輩率着一大羣親戚從河北趕到了蔡州,一直呆到現在。

這些人走得慢,從昨天花轎就開始出發。

爲了搶時間,還有其他搞笑的事,鄭家的聘禮還沒有到呢,崔家鋪房的嫁妝就出發了。兩支隊伍在穎昌府相遇,喇叭鎖吶對着吹,吹了好一會兒,兩方纔在觀者的鬨笑聲中散去。聘禮過去,請新娘子的人也跟着一道過去。不然來不及!

崔家的孃家人看了看,表示很滿意。事至此,不滿意也得滿意了。

一路勞苦,二十二更浩浩蕩蕩的大隊人馬進到了鄭家莊,大隊人馬在村口停下來。俗名稱爲停坦子。

攔門一次,想將新娘子請走,要給孃家人市錢花紅,孃家親戚滿意,才讓女方親戚將新娘子抱上花轎。並沒有完,到了新郎倌家還有一次,還得要,擡擔人討要市錢,酒水,這才肯起擔子。

不過徐氏心中擔心,萬一太講究了,這個女婿不同意,俺就不給起擔子錢與酒,怎麼辦?

她想得太不堪,張家大舅母代表鄭家拿着錢與酒過來,擔夫將花轎擡到鄭家門口。“尅擇官”手拿花鬥,盛上谷、豆、銅錢、彩果、草節,唸誦經文,一邊望門而撒,小孩子爭着搶,稱爲撒谷豆。再鋪上青氈花席,一名婦人捧鏡面對着花轎倒行,這才讓婢女扶着崔嫺從花轎上走下來,跨過馬鞍與秤,入中門,牽入洞房。

諸賓客宴席開始。

傍晚來臨,新娘子再次帶了出來,帶到影堂裡(擺放祖先畫像處),與新郎共牽一彩帛,彩帛中結一同心結,焚香酹酒,拜伏祖先。兩人起立,崔嫺還要被扶入洞房中,一會兒行交拜禮、結髮禮。現在不行,輪到鄭朗表演了。

兩人交會間,崔嫺輕聲說了一句:“鄭郎,妾身體快散啦。”

折騰得受不了啦。

但這一句來得很突然,鄭朗先是愕然,然後笑了起來,差一點被她逗得大笑。

這纔是他喜歡的新娘子,不怕聰明,狡黠的女孩子同樣會惹人喜愛,就怕持才賣橫,獨斷獨行,自己一家上下皆是老實人,以後再無寧日。

“不準笑,人都在看着呢。”

鄭朗更想笑,看着環兒將她扶進了洞房,嘴上笑意猶存。

現在爲止,這場婚禮一切很正常,雖匆忙倉促了一點,也能理解,比那些個榜下捉婿的婚禮要正規得多。程序一切皆按宋朝士大夫人家標準婚禮在進行。可一會兒不正常了。

鄭朗“上高座”。穿上綠色公服,頭戴花和勝的襆頭,在中堂上置一把椅子,登上去。先是媒人,張家大舅與姨姑各斟酒一杯,最後到丈母孃請新郎飲酒。

對丈母孃不感冒,但也沒有必要擺在臉面上,很恭敬的受之。過去有些恩怨,怎麼辦呢?這個女婿可是宋朝最小的三元狀元,深受皇帝喜愛,前程無量。於是徐氏咧着嘴笑,樣子有些傻。大家看到她有些不對勁,可沒有往別的地方想,皆認爲徐氏是喜的,換自己也喜啊。不相信只要兩家婚約一解除,上門提親的能將鄭家門檻生生踩破。

因此皆沒有注意她的表情。

鄭朗再由江杏兒與四兒引入洞房,洞房中間設席,鄭朗立於東席,崔嫺立於西席,先是崔嫺對鄭朗一拜,鄭朗答謝,崔嫺又一拜,兩拜,鄭朗揖請崔嫺入座。

崔嫺一個姨媽忽然對徐氏說了一句:“二妹,你真有福氣,挑了一個狀元公爲女婿。”

“是啊,”徐氏從進鄭家莊時就一直在高興呢,看到女婿彬彬有禮,臉上笑容越來越濃,嘆了一句,傻笑起來,笑着笑着沒有聲了,身體軟倒下去。幾個親戚立即將她扶起來。然而徐氏眼睛發白,人事不知。

大麻煩來了。

崔嫺不顧自己是新娘子,連忙撲過去道:“娘娘。”

鄭朗也在流汗,乍就昏過去了,然而看看不對,也走過去,用手搭在她脈博上,不好,奶奶的,再搭,不是昏過去,脈博動都不動一下。

不會發生這樣的事件吧?

奶奶的,再搭,搭完後臉色變了起來,道:“喊大夫過來。”

五百七十四章 007五百七十三章 雙喜第341章 新時代第103章 大家(下)第61章 道(五)第24章 三疊陽春四百七十八章 放上七百二十七章 營救四八百五十七章 剋星上四百七十一章 怒第190章 膽大八百三十四章 吾往矣第208章 大三元(四)第72章 糊塗第271章 特區·奇蹟之城(下)七百零二章 七千平方公里的口袋中四百六十三章 大計劃五第206章 大三元(二)第121章 喜訊五百七十一章 包黑子六百四十四章 臨行下第90章 三家祖第300章 打雞三百七十章 天都天窟中第111章 閉門羹(下)四百十一章 銷魂彭陽上第240章 出手(下)七百七十二章 太子二第291章 吹打五百十九章 相歡上第44章 花之戰·雨霖鈴八百九十七章 大會戰九第315章 宣戰六百九十三章 民與兵下第181章 兩小鬥中丞·講歪理七百九十五章 浮沉第226章 遠大的心(上)九百零七章 抽薪第253章 鬥法(三)五百七十二章 吻六百五十三章 崑崙關下九百零七章 抽薪第89章 長嘯第92章 爭琴第340章 難三百二十八章 平戎策第323章 返京七百八十二章 皇子下六百七十章 猴子上第270章 特區·奇蹟之城(中)第201章 捉女婿(上)六百九十四章 三關一第298章 失信八百十四章 恩欲歸己怨使誰當第12章 刻絲(上)第百五十八章 三個臭皮匠七百九十七章七百六十六章 沉睡第269章 特區·奇蹟之城(上)第189章 第二抓·詩第154章 冤(上)四百十九章 鳳凰下第132章 小皇帝又要使壞了第35章 考(下)六百四十二章 臨行上第104章 第一次非親密接觸(上)八百四十七章 聖人第221章 處女地(三)八百二十二章 破車子修一修八百八十七章 琉璃珠下四百十二章 銷魂彭陽下第302章 殺雞(上)第190章 膽大六百三十五章 皇佑之治七八百七十八章 河湟十一第272章 衝動五百五十章 射虎四百七十六章 放中八百十八章 燦爛第360章 最強折家軍(二)五百六十四章 從此江湖各陌路第55章 鳴天下(四)第329章 陽光普照六百五十六章 遠來客八百七十三章 河湟六六百九十四章 三關一第3章 選書第5章 約定(上)第309章 雞鳴山(下)第345章 在路上(一)七百二十三章 漏洞三百七十三章 太子絞肉機二第193章 送(上)八百二十一章 治平改制下第203章 捉女婿(下)八百四十六章 士大夫四百四十四章 深奧六百二十五章 大票上七百四十三章 權利四第140章 問一(二)
五百七十四章 007五百七十三章 雙喜第341章 新時代第103章 大家(下)第61章 道(五)第24章 三疊陽春四百七十八章 放上七百二十七章 營救四八百五十七章 剋星上四百七十一章 怒第190章 膽大八百三十四章 吾往矣第208章 大三元(四)第72章 糊塗第271章 特區·奇蹟之城(下)七百零二章 七千平方公里的口袋中四百六十三章 大計劃五第206章 大三元(二)第121章 喜訊五百七十一章 包黑子六百四十四章 臨行下第90章 三家祖第300章 打雞三百七十章 天都天窟中第111章 閉門羹(下)四百十一章 銷魂彭陽上第240章 出手(下)七百七十二章 太子二第291章 吹打五百十九章 相歡上第44章 花之戰·雨霖鈴八百九十七章 大會戰九第315章 宣戰六百九十三章 民與兵下第181章 兩小鬥中丞·講歪理七百九十五章 浮沉第226章 遠大的心(上)九百零七章 抽薪第253章 鬥法(三)五百七十二章 吻六百五十三章 崑崙關下九百零七章 抽薪第89章 長嘯第92章 爭琴第340章 難三百二十八章 平戎策第323章 返京七百八十二章 皇子下六百七十章 猴子上第270章 特區·奇蹟之城(中)第201章 捉女婿(上)六百九十四章 三關一第298章 失信八百十四章 恩欲歸己怨使誰當第12章 刻絲(上)第百五十八章 三個臭皮匠七百九十七章七百六十六章 沉睡第269章 特區·奇蹟之城(上)第189章 第二抓·詩第154章 冤(上)四百十九章 鳳凰下第132章 小皇帝又要使壞了第35章 考(下)六百四十二章 臨行上第104章 第一次非親密接觸(上)八百四十七章 聖人第221章 處女地(三)八百二十二章 破車子修一修八百八十七章 琉璃珠下四百十二章 銷魂彭陽下第302章 殺雞(上)第190章 膽大六百三十五章 皇佑之治七八百七十八章 河湟十一第272章 衝動五百五十章 射虎四百七十六章 放中八百十八章 燦爛第360章 最強折家軍(二)五百六十四章 從此江湖各陌路第55章 鳴天下(四)第329章 陽光普照六百五十六章 遠來客八百七十三章 河湟六六百九十四章 三關一第3章 選書第5章 約定(上)第309章 雞鳴山(下)第345章 在路上(一)七百二十三章 漏洞三百七十三章 太子絞肉機二第193章 送(上)八百二十一章 治平改制下第203章 捉女婿(下)八百四十六章 士大夫四百四十四章 深奧六百二十五章 大票上七百四十三章 權利四第140章 問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