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百五十一章 私心

七百五十一章 私心

吵起來了。

沉默了好一會,最先是韓琦發問:“行知,真有八分把握?”

鄭朗點了一下頭,道:“如果再派一使,同意將河西一些地方交給吐蕃,兩邊同時出兵,成功率還會更高。”

河西走廊鄭朗不願意放手的,但唃廝囉一死,吐蕃什麼也不是,於其說交,不如說是給其託管。並且他達到一個目的,兩個選擇題,治國還是平天下,國家是用來治的,天下是用武力來平定的,將大家的思想觀念強行矯正。命題太大了,無論鄭氏治黃河,或者平定西夏,大家皆疏忽了鄭朗說法有什麼地方不對。

得到鄭朗肯定的回答,韓琦大聲說道:“陛下,一旦平定西夏,陝西不用再駐紮那麼多軍隊,僅是一年開支就會節省上千萬緡,國家財政會更加健康,治理黃河可以隨時進行,平定西夏的時機卻是眨眼而逝。”

韓琦說得有一些道理的。

宋庠卻遲疑地道:“行知,可有十分把握?”

鄭朗搖頭。

“若沒有十分把握,萬一失敗,國家數年積餘化爲一旦,陛下,臣以爲還是先治黃河,內政上去,何懼外敵,自六塔河後,黃河年年有災害,然而人人畏之如虎,提都不敢提。既然朝廷有雄心治理黃河,爲何不先治黃河。百姓安居樂業,衣食無憂,這纔是立國的萬世基業。”

“伯庠,有西夏之逼,何提萬世基業。”

“稚圭,自中國遠古以來,胡狄蕃蠻就沒有停止過入侵,漢朝強盛之時,匈奴方滅,又有西狄之災,唐朝強盛之時。契丹、突厥、吐蕃卻一直不能平滅。滅掉了西夏,又有回鶻人,南有吐蕃人,當真西方就無事了?”

富弼沉思良久,忽然道:“陛下,臣也以爲先治黃河,只要國家強大,西夏就不會是危害。”

龐籍道:“彥國。也未必啊,國家何謂強大,緊一緊,皇祐年間財政就會出現積餘,鬆一鬆,即便現在。再多的財政也讓冗費浪費了。開源固然重要,節流也不可忽視。”

龐籍也不知道如何選擇,指的是國家錢帛的浪費。

但龐籍卻將話題帶得更遠。

在座的官員誰怕誰啊,於是更多的官員參與進去,於其說是爭執,不如說是吵架。

看着崇政殿變得象菜市場,鄭朗很無語。

其實龐籍說得同樣有道理,但看財政,宋朝財政在自己多方努力下。確實在轉好。然而能不能守住,沒有南方,沒有銀行,皇祐年間,一個裁減兵士,一個商稅增加,裡外結合就達到了兩千多萬緡錢。過日子精打細算,提高效率,壓縮浪費。三千萬緡積餘就是這樣省出來的。就是隨後去除加耗與頭子錢。一年還能省下兩千萬緡錢帛。從理論上,將皇祐的底子守住。銀行與南方多出來的錢帛,能使國家一年積餘能達到五千多萬緡。不用國家以前的錢帛,就是這個錢帛,分四年進行,足以支撐起黃河工程。

如果效率雍腫,大肆浪費,這些錢帛也就沒有了。若再來個災害,就是有南方,有銀行,國家也休想有積餘,更不要說黃河。還有,鄭朗一直不明白,趙頊登基那年,國家是怎麼一年將兩億多緡錢用掉的。

這是一個不確定因素。

拋開這個不確定因素,鄭朗內心還是想以治黃河爲主,想對付西夏,以後還有機會,他還想等神臂弓,等火炮技術完善。不過看着龍椅上趙禎清瘦的身影,心中又不由地將視線向西方觀注。

趙禎……沒幾年好活了。

這是他的私心,不能說出的私心。

爭了大半天,根本就沒有一個結果。休要小看了韓琦,他力量小,可強橫無比,龐籍應付起來都感到頭痛萬分,更不要提富弼。

“散吧,”趙禎看了看天色,吵了大半天,午飯都沒有吃,他餓得眼睛發昏,可大臣們越吵越有勁,耳朵裡嗡嗡作響,只好宣佈散朝。

走出崇政殿,韓琦與歐陽修同時追上來。

韓琦是首相,歐陽修先站在邊上,韓琦問:“行知,依你看,吐蕃可懼乎?”

吐蕃沉默了許多年,直到去年才突然發飆,讓宋朝君臣意識到它的強大。

鄭朗答道:“要看,去年吐蕃屢屢大捷,一乃是西夏輕敵,二是交戰地點多在吐蕃境內,或在蘭州境內,蘭州乃是六穀部吐蕃人,佔據了部分天時地利人和。因此西夏屢戰屢敗。不可小視,也不用高估。這一切乃是唃廝囉活在人世產生的影響,他一死,三子分家,上下缺少凝聚力,吐蕃再也不會象以前那樣強橫。”

“我知道了,歐陽永叔,你說吧。”

“行知,若治黃河,是走北流,還是走東流?”

“必須走東流?”

“爲何?”

“倚據地勢,河北地平,水往低處流,它喜走北流。不過我在河北到處察看過,黃河雖喜走北流,若沒有太行山諸水而來,倒也罷了。因爲太行山有數條河流而下。黃河加寬加深,水小時水勢平坦,河沙沉澱得快,黃河遲早會成爲一條超長的大懸河,花這麼多錢下去,治出一條危險萬分的懸河,行嗎?況且治河主要就是束水衝沙,要求河道不能太闊。若將河水約束起來,水大時,太行山諸水水勢浩大,水不得泄,又會出現危險。走北流是倚據了水性,可無法治理。必須強行將它束於東流。”

“然東流地勢高。”

“故我提議挖一條運河,從下流將諸水挑起來,能泄能蓄,水大時能利用運河,通過下游諸水迅速將河水排向大海。水勢小的時候,關上陡門,讓黃河束水將河沙向大海沖刷,減少懸河的危害。不然象以前種種治法,除了浪費國家錢帛,一點意義也沒有。”

“我怕勞民哪,”富弼冷不丁地在後面說道。

“彥國,得看怎麼做?國家用免費的力役來役民夫。那就是勞民。若僱傭民夫,願意來的人動援他們來,不願意來的人不能強迫,那麼國家只要治一項大工程,就是一項給百姓生機的機會。彥國,南方雖不及黃河重要,可我在南方實施了許多工程,它們遠不及黃河規模大。然加在一起,工程也不算小了。可見我勞過民?”

基建啊,大好的增加國家gdp的機會。關健看怎麼做了。

“全部僱民得花多少錢?”

“就是多花了錢,也是花在貧困百姓身上,取之於民,用之於民。國家要錢來做什麼的?不用在貧困百姓身上,難道讓一個知縣養七十二個小妾家妓?”

“那個知縣養了七十二個小妾?”龐籍好奇地問。

鄭朗悶哼一聲不答。不要說知縣,後來還有一個相當於縣尉主薄的局長,包養七十二個小老婆呢。

“我就怕國家財政不足。”

“國家財政不足?先帝末年國家耕地在冊的有五百餘萬頃,這些年農田水利法,江東圩,加上南方諸路新增加的五十多萬頃耕地,最少帶來一百萬頃,加上原先的隱田。國家耕地面積可能接近八百萬頃,然而戶部冊上不足四百萬頃。其中近三百萬頃在南方。難道若大的北方僅有一百萬頃耕地?慶曆末爲了休生養息,減免商稅,因爲休生養息帶來商業繁榮,在皇祐時商稅一度達到一千五百多萬緡錢。這一過就是六七年時間,銀行的刺激,平安監規模擴大,各地作坊數量激增了兩倍,商稅呢。去年商稅僅有一千七百萬緡。這些稅錢呢。這些耕地呢?”

幾人在交談,邊上圍上來許多官員旁聽。鄭朗幾個責問,無任何官員敢回答。

“郭諮看到耕地兼併隱田嚴重,地籍混亂,富者田產益重而田賦未增,貧者田益少而稅未減,甚至有私田數百畝者,只納四畝田的稅,於是首倡均稅法,爲何醇之派方員外郎孫琳、都宮員外郎林之純、屯田員外郎席汝言、虞部員外郎李鳳、秘書丞高本分往諸路均田,人還沒離開京城,反對聲音一片?天下,精英的天下,可也要兼顧貧困百姓。不要拿着君王的俸祿,卻將國家的利益往少數人口袋裡裝。貧富不均嚴重,最終你我子孫無存矣!”

說完,鄭朗大步回家。

剛到家不久,忽然外面門房來稟報:“陛下來了。”

鄭朗立即命人將中門大開,皇上來了,什麼門都得開,最高禮儀歡迎。

明白趙禎用意,無論黃河,或者西夏,自己得負起主要職責,這些年自己一直未再度進入兩府,會讓人產生誤會,誤會就會輕視,輕視政令就沒有威信。

因此高調地來訪,給自己威信。

將趙禎迎到府上。

坐下,趙禎說道:“朕還是第一次來你家。”

皇上到某一個親信大臣家中坐客,頗爲正常,不過以前讓鄭朗不遭人嫉妒,趙禎卻一次也沒有來鄭家做客。

趙禎又說道:“你家的宅子也是我去過大臣家最寒酸的宅子。”

“陛下,不能住得太委屈,不能吃得太委屈,也不能穿得太委屈,然也不能奢侈無度,知足常樂。”

“知足常樂啊,說起來簡單,可幾人做到,對了,你那兩個學生呢?”

“陛下,他們不是臣的學生,互相交流。在學習呢,準備參加制科考試。”

“那還早。”

“也要準備。”

“對了,剛纔朕聽聞你在崇政殿外與幾位宰執發生爭執。”

“也不算是爭執,僅是看到一些弊端,忍不住想說,既然陛下說到此事,能否將幾位宰執一道喊來做客,剛纔崇政殿臣工太多,臣心中有些想法,說都說不清。”

“朕是來做客的。”趙禎打趣道,不過還是聽從鄭朗建議,派太監前去傳諸相過來。

崔嫺親自上茶,趙禎說道:“你們都下去,我與鄭卿說幾句話。”

等崔嫺與幾位下人太監退下,趙禎說道:“奴奴在宮中想見你一面,讓朕勸阻了。”

鄭朗很尷尬,道:“陛下,能否選一個好的郎君,殿下不能一輩子呆在深宮。”

“朕勸過啊。但她不聽,朕又怕出現意外。”

“這個……”鄭朗不知道怎麼回答。

“你不關心你的兒子?”

鄭朗差一點滴汗,又不知道怎麼回答。實際問過,在宮中還好。就算宮中能發生什麼勾心鬥角的事,趙念奴的兒子也不能參與嫡位之爭,倒沒有什麼危險。

“陪朕上你家樓上看一看。”

“喏。”鄭朗將趙禎帶到自家二樓上,站在書房前,趙禎眺望着遠方。道:“朕心中有一個想法,過幾年事件淡化下去,奴奴心裡面還有執念,就在你家附近建一座道觀,讓奴奴出家。”

“這個,”鄭朗真的滴汗了。

“那樣一來。你更難進入兩府。”

“進不進兩府對臣來說一樣,不過,”鄭朗不知道怎麼說,從私情角度來分析,這是最穩妥的辦法。鄭家周圍非富即貴,但皇家想建一個小道觀還是不難的。以女道士身份偶爾來走動,只要做得不過份,別人會說閒話,但不要緊。可終是一顆定時炸彈。想說,自己做的孽,也無話可說。

趙禎卻岔開話題,就算有這個想法,也必須等治河或者平夏過後,這時候無論如何,不能出亂子,眺望着遠方說道:“鄭卿,你幾乎踏遍了我宋朝大多數地方。百姓過得如何?”

“陛下。好的確實好起來了,還是有許多人衣食困難。”

“朕很想看一看真實的百姓生活。”這個要求似乎不難,實際真的很難,想一想皇上出行,玉輅載着,周圍侍衛開道,也出宮,甚至出城,但那有什麼機會能真正看到老百姓的生活。

鄭朗搖頭。

不過趙禎一生悲情,他活動的範圍真的很小,自幼生長在宮中,成長起來後,要麼皇宮,要麼偶爾南天祭出宮一次。但就是這樣的皇帝,卻是最知道民間疾苦的皇帝。

低聲道:“陛下,臣能碰到陛下這樣的人君,也是臣之福氣。”

“朕遇到你這樣的臣子,也是朕的福氣,有時候朕想,你一生無子,朕一生無子,可你爲朕做了這麼多,朕卻不知道怎麼回報,也許奴奴那件事,也是上天的旨意,一飲一啄,豈能錯乎?”

“這個,”鄭朗又不知道怎麼說了。

趙禎接着轉開話題,道:“鄭卿,朕在宮中聽聞內侍說這幾年百姓生活比以前過得好。”

“倒也不假,比以前過得好了。其實百姓要求並不高,有一口飯吃,有衣服保暖,有一處遮風蔽雨所在,他們就心滿意足。若偶爾能食肉,偶爾能穿一兩件新衣服,就會誇讚陛下英明瞭。”

“就如此?”

“還能如此,這是他們碰到陛下這樣的明君,國家大治,否則更悽慘,”鄭朗無奈地說。這是生產力決定的,在這時代能讓百姓吃飽而非吃好,穿暖而非穿好,能寄居之所,而非是別墅,難度要求不亞於後世人人有寶馬,家家住別墅。

忽然靈機一動,道:“陛下,你想不想看一看老百姓真正的生活?”

“想啊,”趙禎答道,但他嘴角露出笑意,這是不可能的。自己一行,帶着幾百名侍衛,就是往哪兒一站,也看不成老百姓的生活情況。可惜他不是穿越者,或者鄭朗有本事讓他看康熙微服私訪記,否則一定痛罵,這些編劇怎麼瞎扯到這種地步。

但肯定想的,這叫圍城心理,或者叫河對岸心理。城裡面的想殺出來,城外的想進城。看到河對岸,總認爲河對岸那邊會有美麗的風景。最妙的是無論國家怎麼大治,趙禎從來不提封禪,也沒有任何大臣提封禪。上有所好,下有所投,不提,提了是自找沒趣的。

因此鄭朗靈機一動,大的心願不能滿足,小的心願卻有一些小主意的。正好等會兒幾個宰相過來,大家一起看一看。道:“陛下,臣今天能讓陛下看到。不過待會兒臣說什麼話,陛下不用反駁。”

“好啊。”趙禎眼中閃過一份喜悅。

兩人下樓,暮色蒼茫,幾個宰執到來。東府富弼、龐籍、韓琦、曾公亮,西府宋庠、田況、程戡、張昇。確實,若沒有趙念奴一事,無一人資歷能及鄭朗,儘管他在數人當中歲數最小。

坐了下來,鄭朗說道:“諸位宰執,剛纔我與陛下說了一些話,陛下想看一看百姓真正的生活。”

“不可啊,”大宋驚叫起來。

怎麼看,沒辦法看。

“我也以爲不可,可也不是真正不可,若陛下不乘玉輅出行,侍衛遠處警戒,再挑幾十名武藝強幹的侍衛貼身保護,倒是可以看一看的。”

“也不妥,”富弼道:“若真的這樣做了,明天我們會讓言臣罵死。”

“彥國,位居宰執,那個沒有被言臣罵過,未罵過還稱爲宰執嗎?”鄭朗一句憊懶的話讓大家一起囧了。鄭朗又道:“陛下剛纔也說過,只聽到諸位臣工稟報,但他從未親眼看過,心中沒有底。你們想一想,陛下未封禪,未出行,甚至其他數京也從未去過,產生這樣想法並不奇怪。”

頓了頓道:“臣還有一個用意。”

“是什麼用意?”韓琦問。

“看了就知。”

幾個宰相還是拼命地反對。

趙禎道:“就這樣吧。”

說着帶頭往外走。

張昇想拉趙禎的袖子,趙禎低喝一道:“你們爲什麼不讓朕看,難道有什麼不能看的?”

不是這個理兒,但張昇不知道怎麼回答。趙禎已經興沖沖地走到門口,幾個宰相只好跟上,鄭朗在崔嫺耳邊低語了幾句,也跟了上去。

一行人浩浩蕩蕩地出來,張昇在路上抱怨地說道:“行知,你也太胡……”

鬧字不便說出。

侍衛仍然在開道,只是與往日不同,趙禎不是乘玉輅的。這是難免的事,就是康熙拋開民族角度,對百姓還是可以的,最怕憂民,所到之處還帶了三百名扈從。趙禎更怕憂民,到鄭朗家做客,也帶了一百多名侍衛,前面一進鄭家,後面侍衛散開警戒。

就是這樣,走了一會兒,韓琦也抱怨道:“行知,你做得不對。”

這時候街上行人少了,不過乃是最繁華的場所,去鄭家沒有事,就這樣讓趙禎走在大街上,一百多名侍衛護衛,同樣感到吃力。

鄭朗道:“明天讓人彈劾我吧,以便下不爲例。”

幾個宰相一起翻眼睛,知道下不爲例,並且你自己還吃過苦頭的,爲什麼要這樣做?

鄭朗不作聲了,這是私心!

六百零六章 首相四第131章 解元(下)六百八十三章 魔術師下第227章 遠大的心(下)六百八十五章 魅影第95章 講仁(三)六百二十六章 大票下五百九十七章 科學的力量上三百七十三章 太子絞肉機三第11章 小鳥小飛(下)第211章 大三元(七)第325章 小魔女(下)九百二十七章 雪大結局三四百六十九章 河上浪中第97章 講仁(五)八百九十二章 大會戰四四百九十二章 誰聰明第352章 在路上(八)八百九十七章 大會戰九第185章 第二抓·誤第353章 從瞎氈開始(一)四百六十六章 大計劃八七百零五章 擒龍下五百零五章 大唐國第19章 詩社(二)六百六十一章 七天第336章 小戰(中)六百零一章 宮變上八百五十二章 星光上四百六十一章 大計劃三四百七十一章 怒四百十八章 鳳凰四百七十八章 放上七百七十九章 成長九百二十五章 雪大結局一七百八十八章 小重山六五百二十三章 絕上九百二十一章 林花謝了春紅第210章 大三元(六)三百九十三章 打臉第303章 殺雞(中)五百五十七章 黑水濼七百四十九章 瑣碎二年下第86章 第一觀(下)五百七十一章 包黑子第268章 戲法第265章 大星六百七十七章 復北歸中九百二十章 平與正第44章 花之戰·雨霖鈴四百八十一章 站隊下三百八十三章 帥才第286章 白蛇傳(下)第5章 約定(上)八百二十六章 第二讓六百十三章 賢相下七百九十章 強橫第77章 歉書第354章 從瞎氈開始(二)五百三十四章 功臣九百二十八章 雪大結局四四百零二章 呂夷簡的用意上六百二十二章 死馬第321章 金剛經的秘密(上)第16章 山外的山 人外的人(下)八百五十二章 星光上第96章 講仁(四)第298章 失信四百九十八章 解圍六百六十三章 變臉下之上第304章 殺雞(下)五百零四章 老大五八百八十七章 琉璃珠下第57章 道(一)九百零七章 抽薪八百八十五章 琉璃珠上五百零九章 前兆六百七十章 猴子上第296章 韓信第246章 嫁衣神功第290章 十面埋伏之列營八百二十六章 第二讓第145章 唱和七百四十八章 瑣碎二年上四百三十七章 祖宗與兒子第268章 戲法八百四十七章 聖人五百八十八章 思念第73章 老太太的不良嗜好(上)四百五十三章 悲情的雨第104章 第一次非親密接觸(上)九百章 逆轉中第285章 白蛇傳(上)第156章 交接六百零七章 首相五第329章 陽光普照第116章 談生意九百二十一章 林花謝了春紅四百八十六章 從西邊出來的太陽六百十三章 賢相下
六百零六章 首相四第131章 解元(下)六百八十三章 魔術師下第227章 遠大的心(下)六百八十五章 魅影第95章 講仁(三)六百二十六章 大票下五百九十七章 科學的力量上三百七十三章 太子絞肉機三第11章 小鳥小飛(下)第211章 大三元(七)第325章 小魔女(下)九百二十七章 雪大結局三四百六十九章 河上浪中第97章 講仁(五)八百九十二章 大會戰四四百九十二章 誰聰明第352章 在路上(八)八百九十七章 大會戰九第185章 第二抓·誤第353章 從瞎氈開始(一)四百六十六章 大計劃八七百零五章 擒龍下五百零五章 大唐國第19章 詩社(二)六百六十一章 七天第336章 小戰(中)六百零一章 宮變上八百五十二章 星光上四百六十一章 大計劃三四百七十一章 怒四百十八章 鳳凰四百七十八章 放上七百七十九章 成長九百二十五章 雪大結局一七百八十八章 小重山六五百二十三章 絕上九百二十一章 林花謝了春紅第210章 大三元(六)三百九十三章 打臉第303章 殺雞(中)五百五十七章 黑水濼七百四十九章 瑣碎二年下第86章 第一觀(下)五百七十一章 包黑子第268章 戲法第265章 大星六百七十七章 復北歸中九百二十章 平與正第44章 花之戰·雨霖鈴四百八十一章 站隊下三百八十三章 帥才第286章 白蛇傳(下)第5章 約定(上)八百二十六章 第二讓六百十三章 賢相下七百九十章 強橫第77章 歉書第354章 從瞎氈開始(二)五百三十四章 功臣九百二十八章 雪大結局四四百零二章 呂夷簡的用意上六百二十二章 死馬第321章 金剛經的秘密(上)第16章 山外的山 人外的人(下)八百五十二章 星光上第96章 講仁(四)第298章 失信四百九十八章 解圍六百六十三章 變臉下之上第304章 殺雞(下)五百零四章 老大五八百八十七章 琉璃珠下第57章 道(一)九百零七章 抽薪八百八十五章 琉璃珠上五百零九章 前兆六百七十章 猴子上第296章 韓信第246章 嫁衣神功第290章 十面埋伏之列營八百二十六章 第二讓第145章 唱和七百四十八章 瑣碎二年上四百三十七章 祖宗與兒子第268章 戲法八百四十七章 聖人五百八十八章 思念第73章 老太太的不良嗜好(上)四百五十三章 悲情的雨第104章 第一次非親密接觸(上)九百章 逆轉中第285章 白蛇傳(上)第156章 交接六百零七章 首相五第329章 陽光普照第116章 談生意九百二十一章 林花謝了春紅四百八十六章 從西邊出來的太陽六百十三章 賢相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