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處女地(二)

四兒驚慌的站起來說道:“大郎,大郎,地震啦。”

急切之下,不知她那來的大力氣,居然將鄭朗一下子拖出屋中。

其他人也往外跑,然後莫明其妙的相視。

響過後,一切很正常。

究竟發生了什麼?

鄭朗想了想,想到了響聲來源之處,道:“不好。”

說完撥腿往外跑,心中念着阿彌陀佛。

有可能有麻煩了,幾個少年與小婢一起跟着他跑到外面,大街上也涌出許多百姓,與四兒一樣的想法,以爲地震了,什麼地震會有這驚天霹靂般的響聲?

沒有人管,狐疑的談論響聲來源。

有人聽出來,猜測是火藥作在試火藥,但更多百姓否認了,以前也試驗過,可那來這麼大的響聲?

聽着大家議論聲,鄭朗的汗滴了下來,道:“去火藥作。”

幾人來到火藥作,火藥作正在往外擡人,不少人!

王德用、蔡齊、李諮,相關的小吏,以及工匠,大約一共有近三十人,一起中招。

對火藥特性,不象唐朝,皆有了解,爆破時全部堵上了耳朵,十幾斤沒有事,可偏偏兩百多斤,響聲有多大。然後就是氣流的衝擊,問題也不大,最近的那個負責觀察的小吏離得也有七十幾步,一百米開外,人被氣流衝倒罷了,最後一波攻擊纔是致命的。

天氣陰晦時雨,地面有些潮溼,濺起大團大團的溼泥。離了一百多米遠。甚至兩百米遠,這些溼泥不可能將人身體炸成一個個洞眼。但正是因此。大家才疏忽起來,更沒有料到它的威力。這是火藥作的試驗場所,地面看不到任何浮草,有的泥土含着一些小礫石。幸不多,但被巨大的爆炸力衝濺起來,象小子彈一樣迸到諸人身上。

觀察的那名小吏被氣流衝騰起來,翻了一個跟斗落到地上,其他的人同樣不大好受,震得兩耳欲聾。有的人身體不好,都生生震暈過去。接着這波泥巴流迸射過來。真的痛啊,特別那些小礫石有的生生擠入皮膚裡面。暈過去的同樣也痛醒過來。

無一倖免,全部受了輕重不等的傷。

火藥作其他地方的工匠連忙將人往外擡,得擡到火藥作的中堂及時治療。王德用身體結實,醒得快,耳朵還嗡嗡的作響,全身上下痛疼萬分,看到兩邊許多百姓觀看。可聽不到聲音。然後看到鄭朗。氣憤地說道:“你……”

一氣之下,又暈了過去。

嚴榮奇怪的問:“狀元,他爲什麼說你。”

“別問。我們一道過去看看,”鄭朗道。這隻顧往外擡人,多少人受傷啦,況且他還看到蔡齊、李諮,以及其他十幾名穿紅穿綠的官員,人擡得越多,額頭上冷汗冒得也越多。

趙禎正在中書,也不能說沒有作用,這一段時間呆在中書,看着幾位大佬處理政務,對他成長同樣很有利的。外面就有人過來稟報:“陛下,各位相公,大事不好,西府三位相公全部出事了。”

“出什麼事,慢些說,”李迪道。

光天化日之下,怎麼三個宰相出了事?

“三個相公,還有軍器監的十幾名官吏,火藥作的一些工匠,全部出事。”

三個宰相出事,趙禎眼睛呆了一下,立即喊道:“擡玉輅。”

休說三個宰相出事,就是一個宰相出事,也是大事了。

前面禁兵開道,上了玉輅,其他幾位大佬連車轎都來不及坐,提着官袍跟着玉輅往城外跑。

不近,兩個多小時,纔來到火藥作中堂。趙禎下了玉輅,看到無數百姓圍在中堂門口,但陛下到來,讓禁兵清理走,只是鄭朗師徒沒有動,全認識,然後鄭朗一臉擔心的站在哪裡看着裡面。

趙禎根本就沒有管他,大步流星跨了進去。

這一回所有人耳朵全部恢復了聽覺,還是嗡嗡的作響。裡面有許多大夫,正在小心地替這些人治療傷口,蔡齊苦逼得不知怎麼弄的,被一塊小鵝卵石擊中了腮幫子,兩個牙齒頓時掉在地上,身上還有一些小傷口。李諮臉上鑽了兩個小洞,身上的不提了。其他人都是如此。

最倒黴的是那名小吏,到現在還昏迷不醒。

療傷還在繼續中,天氣熱了,衣服單薄,許多人身上讓小砂石象子彈一樣穿了進去。有的還鑽的很深,一一撥出來,又沒有什麼麻醉藥,大夫一粒粒往外撥,痛得哇哇地叫。

趙禎問:“諸卿,你們是怎麼啦?”

“我……”王德用氣得直哼哼,說不出來。

只有軍器監一名主薄稍好一點,當時爲了表示謙遜,他站在王德用的身後。爆炸時,王德用偉岸的身影堵在前面,幫他抵住所有噴來的泥團與石礫。可是氣浪噴來時,王德用巨大的身體衝向後面,一下子將他壓倒在地,身體自然條件反射,想用手撐地支撐,但他自己一百來斤加上王德用兩百多斤壓在手腕上,咯吱一聲,好了,手腕錯了骨。

大夫接他接骨,找上吊帶。算好的,只是痛得眼淚一個勁的往外流,沒有其他的傷。

伏下來,將事情經過原原本本說了一遍。

聽明白了,難怪鄭朗小心的站在門口,趙禎有鬱悶地說:“將鄭狀元喊進來謹見。”

“喏。”

鄭朗帶進來,一個個賠禮道歉,然後道:“奇怪來哉,它的威力並沒有那麼大。”

無論是什麼,還是火藥,非是黃火藥,塑三塑四,以及後世更厲害的炸藥。怎麼造成這種情況?王德用氣得又哼哼起來。

鄭朗又小心地問大夫:“諸位相公與官屬,有沒有危險?”

這名大夫答道:“需要休養一段時間,其他的危險倒是沒有。”

只有那名觀察的小吏受傷最重。同樣沒有生命危險,不過他有可能很悲催。沒有半年時間身體是恢復不過來了。

鄭朗心定了定,不出人命最好,一出人命,有理也說不清,思緒清晰起來,又問道:“怎麼傷成這個樣子?”

“你說呢?”蔡齊也氣憤起來,不懷善意地問。

鄭朗撓頭,問:“用了多少?”

好象是庫房爆炸,纔有了這樣子。

負責配料的工匠道:“兩石多……”

“兩石多……爲什麼不離得遠遠的?爲什麼用這麼多!”鄭朗額頭又滴下汗。這不是試驗。是想搞謀殺啊。奶奶的,你們想死不想活。別拖俺下水啊。

“去看看。”趙禎興趣來了。

只要有威力強大的武器,他皆感興趣。贏弱的軍事,更使朝廷君臣對犀利的武器產生了渴望。

一行人拐到剛纔試驗的場地,地面上炸出一個方圓兩丈多的大坑,因爲雨天多,地面潮溼,此時涔出水來,不知道有多深。可其他地面散落着一個個泥塊。後面不遠處的一面牆也震倒一大片,能看到剛纔爆炸時的威力有多大了。

鄭朗伏在坑邊上看了看,再次撫胸道:“還好。還好。”

呂夷簡問:“還好什麼?”

他也蒙,幸好沒有出人命,否則他也有責任啊。

“量還沒有放大,大約急,密封性還不大強,埋得淺些,又沒有在裡面放鐵蒺藜鐵釘。否則,否則……”三樣有了一樣,今天三位宰相,十幾名官吏將會無一人倖免。那麼天會塌下來的。

呂夷簡也在滴汗。

然後鄭朗又在尋思着,大約以前的黑火藥配料不準確,裡面又塞了太多烏七八糟的東西,比如蒺藜火球,在三樣主料裡,硝雖未達到百分七十幾,已逼近百分之六十,不象唐朝僅佔三分之一,本來威力很大的,可在裡面又加了竹茹,也就是竹子裡面那層薄皮,採料難,功效在火藥裡又低,這是爲了增加燃燒功能的,還有麻茹、小油、桐油、瀝青、黃蠟、乾漆等十幾種配料,更降低了黑火藥原來的比重與爆炸威力性。並且這些配料有可能與黑火藥三種主料產生一些化學反應,使它爆炸的威力性進一步下降。

說到底,爆炸威力僅是輔助作用,它本來的輔助作用燃燒、放毒與製造煙幕,卻成了它的主要作用。也是舍其本求其末。但不是宋朝人笨,本來它從唐朝配方演變而來的,那種三三開制的配方,註定只具有燃燒性,而非爆炸性。所以製作出來的相關武器皆側重於燃燒。

官吏試驗時,抱有老觀點,認爲裡面僅是三種主料,並沒有其他的配料,所以量多,卻十分安全。於是出事了。

淡淡地將原因一說。

還不能講得過多,怪異!

“倒是一件很厲害的武器。”呂夷簡道,怎麼辦呢,那麼多人一起趴在中堂上,也要說說它好處吧,不然深究下去,自己與鄭家子皆會很麻煩的。

“想將它演化成武器,需要很長時間研發,敵人不可能讓你將這大包大包的火藥埋在地上,任你點燃它的。但可以用在開礦與採石上,有民用價值。國家一年會有許多采石用量,礦亦如此,會提高國家供鐵、供銅數量。”

說到這裡,鄭朗臉上略略出現一些笑容,想將它使用到武器上,需要很長時間摸索,不過宋朝最大的危機還有很長時間纔到來,到那時候,應當有更犀利的武器研發出來,那麼東京保衛戰中,不會如此被動。

趙禎問:“鄭卿,你是如何知道的?”

同樣是一件頭痛的問題。

鄭朗想了一想,答道:“臣家村莊上也有一個鞭炮作坊,去看了看,問了一下火藥的演化史,發現了焰硝、硫磺與木炭比例在不斷的改變,其實凡事皆有陰陽,陰陽調和得當,安然無事,放在朝堂上一片詳和,放在火藥上,也沒有那麼大的威力。若調和不得當,朝堂上爭鬥分裂,誤國殃民。放在火藥上,陰陽失調。就會產生如此的破壞性。其實天地初生之時,是陰陽是五行,天地萬物皆有各自的屬性,若找出它們的規律,會發生許多異想不到的事。”

說得很玄乎,越玄之又玄越好,而且說研究格物,物理化學的,會有很多人不齒。但說研究陰陽五行,會立即成爲一門高深的學問了。順便進了一諫。

又說道:“這種調和。恰恰是中庸之道中的最重要一節。”

“又是中庸啊,”趙禎不言語了,聽得多,反正不是他學的那個中庸,又不好說馮元沒教好,不如不問。

……

大約沒有死人,似乎琢磨到新火藥會帶來許多好處,所以詔書很快下來。名字有些長。朝請大夫、中衛大夫、天章閣直閣、知太平州、賜銀魚袋。

朝請大夫是文散階。從五品,上面還有開府儀同三司、特進、中大夫、中散大夫,下面還朝奉郎等文散官。

中衛大夫則是寄祿官。也是從五品,天章閣直閣則是館閣官,有兩種性質,一種是正規的館閣官員,翰林學士、知制浩與翰林侍讀學士,但也在向職稱演變。第二種是一種榮譽職稱,以學士爲館,昭文館、監修國史與集賢院,這是最尊貴的職稱,非宰相不能兼之,另外現在與後來陸續的又有觀文殿大學士、觀文殷學士,資政殿大學士、資政殿學士及端明殿學士,其中觀文殿同樣非宰相不可兼之。最次的就是閣學士,龍圖閣、天章閣等等,分爲學士、直學士與待制、直閣四種。

這三種或者榮譽職稱,或者是寄祿官職,不是實職所在。不過不容易了,兩個大夫,確定鄭朗士大夫的地位,雖是最低一種大夫,但自此真正進入士大夫的行列,考慮到他的年齡,前途已經讓他人感到豔羨萬分。

崔有節混到現在,僅是祿官混了一個大夫,散階還是從六品的通直郎。

至於館閣官員,雖是最低一級,同樣也不錯了,一經此職,遂成名流,而且入館閣直,必須是進士出身,是國家重要的人才,才能被授予館閣稱號。這一屆進士當中,僅是鄭朗與張方平兩個人獲得。

知太平州是差官,高者爲判,低者爲知。

賜銀魚袋是六等賜最低一等,劍履上殿、詔書不名到紫金魚袋、銀魚袋等六種。能佩魚也是一種榮譽。

還有呢,兼官,有的能兼好幾種官職,勳官,爵官,食封官,所以往往一些有地位的高官一結,能結成十幾個官職出來。

鄭朗暫時沒有,但他若是將太平州治理得很好,早遲會一一出現。

“見過鄭大夫,”江杏兒眉開眼笑地說。

鄭郎是真正的士大夫了,江杏兒樂得不行。

其他四小也開心萬分,終於有了正式的稱號,喊先生老師不讓喊,喊兄臺不敢,於是狀元狀元的,多難受啊。

“司馬三郎,王三郎,跟我去一趟馮府。”鄭朗道。

“喏。”兩小一本正經地說。

朝廷授命下來,就要離開京城赴任去。馮元教了他們很長時間學業,要前去表示感謝。

來到馮府。

看到歐陽修在,打了一聲招呼,兩小向馮元告別。

馮元略有些傷感,三個小傢伙都讓他傷腦筋,包括歐陽修在內,皆不是“善類”,可才氣讓他很欣賞。教的時候很頭痛,但離開了,又有些捨不得,這樣資質好的學生,也是不容易碰到的。

畢竟呆了好幾個月時間,人老了,有的人變得越來越貪,但有的人性格卻變得柔和起來,越來越重感情,況且馮元無子。嘆了一口氣道:“你們與歐陽永叔一樣,才華過人,可性格偏激,沒有事時學一學你們的先生,會讓你們受益非淺。”

“喏。”兩小再頂牛,但從未與馮元頂過,這是鄭朗再三吩咐的。

鄭朗與歐陽修說着話,歐陽修道:“鄭大夫,恭賀了。”

雖外放了,看着他前面一大串官職,歐陽修也豔羨啊。

“歐陽兄臺,君遲早會有之。”

歐陽修呵呵一笑,道:“不過我也要離開宋朝。”

“何故?”鄭朗被他一句冷不丁的話嚇了一跳。

“朝廷派使者出使契丹,選了大約七八人。還有榜眼張方平,不日啓程。”

“恭賀歐陽兄臺。”

“何故?”歐陽修也不解地問。契丹人喜歡往宋朝跑,可宋朝人誰願意喜歡往契丹跑?又窮又落後又野蠻又無禮!

“他日你必知,只要選中者,前程皆可以說是無量。”

走出馮府,鄭朗心裡面琢磨着,朝廷終於開了一個小竅,就不知道選中了那六七個人?忍住好奇心,時間緊迫,必須立即起程。甚至原來還想問一問高衙內的事。可想到三個大佬還躺在在家中直哼哼呢,不敢問了。

到了客棧。看到那個老卒帶着兩個高大的小夥子站在哪裡,客氣地說道:“見過兵哥子。”

“見過鄭大夫,小的央求鄭大夫一件事。”

“什麼事?”

“小的有兩個不孝犬子,弓馬嫺熟,平時經常練武,能不能收留他們做兩個謙人?”

也就是家僕,家丁。

“兵哥子,這……”鄭朗猶豫不決。他家的包子鋪生意很好的。做自己家丁未必有那麼自由。

老卒使了一個眼色,他二子中的長者來到次者面前,大喝一聲。居然將他二兒子活活舉了起來,然後臉不紅心不跳的放下去,輪到二兒子又將他大哥舉了起來。弓馬不知,力氣很大。

老卒又說道:“鄭大夫,小的知道我奢望高攀,可小的兩子能對鄭大夫忠心。”

一個高攀使鄭朗豁然開朗起來,想法不一樣,雖是家丁,但自己身份與原來也不一樣,對於這些平民百姓來說,反而是一種高攀。反正自己確實需要請兩三名可靠的家僕,不可能天天從鄭家莊請人保衛。道:“你起來說話。”

然後看着這兩個小青年道:“你們叫什麼名字,多大啦?”

“小的叫楊九斤,二十一歲,”大哥道。

“小的叫楊八望,十九歲。”二弟道。

“可否成親?”

“沒,”老兵羞愧地說。自己是普通的士卒,沒多少月錢,好鐵不做釘,好漢不當兵,兩個兒子又喜歡練習武藝,身體練好了,可在其他人眼裡,那叫不務正業,雖承蒙狀元之福,賜字揚名,包子生意好,然而京城物價昂貴,想找一戶好人家,要有房子,聘禮,這一個個包子不賣上十年八年,兩個兒子是解決不了問題。不如讓他們跟在狀元后面做一個謙客,以後說不定還有一個造化,謀一個小官的什麼。

鄭朗看到他難爲情的樣子,想了一下,想出一大半,沒好再問。只要未成親沒牽掛就好辦,道:“好,我馬上就要動身了,你們回家收拾衣服去吧。”

楊家一家三口千恩萬謝的回去。

進了客棧,看到呂夫人帶着一名四十幾歲的中年人,一名二十幾歲的大漢,還有兩個長相清秀的小婢,與江杏兒說話。又是小婢,鄭朗回頭瞅了一眼王安石,皆兩個小婢,要不要替王安石再賣一個小婢回來,般配一下?

見過禮後,呂夫人說道:“鄭大夫,這是我家三叔子,這是丁勝,這是麗兒、鳴兒,他們將一道隨我兒下江南,叼擾你了。”

三叔子不是呂夷簡三弟,不過用了這個稱呼,在呂家地位不低。照料呂公著的。

四人又向鄭朗行禮。

還禮後,鄭朗道:“無妨。”

說了一會兒話後,呂夫人告辭,開始收拾行李,再加上嚴榮身邊的一個小婢,這一行人很多,四個學生,八個小婢,四個護衛,一個呂三叔子管家不象管家,護衛不象護衛的中年人,一共十八人。

在呂家與嚴家還有楊家三戶人家相送下,陸續將登上船。

看着岸上三戶人家,鄭朗忽然笑了起來。一個是宋朝的頂級豪門,一個是宋朝有錢的人家,一個是宋朝的基層百姓,能站在一起,算不算一種緣份?

帆揚了起來,船發,駛向彼岸的所在!

第701章 七千平方公里的口袋(上)六百七十七章 復北歸中四百九十章 炮打範歐四百五十章 我的名第37章 有客自遠方來第289章 狐威(下)第271章 特區·奇蹟之城(下)第277章 無敵(上)第25章 唱歌的時代第49章 小妻子,小心眼(上)八百二十一章 治平改制下四百二十八章 替罪羊第188章 第二抓;拖第141章 問一(三)第304章 殺雞(下)第50章 小妻子,小心眼(下)四百三十一章 各人心思上八百九十三章 大會戰五五百五十一章 三顆星星第129章 中(下)第359章 最強折家軍(一)第74章 老太太的不良嗜好(下)第279章 天下四百九十九章 迷信好第195章 天有情,天無情五百三十章 救駕來遲三六百六十九章 春風第230章 大中庸(下)第188章 第二抓;拖三百九十四章 金箭五百四十九章 膽大包天第130章 解元(上)六百十八章 遠方下五百二十七章 包養六百八十八章 行路難第70章 香閨七百十七章 相會上第319章 最神奇(下)第81章 四君子(上)五百二十章 相歡下六百七十九章 公平三百八十九章 阿干城四四百零一章 大戲·成下六百九十二章 民與兵上七百十六章 反方向第361章 最強折家軍(三)五百零十章 太監的反攻第119章 解試第39章 授筒八百六十二章 東施第103章 大家(下)五百七十六章 刑關第144章 衣服四百八十三章 倒戈六百七十一章 猴子下第111章 閉門羹(下)五百五十章 射虎第197章 省試(上)第278章 無敵(下)七百三十六章 其實不重要中九百二十章 平與正四百九十七章 推手下第314章 一荷渡湖第274章 老貪七百八十六章 小重山四第43章 花之戰·納蘭五百三十二章 謝公屐第365章 君子,君王的兒子(二)第223章 湖上,小露鋒芒八百七十三章 河湟六第300章 打雞七百六十章 凝望第293章 點將(中)五百八十五章 兒戲第332章 拉手四百八十五章 買單者下第129章 中(下)八百零九章 鱷魚的眼淚中第191章 橄欖枝八百九十五章 大會戰七五百零五章 大唐國六百十四章 古風上四百五十四章 機遇五百三十四章 功臣第160章 八大王第199章 放榜(上)第61章 道(五)第193章 送(上)第285章 白蛇傳(上)六百四十四章 臨行下第198章 省試(中)第125章 笑場第185章 第二抓·誤七百五十一章 私心第8章 危機八百八十七章 琉璃珠下八百八十八章 攻心戰第59章 道(三)第213章 大三元(九)第29章 大家一起來洗腳
第701章 七千平方公里的口袋(上)六百七十七章 復北歸中四百九十章 炮打範歐四百五十章 我的名第37章 有客自遠方來第289章 狐威(下)第271章 特區·奇蹟之城(下)第277章 無敵(上)第25章 唱歌的時代第49章 小妻子,小心眼(上)八百二十一章 治平改制下四百二十八章 替罪羊第188章 第二抓;拖第141章 問一(三)第304章 殺雞(下)第50章 小妻子,小心眼(下)四百三十一章 各人心思上八百九十三章 大會戰五五百五十一章 三顆星星第129章 中(下)第359章 最強折家軍(一)第74章 老太太的不良嗜好(下)第279章 天下四百九十九章 迷信好第195章 天有情,天無情五百三十章 救駕來遲三六百六十九章 春風第230章 大中庸(下)第188章 第二抓;拖三百九十四章 金箭五百四十九章 膽大包天第130章 解元(上)六百十八章 遠方下五百二十七章 包養六百八十八章 行路難第70章 香閨七百十七章 相會上第319章 最神奇(下)第81章 四君子(上)五百二十章 相歡下六百七十九章 公平三百八十九章 阿干城四四百零一章 大戲·成下六百九十二章 民與兵上七百十六章 反方向第361章 最強折家軍(三)五百零十章 太監的反攻第119章 解試第39章 授筒八百六十二章 東施第103章 大家(下)五百七十六章 刑關第144章 衣服四百八十三章 倒戈六百七十一章 猴子下第111章 閉門羹(下)五百五十章 射虎第197章 省試(上)第278章 無敵(下)七百三十六章 其實不重要中九百二十章 平與正四百九十七章 推手下第314章 一荷渡湖第274章 老貪七百八十六章 小重山四第43章 花之戰·納蘭五百三十二章 謝公屐第365章 君子,君王的兒子(二)第223章 湖上,小露鋒芒八百七十三章 河湟六第300章 打雞七百六十章 凝望第293章 點將(中)五百八十五章 兒戲第332章 拉手四百八十五章 買單者下第129章 中(下)八百零九章 鱷魚的眼淚中第191章 橄欖枝八百九十五章 大會戰七五百零五章 大唐國六百十四章 古風上四百五十四章 機遇五百三十四章 功臣第160章 八大王第199章 放榜(上)第61章 道(五)第193章 送(上)第285章 白蛇傳(上)六百四十四章 臨行下第198章 省試(中)第125章 笑場第185章 第二抓·誤七百五十一章 私心第8章 危機八百八十七章 琉璃珠下八百八十八章 攻心戰第59章 道(三)第213章 大三元(九)第29章 大家一起來洗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