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章 失信

四月底,鄭朗才從鄉下轉了出來。

要感謝富弼,有他在坐鎮,替鄭朗處理無數事務,鄭朗才能安心轉了數月,不會分心。

“這份功勞,也有你一半,”鄭朗老實地說道。

“如何感謝我?”富弼看了看鄭朗,鄭朗做的事不是輕鬆活,不象在太平州,到處有河有湖,坐坐小船,就可以察看,在杭州多處是山,想優雅也不可能。不但如此,連他的幾個小妾,與學生也沒有帶上。

於是鄭朗身上衣服沾滿泥巴,腳上的一雙大草鞋沾滿了黃泥,就象一個農民從山裡跑出來的。

難得啊,得好好看一看。

鄭朗道:“錯,你知道良吏是如何煉成的嗎?”

“如何煉成?”

“要有天賦,沒有天賦,勤也可以補拙,畢竟會吃力。”

富弼點頭。

“要讀聖人書,學聖人書,先讀做人之道,這是前提,人做不好,更不要談做事。”

富弼還是點頭,正心修身嘛,只有正心修身,才能齊家治國平天下。

“聖人書還要我們格物致知,學問越多,越有作用。這叫求學。然後再科舉,前幾年科舉時,我一直很後悔,快了。若晚上四年科舉,更有把握,不必需要種種機緣才能連中三元。最後進入官場,這時還不能稱爲良吏,要懂得如何理事,很多事不是說公平就會是一個清官。公平只是一個相對的概念,對大戶公平了,下戶不會公平。對士林公平了,將士農民商人不會公平。因此,要學會如何取捨牽讓。”

富弼還是點頭,說鄭氏中庸有些深奧,這也是中庸,比較好理解的一種中庸之道。

“我們不是聖人,不可能未學未行未歷,就全部知道,得有一個勘磨的過程。我現在將一半事務分給你,也是一種磨練,你說是你感謝我,還是我感謝你?”

別誰感謝誰。

都是爲國家效力,杭州正是在他們治理下,漸漸政通人和。

但鄭朗雖開玩笑,內心多少有些感謝富弼,有的時候也聽從富弼的建議,比如張貼他那篇論子,富弼反對,用了倭人還在杭州的藉口。實際富弼不想添更大的亂子,鄭朗聽從了。

然後將王昭明送出了海,四千名武裝人員,將會半工半兵,駐紮在兩礦上。楊九斤和王直又帶了一百幾十人與貨物,去了高麗。這一行的作用還沒有人重視。

接着又有數艘船載着武器貨物藥物,往南駛去。

到呂宋羣島的航道比較陌生,但有之,多是泉州港的福建海商去之,因此先到泉州港,聘請人手,再徐徐南下。這一行人手也很多,一千多士兵,以及一百多個礦工。

還有一千餘人,留在杭州駐紮下來,進行一些訓練。士兵多從北方來,水性與船性皆不是很好,練的正是這兩點。

讓人將下餘的四百萬貫錢絹,送到京城。是杭州,讓鄭朗斂出這筆財富,十分不易,然而放在整個國家來說,又不算什麼。一旦開戰,更不算什麼。有比沒有好,不過所有人眼睛都雪亮的。

這是第一筆財富,若會有大量金銀銅調回國內,僅那剩下的契股,又能爲國家湊出大筆經費,還有監上的收入。五六倍肯定有了,具體多少,無人敢斷言。

好處也有,包括鄭朗上了數篇言語激烈的書奏,幾乎所有大臣捏着鼻子不敢吭聲。罵吧,讓你罵幾句,誰讓你快變成宋朝的小財神。

一系列事務安排下去,鄭朗拿着地契下鄉。

太平州他是在圈田,這一行是退田。

浙東地區開發得早,首先是湖,它起着最重要的蓄水作用,可豪強們借用湖邊的菱淤塞造田,或者直接圍湖造田。比如越州的鑑湖,在蔣堂的治理下,還湖爲田,但鄭朗知道,早晚還保不住,幾十年後八千家再度盜湖爲田,使一個可以與石臼湖媲美的鑑湖幾乎成爲歷史遺蹟,兩百平方公里的鑑湖僅剩下三十平公里。

有的湖泊直接消失。

僅是兩浙一帶,稍大一點的湖泊都遭到傷害,閬州南池、會稽夏蓋湖、蕭山落星湖、餘姚汝仇湖,杭州也有之。不一定所有的湖泊侵田全部退還湖澤,要一一丈量,通過換地的形式,將這些田變成公田,再僱勞力,再度掘深,掘開圍陂之堤,將湖水放進來。恢復它的蓄水機制。

這個湖便包括西湖。

它是治理兩浙水利最重要的措施,多是山區地形爲主,蓄水機制猶爲重要,因爲這些圍田存在,六七月天熱,下游之家望水興嘆,秋潦一到,沒有湖泊蓄水,下游之家千家萬戶漂盡一空。

掘了湖,實際耕地面積減少,產量卻會增加。

更不會有越州大水事件發生,蔣堂也是因爲這次大水,咬着牙齒退鑑湖圍田的。

不但湖,還有溝渠池塘,上游的小河,全數被豪強侵佔,這些地一一要退還。

整個春天鄭朗主要就是在忙着此事。

有的容易執行下去,有的要等到秋後。

還有一件事,漚春天的嫩竹子,請了一些造紙的名匠,甚至從越州請來一些造竹紙的名匠,用天工開物裡面的方法制作新竹紙。但不是記住裡面方法,就能造出新式竹紙,裡面記載太簡單了,中間還有許多更復雜的詳細過程沒有記載下來。所以請了許多工匠,嘗試不同的方法研究新竹紙,有些早,僅竹子便要漚上一百天。

但有一樣東西,鄭朗看了看,默立半天,沒有動。

秋後還要修路。

航海是外治,這些措施是內治。

鄭朗又問道:“可有動靜?”

“什麼?”

“法海啊。”

富弼苦笑地搖了搖頭。

“我知道了,”鄭朗也默然,他一直沒有動,看看這些大和尚們是不是真的慈悲爲懷。

將宋朝兼併的田地劃分爲十成,大戶豪強富商佔到其中的七成,那麼剩下的三成,到了寺觀成主角。

“要不派人與他們溝通一下,兌換吧。”富弼道。

“好,試一試,先將這些地分下去。”鄭朗一揮手,身後的一名小吏拿出來一疊賬冊,還有地契,遞到富弼手中。依然要等秋後,但先行分配交接,將它們分給貧困的佃農。

“朝廷還有一些邸報。”

“拿過來給我看一看。”

富弼拿出一些邸報,有的消息沒有作用,不過鄭朗看到一份邸報上寫着柔遠寨蕃巡檢珪威,招誘白豹寨都指揮使裴永昌以族內附,詔補永昌三班借職,本族巡檢,忽然笑起來:“大魚放過,以蜉蝣惜之,朝廷英明。”

“亡羊補牢,未失之晚。”

“遲了,如今李元昊已經讓西夏上下一心,使這些小手段,只會讓人笑話。朝廷越無能,李元昊膽會越大。”

往下翻去,鄭朗那封論書因爲富弼阻撓,沒有泄露出去,可是到了朝廷。

趙禎也無言。

爲了党項,鄭朗獻計有五策,不是羣臣反對,包括自己在內,都猶豫不決,僅給了折家提供一些武器,與物資支持,其他的幾乎什麼也沒有做。鄭朗心中憤懣,也是必然。

他是爲國家憤懣,非是爲了他自己,這個國家是自己的國家,還能說什麼呢?

羞愧的將大臣召集進皇宮,將這份論書拿出來。

看後一大半人慾言欲止,不高興會有的,這一罵,幾乎上到皇帝,下到他們這些大佬全部罵了進去。可能說什麼呢?盛度與張觀只有啞然。

他們還不知道事情的嚴重性,既然打,那就打吧。

不但默許邊境招降,又賜鄜延、環慶、涇原、秦鳳、麟府路緣邊軍士緡錢,以優待邊境將士。

信心還是有的,小小蛋丸之地,不及宋朝一路面積,小丑可即誅滅。

偏偏一人不知趣,吳育上書道,元昊雖名籓臣,尺賦鬥租不入縣官,宜度外置之,示以不足責。且彼已僭輿服,誇示奠豪,勢必不能自削。宜授國初江南故事,稍易其名,可以順撫。

又言,聖人統御之策,夷夏不同,雖有遠方君長,向化實服,終待以外臣之禮,羈縻勿絕而已。或一有背叛,亦來則備禦,去則勿追。蓋異俗殊方,聲教迥隔,不足責也。今元昊若止是鈔掠邊**,當置之不問,若已見叛狀,必須先行文告,以詰其由,不可同中國叛臣,即加攻討。大凡兵家之勢,征討者貴在神速,守禦者利在持重。況羌戎之性,惟是剽急,歷而僞遁,多誤王師。武夫氣銳,輕進貪功,或陷誘詐之機。今明烽候,堅壁清野,以銼剽急之鋒,而徐觀其勢,此廟堂之遠算也。

簡單的解釋,元昊雖是宋朝的臣子,別信以爲真,生氣動怒他做了皇帝還是皇帝。不如讓他做,以江南李煜故事相待。至於他過來打,我們堅壁清野,然後守城。他走了我們也不追,早晚還會投降我們。

也不是多高明的策略,十分消積,但也是清醒的策略。

宋朝有士,無將。

士很勇敢,馬上就可以看到是多勇敢,以這樣的士,就是女真戰士也不過如此。但少了將,也不是少將,將不能作主,是傀儡,失去作用。縱然是楊業,在範雍手上用,也會用成馬謖。

在這種大背景下,只能使用這種消積的辦法應付。

鄭朗也不贊成,同樣是慢性自殺,可不改變這種文人統帥的大環境,鄭朗將上下五千年的歷史翻出來,也翻不出來一個好辦法。

就是這種稍稍理智的進諫,被張士遜當成了失心風。

不知道他哪來的膽量,如果西夏那麼好對付,原先爲什麼那麼害怕?

又往下翻看,其他的不看,專看邊境上的情報,到三月末,趙元昊爲書乃錦袍,銀帶,投於鄜延境上,以遺李士彬,用約以叛,斥候得之,諸將皆疑李士彬,副都部署夏元亨獨曰,此行間而,李士彬與羌世仇,若有私約,通贈遺,豈會使衆知邪。召李士彬興飲,厚撫之,李士彬感泣,不數日,擊賊取首級羊馬自效。

鄭朗嘆了一口氣,說道:“還是寫一封信吧。”

拿出一張紙寫道,吳育未失心風,乃張士遜失之也。前賊未大,畏之如虎,賊始已大,畏之如鼠,臣不知何由。元昊居西北之隅,地雖狹,民亦稀,而賊閒民戰士,自東至西,元昊可於兩三旬聚集甲賁五十萬之數,輕敵者必敗,且賊亦不能輕乎也。

而朝廷送嵬名於邊境,由賊矢集族屍,諸族之心失之彼者不復,亡羊亦遲。李士彬忠於朝廷勿疑,而屬下十萬族丁,人心未必一也。吾作元昊,詐以僞附,遣諸族民間候散放於金明寨也,策反數日,士彬丁必殺士彬擁元昊反也。金明歸於元昊之手,復增甲賁數萬。朝廷不可不防也。元昊若舉,附降之民,遣於內地,邊境之所,國家咽喉,切莫掉以輕心!

鄭朗罵張士遜是失心瘋,富弼沒有當作一回事,他自己罵皇帝都象罵一個小孩子似的,不就是一個宰相嗎。

不能說身在宋朝沒有好處,有,最大的好處便是言者無罪。

若是身在趙禎,這一好處更多,不胡說八道,越進諫,趙禎反而越會重用你。

鄭朗入下了筆,遙望北方,離開京城時間很長了,快有五年時光,友誼漸漸變得有些淡,可有時候回想一下,還能想到宮中那一抹文弱的身影。

其實這段時間他說話有些激烈,是痛恨,不一定是痛恨趙禎,而是宋朝這種體制。

即便說得激烈,但對這個瘦弱的皇帝,鄭朗沒有辦法痛恨起來。

富弼沒有將他痛罵張士遜放在心上,更不知道鄭朗這種感情,這封信的價值,打趣道:“鄭知府,不是不過問邊事嗎?”

“爲了國家,失一回信吧。”鄭朗嘆了一口氣道。

接着又往下看,以保順軍節度使、邈川大首領唃廝囉前妻李氏爲尼,賜紫衣,妻太原郡君喬氏爲永嘉郡夫人,子瞎氊爲團練使,磨氊角爲順州團練使,賜紫衣金帶器幣及茶,給月絹。以求調和他們的父子關係,用吐蕃做朝廷的側應。

鄭朗放下邸報。

шωш▪ тtκan▪ CO

能不能成功,消息沒有傳回來,但他知道此行必敗。不是當初,當初若有人聽自己的話,什麼都來得及。如今調和,做什麼措施也來不及了。吐蕃已經失去朋友的價值。

富弼又說道:“朝廷又有一道聖旨,調張夏與葉清臣回去。”

“嗯,”鄭朗淡淡道。

自己給了幾十萬貫錢支援,張夏修堤速度很快的,三月底全部竣工,事實沒有他那個魚鱗塘,張夏也竣了工。

葉清臣也多有政績,特別是太湖豪強據上游,水不得泄,民又不敢訴,於是強行疏盤龍匯、滬瀆港入於海,民賴其利。正好張夏累倒下去,生了病,朝廷得到消息,讓兩人一道回京。

應當來說,去年一年是兩浙路最好的辰光,多名大吏皆樹有政績。

這一疏一拆,甚至爲兩浙路許多地方打下幾十年的水利底子。

兩個轉運使走了,朝廷又派了兩個新的轉運使,江鈞與張從革。看到這兩個名字,鄭朗忽然大笑起來,道:“富兄,我們要替司馬池背黑鍋了。”

五百四十三章 爭第88章 潔字(下)四百八十一章 站隊下六百四十七章 第一步八百六十二章 東施六百八十一章 魔術師上第20章 詩社(三)第168章 最牛的學生(四)第337章 小戰(下)八百九十七章 大會戰九五百十四二章 另一半第200章 放榜(中)第205章 大三元(一)四百八十一章 站隊下第214章 古怪的婚禮(上)四百七十一章 怒五百九十三章 燙手上八百四十八章 幫手九百十八章 扯皮第271章 特區·奇蹟之城(下)七百五十八章 不怕四百七十八章 放上第31章 好多老浪花第276章 請第321章 金剛經的秘密(上)四百零八章 在風中四九百零三章 融合第201章 捉女婿(上)三百七十一章 天都石窟下第203章 捉女婿(下)六百二十一章 御史的榮耀五百七十二章 吻第121章 喜訊第16章 山外的山 人外的人(下)三百八十章 太子絞肉機九八百三十六章 少一塊不能說四百零六章 在風中二七百二十五章 營救二第246章 嫁衣神功四百三十四章 請使下三百七十章 天都天窟中五百四十章 太傅四百六十一章 大計劃三八百九十章 大會戰二四百六十九章 河上浪中第57章 道(一)四百十七章 渾沌八百七十四章 河湟七第250章 謝三百八十二章 收割三百九十章 阿干城五第12章 刻絲(上)六百七十章 猴子上五百六十七章 何人爲首相七百二十一章 很冷很暖三第23章 三疊陽春(中)五百八十六章 良策第297章 走隊五百八十章 指桑第122章 大功告成第204章 老匹夫八百六十三章 第三者上七百四十三章 權利四第261章 慶金枝第164章 君子五百零四章 老大五第14章 山外的山,人外的人(上)第303章 殺雞(中)四百二十九章 召七百二十章 很冷很暖二第63章 天堂(上)第79章 擋箭牌六百六十六章 戰後中五百五十章 射虎八百三十九章 最強弓第132章 小皇帝又要使壞了第190章 膽大第267章 草棉子六百零二章 宮變下第185章 第二抓·誤第110章 閉門羹(上)第318章 最神奇(上)九百十六章 風雪大斗拔谷第196章 折七百六十章 凝望第207章 大三元(三)第210章 大三元(六)六百三十九章 始七百四十一章 權利二五百九十五章 爲難七百七十九章 成長第120章 內定六百二十一章 御史的榮耀五百五十七章 黑水濼四百三十二章 各人心思下第111章 閉門羹(下)六百七十二章 強勢第140章 問一(二)七百七十章 未了的心願第369章 天都石窟(上)
五百四十三章 爭第88章 潔字(下)四百八十一章 站隊下六百四十七章 第一步八百六十二章 東施六百八十一章 魔術師上第20章 詩社(三)第168章 最牛的學生(四)第337章 小戰(下)八百九十七章 大會戰九五百十四二章 另一半第200章 放榜(中)第205章 大三元(一)四百八十一章 站隊下第214章 古怪的婚禮(上)四百七十一章 怒五百九十三章 燙手上八百四十八章 幫手九百十八章 扯皮第271章 特區·奇蹟之城(下)七百五十八章 不怕四百七十八章 放上第31章 好多老浪花第276章 請第321章 金剛經的秘密(上)四百零八章 在風中四九百零三章 融合第201章 捉女婿(上)三百七十一章 天都石窟下第203章 捉女婿(下)六百二十一章 御史的榮耀五百七十二章 吻第121章 喜訊第16章 山外的山 人外的人(下)三百八十章 太子絞肉機九八百三十六章 少一塊不能說四百零六章 在風中二七百二十五章 營救二第246章 嫁衣神功四百三十四章 請使下三百七十章 天都天窟中五百四十章 太傅四百六十一章 大計劃三八百九十章 大會戰二四百六十九章 河上浪中第57章 道(一)四百十七章 渾沌八百七十四章 河湟七第250章 謝三百八十二章 收割三百九十章 阿干城五第12章 刻絲(上)六百七十章 猴子上五百六十七章 何人爲首相七百二十一章 很冷很暖三第23章 三疊陽春(中)五百八十六章 良策第297章 走隊五百八十章 指桑第122章 大功告成第204章 老匹夫八百六十三章 第三者上七百四十三章 權利四第261章 慶金枝第164章 君子五百零四章 老大五第14章 山外的山,人外的人(上)第303章 殺雞(中)四百二十九章 召七百二十章 很冷很暖二第63章 天堂(上)第79章 擋箭牌六百六十六章 戰後中五百五十章 射虎八百三十九章 最強弓第132章 小皇帝又要使壞了第190章 膽大第267章 草棉子六百零二章 宮變下第185章 第二抓·誤第110章 閉門羹(上)第318章 最神奇(上)九百十六章 風雪大斗拔谷第196章 折七百六十章 凝望第207章 大三元(三)第210章 大三元(六)六百三十九章 始七百四十一章 權利二五百九十五章 爲難七百七十九章 成長第120章 內定六百二十一章 御史的榮耀五百五十七章 黑水濼四百三十二章 各人心思下第111章 閉門羹(下)六百七十二章 強勢第140章 問一(二)七百七十章 未了的心願第369章 天都石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