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6章 二更

奏上,不報。

嘉佑五大砥柱,文彥博因爲六塔河的事,帶着污點,影響力漸弱,龐籍去世。這兩人不能算的,餘下的三人那一個人皆不可小視,曹太后拿韓琦沒辦法,趙曙也拿富弼沒辦法。

不報也沒有關係,得改正吧,趙曙也不改正,甚至從來不進慈壽殿看望曹太后,至於趙禎嬪妃被侵佔的宮殿,更不想歸還了。

富弼一怒之下,連上七奏,仍然無動於衷。不但富弼,司馬光,呂誨等人也陸續進諫,就是你不孝順,也不能做得如此過份,皆不聽。富弼這纔想到另一個人,鄭朗。

寫了一封信給鄭朗,你好歹得說說話。

鄭朗說話了,寫了一封奏摺,國家以孝爲本,陛下,你不能這樣做,然後送了一本孝經給趙曙,好好看它上面了什麼。

十分中規中矩的一篇進諫,大臣們交口稱讚,可關健,關健這樣中規中矩的進諫管用麼?

國家此時已經走入黑夜,還沒有到最黑的時刻,才僅僅是二更時分。不過好在這個黑夜時間不長,否則鄭朗早就出手了。他在謀劃着一場更龐大的計劃。

得要黑暗,越黑暗越好,大家才知道黎明的可愛。黑夜降臨了,好睡覺啦。睡一會兒,養足精神,又養了好名氣,何樂而不爲。名氣越大,越利於他的改革。

因此這個奏摺士大夫雖交口稱讚,實際是無關痛癢。

其實對趙曙做法反感的人不僅是許多士大夫。還有,高滔滔,高滔滔在沒有讓王安石逼急之前,總體而言乃是一個賢妻良母型的人物,有時候也規勸,可沾到趙禎一事,就勸不好,選擇了沉默。還有趙頊。直到趙曙死後,高滔滔才正式與曹太后走在一起,趙頊才善待了幾位大小姑姑。這時。母子倆皆無可奈何。

因爲呂公着等人公務沉重,於是又先選孫思恭與韓維進入東宮侍講。

這兩人都算是有些學問,應當來說,論師資此時趙頊遠比史上雄厚,關健是鄭朗那一年的薰陶,當抵在東宮學習三年!

是一個很懂事的孩子,近習以弓樣鞋進,趙頊覺得新奇穿上,韓維道:“王安用舞鞋?”

趙頊立即命人毀去。

趙曙病重。出語頗傷太后,曹太后覺得很委屈。兒,我待你不薄啊,你爲什麼這樣待我?韓維暗中說道:“上已失太后歡心,王應當盡孝繼之,猶懼不及。不然,父子俱受禍矣。”

你老子做得不好,你彌補吧。不要將曹太后逼急了,一旦逼急,曹太后還能照樣將你父親廢去。沒有進入皇嗣皇帝。宗室仍是尊貴的血統,進入了,新君到來,到時候不但你老子,連你都危險。

趙頊感傷感悟,又想到崔嫺的轉授,鄭朗臨別前的講解。於是時常進入慈壽宮探望曹太后。這也導致曹太后一直沒有下狠手的原因,還親自對輔臣說,皇子近日殊有禮,皆卿等擇宮僚所致。宜召中書褒獎。

老太太高興了,是好事,那就獎吧。

富弼連轟七炮,多少還是起到一些作用,趙曙爲了安撫富弼等人,假惺惺地用了曹佾,也就是曹太后的弟弟,傳說中的八仙之一曹國舅爲使相,趙頊與曹太后大喜,認爲趙曙在改悔自新,趙頊欲使韓維傳太后意於輔臣,韓維說道:”陛下親總萬機,內外上下,事體已正,王當專心孝道,均養三宮而已,它勿有所預。”

你的職責就是孝敬好你的父母,包括曹太后,那是對的,別以爲你老子對曹太后不好,你就能對曹太后不好,一旦你能對曹太后不好,那麼以後就能對你老子不好。所以看到你孝順曹太后,你父親不旦不生氣,反而會欣慰。但這有一個底線,皆是宮內,若插手到宮外,你就悲催了。

趙頊惆悵萬分,大半天道:“鄭公也說過類似的話。”

“殿下,此時你萬萬不可與鄭公聯繫啊。”韓維驚詫地說道。

“鄭公也是這麼說的。”趙頊更加惆悵:“韓卿,你莫要擔心,這是鄭公臨行前,母后召其妻入宮,帶的話。”

趙頊將事情經過原原本本一說。

“鄭公乃是曠世賢臣哪,三哥(韓絳)進入仕途多年,生性剛直,唯獨對鄭公心悅誠服。”

“那次杭州頗美。”

“美是美矣,由此拉開平安監的大幕,若沒有平安監財政收入,國家財政會更吃緊。不過隱隱聽家兄常提起,說是當時鄭公還青澀了一點,若是後來鄭朗去杭州,還會做得更好。”

“若沒有這能力,河工就不能順利完成了。”

“還好,他乃是一名賢臣,嚴格遵守着君臣之禮度,否則,否則……”韓維不敢說下去,以眼前朝堂羣臣激盪,曹太后又感到深深不滿,鄭朗若拋頭露面,直接就可以協助曹太后將趙曙廢去。但以鄭朗的品德是做不出來,合則進,不合則隱。明是請喪丁憂,實際等於是退隱。想到這裡,一臉的嚮往。那是這個黑夜的一盞明燈,儘管這個燈離得是那麼地遠,那麼地孤寒,可是照亮了許多人的心。

既然鄭朗說過,韓維大着膽子說道:“殿下,歐陽公也時常進宮侍講,他在學問上經義上造詣天下無雙,是謂文壇宗師也,莫要輕怠,以免不測。”

不能管宮外的事,也不能向歐陽修流露出任何表情。此人乃是韓琦最大的幫兇與助手智囊。

韓琦,或者歐陽修也想要一個臉面,讓趙曙逼到這份上,怎麼辦?生生拖下海的,罪魁禍首乃是趙曙,難道讓趙頊將他老子殺掉不成?

失望的不僅是韓維,還有更多的人。有一部分人選擇了急流勇退。這個黑暗的朝堂呆不下去了,例如張昇,馮京,劉敞,李柬之。還有更多的人選擇了沉默。還有一部分人選擇了抗爭,不過與韓琦趙曙鬥太難了,導致這些人手腕越來越高明,也越來越強硬。例如司馬光,實際這是很危險的一幕。

富弼七奏不成功,司馬光先是與鄭朗一樣。輕描淡寫地說了一說。看到趙曙仍不肯妥協,這才正式出手。

時機到了,若沒有富弼七書所逼,他出手就不會成功。其次他更講究方針戰術,富公,不是你那樣玩的,看我出手。

不對付趙曙,乃對付一名太監,一名資歷很深的太監。自劉娥時就一直呆在宮中,任守忠。但在出手前不能讓趙曙看出他的動態。因先行上書給曹太后,竊聞道路之言,近日皇帝與皇后奉事殿下,恭勤之禮,甚加於往時;而殿下遇之太嚴,接之太簡,或時進見,語言相接,不過數句。須臾之間,已復遣去。如此,母子之恩,如何得達?婦姑之禮,如何得施?推其本原,蓋由皇帝遇疾之際,宮省之內。必有讒邪之人,造飾語言,互相間諜,遂使兩宮之間。介然相失,久而不解,殿下浚發慈旨,卓然遠覽,舉天下之政歸之皇帝,此乃宗廟生民之福。然臣竊料讒邪之人,心如沸湯,愈不自安,力謀離間。願深察其情,勿復聽納,遠斥其人,勿置左右,使兩宮之歡,一皆如舊。則殿下坐享孝養,眉壽無疆,國家乂安,名譽光美;其與信任讒慝,猜防百端,終日慼慼,憂憤生疾者,得失相去遠矣。

看到書奏,趙曙大喜,這個小司馬還是不錯的,不但在皇嗣時立下大功,還十分講道理,天下人皆說朕對太后不好,可母不慈兒如何孝。就忽視了司馬光後面所說的話,爲什麼如此,乃是內宮奸小進讒才導致這個局面。

還有一條,皇后,你得說說話,畢竟你是太后的親侄女。

這份很含蓄的奏摺進後,司馬光稍息,又轉向另一件事,韓琦市恩,兩府爲了市恩,大肆遷官,司馬光久在鄭朗與龐籍薰陶之下,對三冗十分痛恨,裁兵還簡單一點,裁官才特別地困難。鄭朗不大敢動,龐籍爲了裁減官員,都愁白了頭髮。然而數年努力,不足讓韓琦一個月就糟蹋了。如今冗官現象達到了宋朝巔峰。再加上大肆賞賜,一年費用有可能四千萬緡都不夠。國家那來那麼多收入來供以支出?

到了八月,司馬光與呂誨終於找到一條明顯的罪狀,入內都知任守忠擅取奉宸庫金珠數萬兩以獻皇后。爲什麼要找這條罪狀,就是逼高滔滔出手。你不出手,連你也洗不清。

沒有高滔滔相助,憑藉自己說破了嘴皮子也沒有作用。

然後呂誨上書,陛下即位之初,內臣反側,謂聖斷罔測,中外憂之。臣嘗進言,乞聖度容覆,處置宜緩。蓋欲威令之行,得其至當,此區區之心也。不意今日大奸尚存,衆怨未平,謗議益甚,敢不以聞,上達天聽。大奸者是誰,任守忠也。歷數任守忠的罪狀。

司馬光隨着上奏,他的奏摺更有條理,歷數任守忠十條罪狀,每一條罪狀都足以斬首示衆。爲什麼兩宮不和,發生了那麼多妖蛾子,不是皇上想這樣的,正是這個奸人挑唆導致皇上做了許多不好的事。

一道選擇題,A,皇上,我說得不對,不是任守忠挑唆的,就是你不孝。B,不是你不孝,實際你很孝順,正是因爲這個奸人挑唆,你做了一些讓人誤會的事。這是可以原諒的,但必須要嚴懲任守忠,將他斬首示衆。

趙曙看着這篇奏摺,十分頭痛。

爲什麼司馬光如魚得水,正是因爲司馬光出手,才讓趙禎讓他立皇嗣。而且前面他上書曹太后,讓她待高滔滔與趙曙好一點,以全母子之道,兩宮之好。

做母親的要孝順兒子媳婦,也是古怪來哉。但怎麼辦呢。想讓趙曙低頭,得給他一個很長的梯子下來,否則象富弼那樣硬來,十萬年也實現不了目標。

趙曙看着這篇奏摺,表示很頭痛。繞暈了。

韓琦看着趙曙的臉色,於是說道:“陛下登極之時,守忠亦有勞預之功,願少寬之。”

富弼憤怒地上前一步,大喝道:“先帝親授陛下以大器,皇太后協贊有功,陛下要追功,宜追先帝顧復之恩,報太后擁佑之功。而此輩乃自雲某人有功,某人有勞。臣不知此何等語,且將置先帝與太后於何地也!”

難道皇上你這個帝位是一個太監給你的。

直接罵韓琦是此輩。

趙曙揉腦袋,他不笨,若繞開富弼所說的此節,不承認趙禎,就等於不承認自己皇位的合法性。看着韓琦,心道,韓卿,你就再爲朕犧牲一次吧。

立詔將任守忠發配到地方。前去慈壽宮向曹太后認錯。

當然,韓琦又替趙曙背了一個大包袱與罵名。司馬光小子不錯。讓朕有臺階下,朕下了,韓卿,你就站在上面委屈一點吧。

到了今天,韓琦仍忽然司馬光的能量,此事讓他產生警覺,不是司馬光,而是富弼。富弼罵他是此輩了,兩人勢不兩立。不是你生,就是我死。而且六月發生一件事,也讓韓琦感到不安。

始作俑者乃是富弼,爲了使兩府政令通暢,相互溝通,富弼於慶曆年間上奏,讓兩府首相兼顧對方職位。以便互相查問。此舉讓呂夷簡得力,提高了效率。要知道慶曆數年戰爭,花費一億多緡,許多勞力還是免費力役的。否則兩億緡都不夠,那時國庫空空如也,生生將那場戰爭費用支撐起來,固然有呂夷簡之功,也有兩府溝通簡化之力。不但使呂夷簡得益,還使鄭朗得力,進一步完成了裁兵事宜。國家不打仗了,各就各位。

可兩府就象兩個磁石一樣,不碰在一起沒有關係,一碰在一起,必然有一些改變。因爲權利的關係,西府必然向東府屈就。原來樞密院有一千多名員額,再度分化後,大半名額散落在兩制、中書、臺諫或者三司裡,糾纏不清,第一個結果導致責任不明,進一步的冗政,第二個結果因爲磁力的原因,被中書收攏。僅有一小半官員控制在西府。

富弼要求將它們理清楚,便於政令暢通,職責明確。

當然也有一部分私心,理清楚了,使這些官員一一重新歸攏於西府,就有了與韓琦對抗的本錢。

但這個私心不是爲他自己,而是爲了國家。朝堂上必須有一支力量對韓琦進行掣肘。

韓琦對此無可奈何,宋朝的祖宗家法就是分化掣肘,富弼做得合乎情理,他無法阻止。不過對於韓琦也沒有關係,講理講不過,可以來硬的。當然也需要一次契機。

機會到來。

今年趙曙治年號即政,西夏派使來賀,官稱樞密,主持西北的程戡一聽有些恍惚,你們西夏都稱樞密了,還算不是算我們大宋的臣子。不準,改稱領盧,領盧還是西夏樞密院官號,不是換成了党項語。這一換宋朝至少有一個臺階下,程戡處理得還是不錯的。但就是這樣,夏使吳宗仍怏怏不樂。吳宗到京後,想要佩魚及儀物自從,延州派來的引伴使高宜禁止。兩相發生爭執,吳宗出語不遜,高宜也傲然回答。

吳宗氣憤地在賜令殿門時又訴於押伴使張覲,趙曙詔令赴延州與高宜辨解,想要和稀泥。到了延州後,程戡派通判盤問,吳宗說:“引伴謂當用一百萬兵,遂入賀蘭穴,此何等語也。”

咱是好心來賀你們大宋新君即政,怎能說出這樣的話呢?況且你們宋朝真能抽出一百萬軍隊與我們西夏作戰嗎?

通判說道:“不是高宜想說這句話,而是你們當中有人說國主乃是少帝,先有因,後有果,就是失也失在你們的使人身上,不在引伴之責。”

你們讓李諒祚從國主強行升級爲少帝,高宜能不急嗎?問清楚了,趙曙詔書李諒祚宜精擇使人,勿令無辜生事。

不管怎麼說,宋朝做得還是不錯的,大事化小,小事化了,這纔是兩國交好之道。

關健中國人想法是這樣的,這些野心勃勃的外夷能有這種想?。越是想示好,越是想化解,反而讓對方產生錯覺。這是整個中華民族的悲哀,一千年是這樣,一千年後還是這樣,居然沒有人明白,一次次上演着。

趙曙想化解,李諒祚卻產生誤會,認爲宋朝無人了,君王不及以前的君王,大臣不及以前的大臣,機會到來。

正好程戡去世。

這是一個能吏,能文能武,在西北雖不及狄青,可一直相安無事,而且很好地執行了鄭朗策略。程戡去世,李諒祚看到機會,以宋朝慢怠使臣爲名,召集十萬軍隊分兵攻入諸州,你們宋朝能不能召一百萬軍直搗賀蘭山我們不知道,但我們能立聚十萬兵。兩國久未戰,宋軍猝不及防之下,數千弓箭手與鄉兵被擊殺,掠人畜以萬計,返回西夏。

烽火再起。

韓琦卻看到一個很好的機會,隨後上書,於陝西各州,除臨近京畿很近的陝虢二州以防有變外,其他各州府一律三丁刺一,使鄉丁變成鄉勇,然後在臉上刺字。

宋朝兵士是要刺字的,以防逃跑。還有一個,就是罪犯,刺字充軍,這個充軍不是變成兵士,而是在牢城裡做苦活。長久後,再加上軍隊戰鬥力下降,待遇多方苛薄,漸漸百姓當兵爲恥之,再加上罪犯刺字充軍。人人以臉上有字爲恥。

若是真當了兵,還有一些兵餉,情有可願。關健是鄉勇,什麼都沒有,還不及以京畿爲中心的保丁,一旦近十六萬鄉勇刺字後,會造成什麼反響?這個韓琦不管的,他要的就是重新侵犯西府權利。

到了這一步,富弼一顆心完全冷了下來。

第337章 窟七百九十九章 禮第33章 三變小妻子(下)六百零六章 首相四七百五十四章 趙禎的綠帽子八百十七章 雍齒第141章 問一(三)四百二十九章 召五百十七章 請使第292章 點將(上)第320章 最牛的居士第272章 衝動第246章 嫁衣神功六百二十三章 撈人四百七十八章 降上五百二十章 相歡下七百八十六章 小重山四七百十五章 千古第一基情·戰鬥吧四百六十八章 河上浪上六百零三章 首相一第347章 在路上(上)六百零六章 首相四八百十六章 坐臥者第310章 九里山大戰第185章 第二抓·誤七百四十章 權利一第198章 省試(中)三百九十七章 大戲·和尚的傳奇四百零五章 在風中一七百十八章 相會下三百九十四章 金箭八百八十四章 速度是關健四百零八章 在風中四第5章 約定(上)七百四十六章 三蘇六百九十五章 三關二第212章 大三元(八)九百十五章 賣九百零一章 逆轉下七百十七章 相會上八百零六章 倒計時三第333章 西風烈(上)四百三十四章 請使下八百六十一章 夢中的美景四百七十八章 放上七百五十一章 私心第118章 大人物(下)七百九十二章 轉授六百二十章 耳光與棗子下四百六十一章 大計劃三第216章 官人,小心六百四十六章 龐太師六百九十三章 民與兵下第152章 八大王,你無恥(上)七百二十章 很冷很暖二第357章 撫八百六十一章 夢中的美景第99章 講仁(七)第181章 兩小鬥中丞·講歪理第276章 請八百八十六章 琉璃珠中第231章 黃河第107章 天外飛仙(上)七百十六章 反方向第3章 選書第183章 美人(上)六百五十四章 特磨道五百三十六章 金龍六百三十四章 皇佑之治六七百二十五章 營救二三百八十七章 阿干城二第94章 講仁(二)四百九十二章 誰聰明六百四十九章 萊公詩第320章 最牛的居士第456章 不能答六百四十三章 臨行中六百六十章 裴行儉五百二十三章 絕上五百四十六章 選的人第212章 大三元(八)第202章 捉女婿(中)七百五十五章 罰與賞四百九十二章 誰聰明六百七十三章 幽蘭操上第364章 君子,君王是兒子(一)第203章 捉女婿(下)第343章 目標定川砦(上)第232章 割(一)七百五十一章 私心八百零七章 倒計時四第326章 兼霞第323章 返京第293章 點將(中)七百八十四章 小重山二第326章 兼霞六百六十二章 變臉中八百五十三章 星光中第224章 割(二)七百五十五章 罰與賞
第337章 窟七百九十九章 禮第33章 三變小妻子(下)六百零六章 首相四七百五十四章 趙禎的綠帽子八百十七章 雍齒第141章 問一(三)四百二十九章 召五百十七章 請使第292章 點將(上)第320章 最牛的居士第272章 衝動第246章 嫁衣神功六百二十三章 撈人四百七十八章 降上五百二十章 相歡下七百八十六章 小重山四七百十五章 千古第一基情·戰鬥吧四百六十八章 河上浪上六百零三章 首相一第347章 在路上(上)六百零六章 首相四八百十六章 坐臥者第310章 九里山大戰第185章 第二抓·誤七百四十章 權利一第198章 省試(中)三百九十七章 大戲·和尚的傳奇四百零五章 在風中一七百十八章 相會下三百九十四章 金箭八百八十四章 速度是關健四百零八章 在風中四第5章 約定(上)七百四十六章 三蘇六百九十五章 三關二第212章 大三元(八)九百十五章 賣九百零一章 逆轉下七百十七章 相會上八百零六章 倒計時三第333章 西風烈(上)四百三十四章 請使下八百六十一章 夢中的美景四百七十八章 放上七百五十一章 私心第118章 大人物(下)七百九十二章 轉授六百二十章 耳光與棗子下四百六十一章 大計劃三第216章 官人,小心六百四十六章 龐太師六百九十三章 民與兵下第152章 八大王,你無恥(上)七百二十章 很冷很暖二第357章 撫八百六十一章 夢中的美景第99章 講仁(七)第181章 兩小鬥中丞·講歪理第276章 請八百八十六章 琉璃珠中第231章 黃河第107章 天外飛仙(上)七百十六章 反方向第3章 選書第183章 美人(上)六百五十四章 特磨道五百三十六章 金龍六百三十四章 皇佑之治六七百二十五章 營救二三百八十七章 阿干城二第94章 講仁(二)四百九十二章 誰聰明六百四十九章 萊公詩第320章 最牛的居士第456章 不能答六百四十三章 臨行中六百六十章 裴行儉五百二十三章 絕上五百四十六章 選的人第212章 大三元(八)第202章 捉女婿(中)七百五十五章 罰與賞四百九十二章 誰聰明六百七十三章 幽蘭操上第364章 君子,君王是兒子(一)第203章 捉女婿(下)第343章 目標定川砦(上)第232章 割(一)七百五十一章 私心八百零七章 倒計時四第326章 兼霞第323章 返京第293章 點將(中)七百八十四章 小重山二第326章 兼霞六百六十二章 變臉中八百五十三章 星光中第224章 割(二)七百五十五章 罰與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