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5章 君子,君王的兒子(二)

楊文廣兩個妻子,一個是漢人妻子,一個是党項人妻子。

傳說中有一個姑蘇慕容,是鮮卑人後代,其實鮮卑党項慕容氏在西北有許多族人,也不會姑蘇家用彼之道,還彼之身的武功。

但涇原路,正在用彼之道,還彼之身。

四萬軍隊拉練到了天聖寨,但縮在東邊,除了許多做爲斥候遊騎,到處巡邏,軍隊也就龜縮在茹河上游地區那一小塊地方,不再動了。

如果不是元昊的命令,天都山的西夏守軍都想聚集軍隊,來一次突然襲擊,擊潰這支宋軍。

表現太懦弱。

又有一個消息讓他們再次蠢蠢欲動。

……

終於出城了,四兒與環兒高興地跳起來。

崔嫺想訓斥,但想到恐怕丈夫看她們活潑,說不定還以爲她們可愛,於是沒有作聲。

美眸盯着鄭朗,果然看到鄭朗一臉的笑意。

丈夫熟讀儒家書籍,但禮教……

然而崔嫺也發覺丈夫這種不拘禮教,讓她自己感到歡喜。

不敢往下想,自己可是出自書香門第,河北名門,官宦子女。

鄭朗與崔有節不同。

崔嫺也不知道她喜歡的是什麼。

自由!

崔嫺不作聲,默契地站在丈夫後面,看着他與老農說話。

秋天到了深處,西北已開始清涼。

近處川水澄清明淨,遠山羣山披上蒼黃。

冬天就要來臨。

因此配合范仲淹建城外,鄭朗抓緊時間,開始屯田。

好在三州官員皆有一些能力,渭州是鄭朗自己主管的,問墾田。宋朝官員有幾人能及鄭朗,除非在環州的那位,主管了整個江東圩田,經驗比鄭朗豐富,還有什麼人能及鄭朗?

張方平吏治之材,在現在的宋朝官員當中,也是屈指可數的。

滕宗諒稍差,可能讓範小夫子爲他所建的岳陽樓。寫下那篇流傳百芳的大作。還是有些本事。

但是鄭朗下了一條命令,勿得讓成年戰馬耕地。

宋朝缺馬,即便有馬,也是胡亂養的,甚至王安石創造了保馬法。

那個馬當作牛來用。當作騾子來用,真上了戰場,還能跑得起來麼?

可以用馬,老馬,弱馬,殘馬。次馬,也就是除戰馬之外的馬匹,可以用來耕地,拉東西。還有騾子,一些黃牛,僅是涇原路本身牲畜是不夠的,又從吐蕃人哪裡交易來一些牲畜。

務必在深冬來臨。土壤結冰之前,將所有屯田全部開墾。到明年時。留下一部分必用的牲畜,其餘的牲畜運向後方。後方也嚴重缺少牲畜,特別是耕地的牲畜。

可是此次搶耕屯田,卻產生另外一個作用,北方的西夏人更加被他迷惑。

果然是文官。

豈是他們所看到的假象?

大量斥候遊巡北方,名義是防止西夏軍隊前來襲擊,阻止建城,實際在逐一查看北方的地形,連狄青也悄悄親自潛入斥候隊伍中,一度潛伏到天都山下,讓鄭朗喝止。

奶奶的,你不要命的玩,我還指望你是我手中最重要的一張王牌呢。

但鄭朗越對狄青看得,狄青越是想以死相報。

不是後來名震天下的狄青,此時狄青算什麼?立功,西北立功的將士不要太多。

雖立得多,有馬上的張亢與張岊立得多麼?

這理兒沒法說。

不斷的用賞賜激勵將士訓練,也漸漸出了成果。

還有些早,得持續一年以上的時間,再裁去不上進的一萬幾千名士兵,那麼以後涇原路剩下的便是一支強大精軍。最少可以與劉平那一支手下相媲美之。

有這支軍隊,縱然葛懷敏指揮,也不會象史上輸得那樣慘。

也不可能讓他指揮的。

現在裁的不多,訓練時間不算很長,但比原來的戰鬥力會提高。

一部分將士專門在訓練砍馬刀、砍馬斧與鉤鐮槍,不是用來給宋徽宗觀賞的,而是狄青等人親自帶隊在訓練。

原來宋軍中多是弓箭手,以練習弓箭爲主,放下弓弩,刺殺之術不高,現在鄭朗卻將刺殺之術排在重要的地位。騎兵騎術、馬上格鬥刺殺之術,弓箭手箭藝、馬步格鬥刺殺之術。

這就是馬上到來一戰的本錢。

又讓一些比較有軍事天賦的將領,比如景泰、趙珣、曹英、劉滬等將放在天聖寨,讓他們率領將士訓練。實際上等於是準備對他們重用,現在與士兵共同訓練,就能與士兵熟悉,做到士卒知將,將知士卒。

還有更多的將領,好水川一役,涇原路大多數將領戰死,朝廷增加許多新將到了涇原路。如王保、李志和、王文等人。因爲能力有限,未得到鄭朗重視,多與葛懷敏走得近。

對涇原路產生隱隱的分裂,鄭朗似乎熟視無睹。

狄青與種師衡勸了好幾回,鄭朗也未聽。

有可能會用上,有可能用不上。反正只要這一戰勝利,想踢葛懷敏十分容易。

一路巡查,看了多處屯田開墾的情況後,鄭朗返回渭州城。

接到趙禎頒發的詔書,向天下頒發的正式詔書……元昊背惠以來,屢求歸附;然其欲緩我師,專爲譎詐,是以拒而弗受;況河西士民素被王化,朕爲之父母,豈不閔傷!自今仰邊臣但謹守封疆,精練軍伍,非因戰鬥,毋得枉殺老幼及薰燒族帳。國朝將帥之臣,素有捍邊勳名者,委中書門下求訪其子孫,特與錄用。自今功臣不限品數,賜私門立戟,文武臣僚許立家廟,已賜門戟者仍給官地修建,令有司檢詳制度以聞。

終於醒悟過來,元昊不會投降,那個投降不叫投降。是詐降,讓宋朝麻痹大意,伺機進攻。於是讓邊關諸臣不準接受元昊的任何降書。

西北死了許多百姓,不管是漢人,或者是蕃人,皆王化了,是朕的子民,朕爲之父母。能不傷心嗎?

請相信。他說的是發自內心的。

不但他,後來的宋神宗也不錯,西北軍隊大敗,死了許多將士,宋神宗聞之號淘大哭。雙眼滴血,聲音爲之嘶啞。

都是好皇帝,然而讓祖宗法制四個大字套上了枷鎖。

門戟與立家廟,是有大功的大臣才享有的榮譽。現在不管,只要有邊功,不管你是文臣。或者是武將,皆讓你享受這個榮譽。連子孫都將其訪查出來,逐一錄用。

李元昊將趙禎氣着了,否則不會下這份詔書。

鄭朗笑了一笑,不知道範仲淹看到這份詔書怎麼想?也不怪,他只是一個文臣,沒有開金手指。在軍事上犯下一些錯誤,能理解。

鄭朗還是有些防範心理。此次進攻,沒有尋找范仲淹幫助,說都沒有說。怕范仲淹與自己意見不合,對自己勸說,或者阻止。

秋天,涇原路一片詳和,北方,則在繼續血戰。

……

張岊出了府州城,雖然他渾身是膽,此時心情也不大好受。

但軍命不得不聽。

不過他運氣好,雖只有五十人,皆是騎兵,活動範圍大,人數少,又不吸引人注意。居然平安的來到青眉浪,位於麟州與府州城中間,離府州城大約一百里路。

然後碰到王凱的軍隊,他是自麟州出來,也是想將這批物資安全送到麟州城。

但不是康德輿,帶了近九百名士兵出來,對於麟州城可憐巴巴的兵力來說,僅九百人,已經是麟州城能抽出最大的兵力。並且全部是高繼宣組織起來,經過血戰的清邊軍。

兩軍會合,力量增加。可是目標也變大,剛剛出發沒有多久,便遇到近萬名敵人的遊騎。

打野戰,西夏最喜歡。

一聽宋軍只有九百人,一個個開心萬分,哇哇叫着,撲過來。

但他們想錯了,這九百名宋軍不是普通的宋軍,那是九百隻猛虎,況且軍中還有一個虎王。

看着黑壓壓的敵人撲來,張岊大喝一聲,不退反進,率先攻上。

只有九百人,在密集的西夏軍中,卻象一朵紅色的花,燦爛的開放,所過之處,捲起一朵朵血蓮。

亂戰中,一箭貫穿張岊的頭顱,連王凱都認爲他死定了。但是沒有死,又看到張岊伸手摺箭,以臉頰作爲折箭的槓點,將箭折斷,用手連拉兩次,兩道血光噴出,然後大吼,衝向敵兵。

原來長箭沒有射中頭顱,卻將他兩腮射穿。

讓他將箭撥出來,且不說箭上有回須,就是沒有,也痛啊。

看到這個兇人,西夏人再次暴露他們本來的面目,嚇得撥馬就跑。

一萬名騎兵,居然被九百人打敗,並且這九百人多半還是步兵,沒有唐朝的陌刀,也沒有岳家軍的砍馬刀、砍馬斧、鉤鐮槍。

王凱很無語,自己也算勇將了,與這個張岊相比,什麼勇也談不上。

這一戰不但將十倍的敵人打敗,還擊斃了幾百名西夏士兵,得到許多戰馬,僅張岊一人就繳獲了十二匹戰馬。

繼續往前。

前面就是押送糧食的宋軍,領軍的是一個小兵,叫王吉。

也升官了。

率領着五六千從河東各州府抽出來的軍隊,押運物資,前來府麟路。

不是官升得快,是沒有其他宋將願意前來府麟路送死,只好讓這個傳奇小兵率隊。

因爲要繞過西夏的建寧寨,王吉這一行,兜了好大的圈子,纔來到這裡。

真正的困難也隨之到來。

押糧隊來到麟州城東北角的兔毛川,無邊無際的西夏騎軍從天地盡頭迅速蔓延過來。

爲了剿滅這支護糧隊,元昊派出三萬多軍隊。

六千步兵pk三萬多騎兵。

押糧隊監軍太監宋永誠當場嚇哭了,拿着一根絹帶就要自殺。

王吉說道:“仗還沒有打呢,你自殺幹嗎?打輸了再死不遲。”

又命令親兵保護宋永誠,如貴人有失,你們這些人當全部斬首。

王吉與張岊兩人渾身是膽,但這是從皇宮裡外放出來的太監。王吉也有顧忌。

不過還好,宋永誠知道自在份量,沒有象王侁那樣胡亂參與指揮,否則今天王吉與張岊很有可能變成第二個楊繼業。

局勢很是兇險,王凱手下是戰鬥力強悍的清邊軍,王吉所部卻是很少經過戰場的河東軍。

敵人不但有三萬多騎兵,還有西夏最強大的軍隊,大批鐵鷂子。

王吉下令將糧車擋在前面。再用盾牌護住空隙。也就是楊偕原先下屬小吏獻的神盾和劈陣刀與龍虎八陣圖。

龍虎八陣圖那是楊偕往自己臉上抹功,有現成的糧車,三個勇將在此,能不利用麼?神盾十分笨重,但設有機關。開動後,前面圖案會活動,能起恐嚇作用。

真正起作用的是劈陣刀,這是一種近於陌刀的長刀,同樣笨重,但用來與騎兵交戰時。若力氣大,能向上劈死馬背上的敵人,向下劈斷馬腿。

缺點就是太重,普通士兵無法使用。

也要看,比如現在這種情況,三位主將不懼,生死關頭。將士兵的潛能激發,說不定更重的陌刀。都來揮舞起來,劈向敵人。

布好車陣,敵人到來。

萬箭齊發,許多敵人被射落馬下。

然而鐵鷂子沒有事,這是重甲騎兵,從士兵到戰馬,皆裹着厚厚的盔甲。

可是武器並不是無敵的,主要還是將領的指揮與士兵的勇敢,兔毛川便證明鐵鷂子同樣可以打敗。

王吉一看鐵鷂子無論箭再怎麼射,不損傷半根毫毛,僅射出一箭,便從車陣裡躍出來。一邊衝向敵人,一邊卸去自己盔甲。

要跑得快,盔甲太重,礙事了。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

赤着一個大膀子,一頭扎進了敵軍,並且是最強的鐵鷂子軍中。

敵軍用兵器砍他,王吉靈活機動,想砍也砍不到。於是用箭射他,弓還沒有舉起,已經身首異處。眨眼之間,西夏最強大的鐵鷂子被他砍死十幾個人。

也要感謝劈陣刀,沒有這種犀利的長刀,就無法對付鐵鷂子的重甲。

別急,殺神纔出來一個,後面還有兩個。

張岊與王凱兩人也率領手下,從車陣殺了出來。

激戰中,王凱臉部也捱了一箭,他沒有張岊那個勇氣,牙一咬,生生將箭折斷,從兩頰撥出。沒有撥,就掛着那隻箭,繼續殺敵。

八九百名宋軍再次象八九百隻猛虎一樣,惡狠狠地撲向三萬多西夏軍隊中。

只一會兒,就讓西夏人感到心驚膽寒。

雪上加霜,西夏主將在一片混亂中,不知道被那一個河東宋軍給射死。西夏軍隊立即陣腳大亂,王凱喝道:“全部出來,殺!”

是人總有血性的,況且這些河東軍不是從內陸召集過來,而是周圍各州抽來的軍隊,多是邊民,平時也十分兇悍。看到三位主將與幾百名府州兵如此勇敢,心神搖動,聽到王凱的喝喊後,一起從車陣跳出。

五千多不要命的宋軍加入,西夏大軍立即潰敗。

那一天,兔毛川好多兔子。

三萬多騎兵,還是西夏主力軍隊,居然被六千步兵在後面猛追,不斷地有人慌忙落馬,被宋軍砍殺。

越是慘叫,越是求饒,前面的人跑得越快。

但這是三萬多人,又是騎兵,擠在一起,想調頭逃跑,會產生什麼樣的慌亂?

甚至有許多人被宋軍趕到北邊的山頂上,無處可逃了,於是勒馬往懸崖下面跳。再次下雨。

此戰被宋軍殺死的,與自相踐踏而死的西夏士兵達到幾千人之衆,司馬光筆記裡記載是一萬人。估計不足,畢竟騎兵速度快,只要拉開空間,想逃過宋軍追殺比較容易。

可沒有一萬人,也差不了多少。

當張岊帶着物資與軍隊返回府州城時,府州上下全部傻眼,連折繼閔也站在哪裡,大半天才激動地說:“很好,很好。”

王原悄悄過來說道:“張將軍,此戰我一定替你向我家相公稟報。讓他在皇上面前推薦你。”

張岊呵呵一樂,但又捂起嘴巴,嘴巴上一左一右還有兩個大窟窿呢。

傳奇並沒有結束,繼續。

……

南邊有一個人叫張亢。

文官,正牌進士出身。

原來是一個小官吏,一直默默無聞。

西北戰事打響後,到了鎮戎軍做通判,讓他接觸到軍事。天賦爆發。正好趙禎下詔,廣徵天下豪傑良策,於是張亢奏摺象雪花片一樣,不斷地向京城飄。上到戰役大方向,統帥。下到士兵素質,無一不說。

有許多建議還是不錯的,但京城大佬不這樣想,你一個小書生,剛上戰場,憑什麼誇誇其談。

正好他母親去世。朝廷大佬抓住機會,你回去守孝吧,也讓我們安靜安靜。

西北戰事吃緊,朝廷不知道用什麼人了,忽然又想到張亢,不管怎麼說,他敢說敢去前線。你回來吧。朝廷需要你。

不行,俺在守孝呢。

守孝也不行。國家危難,你必須挺身而出,這叫奪情。

將張亢強行從家中拉出來,先是忠州,後是延州。

在延州與大將許懷德產生矛盾,許懷德,也就是延州承平砦立功的那個將軍。而且他是官宦子弟,來西北前擔任過京城禁軍殿前司指揮使左班都虞候,是名副其實的高官,在京城也有很深的人脈關係。

黑狀告到京城,對錯難說,但許懷德告黑狀是不對的。

以至讓趙禎一度產生誤會,說張亢與許懷德不和,怎麼管理邊事?當戒告各司,如果用這個辦法想遷到內地爲官,悉奪官,安置極邊之地。

憑藉這句話,若沒有意外,張亢的命運已經註定。

張亢還不知道,又上了一書,說賊到一處,諸路援兵各走十程,才能增援。我來敵走,又寇他路,不用打了,累也將我軍累死。更過份的邊境將士有什麼戰役,必須請示朝廷同意,才能執行,一來一去,耽擱許多辰光,如何能打敗敵人?

不報。

八月府麟告急,趙禎讓許懷德率領一萬人馬,前去馳援府麟路。

許懷德心中畏懼,這不是當初在承平砦,前去府州要走很遠的路,容易遭到敵人伏擊,並且只有一萬人,敵人多達十幾萬騎兵。於是在延州磨蹭不前。正好橫山西夏數萬軍隊前來寇延州,於是賴在延州不走。

楊偕在太原要練軍,許懷德在延州要防守橫山敵寇,趙禎在京城苦逼了,難道讓朕率領京城人馬,前去府州御駕親征?

這時府州情報也反饋回來,特別是康德輿的種種行爲,讓府麟二州所有將士皆感到不滿,於是下詔讓張亢前去府州替代康德輿。

不知道趙禎有沒有想過,如今府麟路遍佈西夏鐵騎,張亢如何能抵達府州,他不是王吉,不是張岊,只是一個文弱的文臣。也許想過,反正聽信了許懷德的話,對張亢不滿,死馬當活馬醫吧。

還不算過份,因爲許懷德搗鬼,延州居然沒有撥出一個隨從,使得張亢只能孤身一人前往府州。

九月下旬,不知道張亢用了什麼方法,居然真的平安來到府州城下,站在城門下叫城:“我乃新軍馬,請開城。”

城頭上一陣譁笑,有的人說,你是新軍馬,我還是新相公。

那有這樣的新都鈐轄管句麟府軍馬公,不要說這時,就是平時,你最少得帶幾個隨從。

有人喊道,瘋子,你從哪裡來,回哪裡去吧,府州不是你玩的地方。

張亢鬱悶萬分,說道:“我這裡有敕書。”

城上的守城將士聽到敕書,終於正視,用吊藍將敕吊上,看了看,稟報折繼閔,折繼閔連忙說道:“請開城門,迎接新軍馬。”

真是新軍馬?

城中歡呼聲一片。

自七月交戰以來,戰爭持續七十多天,除了王吉帶來的一批護糧隊,以及高繼宣帶來的幾千援兵外,朝廷再無一個援兵到來。雖然朝堂爭議不知,有人已經在猜測,宋朝是不是準備丟棄府州與麟州了。

朝廷派新軍馬過來,說明朝廷沒有將府麟路遺忘。

城門打開。

芝麻芝麻,開門開門,一個巨大的金庫,隨着城門吱啞的響聲傳來,將會華麗的展現在世人眼前。

第245章 希望的田野九百十五章 賣第123章 去七百四十五章 誰怕誰第339章 放巴士四百十九章 鳳凰下第274章 老貪第346章 在路上(二)第166章 最牛的學生(二)四百九十七章 推手下第289章 狐威(下)第132章 小皇帝又要使壞了五百三十二章 謝公屐四百二十二章 定川寨中六百四十八章 殺人島第87章 潔字(上)第321章 金剛經的秘密(上)第173章 走鋼絲(下)八百十九章 治平改制上八百七十一章 河湟四四百三十四章 請使下第66章 法度第320章 最牛的居士三百七十六章 太子絞肉機五第2章 修剪四百九十二章 誰聰明四百七十八章 降上第70章 香閨七百零五章 擒龍下第243章 號角八百零六章 倒計時三八百十一章 老師救朕七百七十七章 天下有雪六百三十一章 皇佑之治三四百二十一章 定川寨上八百十四章 恩欲歸己怨使誰當四百章 大戲·成上四百三十章 吳昊的下場第19章 詩社(二)第270章 特區·奇蹟之城(中)八百六十七章 無間道五百七十八章 並七百六十五章 退第141章 問一(三)第80章 較勁八百二十一章 治平改制下第361章 最強折家軍(三)五百零四章 老大五八百六十九章 河湟二六百八十一章 魔術師上第188章 第二抓;拖第245章 希望的田野第58章 道(二)第42章 花會(下)五百七十九章 紅顏第367章 君子,君王是兒子(四)第268章 戲法七百十九章 很冷很暖一五百四十一章 信任的人八百八十二章 高原雄風四第325章 小魔女(下)第39章 授筒五百零四章 老大五第257章 菜刀八百十四章 恩欲歸己怨使誰當七百四十二章 權利三九百二十八章 雪大結局四第235章 割(四)第192章 仙子第353章 從瞎氈開始(一)三百六十八章 花一樣的開第55章 鳴天下(四)第86章 第一觀(下)第84章 臨江仙第67章 跪門八百九十五章 大會戰七第314章 一荷渡湖第138章 大案子三百八十三章 帥才第72章 糊塗第206章 大三元(二)四百六十八章 河上浪上四百章 大戲·成上四百四十五章 地獄之門上第197章 省試(上)第123章 去第267章 草棉子五百九十章 破趙第151章 抓七百四十七章 高山流水第156章 交接第279章 天下第58章 道(二)第22章 三疊陽春(上)第300章 打雞七百七十五章 諡號七百十六章 反方向八百零四章 倒計時一七百零三章 七千平方公里的口袋上第278章 無敵(下)
第245章 希望的田野九百十五章 賣第123章 去七百四十五章 誰怕誰第339章 放巴士四百十九章 鳳凰下第274章 老貪第346章 在路上(二)第166章 最牛的學生(二)四百九十七章 推手下第289章 狐威(下)第132章 小皇帝又要使壞了五百三十二章 謝公屐四百二十二章 定川寨中六百四十八章 殺人島第87章 潔字(上)第321章 金剛經的秘密(上)第173章 走鋼絲(下)八百十九章 治平改制上八百七十一章 河湟四四百三十四章 請使下第66章 法度第320章 最牛的居士三百七十六章 太子絞肉機五第2章 修剪四百九十二章 誰聰明四百七十八章 降上第70章 香閨七百零五章 擒龍下第243章 號角八百零六章 倒計時三八百十一章 老師救朕七百七十七章 天下有雪六百三十一章 皇佑之治三四百二十一章 定川寨上八百十四章 恩欲歸己怨使誰當四百章 大戲·成上四百三十章 吳昊的下場第19章 詩社(二)第270章 特區·奇蹟之城(中)八百六十七章 無間道五百七十八章 並七百六十五章 退第141章 問一(三)第80章 較勁八百二十一章 治平改制下第361章 最強折家軍(三)五百零四章 老大五八百六十九章 河湟二六百八十一章 魔術師上第188章 第二抓;拖第245章 希望的田野第58章 道(二)第42章 花會(下)五百七十九章 紅顏第367章 君子,君王是兒子(四)第268章 戲法七百十九章 很冷很暖一五百四十一章 信任的人八百八十二章 高原雄風四第325章 小魔女(下)第39章 授筒五百零四章 老大五第257章 菜刀八百十四章 恩欲歸己怨使誰當七百四十二章 權利三九百二十八章 雪大結局四第235章 割(四)第192章 仙子第353章 從瞎氈開始(一)三百六十八章 花一樣的開第55章 鳴天下(四)第86章 第一觀(下)第84章 臨江仙第67章 跪門八百九十五章 大會戰七第314章 一荷渡湖第138章 大案子三百八十三章 帥才第72章 糊塗第206章 大三元(二)四百六十八章 河上浪上四百章 大戲·成上四百四十五章 地獄之門上第197章 省試(上)第123章 去第267章 草棉子五百九十章 破趙第151章 抓七百四十七章 高山流水第156章 交接第279章 天下第58章 道(二)第22章 三疊陽春(上)第300章 打雞七百七十五章 諡號七百十六章 反方向八百零四章 倒計時一七百零三章 七千平方公里的口袋上第278章 無敵(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