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4章 從瞎氈開始(二)

“學士……”常明德眼睛瞪了起來,這怎麼可能呀。

趙珣又跑了回來,問:“鄭相公,末將應當怎麼去打?”

他要一萬兩萬軍隊,鄭朗手一揮,給了他三萬,將他高興壞了,可忘記了一件事,他沒有指揮權,涇原路頭號長官還沒有發話呢。

鄭朗微笑,說:“我纔來涇原,什麼都不知道,既然你早就準備打這一戰,心中應當有所安排,自己做決定吧。來的時候宋相公與呂相公皆誇獎過你,不要讓我與京城兩位相公失望。”

“喏,”趙珣更高興了,就怕這些文臣指手劃腳,鄭朗不干涉最好。

鄭朗還是微笑,你不是怕我指手劃腳,我雖也不太懂,但不會胡亂指揮,就怕未來的那個武將對你指手劃腳。

但看着朝氣蓬勃的趙珣,鄭朗心中還有些負擔。

戰死的數名勇將當中,如果將他們前後的方策與舉措,細細評價,王珪與任福勇猛過人,謀略卻是稍稍欠缺,智勇雙全之人,僅是郭遵一人能當得起。

定川砦一戰,趙珣最爲可惜,而且他歲數不大,與楊文廣一樣,有無限上升的空間,若培養得當,不白白犧牲,將來宋朝又多了一個名將。宋朝最缺的是什麼,詩人,詞人,文臣,都不是,是名將!

“我很講理的,去吧。”

“謝過鄭相公。”

趙珣再次退下。

鄭朗這才與常明德將他打算說了出來。

之所以看中這一戰,有兩個原因,瞎氈心向西夏,有這個人在身後,始終不大放心,必須打服。而且他屬下麻氈與黨留雖是幾百餘帳的中型部族,可時常乘掠搶境內,如果不滅,境內百姓不得安定,也有可能被元昊利用。這是軍事上的原因。

其次就是市易法。

王安石爲了平抑物價調劑供求,限制奸商壟斷居奇,把以前歸於大商人的利得收歸官有,增加財政收入,實施兩法,一是均輸法,一是市易法。

均輸法實施得比較早,規模也不大,只在東南六路實施,僅限於對汴梁城的物資供應,後來薛向調任,均輸法也中止了。當然,規模更大的市易法已經拉開帷幕。

王安石的均輸法與桑弘羊有所不同,桑弘羊均輸法是將各地賦稅貢物全部折爲當地最多最便宜的商品,運到高價地區出售,屬於追求貿易利潤的官營商業,核心是賣與利。王安石的均輸法是政府消費性購買活動,保障政府消費需求,節省開支,提高財政效率。

後來多有人批評,這是誤解,其實王安石的均輸法性質十分溫和。

不溫和的是下面。

市易法。

司馬光推翻一切,王安石嘆息,爲什麼連免役法也推翻了?

免役法有弊端,但良性的遠大於惡性。可是市易法與青苗法,純粹是兩個大馬蜂窩。

簡單一句,政府設置機構,直接收售物資,參與交易,平抑市場物價。

具體做法在京設都市易司,邊境與大城市設二十一個市易務,再設提舉官(政府指派)和監官、勾當公事官(吸收守法的可合作的商人擔任),召募諸行鋪戶和牙人充當市易務的行人和牙人,在官員約束下擔當貨物買賣。外來客商將貨物賣給市易務,行人牙人一道公平議價,暫不需要的也予收蓄轉變,待時出售。允許商賈貸款或賒貨,年利息十分之二。

如果做得好,會限制大商人對市場的控制,有利於穩定物價與商品流通,增加政府的財政收入。

但能做得好麼?

結果市易司官員與豪強相互勾結,大商人沒有控制,相反許多中小商人迅速破產。奸吏挾官府之威,強行的賤買貴賣,農民、手工業者、副業種植者遭到嚴重的打擊,民不聊生。

這是造成的主要後果,還有許多副帶的惡性後果。

所以保守黨們全部反對,確實無論市易法與青苗法,在政府,並且在一個官員貪污現象最重的國家裡實施,又是帶着爲國家斂財的目標,無論王安石怎麼想,都給百姓帶來了沉重的負擔。

但任何事物沒有絕對性。如果將市易法放在一個較小的範圍,官員清明,手中有一批會經營,私心不重的能人幫助,與京城的權貴利益衝突不大,也能見到成效。

比如王韶。

市易法打垮新政,卻成就了王韶。

王韶來到西北後,執行了兩個政策,第一個將渭州與秦州之間上萬頃荒田開墾出來,第二個實施市易法。

很熟悉?

不錯,老種在青澗城,後來在環州實施的政策與此很類似。

這要看人的,營田在老種手中實施沒有問題,他一走,問題出現一大堆,以至范仲淹說罷了,不能玩,再玩不要與西夏人作戰,馬上各蕃部自己就會起義。

老種沒有問題,王韶也沒有問題,弄得很好。

老種的做法也很類似市易法,但老種手中沒有多少本錢,藉助當地大戶,屬於一種聯營互惠互利的做法。王韶纔是真正的市易法,大臣反對,那地方不能做生意,周圍多蕃人,羌人,與西夏人,一個個虎視眈眈,平時沒有錢還去搶一番,現在那麼多銀子在哪裡,更不保險。王安石氣得無語,那有你們講的那麼危險,當地的大戶土地主還知道聚斂財產,不怕搶掠,況且朝廷,難道朝廷不及一個土地主?

開始實施,李師中說這些地不是荒地,而是弓箭手地,也就是朝廷賞給弓箭手的田。

有一部分是的,但大多數確實是荒地,或者是蕃人羌人放馬放牛的地方。

宋神宗派人去查,回來稟報,有地,一頃地,還有幾個地主爲這塊地的歸屬在打官司呢。

滿朝文武瞠目結舌,若大的地方,只有一頃地?這些年與吐蕃、西夏打得頭破血流,幾十萬人就在一頃地上廝殺的?這是什麼頃啊?

雖是好玩,但起到效果,王韶熙河大捷,上書道,俺這一回打仗沒有花朝廷一分錢,都是俺開荒經商賺來的。

文彥博不相信,象熙河之戰這樣的大戰役,所需費用最少在五百萬貫以上,多者一千萬兩千萬貫也不過,你開的什麼荒,經的什麼商?於是說,這是工匠在做房子,先說很便宜,蓋到半途,各種需求一起出來了,那時不得不蓋,只有挨宰的份。看來古今往來差不多,宋朝也有這種奸商。現在王韶的勝利,不外乎如此。

宋神宗氣苦,打了勝仗,又沒有掏國家的金庫,居然讓你說得如此不堪,反問一句,請問愛卿,你的房子壞了難道不修嗎?

文彥博無言以對。

當然那時候已經變了性質,國家算個屁,打倒對手纔是最主要的,睜眼睛說瞎話,已經成了那時主流。不會說瞎話,等着被淘汰吧。

但說明一件事,王韶用市易法在西北取得了很大成功。

爲什麼老種與王韶會成功?

以前鄭朗也不明白,西北多苦哪,能斂出什麼財富。

後來才知道自己想法錯誤了。

比如鄭朗爲什麼會想到從海上帶回女真人的馬?真的很便宜,往往幾個鐵鍋,一匹粗糙的絲絹,就能換回一匹良馬。

西北也是如此,多處在一種封閉的環境下,又因爲戰爭不休,商人膽小,不敢前來,西北所產的氈、藥材、皮毛、牲畜等,除馬匹外,運不出去,價格十分低賤,而中原出產的絲絹、茶葉、瓷器、漆器,因爲運不進來,價格變得十分昂貴,甚至有的山寨裡面終生未見。這種交易,不僅朝廷會賺到錢,當地的部族因爲互補需求,經濟意識不強,錢被賺了,反而十分感謝。

並且市場需求很大,比如皮毛,在棉花沒有普及之前,有多少能銷多少。

這就是老種與王韶能成功的秘密所在。

涇原路自己也有出產,比如渭州的蓯蓉,全國所名,還有鎮戎軍的白氈,畢竟地方太小了,只有渭州、涇州、原州與鎮戎軍、德順軍。所以鄭朗將視線放在背後的吐蕃人身上。吐蕃人也有商業,青唐城現在十分繁榮,但終是青唐城附近,許多地區依然很落後。特別是瞎氈控制的地區,與宋朝來往冷漠,與其父又反目成仇。

想到這對哥們,鄭朗想到一句話,可憐天下父母心,實際唃廝囉是默視他們分裂,等於將疆域一分爲三,一個兒子一份,否則早就將這兩個兒子滅了。但瞎氈與唃廝囉的屬下不知道,因此瞎氈處於一種隔絕狀態。或者與西夏人做生意,那可能嗎?打到現在,元昊比瞎氈還要更窮!

能不能順利做好這筆生意,就看此次趙珣能不能打出威風,只要打出威風,瞎氈產生害怕,臣服宋朝,那麼生意也就做成了。而且一旦做成生意,互惠互利,暫時性的瞎氈不會胡思亂想,雙方絞在一起,背後也會安全無事。

甚至可能的話,明年與瞎氈聯手,攻克阿干城。

王韶沒有說,阿干城更不能說,只說老種。

“原來……難怪學士未來之前,便向朝廷討要三百萬貫錢帛。”

“只能這樣,若提前說出來,等到朝堂爭議,未必會同意,就是同意,也不知道要等多久,不如做了說。用民間的話,叫先斬後奏。”

常明德不由一樂。

“無奈啊,爲了這一戰,國家有多苦,百姓有多苦……”鄭朗嘆息。

爲了支持這一戰,只好強行募兵,募到最後成了抓丁。歐陽修去年上書,說京西多有膏腴之地荒蕪,原因人不勤農,這條自動疏忽,沒有特殊原因,那一個農民捨得將自家的地荒了?除了災害,無奈外出逃荒。還有兩原因,役重逃亡,抽兵逃亡,導致田地無人耕種。近一百三十萬禁廂兵,按照戶部在冊的戶數,幾乎十一二戶便抽一丁,抽得太狠。

也開始加稅,軍興而用益廣,前爲三司使皆厚賦暴斂,甚者借內藏率富人出錢,下至果菜皆加稅。今關市之徵戾於古矣,魯薪蜃蛤,匹夫匹婦之利皆徵之。

這是仁宗朝,三司使是清臣葉清臣!

但爲了反抗元昊的入侵,不得爲之。可恨的後世還有許多漢人子孫拼命謳歌元昊民族獨立精神。獨立吧,最好將子子孫孫殺光搶光,中國瓜分一空,那才叫民族獨立!

鄭朗在太平州與杭州謀劃了很長時間,所做的一切不僅是爲了這場戰爭,但一半原因,就是爲了讓國家多一些支持戰爭的錢帛與糧食。

但肯定不夠的,就算正常年間,一年給朝廷支持一千萬貫,放在西北那麼角落裡?

所以打算在涇原路實施王韶的政策。

有了錢獎勵,能刺激將士的士氣,也能給國家節度經費,減少後方百姓的壓力。

但只要這一仗打好,大批將士經過血火的鍛鍊,國家在二十年內,有將可用,有士可選。

這一切,正是從瞎氈開始。

“學士,趙將軍將麻氈與黨留部擊敗,瞎氈也不敢前來渭州。”

“爲什麼?”

“求和可以,雖然學士名聲好,可他是蕃子,未必能相信學士,會害怕來渭州讓學士將他本人扣下。”

“必須讓他本人來,不來他就不會徹底折服。所以我不但讓趙珣率領三萬軍打討滅,另外還讓景泰前來,在後面掩殺。這一戰必須將瞎氈殺得心寒,而且你看,”鄭朗指了一下地圖。

瞎氈控制的區域並不大,後面是他父親,不提了,那不是他的領土,將來也不是,唃廝囉死了,會留下給他同父異母三弟的。東南便是羌人的地盤,東北是宋朝的地盤。

“滅了麻氈黨留等部,離龕谷只是一步之遙。”

“好象還有很遠。”

這是一筆糊塗賬,黨留與麻氈兩部居住在隴山之西,德順州與秦州的交界處,揆吳川一帶。

附近有許多部族,北邊有郭斯敦、黨留陳克節等族(靜寧境內),往南去有大王、鐸那斯、穆寧、蘇嗢、安家等族(莊浪秦安境內)、東南有延蒙八族(華亭境內)。

原來這裡不屬於宋朝,鹹平六年曹瑋奏隴山西首領禿逋等納馬立誓歸順宋朝,到了景德元年,隴山外王家狸家延家三族歸,景德三年,渭州鄂克延家率三千餘賬,一萬七千餘人,獻無數牛馬歸順朝廷。祥符七年,曹瑋誘使郭廝殺唃廝囉舅父賞樣丹,獻南市城,於此築靜邊寨。自此順德軍名義上全部臣服於宋朝。

但實際在中間大部分地區,宋朝控制能力有限,半羈縻狀態。

比如這個麻氈與黨留族雖是在宋朝控制的境內,可是臣服於瞎氈,宋朝一直無法真正對其管理。

越是這樣,鄭朗越是要對這片地區下手。

“你再想一想。”

常明德想了半天,忽然說道:“我明白了,這裡臨近瓦亭川(葫蘆河),水草豐美,人口密集。一旦將這些部族殲滅,等於是破開瞎氈的前線。就象西夏萬一破開我們在涇原路前面的防線一樣,後方立刻變得很危險。瞎氈又沒有其他地方可去,所以被逼之下,只好向我朝投降。一旦投降,唐朝設的蘭會等州境內就能暢通無阻,也便於行商。”

“不錯,不錯。”鄭朗誇道。

自己推測出來不算本事,歷史上趙珣只率領兩萬人,破掉麻氈與黨留二族後,僅勸了一勸,瞎氈立即臣服。況且此次又增了一萬大軍給他,後面還有一些後手。

所以才分析出原因。

常明德不知道歷史走向,能看出來還是不易的。

又說道:“所以讓你勸他親自來德順軍城來獻降,這幾天你想好了說詞,這是我交給你的任務,也關健到我在涇原的大計。”

“我一定盡力。”

“不是一定,是必須,你再看龕谷西邊。”

“西邊,西邊是西夏控制的區域……”

“上陣打仗,我不及,可說經濟之道,元昊會遠不及我。西邊啊,很重要,若是市易法開始,我會讓元昊頭痛!”

七百零五章 擒龍下第37章 有客自遠方來七百八十九章 小重山七八百九十六章 大會戰八第17章 好兄弟五百九十六章 請戰七百七十七章 天下有雪五百八十五章 兒戲第222章 處女地(四)五百六十八章 岳陽樓記五百九十章 破趙八百零一章 反擊八百四十六章 士大夫第242章 揚帆五百八十四章 最缺的第321章 金剛經的秘密(上)第129章 中(下)八百六十五章 兩個瘋子四百三十八章 眼睛六百章 彌勒佛也穿越第364章 君子,君王是兒子(一)六百十七章 遠方中第20章 詩社(三)八百五十三章 星光中八百二十一章 治平改制下第157章 準備七百二十三章 漏洞六百四十二章 臨行上第22章 三疊陽春(上)第108章 天外飛仙(下)第141章 問一(三)第364章 君子,君王是兒子(一)八百四十二章 條例司第224章 鐵板第8章 危機第125章 笑場七百零三章 七千平方公里的口袋上八百四十七章 聖人第115章 高山流水七百八十七章 小重山五第231章 黃河九百零三章 融合七百三十四章 預言帝七百九十八章 前夕五百零九章 前兆七百五十七章 拜第75章 幽蘭六百五十四章 特磨道第114章 粉琴六百二十五章 大票上第8章 危機第303章 殺雞(中)五百七十四章 007第45章 花之戰·鬥百花第270章 特區·奇蹟之城(中)九百十二章 後背七百九十章 強橫八百二十五章 簡中下八百五十二章 星光上第78章 君子守德第337章 小戰(下)五百五十二章 亂戰第18章 詩社(一)第315章 宣戰第107章 天外飛仙(上)第52章 鳴天下(一)第98章 講仁(六)第268章 戲法第134章 小媳婦,你牛(上)第194章 送(下)三百八十六章 阿干城一第270章 特區·奇蹟之城(中)第69章 王老虎第169章 最牛的學生(五)四百三十四章 請使下第277章 無敵(上)四百十八章 鳳凰九百十一章 崩潰三百九十六章 大戲·魚肉熊掌兼得第97章 講仁(五)第174章 天若有情天亦老八百七十八章 河湟十一四百九十八章 解圍第178章 蓋棺第95章 講仁(三)四百九十二章 誰聰明第196章 折八百零八章 鱷魚的眼淚上六百六十二章 變臉上第197章 省試(上)第297章 走隊五百八十七章 跳坑的第344章 目標定川砦(下)第152章 八大王,你無恥(上)第99章 講仁(七)七百八十章 皇子上第351章 在路上(七)八百八十八章 攻心戰四百二十四章 風騷的石頭四百零九章 鐘山風雨起蒼黃
七百零五章 擒龍下第37章 有客自遠方來七百八十九章 小重山七八百九十六章 大會戰八第17章 好兄弟五百九十六章 請戰七百七十七章 天下有雪五百八十五章 兒戲第222章 處女地(四)五百六十八章 岳陽樓記五百九十章 破趙八百零一章 反擊八百四十六章 士大夫第242章 揚帆五百八十四章 最缺的第321章 金剛經的秘密(上)第129章 中(下)八百六十五章 兩個瘋子四百三十八章 眼睛六百章 彌勒佛也穿越第364章 君子,君王是兒子(一)六百十七章 遠方中第20章 詩社(三)八百五十三章 星光中八百二十一章 治平改制下第157章 準備七百二十三章 漏洞六百四十二章 臨行上第22章 三疊陽春(上)第108章 天外飛仙(下)第141章 問一(三)第364章 君子,君王是兒子(一)八百四十二章 條例司第224章 鐵板第8章 危機第125章 笑場七百零三章 七千平方公里的口袋上八百四十七章 聖人第115章 高山流水七百八十七章 小重山五第231章 黃河九百零三章 融合七百三十四章 預言帝七百九十八章 前夕五百零九章 前兆七百五十七章 拜第75章 幽蘭六百五十四章 特磨道第114章 粉琴六百二十五章 大票上第8章 危機第303章 殺雞(中)五百七十四章 007第45章 花之戰·鬥百花第270章 特區·奇蹟之城(中)九百十二章 後背七百九十章 強橫八百二十五章 簡中下八百五十二章 星光上第78章 君子守德第337章 小戰(下)五百五十二章 亂戰第18章 詩社(一)第315章 宣戰第107章 天外飛仙(上)第52章 鳴天下(一)第98章 講仁(六)第268章 戲法第134章 小媳婦,你牛(上)第194章 送(下)三百八十六章 阿干城一第270章 特區·奇蹟之城(中)第69章 王老虎第169章 最牛的學生(五)四百三十四章 請使下第277章 無敵(上)四百十八章 鳳凰九百十一章 崩潰三百九十六章 大戲·魚肉熊掌兼得第97章 講仁(五)第174章 天若有情天亦老八百七十八章 河湟十一四百九十八章 解圍第178章 蓋棺第95章 講仁(三)四百九十二章 誰聰明第196章 折八百零八章 鱷魚的眼淚上六百六十二章 變臉上第197章 省試(上)第297章 走隊五百八十七章 跳坑的第344章 目標定川砦(下)第152章 八大王,你無恥(上)第99章 講仁(七)七百八十章 皇子上第351章 在路上(七)八百八十八章 攻心戰四百二十四章 風騷的石頭四百零九章 鐘山風雨起蒼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