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割(四)

八月中秋節,鄭朗繼續在水上飄着,此時也到了繁昌,在各個水澤處轉了轉後,一行人來到繁昌縣城。又到處看了看,蕪湖縣都沒有好起來,繁昌更別指望。

可聽到一個好消息,詔書已下達到太平州。

若不是發生太多的事情,朝中一干大佬同樣拭目以待,想看一看鄭朗最後弄出來什麼怪胎。

鄭朗沒有着急,畫完最後一張草圖,全是素描圖,上面有各個數據,小圩與湖澤河流的地形圖,一些湖澤種植地點。一共繪製了七十多張圖紙,非是有着一手好畫技,與變態的大腦,無法辦到。這些圖紙與數據,留作將來的參考依據,也是預防地方官吏與大戶人家聯手做弊。

站在船頭上,命令船伕將船搖到長江江心,不是去看長江第一磯板子磯,而是將船搖到板子磯東邊,在東邊有兩個小江洲,黑沙洲與天然洲,黑沙洲有名字,天然洲還沒有人替它取名。

這段江面不象後來大肚狀,依然很平直。兩個小洲才形成不久,面積也很小,水大時,僅百畝地面積露在外面,水小時,合在一起只有七八百畝地面積。倒是青陽縣東面有一個大江洲,有兩三千畝地大小,可那屬於青陽縣管轄,鄭朗沒有權利干涉。

兩洲同樣也有問題,很難說它們屬於太平洲或者是無爲軍管轄範圍。上面陸續的住了四五十戶人家,以打漁爲生,他們也將江洲開墾了一些出來,種糧食與瓜果蔬菜,補助家用。同樣是三不管地區,難道爲向這幾十戶貧困人家徵稅,刻意派衙役駕駛一艘船去?值得麼?

鄭朗能管不能管,但絕對不能再登上長江對岸。若那樣,就會犯原則性錯誤。

與這些漁民談了談,是準備等水消下去時,撥出一部分百姓,替他們將兩洲圈圩起來,不可能全部籠罩進去,只圈五百來畝的面積,邊緣低窪處不碰它,這樣縱然江水浩大,對江堤壓力也不會很大。

每戶人家每年補貼五十貫錢,再提供一些肥料。職責是專門在兩個洲上種植精挑細選出來的莊稼與豆瓜蔬菜。但有一個條件,他們繼續捕漁不會管,必須將這些莊稼與豆瓜伺候好。

條件很優惠的,兩洲漁民立即答應下來。雙方簽訂了契約,一個小吏嘴嚅動了一下,將鄭朗拉到一邊說道:“鄭知州,要花不少錢。”

“不多,多算一點,一年千緡錢足矣,但能取得近兩千石的好種籽,能惠及幾萬畝。”鄭朗說完,看了一眼這個小吏,見他還不大明白,又解釋道:“也不多,僅一個當塗縣就不止幾萬畝耕地,可從幾萬畝地中選種,夠不夠了?到第二年,兩個小洲與世隔絕,不受其他莊稼花粉影響,進一步選種,種子是不是更優良?再普及到幾萬畝良田裡推廣下去。十年過後,會有多少農田受益?豈止是太平州,江寧、和州、池州、宣州、廣德軍、無爲軍以及潤州等氣候水土相近的州縣都會受益。一畝地不要多,增加十斤,會增加多少產糧?”

這一算,小吏算糊塗了。

道理不難,宋人也認識到花粉的作用。

“何謂治民,何謂取之於民,用之於民?這點錢多不多?”

“不多。”小吏慚愧地說,然後伏於地說:“知州眼光非我等所及。”

鄭朗這一回不好意思起來,非是他眼光長遠,這種理念在後世不足爲奇。

重新登上船,那些漁民繼續將契約當作寶貝似的拿在手中發呆,心中忽上忽下的,省怕好事成爲泡影。居然有人不顧鄭朗的名聲,將契約拿到岸上,請了識字的讀,讀後才放心地回去。然後兩個小洲上傳來一片歡呼聲,天上降下來的餡餅!

船順流而下,到了蕪湖。

趙通判帶着他的幾個學生,與十幾名衙役迎了過來。是鄭朗特意讓他們來蕪湖的。

收網的時候到了。

但太平州知道底細的人不多,僅是鄭朗一家上下幾個人,包括趙通判也不知道。

到了讓他知道的時候。

見了面,趙通判說道:“鄭知州,果如你所料,朝廷下了旨。”

鄭朗沒有表態,這件事讓他感到恥辱。一是對河北災民內疚,沒有想出好辦法。二是對趙禎內疚,他性格隨和,可十分孤傲,朋友並不多,家中幾個好哥們,因爲學問與地位上的差異,實際在漸漸疏遠。幾個性格高潔的人,又多是方外之人,又比他歲數大。家中還有四個學生,卻無形中將他當成長輩。

真正說得來的,只有小皇帝一個人。很古怪的交情,一是君一是臣,也許趙禎自己也不知,但偶爾的真情流露,讓鄭朗感覺出來除了對自己欣賞外,趙禎何嘗對自己沒有一種友情的成份?可趙禎遭到這場打擊,自己無能爲力,讓他更感到羞恥。

但想到這些直臣馬上所做的戾暴之事,心中同樣慼慼,幸好來到江南,否則以自己的性格必然會爲趙禎出頭,只要出頭,會被拍得很慘很慘。

凝視了一下北方,心裡想到,小皇帝,俺只能做好份內的事,讓你看到聽到,高興一下吧。這是俺最大的回報。

沒有辦法的,連呂夷簡那樣有地位有手腕的手,都被清臣們咬得血淋淋的,慘不忍睹,自己找死啊!

鄭朗道:“趙通判,帶你去看一個地方,但你必須替我保密四五天,順便配合一下。”

“行,”趙通判好奇地應了一聲,這麼神秘?

帶着環兒與四兒,以及趙通判來到那棟神秘的園子裡。位置在雞毛山西南方向,這裡有一個湖泊,地形的變化,使鄭朗不大確定起來,這個湖是不是鏡湖。

但比鏡湖面積應當大一些。

門口站着楊九斤與王直守衛。

本來鄭朗掏腰包建造它,引起許多人猜測,後面涌來大批工匠,帶來許多材料,又在蕪湖採購了許多材料,更讓人好奇。園子沒有修好,房屋也沒有蓋好,裡面的器械同樣沒有做好,然而自從這批工匠進去後,就封鎖起來。於是有人悄悄趴到牆頭上看,但秘密卻在幾間屋子裡面,在牆頭上怎麼看得到?因此引發一些傳言。

趙通判也聽說了,問:“裡面是什麼?”

“帶你進去看你便知。”

幾個人走進去,施從光夫婦迎上來,雖早看到過圖紙,也解釋了原理,同樣一臉驚奇,喃喃道:“真是太古怪。”

這使鄭朗想到一件事,不說清楚此事,恐怕也會有奇怪的說法到處傳揚,道:“你馬上讓工匠雕刻一尊孔子像,在像基上刻上這一行字。”

說着討來紙筆,寫下《大學》裡那一段話,然後寫了兩個大字:“物格”。

俺這也是儒家的學問,非裝神弄鬼之道。

施從光看到後,肅然道:“正是。”

他也是官宦子弟,能理解鄭朗的苦心。

這纔將趙通判帶進去,看了看,趙通判同樣一臉的古怪,就看到一件事物,臉色陡變!驚疑地道:“這是……”

“物格,只是讓一些惡人用來裝神弄鬼了。”

“難怪,難怪……”只要將神通變成了裝神弄鬼,一切就清楚了,趙通判道:“鄭知州,如何處理?如何善後?”

偵破難,善後更難。

“想妥善善後,已是無法,儘管減少此事引起的餘波,不過我已經安排下去,刻意從江寧請來大量人手協助。”

“應是如此,”太平州人手是沒有辦法請的。

“趙通判勿用擔心,大約幾天後就有結果,所以來的時候我讓你保守秘密。既然你來到蕪湖,我們說一說蕪湖吧。你看一看,若是將此處開放,會不會有人前來參觀?”

“會的。”

“如果就着這湖,多載幾排垂柳,修一條石徑路,建一些水榭與涼亭,湖裡再載上蓮藕,在雞毛山修一座晉朝軍營址,將南邊的周瑜墓整葺一下。然後南邊的大圩修建起來,蕪湖會是什麼樣子?”

也就是十三連圩,畫了圖,未取名字,緊連着蕪湖城,周瑜墓也在其裡。

“這辦法好啊,”趙通判還不能全部看出來,但大約的能看到,其他的大圩不談,十三連圩佔地就有近千頃,能容納多少百姓?這是人口基數,沒有當地百姓做底,一個城鎮還是很難發展的。

幾個大圩一修,太平州會成爲真正的魚米之鄉,青弋水與長江的威力就能發揮出來。有旅遊的地方,有商業,有農業,有優良的港口,豈不正是一個大港口出現了?

而且上到武昌,下到江寧,這一段長江江面上沒有其他的大港,蕪湖港出現,正好填補了真空。

想了想,又道:“好啊,好。”

但這樣一來,真的玩大了。忽然想起一件事,問:“那麼太平州怎麼辦?”

“什麼太平州,難道蕪湖不屬於太平州?有一個比喻,長子很優秀,考中進士,一家人皆愛長子。可突然次子發力,考中了狀元。難道不應當嗎?”

趙通判撓頭大笑起來。

八月涼爽下來,天有雨,雨不大,趙通判被美好的前景勾動了心思,笑聲爽朗的透過了薄薄的雨幕,傳得很遠。

鄭朗又說道:“若是修葺得當,趙通判,你看,假如這裡有亭有榭有廊有藕,再碰到這個綿綿的小雨天氣,湖面煙波緲茫,蓮藕飄香,垂柳輕搖,碧水拍岸,是不是很銷魂?”

“鄭知州,別說了,說得我都等不及啦。”

幾個人一起樂起來。

鄭朗指了指附近道:“此處是一景,沿街我會修幾棟房屋,做一個食館,以館養景,維護此園器械的維修,但來的遊客必然多,趙通判,有沒有興趣在此處蓋幾間房屋?”

這個懂的。

其實勾畫得當,這塊荒地有可能會成爲黃金地段,包括州府都可以操作,然而鄭朗沒有提醒,這個例不能開的,一旦有人佼仿,可開了一個惡例。宋朝同樣有很多聰明人,想不到罷了,想到了,以後惡炒地皮,那惡孽豈能了得?

還是讓它笨拙的自由發展,給貧困百姓一線生機。

若發展起來,在城廓稅、商稅、和買,甚至連帶着的茶稅、鹽稅、酒稅上足以賺取回來。

魏大娘子站在一邊聽着聽着,眼睛放起光來。

她家孃家有錢,夫家也有錢。

有可能是真,有可能是假,但聽了鄭朗的話,趙通判有沒有動心思不知,她是動了心思的。與施從光告別,一行人冒着一把小雨,重新上船。

在船上四兒抱怨地說:“大郎,爲什麼我家不參與?”

後知後覺,現在纔想起來前景,心疼了。

ωwш◆ т tκa n◆ c ○

“你啊,錢夠用就行了,我一年不少的俸祿,加上自家的收入,錢不夠多嗎?”

但有誰嫌錢多的?四兒還是不高興。

“我與他們不同,趙通判僅是一個地方的通判,可我呢,有多少雙眼睛盯着看?事情沒有做,一旦做出,盯着的人會更多。以前僅是進了幾次皇宮,就礙着範諷,況且以後?想找麻煩,是不是很簡單?這個錢還能不能要?”

四兒歪着腦袋想了一會兒,錢是好,前來太平州兩個月,用得痛啊,不僅大郎的薪水用完,還從帶來的錢帛裡掏了許多倒貼。然而再想一想,大郎的仕途更重要,不情不願的點了一下頭。

環兒也問:“狀元,爲什麼你懂得那麼多?”

“大郎是天上……”看了鄭朗一眼,大郎很不喜歡天上星星說法,四兒改了口道:“礫石,天上掉下來的礫石。”

“……”

“四兒妹妹說得對,狀元要是礫石,那也是天上的礫石。”

“你們別胡說八道,”是誇我哉還是咒我哉,礫石從天上掉下來,經過大氣層燃燒還有命麼?鄭朗又道:“以後不要大郎、狀元,全部喊官人。”

四個妻妾四種稱呼,官人、鄭郎、大郎、狀元或者大夫,到了統一的時候。兩個小婢不敢作聲,但四兒竅喜,緊緊拉着鄭朗的胳膊肘兒,往鄭朗身上靠。

“拿琴來。”

“喏。”

看着煙雨濛濛的大江,鄭朗彈起了一曲《春花江月夜》,可這首幽靜的曲子經他手裡迸發出來,多了一種莫明的感傷。

到了左天門山,三艘船再度停下來。

衙役們留在船上,未下去,僅與趙通判帶着楊八望下船,來到臨江寺。也沒有到裡面,鄭朗站在大雄寶殿對小沙彌說:“讓你們方丈出來。”

這一回小沙彌認出來,連忙小跑着進去稟報知善。

一會兒,知善從裡面走出來,見面唱了一個肥喏,道:“阿彌陀佛,見過鄭施主。”

人家是高僧,所以一直稱呼施主。

鄭朗也不想爭這個,拿出鑰匙道:“求子觀音小院的鑰匙交還給你。以後無論誰家娘子寄宿於內,必須對她們再三警告。若再有人掉下懸崖,落入大江之中,屍骨無存,休怪我不客氣,將你那個小院子徹底封起來。”

聽到他這句話,有的香客說道:“鄭狀元,是他們自己不小心掉下去的,不能怪大師。”

還有的人說:“鄭狀元早應當將鑰匙交還給大師。”

無子人家不多,可方圓數州,幾十萬戶百姓,無子的人家會有多少?這一封就是近兩個月,許多人前來求子,一起寄宿于山麓下的禪院中,早等得不耐煩。也反觀知善在太平州方圓的影響力。若真相不揭開,鄭朗夫婦爲太平州百姓做了那麼多,未必有知善影響力大。

知善合了一什,道:“各位施主,鄭知州也是爲百姓,怕引發衝突,造成無辜傷亡,一樣的普渡衆生,阿彌陀佛,善哉善哉。”

趙通判心中暗歎一口氣。以前看到這個白白胖胖的大和尚,當真以爲他是高僧,誰會想到……這個和尚也很狡猾,居然知道將財產分藏於揚州、蘇州與江寧各個櫃坊中,又在河北置了田產。

然而高家鬧將起來,朝廷又將狀元派來擔任知州,準備好了後路都不跑,貪心不足啊!

鄭朗沒有再說廢話,還了鑰匙就與趙通判離開。

鑰匙來了,提在知善的手上,那些渴望求子求孫的香客眼裡充滿期盼。知善說道:“諸位,你們求子,老衲也不反對,剛纔鄭施主說的話,你們可聽到了?一定要注意安全,否則老衲寧肯不開此院,也不想諸位施主出事。”

“大師,你就開吧,我們一定會小心的。”

“罪過罪過,”知善來到釋迦牟尼佛像前,再次誦經唸咒,過了好一會兒道:“諸位務必小心。”

“大師,放心吧,”諸香客更加感動,這纔是得道高僧。

然後眼巴巴的看着知善手中的鑰匙,好不容易開了,聽說上次江寧一個香客被太平州新知州居然不知趣的攆走,怕再有意外的事發生,全想第一個入住。

忽然香客裡一個小婢大聲喊道:“我家娘子願捐一百金。”

說着,提出一個小箱子,打開奩箱,裡面露出幾錠金光燦燦的黃金。

大家一起暈了,這是誰啊?一百金,整整一千貫錢,能到京城捉一個進士爲女婿了。然後扭過頭看,兩個少婦,打扮很保守,穿着高領長裙,裙也厚,不過天氣漸漸轉涼,正常的裙裝。裙子顏色是紫黑色,鑲着金邊。

兩個少婦長相也很豔麗動人,只是看上去十分不舒服,媚眼直飛。

知善沉吟一下道:“女施主,錢財是身外之物,勿要褻瀆佛祖。”

“是啊,是啊,大師言之有理。”其他人紛紛嚷道,這是誰家的娘子啊,這麼財大氣粗。皆惦量了一下,肯定比不過人家財力的,於是一起附和,然後用充滿敵視的眼光看着這主婢三人。

其中一個少婦衝小婢招了招手,兩人低語一會兒,一道來到知善面前,少婦作風是不大好,幾乎湊到知善身前,小婢站在邊上道:“我家娘子說了,若大師開恩,我還會回江寧去,再取一百金感謝大師。若大師讓我家娘子第一個入住,還會再加一百金。”

衆人一起暈倒。三百金啊!

知善沒有答話,用手拈着佛珠唸佛號,少婦又不顧羞恥急切的逼近一步。聞着少婦身上的香味,知善只好扭頭回裡面的禪院。少婦急了,在後面喊道:“大師,若願意,妾再加捐兩百金。”

人舉止風騷,聲音也嗲聲嗲氣的。

但大半香客讓她一句話喊得快趴到地下,小娘子,你家有多少家財哉,居然捐了五百金!

五百金喊出,全部自覺起來,別爭了。其實臨江寺也不是真正看香火的,以前有的貧困人家沒有錢物,心誠,也讓他們家娘子住進小院,甚至有一些人如願以償,真的求到子女。

不過這是五百金,是和尚也要吃飯的。

結果也沒有出衆人意料。

大家沒有異議,捐的錢太多了,即便是佛祖也要動心的。而且聽到結果後,小婢到後面禪院收拾了一下行李,立即離開臨江寺,大約回江寧取錢去。看着她離去的背影,所有香客一起在議論,這是江寧那一家的娘子,出手這麼豪闊,果然是建康名府,有錢人就是多啊。

……

船駛過天門山,沒有回當塗縣城,在下游一片柳樹灣裡幾艘船全停泊下來。

鄭朗坐在船艙裡畫着一幅圖畫。

許久沒有真正動畫筆了,畫的草圖不算,那不是嚴格的繪畫。自從接任以來,處理政務,爲將來謀劃,教幾個學生,考慮中庸,似乎時間比科考前更緊張。提起畫筆,畫的是一幅板子磯煙波圖。

跟在范寬後面學了一些畫藝。論技巧,范寬也不及他,可論畫技他不及范寬遠矣。悟了好久,終於悟出來,是真。

中國畫也講究逼真,但非是西洋畫的逼真。

西畫的景物與空間是畫家站在地面上一個點,由這個固定的點看景與物,然後用光彩明暗與顏色構成整幅畫作。

中國畫不同,從多個角度觀看,如郭熙的三遠理論,全方位觀察、移步觀察、遠望,對物象瞭然於胸才作畫的。說玄一點,西畫以焦點透視,中國畫是站在宇宙角度觀看。

最著名的例子,郎世寧的《放馬圖》與趙佶的《芙蓉錦雞圖》,前者是西洋人畫的,雖是中國畫,可帶着濃濃的西洋畫色彩,於是更逼真,更有立體感。這是粗看的,再細看卻不是,明明一幅立體逼真的圖畫,與《芙蓉錦雞圖》單薄的場景相比,似乎給人感覺反而它更單薄。

得要擺在一起比,效果才能明顯顯示出來。

這就是一面與多面的區別。

郎世寧這幅圖畫僅是一點一面,而趙佶的這幅畫卻是多個層次,多面,甚至幾十面幾百面集合在一面上,說俗一點,畫境意境更深遠。因此看似單,卻是厚,看似平,卻是立,看似不象,卻是“真象”。

領悟了這一要旨,可到他手中不是那麼一回事,畫了畫,不是很滿意,嘆了一口氣,放下畫筆,心裡想到,俗了俗了,什麼時候才能安心的繪畫、寫字,或者彈琴。

天就黑了下去……

五百七十六章 刑關六百七十三章 幽蘭操上第367章 君子,君王是兒子(四)第86章 第一觀(下)四百三十五章 順天西行第350章 在路上(六)三百七十六章 太子絞肉機五第104章 第一次非親密接觸(上)第154章 冤(上)第327章 等待六百三十四章 皇佑之治六第139章 問一(一)五百二十九章 救駕來遲二四百九十五章 推手上第52章 鳴天下(一)五百三十五章 索字第305章 疑問品第310章 九里山大戰七百二十八章 情怯上六百四十六章 龐太師六百六十章 裴行儉第316章 佈施七百十二章 親事二八百二十五章 簡中下四百三十章 吳昊的下場七百三十八章 儒家的核心六百七十四章 幽蘭操中第301章 拼爹第32章 岳父的糊塗七百九十一章 太傅六百九十四章 三關一八百七十章 河湟三第2章 修剪第218章 找朋友(下)第96章 講仁(四)六百三十一章 皇佑之治三第103章 大家(下)第62章 召見八百四十四章 曹國舅六百二十二章 死馬八百九十八章 大會戰十八百二十章 治平改制中第350章 在路上(六)八百四十九章 三道八百零三章 道心四百十五章 惡化第123章 去五百八十六章 良策九百二十五章 雪大結局一七百零五章 擒龍下四百章 大戲·成上八百十九章 治平改制上六百零二章 宮變下第315章 宣戰四百三十一章 各人心思上第106章 求六百六十九章 春風第363章 最強折家軍(五)第302章 殺雞(上)第274章 老貪三百九十六章 大戲·魚肉熊掌兼得八百六十六章 打手第74章 老太太的不良嗜好(下)六百六十九章 春風第62章 召見七百零二章 七千平方公里的口袋中八百零七章 倒計時四六百十一章 天命五百七十九章 紅顏第257章 菜刀三百八十章 太子絞肉機九第295章 排陣(下)第313章 瘦身四百七十六章 放中第346章 在路上(二)六百十三章 賢相下第334章 西風烈(下)第197章 省試(上)七百五十章 治國或平天下六百五十五章 桂州學七百六十八章 秋實下四百四十六章 地獄之門中第154章 冤(上)第151章 抓第232章 割(一)七百六十三章 辦不到的第45章 花之戰·鬥百花p八百四十章不划算的生意第135章 小媳婦,你牛(中)第49章 花之戰·普庵咒第146章 恭賀四百七十七章 放下第3章 選書七百五十三章 皇儲六百零四章 首相二四百七十四章 父子三百七十九章 太子絞肉機八第88章 潔字(下)七百六十四章 和約
五百七十六章 刑關六百七十三章 幽蘭操上第367章 君子,君王是兒子(四)第86章 第一觀(下)四百三十五章 順天西行第350章 在路上(六)三百七十六章 太子絞肉機五第104章 第一次非親密接觸(上)第154章 冤(上)第327章 等待六百三十四章 皇佑之治六第139章 問一(一)五百二十九章 救駕來遲二四百九十五章 推手上第52章 鳴天下(一)五百三十五章 索字第305章 疑問品第310章 九里山大戰七百二十八章 情怯上六百四十六章 龐太師六百六十章 裴行儉第316章 佈施七百十二章 親事二八百二十五章 簡中下四百三十章 吳昊的下場七百三十八章 儒家的核心六百七十四章 幽蘭操中第301章 拼爹第32章 岳父的糊塗七百九十一章 太傅六百九十四章 三關一八百七十章 河湟三第2章 修剪第218章 找朋友(下)第96章 講仁(四)六百三十一章 皇佑之治三第103章 大家(下)第62章 召見八百四十四章 曹國舅六百二十二章 死馬八百九十八章 大會戰十八百二十章 治平改制中第350章 在路上(六)八百四十九章 三道八百零三章 道心四百十五章 惡化第123章 去五百八十六章 良策九百二十五章 雪大結局一七百零五章 擒龍下四百章 大戲·成上八百十九章 治平改制上六百零二章 宮變下第315章 宣戰四百三十一章 各人心思上第106章 求六百六十九章 春風第363章 最強折家軍(五)第302章 殺雞(上)第274章 老貪三百九十六章 大戲·魚肉熊掌兼得八百六十六章 打手第74章 老太太的不良嗜好(下)六百六十九章 春風第62章 召見七百零二章 七千平方公里的口袋中八百零七章 倒計時四六百十一章 天命五百七十九章 紅顏第257章 菜刀三百八十章 太子絞肉機九第295章 排陣(下)第313章 瘦身四百七十六章 放中第346章 在路上(二)六百十三章 賢相下第334章 西風烈(下)第197章 省試(上)七百五十章 治國或平天下六百五十五章 桂州學七百六十八章 秋實下四百四十六章 地獄之門中第154章 冤(上)第151章 抓第232章 割(一)七百六十三章 辦不到的第45章 花之戰·鬥百花p八百四十章不划算的生意第135章 小媳婦,你牛(中)第49章 花之戰·普庵咒第146章 恭賀四百七十七章 放下第3章 選書七百五十三章 皇儲六百零四章 首相二四百七十四章 父子三百七十九章 太子絞肉機八第88章 潔字(下)七百六十四章 和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