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九十章 阿干城五

三百九十章 阿干城(五)

鄭朗又看着旨書。

旨書文字不算精妙,只講了朝廷難處,但不希望他前去契丹,中間寫了一句,契丹來逼,朕爲之旰食,繼日難寐,然朕寧失公主,勿令卿赴北境踏險。

寧肯將自己愛女嫁給契丹人,也不想你去契丹冒一點危險。

鄭朗忽然看着筆跡,怔忡的發呆。

是趙禎的親筆手書。

朝廷給大臣旨意不一定是皇上寫的,有詔書、敕書、制書、聖旨與御批等等。

御批便是地方大臣寫給朝廷的奏摺,大事或者遲疑不決的事務,兩府會交給皇上,皇上看後,簡單一點,會寫一個準,或者不準,或者批註一句話,將奏摺再發給地方執行。

大多數事務是在兩府決擇。包括聖旨或者制書等等,多由大臣代筆,其中又多由知制誥起草詔令。真正由皇帝寫詔書的少之又少。

鄭朗嘆了一口氣,看着東方,拋去皇帝身份不談,僅趙禎對自己拳拳之心,還能說什麼呢?

想着此次史上的經過。

後人往往恥之,其實三方來說,契丹人佔了最多的便宜,吃的虧最大,契丹真正衰落便從這次敲詐開始。

西夏機關算盡,卻斷了卿卿性命,以後宋朝多次攻伐西夏,契丹沒有過問,便從此次和談開始。

宋朝看似吃虧,卻開始迎來最難得的太平時光!

表現最出彩的便是富弼。

自己有後世的知識。這些知識甚至來自一些出土文物。能看得更清楚一點。身在局中想看透,有多難?

富弼表現很勇敢,也更有氣節。

鄭朗對富弼的好感遠超過韓琦,富弼也喜歡胡說八道,戾氣不輕,然而私心很少,從某種意上說,他與蔡襄等君子的德操已經無限接近了范仲淹。特別是在這次事件中的表現。

但爲什麼非得要自己?

以契丹的驕傲自大,有可能幾個月前的戰事都沒有關注,哪裡出了問題?

當然鄭朗也不知道富弼爲了嚇唬契丹人。才搞出來的事。

沒有想明白,思考一會,寫了一封奏摺,說了幾件事。契丹不用擔心,他們此次派使者來,就是想和的,不想和直接開打就是,何必浪費口舌。希望朝中君臣要穩住。

自己都亂了,怎麼談?

然後說了阿干城的事,一旦西夏出兵龕谷會有多嚴重,有可能會入侵,自己做了一些安排。正好種師衡生病,未去環州赴任。希望自己去京城時,將種師留下來,監督戰局。等自己再回到涇原路時,讓種師衡離開。

有老種在涇原路,比自己還管用。

再調葛懷敏一道去京敘職。此次是境外作戰,有可能會發生,有可能不會發生,自己做了佈置,但未必派上用場,於是沒有對葛懷敏說。怕葛懷敏在渭州聽聞後插手。反而壞了計劃。

這是好聽的說法,鄭朗擔心自己離開渭州,葛懷敏會壞自己大事,甚至李元昊能提前發起進攻。

要回大家一起回去。

鄭朗與葛懷敏略有不和,朝堂上也有所聞。但將帥不和的不是涇原路一處,比如許懷德與張亢的矛盾。鄭朗沒有向朝堂反應。葛懷敏陰着沒有說,所以一直沒有做調動。

鄭朗知道時間也耽擱不得。

雖說一個沒有向上精神的契丹,對宋朝危害構成不大。甚至若沒有西夏之逼,兩國交戰,契丹未必穩佔上風。童貫是輸了,不是契丹與宋朝懸殊很大,長途跋涉而來的西軍,久戰生厭,最強的耶律大石,契丹是哀軍是怒軍。

知道,但契丹還有一些人主戰的,比如蕭惠。

拖得越久,不是很有利。

於是再次用最快的快馬將奏摺送向京城。

情況一變再變,又將幾位參與的將領喊過來,張岊與王吉已經暗中率兵潛伏過去,但有老種、狄青、趙珣、景泰等大將坐鎮涇原。若老種不走,鄭朗會感到很幸福。

再次張方平與滕宗諒喊來,重新佈置,最後說了一句:“政事問張方平,軍務交給種知州與狄知軍。”

還做了一個佈置,一旦朝廷旨書發下來,鼓動百姓挽留自己,做樣子的,蠱惑元昊藉機出兵龕谷,進一步讓元昊造成錯覺,以爲作戰的是瞎氈主力部隊。

然後寫了一封信給瞎氈,授他一個錦囊妙計。

與戰爭關係不大,是戰後的一個計策。

包括市易,從會州往西去是什麼地方?吐蕃的六穀部與甘州回鶻!他們對宋朝有友好感還是對西夏有友好感?這着棋局布得很深,不到關健時候鄭朗絕對不會拿出來用的。

此次錦囊妙計就與這個很深遠的棋子有着關聯。

詔書再次到達。

僅是五天時間,鄭朗愕然,從渭州到開封一個來回有多遠?二千九百里路,不知道爲了快點將詔書送到渭州,跑死幾匹馬。

葛懷敏懵懂無知,不和內幕,回京敘職,十分喜歡,誰願意呆在西北?讓自己與鄭朗一道回京敘職,說明朝廷對他的器重。順便着活動活動,看能不能調到其他路,涇原路他不想再呆了,得意洋洋的準備行李。渭州城外在某些人宣傳下,百姓騷動起來,以爲鄭朗此次回京再也不會回到涇原路。

鄭朗嘲諷德順軍各部對瞎氈的盲目忠誠。

其實百姓對他印象也很好。離曹瑋那種如臂使指,稍差一點。但也不錯了。

對漢人,這些羌人最嚮往。宋朝最好玩的事,便是倭奴人與秦州羌人向漢人借種。之所以有很多矛盾。也是宋朝的漢本位思想。造成官人盲目自大引起的。另外便是遊牧與耕種文明的衝突。

後者無法調和,前者鄭朗做得很好,他也有漢本位思想,但看重的是同化,而不是岐視。大勝帶來的安全感。市易給百姓帶來的福利。犧牲戰士給予的重恤。僅差兩點,一個屯田沒有真正見效,二個時間短。否則他的聲望會在曹瑋之上。

已讓當地各蕃各羌十分滿足,害怕再換一個不好的官員。

鄭朗與他們依依惜別,勸說道:“我的妻妾女兒全部在渭州沒有離開,我也不會離開渭州的。這是去京城敘職。各位勿要聽信謠傳。”

又來到崔嫺面前說道:“你們也要保重。”

“嗯,你這次要順便去鄭州看一看幾個娘娘。”

“我知道了,”鄭朗有些皺眉頭,爲了打擊西夏。自己可是間接地害死了許多大和尚。並且因爲清空沒煙前峽川與石門川,導致須彌山上幾個寺廟門可羅雀。傳到後方,又生起一些謠言,不知道幾個娘娘又要怎麼罵自己。

“各位,回去吧,我去去就回,頂多一月時間!”鄭朗說完,一撥馬,帶着一隊侍衛飛快的向東馳去。

如今騎術高超,京城又不能耽擱。鄭朗幾乎是放馬狂奔東去的,一眨眼間,一行人成了地平線上的一行黑線,黑點,最後不見,只剩下天邊的白雲在輕悠的徘徊。

……

離開不久,阿干城之戰打響。

鄭朗認真的將戰爭過程分成三個部分,一個是戰前的準備,一個是戰時,一個是戰後的善後。三樣那一樣皆重要。元昊入侵龕谷。做得比較隱秘,只是建城,也沒有其他。所以史上宋朝聽聞後,宣瞎氈攻打阿干城,將這根釘子撥去。但瞎氈那有力量撥阿干城?更沒有想到阿干城一完工。西夏人便進攻龕谷。

有了金手指,料敵機先。元昊今年會一再的悲催……

夜晚降臨,中原春漸去,馬銜山下卻是春天最濃的時候。

五彩繽紛的春花開得如火似荼,雖是在夜色裡,也象點點晶瑩剔透的星星,閃着美麗的身影。

薰人的夜風吹來,香氣襲人。

這是一片比較隱蔽的小山谷,側面便是八門寺,周圍除了一條小道外,便是高大蒼茫的馬銜山脈。

張岊將兩千五百名蕃兵召集,盯着諸人說道:“伊實濟嚕僅一萬人,在龕谷堡下與瞎氈鏖戰三天,馬上還有趙珣將軍率一萬餘大軍抄他們的後路,能分到我們手中的功勞並不多。能立多少戰功,就看你們這一晚上的表現。”

做戰前的動援。

張岊數次大捷,不僅是他個人勇猛,臨戰前的動援、戰時的調度與觀察能力也十分強悍,否則不可能一捷再捷。

趙保趙忠趙勝嗷嗷叫起來。

其他的不懂,鄭朗對他們說,已經派人接他們的家人過來,但想在京城享受榮華富貴,必須用戰功來換。前後數戰,這批人皆立下許多功勞,鄭朗也給了許多賞賜,更給了他們積極性。

至於不知不覺的他們只剩下四百來人,有誰去想?也不是來自一個部族,雖是女真人,同樣來自天南海北,不會產生兔死狐悲的念頭。

又有立功機會,再加上張岊一句的激將,全部叫起來,充滿對戰鬥的渴望。

張岊很喜歡,手下士兵越兇越好。

他還有一個用意,自己兩千五百名最強的精軍,對傷亡勞累的一萬敵人,後方還有一萬多宋軍到來,這一戰必勝無疑,無形中給了將士信心。

動援完畢,兩千五百人騎馬衝出。

鄭朗看到手下騎兵數量增加,很有成就感。張岊更喜歡,有騎兵才能追敵,才能擴大戰鬥成果。

還沒有指揮過全騎兵作戰過呢。

兩千多人,信心百倍的向谷外衝去,遠處八門寺迅速消失在身後……

東北方向,這支軍隊有些複雜,有準備衝殺的騎兵,還有一些後勤軍隊,帶着一些簡易的攻城梯子與勁弩,悄無聲息摸到清水河畔。

盯着小河,種師衡看了看天上的月亮,揮手讓軍隊停下來。一起坐在河邊吃了乾糧。休息一會,種師衡這才下令:“渡河。”

這裡是清水河的上游,春天到來,雪水融化,清水河水始漲,但水位不深,一個個趟到河對岸。種師衡再次下令,讓士兵停下來,這次不是爲了休息,而是包紮馬蹄。塞上馬嚼。

做完這系列安排後,大隊人馬再次上馬。

時有山路,不是很好走,磕磕碰碰的。象一羣幽靈一樣,向龕谷峪的後方摸去……

龕谷堡上的吐蕃人正在守值,瞎氈親自走到城頭上。

鄭朗給他的指示,是想辦法將這支軍隊拖上三天。不是拖,是堅持。他控制的區域實際不大,河州部分地區,其他地區全部是父親的地盤,要麼是清水河龕谷峪一帶。手中擁有的兵力不多,又缺少將領指揮,在伊實濟嚕三天攻打下。龕谷堡已經搖搖欲墜。

倚着一處被西夏人撞斷的斷壁,看着對方大營,對方在休息,營寨裡靜悄悄一片。又看着遠處,遠處便是熙蘭古道,越馬銜山到黃坪,到八門寺、龕谷峪到阿幹河,前往蘭州。馬銜山這一條道路最爲兇險,但哪裡有一支軍隊。

三更時分,四下裡靜悄悄一片。月亮大半圓。快到了四月中旬,夜風搖動着樹木,發出細微沙沙的響聲。

忽然一陣轟鳴聲傳出。

一支人馬象閃電一樣向西夏營寨襲來。

巡邏營寨的西夏士兵剛剛吹響警訊號角,這支人馬已經衝到營寨前,兩個高大的身影率先來到寨門。手起刀落,幾聲慘叫。營寨簡易大門就被奪下,隨後數千人馬象怪獸一樣,踏入驚慌失措的敵營。

張岊與王吉進入敵營後,將兵馬迅速一分,一南一北象兩羣殺神,在敵營中折騰起來。

得到警訊,有部分敵人開始準備起來。

可他們面對的幾乎可能是西北最強悍的軍隊之一。

張岊與王吉是兩個猛虎,身後還有兩千多大大小小的老虎,休說這支沒有多少準備的雜牌軍,就是元昊最強的鐵鷂子在此,也會被沖垮掉。

陸續的有將領頑強的將手下組織起來,但很快又被衝散。

士傷的慘叫,火光的騰起,整個西夏營地變成人間地獄。

瞎氈說道:“準備出擊。”

早就等着這一刻,所有士兵穿戴整齊,騎上馬,打開堡門,殺了出來。實際所謂的穿戴整齊,也不過備上武器,穿上獸皮而己。包括宋軍在內,全部是類似的穿戴。但是足矣。

伊實濟嚕也被驚醒,還不知道發生什麼事,就看到自己手下開始潰敗。

看了一眼,立即指揮,即便逃跑也要有組織的逃跑,否則一萬人便丟在這裡。

匆匆的組織一下,帶着大部向阿干城逃了過去。

然而瞎氈的軍隊不停地在後面追擊剿殺,將伊實濟嚕殺蒙了頭,特別是襲營的那支軍隊很少,但就象魔鬼一樣,如若無人之敵一般,不斷地將自己後面的士兵格殺於馬下。

繼續狂奔,過了前方一片樹林,便是阿幹河畔,伊實濟嚕喘了一口氣,到了阿干城中,有城池可守,就能逃出生天。

念頭剛轉完,樹林裡忽然涌出來更多的軍隊,密密麻麻的,一眼望不到邊,散成扇形狠撲過來~~-。

這一刻裡,幾乎所有將士心中皆失望了,就傳來對面的吐蕃語喊話:“投降不殺。”

完了,阿實濟嚕心裡想到。

帶着親衛,衝出一個缺口,繼續向西狂奔。將要趟過阿幹河時,扭頭看了一眼,看到自己手下大批大批的在黎明曙光中,下馬舉手投降。心中不解,瞎氈那來的那麼多軍隊?

難道是宋軍。想想又不象,宋朝的那個小宰相去了京城,許多百姓挽留,場面很大。況且這支軍隊中幾乎看不到什麼漢人的面孔。難道是唃廝囉派來的支援軍隊?

也來不及想,瞎氈手下沒有放過他,仍然在後面追擊。一直跑到阿干城,命僅守城將士將城門打開,伊實濟嚕率領殘部倉惶的逃進去,迅速將城門關起。就在他下馬登上城頭時,後面已經趕來許多敵人,甚至連梯子準備好了,弓箭手對射,可是城中士兵數量太少,迅速讓瞎氈軍隊殺到城牆下,搭上梯子,一個個奮不顧身上的衝了上去。

天光始亮,伊實濟嚕看着城頭上瞎氈部越來越多,心中萬分失望的打開北城門,向蘭州逃去。

戰鬥沒有結束,種師衡率軍撲向馬銜山西南的瓦川河,這裡有西夏另一處寨堡,瓦川會城。城堡不大,但背倚着馬銜山,臨着瓦會川,十分險固。兩城互爲犄角,死死掐住龕谷峪的命門。既破阿干城,必破瓦川會城。

軍隊迅速來到瓦會川,此堡更要速戰速決,蘭州方向還有西夏一些軍隊,拖下去不符命這一次的戰略。

經過一番血戰,因爲瞎氈軟弱,守城西夏將士皆很鬆懈,根本沒有想到瞎氈反敗爲勝,兩部聯軍暴起發難,傍晚時分又將瓦川會城奪下。

兩城悉數毀去,瓦會川城沒有辦法佔領,地勢不利。阿干城也是如此,它在阿幹河西側,容易遭到西夏人攻擊。將一些建城材料拿下來,搬到阿幹河東岸,重新建一座新城。

老種又留下五千名各族的士兵協助防守、築城,其餘人一起回去。

大戲終於上演。有心算無心,多數戰少數,必勝。但下面的才更有意義。

這一戰擊斃三千多名西夏士兵,主要是蘭州境內的羌人與吐蕃人,還有四千多名戰俘,瞎氈將戰俘集合起來,責問道:“昊賊勢大,我被逼與他苟且偷安,保全大家。但我對你們可薄否?宋朝禁榷,我爲了你們生活更好一點,冒着風險,偷偷的放你們交易。爲什麼攻打我?”

這些戰俘們低下腦袋。

若是進攻宋朝還有道理,進攻瞎氈,他們同樣心虛。戰勝心中稍安一些,關健又戰敗了。

瞎氈來到一個重傷的俘虜面前,放聲大哭,說道:“還有什麼比手足自相殘殺更悲慘的事嗎?何必如此,何必如此?”

多暖人心的話!

所有俘虜全部哭了。

大家一起在哭,瞎氈本來是按照鄭朗吩咐的錦囊妙計去做的,這樣才能收買更多的人心,開始是假哭,最後哭動了情,泣不成聲。

抱頭相哭大半天,瞎氈吩咐拿來藥材,替傷兵包紮傷口,將他們一一釋放回去,包括馬匹都讓他們牽走,並且囑咐犧牲士兵的家屬前來阿幹河東岸認領屍體。

當時種師衡聽到鄭朗這個提議後,折服得五體投地。

這纔是真正最完美的一場戰役,會延伸出無數有利的操作空間,整個蘭州六穀殘部,心向着吐蕃的羌人,甚至遠在甘州心向着宋朝的回鶻人,會有許多百姓對元昊產生反叛的心思。再與市易、元昊的橫徵暴斂結合起來,一舉,便將箭頭射到肅州以外的地域!

但這是局部的戰役,更大的一場戰役是在京城。

經過五天狂奔,鄭朗終於抵達京城。還沒來得及下馬安息,便被趙禎派人帶到皇宮。還是在御書房,趙禎與十幾個大佬全部在等他。

行過禮後,趙禎說道:“鄭卿,爲何如此之快?”

“陛下,在西北呆了很長時間,經常騎馬,騎術略漲。”

“一路辛苦。”

“是有點苦,”鄭朗揉了揉大腿,實際是屁股磨破了,隱隱作痛,但不能失去禮儀。

忽然外面太監進來稟報道:“苗貴妃求見。”

這些天最擔心的人便是她了,誰肯將親生女兒嫁到遙遠的契丹!

五百零十章 太監的反攻第269章 特區·奇蹟之城(上)七百六十九章 春華四百六十八章 河上浪上七百四十二章 權利三八百四十九章 三道第122章 大功告成第74章 老太太的不良嗜好(下)第323章 返京第36章 蛇書第288章 狐威(中)第314章 一荷渡湖第295章 排陣(下)七百八十八章 小重山六六百二十七章 不是你的菜第32章 三變小妻子(上)四百五十五章 請行八百四十四章 曹國舅四百二十八章 替罪羊九百十一章 崩潰四百零九章 鐘山風雨起蒼黃第317章 祗園精舍五百五十四章 救命法寶第202章 捉女婿(中)八百四十八章 幫手五百二十七章 包養五百二十一章 生與死一線間五百九十七章 科學的力量上第32章 三變小妻子(上)第209章 大三元(五)五百四十一章 信任的人五百五十七章 黑水濼第285章 白蛇傳(上)第124章 火六百七十七章 復北歸中五百二十九章 救駕來遲二第329章 陽光普照七百三十九章 種籽第354章 從瞎氈開始(二)四百六十二章 大計劃四四百十九章 鳳凰下四百三十二章 各人心思下第106章 求第146章 恭賀七百二十八章 情怯上第64章 天堂(下)第128章 中(中)第156章 交接第349章 在路上(五)八百二十四章 簡中上五百九十六章 請戰第175章 興趣六百四十二章 臨行上三百七十八章 太子絞肉機七四百零三章 呂夷簡的心思下八百二十四章 簡中上第296章 韓信六百七十一章 猴子下六百七十四章 幽蘭操中第236章 割(五)五百九十三章 燙手上八百五十一章 契機四百九十五章 推手上第72章 糊塗四百三十章 吳昊的下場第349章 在路上(五)第260章 天網第235章 割(四)四百六十章 大計劃二三百七十七章 太子絞肉機六五百九十五章 爲難五百五十六章 揭開第298章 失信七百六十六章 沉睡第108章 天外飛仙(下)七百七十三章 太子三第143章 問一(五)第50章 小妻子,小心眼(下)第131章 解元(下)五百四十八章 小妾第142章 問一(四)第181章 兩小鬥中丞·講歪理五百十九章 相歡上四百六十三章 大計劃五第125章 笑場第245章 衆志成城,成!第2章 修剪第168章 最牛的學生(四)七百九十八章 前夕八百二十二章 破車子修一修八百三十二章 西進第210章 大三元(六)七百九十一章 太傅四百三十七章 祖宗與兒子四百十二章 銷魂彭陽下八百三十一章 文武三院五百七十六章 刑關六百七十八章 復北歸下第188章 第二抓;拖第99章 講仁(七)
五百零十章 太監的反攻第269章 特區·奇蹟之城(上)七百六十九章 春華四百六十八章 河上浪上七百四十二章 權利三八百四十九章 三道第122章 大功告成第74章 老太太的不良嗜好(下)第323章 返京第36章 蛇書第288章 狐威(中)第314章 一荷渡湖第295章 排陣(下)七百八十八章 小重山六六百二十七章 不是你的菜第32章 三變小妻子(上)四百五十五章 請行八百四十四章 曹國舅四百二十八章 替罪羊九百十一章 崩潰四百零九章 鐘山風雨起蒼黃第317章 祗園精舍五百五十四章 救命法寶第202章 捉女婿(中)八百四十八章 幫手五百二十七章 包養五百二十一章 生與死一線間五百九十七章 科學的力量上第32章 三變小妻子(上)第209章 大三元(五)五百四十一章 信任的人五百五十七章 黑水濼第285章 白蛇傳(上)第124章 火六百七十七章 復北歸中五百二十九章 救駕來遲二第329章 陽光普照七百三十九章 種籽第354章 從瞎氈開始(二)四百六十二章 大計劃四四百十九章 鳳凰下四百三十二章 各人心思下第106章 求第146章 恭賀七百二十八章 情怯上第64章 天堂(下)第128章 中(中)第156章 交接第349章 在路上(五)八百二十四章 簡中上五百九十六章 請戰第175章 興趣六百四十二章 臨行上三百七十八章 太子絞肉機七四百零三章 呂夷簡的心思下八百二十四章 簡中上第296章 韓信六百七十一章 猴子下六百七十四章 幽蘭操中第236章 割(五)五百九十三章 燙手上八百五十一章 契機四百九十五章 推手上第72章 糊塗四百三十章 吳昊的下場第349章 在路上(五)第260章 天網第235章 割(四)四百六十章 大計劃二三百七十七章 太子絞肉機六五百九十五章 爲難五百五十六章 揭開第298章 失信七百六十六章 沉睡第108章 天外飛仙(下)七百七十三章 太子三第143章 問一(五)第50章 小妻子,小心眼(下)第131章 解元(下)五百四十八章 小妾第142章 問一(四)第181章 兩小鬥中丞·講歪理五百十九章 相歡上四百六十三章 大計劃五第125章 笑場第245章 衆志成城,成!第2章 修剪第168章 最牛的學生(四)七百九十八章 前夕八百二十二章 破車子修一修八百三十二章 西進第210章 大三元(六)七百九十一章 太傅四百三十七章 祖宗與兒子四百十二章 銷魂彭陽下八百三十一章 文武三院五百七十六章 刑關六百七十八章 復北歸下第188章 第二抓;拖第99章 講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