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百八十章 站隊上

四百八十章 站隊(上)

“鄭相公,爲什麼會麻煩?”劉氏眨着漂亮的大眼睛問道。劉氏好奇的樣子,使鄭朗想到江杏兒,一樣的大眼睛,一樣的漂亮容貌,身材都差不多。他沒有掩瞞,說:“劉氏,餘下人等好辦,但你們夫婦二人以及一些首領,作惡多端,殺官殺兵,劫倉掠庫,如果就這樣將你們放了,朝廷會不會同意?”會同意的,他們再“作惡”也不及宋江。抗金英雄張叔夜將宋江捉住後,還不是允其投降?但現在朝堂不同,戾氣沖天……這纔是麻煩的地方。也不大好處理,餘部肯定不用擔心,一旦放回去,心中慼慼,多不敢再做亂,關健是張海,他不同於候小六,已經有了一定的威名,若是以後朝廷待之不好,再謀反,會有許多人附從。別的不說,李自成便是如此,打不過投降,緩過氣再反,將明朝元氣弄完了,若是爭氣倒也罷,關健他進入北京城後,比崇禎更惡劣。直接造成一個更封閉更落後的王朝代替漢人王朝,然後……鄭朗也擔心張海與李自成這個王八羔子差不多,反反覆覆,自己力排衆議,同意朝廷許和,可他再反,那麼自己會十分悲催。不如戰!會有犧牲,但不會嚴重,權當實戰練習。想到這裡,說道:“劉氏,你回去吧,準備開戰。”咱不許你和,打吧。“鄭相公。我們不是那麼好欺負的。”鄭朗又大笑,被她這一句賭氣的話逗樂了,豈要說張海。就是宋江又有何妨。水滸傳將宋江吹得天上罕有,地上絕無,實際不然。張叔夜僅臨時徵召一千人,便將縱橫齊魯的宋江等三十六條好漢悉數盡捉。只是後來山東各地義軍聞訊趕來,這才徵召五千人,盡破各路義軍。不是義軍有本事,而是各地官員太過無能。真正遇到一兩有能力的大臣,什麼英雄好漢,在國家機器面前也會灰飛煙滅。張叔夜手下散卒能及自己這五千多勁旅嗎?況且張海定不及宋江,朝廷也不是宋徽宗時的朝廷。然後說:“劉氏。你認爲你們很勇敢是嗎?問一問我手下的將士,趙保,趙勝,你們殺了多少西夏人?”趙保與趙勝想了想說道:“相公,也不知道,哪裡數得清,最少有五六十。六七十人吧。”僅這兩人,便殺死一百多名敵人,這些敵人勇力無一不勝過了張海的部下。鄭朗又說道:“本官在定川寨一戰,面對十二萬西夏精銳戰士,西夏國主元昊親自率領。也沒有放在本官心中,你們手下那三四千人算什麼?一勺小水,就想淹沒滄海桑田,無知!”“奴,奴……”“去吧。”“奴,奴……”劉氏忽然放聲大哭起來。不知道她是因爲感到前途茫然而哭的,還是被鄭朗嚇哭的,或者感到命運不公平而哭的,但這一招還真管用。鄭朗被她哭得直皺眉頭,說道:“你莫要哭。好,本官給你一次機會。若要和,讓張海親自過來談,他自命英雄豪傑,居然讓一個婦人家出面,算什麼英雄好漢!去!”張海真有這個膽略,或許給他一次機會。沒有,就等着受死。軍隊渡過漢水,順着武當山的北麓向金州出發。這時接到韓琦的消息,他數次擊敗郭邈山的義軍,其中重要的首領範三也在一次堵截戰中,被紀質在一個山谷殺死。郭邈山餘部只剩下不足兩千人,壓縮在商州與長安南方商山到終南山南線一帶,形勢十分窘迫。而隨着鄭朗大軍所過,鄧州、隨州、光化軍匪患全部肅清,張海也被壓縮到了均房二州西側與金州狹小的範圍內活動。對朝廷來說,匪患已經沒有那麼嚴重。說倒底還是一個用人的問題,不僅是連續重重處罰幾個要官,使官員振作精神,物資到來,疏散了流民,還有一個人的因素。若是讓範雍主持此次鎮壓,無論其他策略怎麼安排,匪患也沒有那麼快減輕。韓琦又在信中說,想辦法將張海義軍往北方逼,將兩股義軍合成一股,南北夾擊,一勞永逸。是一個好方法,不知道是韓琦自己想出來的,還是紀質與景泰的提議。鄭朗回信說同意,率軍翻越武當山西側餘脈,向竹山出發。去兜張海軍的後路。到了竹山縣,軍民夾道歡迎,一是鄭朗在民間聲譽不錯,二是司馬光的父親司馬池在此留下很好的政績,司馬光是鄭朗的子弟,一任爲官,留芳百世,竹山百姓至今依然在思念司馬池。其實鄭朗這一行,軍紀嚴明,對百姓秋毫無犯,隱隱地有了後來岳家軍一些影子,同樣也隱隱地替宋朝軍隊正名。這便是基礎。往大里說,便是動援羣衆的力量,排斥孫中山先生早朝的精英理論,這是辛亥革命失敗與太祖成功給他的啓發,着重發動羣衆參與!沒有進城,就在城外一片荒地上紮營。張海義軍聽聞鄭朗軍隊漸漸逼近,很是無奈,將軍隊不得不遷向金州西邊的鳳皇山。實際隨着鄭州朗軍隊向西,房均二州政府功能再次全部恢復。不過宋軍到達竹山,離張海部也不遠了。紮好營地,鄭朗委拒房州與竹山官員的邀請,與往常一樣,就在軍營裡與兵士同吃同住,這讓一干官員羞愧萬分。天色漸暮,三軍開始休息,明天還要趕路,直撲漢水上游,抄向鳳皇山的南路。張海部逃,南北夾擊,不逃準備負隅頑抗,就在鳳皇山就地剿滅。鄭朗也準備休息,兵士又來稟報:“相公。外面有一人自稱張海,要求見相公。”鄭朗與狄青對視一眼,皆有些訝然。心裡想到,還真來了?一道走出來。營外一個大漢跪在地上,四周幾十名宋軍如臨大敵。實際上也沒有那麼兇悍。不過民間有種種傳聞,讓諸將士心中緊張。鄭朗看了看,認識,差一點將自己活捉,怎能不認識?“小民參見鄭相公。”“嗯,你打算真降?”“小民出於無奈,一些狗官想佔我妻子,刻意苛剝小民。最後走上錯誤的路。如果朝廷處置,請處置我好了,全是小民的錯,與其他人無關。”“那我問你,你妻子現在何處,聽聞你起事之始,有二十餘盜。他們又在何處?這些人不前來,讓本官如何看到你的誠意?”“聽娘子說,是鄭相公讓我前來的。”張海硬着頭皮答道。“錯,遠遠不夠,想要投降朝廷。你們纔開始謀反作亂的那幾十人與你家娘子必須一起來。”“鄭相公,你爲何出爾反爾?”“我是下過命令,只要投降朝廷,既往不究。可是命令下了很多天,你們仍然不向朝廷歸順,繼續反抗。我大軍西行一天,本官看到你們的誠意便少了一天。你還是回去吧。”鄭朗說話聲音很輕,可話音裡透出無窮的殺機。內心來說,他不想招安,太麻煩,並且張海雖投降,但留了後手。鄭朗直接點破,說道:“你誠意不足,本官不相信你的歸順。還有,是殺是放,你無從選擇,也沒有與本官談條件的本錢!”張海沮喪的離開,來到幾里路外一處密林,十幾人迎了上來,問:“張頭領,那個小宰相怎麼答覆的?”“他不是很想同意我們歸順……語氣十分強硬。”“我們血戰到底,怕他什麼!”一名大漢說道。可是其他人眼中皆出現猶豫,傍晚紮營時他們悄悄在遠處偷窺,看到這支軍隊的軍紀,並且就在竹山,鄭朗依然派出一些斥候四處查看,他們這一行人,差一點被斥候看到。這樣的宋軍,讓他們更加心寒。張海看着他們神情,心中更是沮喪。第二天軍隊繼續西向,接近女媧山,北方再次傳來一個好消息,景泰在子午谷又大破郭邈山部,擊斃黨君子,擊殺或俘獲義軍四百餘衆。至此郭邈山部所剩不足一千人,甚至派人聯繫張海,要求投靠張海。張海夫妻倆人看到這封信,傻眼了,馬上我們自身就要難保,你們再一來,韓琦與鄭朗兩部夾擊,我們連怎麼死的都不知道。終於將他們逼急,夫妻二人率領二十幾人,來到女媧山,不是要首領嗎?首領幾乎全部在這,要殺要剮,隨便。這是在賭博。鄭朗捏着鼻子,看着這羣人,又看着張海,說道:“你真來投降啊?”這叫什麼話哉?劉氏說道:“鄭相公,奴素來聽你說話算話的,爲什麼說話不算話?”“我是狗官,說話爲什麼算話?”劉氏語塞。“其實你們想要投降,最好時機是在本官率領軍隊前往桐柏山的時候,那時本官前去剿滅候小六部,你們投降還有生機。現在韓相公在北方眼看就要將郭邈山全部剿滅,本官大軍西來,你們危在旦夕,這時候才投降,卻讓本官好生爲難。自己不知天高地厚,陛下仁愛,本官再三給你們機會,你們屢屢放過,死到臨頭,才與朝廷談判。你們有什麼資格,有什麼本錢與朝廷談判?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你們謀反作亂,個個觸犯天條,居然還要談判?但陛下仁愛,本官還給你們一次機會。你們回去,將所有盜匪率來投降,若有一人漏網,休要怪本官無情。罪行輕者,本官派人押送回家,不追究責任,可是必須在官府裡備上存檔,以觀後效。罪行重者,一律打散編入軍營,同樣以觀後效。這也是你們唯一的生機。”說完了,繼續將這些人轟走。張海忽然省悟過來,站在遠處喊道:“鄭相公,是將我們編入禁軍中嗎?”鄭朗呵呵一樂,說道:“不將你們編入禁軍中看押,難道還將你們編入廂軍中逍遙自在?”“我們願意。”“願不願意,將你的手下悉數帶來,讓本官看,否則你們等着受死。”“是,鄭相公,你也不要西上勞苦而行,罪民馬上就回去將部下帶來請罪。”張海喊完,匆匆離開。鄭朗沒有當真,繼續帶軍渡過吉水,來到漢水邊上,張海帶着部下來了,一共三千四百六十三人,數量減少了幾十人,是在這幾天聞風私自逃走了。逼到這份上,強硬的受降,鄭朗琢磨一下,也就同意。開始整編,這支義軍有一些江洋大盜,一些朝廷所謂的軍賊,但大部分還是災民與流民。將其中的老弱病殘擇出來,一一遣返回家,這些人放到地方上也不可能形成危害。再次擇出一些無辜的流民,逐一遣返。又派狄青率七營兵馬向北方出發,配合韓琦剿滅郭邈山部。餘下的兵士駐紮在漢水江畔,押着一千三百餘義軍,聽候朝廷通知。若按朝廷的律法,這些人沒有一個不受死的。等候也是一種煎熬,鄭朗看了看這些關押起來的義軍,劉氏仰起臉問道:“鄭相公,你說話算話嗎?”鄭朗答道:“那你就賭運氣,若本官是狗官,你們這次是自討苦吃,若本官不是狗官,或者你們這次賭對了。”對這個小女子稱呼狗官,鄭朗耿耿於懷,不過他雖在開玩笑,心中卻是很擔心……這樣的結局比較滿意。他心中對這些義軍也不是很排斥,少數是極兇極惡之輩外,多數是逼上梁山。可事情遠不是這麼簡單,往前一年,或者往後一年,這樣做都沒有關係,但在這當口上,天知道朝中某些人是怎麼看的。眼下必須將這些人安撫住,若是這些人在看押過程中再來一個譁變的神馬,不是沒有可能,可能性極大,到時候事態想收都收不住。語氣緩了一緩說道:“張海,劉氏,還有你們這些人,就是受了一些委屈,也不是朝廷不好。國家那麼大,堯舜在世,也不能保證每一處官吏都是良吏,爲什麼不到京城投訴?這幾年百姓是苦,但能不能坐視西夏人入侵?旱災爆發,誰能阻止?朝廷是不是在想辦法賑災?爲什麼要謀反?不過你們僥倖及時投降,陛下仁愛,非是你們所能想的。可是我必須等朝廷旨書下達,這是規矩,沒有規矩,能成方圓?都象你們這樣,國家豈不是亂了?這是好事?隋唐更替,三分之二的百姓死亡,或者逃向突厥爲奴。那種情況是你們想要的?等吧。”他也在等,但正是因爲這次等待,終於使他內心滑向另一端……()

五百三十四章 功臣六百八十九章 烽煙六百十五章 古風下三百七十章 天都天窟中三百九十六章 大戲·魚肉熊掌兼得第167章 最牛的學生(三)五百十三章 衣服七百七十三章 太子三八百九十五章 大會戰七第181章 兩小鬥中丞·講歪理第46章 花之戰·雅詞第345章 在路上(一)七百十八章 相會下四百十五章 惡化第308章 雞鳴山第341章 新時代第294章 排陣(上)八百七十一章 河湟四八百二十章 治平改制中七百六十六章 沉睡六百七十五章 幽蘭操下五百三十五章 索字第94章 講仁(二)五百九十六章 請戰八百九十一章 大會戰三四百十章 國書的背後四百零八章 在風中四第273章 進攻第303章 殺雞(中)九百十二章 後背第144章 衣服五百五十七章 黑水濼八百十七章 雍齒四百七十三章 新政第104章 第一次非親密接觸(上)四百七十章 河上浪下第98章 講仁(六)七百四十五章 誰怕誰七百三十六章 其實不重要中第299章 琴瑟第309章 雞鳴山(下)第226章 遠大的心(上)第214章 古怪的婚禮(上)三百八十九章 阿干城四第262章 琥珀第336章 小戰(中)第56章 鳴天下(五)第168章 最牛的學生(四)第268章 戲法第293章 點將(中)六百二十三章 撈人第157章 準備六百六十章 裴行儉八百三十章 水貨五百三十一章 救駕來遲四三百七十六章 太子絞肉機五第317章 祗園精舍第142章 問一(四)六百九十一章 動員令下第249章 母訓第242章 揚帆五百九十章 破趙第107章 天外飛仙(上)第262章 琥珀七百九十八章 前夕六百四十四章 臨行下五百六十五章 春情六百十九章 耳光與棗子上第200章 放榜(中)八百二十七章第312章 逃七百五十六章 崑崙黃昏第245章 衆志成城,成!第232章 割(一)四百五十三章 悲情的雨四百五十一章 第一聲八百九十一章 大會戰三第88章 潔字(下)第3章 選書四百八十五章 買單者下七百十三章 親事四五百八十八章 思念第214章 代朕去看看三百八十六章 阿干城一第322章 金剛經的秘密(下)第281章 依(下)五百五十五章 賭約第352章 在路上(八)四百零六章 在風中二五百零一章 老大二九百十四章 萬事俱備第270章 特區·奇蹟之城(中)八百八十八章 攻心戰五百二十二章 歐陽修七百十章 親事一第364章 君子,君王是兒子(一)三百八十七章 阿干城二第205章 大三元(一)五百四十章 太傅
五百三十四章 功臣六百八十九章 烽煙六百十五章 古風下三百七十章 天都天窟中三百九十六章 大戲·魚肉熊掌兼得第167章 最牛的學生(三)五百十三章 衣服七百七十三章 太子三八百九十五章 大會戰七第181章 兩小鬥中丞·講歪理第46章 花之戰·雅詞第345章 在路上(一)七百十八章 相會下四百十五章 惡化第308章 雞鳴山第341章 新時代第294章 排陣(上)八百七十一章 河湟四八百二十章 治平改制中七百六十六章 沉睡六百七十五章 幽蘭操下五百三十五章 索字第94章 講仁(二)五百九十六章 請戰八百九十一章 大會戰三四百十章 國書的背後四百零八章 在風中四第273章 進攻第303章 殺雞(中)九百十二章 後背第144章 衣服五百五十七章 黑水濼八百十七章 雍齒四百七十三章 新政第104章 第一次非親密接觸(上)四百七十章 河上浪下第98章 講仁(六)七百四十五章 誰怕誰七百三十六章 其實不重要中第299章 琴瑟第309章 雞鳴山(下)第226章 遠大的心(上)第214章 古怪的婚禮(上)三百八十九章 阿干城四第262章 琥珀第336章 小戰(中)第56章 鳴天下(五)第168章 最牛的學生(四)第268章 戲法第293章 點將(中)六百二十三章 撈人第157章 準備六百六十章 裴行儉八百三十章 水貨五百三十一章 救駕來遲四三百七十六章 太子絞肉機五第317章 祗園精舍第142章 問一(四)六百九十一章 動員令下第249章 母訓第242章 揚帆五百九十章 破趙第107章 天外飛仙(上)第262章 琥珀七百九十八章 前夕六百四十四章 臨行下五百六十五章 春情六百十九章 耳光與棗子上第200章 放榜(中)八百二十七章第312章 逃七百五十六章 崑崙黃昏第245章 衆志成城,成!第232章 割(一)四百五十三章 悲情的雨四百五十一章 第一聲八百九十一章 大會戰三第88章 潔字(下)第3章 選書四百八十五章 買單者下七百十三章 親事四五百八十八章 思念第214章 代朕去看看三百八十六章 阿干城一第322章 金剛經的秘密(下)第281章 依(下)五百五十五章 賭約第352章 在路上(八)四百零六章 在風中二五百零一章 老大二九百十四章 萬事俱備第270章 特區·奇蹟之城(中)八百八十八章 攻心戰五百二十二章 歐陽修七百十章 親事一第364章 君子,君王是兒子(一)三百八十七章 阿干城二第205章 大三元(一)五百四十章 太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