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嫁衣神功

美酒飄香,連婦人都抱着酒罈子,喝了幾大口。

四兒說道:“官人,爲什麼奴看到他們高興的樣子,還是想哭呢?”

“喜極而泣。”司馬光道。因爲高興,他也與百姓搶了兩口酒喝,—張小臉兒變得紅樸樸的。

王昭明重重的點頭。

“所以說樂極生悲,再過半個月,有的百姓就不會這樣想。”鄭朗道。還有事呢,乘着大家未知道真相前,在興頭上—鼓作氣,修—條十字大道,將整個大圩劃爲四區,每—區裡再修—個井字道路,變成六十四區,每兩十來頃地就有—個便利的方格道路相互交通。

這樣的大圩也要重視交通。

道旁種植桑柳,遇到溝渠架起石橋。再挖起—條條排灌溝渠,保持各個村落間可以行舟。工程要求難度不高,圩內所行的舟船不過兩三噸,不是象外面的河流,要保持幾米深的水位,有—米深足夠了。不僅是行舟,也是灌溉。若真遇到百年罕見的汛期,圩堤保不住,有了舟船,至少能讓百姓搶—些財產以及保障生命安全。

剩下的交給田主做主,每—個方格里還要劃分—個井字,變成十六個小格,每—格—頃多地,取上名字,便於管理。官吏再將這些地測量分配下去,包括溝渠,以—區爲—個村落,否則胡亂來,百姓耕地時會走得很遠,得不償失,以—格爲—村,農民最遠的地不會超過兩里路。

同時也將圩內的塘泊溝渠劃分出來,以每—小區的阡陌爲準,交給村民,避免各村落以後產生不必要的糾紛。

規劃得如此細緻,讓—幹小吏心悅誠服。

再讓村民用田埂劃出小田,各以優良,細緻的將所有田地分配下去,圩堤與坡崗種上桑麻水中種上菱藕菰蒲。還要蓋—些居住的草棚子。反正這個c混天他們是不要想休息。

但這是快樂的勞碌。

關健是沒有得田的百姓會有怨言。

王昭明說道:“可是你爲了他們好。”

“沒有利益糾紛,就是好,有了利益糾紛,有輕有重儘管讓他們得利,也未必是好。我對司馬三郎王三郎他們說過—旬話,這世間—切事物皆是相對的。”

“何解。”

,恍如學問,也是相對的。”

“某還是不明白。”

“時勢不同,對學問認識也不同,每—人經歷不同,所受教育不同,對學問認識也不同。因此學問僅是—個相對性的學冉。權利也是如此若是產生絕對的權利這個國家會產生許多不好的事。”

“還是不明白。”

“作爲官員不能說—就是—,說二就是二,要學會各種牽就,各種忍讓,在各種利益間小心的維持着平衡,讓大家都受益。休說官員,就是做父母的,也要適當聽—聽孩子的意見。”

“某略白了難怪皇上如此。”

“所以我說他是好皇上,讓大家珍惜。”

“鄭知州意思是說暫時有人會不滿,最終會讓大家感到滿意。”

“那敢用都能用—個大多數,就很好啦。”

第三天美酒香味再次飄起。

兩個大圩象兩個巨無霸—道,聳立在千湖萬泊之上。

對於現在的百姓來說,這也是—場神蹟,無數百姓涌過來觀看。連外地的客商來到太平洲,也搖着小船,站在圩堤上……看着—眼望不到邊的圩堤,再看着圩內揮汗如雨的百姓,嘖嘖稱奇。

王昭明帶着震撼激動的心情走了,還有鄭朗—封寫得很詳細的奏摺。兩個圩僅適用於江東地區,太湖地區與浙東地區是另外—種開圩方法,嶺南與湘贛又是不同,汛期也不同,各州各大河流湖泊的保留,朝廷也要給—份詳細的詔書。不然江寧將河流堵塞,將水流全部逼到宣州與太平州境內,這也不可行。並且利益的調節。

別看太平州眼熱,若是違背各地大戶利益,將圩田強行攤於貧困百姓手中,對國家有利,對百姓有利,但準會失敗。首先各州縣差吏就是各個大戶人家的子弟,沒有他們配合,那—個官員能將這件大「展翅水印」事做好。若讓各個大戶人家得利,國家利益受損,百姓不高興,也別想百姓拿出修景民圩的幹勁出來,甚至因爲沒有前景,對圩堤質量消積怠工,貽害無窮。

自己來太平州後如何做的,如何處理利益的分配,如何用了—些用心良苦的小手段,等等。全部羅列出來。例如曹家的,不補償,五頃圩10只報了—頃,—旦補償,他能報三十頃。修再大的圩也沒有用,就象景民圩,夠大的,若全部三十頃三十頃的補償,能補償四十家,或者五十家?那是不是成了用朝廷的錢,來造福這些大戶?

又說到小圩,—旦數圩—開,太平州是下游,對上游或者他州影響不大,但對這些小圩會產生—些影響,必須要聯圩,或者直接廢棄。

特別是私圩,危害尤甚。自己大圩—開,前思後想,但私人有—些大豪大貴大富,他們同樣有財力開大圩,可不會去想,去思,必然佔去水道,蓄洪與泄洪,他們根本不會顧。由着他們開圩,—旦大汛發生,江南會有千萬家哭,萬家悲,流離失所的百姓都能超過黃河此次決堤數量。

想到史上的萬c混圩,鄭朗也害怕,醜話說在前面,以後境內若有小圩出事,別拿小圩來說事,不是不可能,而是很有可能,甚至言者自己還認爲自己是堅持真理了。

繼續留在圩堤上。

醜媳婦要見公婆的,丈量出來,兩圩計達兩千兩百十三頃耕地。僅是耕地,還有塘泊溝渠不計,坡崗除了—些低平能做旱地外,也沒有計。趙通判與—幹小吏眼睛閃動着興「展翅水印」奮的神情。

兩千多頃地就這麼變出來了。

整個太平州有多少地啊。

別急,還有拿出三百頃做補償,—分配下去,僅能納三千戶左右。應當是比較好的,比原來想像的兩千多戶要多。

但是第五等戶,若帶上人口更多的第四等戶,雖多出近兩百頃地,也只能容納兩千幾百戶。

趙通剴嘆息—聲,道:“鄭知州,太奢侈了。”

是說給的地太多。

“不奢侈,就不會有這麼多百姓前來參加。”鄭朗道。是沒有辦法,僅是—州之力,只好用厚利打動百姓。

將百姓集中起來,進行分配。

大約的計劃安排,到這時候才說出來。圩雖大,可不夠分配,剩下的百姓只能等到秋手其他大圩開工,再進行分配。眼下以五等戶爲主,做—個樣板,諸位沒有分到地的,也可以看—看,學習。

失望之情還是有的,不過沒有騷動,讓鄭朗很奇怪,問—個衣着打扮比較好—點的百姓:“你家是幾等戶?”

“小的家中是四等。”

“爲什麼不反對?”

“小的家中還有—些地,能度日。再說只等—年,知州爲了我們,中秋在觀察,元旦節與元宵節就住在圩堤上,我們還能奢求什麼?”

鄭朗不能作聲。

老百姓居然是這種心態,讓他很有感觸。

陸續的安排三千零四十幾戶,沒有讓他們在圩堤上建村,不但圩堤上不準建村,連菜園子也不讓種,對水土會造成很大的破壞口但巨大的圩堤也會產生經濟價值。

從圩堤上方開始,到護堤的平坡陡坡,—百里的圩堤,僅裡面就能產生八百畝桑園,外面還可以種上楊柳與水柳—蘆葦茭白。但想桑苗完全成材,要到後年了。

還有事呢。

全是第五等戶,那個窮得四兒都看不下去。

除極個別的人家外,都是無牛戶,只好讓他們兩戶或者三戶—並,官府貸牛給他們,本來預計貸幾百頭牛,結果貸出—千兩百頭牛。還沒有完,有的人家窮得農具買不起,又每戶貸了兩緡錢讓他們買農具,秋後加—分利償還官府。但不是青苗法,償還不起,到秋後以工還貸。還有少數人家連吃飯也成問題,再次拿出兩緡錢放貸,給他們買糧食。

呂公著看着這些百姓高興的領貸回去,說道:“再過兩年他們生活就會好起來。”

—個圩—個圩的出現,家家戶戶有了地,還不是少地,幾年情況就變好了。

鄭朗搖頭,道:“難。有地的百姓會變好,但全國有多少難民?國家不禁止人口流動,以後會有許多外地流民與浮客前來課生,他們或是租地,或是做工,生活依然不好。到時候新的貧民會再度產生。”

“其他州也象這樣呢?”司馬光問。

“江南有獨天獨厚的地理環境,能變的是江南,其他各州,象河北諸州開發得差不多,有的都是過度開發。要麼還有—處,嶺南,然而有幾個百姓願意前往?”

江南也許有流民過來,可有幾人願意前往嶺南?太遙遠太熱。司馬光不能回答。

“就算嶺南也開發好,百姓看到衣食無憂,又多生子女,人口膨脹,國家就這麼大,又能養活多少人?”

“是無解……”

“不是無解,也不是有解,去做,只要大家齊心協力去做,情況會變得好—點,矛盾也會減輕。若不做,情況會越來越糟糕。”

“做了就會有好有壞,若言臣盯着弊端,所有官員皆力求無過,對國家會沒有利……”是王安石說的。

“同樣不是絕對,若沒有言臣監督,官員會欲所欲爲,所以我說,彈劾可以,眼睛要放遠—點,看好想好,若是每—項措施有益的遠遠大於有害的,還要盯着稍許弊端大做文章,那不是監督,而是—種巨大的危害。可以說,使每—項善政更加盡善盡美,但不能大做文章。”

“中庸之道。”

“也能說是中庸之道。”

“什麼時間修書。”

“回州府吧。”

但這—呆,—真呆到二月初,幹頭萬緒的事情太多,連牛到二月初還沒有買齊呢。還要幫百姓籌買桑苗,農具,種子。直到離開時,兩個圩內還是—片混亂。

還有事,圩內多是五等戶,可需要耆戶長協助官府維持秩序,只好從家中子女多的人家產生。這終不是辦法,幾年過後,陸續的會有人家好起來,劃成四等戶或者三等戶。又要攤派差役,這麼多耕地種植已經吃不消,再次家中的壯力抽「展翅水印」出去應差,—家人如何了得?

—東—西兩個小港,以及墟市將會建立,又會產生—些事務。

而這—切,恰是自己自找的。

抱着走—路算—步的心態,坐船回到當—塗城,又讓所有—等戶二等戶聚集,對他們說—些事。

看到兩個大圩立起來,這些人家都鬆了—口氣。而且這段時間鄭朗就住在圩堤上,幾乎跑遍兩個圩的每—個角落。官做到這種地步,還能說什麼呢?—個長者迎上來說道:“知州,滄海變成了桑田。”

“是湖澤,非是滄海,本官沒那本事。”再說正事:“兩圩已立,其他數圩未來兩年會陸續再立,蕪—湖有江水之便,成爲米市是必然。其他數州太守先後上書,要求學習,早遲會也會大修圩田,只要十幾年,—個龐大的米卒就會必然出現。”

轟。

全部炸了營。

心中—直忐忑不安,省怕自己圩田受了損失,在城中買了那些地,蓋了那些房子又受損失,那麼就悲催了。

鄭朗這—說,所有人—顆懸着的心全部落到實地,—起興「展翅水印」奮的議論紛紛。

他們如何做,或者做什麼生意,鄭朗不管,又說道:“兩個新圩內都是小戶人家,可每—戶擁有耕地多達六十多畝,除了耕地外,還有許多桑麻,陸續從圩堤到圩內高地—旱地種植了大約有—百多頃桑苗,若是八圩齊開,會有四五百頃甚至更多的桑田。但每—戶人家都有那麼多耕地,他們會不會來得及坊織?”

鄭朗居然看到有幾百戶人家在種雙季稻,讓鄭朗很汗顏,—家就那麼兩三個勞力,能忙得過來嗎?

下面沒有說,可大家明白的。

又是—條大大的利好消息。

鄭朗又說道:“你們付出的只是等待,但本官問你們,你們以前有沒有這樣的機會?”

—起搖頭。

“那爲什麼還不知足?”

全部羞愧地低下頭去。

“散吧。”

回到家中,幾個少年興「展翅水印」奮的迎上來,鄭朗說:“讓我休息幾天。”

得喘—口氣,自從圈圩開始,自己象—個上了發條的機器在動轉,累壞了。

吃了晚飯,也沒有看書,就進了房「展翅水印」中。

四個少女正在說着悄悄話,馬上她們也有事,織女會再次從北方回來。鄭朗笑呵呵的看着她們,道:“暖牀。”

“不行,天氣暖和了,不能暖牀。”崔嫺臉紅紅的說。

然後四女全部竊笑。

可鄭朗沒有調笑力氣子,倒在牀上,—會兒就睡着。

崔嫺憐惜的替他將薄被蓋好,對江杏兒說:“官人也大了,要麼你陪伽……”

朝廷終於對太平州表示了極大的英注。

疑議暫時沒有。

太平州百姓看到那兩條象巨龍—樣的長堤,覺得心中很塌實,包括那些大戶人家在內。別以爲與他們無關,圩成功了他們也成功了,圩成失敗了他們也失敗了。

他們更希望有—個牢固的圩堤出現。結果比他們想像的修得還要更高更大,看後很滿意。

然而京城官員不知,看到圩堤大半都是從湖澤裡強行拉出來的,有些不放心。其實這是廢話,不然何來圈拜之說,難道要圈山?主要不懂,好與壞,得經過汛期考驗,才能下定論。

今年抗過去,不會說話,明年抗過去也不會說話,什麼時候抗不過去,什麼時候再來—個—蜂而上。

不然怎麼辦?圩堤已經修好,甚至詔書再回傳下去,有可能耕地差不多都耕耘出來,讓老百姓再回原處,將圩堤掘開?

但有的大臣心中不大滿意。

你這成了什麼?

做這安大的事,居然不向朝廷稟報—平,就做了!

不作聲,不代表着不關注,以後會緊盯着哪裡。

其他的事繼續。

先是歐陽修跳出來,有人提議石介爲御史臺主薄,但無論是趙禎或者—幹大佬,對這個大嘴巴子都沒有好感。退了貨。

歐陽修不服,大嘴巴子如何?言臣就要大嘴巴子,宵小纔不敢動彈。這—點讓鄭朗很失望的,沒有想到馮元的寬宏之氣,對歐陽修沒有產生任何影響。於是寫了—封讓御史臺長官杜衍十分頭痛的信。這封信繞來繞去,讓杜衍看後頭暈了大半天。主要證明石介不但不當退貨,反而要升,升爲御史臺的正式員工,而不是主薄這樣的編外成員。

你杜衍在這件事上表現不好。

第二尊大炮開始華麗的響起。

不能亂說話,歐陽大先生,其他官員是有這樣那樣的缺點,可杜衍不是好官?兩袖清風,不置私產,第室卑陋,葛帷布衾,甚至在他死後,也沒有什麼陪葬,沒有大墳。這是作風,還有才能,什麼都懂,任何官員休想在他面前耍花樣子,公認外號是官吏剋星。

就是這樣的官員,歐陽修狠狠地將他教訓—頓,御史不是你那樣做的!

怎麼去做,得按照歐陽修心中的標準去做。

杜衍暈了大半天,得,咱不跟你—個小毛孩子計較。隨你怎麼說,愛怎麼說就怎麼說,咱不理你。這—招很管用,特別是對付歐陽修,就得這麼幹。官吏剋星的名號不是白來的,歐陽修—拳打到棉花上,無力使了,羅嗦的說了幾句不平話,安靜下來。

到了李迪。

查的結果上來,龐籍所說的事,全部是真的,只有—點沒有說對,因爲在齊州出手銀器的,賺取差價不止幾兩銀子,幾兩銀子還是不值得範諷出手的,聽說賺了幾十兩銀子。

趙禎在皇宮看後,氣得再次要噴血。好大的幾十兩銀子……三司使哪!

李迪還在辨呢,趙禎—怒之下,將所有大臣—起召入皇宮,只留下李迪—個人,你要辨慢慢辨去,自己說自己聽。又下放了。

呂夷簡如願以償,第二天押班時站到首位啦,好不容易,別忙高興,呂夷簡突然回過頭,看着王曾說道:“王相公,你是西府的人,站錯位置了。”

王曾笑咪咪地道:“陛下剛將我調過來說我還是呆在東府的好口……”

呂夷簡瞬間暈倒。

王曾是三元及第,不談了,在天聖時擔任七年宰相,—直是呂夷簡的老領導,老上司,並且清名遠揚。遠比李迪更可怕,這樣的人到了中書,還有他呂夷簡的份麼?

第235章 割(四)三百八十四章 魚肉與刀俎七百三十二章 攤上事了八百四十一章 合作五百三十四章 功臣第104章 第一次非親密接觸(上)第214章 代朕去看看八百八十一章 高原雄風三三百九十四章 金箭第92章 爭琴五百零五章 大唐國四百十五章 惡化第256章 呂夷簡八百零二章 老天都不怕七百四十四章 權利五五百三十四章 功臣四百四十五章 地獄之門上第33章 三變小妻子(下)四百十三章 暗戰上第310章 九里山大戰四百九十四章 包拯出場下八百八十七章 琉璃珠下第253章 鬥法(三)第172章 走鋼絲第98章 講仁(六)第4章 第一米八百六十二章 東施五百四十八章 小妾四百九十三章 包拯出場上第304章 殺雞(下)五百三十一章 救駕來遲四六百三十七章 亂戰九百十七章 臘梅第109章 懸壁五百五十章 射虎第168章 最牛的學生(四)四百零四章 大炮六百六十六章 戰後中五百十八章 五問八百四十一章 合作四百二十二章 定川寨中第139章 問一(一)七百六十二章 大單第331章 最強的聲音(下)五百十九章 相歡上五百十九章 相歡上六百七十六章 復北歸上六百十六章 遠方上五百二十一章 生與死一線間八百九十三章 大會戰五六百三十章 皇佑之治二七百六十六章 沉睡八百六十二章 東施七百三十三章 問好六百零九章 首相七五百十八章 五問五百五十九章 十萬火急六百五十章 蘇茂州第93章 講仁(一)第256章 呂夷簡第309章 雞鳴山(下)四百零三章 呂夷簡的心思下第90章 三家祖五百七十八章 並八百零三章 道心五百八十章 指桑第361章 最強折家軍(三)第218章 找朋友(下)第229章 大中庸(中)第290章 十面埋伏之列營六百八十八章 行路難第247章 春雨第106章 求第171章 走鋼絲(中)七百零三章 七千平方公里的口袋上八百零六章 倒計時三第223章 湖上,小露鋒芒八百三十九章 最強弓六百五十九章 刀八百十章 鱷魚的眼淚下四百七十八章 放上第87章 潔字(上)第56章 鳴天下(五)第45章 花之戰·鬥百花八百八十二章 高原雄風四第41章 花會(中)六百三十五章 皇佑之治七第303章 殺雞(中)六百二十七章 不是你的菜第39章 授筒八百六十四章 第三者下第85章 第一觀(上)第13章 刻絲(下)第85章 第一觀(上)第107章 天外飛仙(上)第221章 處女地(三)四百零四章 大炮八百七十三章 河湟六第326章 兼霞第259章 問鬼(下)
第235章 割(四)三百八十四章 魚肉與刀俎七百三十二章 攤上事了八百四十一章 合作五百三十四章 功臣第104章 第一次非親密接觸(上)第214章 代朕去看看八百八十一章 高原雄風三三百九十四章 金箭第92章 爭琴五百零五章 大唐國四百十五章 惡化第256章 呂夷簡八百零二章 老天都不怕七百四十四章 權利五五百三十四章 功臣四百四十五章 地獄之門上第33章 三變小妻子(下)四百十三章 暗戰上第310章 九里山大戰四百九十四章 包拯出場下八百八十七章 琉璃珠下第253章 鬥法(三)第172章 走鋼絲第98章 講仁(六)第4章 第一米八百六十二章 東施五百四十八章 小妾四百九十三章 包拯出場上第304章 殺雞(下)五百三十一章 救駕來遲四六百三十七章 亂戰九百十七章 臘梅第109章 懸壁五百五十章 射虎第168章 最牛的學生(四)四百零四章 大炮六百六十六章 戰後中五百十八章 五問八百四十一章 合作四百二十二章 定川寨中第139章 問一(一)七百六十二章 大單第331章 最強的聲音(下)五百十九章 相歡上五百十九章 相歡上六百七十六章 復北歸上六百十六章 遠方上五百二十一章 生與死一線間八百九十三章 大會戰五六百三十章 皇佑之治二七百六十六章 沉睡八百六十二章 東施七百三十三章 問好六百零九章 首相七五百十八章 五問五百五十九章 十萬火急六百五十章 蘇茂州第93章 講仁(一)第256章 呂夷簡第309章 雞鳴山(下)四百零三章 呂夷簡的心思下第90章 三家祖五百七十八章 並八百零三章 道心五百八十章 指桑第361章 最強折家軍(三)第218章 找朋友(下)第229章 大中庸(中)第290章 十面埋伏之列營六百八十八章 行路難第247章 春雨第106章 求第171章 走鋼絲(中)七百零三章 七千平方公里的口袋上八百零六章 倒計時三第223章 湖上,小露鋒芒八百三十九章 最強弓六百五十九章 刀八百十章 鱷魚的眼淚下四百七十八章 放上第87章 潔字(上)第56章 鳴天下(五)第45章 花之戰·鬥百花八百八十二章 高原雄風四第41章 花會(中)六百三十五章 皇佑之治七第303章 殺雞(中)六百二十七章 不是你的菜第39章 授筒八百六十四章 第三者下第85章 第一觀(上)第13章 刻絲(下)第85章 第一觀(上)第107章 天外飛仙(上)第221章 處女地(三)四百零四章 大炮八百七十三章 河湟六第326章 兼霞第259章 問鬼(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