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世界經濟危機

世界大戰,遠比李經述預料的要來得快,因爲沙俄帝國崩潰以後,世界格局發生了重大變化,巴爾幹半島的政治平衡被徹底打破了。在1909年,歷史的蝴蝶效應,帶來了世界戰爭的龍捲風。

巴爾幹半島,國土面積只有大約55萬平方公里,相當於一個半日本國那麼大,這個半島是歐洲南部三大半島之一,位於歐洲東南隅,隔土耳其海峽與亞洲相望,東面是黑海,西面是亞德里亞海和愛琴海,北界是多瑙河及其支流薩瓦河,與歐洲大陸相接處十分寬闊,沒有高山阻隔,是歐亞大陸的交通樞紐,歷史是兵家必爭之地。

巴爾幹半島的歷史,極其複雜,島上的統治者也走馬燈似地換,從公元4世紀開始,匈奴人、阿瓦爾人、倫巴第人、保加利亞人、羅馬人以及斯拉夫各民族,就對巴爾幹半島的統治進行激烈爭奪。到了19世紀初期,沙俄帝國渴望打通南下地中海的通道,奧匈帝國企圖向南擴張通向亞得里亞海,英國、法國出於私利,則要保護通往印度洋和遠東的交通命脈,在這裡進行激烈戰爭。

南斯拉夫,地處巴爾幹半島的西北部,在6世紀,一支斯拉夫人開始突破拜佔廷帝國的多瑙河防線,侵襲巴爾幹半島,到公元7世紀。他們在巴爾幹半島定居下來,逐漸同當地土著居民融爲一體,統稱南方斯拉夫人。到14世紀到16世紀,昔日地跨歐亞非三洲的封建神權穆斯林帝國——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崛起,從亞洲西部出發,征服了巴爾幹半島,消滅了南斯拉夫境內的斯拉夫國家,在南斯拉夫和保加利亞、阿爾巴尼亞建立了長達500多年的軍事封建統治,巴爾幹半島長期處於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統治之下。

前面有提到,到了19世紀初,沙俄帝國泛斯拉夫情結氾濫,他們中的學者和詩人熱心研究斯拉夫各民族的民歌、民間傳說和鄉村方言,以證明斯拉夫各民族在種族上的親緣和語言文字方面的相近,試圖表現一種共同的斯拉夫意識。19世紀中期,俄國農奴制危機加深,沙皇政府急欲對外擴張,以緩和國內矛盾,俄國泛斯拉夫主義者主張斯拉夫人和俄羅斯人有着共同的歷史和血統關係,語言文化相近,宗教信仰相同,居住地域毗鄰,有着共同的命運和利害關係,俄羅斯民族是斯拉夫人的領導者,他們宣稱俄國是斯拉夫各民族的“保護者”,依靠沙皇才能保障斯拉夫人的前途,想建立以俄羅斯爲“盟主”的大斯拉夫帝國,使斯拉夫人擺脫奧地利和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統治,最後達到使俄國的歐洲疆界向西面和南面推進的目的。

沙皇亞歷山大一世、亞歷山大二世和沙皇尼古拉二世都野心勃勃,以各種方式支持泛斯拉夫主義及其運動,將其作爲推行侵略政策的工具,俄國以南方斯拉夫人的解放者自居,插手巴爾幹事務,塞爾維亞和保加利亞等地的斯拉夫人,則也幻想依靠沙皇俄國力量來趕走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壓迫者,到19世紀晚期,在沙俄的支持下,羅馬尼亞、塞爾維亞、保加利亞和阿爾巴尼亞等國相繼擺脫了奧斯曼帝國的統治,取得了獨立,這讓奧斯曼帝國十分憤怒。

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曾經是一箇中央集權的封建帝國,類似於晚清帝國,到19世紀中葉,奧斯曼帝國國力衰弱,歐洲列強把巴爾幹半島當成了肥肉,在這裡展開了激烈角逐,其中最積極的是奧匈帝國。

奧匈帝國其實到了19世紀中期也已經開始衰落,1859年的意大利獨立戰爭使它喪失了在意大利的所有非奧地利歷史領土;1866年的普奧戰爭迫使它被排除德意志邦聯之外;同時它境內的匈牙利對維也納的統治也非常不滿,因爲奧地利曾在在沙俄的支持下對1848年的匈牙利革命鎮壓。因爲匈牙利民族是奧匈帝國中的第二大民族,而且它的國土面積佔了帝國的三分之一,爲了保障奧匈帝國的皇帝在匈牙利的地位,防止這麼大的地區脫離帝國獨立,奧匈帝國的皇帝弗朗茨·約瑟夫一世不得不與匈牙利的貴族舉行安撫性質的談判,尋求一個可以使他們支持他的折衷方案,最終建立一個二元帝國,即奧匈二元帝國,簡稱奧匈帝國,弗朗茨·約瑟夫一世兼任奧地利皇帝和匈牙利國王,奧匈帝國急需擴張!

奧匈帝國七十八歲的奧皇弗朗茨·約瑟夫一世的目標,是趁着俄國奔潰,恢復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榮耀,收復塞爾維亞、羅馬尼亞、保加利亞和阿爾巴尼亞等故土,所以吞併了波黑之後,繼續陳兵塞爾維亞邊境,準備吞併塞爾維亞。

原來爲了應對沙俄在巴爾幹地區的擴張,德國、奧匈帝國和意大利建立了針對俄國和法國的三國同盟。1882年《德奧意三國同盟條約》簽字,三國同盟正式建立,德國成爲三國同盟的核心。到20世紀初,德國經濟迅速發展,趕上和超過了英國。德國修建“三b鐵路”的計劃也表明向巴爾幹半島擴張的意圖,從它的首都柏林開始,過土耳其首都伊斯坦布爾、到達亞洲的巴格達。爲了對付三國同盟。

1892年法國和俄國締結了軍事協定,法俄同盟由此形成。英國也調整了同法國、俄國的關係,在20世紀初分別簽訂了英法協約和英俄協約。英法、英俄協約的簽訂,意味着英、法、俄三國協約的建立。這樣,歐洲兩大軍事集團:同盟國和協約國就最終形成。

中國和德國、英國一起瓜分了沙俄後,斯拉夫人和南斯拉夫人都淪爲了歐洲的劣等民族,奧匈帝國的皇帝弗朗茨·約瑟夫一世覺得,擴張的時機到了,在德國的默許下,於1908年悍然出兵吞併了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兩地,也就是波黑,而當地人民本來是想同塞爾維亞結合起來,共同組成一個大的南方斯拉夫人的國家。

熟話說,瘦死的駱駝比馬大,這時的奧匈帝國雖然已經沒有當年的輝煌,但還是地跨中歐、東歐、南歐的一個幅員遼闊的大國。國土面積歐洲第二,人口歐洲第三,有5200萬。與此同時,奧匈帝國機械製造和軍火工業的規模亦是世界第五,只在大英帝國、中華帝國、美利堅合衆國、德意志帝國之後,重炮部隊質量更是世界第二,僅次於中華帝國。

奧匈帝國國防軍總共擁有步兵部隊如下:62個奧地利步兵團、40個匈牙利步兵團、4個波斯尼亞-黑塞哥維納步兵團、28個戰地步兵營、1個波黑戰地步兵營、4個蒂羅爾步兵團。帝國國防軍炮兵部隊實力最強,兵種最齊全,擁有42個野戰加農炮團、營級建制的14個野戰榴彈炮師、11個乘騎炮兵師、14個重榴彈炮師、11個山地炮兵團、6個要塞炮兵團、10個獨立要塞守備炮兵營。奧匈帝國國防軍還擁有騎兵部隊:16個驃騎兵團、10個槍騎兵團、15個龍騎兵團。

另外,奧匈帝國還有所謂的戰地獵兵部隊,29個獨立戰地獵兵營,4個蒂羅爾獵兵團,4個波斯尼亞獵兵團。奧匈的戰地獵兵部隊其實就是輕步兵部隊,由於傳統上這些部隊的士兵都是招募自獵人,所以有此名字。和普通步兵不同,戰地獵兵部隊要求具備深入敵後,遊擊作戰,不依賴重火器支援,不參與大兵團作戰等任務。同時,部分戰地獵兵部隊實際上是山地輕步兵部隊,這些部隊從傳統的山民中招募,爬山涉水習慣成自然地如履平地,由於經常打獵而槍法出色,而且具備一定的野外生存能力,是執行山地滲透,襲擾等任務的不可多得的優秀部隊,有點像現在的特種兵部隊。

1909年,奧匈帝國的海軍實力也不弱,擁無畏艦1艘、準無畏艦3艘,前無畏艦6艘,海防艦4艘,防護巡洋2艘,裝甲巡洋艦3艘,輕型/偵察巡洋艦4艘,驅逐艦25艘,潛艇6艘。 шшш ▲ttκΛ n ▲¢ O

而且隨着奧匈帝國第二次工業革命的展開,帝國在19世紀的最後50年中無論工業、商業還是金融業都有了大幅提升,正是這種短暫的繁榮、還有德國、意大利等同盟國對奧匈挺身到底的堅持,使奧皇弗朗茨·約瑟夫一世毫不猶豫地投入到戰爭中,準備在有生之年,恢復帝國的故土,吞併波黑之後,奧匈帝國的首要目標就是塞爾維亞。

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到15世紀末,完全征服了塞爾維亞,開始長達5個世紀的統治,但塞爾維亞在1804年和1815年兩次革命當中獲得了高度自治。1878年,塞爾維亞在俄國的協助下獲得完全獨立,1882年就成立了獨立王國,人口約400萬人,其中能動員的軍隊和預備役人員約有100萬,不是那麼容易對付,並且,迫於奧匈帝國大兵壓境,塞爾維亞和保加利亞結盟,黑山和希臘也參加,組成了巴爾幹同盟。

原來俄國是塞爾維亞的傳統保護國,俄羅斯帝國奔潰後,沙皇尼古拉二世尋求了英國、法國組成的協約國的保護,塞爾維亞等國自然也尋求英國和法國的保護。奧地利向塞爾維亞開戰,英國和法國等協約國這時對德國和奧匈帝國的擴張極爲不滿,而且英國有足夠的理由對德國借同盟國謀求霸權保持戒心。英國人的傳統,是不以行爲者的動機來判斷行爲者,而是根據行爲者的實力來判斷,也就是說即使奧匈帝國不出兵佔領波黑,攻打塞爾維亞,因爲德國擁有龐大的陸軍,這支軍隊如何使用都足夠挑動英國人的神經。現在德國皇帝威廉二世又大力發展海軍,英國的霸權將受到威脅。法國也不想歐洲成爲德國和奧匈帝國的地盤,加之資本主義世界生產過剩,爆發了經濟危機,所以英國和法國答應成爲塞爾維亞的保護國。

英國和法國爲了拉攏俄國,讓俄國佬到前線當炮灰,以免除沙俄政府對英國和法國的戰爭賠款爲條件,讓俄國派勞工到前線。尼古拉二世好不容易得到一個喘息的機會,立即答應了英國和法國的要求。畢竟,現在沙俄帝國奔潰以後,經濟破產,俄國到處都是流落街頭的工人和農民,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隨時都有可能又跟布爾什維克鬧革命。這樣一來,俄國也準備參戰了,一場同盟國和協約國在歐洲的大戰就無可避免了。

不過戰爭最終爆發的最重要原因,還是因爲世界經濟危機。多年的工業化發展,資本主義國家在1908年左右發生了一場世界性的經濟危機!

這場世界性的經濟危機起源於美國。早在1907年3月,華爾街就爆發了交易所危機,1907至1908年,美國破產的信貸機構超過了300個,共負債4億美元,還有3萬家工商企業登記破產,共負債5億美元。危機到了什麼地步呢?一些儲戶甚至因爲疲憊不堪便僱人給他們排隊,包括後來成爲華爾街名人的高盛公司的悉尼·溫伯格,當時排一天隊能賺10美元。

這次的危機中,美國工業生產下降的百分之三十,失業人數最多時估計爲500到600萬,這是以前各次危機中未曾有過的。金融海嘯很快波及歐洲,危機波及世界許多國家,德國、英國、法國等國竭力向自己的殖民地傾銷商品,這樣一系列危機加劇了英國和德國、德國與法國之間的矛盾。最終,世界大戰的導火索,在有“歐洲火藥桶”之稱的巴爾幹半島提前爆發。

而1908年的中華帝國,因爲早就成了中央銀行,以金本位爲基礎的貨幣體系,有效抵禦了金融危機,加之完備的工業化體系建立不久,所以受經濟危機的影響不大。而中國的軍隊早已做好了打世界大戰的準備,所面臨的問題,只是加入同盟國還是協約國的問題。在塞爾維亞,協約國和同盟國的戰爭一觸即發,李經述在總統府召開了高級軍事會議,陸軍總長段祺瑞、遠東地區司令徐世昌、陸軍次長馮國璋、海軍總長劉步蟾、海軍次長鄧世昌、第一炮兵司令蔣百里等高級將領參加了會議。會議的主要議題是中國參加協約國還是同盟國。

第108章 讓子彈飛第5章 李鴻章的苦衷第209章 列日要塞大戰第54章 琉球特區第202章 裁者的末日第149章 英雄救美第186章 武裝干涉第13章 回國走仕途第249章 楊翠喜妓案(1)第44章 袁世凱平亂第170章 搞垮日本經濟第29章 李鴻章家族第35章 臺灣保衛戰(3)第31章 大敗法軍第177章 張作霖納妾第150章 戰爭動員第163章 收回法租界第3章 百科全書第191章 莫斯科崩潰第241章 最後的海戰(2)第162章 梁啓超遇刺第117章 廢黜光緒(中)第140章 五國聯軍第119章 滿漢之爭第164章 幹掉法國艦隊第12章 盧漢鐵路第107章 強國之夢第185章 分裂沙俄第102章 消滅日本海軍(2)第168章 收回膠州和澳門第228章 中美強硬聲明第215章 中國的態度第24章 胡雪巖的生意經第239章 世界在變化第144章 西班牙投降第204章 英國妥協第11章 奪取菲律賓(2)第51章 擺平朝鮮第38章 獵熊行動第29章 李鴻章家族第1章 李鴻章的兒子第20章 北洋水師學堂第38章 獵熊行動第43章 朝鮮甲申政變第21章 開辦魚雷專業第34章 沙俄皇太子來訪第3章 傳統的婚俗第15章 妹妹的婚事第252章 京城首虎第15章 妹妹的婚事第110章 招安大刀會第132章 對日本宣戰第43章 朝鮮甲申政變第107章 強國之夢第38章 獵熊行動第52章 佔領日本長崎第127章 李鴻章 訪美第20章 直隸提督第4章 痛斥張佩綸第26章 權力與女人(3)第29章 權力變局(2)第141章 燒掉靖國神社第182章 嗜血的契卡第267章 國強民富第18章 試驗重機槍第109章 中西文明衝突第138章 研發坦克第4章 痛斥張佩綸第216章 凡爾登絞肉機第271章 中國的拿破崙第120章 東南立第108章 讓子彈飛第150章 戰爭動員第235章 權力的遊戲第237章 沙皇退位第22章 三個朝鮮小妾第196章 轟炸英軍第25章 權力與女人(2)第260章 上海交際花案(2)第144章 西班牙投降第146章 新文化運動第216章 凡爾登絞肉機第9章 大移民計劃第126章 第一共和國第56章 擊沉日本軍艦第39章 與日本開戰(1)第231章 中國的勝利第1章 光緒選妃第45章 購買鐵甲鉅艦第265章 德先生與賽先生第235章 權力的遊戲第55章 研發中國潛艇第198章 不丹迴歸中國第143章 遠征古巴第10章 中國復興會第21章 袁世凱進宮第24章 胡雪巖的生意經第48章 坑日本首相第106章 當山東巡撫第106章 當山東巡撫
第108章 讓子彈飛第5章 李鴻章的苦衷第209章 列日要塞大戰第54章 琉球特區第202章 裁者的末日第149章 英雄救美第186章 武裝干涉第13章 回國走仕途第249章 楊翠喜妓案(1)第44章 袁世凱平亂第170章 搞垮日本經濟第29章 李鴻章家族第35章 臺灣保衛戰(3)第31章 大敗法軍第177章 張作霖納妾第150章 戰爭動員第163章 收回法租界第3章 百科全書第191章 莫斯科崩潰第241章 最後的海戰(2)第162章 梁啓超遇刺第117章 廢黜光緒(中)第140章 五國聯軍第119章 滿漢之爭第164章 幹掉法國艦隊第12章 盧漢鐵路第107章 強國之夢第185章 分裂沙俄第102章 消滅日本海軍(2)第168章 收回膠州和澳門第228章 中美強硬聲明第215章 中國的態度第24章 胡雪巖的生意經第239章 世界在變化第144章 西班牙投降第204章 英國妥協第11章 奪取菲律賓(2)第51章 擺平朝鮮第38章 獵熊行動第29章 李鴻章家族第1章 李鴻章的兒子第20章 北洋水師學堂第38章 獵熊行動第43章 朝鮮甲申政變第21章 開辦魚雷專業第34章 沙俄皇太子來訪第3章 傳統的婚俗第15章 妹妹的婚事第252章 京城首虎第15章 妹妹的婚事第110章 招安大刀會第132章 對日本宣戰第43章 朝鮮甲申政變第107章 強國之夢第38章 獵熊行動第52章 佔領日本長崎第127章 李鴻章 訪美第20章 直隸提督第4章 痛斥張佩綸第26章 權力與女人(3)第29章 權力變局(2)第141章 燒掉靖國神社第182章 嗜血的契卡第267章 國強民富第18章 試驗重機槍第109章 中西文明衝突第138章 研發坦克第4章 痛斥張佩綸第216章 凡爾登絞肉機第271章 中國的拿破崙第120章 東南立第108章 讓子彈飛第150章 戰爭動員第235章 權力的遊戲第237章 沙皇退位第22章 三個朝鮮小妾第196章 轟炸英軍第25章 權力與女人(2)第260章 上海交際花案(2)第144章 西班牙投降第146章 新文化運動第216章 凡爾登絞肉機第9章 大移民計劃第126章 第一共和國第56章 擊沉日本軍艦第39章 與日本開戰(1)第231章 中國的勝利第1章 光緒選妃第45章 購買鐵甲鉅艦第265章 德先生與賽先生第235章 權力的遊戲第55章 研發中國潛艇第198章 不丹迴歸中國第143章 遠征古巴第10章 中國復興會第21章 袁世凱進宮第24章 胡雪巖的生意經第48章 坑日本首相第106章 當山東巡撫第106章 當山東巡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