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九章 南征影響二

當朱厚煌艦隊就要來到古晉的時候。消息不僅僅傳到了古晉,也傳到了距離古晉不遠的馬六甲城中。

馬六甲城就是法摩沙。

他地勢比較高,依山而建。而馬六甲城下面,是一些類似日本城下町。大片大片的集市遍佈平原之上,直接到港口。而港口更是佛郎機人的重地,分做兩處,一處就商業用的港口,另一處就是軍用港口,軍用港口直接在法摩沙的城下。並建築堡壘與法摩沙相連。

雖然法摩沙並不是那種專門的棱堡,但是法摩沙城堡因爲地勢曲曲折折,卻有棱堡的效果,再加上城牆上一處處火炮。

不管誰來看,都是一等一的要塞。

在法摩沙城中議事廳之中,安東尼奧與託梅還有其他人都圍繞兩邊坐好,唯有一個人坐在上面。

西方人雖然不像現在的大明這樣主次分明,但是也能顯露出尊卑來。

坐着最重要位置上的人已經有一些年老了,頭髮微微花白,腰間配置一柄長劍,長劍常常因爲他的晃動,撞在其他什麼東西上面,發出叮叮噹噹的聲響。

這個人就是麥哲倫說過的一個人,就是葡萄牙的東方總督。亞伯奎。

十年之前,就是他攻破馬六甲,將馬六甲從滿刺加國手中奪下來,並且滅亡了滿刺加國。

這一次安東尼奧的所請求的援兵,幾乎上是整個葡萄牙在東方,印度所有的機動的兵力。可以說這麼多軍隊聚集在馬六甲,葡萄牙其他方面的所有軍事行動都必須暫時停止。

所以亞伯奎不放心這裡,要來這裡看看。

這一次會議就是他來主持。

“各位先生,滿刺加國的抵抗還沒有消失嗎?諸位先生,國王派遣諸位來東方,並不是讓您旅遊的,滿刺加國的國都,皇宮,乃至於陵墓都變成諸位腳下的城堡,諸位還想放任滿刺加國繼續存在嗎?”亞伯奎就好像是一頭雄師一樣,說道:“請告訴我,什麼時候,才能完全消滅滿刺加國?”

十年之前,滿刺加國被滅,國王逃到了大明請求援兵,最後終老大明,但是並不是滿刺加國王室所有人都這樣沒有出息。也有人領導滿刺加國子弟繼續抵抗佛郎機人。

不過滿刺加國雖然比渤泥國要強大一點,甚至渤泥國有一段時間,就是滿刺加國的附庸。但是在國家結構之上,滿刺加國與渤泥國並沒有什麼區別。

滿刺加國王的權威建立在馬六甲城之上。

馬六甲城不僅僅是滿刺加國的首都,也是南洋重要的貿易港口。單單在這裡人口就有二十萬上下。這樣強大的馬六甲城,纔是滿刺加國王的依仗。

只是馬六甲城成爲佛郎機人的領地之後,滿刺加國王室衰落,就是一種必然。

現任滿刺加國王退往內陸,不在海上活動,繼續堅持抗爭,不過他的抗爭對佛郎機人來說,很麻煩,也僅僅是很麻煩而已。

“亞伯奎大人,滿刺加國王現在的活動範圍在山地之中,想消滅他,就必須有足夠的陸軍兵力,而我們現在的兵力很少,能保持現狀已經不錯了。”

朱厚煌其實應該來馬六甲看看。

朱厚煌一直在說兵力匱乏,而佛郎機人在馬六甲的維持,纔是真正的兵力匱乏。

當初征服馬六甲,也不過用一千多名陸軍,而現在在馬六甲維持的兵力,大概也是這個數目。多也不會多上多少。

“這一次我從果阿帶來足夠的人手,要一次性解決滿刺加國王的問題。”亞伯奎說道。

亞伯奎對這一次來馬六甲,顯然是要有所作爲的,他要一次性解決馬六甲遇見的所有的問題。

“香料羣島怎麼樣了?難道你們還沒有從香料羣島獲得足夠的香料嗎?我必須提醒你們,國內想要撤除馬六甲總督的呼聲很高?你們必須要讓國王看道到足夠的利益,足夠的利益,懂嗎?”

其實馬六甲總督在葡萄牙王室那邊根本沒有這個職位,他們只有一個馬六甲要塞守備司令的名頭。

在人們的印象之中,大航海時代都是非常賺錢的,但是恰恰相反,大航海的前期開拓行爲,並不能賺多少錢。

就如葡萄牙現在。如果不是葡萄牙人與朱厚煌達成了交易。朱厚煌打通中國商品進入歐洲的重要一環。否則現在馬六甲經營是不盈利的。

歷史上的航海開拓並不是那麼順利,至少葡萄牙人是這樣的,葡萄牙在東方的存在一直是官方的,直到幾十年之後,葡萄牙人實在承受不住這麼大財政黑洞,馬六甲的存在讓商人賺到了錢,而葡萄牙王室卻虧了。纔有東印度公司的出現。

而現在他們就要面對這個問題,至少他們不知道因爲朱厚煌的存在,他們的財政情況要比歷史上好多了。

“大人,香料羣島的事情已經辦妥,將成爲帝國在馬六甲新的經濟增長點,這一點不會有差錯的。請大人放心。”安東尼奧恭敬說道。“至少想獲得更多利潤,我們只能向北看,而不是向東看。”

亞伯奎自然能聽懂安東尼奧的意思,也許是他們在朱厚煌身上獲得了太多的利益,所以對中國簡直是垂涎三尺。注意力也多放在大明。

這也是爲什麼朱厚煌的一舉一動都被佛郎機人密切注意,無他,利益使然。

亞伯奎現在並不想說這個,因爲對付朱厚煌,是最重要的議題,也是他這一次專門從果阿過來的目的所在,但是正因爲最重要,所以要放在最後來說?

“那麼馬六甲的貿易問題?什麼時候?馬六甲才能恢復他貿易中心的位置?”亞伯奎眯着眼睛看着下面。

他們不由的苦着臉。

馬六甲這個古老的港口,當初鄭和下西洋的時候,也在這裡停泊過,說他是整個南洋的中心,有一點點過,但是的確是一個地區性的大港口。

但是自從佛郎機人佔領馬六甲之後,一切都變了。

無他,佛郎機人作爲一個外來者,天然周圍的國家排斥,而且滿刺加國的下場,也讓很多國家兔死狐悲。

他們不約而同的限制了去馬六甲城的貿易。

即便是再優越的地位,沒有足夠的人,也是白搭。

所以限制的馬六甲城看起來也是一個大城市,全靠東雍的貿易支撐着,其他各國的貿易少的很。

“想要恢復馬六甲的貿易地位,有兩個辦法,第一個辦法就是嚮明帝國服軟,向大明稱臣。明帝國在南洋有非同一般的影響力,只有明帝國接納了我們,那麼我們在南洋的困境,就一掃而空了。”

“第二個辦法是什麼?”亞伯奎問道。

第一個辦法已經證明行不通了,當初,亞伯奎一佔馬六甲,第一件事情就是向北京派出了使者,使者輾轉數年後,在北京遇見了朱厚煌。這個使者就是託梅。

“第二個辦法,就是戰勝明帝國,只要能戰勝明帝國,這一帶的霸權,就會到我們的手中,到時候,自然能讓他們言聽計從。”

南洋的土著的實力根本不抵擋不住佛郎機人,這一點早已有歷史證明了。他們也沒有將南洋土著看在眼裡面。

而因爲東雍朱厚煌頻頻在南洋現身,讓南洋各國有了心的靠山,在排擠佛郎機人上面,。做的更絕了。直接影響到了馬六甲城的收入。

而朱厚煌編織的南洋貿易網絡,有意無意將馬六甲城排斥在外,也大大影響到了馬六甲城的恢復。

第二百三十五章 安慶攻防戰十第八百三十七章 東雍之戰十一第八百三十五章 東雍之戰九第四百二十一章 古晉之變三第五百六十九章蔣氏第四百零一章 善後二第七十二章 銀子【二】第三百二十五章 吳太后的命令第七百三十四章 江上追逐第七百二十八章 楊廷和之死二第七十一章 銀子第三百二十五章 吳太后的命令第五百六十章 瘟疫八第六百四十二章 東雍與大明三第三百零九章 與敵同行第八百七十六章 勝負手十一第一百三十八章 吳家寶藏第三百一十章 橫渡南洋第二百六十章 萬銳之死下第三百四十二章 升龍之變七第八百三十二章 東雍之戰六第五百五十九章 瘟疫七第六百三十三章 經年之後四第六百一十章 升龍圍城戰十五第二百二十五章 寧王之亂之安慶第四百六十八章 火燒泉州第四百四十三章接戰二第二百七十三章 爭功四第六百零七章 升龍圍城戰十二第六百一十八章 四方雲動第二百六十五章 火燒贛江二第四百四十九章 接戰八第五百二十八章 城下之盟第三百三十八章 爭貢之爭第二百二十章 寧王之亂之黃石嘰第三百章 安南終第五百九十七章 升龍圍城戰二第五百三十八章 麥哲倫的遭遇三第三百一十七章 蘇祿五第五百七十八章 再戰升龍第七百九十六章 對淡目國的作戰準備第四百六十九章 老薑謀略第一百零三章 人之將死第六十五章 唐伯虎【二】第八百五十二章 仇華守福寧二第八章 練兵第五百五十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十一第三百零三章 占城三第七百四十二章 出使?第二百七十九章 雍王太傅王陽明二第八百三十八章 東雍之戰十二第七百四十五章 出使四第八百一十七章 椰城之戰八第四百二十七章 麥哲倫顧問二第八百五十八章 何文淵第一百零七章 正德之心第六百七十八章 對馬島之戰八第五百五十八章 鄭綏的選擇第五百五十八章 瘟疫六第一百四十四章 臺灣海戰第二十三章 張欽第一百二十二章第六百五十章 倭亂之謝氏滅門案四第八百二十九章 東雍之戰三第四十四章 再勝第八百六十一章 寧波在望第七百九十九章 截殺使者第六百四十九章 倭亂之謝氏滅門案三第三百六十三章 白藤江第四百零一章 善後二七百八十三章 金洲戰事五第七百五十四章 王陽明的遺產二第三百六十一章 分一杯羹第一百七十章 夜襲下第五百五十四章 瘟疫二第三百七十四章 升龍城內第一百五十章 和議第六章 不服第二十二章 練兵【3】第八百七十六章 勝負手十一第六百七十五章 對馬島之戰五第四百零五章 陸完的病情第一百二十三章第四百二十四章 決策二第三百八十七章 升龍會戰第二百七十一章 爭功二第三百七十章 等後援第二百零七章 朱厚煌給出的出路三第五百一十九章 京畿鏖戰第七百八十九章 南都和議二第九十九章 狹路相逢第八百五十八章 何文淵第二百三十一章 安慶攻防戰六第八百二十四章 對策二第六百二十六章 歸來的艦隊第六百八十章 炮轟長崎第四百四十九章 接戰八第四百八十一章 談判破裂第七百八十八章 南都和議第五百六十一章東雍近況二
第二百三十五章 安慶攻防戰十第八百三十七章 東雍之戰十一第八百三十五章 東雍之戰九第四百二十一章 古晉之變三第五百六十九章蔣氏第四百零一章 善後二第七十二章 銀子【二】第三百二十五章 吳太后的命令第七百三十四章 江上追逐第七百二十八章 楊廷和之死二第七十一章 銀子第三百二十五章 吳太后的命令第五百六十章 瘟疫八第六百四十二章 東雍與大明三第三百零九章 與敵同行第八百七十六章 勝負手十一第一百三十八章 吳家寶藏第三百一十章 橫渡南洋第二百六十章 萬銳之死下第三百四十二章 升龍之變七第八百三十二章 東雍之戰六第五百五十九章 瘟疫七第六百三十三章 經年之後四第六百一十章 升龍圍城戰十五第二百二十五章 寧王之亂之安慶第四百六十八章 火燒泉州第四百四十三章接戰二第二百七十三章 爭功四第六百零七章 升龍圍城戰十二第六百一十八章 四方雲動第二百六十五章 火燒贛江二第四百四十九章 接戰八第五百二十八章 城下之盟第三百三十八章 爭貢之爭第二百二十章 寧王之亂之黃石嘰第三百章 安南終第五百九十七章 升龍圍城戰二第五百三十八章 麥哲倫的遭遇三第三百一十七章 蘇祿五第五百七十八章 再戰升龍第七百九十六章 對淡目國的作戰準備第四百六十九章 老薑謀略第一百零三章 人之將死第六十五章 唐伯虎【二】第八百五十二章 仇華守福寧二第八章 練兵第五百五十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十一第三百零三章 占城三第七百四十二章 出使?第二百七十九章 雍王太傅王陽明二第八百三十八章 東雍之戰十二第七百四十五章 出使四第八百一十七章 椰城之戰八第四百二十七章 麥哲倫顧問二第八百五十八章 何文淵第一百零七章 正德之心第六百七十八章 對馬島之戰八第五百五十八章 鄭綏的選擇第五百五十八章 瘟疫六第一百四十四章 臺灣海戰第二十三章 張欽第一百二十二章第六百五十章 倭亂之謝氏滅門案四第八百二十九章 東雍之戰三第四十四章 再勝第八百六十一章 寧波在望第七百九十九章 截殺使者第六百四十九章 倭亂之謝氏滅門案三第三百六十三章 白藤江第四百零一章 善後二七百八十三章 金洲戰事五第七百五十四章 王陽明的遺產二第三百六十一章 分一杯羹第一百七十章 夜襲下第五百五十四章 瘟疫二第三百七十四章 升龍城內第一百五十章 和議第六章 不服第二十二章 練兵【3】第八百七十六章 勝負手十一第六百七十五章 對馬島之戰五第四百零五章 陸完的病情第一百二十三章第四百二十四章 決策二第三百八十七章 升龍會戰第二百七十一章 爭功二第三百七十章 等後援第二百零七章 朱厚煌給出的出路三第五百一十九章 京畿鏖戰第七百八十九章 南都和議二第九十九章 狹路相逢第八百五十八章 何文淵第二百三十一章 安慶攻防戰六第八百二十四章 對策二第六百二十六章 歸來的艦隊第六百八十章 炮轟長崎第四百四十九章 接戰八第四百八十一章 談判破裂第七百八十八章 南都和議第五百六十一章東雍近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