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三章 擴軍

朱厚煌打發了吳行之之後。

立即召集所有人。還是陸完先開口。

陸完的身形有一點老了,或者說更老了一些。不過陸完輕輕一開口,就讓人有一種值得信任的感覺。

陸完說道:“江西來的人口,會以三批分別運輸過來,第一批也是最少的,總共有十幾萬人,分別填充在數個縣城之中,打散安置。不會讓他抱團的。在這裡我可以保證,只有足夠的銀兩,所有人的安置,都不是問題。”

吳行之說道:“問題是沒有足夠的銀兩。”

安置數十萬,這樣的大工程,在陸完的手裡,能安安穩穩的安排下來,這樣的才幹,絕不是州郡之才。但是吳行之卻承受不住了。

朱厚煌看着吳行之,心中暗道:“當初跟着我那個稚嫩的年輕人也算是成長起來了。”

作爲整個東雍的財相。吳行之的壓力是最大。也是因爲吳行之的出身太低,他不過是在數學上有一點成就,即便這些成就,在大明數學界也不是最厲害的。

如果不是機緣巧合,以吳行之的出身,他不過能成爲某個商號的賬房先生而已,但是他現在成爲整個東雍的賬房先生,他心中既感激知遇之恩,又是心中忐忑,害怕出了什麼問題。所以兢兢業業的工作。

在東雍這一兩年,吳行之幾乎將工作,當成了自己的所有。他除卻工作之外,一無所有,朱厚煌給他的賞賜,全部交給了家小。

而且東雍這一段的資金鍊,可以說承受最大壓力的人,就是吳行之了。

有的人在壓力下承受不住,有的人在壓力之下爆發出來了,吳行之就是爆發出來的。在剛剛來到東雍的時候,他連唐寅面前都恭恭敬敬的持弟子禮。而現在,有王陽明,陸完這樣大佬出現的場合,他敢硬頂陸完。可見吳行之的成長。

東雍糟糕的財政,讓吳行之忘記了所有忌諱,也不在乎是再與誰說話了。說道:“現在除卻安置移民之外,殿下答應占城王的條件,必須擴軍,擴軍數兩應該在一萬五千人。這一大筆錢還沒有着落的,要知道占城已經提前給了我們二十萬石糧食了,我們不能言而無信。”

“擴軍一萬五千人需要的錢很多嗎?”朱厚煌問道:“孤記得,孤擴軍的原則,不是儘量挑選寧王軍,他們都是有經驗的,根本不用多訓練。武器裝備,孤記得都是有儲存的,只要拉起來就能成軍,只需一個月的軍餉,或者再加一些安家費?”

“殿下,你早就記錯了。”吳行之說道:“在殿下離開東雍之前,我們是有足夠的兵器儲備,但是現在,所有的兵器都已經被殿下賣出去了。現在還再加班加點的打造。所以說想要迅速成軍,只要從其他方式弄來兵器。”

什麼叫做其他方式弄到兵器,根本就是從福建那邊買過來,大明的兵器製造水平參差不齊,現在還不是晚明時期,晚明時期的兵器是完全不能用,而這個時期的兵器,有些質量可以信任,有的質量不可以信任。所以從福建搞來的兵器,不重新仔細檢查的話,根本不能用,這樣一來成本要比自己打造,要高的多。

朱厚煌完全忘記了,自己賣出的兵器,一想起這麼大的武器缺口,朱厚煌就不知道該怎麼辦。於是問道:“諸位有什麼好辦法嗎?”

一個聲音說道:“殿下,即便向占城派兵,也不需要派出一萬人,可以分派派出。”說話的人就是戚景通。

戚景通此刻長不得陣,打不了仗。但是領兵打仗的經驗還在。朱厚煌也能信任他,在朱厚煌不在的時候,是戚景通代理軍務。所以戚景通在軍務上有很大的發言權。

此刻他說道:“殿下,組成一萬五千大軍的兵器,我們是不夠,但是組成五千軍隊的兵器,卻是夠的。”

“而且,東雍不是沒有兵器,在縣兵之中,還是有一些兵器的。我們可以分批派出士卒。”

所有人都覺得這個注意不錯,但是朱厚煌卻沒有說話。

朱厚煌知道,戚景通的注意不是不行,但是如果按照戚景通的辦法,也就是將整個東雍的防禦放空了。

這是有極大風險的。

所有人一時間都想到了朱厚煌在擔心什麼。但是這個決定,他們都不能代替朱厚煌做決定。

朱厚煌閉上眼睛細細回想,暗道:“第一,我不缺少兵員,只是欠缺武器,全力打造,這個戰鬥力缺乏期,其實並不長。第二,東雍也不是完全沒有防禦的,雖然陸上並沒有什麼兵力了,但是海上還有不一支艦隊,這一出去占城,就不用東雍艦隊,調用南洋艦隊的人馬。”

如果分別比較三支艦隊,東雍艦隊,是嫡長子,而琉球艦隊,是次子,而南洋艦隊是後孃養的艦隊。南洋艦隊的實力,還不如安南艦隊實力。也就是說,一旦發生戰事,南洋艦隊沒有必勝的把握。

不過比起東雍的安危,這都可以不往後面放。

朱厚煌暗道:“做大事,怎麼能不冒風險啊?如果一件事情完全沒有風險。那麼同樣的他的收益也是相當有限。”

朱厚煌說道:“好。這件事情就這麼定了。”

擴軍之事暫緩了,節省下一些財政。但是這些錢投向那個方向,怎麼才能產生價值。這些都是問題。

不過這問題又轉移到少府之中了。

暫且不提。

“我們的財政到底能維持多長時間?行之給個明白話吧。”朱厚煌問道。

這是吳行之算過不知道多少次的算術題,他簡直眼睛不眨一下,說道:“根據我們現在的收入,再加上每個月,越來越多的消耗,在今年十月之前,必須有一大筆財政收入,否則資金鍊將要崩掉。”

朱厚煌低下頭,不知道該說什麼。

但是吳行之依舊說道:“如果殿下有什麼想法的話,最好提前跟我說,因爲在八月之後,我們只剩下維持資金。根本沒有進行任何一個大行動的可能性。”

朱厚煌忽然覺得資金牙根疼,他仔細一算,他想做些什麼只有在未來兩個月之間,纔有行動的機會。但是兩個月時間能幹些什麼?

兩個月時間,從哪裡找一大筆錢?朱厚煌本來計劃是對安南進行一場戰爭,獲取足夠的資金,但是哪裡有時間啊?

兩個月發動一場戰場?朱厚煌一想起來,就覺得焦頭爛額。頭皮發麻。

“好了,先不談這個問題了。”朱厚煌說道,因爲他知道,即便說了,也解決不了。那就是先解決能夠解決的問題。

朱厚煌說道:“先說吏試的事情吧。”

“殿下,吏試的事情需要你親自主持,不過之前的準備都已經準備好了,因爲雍王在安慶守城之戰,名揚天下,來投奔殿下的人更多了,還有南洋各地投奔過來的人,所有這一次參加吏試的人,超過了一千人。”陸完說道。

只是他沒有說出來一件事情,那就是因爲朱厚煌名聲響亮起來,移民到東雍的人正在陸續增長。而且數量越來越多了。

即便朱厚煌能解決江西移民問題。之後逐漸增多的移民,也是朱厚煌面對的問題。

朱厚煌說道:“這樣一來,東雍人才缺乏的事情,是不是能解決了啊?”

陸完眉頭再次皺起來說道:“殿下恰恰相反,由於殿下又在呂宋另立一縣,缺乏的文吏官員,更多了。”

第一百一十七章 征服第四百三十九章前哨戰二第三十四章 應州之戰王勳【二】第四百二十一章 古晉之變三第八百八十六章 勝負手完第六百八十六章 長崎初戰第五百零四章 法摩沙的終結第八百六十二章 寧波現狀第四百七十八章 香料羣島結束戰鬥二第六百五十八章 投靠東雍?第二百五十三章 出兵第六百九十章 夜襲第六百二十五章 太平洋航線第二百八十一章 東雍財政危機第四十八章 入城第三百四十七章 雙城戰記三第十章 長史第一百四十章 金鈴鐺第五百五十九章 瘟疫七第六十一章 吳行之第一百四十八章 援兵第一百五十九章 佛郎機炮第四百三十九章前哨戰二第八百一十七章 椰城之戰八第七百四十六章 出使五第二百八十三章 東雍漁業第九百零七章 兵臨城下第一百九十七章 交易第二百三十二章 安慶攻防戰七第五百七十四章 升龍城下第二百八十五章 重臣羣集第五百三十二章 該元嘉靖第一百七十五章 楊慎走馬薦陸完第六十一章 吳行之第六百六十六章 大內與細川第三百一十五章 蘇祿三第三百九十六章 升龍會戰十第六百七十七章 對馬島之戰七第八百四十三章 鄭綏第六百五十四章 海上運兵第二百八十章 東雍瑣事第一百八十六章 徵蠻五第一百章 傷寒第四十八章 入城第四百四十章 前哨戰三第六百六十九章 大內的對策第二百三十七章 安慶攻防戰十二第六百四十五章 經濟危機第二百九十八章 安南四第四百一十章 政治潔癖?第八百六十一章 寧波在望第七十二章 銀子【二】第二百三十八章 安慶攻防戰十三第二十章 經緯【3】第六百零九章 升龍圍城戰十四第四百五十一章 接戰十第一百四十章 金鈴鐺第二百七十一章 爭功二第四十章 決勝【三】第一百四十五章 臺灣海戰下第八百九十八章 南京城四第二百八十五章 重臣羣集第五百一十一章 帝崩十三第五百一十七章 逃離北京第四百八十一章 談判破裂第五百一十六章 帝崩十八第三百六十三章 白藤江第四百三十五章 出使馬六甲二第七百零八章 後宮瑣事二第七十二章 銀子【二】第六百四十九章 倭亂之謝氏滅門案三第一百一十六章 雍王之政第五百四十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第四百零九章 戚景通的希冀第二十六章 系統問題第七百一十九章 正旦大朝三第二十六章 系統問題第六百三十三章 經年之後四第三百七十八章 奪升龍三第五百九十六章 升龍圍城戰第八百五十三章 仇華守福寧三第八百四十章 沈希儀之死二第六百五十三章 倭亂之加劇三第一百一十五章 楊慎到來第五百五十九章 瘟疫七第四百一十六章 麥哲倫第六百五十三章 倭亂之加劇三第七百零七章 後宮瑣事一第六百八十九章 開炮第四百九十五章 帝崩第一百七十二章 金礦生產第八十八章 唐寅的魔法第六百三十三章 經年之後四第七百八十二章 金洲戰事四第三百三十二章 占城王的野望第七百零二章 第一波倭亂的平息四第七百八十章 金洲戰事二第四百六十二章 香料羣島之戰三第四百一十四章 南方有警第四百零二章 善後三
第一百一十七章 征服第四百三十九章前哨戰二第三十四章 應州之戰王勳【二】第四百二十一章 古晉之變三第八百八十六章 勝負手完第六百八十六章 長崎初戰第五百零四章 法摩沙的終結第八百六十二章 寧波現狀第四百七十八章 香料羣島結束戰鬥二第六百五十八章 投靠東雍?第二百五十三章 出兵第六百九十章 夜襲第六百二十五章 太平洋航線第二百八十一章 東雍財政危機第四十八章 入城第三百四十七章 雙城戰記三第十章 長史第一百四十章 金鈴鐺第五百五十九章 瘟疫七第六十一章 吳行之第一百四十八章 援兵第一百五十九章 佛郎機炮第四百三十九章前哨戰二第八百一十七章 椰城之戰八第七百四十六章 出使五第二百八十三章 東雍漁業第九百零七章 兵臨城下第一百九十七章 交易第二百三十二章 安慶攻防戰七第五百七十四章 升龍城下第二百八十五章 重臣羣集第五百三十二章 該元嘉靖第一百七十五章 楊慎走馬薦陸完第六十一章 吳行之第六百六十六章 大內與細川第三百一十五章 蘇祿三第三百九十六章 升龍會戰十第六百七十七章 對馬島之戰七第八百四十三章 鄭綏第六百五十四章 海上運兵第二百八十章 東雍瑣事第一百八十六章 徵蠻五第一百章 傷寒第四十八章 入城第四百四十章 前哨戰三第六百六十九章 大內的對策第二百三十七章 安慶攻防戰十二第六百四十五章 經濟危機第二百九十八章 安南四第四百一十章 政治潔癖?第八百六十一章 寧波在望第七十二章 銀子【二】第二百三十八章 安慶攻防戰十三第二十章 經緯【3】第六百零九章 升龍圍城戰十四第四百五十一章 接戰十第一百四十章 金鈴鐺第二百七十一章 爭功二第四十章 決勝【三】第一百四十五章 臺灣海戰下第八百九十八章 南京城四第二百八十五章 重臣羣集第五百一十一章 帝崩十三第五百一十七章 逃離北京第四百八十一章 談判破裂第五百一十六章 帝崩十八第三百六十三章 白藤江第四百三十五章 出使馬六甲二第七百零八章 後宮瑣事二第七十二章 銀子【二】第六百四十九章 倭亂之謝氏滅門案三第一百一十六章 雍王之政第五百四十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第四百零九章 戚景通的希冀第二十六章 系統問題第七百一十九章 正旦大朝三第二十六章 系統問題第六百三十三章 經年之後四第三百七十八章 奪升龍三第五百九十六章 升龍圍城戰第八百五十三章 仇華守福寧三第八百四十章 沈希儀之死二第六百五十三章 倭亂之加劇三第一百一十五章 楊慎到來第五百五十九章 瘟疫七第四百一十六章 麥哲倫第六百五十三章 倭亂之加劇三第七百零七章 後宮瑣事一第六百八十九章 開炮第四百九十五章 帝崩第一百七十二章 金礦生產第八十八章 唐寅的魔法第六百三十三章 經年之後四第七百八十二章 金洲戰事四第三百三十二章 占城王的野望第七百零二章 第一波倭亂的平息四第七百八十章 金洲戰事二第四百六十二章 香料羣島之戰三第四百一十四章 南方有警第四百零二章 善後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