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六章 應對

朱厚煌說道:“你的意思是不管嗎?”

楊慎說道:“不用去管,只有等他們要進攻東雍的時候出發,截斷後路就可以將楊一清準備的精銳一掃而空。”

“楊一清是糾結了數省之精銳,我們能一舉殲滅,則江南沿海之地,大明精華地帶,任我們來去。”

楊慎越說越興奮。雙眼都冒出光來來了。

朱厚煌還是不大放心。

他對楊慎的計劃從戰略方面還是表示認可的。但是從實際上如何操作,朱厚煌可不會聽楊慎。

比如海上截擊敵人船隊,難度都不是算太小,當然了這裡的難度並不是來自於敵人,而是海洋。

打敗敵人完全沒有問題,這幾年東雍的水師也歷練出來。可以說是海上精銳,但是再怎麼精銳也要對大海表示驚懼。

他們的困難不在如何擊敗敵人,而在於如何找到敵人。

楊慎的計劃很好。但是朱厚煌並不覺得很容易完成。

楊慎覺得東雍體系完善,又有三營雍軍,如果遭遇進攻,可以在數日之內,擴軍數萬,而東雍水師主力雖然不在了,還有大量的漁船可以作爲水師補充。

畢竟東雍的水師,有很多水師都來自於漁船上的水手,已經成爲東雍慣例了。東雍的漁船體型都比較大,適合遠洋捕魚。

當然這遠洋也遠不到哪裡去,不過船上也有一些自衛的火炮,與武器。各地海盜都不搶。一來會有抵抗,這些漁民在大海上討生活兇悍之處並不比海盜差多少,比較很多海盜嘍囉,都是漁民出身,二來,沒有油水。漁船上除了魚就是魚,能有什麼值錢的東西。三來,還有後患,如果殺的乾乾淨淨一個人也沒有逃走還好,但凡被東雍知道了。就會被追殺到底。

朱厚煌覺得他需要派一個信得過人去鎮守東雍。

朱厚煌覺得汪直最合適。

首先這個人要在資歷上能夠服衆,汪直在資歷上並不差,二來,這人有指揮水陸兩軍的能力,這一點汪直也是可以的。

朱厚煌給汪直一個機會,近幾年沒有仗打,等大明打過來,汪直如果能立下首功,將來也好提拔。

朱厚煌說道:“不管怎麼說,孤不放心東雍,如今南都一帶,纔剛剛開拓出來,需要幾年經營,東雍萬萬不能有失。否則東雍根基不穩。孤準備命汪直節制北港,雍南兩府雍軍,並節制東雍艦隊,與琉球艦隊。”

這裡說的東雍艦隊,並不是雍國主力艦隊,而是支東雍島艦隊。

雍國主力艦隊,也就全部是東雍型戰艦的艦隊,在南都駐紮。否則朱厚煌纔不放心遷都的。

讓汪直去東雍。也有這樣的打算。

雖然馬六甲在南都之西,有封鎖馬六甲海峽,抵抗佛郎機有可能的進攻。但是馬六甲與南都距離太近了,馬六甲完全可以被南都直轄。

朱厚煌要加強以南都爲中心這一片區域之內的整合。

楊慎笑道:“殿下,這您不應該跟我說,應該與戚樞密說。”

“對。”朱厚煌笑道:“越發瞭解大明,越發覺得,大明組織幾十萬大軍出征的能力,退化的差不多了,更不要是更爲複雜的登陸了。

一切隨着朱厚煌的計劃進行。

朱厚煌將汪直安置在東雍,將馬六甲改爲府,然後將馬六甲水師的權力收到了雍國主力水師手中。

朱厚煌又想起了俞大猷。

俞大猷在安南一帶,已經有好幾年了,是時候調換一下了。朱厚煌傳來,讓俞大猷到南都述職。

俞大猷來到南都之後,第一件事情,是入樞密院述職。

這些年在朱厚煌的主持之下,很多條文都在不段的完善。比如俞大猷的述職,之前述職不過與上司聊聊就可以。

現在述職必須有報告,而且戚景通還要找人專門研讀報告,與總督府的對照。

現在的樞密院可不是一個空架子了。

早已被充實起來了。有一部分是朱厚煌從各行業徵召的人選,還是就是通過東雍吏試進入樞密院的文吏。

朱厚煌一心想將樞密院向總參謀部方面發展,但是能不能發展起來,卻是另一回事了。

俞大猷終於走完程序了,然後來見朱厚煌。

“臣俞大猷拜見殿下。”俞大猷說道。

朱厚煌說道:“俞將軍請起。”

俞大猷拱手侍立,內侍弄來一個凳子,他淺淺坐上去,朱厚煌問道:“安南那些人還安分嗎?”

“來殿下神威,宵小不敢放肆。”俞大猷說道。

朱厚煌說道:“你在安南也有數年了吧。”

俞大遒說道:“臣到峴港府已經有六年之久。”

朱厚煌說道:“時間不短了,這一次掉你回來,是希望有在樞密院一陣子,朝廷祖制本就是文武分制,但是現在情況,”朱厚煌冷哼一聲,表示不屑,也不知道是不屑大明朝廷的戰鬥力,還是不屑朝廷文官的本事。

“我東雍絕對不會出現這樣的情況,俞將軍,你是孤培養的將才,將來樞密使的位置,定然有你的位置,所以,現在的你就要熟悉樞密院的工作流程。”朱厚煌說道。

俞大猷有些失望,說道:“臣明白了,謝殿下。”

俞大猷有些失望。

是軍人都渴望戰爭,特別是優秀的軍人,俞大猷之所以有現在的地位是怎麼來的,不就是俞大猷拼殺出來的。

所以俞大猷不喜歡在樞密院之中。但是不喜歡,也對抗不了朱厚煌決定。

朱厚煌正想說些什麼的。

忽然有人進來,將一封密奏送上來,朱厚煌打開一看,臉上立即變色了,說道:“俞將軍,你可能不需要去樞密院了。立即接管南都軍隊,準備出征。”

俞大猷心中一動,知道是發生大事了,卻不知道是什麼大事,說道:“是。”

朱厚煌立即令身邊的文書寫下聖旨,給了俞大猷,俞大猷必須去樞密院報備,樞密院頒下虎符之後,才能調動軍隊。

朱厚煌一邊讓俞大猷速去,一邊說道:“將吳鳳儀叫過來。”

吳鳳儀進來,朱厚煌不等他跪下來,就厲聲問道:“這是怎麼回事?爲什麼現在亞齊打過來,我才知道這一回事?亞齊有多少人,亞齊能動用多少軍隊,亞齊有多少船隻?這些都沒有說,你們就是這樣辦事的嗎?”

“臣有罪。”吳鳳儀說道:“臣剛剛已經緊急調動檔案,亞齊國王乃阿里·穆哈雅特·夏。他出身草莽,白手起家創建了亞齊王國,數年之來,一直在擴張,並且在佛郎機在南洋時期,作爲回回教的盟主,竭力對抗佛郎機人,滿刺加國王之所以一直與佛郎機人戰鬥,據說,就是有亞齊的支持。”

朱厚煌說道:“那麼說他們是我潛在的敵人嗎?爲什麼他們已經開戰了,我現在才知道啊?”

吳鳳儀說道:“繡衣衛在外面的暗樁,大多都是以商人爲主,而這亞齊方面數日之前,就有一點不對勁,最後所有的消息都斷絕了。臣現在還不知道是怎麼回事,但是想來,是亞齊的所有暗樁,全部都被清除了。”

朱厚煌心中微微一嘆,說道:“亞齊那邊到底是怎麼回事?務必查清除,孤可以接受失敗,但是絕對無法接受敗得不明不白。”

吳鳳儀說道:“是。”

朱厚煌說道:“去,繡衣衛全力運作,孤要你將整件事情的來龍去脈查清除。”

“是。”吳鳳儀說道:“臣定不負殿下之令。”

朱厚煌打發吳鳳儀離開之後,立即派人緊急召見羣臣。

第五十七章 楊廷和的默許第四百七十六章 廈門灣之戰尾聲第三百二十八章 越南情況第七百六十七章 十二土司第六百四十三章 東雍與大明四第五百五十七章 瘟疫五第七百六十章 第二次馬六甲海戰第六十七章 許棟第八百六十三章 迫降第四百六十章 香料羣島之戰第二百一十五章 南巡序幕第二百七十八章 雍王太傅王陽明第五百一十二章 帝崩十四第八百九十五章 南京城第五百四十六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七第八百四十八章 福建三第十一章 佛郎機第一百二十七章 雍國兵制第一百七十八章 迎陸完第四百八十六章 日耗千金二第六百一十三章 如何善後?第二百二十六章 安慶攻防戰第三百八十八章 升龍會戰二第一百章 傷寒第二百六十二章 定計第一百一十三章 收穫的日子第五百七十九章 再戰升龍二第七百二十五章 新氣象第四百五十九章來之不易的勝利第五百三十六章 麥哲倫的遭遇第八百七十六章 勝負手十一第八百五十七章 下溫州二第五百二十六章 京畿鏖戰八第三百八十八章 升龍會戰二第三百四十一章 升龍之變六第三百五十九章 安南消息第八十六章 勾心鬥角第三十二章 應州之戰之達延汗第五百六十七章 張璁三第十八章 經緯【1】第三百二十二章 王者歸來第五百六十六章 沈希儀的野望第二百二十一章 寧王之亂之黃石嘰之戰第一百六十四章 後楊慎時代的來臨第二章 比劍第四百七十五章 廈門灣之戰五第二十八章 雲飛揚第四百六十八章 火燒泉州第八百八十七章 寧波城下第三百七十八章 奪升龍三第一百零三章 人之將死第八百三十三章 東雍之戰七第五十三章 臺灣計劃第五百一十二章 帝崩十四第四百八十九章 鑄炮問題第一百六十三章 以不變應萬變第六百零九章 升龍圍城戰十四第四百零二章 善後三第七百八十章 金洲戰事二第八百三十章 東雍之戰四第六十二章 兩萬兩第七百六十六章 屠殺與招撫二第一百一十章 母后來東雍第一百八十八章 徵蠻七第八百九十三章 嘉靖的怒火第六百九十三章 毛利投誠第三百五十二章 行刑第三百四十六章 雙城戰記二第一百六十四章 後楊慎時代的來臨第五百二十七章 京畿鏖戰第三百九十九章 升龍會戰十三第五百七十六章 升龍城下三第二百零九章 過節第四百二十八章 南征第二百一十四章 水師學院二第七百九十二章 亞齊的覆滅二第七百二十七章 楊廷和之死第八百一十章 椰城之戰二第七百二十章 正旦大朝四第八百九十八章 南京城四第四百二十二章 古晉之變四第二百二十七章 安慶攻防戰二第三百六十九章 安南水寨第八百二十二章 大明vs東雍四第四百一十九章 古晉之變第六百七十七章 對馬島之戰七第八十二章 下澎湖第四百三十六章 決裂第二百五十四章 王陽明第六百五十五章 海上運兵二第二百一十一章 鐵炮是怎麼樣煉成的第一百一十七章 征服第五百零七章 帝崩九第六百八十二章 關門海峽之戰第二百二十一章 寧王之亂之黃石嘰之戰第八百六十二章 寧波現狀第六十五章 唐伯虎【二】第八百八十八章 寧波城下二第一百四十二章 惡風南來
第五十七章 楊廷和的默許第四百七十六章 廈門灣之戰尾聲第三百二十八章 越南情況第七百六十七章 十二土司第六百四十三章 東雍與大明四第五百五十七章 瘟疫五第七百六十章 第二次馬六甲海戰第六十七章 許棟第八百六十三章 迫降第四百六十章 香料羣島之戰第二百一十五章 南巡序幕第二百七十八章 雍王太傅王陽明第五百一十二章 帝崩十四第八百九十五章 南京城第五百四十六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七第八百四十八章 福建三第十一章 佛郎機第一百二十七章 雍國兵制第一百七十八章 迎陸完第四百八十六章 日耗千金二第六百一十三章 如何善後?第二百二十六章 安慶攻防戰第三百八十八章 升龍會戰二第一百章 傷寒第二百六十二章 定計第一百一十三章 收穫的日子第五百七十九章 再戰升龍二第七百二十五章 新氣象第四百五十九章來之不易的勝利第五百三十六章 麥哲倫的遭遇第八百七十六章 勝負手十一第八百五十七章 下溫州二第五百二十六章 京畿鏖戰八第三百八十八章 升龍會戰二第三百四十一章 升龍之變六第三百五十九章 安南消息第八十六章 勾心鬥角第三十二章 應州之戰之達延汗第五百六十七章 張璁三第十八章 經緯【1】第三百二十二章 王者歸來第五百六十六章 沈希儀的野望第二百二十一章 寧王之亂之黃石嘰之戰第一百六十四章 後楊慎時代的來臨第二章 比劍第四百七十五章 廈門灣之戰五第二十八章 雲飛揚第四百六十八章 火燒泉州第八百八十七章 寧波城下第三百七十八章 奪升龍三第一百零三章 人之將死第八百三十三章 東雍之戰七第五十三章 臺灣計劃第五百一十二章 帝崩十四第四百八十九章 鑄炮問題第一百六十三章 以不變應萬變第六百零九章 升龍圍城戰十四第四百零二章 善後三第七百八十章 金洲戰事二第八百三十章 東雍之戰四第六十二章 兩萬兩第七百六十六章 屠殺與招撫二第一百一十章 母后來東雍第一百八十八章 徵蠻七第八百九十三章 嘉靖的怒火第六百九十三章 毛利投誠第三百五十二章 行刑第三百四十六章 雙城戰記二第一百六十四章 後楊慎時代的來臨第五百二十七章 京畿鏖戰第三百九十九章 升龍會戰十三第五百七十六章 升龍城下三第二百零九章 過節第四百二十八章 南征第二百一十四章 水師學院二第七百九十二章 亞齊的覆滅二第七百二十七章 楊廷和之死第八百一十章 椰城之戰二第七百二十章 正旦大朝四第八百九十八章 南京城四第四百二十二章 古晉之變四第二百二十七章 安慶攻防戰二第三百六十九章 安南水寨第八百二十二章 大明vs東雍四第四百一十九章 古晉之變第六百七十七章 對馬島之戰七第八十二章 下澎湖第四百三十六章 決裂第二百五十四章 王陽明第六百五十五章 海上運兵二第二百一十一章 鐵炮是怎麼樣煉成的第一百一十七章 征服第五百零七章 帝崩九第六百八十二章 關門海峽之戰第二百二十一章 寧王之亂之黃石嘰之戰第八百六十二章 寧波現狀第六十五章 唐伯虎【二】第八百八十八章 寧波城下二第一百四十二章 惡風南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