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二章 寧王之亂之黃石嘰之戰二

“怎麼辦,怎麼辦?”朱厚煌心中想道,他大腦急速旋轉,頭上微微見汗。

放棄鄭路是最妥當的方法,但是朱厚煌絕對不想這樣做。並不是朱厚煌多在乎鄭路,而是朱厚煌不能讓自己屬下認爲自己的天性涼薄。

如果去救鄭路,很容易讓這邊的船隻也搭進去。

因爲朱厚煌所帶過來的船隻,大多是海船,這些海船在南京往下的長江之中航行,沒有一點問題,但是在南京往上的長江之中,就要小心了。

朱厚煌先前沒有注意到這個問題,但是此刻想來,真是一頭冷汗。

如果此刻去救鄭路,是不是,救鄭路的船隻也擱淺在哪裡?那時候損失就更大了。

不過一會兒,朱厚煌就有了決斷,暗道:“軍心爲重,縱然有些損失也認了。”朱厚煌立即命令兩艘三桅船去救鄭路,讓鄭路船上的人全部轉移,然後將船一把火燒了,將船上上的所有火炮都推進長江之中。

兩艘三桅船,小心翼翼的靠過去。他們一邊靠過去,一邊小心自己船隻周圍的水位。正在接近的時候。寧王的水師過來。

朱厚煌只能咬着牙,說道:“衝上去擋住寧王水師。”

因爲這一個意外,本來能全身而退的戰鬥,立即變得勝負未知。

雍國艦隊猛地向上遊衝過去。一時間火炮齊發。

轟轟的火炮之聲,壓制住了其他所有聲音,硝煙瀰漫之中,在江面上散出一層薄霧。硝煙的味道瀰漫開來。

雍王水師用兇猛的火力壓制住了上游的船隻。這一次寧王水師也拼了命,朱厚煌看見好幾艘小船紛紛被點燃。順水下面放過來。

是水戰之中,常用的火船。

對於火船,朱厚煌早有應對的辦法。

或者說並不是朱厚煌的辦法。而是福建水師傳承下來辦法,用長長的竹竿,猛地撐住火船,然後然後幾個人一起用力,將火船給頂開。

這火船並不是蓄謀以久,而是臨時採取的應對,這樣一來。還好對付。如果早就準備好的火船,就不會是一這四五艘船了。而是幾十艘火船。

就在雍國水師正在辛苦的與寧王水師戰鬥,甚至就要短兵相接的時候,鄭路這邊,也開始緩緩的撤退了。

兩艘三桅船並沒有直接與鄭路的船對接,而是遠遠的拉開距離,用繩索連接,利用五桅船與三桅船的高度差。一個個順着繩索滑過來。

鄭路是最後一個。他看着完好無損的五桅大福船,還有泛着冰冷光澤的佛郎機炮,心中不由有些不捨。

他是海盜出身,從來沒有用過這麼好的船。這麼好的火炮,結果這一艘船還沒有剛剛到手,就立即面臨被摧毀的處境,讓鄭路怎麼舍的啊?

不過不捨的人,該怎麼決斷,還是要怎麼決斷的。鄭路拉出一道長長的火線,將一頭插入,堆積在一起的火藥包之中。點燃之後,頭也不回的順着繩索來到一艘三桅船上。

兩艘船稍稍離開遠一點,就聽見一聲震耳欲聾的爆炸之聲。卻見這艘從中間,猛地爆炸開來,隨即燃起了熊熊大火,好像是一個巨大的火炬。

這樣大的動靜,根本不用去提醒,整個戰場上都知道了。

“走。”朱厚煌立即下令。十幾艘船齊齊掉帆,順水而下,速度極快。

剛剛與朱厚煌激戰的船隻幾乎沒有幾個緊緊跟在後面追擊,無他,雍國水師兇猛的火力,讓他們吃了很大虧,每一艘船上不是屍橫遍野。船舷上不知道到底有多少個大洞。有的還在咕咚咕咚的進水。

雖然一時間沉不了船,但是時間一長,這船隻難免要傾覆的。

不過,這些船隻不追擊,不等於朱厚煌一點事情都沒有,因爲朱厚煌的後面現在也有幾十艘船攔截。

狹路相逢勇者勝。雍國水師鼓滿風帆,直愣愣的撞了過去。相距較遠,先用實彈,然後再用散彈,再接近,就狠狠的撞過去。

福船高大的身軀,比起這些民船,就好像是座海上浮動城池一樣。而且這船隻建造的時候,都是嚴格要求的,超乎一般軍用標準,而寧王軍的這些船,根本就是民船,民船要求的是經濟性,而不是堅固。

這一撞高下立辨。

朱厚煌死死抓住了身邊的桅杆,只覺得身體猛地一震,身下的船隻好像是一下子高了起來,再然後重重的砸了過去。

朱厚煌再往後面看去,卻見一大片木頭碎片鋪滿了江面。

朱厚煌心中苦笑:“沒有想到打了半天,第一艘被擊沉的船隻,是被撞沉的了。”

十幾艘大福船,都是黯然通過了寧王軍的攔截,只是幾艘三桅福船,與寧王船隻的體型上的差距,並不是太大的。

“殿下,你看。”戚景通立即指着後面向朱厚煌說道。

朱厚煌抽開望遠鏡看過去,卻見六艘三桅船被重重圍在一起。雙方的船隻相距,不過數丈之遠,此刻寧王軍的火器也能用了。

不管是虎蹲炮,還是一窩蜂,還是其他亂七八糟的火器,一時間全部發射。與佛郎機炮發射散發出來的煙霧,混合在一起,一時間遮擋住了朱厚煌的視線,他眼中煙霧繚繞,看不真切。

朱厚煌雖然沒有看清楚,但是卻也知道,後面這幾艘船相當的危險。

“回去。”朱厚煌心中滴血。

他心中不由的暗地檢討,心道:“這一段時間,我過的太順了,以爲寧王軍的戰鬥力,還比不上海盜,但是大錯特錯。”

是的,寧王軍的戰鬥力雖然不強,但是韌性卻相當厲害。

如果現在羅列傷亡的話,就會發現,在這一次短短的接觸之中,寧王軍大量傷亡,船雖然沒有沉多少,但是船上的人卻死了不少。

但是即便是這樣,寧王軍依舊保持了前仆後繼,沒有後退。當然這也許是水流的原因,但是如果沒有有力的組織,即便是水流不利,也擋不住人求生的慾望。

至少海盜打不了這麼傷亡慘重的勝仗。

雍王軍的傷亡並不多,但是朱厚煌的本錢小,經不起損失。

特別是雍王水師本部,可以與朱厚煌的親軍相媲美。都是朱厚煌的心尖。是朱厚煌嫡系之中的嫡系。朱厚煌指望這些種子,將來能擴充出來稱霸四海的艦隊,怎麼能不心疼啊。

這一次雙方都是靠得非常近的近戰。幾乎能看見對面船隻上的人臉。

朱厚煌讓親軍之中的火槍手,上甲板列陣以待。

雙方的火器胡亂發射,一窩蜂好像一陣雨一樣噴射下來,奪奪的聲音,是弓箭射在了甲板之上,叮叮噹噹的聲音,是弓箭射在火炮上,與鐵甲之上,還有沉悶的入肉之聲。還有幾聲慘叫之聲。

還有咚咚的聲音,是實心彈敲擊在船舷之上。

不得不說 ,朱厚煌都是大船,船舷高,在水戰之中還是有大的優勢的,外面船隻的炮彈只能打在船舷之上,根本不能打在甲板之上,唯有拋射的弓箭什麼的能打在甲板之上,但是朱厚煌往下面的,卻是一打一個準,將下面的甲板清掃了,一遍又一遍。鮮血簡直將甲板染紅了。

再加上列隊的火槍說,一排排的向下面射擊,密集的彈雨,幾乎不留任何縫隙,將這個甲板給覆蓋住了,雙方交鋒不過一會兒,對面的船隻就承受不住了,紛紛推開。

不一會的功夫,朱厚煌的座船就與幾艘三桅福船匯合在一起了。

第四百一十八章 麥哲倫東雍遊記第五百四十九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十第四百四十五章 接戰四第二十七章 秋風起第八百一十章 椰城之戰二第六百九十二章 夜襲完第七十五章 平亂【二】第七百二十五章 新氣象第三百二十三章 擴軍第六十二章 兩萬兩第七十一章 銀子第二百一十七章 寧王之亂二第四百四十五章 接戰四第三百七十七章 奪升龍二第六十九章 起航第七十章 兵變第一百七十九章 陸完的計劃第二百一十九章 寧王之亂四第七百三十四章 江上追逐第九十二章 雍王相唐寅第四百八十九章 鑄炮問題第六百五十八章 投靠東雍?第七百六十五章 屠殺與招撫第二十六章 系統問題第三百三十九章 爭貢之爭二第六百五十八章 投靠東雍?第七百章 第一波倭寇的平息二第四百五十三章 猶如此案第二百九十三章 視察二第八百六十一章 寧波在望第二百二十八章 安慶攻防戰三第三百五十七章 雲海關下五第七百七十五章 大海戰四第三百五十四章 雲海關下二第五百六十四章 東雍近況五第一百九十二章 東雍根本策二第六百六十三章 日本局勢第五十三章 臺灣計劃第一百六十四章 後楊慎時代的來臨第二百七十一章 爭功二第一百零四章 天不絕我第五百三十五章 中國人在西班牙三第三百三十七章 幕後何人?第一百八十五章 徵蠻四第四百四十一章 總結成敗第二百一十二章 魏家的處理第二百七十三章 爭功四第一百五十七章 初至北京第八百一十四章 椰城之戰五第二百零三章 日本來使第六百二十五章 太平洋航線第五百一十三章 帝崩十五第五百三十一章 君臣第四十九章 耀兵第八百五十九章 仇華的突圍第五百六十八章 張璁四第六百八十一章 長崎大火第二十六章 系統問題第六百七十五章 對馬島之戰五第七百四十三章 出使二第三百三十章 作假第三百二十九章 吳太后的命令二第八百三十章 東雍之戰四第一百三十九章 到達戰場第五百二十九章 城下之盟二第一百五十九章 佛郎機炮第二百零四章 海盜羣聚第一百一十六章 雍王之政第六百四十二章 東雍與大明三第八百零一章 海盜會盟第八百六十七章 勝負手二第五百七十九章 再戰升龍二第一百七十六章 大移民浪潮第八十四章 臺灣第八百四十六章 福建第六百四十九章 倭亂之謝氏滅門案三第五十九章 離別第三十四章 應州之戰王勳【二】第五百八十九章 浮橋之戰八第二百零九章 過節第四百六十章 香料羣島之戰第二十九章 谷大用第二百九十八章 安南四第八百六十六章 勝負手第六百一十四章 如何善後?二第三百四十六章 雙城戰記二第七十四章 平亂【一】第八百四十四章 西路軍第三百一十一章 渤泥第五百四十一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二第五百零九章 帝崩十一第七百四十二章 出使?第七百三十章 楊廷和之死四第四百五十二章 許棟之死第三百零八章 暹羅四第七百七十五章 大海戰四第三百零九章 與敵同行第八百零一章 海盜會盟第八百六十九章 勝負手四第四十八章 入城
第四百一十八章 麥哲倫東雍遊記第五百四十九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十第四百四十五章 接戰四第二十七章 秋風起第八百一十章 椰城之戰二第六百九十二章 夜襲完第七十五章 平亂【二】第七百二十五章 新氣象第三百二十三章 擴軍第六十二章 兩萬兩第七十一章 銀子第二百一十七章 寧王之亂二第四百四十五章 接戰四第三百七十七章 奪升龍二第六十九章 起航第七十章 兵變第一百七十九章 陸完的計劃第二百一十九章 寧王之亂四第七百三十四章 江上追逐第九十二章 雍王相唐寅第四百八十九章 鑄炮問題第六百五十八章 投靠東雍?第七百六十五章 屠殺與招撫第二十六章 系統問題第三百三十九章 爭貢之爭二第六百五十八章 投靠東雍?第七百章 第一波倭寇的平息二第四百五十三章 猶如此案第二百九十三章 視察二第八百六十一章 寧波在望第二百二十八章 安慶攻防戰三第三百五十七章 雲海關下五第七百七十五章 大海戰四第三百五十四章 雲海關下二第五百六十四章 東雍近況五第一百九十二章 東雍根本策二第六百六十三章 日本局勢第五十三章 臺灣計劃第一百六十四章 後楊慎時代的來臨第二百七十一章 爭功二第一百零四章 天不絕我第五百三十五章 中國人在西班牙三第三百三十七章 幕後何人?第一百八十五章 徵蠻四第四百四十一章 總結成敗第二百一十二章 魏家的處理第二百七十三章 爭功四第一百五十七章 初至北京第八百一十四章 椰城之戰五第二百零三章 日本來使第六百二十五章 太平洋航線第五百一十三章 帝崩十五第五百三十一章 君臣第四十九章 耀兵第八百五十九章 仇華的突圍第五百六十八章 張璁四第六百八十一章 長崎大火第二十六章 系統問題第六百七十五章 對馬島之戰五第七百四十三章 出使二第三百三十章 作假第三百二十九章 吳太后的命令二第八百三十章 東雍之戰四第一百三十九章 到達戰場第五百二十九章 城下之盟二第一百五十九章 佛郎機炮第二百零四章 海盜羣聚第一百一十六章 雍王之政第六百四十二章 東雍與大明三第八百零一章 海盜會盟第八百六十七章 勝負手二第五百七十九章 再戰升龍二第一百七十六章 大移民浪潮第八十四章 臺灣第八百四十六章 福建第六百四十九章 倭亂之謝氏滅門案三第五十九章 離別第三十四章 應州之戰王勳【二】第五百八十九章 浮橋之戰八第二百零九章 過節第四百六十章 香料羣島之戰第二十九章 谷大用第二百九十八章 安南四第八百六十六章 勝負手第六百一十四章 如何善後?二第三百四十六章 雙城戰記二第七十四章 平亂【一】第八百四十四章 西路軍第三百一十一章 渤泥第五百四十一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二第五百零九章 帝崩十一第七百四十二章 出使?第七百三十章 楊廷和之死四第四百五十二章 許棟之死第三百零八章 暹羅四第七百七十五章 大海戰四第三百零九章 與敵同行第八百零一章 海盜會盟第八百六十九章 勝負手四第四十八章 入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