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七章 雙城戰記三

王陽明的眼力非常好。不錯這些人都不是朱厚煌訓練出來的士卒,而是跟着汪直的礦工。

而且不是普通礦工,而是精通爆破的礦工之中,最好的一批。

汪直來到礦工面前,說道:“弟兄們,你們當礦工都有不得已的苦楚,這礦工一輩子只能在礦山之中,縱然殿下仁慈,發得賞錢優厚,但是男子漢大丈夫,豈能一輩子默默無聞。而現如今機會來了,只要破了這一道城牆。殿下就承諾,將那麼收入軍中,論功行賞。將來自有封官拜爵的一天。富貴險中求,諸位兄弟誰跟我求這一趟富貴。”

“我等願意追隨大人。”礦工齊聲高呼。

汪直回頭看着遠處的城牆,振臂一揮說道:“開搞。”

礦工開始行動了,他們的武器很奇葩,都是挖土的工具,還有好幾輛木製大車。

這些大車上面有一個堅固木棚,下面都是空的。這些木車就是爲了遮擋頭上的滾石擂木,箭雨火把。

還有十幾個一起扛着一個巨大的木頭棺材。這樣的木頭棺材不只有一個,而是有數個都在一邊放着。

護城河填平了一斷,本來填壕的士卒紛紛後退,在火炮火槍的壓陣之下,與城牆後面的弓箭手對射。

朱厚煌對士卒的要求就是能開弓射箭,至於準頭是從來沒有要求過。也是因爲這樣的要求,凡是雍軍,除卻火槍手,炮手之外,所有士卒身後都揹着弓箭,由於擴軍的問題。朱厚煌現在的部下,打不到他人手一弓的程度,但是裝備的數量也不少,一陣陣箭雨覆蓋過去。讓他們不能汪直所部進行過去。

汪直棚車靠在城牆下面。

所有人都開始努力的挖城牆,要在城牆腳下挖出一個大洞。

幾個人從城牆上透出頭來,不過他剛剛透出頭,立即被弓箭射成了馬蜂窩。

不過不管爲什麼,守城的人是絕對不會放任他們這樣肆無忌憚挖城牆。

不管箭雨如何密集,火炮如何密集,依舊有人衝上城頭,將什麼滾石擂木狠狠的砸了下來,不過都沒有什麼用。都被木棚擋住。

不一會兒,上面就換了手段,一大盆桐油倒下來,潑了木棚之上。一個火把扔在木棚之上。

整個木棚立即燃燒起來,熊熊的烈火瞬間將木棚點燃,下面挖土的人瞬間陷入火海之中。

汪直咬着壓說道:“換下一批。”

他身後的礦工,本來不是專業士兵,見到這麼殘酷的死法,有一絲退卻。但是汪直也不是一個心軟的人。他見沒有人動,他緩緩的拔出了腰間的長刀。

汪直主持礦山,不知道多少人死在他手裡。看見他這表情,所以礦工都身子一震,立即有人擡着另一架棚車。衝向城牆。

汪直心中暗道:“殿下所言極是,讓部下害怕自己,勝過害怕死亡。”

不過幾個時辰的功夫,一個大大的洞就已經挖好了。

而這個時候,城頭上的人還沒有在意,因爲他們對挖城牆程度,與速度估計有誤。

幾乎像樣的城池,城牆都是相當厚實,如果只有這樣挖城牆的辦法,這城牆還沒有完全挖好。他們都能在城裡。重新建一道城牆。反正壘土城牆建築並不需要太多的時間,特別是臨時的城牆。

不過他們萬萬沒有想到現在雍軍的套路完全不是這個樣子。

汪直見洞挖好了一揮手,自然有十幾個人擡着巨大的棺材衝了上去,巨大的棺材本身就好像是巨大的盾牌,有足夠的人力交替的擡着過去,這個時候朱厚煌更是全神貫注,將火力都聚集在城頭上。一時間這樣城頭塵土飛揚。

等棺材靠近住城頭。火炮一下子停了下來。

這個時候火炮的準頭相當差。即便是轟擊城頭的炮火 ,也有不知道多少砸在城牆下,城牆山,城牆很遠的地方。

這個時候,壓制城頭的任務。就由城下的箭雨來完成了。

在這個關鍵時候,朱厚煌目光囧囧的看着一直向城牆移動的棺材。

王陽明說道:“殿下,那個棺材裡面是不是火藥?”

朱厚煌猛地反應過來,說道:“王師,真是好眼力。”

王陽明有些感慨說道熬:“還是殿下厲害,自從墨家提出攻城十三法,千年以來,雖有增改,但是不出其中,殿下算是開闢了攻城十四法,不過臣看來,這樣放崩,恐怕有些力有未逮。”

朱厚煌說道:“成與不城,總要試過才知道。”

城牆之下,棺材已經放進城牆下大洞之中。

將棺材塞進大洞之中,剛剛埋下棺材。填滿土,剛剛拉出火繩的時候,當頭好像是水一樣的東西潑了下來。

這些礦工輕輕一摸,發現滑膩非常。是油。

“快跑。”不知道誰大聲高喊。

但是已經來不及了,一個火把扔了下來,點燃了火油,火焰迅速擴散了開來,點燃了火繩、本來盤在一起的火繩,迅速燃燒起來。

正在與王陽明說話的朱厚煌,只聽見一聲巨響,好像一道驚雷爆破開來,煙塵四起,遮掩了所有人的視線。一時間只能看見漫天的黃色風沙。

朱厚煌忽然腳下一震,他感到他身下的馬,被驚了。

不過,朱厚煌控馬能力還算可以,他身邊還是有很多侍衛,許多侍衛一併攔住他的馬,他們將朱厚煌的馬死死的按住。朱厚煌也趴在馬身上,輕輕的拍這馬脖子說道:“沒事,沒事。”

好一陣子,這馬才被控制住了。

朱厚煌這才擡頭,城牆並沒有被完全掀翻,所謂的掀巨城如掀片紙。並沒有表現出來,只是將陡峭的城牆炸成了斜坡。

朱厚煌猛地拔出長劍,說道:“衝。”

朱厚煌身後的傳令兵立即揮舞令旗,所有雍軍士卒猛地一聲大喊“衝啊。”

在煙塵還沒有散去的時候,俞大猷已經一馬當先衝了進去。

本來朱厚煌佈置的任務,讓俞大猷提防敵人可能有城門突襲。但是俞大猷對戰機最爲敏銳,先是第一個反應過來,用弓箭反擊,又是在爆破的時候,離得最近。所以朱厚煌一聲令下,又是第一個衝了上去。

這一聲巨響,不僅僅給朱厚煌軍中震撼,更是給新洲城內震撼。還有更大的傷亡。

而且爆破的事情,朱厚煌對下面的軍官,都有所交代。所有雍軍上下都有所準備。而新洲城之中,並沒有這樣的準備。所以當城牆猛地傾塌的時候,新洲城頭死傷無數,因爲朱厚煌攻擊,只攻擊城頭一點,所有新洲城中將最精銳的軍隊都放在這裡,想通過這一點與城外頂牛,否則他們也不能在火炮的壓力之下。還能堅持在城頭反擊。

即便是這樣,他們也要感激,汪直爆破業務不熟練。否則按汪直爆破預計。否則安置汪直預計,怎麼會只將城牆炸出一道斜坡,而是應該將整個城牆都炸出一個豁口。

以俞大猷爲首的雍軍反應速度要超過了新洲軍。所以當新洲軍中還在混亂之中。俞大猷以及衝上了城頭,並且立即分兵控制城牆,派出士兵從兩邊殺了過去。並且控制住城頭。迎接大隊人馬衝上城池。

朱厚煌見狀,不由大喜說道:“大局已定。”

新洲城中有多少,朱厚煌能不知道嗎?如果守城,朱厚煌還有些難辦,而城破不僅僅是城牆防禦的失效,還是對士氣的心理打擊。

對很多沒有打過仗的人來說,城破就已經擊破了他們的心理底線。

第六百零一章 升龍圍城戰六第八十二章 下澎湖第二百八十二章 東雍現狀第八百一十九章 大明vs東雍第四十三章 白登山下第五百九十三章 浮橋之戰十二第四百八十六章 日耗千金二第六百八十二章 關門海峽之戰第三百八十一章 休戰第二百五十三章 出兵第八百七十一章 勝負手六第六十五章 唐伯虎【二】第四百四十九章 接戰八第六百七十三章 對馬島之戰三第六百八十九章 開炮第四百六十八章 火燒泉州第二百五十九章 萬銳之死第二百三十五章 安慶攻防戰十第五百一十七章 逃離北京第四百零八章 戚繼光出場第四十章 決勝【三】第六百九十九章 第一波倭寇的平息一第七百四十六章 出使五第八百三十九章 沈希儀之死第五百七十五章 升龍城下二第五百章 帝崩六第三百八十六章 沙場列陣二第六百九十三章 毛利投誠第八百九十二章 杭州會議二第五百八十一章 再戰升龍四第七百七十三章 大海戰二第六百六十一章 日本黑鍋三第四百三十七章 整合古晉第三百四十章 東雍與大明第二百九十九章 安南五第五十七章 楊廷和的默許第一百七十二章 金礦生產第六百六十三章 日本局勢第六百三十章 經年之後第八百二十一章 大明vs東雍三第二百三十章 安慶攻防戰五第一百零四章 天不絕我第三百零八章 暹羅四第一百二十五章 水師與商船的區分第二百零六章 朱厚煌給出的出路二第三百九十八章 升龍會戰十二第八百零九章 上兵伐交第七百二十七章 楊廷和之死第六百七十二章 對馬島之戰二第四十二章 襲營第一百二十五章 水師與商船的區分第七百四十一章 楊慎入東雍第二百三十八章 安慶攻防戰十三第五百二十七章 京畿鏖戰第四十一章 單于夜遁逃第七百四十九章 在南都三第六十章 土盤算法第二百七十三章 爭功四第五百四十五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六第八百六十七章 勝負手二第四百三十一章 南征影響四第七百五十一章 亞齊的興起第八十八章 唐寅的魔法第八百四十一章 善後第六百一十三章 如何善後?第四百二十七章 麥哲倫顧問二第五百零三章 破城二第七百七十八章 海戰餘波二第七章 楊廷和的關注第四百三十八章 前哨戰第五百三十四章 中國人在西班牙二第三十六章 應州之戰之桑乾河前第八百七十六章 勝負手十一第二百八十二章 東雍現狀第九十三章 雍制第六百零三章 升龍圍城戰八第六十七章 許棟第六百七十八章 對馬島之戰八第一百九十一章第二百八十章 東雍瑣事第七章 楊廷和的關注第七百九十六章 對淡目國的作戰準備第七百一十三章 長史府vs少府第七百七十二章 大海戰第二百三十七章 安慶攻防戰十二第九百零五章 第二次京畿戰爭五第二百五十六章 兵臨南昌第一百四十九章 澎湖外海之戰第四百六十二章 香料羣島之戰三第三百四十四章 戰前商議第五百二十六章 京畿鏖戰八第二百二十二章 寧王之亂之黃石嘰之戰二第四百三十四章 出使馬六甲第七百八十一章 金洲戰事三第二百九十九章 安南五第六百零二章 升龍圍城戰七第一百七十三章 許鬆歸來第六百五十章 倭亂之謝氏滅門案四第二百七十八章 雍王太傅王陽明第五百七十章 蔣氏二
第六百零一章 升龍圍城戰六第八十二章 下澎湖第二百八十二章 東雍現狀第八百一十九章 大明vs東雍第四十三章 白登山下第五百九十三章 浮橋之戰十二第四百八十六章 日耗千金二第六百八十二章 關門海峽之戰第三百八十一章 休戰第二百五十三章 出兵第八百七十一章 勝負手六第六十五章 唐伯虎【二】第四百四十九章 接戰八第六百七十三章 對馬島之戰三第六百八十九章 開炮第四百六十八章 火燒泉州第二百五十九章 萬銳之死第二百三十五章 安慶攻防戰十第五百一十七章 逃離北京第四百零八章 戚繼光出場第四十章 決勝【三】第六百九十九章 第一波倭寇的平息一第七百四十六章 出使五第八百三十九章 沈希儀之死第五百七十五章 升龍城下二第五百章 帝崩六第三百八十六章 沙場列陣二第六百九十三章 毛利投誠第八百九十二章 杭州會議二第五百八十一章 再戰升龍四第七百七十三章 大海戰二第六百六十一章 日本黑鍋三第四百三十七章 整合古晉第三百四十章 東雍與大明第二百九十九章 安南五第五十七章 楊廷和的默許第一百七十二章 金礦生產第六百六十三章 日本局勢第六百三十章 經年之後第八百二十一章 大明vs東雍三第二百三十章 安慶攻防戰五第一百零四章 天不絕我第三百零八章 暹羅四第一百二十五章 水師與商船的區分第二百零六章 朱厚煌給出的出路二第三百九十八章 升龍會戰十二第八百零九章 上兵伐交第七百二十七章 楊廷和之死第六百七十二章 對馬島之戰二第四十二章 襲營第一百二十五章 水師與商船的區分第七百四十一章 楊慎入東雍第二百三十八章 安慶攻防戰十三第五百二十七章 京畿鏖戰第四十一章 單于夜遁逃第七百四十九章 在南都三第六十章 土盤算法第二百七十三章 爭功四第五百四十五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六第八百六十七章 勝負手二第四百三十一章 南征影響四第七百五十一章 亞齊的興起第八十八章 唐寅的魔法第八百四十一章 善後第六百一十三章 如何善後?第四百二十七章 麥哲倫顧問二第五百零三章 破城二第七百七十八章 海戰餘波二第七章 楊廷和的關注第四百三十八章 前哨戰第五百三十四章 中國人在西班牙二第三十六章 應州之戰之桑乾河前第八百七十六章 勝負手十一第二百八十二章 東雍現狀第九十三章 雍制第六百零三章 升龍圍城戰八第六十七章 許棟第六百七十八章 對馬島之戰八第一百九十一章第二百八十章 東雍瑣事第七章 楊廷和的關注第七百九十六章 對淡目國的作戰準備第七百一十三章 長史府vs少府第七百七十二章 大海戰第二百三十七章 安慶攻防戰十二第九百零五章 第二次京畿戰爭五第二百五十六章 兵臨南昌第一百四十九章 澎湖外海之戰第四百六十二章 香料羣島之戰三第三百四十四章 戰前商議第五百二十六章 京畿鏖戰八第二百二十二章 寧王之亂之黃石嘰之戰二第四百三十四章 出使馬六甲第七百八十一章 金洲戰事三第二百九十九章 安南五第六百零二章 升龍圍城戰七第一百七十三章 許鬆歸來第六百五十章 倭亂之謝氏滅門案四第二百七十八章 雍王太傅王陽明第五百七十章 蔣氏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