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七章 安慶攻防戰十二

不一會兒,朱厚煌得到了下情來報。原來是一個火罐砸在炮位之上,炮位後面堆積了太多的火藥,這火罐引起了火藥爆炸,纔有剛剛的情況。

朱厚煌一聽立即意思到一件事情。就是這樣的爆炸將是一個大概率的事情。無他,因爲朱厚煌將佛郎機火炮幾乎都調集在西邊城牆上,特別是西門附近,幾乎每一個女牆後面都有一門火炮,這樣的密度太過密集了。

“殿下,毀掉一處炮位,這一點損失無關緊要,就怕士氣上出現問題。”戚景通憂心忡忡的說道。

朱厚煌看向對面,剛剛強烈的爆炸之上還在朱厚煌的耳朵之中環繞,他現在的耳朵之中,只剩下一聲消除不去的嗡嗡之聲,忽然一股強大的聲浪壓制住這嗡嗡之聲。

“天助寧王,殺啊。”

不知道有多少士卒一起齊聲吶喊,讓朱厚煌感到好像一股氣浪撲面而來,似乎要將自己推倒在地面之上。

就在寧王士氣大震,好像是瘋了一樣衝過來的時候。而城頭之上的氣氛好像凝固了一樣,所有人都呆呆的沒有對下面的衝鋒做出一點反應。

朱厚煌幾步路下了城樓,來到一處炮位邊。

這一處炮位是與剛剛爆炸的地方相隔次近的炮位,最近的一處炮位,那一門佛郎機炮直接被火藥的爆發力推下了城牆,重重的砸在城牆下面的泥土之中,朱厚煌肉眼看去,這一門火炮的炮口有一點點的扭曲,不能再用了。

朱厚煌二話不說,將顆炮彈從炮口塞了進去,用燒得火紅的火鉗在火門上一捅。

佛郎機炮猛地往後面一退,巨大的後座了壓在炮車之上,“轟”的一聲巨響,一顆炮彈發射了出去,砸在人羣之中,將一架竹梯從中間砸斷,無數竹刺好像是彈片一樣,爆射出去,一瞬間不知道打在多少人身上。

佛郎機炮彈只不過打死三五個人而已,而炮彈擊起的竹刺卻打死打傷十幾個。

隨着朱厚煌的一聲炮響,整個城頭之上,纔好像是如夢初醒一樣,開始開炮。

雖然朱厚煌佈置的火炮不少,在西邊最少有一百門佛郎機炮,再加上一些城頭上的火器,什麼虎蹲炮什麼的。但是安慶城是一座大城,即便是西邊一面城牆,也至少有千步之遙。一百門佛郎機,在這麼寬的城牆上起到的作用並不大。

在機槍之前,火器根本不能完全封堵住人海衝鋒。

一顆顆炮彈砸在人羣之中,將很多人都砸死在道路之上,也有很多攻城器械,運到一半都被砸癱在路上,但是即便這樣,也擋不住,一架架竹梯靠在城牆之上。

這個時候,無數城頭的民夫開始進攻了,滾石檑木,還有萬人敵,震天雷,全部向城下砸了下去。

攻城戰之中,最慘烈,最毫無花俏的戰鬥開始了,這就是蟻附攻城。

不管是城頭上,還是城頭上,不管是向上爬的人,還是守護城牆的人,都在巨大的死亡威脅之下。

這時候,一部分火炮的目標都放在遠處的投石機之上,一顆顆炮彈打在投石機附近,時不時的傳開吱吱呀呀的木頭斷裂之上,一根根長長的投臂被炮彈打斷,投石機被從中間砸城一團木頭。

無數小木片四處迸射而出,打在人的身上,直接深深的刺入五臟六腑之中。這個人立即倒地抽搐,口吐鮮血,顯然是活不城了。

而還有一部分佛郎機炮都開始換散彈了,散彈的近距離殺傷力,實在太恐怖了,一炮下去,幾乎將城牆下面的人全部清空。

至於滾石擂木什麼的,震天雷,萬人敵的殺傷力,更是恐怖之極。

不過寧王這邊也不是沒有反制之法了。

一顆顆火罐從天而降,落在城頭上,更多的是落在城牆後面。

這些火罐之中裝得都是火藥,不過這些火藥更多的不是用來爆炸的,而是用來助燃了,一團團的黑色的灰燼,表明剛剛這個地方,有一團火焰的存在。

如果不是朱厚煌與伍文定早已商議過,將城牆內部靠近城牆的房子全部拆掉了,形成了實質上的防火帶,這個時候恐怕城內就開燃起熊熊大火了。

總體來說,在遠程兵器的對決之下,寧王軍的傷亡遠遠在安慶城之上。

不過這是非常自然的事情,否則,千古以來,不會有攻城爲下的說法。

但是寧王軍並不是沒有一點優勢的。

“當”一聲一根竹梯再次靠到城牆之上,竹梯還沒有靠穩,就一個人咬着腰刀,將盾牌放在胸前,從竹梯上一跳,巨大的力道恨不得將竹梯生生的壓斷。他騰空而起,站在城牆之上。

剛剛站穩,就有數支長槍四面八方向這個人捅了過去。

他一手揮舞着盾牌,一手從口中取下腰刀上下揮舞,但是依舊擋不住從四面八方刺來的長槍。兩根長槍從他的肋下刺入。

一口鮮血從這人的口中噴了出來,刺入他肋下的長槍一挑,將這個人百十斤的肉體從城頭之上,直接扔了下去,好像是一塊石頭一樣,砸在地面之上。這個人幾乎成爲一團肉醬。

這個方法是朱厚煌專門爲了加強安慶城民壯殺傷力而想出來的。安慶城頭大部分青壯之前根本沒有一點武功根底,想讓他們幾日之內脫胎換骨,變成與城下寧王中軍這樣的精銳想媲美的強軍,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

故而朱厚煌強化他們的指導思想,就是簡單易學,並且以多欺少,故而每一個登城的寧王軍人,首先面對的就是十幾根長槍的攢刺。看上去簡單直刺,在守城之上,幾乎成了一記殺招。

不過,民壯的底子畢竟不好,不能將他們當成真正的士卒來看。在城頭上射射箭,放放炮,扔一下滾石擂木,他們還能承受。但是一旦開始近身搏殺,他們就承受不住了,先行崩潰了。

肉搏戰,從來是對精神意志要求最爲嚴格的戰鬥。即便是到了二十一世紀依舊是這個樣子。

這不是幾個城市居民學習兩天,講兩天大義,就能承受的。

這個時候,戚景通事前安排好的人,就要出馬了。

“督戰隊出擊。”

“是。”俞大猷大聲做答,此刻的俞大猷早已去了上身的盔甲,光着膀子,雖然初春的天氣,還是有一點清冷的,但是俞大猷絲毫感覺不到,他一隻手握住一把長柄倭刀,另一隻手牢牢的抓住一杆長槍。

他用倭刀路數,時而是刀法,時而是劍法,而一根長槍更是猶如蛟龍。大步在城頭上游走,凡是自行潰退的人,他毫不留情的追上去,與他身後幾十名督戰隊,一刀一槍,殺得乾乾淨淨的。並且衝上去,將登上城牆的敵人,硬生生的給逼下去。

這督戰隊都朱厚煌的手下,但是大多並不是雍王親軍,而是水師之中的跳幫手,他們在陣戰之上,自然是比不過雍王親軍,但是守城的戰鬥模式,幾乎與船上的跳幫作戰差不多,故而他們適應的很快,表現的很好。

有這一支後備軍存在,雖然城頭有幾次風雨飄搖,被寧王中軍硬生生的登上了城頭,但是依舊被硬生生的壓了下去。

“叮噹。叮噹。”的鳴金之聲從遠處傳開。寧王軍如同潮水一般退卻了。

朱厚煌猛地鬆了一口氣,他看着四周的安慶民壯,一點點消除了身上的生澀的氣質。心中暗道:“這一戰,我們贏定了。”

第三百九十一章 升龍會戰五第一百二十五章 水師與商船的區分第八百五十五章 仇華守福寧五第七百八十章 金洲戰事二第三十四章 應州之戰王勳【二】第一百章 傷寒第十章 長史第二百七十二章 爭功三第八百二十章 大明vs東雍二第四百零八章 戚繼光出場第五百零五章 帝崩七第七百一十七章 正旦大朝第七百零五章 再申海禁第七百九十八章 海上效用第六百五十章 倭亂之謝氏滅門案四第八百二十四章 對策二第七十九章 福州三衛第十五章 見託梅第五百三十一章 君臣第四百一十二章 平靜的時光第二章 比劍第六百一十二章 升龍城破二第七百二十九章 楊廷和之死三第四百零五章 陸完的病情第九百零八章 嘉靖之死第三百七十四章 升龍城內第八百四十六章 福建第五百零八章 帝崩十第四十九章 耀兵第三百六十六章 白藤江四第五百零三章 破城二第六百零九章 升龍圍城戰十四第八百八十四章 勝負手十九第三百六十四章 白藤江二第九百零三章 第二次京畿戰爭三第四百十五章 追捕第七百二十三章 正旦大朝七第五百九十四章 浮橋之戰十三第三百七十七章 奪升龍二第五百四十六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七第八百二十四章 對策二第五十九章 離別第七百零八章 後宮瑣事二第七百五十七章 應對二第四百二十六章 麥哲倫顧問第六十章 土盤算法第五十六章 楊慎相助第六百一十四章 如何善後?二第三百二十九章 吳太后的命令二第九十四章 分田第八百九十九章 準備第一百四十九章 澎湖外海之戰第五百八十五章 浮橋之戰四第五百八十三章浮橋之戰二第六百二十六章 歸來的艦隊第一百六十三章 以不變應萬變第八百七十五章 勝負手十第四百一十七章 臨時和議第八百五十四章 仇華守福寧四第八十一章 出海第二百一十章 鐵作與炮場第八百二十八章 東雍之戰二第三百三十章 作假第三百九十八章 升龍會戰十二第四百五十二章 許棟之死第七十一章 銀子第八百四十五章 西路軍二第七百一十一二章 吳行之vs許鬆第六百八十一章 長崎大火第七百一十三章 長史府vs少府第三百九十九章 升龍會戰十三第二百八十四章 東雍漁業二第一百六十四章 後楊慎時代的來臨第二百六十七章 火燒贛江四第四百八十一章 談判破裂第八百四十七章 福建二第二百七十章 爭功第五百七十一章 再到安南第三百三十八章第八百九十二章 杭州會議二第三百五十二章 行刑第四十二章 襲營第六百二十五章 太平洋航線第一百六十章 王哲遺書第二百七十五章 明正典刑第二百八十二章 東雍現狀第一百九十六章 許棟的行動第二百九十一章 許鬆在馬六甲第八百七十六章 勝負手十一第一百六十七章 掃平礦區二第七百九十章 宋丘府第三百二十二章 王者歸來第八百五十章 福建五第十二章 託梅-皮雷斯第五百二十六章 京畿鏖戰八第七百章 第一波倭寇的平息二第五百六十三章 大破莫軍第一百九十六章 許棟的行動第五十一章 正德的猶豫第三百七十五章 升龍城外
第三百九十一章 升龍會戰五第一百二十五章 水師與商船的區分第八百五十五章 仇華守福寧五第七百八十章 金洲戰事二第三十四章 應州之戰王勳【二】第一百章 傷寒第十章 長史第二百七十二章 爭功三第八百二十章 大明vs東雍二第四百零八章 戚繼光出場第五百零五章 帝崩七第七百一十七章 正旦大朝第七百零五章 再申海禁第七百九十八章 海上效用第六百五十章 倭亂之謝氏滅門案四第八百二十四章 對策二第七十九章 福州三衛第十五章 見託梅第五百三十一章 君臣第四百一十二章 平靜的時光第二章 比劍第六百一十二章 升龍城破二第七百二十九章 楊廷和之死三第四百零五章 陸完的病情第九百零八章 嘉靖之死第三百七十四章 升龍城內第八百四十六章 福建第五百零八章 帝崩十第四十九章 耀兵第三百六十六章 白藤江四第五百零三章 破城二第六百零九章 升龍圍城戰十四第八百八十四章 勝負手十九第三百六十四章 白藤江二第九百零三章 第二次京畿戰爭三第四百十五章 追捕第七百二十三章 正旦大朝七第五百九十四章 浮橋之戰十三第三百七十七章 奪升龍二第五百四十六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七第八百二十四章 對策二第五十九章 離別第七百零八章 後宮瑣事二第七百五十七章 應對二第四百二十六章 麥哲倫顧問第六十章 土盤算法第五十六章 楊慎相助第六百一十四章 如何善後?二第三百二十九章 吳太后的命令二第九十四章 分田第八百九十九章 準備第一百四十九章 澎湖外海之戰第五百八十五章 浮橋之戰四第五百八十三章浮橋之戰二第六百二十六章 歸來的艦隊第一百六十三章 以不變應萬變第八百七十五章 勝負手十第四百一十七章 臨時和議第八百五十四章 仇華守福寧四第八十一章 出海第二百一十章 鐵作與炮場第八百二十八章 東雍之戰二第三百三十章 作假第三百九十八章 升龍會戰十二第四百五十二章 許棟之死第七十一章 銀子第八百四十五章 西路軍二第七百一十一二章 吳行之vs許鬆第六百八十一章 長崎大火第七百一十三章 長史府vs少府第三百九十九章 升龍會戰十三第二百八十四章 東雍漁業二第一百六十四章 後楊慎時代的來臨第二百六十七章 火燒贛江四第四百八十一章 談判破裂第八百四十七章 福建二第二百七十章 爭功第五百七十一章 再到安南第三百三十八章第八百九十二章 杭州會議二第三百五十二章 行刑第四十二章 襲營第六百二十五章 太平洋航線第一百六十章 王哲遺書第二百七十五章 明正典刑第二百八十二章 東雍現狀第一百九十六章 許棟的行動第二百九十一章 許鬆在馬六甲第八百七十六章 勝負手十一第一百六十七章 掃平礦區二第七百九十章 宋丘府第三百二十二章 王者歸來第八百五十章 福建五第十二章 託梅-皮雷斯第五百二十六章 京畿鏖戰八第七百章 第一波倭寇的平息二第五百六十三章 大破莫軍第一百九十六章 許棟的行動第五十一章 正德的猶豫第三百七十五章 升龍城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