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六章 沙場列陣二

這些保留的通道都是爲了讓刀盾手與炮車過去的。

占城兵的裝備自然比不上雍軍,雍軍就算是長槍兵也是一身甲冑,不過是列陣在前的身穿鐵甲,後面的穿皮甲,甚至是鴛鴦戰襖。

這些甲冑也是分隊而裝備,遠遠的看過去,雖然方陣之中各有花色,但是並不是不整齊。

而占城兵就差遠了。

占城兵從南方跟過來的時候,是穿着藤甲,手持長矛,連個弓箭都沒有。

朱厚煌將他俘獲的安南兵器全部都投入了占城軍之中,讓占城軍前兩三列,也都有甲冑了,不過剩餘的依然是藤甲而已。

而且朱厚煌爲了補充占城兵遠程火力,將一些從安南士卒哪裡弄過來的亂七八糟的東西,全部交給了占城軍,比如說火藥武器,什麼火箭,什麼亂七八糟的火炮,林林總總的,看上去比朱厚煌陣前一字排開的火炮要厲害的多。

就在朱厚煌列陣的同時。

莫登庸也出陣了。

不過比起朱厚煌在一處稍稍高一點的高地安置帥旗,莫登庸就威風多了。

莫登庸站在一座木製高臺之上,三層高臺上面有一面大旗,獵獵飛揚,上面寫着一個斗大的“莫”字。

整個高臺並不是固定的,而是活着動的,前面有十幾匹牛在拉着,後面有百餘名士卒在推着,就好像是一座小小的山巒,在平定移動一樣,看上去壯觀之極。

在高臺附近,卻是密密麻麻好像螞蟻一樣的士卒。

這些士卒,如同海洋一樣,將大片大片的空地鋪滿,俗話說,人一過萬,沒邊沒沿。這數萬人在大平原之上展開,讓朱厚煌一眼都看不到頭。簡直是壯觀之極。

不過具體到每一支軍隊,每一個方陣,安南士卒就大大不如雍軍了。

雍軍每個人都有甲冑,占城軍也似模似樣的有藤甲。但是安南軍卻不是這個樣子的。

朱厚煌拉開千里鏡站在一匹馬上面,遠遠的看過去,發現莫軍的着甲率並不算太高,大概在三成與四成之間。與朱厚煌一樣,莫軍多數都是冷兵器,火器的數量並不多。

大多少火器還是火箭,而且制式不一。

也許是因爲明軍在安南駐紮過的影響,朱厚煌總覺得安南軍隊武器裝備特別的眼熟,很多都在大明的武器上找出源頭來。

而且莫軍的紀律要差雍軍很遠。這種列陣前行,雍軍在朱厚煌的訓練之下,雖然不能做到整齊劃一,但是也不會扭曲成這個樣子,仔細一看,他們行動之間的方陣,好像是大面積人羣,湊在一起,根本沒有列陣如山的精氣神。

“賊可破矣。”朱厚煌在馬上意氣風發的說道。

這一句話,一般是實話,一般是爲了鼓舞士氣,在冷兵器時代,朱厚煌信奉一個真理,那就是能擺出整齊陣列的軍隊,戰鬥力就強,不能的話就弱。

這固然是與朱厚煌從現在來,觀看過閱兵式能逼死強迫症的隊列之後遺症,也有朱厚煌這幾年征戰之中深刻的領悟。

陣列就是戰鬥力,可能有些偏頗。但是不會列陣的人,在這樣大規模的戰場之上,根本發揮不出多少戰鬥力,卻是事實。

“看賊之陣列,還不如東雍縣兵,哪裡與我們能比?我等只需待其來攻。以火炮挫其銳氣。然後一舉殲滅之。”朱厚煌說得眉飛色舞,好像勝利就在眼前,他完全不將對面的敵人放在眼裡。

周圍的人感受到朱厚煌對敵人的輕蔑,一個個也自信起來,有幾分趾高氣昂的感覺。

朱厚煌暗地裡鬆了一口氣,朱厚煌即便是覺得自己的火炮優勢,訓練優勢,能壓過對方,但是不管怎麼說,對方比他人多,冷兵器時代,人多力量大,完全是真理。朱厚煌豈能如此輕蔑,不過是爲了鼓舞士氣而已。

這個時候,不知道有多少人看着他,他但凡有一絲膽怯,畏懼,哪怕是凝重,都會千百倍的擴大到士卒身上。

此刻朱厚煌影帝附身,不管他心裡是怎麼想的,他完全表現出來,蔑視對手,似乎他已經橫掃千軍如卷席了。

清脆的馬蹄之聲傳了過來,有一人騎着馬兒,在陣前掠過,這個人的嗓門極大,說道:“大越明郡王,致意大明雍王殿下。如果殿下肯退卻,我家殿下當看在北朝的分上 ,放殿下一馬。”

朱厚煌一聽就笑了。

莫登庸言辭之間,完完全全沒有將大明放在眼裡的意思。

大越怎麼能與大明想等同?還有北朝?雖然越南私下裡稱呼中原王朝爲北朝,但是隻是私下裡面說說而已,從來沒有人在公開場合這樣說過。

莫登庸也算是開了先例。

朱厚煌一指說道:“射死他。”

李良欽彎弓射箭,一箭飛去,來人應身落馬,掙扎了幾下不動了,唯有那匹馬兒還不知道是怎麼回事,一個勁繞着自己的主人轉,用舌頭舔主人的臉。

如此此刻從空中俯視,就能看見,兩大羣人馬,黑壓壓在南城門外相對,而兩者之間,有一個小黑點,就是這一匹留戀主人不肯離去的馬兒。

莫登庸在高臺上看的分明,說道:“敬酒不吃吃罰酒。開始。”

莫登庸剛剛早已安排好了。一個方陣繞過朱厚煌外圍,直接向朱厚煌的本陣而來。

朱厚煌慶幸越南沒有騎兵,或者說沒有成建制的騎兵,這個方陣是步兵移動,故而等他繞過來,少說要有一個時辰。

莫登庸看得不錯,朱厚煌的陣勢,前重後輕,破這樣陣勢最好的辦法,是繞過本陣直擊後陣。

如果用騎兵就更好了。朱厚煌即便不崩潰,也要吃一個大虧。

但是莫登庸派出的是步卒,就給了朱厚煌太多的反應時間了。

朱厚煌見對付不動,冷哼一聲,心中暗道:“山不就我我就山總行了。”

一揮手下達了命令,只見朱厚煌兩個方陣並排而出,踩着鼓聲的節點,一步步的向敵陣走過去了。

兩個方陣,在朱厚煌指揮之下,十步一頓,十步一頓,一隊隊好像是尺子一樣,越過南城門外的平地。

一萬多人,所有人的腳步之聲都踩在一個點上,即便是有個別人踩錯了,也聽不出來。只能聽到,一聲一聲,好像是一個巨人走過來,轟轟轟,整個大敵都在微微顫抖。

莫登庸心中微微一愣,心中閃過一絲不好的預感。這樣萬人如一人的步伐,讓莫登庸再也不敢小看朱厚煌。

不知道什麼時候,莫登庸後背挺着筆直,衣服裡面微微見汗。

在雍軍所部前進的時候。占城軍兩部沒有行動,不過自動護住了雍軍南側與後側,免去了雍軍的後顧之憂。

朱厚煌應該感謝南城牆,這個給節省了不少兵力。

就在距離莫登庸軍陣還有兩百步左右的時候。朱厚煌手一揮,雍軍全部停止了腳步。

朱厚煌說道:“拉出來。”

南城城頭上一時間涌現出很多人,這些人有男有女,有老有少,都是莫軍將來的家眷。城頭看押的士卒高聲喊道:“我家殿下有命,棄械逃走者,歸還家人,臨陣倒戈者,歸還家人,並連封三級,升爲海陽總兵。如果奮力殺敵者,株連家人,殺明軍一人者,殺家人一人,殺明軍十人一上,全軍斬立決,絕不懈怠。”

喊過一遍,又是一遍,直到整個戰場之上,都傳遞着這個聲音,即便弄不想聽,這個聲音也不依不饒的往耳朵裡面鑽。

第四百七十八章 香料羣島結束戰鬥二第二百九十七章 安南三第六百一十二章 升龍城破二第六百九十三章 毛利投誠第五百七十章 蔣氏二第六百一十三章 如何善後?第七百七十一章 失子失先第八百五十章 福建五第五百一十五章 帝崩十七第三百二十章 南洋艦隊第三百零四章 真臘第三十四章 應州之戰王勳【二】第六百八十一章 長崎大火第二百六十七章 火燒贛江四第二百一十章 鐵作與炮場第二百六十九章 收尾第三百五十四章 雲海關下二第四百二十九章 南征影響二第四百五十八章 水陸之間的交鋒第五百三十二章 該元嘉靖第一百章 傷寒第六百四十八章 倭亂之謝氏滅門案二第三百五十二章 行刑第三百四十章 升龍之變五第八百七十章 勝負手五第二百五十八章 南昌城下第七百三十七章 江上追逐三第五百九十七章 升龍圍城戰二第八百八十七章 寧波城下第七百四十章 東雍新印象三第三百五十四章 雲海關下二第六十章 土盤算法第四百七十一章 廈門灣之戰第八百九十五章 南京城第六百七十三章 對馬島之戰三第八百一十五章 椰城之戰六第二十一章 經緯【4】第一百零二章 神醫薛已第五百二十二章 京城鏖戰四第一百五十章 和議第二百四十八章 安慶攻防戰完第四百七十六章 廈門灣之戰尾聲第八十六章 勾心鬥角第七百一十章 微服私訪第四百五十三章 猶如此案第四百五十九章來之不易的勝利第五百零五章 帝崩七第四十七章禮第六百二十三章 馬六甲城下第五百二十六章 京畿鏖戰八第三百九十五章 升龍會戰九第三百二十一章 呂宋許家第七百一十七章 正旦大朝第六十七章 許棟第四百六十四章 亞伯奎的遠征第九百零三章 第二次京畿戰爭三第七百五十四章 王陽明的遺產二第八百四十五章 西路軍二第三百四十九章 賞功罰過第三百六十九章 安南水寨第八百八十七章 寧波城下第六百九十六章 陷城三第七百六十八章 南下探查第七百三十章 楊廷和之死四第三百一十八章 蘇祿六第三百七十四章 升龍城內第八百一十章 椰城之戰二第八百七十三章 勝負手八第五百二十五章 京畿鏖戰七第九百零一章 第二次京畿之戰第一百三十三章 北港之役第二百七十五章 明正典刑第七百四十章 東雍新印象三第二百六十八章 君臨安慶第七百一十一二章 吳行之vs許鬆第五百二十二章 京城鏖戰四第一百四十八章 援兵第八百四十四章 西路軍第二百七十八章 雍王太傅王陽明第五百七十一章 再到安南第五百二十七章 京畿鏖戰第七百三十二章 楊慎的行動第三百零二章 占城二第七百一十九章 正旦大朝三第五百六十六章 張璁二第七百七十六章 大破滿刺加第四十二章 襲營第七十七章 李良欽【二】第二百零七章 朱厚煌給出的出路三第二百六十三章 破綻第四百二十九章 南征影響二第八百八十一章 勝負手十六第七百八十七章 談判之前第六百九十九章 第一波倭寇的平息一第六十五章 唐伯虎【二】第四百五十九章來之不易的勝利第六百三十五章 海盜復起第七百六十三章 善後第四百八十四章 離開馬六甲第六百四十八章 倭亂之謝氏滅門案二
第四百七十八章 香料羣島結束戰鬥二第二百九十七章 安南三第六百一十二章 升龍城破二第六百九十三章 毛利投誠第五百七十章 蔣氏二第六百一十三章 如何善後?第七百七十一章 失子失先第八百五十章 福建五第五百一十五章 帝崩十七第三百二十章 南洋艦隊第三百零四章 真臘第三十四章 應州之戰王勳【二】第六百八十一章 長崎大火第二百六十七章 火燒贛江四第二百一十章 鐵作與炮場第二百六十九章 收尾第三百五十四章 雲海關下二第四百二十九章 南征影響二第四百五十八章 水陸之間的交鋒第五百三十二章 該元嘉靖第一百章 傷寒第六百四十八章 倭亂之謝氏滅門案二第三百五十二章 行刑第三百四十章 升龍之變五第八百七十章 勝負手五第二百五十八章 南昌城下第七百三十七章 江上追逐三第五百九十七章 升龍圍城戰二第八百八十七章 寧波城下第七百四十章 東雍新印象三第三百五十四章 雲海關下二第六十章 土盤算法第四百七十一章 廈門灣之戰第八百九十五章 南京城第六百七十三章 對馬島之戰三第八百一十五章 椰城之戰六第二十一章 經緯【4】第一百零二章 神醫薛已第五百二十二章 京城鏖戰四第一百五十章 和議第二百四十八章 安慶攻防戰完第四百七十六章 廈門灣之戰尾聲第八十六章 勾心鬥角第七百一十章 微服私訪第四百五十三章 猶如此案第四百五十九章來之不易的勝利第五百零五章 帝崩七第四十七章禮第六百二十三章 馬六甲城下第五百二十六章 京畿鏖戰八第三百九十五章 升龍會戰九第三百二十一章 呂宋許家第七百一十七章 正旦大朝第六十七章 許棟第四百六十四章 亞伯奎的遠征第九百零三章 第二次京畿戰爭三第七百五十四章 王陽明的遺產二第八百四十五章 西路軍二第三百四十九章 賞功罰過第三百六十九章 安南水寨第八百八十七章 寧波城下第六百九十六章 陷城三第七百六十八章 南下探查第七百三十章 楊廷和之死四第三百一十八章 蘇祿六第三百七十四章 升龍城內第八百一十章 椰城之戰二第八百七十三章 勝負手八第五百二十五章 京畿鏖戰七第九百零一章 第二次京畿之戰第一百三十三章 北港之役第二百七十五章 明正典刑第七百四十章 東雍新印象三第二百六十八章 君臨安慶第七百一十一二章 吳行之vs許鬆第五百二十二章 京城鏖戰四第一百四十八章 援兵第八百四十四章 西路軍第二百七十八章 雍王太傅王陽明第五百七十一章 再到安南第五百二十七章 京畿鏖戰第七百三十二章 楊慎的行動第三百零二章 占城二第七百一十九章 正旦大朝三第五百六十六章 張璁二第七百七十六章 大破滿刺加第四十二章 襲營第七十七章 李良欽【二】第二百零七章 朱厚煌給出的出路三第二百六十三章 破綻第四百二十九章 南征影響二第八百八十一章 勝負手十六第七百八十七章 談判之前第六百九十九章 第一波倭寇的平息一第六十五章 唐伯虎【二】第四百五十九章來之不易的勝利第六百三十五章 海盜復起第七百六十三章 善後第四百八十四章 離開馬六甲第六百四十八章 倭亂之謝氏滅門案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