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五章 寧王之亂之安慶

誤會終於解除了。

朱厚煌與伍文定攜手進入了安慶城。

安慶城建於洪武年間,距今已經有百餘年的歷史了。這百餘年的歷史,除卻給安慶城增添了幾分歲月的滄桑之外,並沒有減少安慶城牆的防禦能力。

如果放在現在來看,安慶城的城牆並不高,甚至有一點低不過兩丈左右。甚至沒有某些人家的院牆高。

中間是中國古代傳統的建築方式,版築法,用兩塊木板中間夾土,然後夯實。外面包磚。看上去威武異常。城牆之上,能容四馬並行,還有女牆相護。不過上面的士卒就不足恭維了。

雖然城頭上到處點燃火把,城下很多地方也堆起一堆堆火堆,讓敵人只有接近城牆,就無所遁形。

只是這些士卒,看上去都是一些老弱病殘,即便是有些青壯,看上沒有經過訓練,不過是一些民壯而已。

此刻的他,早已讓親軍下去安頓了,並且一些傷員,也都送到了城中的醫館之中了。身邊只有幾個親信。剩下的就只剩下伍文定了。

朱厚煌進城之後,並沒有做事什麼賺城之舉,伍文定也慢慢的安下心來。陪着朱厚煌夜巡安慶城。

朱厚煌問道:“你就憑這些人,守住安慶城嗎?”

伍文定長嘆一聲,說道:“下官也都是沒有辦法啊?寧王起兵之時,下官身邊只有這三百衙役,除卻這三百衙役之外,再也沒有一兵一卒,下官傳令到附近幾個衛所調兵,倒是答應的很痛快。但是調過來一看。都是一些老弱病殘,連市井之徒都不如。下官只好自己想辦法,就將全城的百姓以街道編伍,抽調壯丁爲兵,一個有一萬多人。這安慶城就能靠這一萬多人了,他們十天前還是什麼也不知道百姓。”

伍文定的眼睛之中,閃過一絲不忍。

朱厚煌卻肅然起敬。

朱厚煌覺得這些士卒不堪,是覺得他們是老兵,而此刻才知道他們不過是剛剛入伍,不到二十天的新兵的時候,朱厚煌怎麼能不佩服?

他自己操練過新兵,知道新兵是什麼德行,而伍文定只用了十來天的時間,從編伍全城百姓,再從百姓之中徵召士卒,並且將這些士卒架勢上看到有模有樣。這不是一般的文吏能做到了,幾乎可以稱得上文武雙全,有出將入相的潛力。

雖然從各種城防佈置來說,雖然有些死板,和生搬硬套,有太多的不合時宜的地方。總體來說並沒有太多的缺點與疏漏。作爲一個新手,能做到這一步,就值得誇讚了。

朱厚煌一邊走,一邊將一些缺點指出來,說道:“城外的這些房子都要統統燒掉,一間也不能留。”

電視劇裡面很多城池外面都是黃沙,好像城池是在沙漠邊一樣,其實上是大錯特錯了,你看看現在城市的郊區是什麼樣子,那個時候的城牆下面就什麼樣子。早就被貪便宜的市民建城了房子。甚至很多房子都是藉着城牆蓋起來的。

不過,清理城外的雜物,幾乎是攻城戰之中的常識了。所以伍文定也是知道這一點。只是他配的上愛民如子的稱呼,不想害小民生計,只是將城牆腳下的房子給拆乾淨了。但是距離稍稍遠一些的地方,都沒有清理。

不過他也知道朱厚煌說的有道理,咬着牙答應道:“是。”

朱厚煌隨即指着城內,說道:“靠近城牆的這些房子,也要統統拆掉。”

“爲什麼?下官不明白,這些房子都是小民安身立命之所,王爺說一個拆字容易,但是對小民來說,就是半輩子的心血被毀掉了。”伍文定大聲說道。

“你看,”朱厚煌沒有生氣,而是指着城牆內側說道:“這些房子在這些地方,很容易影響調兵的效率,而且更重要的是,這裡離城牆太近了,一旦敵軍用投石機投射火彈,很容易就射過城牆。這些房子都是木頭房子,後果會怎麼樣, 還用孤說嗎?”

伍文定倒吸了一口涼氣,哪裡還用朱厚煌說,他立即就知道。中國古代的木製房屋很多,很容易引起大火。而且安慶城中房屋密集,更密集的是有不少逃難的百姓。

一旦引起大火,那根本就是一場人間慘劇。恐怕一不注意,就會演變城全城大火,倒是誰也跑不了。

伍文定沉聲說道:“下官這就就去辦。”

朱厚煌忽然停下了腳步,說道:“安慶守城的都是民壯,民壯的戰鬥力不足,必須要用其他方法來彌補,火器是最好的方法,而城頭的火器不足,有一些也都不足用了。”

的確不由能用了。

百餘年的城牆在風吹雨打之下,只是變得滄桑了一些,其基本的防護能力還在,但是百餘年牆的火炮在城頭的風吹雨打,只能成爲一塊鐵疙瘩,稍有一點常識的人。都不認爲這樣的火炮還能用。

“可以多備一些滾石檑木。”伍文定說道。他心中暗道:“反正真相房子最後都是要拆的,正好廢物利用。”他已經準備將拆掉房屋的材料,用來製作滾石擂木。

朱厚煌並不覺得多一些滾石擂木,有什麼用處。誠然滾石擂木,是最普遍的守城工具,但是朱厚煌並不覺得他們代替火器的威力。最後朱厚煌一狠心說道:“伍知府,去找長江的船上,將上面的火炮,全部卸下來,記住是全部。”

朱厚煌想起黃家嘰之戰。暗道:“在長江之中,不能發揮戰船的優勢,反而束手束腳。勝利的可能性不大,失敗的可能性也不小。而艦隊之中每一個都是的心血,所以絕對不能留在這裡與寧王拼光。”

朱厚煌身邊的水師人才,可以說搜尋了整個東海海面大多數人才,再想有就不容易了。

既然水戰打了,朱厚煌決定將自己能下的籌碼,一併下到安慶城之中。所以他決定,將船上所有的火炮全部搬的安慶城之中。

伍文定問道:“有多少門火炮?”

“大約有一百多門。”朱厚煌淡然的說道。

“一百多門。”伍文定萬萬沒有想到,會有這麼多火炮。在一百多門火炮的激勵之下,伍文定立即打起精神,找人去搬火炮了。

朱厚煌也傳達命令,命令每隻船上負責跳幫的人與炮手全部留下來,其餘的人從現在就向下游去,避開戰場。

朱厚煌的親軍,再加上千餘名船上的跳幫手,還有炮手,整隻艦隊,幾乎爲之一空。只剩下即便能維持航行的人員,順流而下,往銅陵方向而去。

不過安置火炮,並且拆除房屋的事情一起來,整個安慶的青壯都出動了,乾的熱火朝天,並且效率很高,不過半日的工夫。就弄得差不多了。

只是怎麼將拆掉的房屋材料,弄成滾石擂木,這還需要多費一些工夫。

就在滿城忙碌的時候,一道煙柱從安慶城西南方向沖天而起,然後一道又是一道,總共有十幾個方位煙柱。

伍文定臉色變了說道:“這是下官派遣出的部下,專門打探寧王軍行動。此刻他們全部放出狼煙,下官與他們事前約定好的信號,是敵人大舉而來,數量衆多。”

朱厚煌心中有數,笑道:“寧王叔水師的手段,孤早已見識過了,正想見識一下寧王步卒的實力,不像他們這就送上門了。”

伍文定立即知道朱厚煌在鼓舞士氣,他明知道此刻他也該說上兩句,緩解一些嚴肅的氣氛。但是不知道怎麼的,一個字也說不出了來。

第一百七十三章 許鬆歸來第五百零三章 破城二第四百三十六章 決裂第八百一十五章 椰城之戰六第七百八十五章 金洲戰事七第四百二十二章 古晉之變四第七百五十九章 亞齊人在行動二第五百三十三章 中國人在西班牙第三百三十五章 鄭太后與莫登庸第二百八十二章 東雍現狀第五十七章 楊廷和的默許第二百四十二章 安慶攻防戰十六第三百三十一章 再次出發第八百三十三章 東雍之戰七第三百九十三章 升龍會戰七第三百七十章 等後援第三百二十六章 擴軍二第一百一十五章 楊慎到來第三十八章 決勝第四百七十八章 香料羣島結束戰鬥二第六百七十八章 對馬島之戰八第十九章 經緯【2】第四百二十五章 後宮第四百六十四章 亞伯奎的遠征第四百八十七章許鬆的解決辦法第五百六十二章 象兵第一百五十三章 大婚一第八十三章 媽祖廟前之約第三百七十二章 真假使者第六百六十一章 日本黑鍋三第一百七十八章 迎陸完第七百七十四章 大海戰三第一百二十五章 水師與商船的區分第六百五十九章 日本黑鍋第四百八十章 亞伯奎的意志第七百二十一章 正旦大朝五第二百三十三章 安慶攻防戰八第二十四章 死諫第四百二十二章 古晉之變四第三百四十一章 升龍之變六第六百五十三章 倭亂之加劇三第五百七十五章 升龍城下二第八百九十二章 杭州會議二第一百二十二章第八百五十六章 下溫州第四百一十七章 臨時和議第七百零一章 第一波倭寇的平息三第三百五十一章 雜事第三百九十一章 升龍會戰五第四百四十四章 接戰三第五百八十二章 浮橋之戰第三百五十二章 行刑第三百八十四章 決戰之前第五百八十二章 浮橋之戰第八百一十七章 椰城之戰八第二百九十七章 安南三第一百六十一章 遺書始末第五百二十三章 京畿鏖戰五第四百九十三章 正德北歸四第三百一十八章 蘇祿六第八百一十四章 椰城之戰五第五十二章 愈演愈烈第四百章 善後第八百六十五章 會稽山之戰第七百五十五章 楊一清督師第四百三十六章 決裂第八百四十四章 西路軍第一百七十八章 迎陸完第八百九十一章 杭州會議第四十二章 襲營第七百六十九章 南下探查二第五百六十五章 收尾第八百九十九章 準備第七百零八章 後宮瑣事二第二百零三章 日本來使第三百二十九章 吳太后的命令二第五百六十一章東雍近況二第六百一十章 升龍圍城戰十五第六百五十二章 倭亂之加劇二第八百五十六章 下溫州第四百九十七章 帝崩三第六百六十八章 與朝鮮官僚的接觸第七百二十三章 正旦大朝七第六百四十七章 倭亂之謝氏滅門案第一百三十五章 北港之役下七百八十三章 金洲戰事五第六百三十一章 經年之後二第六百六十章 日本黑鍋二第二百五十三章 出兵第五百八十章 再戰升龍三第三十四章 應州之戰王勳【二】第八百一十六章 椰城之戰七第八百零三章 奴隸貿易第五百零八章 帝崩十第七百四十八章 在南都二第三百七十六章 奪升龍第二章 比劍第八百四十二章 善後二第四百零二章 善後三第三百五十七章 雲海關下五
第一百七十三章 許鬆歸來第五百零三章 破城二第四百三十六章 決裂第八百一十五章 椰城之戰六第七百八十五章 金洲戰事七第四百二十二章 古晉之變四第七百五十九章 亞齊人在行動二第五百三十三章 中國人在西班牙第三百三十五章 鄭太后與莫登庸第二百八十二章 東雍現狀第五十七章 楊廷和的默許第二百四十二章 安慶攻防戰十六第三百三十一章 再次出發第八百三十三章 東雍之戰七第三百九十三章 升龍會戰七第三百七十章 等後援第三百二十六章 擴軍二第一百一十五章 楊慎到來第三十八章 決勝第四百七十八章 香料羣島結束戰鬥二第六百七十八章 對馬島之戰八第十九章 經緯【2】第四百二十五章 後宮第四百六十四章 亞伯奎的遠征第四百八十七章許鬆的解決辦法第五百六十二章 象兵第一百五十三章 大婚一第八十三章 媽祖廟前之約第三百七十二章 真假使者第六百六十一章 日本黑鍋三第一百七十八章 迎陸完第七百七十四章 大海戰三第一百二十五章 水師與商船的區分第六百五十九章 日本黑鍋第四百八十章 亞伯奎的意志第七百二十一章 正旦大朝五第二百三十三章 安慶攻防戰八第二十四章 死諫第四百二十二章 古晉之變四第三百四十一章 升龍之變六第六百五十三章 倭亂之加劇三第五百七十五章 升龍城下二第八百九十二章 杭州會議二第一百二十二章第八百五十六章 下溫州第四百一十七章 臨時和議第七百零一章 第一波倭寇的平息三第三百五十一章 雜事第三百九十一章 升龍會戰五第四百四十四章 接戰三第五百八十二章 浮橋之戰第三百五十二章 行刑第三百八十四章 決戰之前第五百八十二章 浮橋之戰第八百一十七章 椰城之戰八第二百九十七章 安南三第一百六十一章 遺書始末第五百二十三章 京畿鏖戰五第四百九十三章 正德北歸四第三百一十八章 蘇祿六第八百一十四章 椰城之戰五第五十二章 愈演愈烈第四百章 善後第八百六十五章 會稽山之戰第七百五十五章 楊一清督師第四百三十六章 決裂第八百四十四章 西路軍第一百七十八章 迎陸完第八百九十一章 杭州會議第四十二章 襲營第七百六十九章 南下探查二第五百六十五章 收尾第八百九十九章 準備第七百零八章 後宮瑣事二第二百零三章 日本來使第三百二十九章 吳太后的命令二第五百六十一章東雍近況二第六百一十章 升龍圍城戰十五第六百五十二章 倭亂之加劇二第八百五十六章 下溫州第四百九十七章 帝崩三第六百六十八章 與朝鮮官僚的接觸第七百二十三章 正旦大朝七第六百四十七章 倭亂之謝氏滅門案第一百三十五章 北港之役下七百八十三章 金洲戰事五第六百三十一章 經年之後二第六百六十章 日本黑鍋二第二百五十三章 出兵第五百八十章 再戰升龍三第三十四章 應州之戰王勳【二】第八百一十六章 椰城之戰七第八百零三章 奴隸貿易第五百零八章 帝崩十第七百四十八章 在南都二第三百七十六章 奪升龍第二章 比劍第八百四十二章 善後二第四百零二章 善後三第三百五十七章 雲海關下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