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大寶之箴

大理寺。

狄仁傑在接手了戶部藍名煥“妄言”的案子後, 立即開始了周詳縝密的調查。

負責給藍名煥看病的御醫, 戶部牽扯之人, 藍府上下人等,以及藍名煥本人,一個也不曾放過。

甚至連丘神勣, 也詳細問詢過。

丘神勣本以爲此案已經十拿九穩, 沒想到半路殺出幾隻攔路虎, 如今更有個礙眼的狄仁傑跳出來,他很是不滿, 雖不敢在武后面前多言, 但跟狄仁傑咆哮幾句還是可以的。

“這人——”丘神勣指着昏迷中的藍名煥。

正如阿弦所說, 藍大人本就是患“病”之人, 又且寒夜奔走,身體虛弱之極,先前又被丘神勣審訊中用了些刑罰, 是以竟昏迷不醒。

丘神勣道:“他口口聲聲罵陛下不仁, 甚至說我是‘助紂爲虐’……這些可非我編造出來的, 狄少丞還要怎麼審?”

狄仁傑要了他的審訊筆錄,從頭到尾細細查看,好言安慰:“丘大人請稍安勿躁。接手此案也非我的本意,不過是聖後旨意,不得不領命而已。”

丘神勣聽着話說的和緩,轉念一想,果然跟狄仁傑沒什麼關係, 何必跟他衝突。

於是才換了一副嘴臉道:“呵呵,說的是,其實我跟狄少丞都是領命行事罷了,原本不必勞煩你,只是有幾個人很不識相,偏爲難聖後。”

狄仁傑呵呵笑道:“您放心就是了,我會盡快查明覆命。”

***

丘神勣去後,狄仁傑把審過的筆錄詳盡地一一過目。

不多時,幾十份的記錄在眼前桌上攤開,狄仁傑皺眉盯着過堂衆人的口供,雙眼如鷹隼般銳利,心緒極快轉動。

忽然,他的目光落在其中的幾句話上。

戶部的一位主事說道:“那天,藍郎中本好好地跟我們討論如何開源生息,因要上書陳述的,大家夥兒都十分仔細,各自翻看典籍,不敢有絲毫怠慢,忽然藍郎中就暴跳起來,看着神情恍惚,我們以爲他勞累過甚,忙去攙扶,卻被他一把推開,繼而竟開口,說什麼……‘我是有功之臣,不能殺我’之類的話。”

藍府負責伺候的丫鬟道:“御醫們看過後,老爺服了藥,似乎清醒很多,還安慰夫人說無礙……但是才睡了一會兒,忽然翻身坐起,說是有人陷害他,陛下要殺他之類的話……”

御醫道:“藍大人的脈象雜亂,神志不清,像是受了什麼外物刺激所致……”

其中還有一句未曾記錄在薄上的話,是一名御醫私下裡同狄仁傑所言:“雖然以我等的身份不好說些‘怪力亂神’的話,但是藍大人的情形,卻的確是有點像是……‘鬼上身’。”

狄仁傑正反覆揣摩這幾句話,忽然聽到身邊低吟了聲,原來是藍大人醒了過來。

當即忙起身上前,藍名煥微睜雙眸,看到狄仁傑之時,眼中透出疑惑之色:“你……”

狄仁傑道:“大理寺少丞狄仁傑。”又將藍名煥親自扶起。

藍名煥擰眉看着他,忽然想起什麼來似的,環顧四周,眼中透出驚駭之色:“我不是在禁軍大牢麼?”

“您放心,這裡是大理寺。”狄仁傑回答。

“大理寺?”藍名煥低吟了聲,慢慢舉手按住太陽穴,又搖了搖頭,喃喃不清道:“大理寺……對了,大理寺……!”

狄仁傑見他情形又不大對:“藍大人,您在想什麼?”

藍名煥滿面痛苦之色,像是無法忍受般抱住頭:“我也不知道,我……我也不知道到底我是怎麼了,我的頭很疼……”

他忽地又抓住狄仁傑道:“狄大人,救一救我!”

狄仁傑連喚數聲,藍名煥忽然從榻上下地,竟踉踉蹌蹌,往外而去。

此時門口的差官們也聽了動靜,見狀忙過來攔阻。

狄仁傑眼神閃爍,忽然果斷做了個“退下”的手勢,衆人不明所以,遲疑地後退,不再阻攔藍名煥。

只見藍名煥搖搖晃晃出了狄仁傑公房,他的神情像是茫然無措之人,可是腳步卻絲毫不停,從廊下走過,又穿月門,一直來到某所院落才止步。

狄仁傑一直暗中跟在後頭,跟他同行的還有兩名御醫,幾個公差。

衆人放輕腳步,見藍名煥走到前方院落,竟一言不發,往前栽倒。

***

戶部。

阿弦心事重重走過廊下,正要回公房,忽然耳畔聽到有人慷慨激昂地朗聲說道:“今來古往,俯察仰觀,惟闢作福,爲君實難。”

這聲音有些陌生,又有幾分熟悉,阿弦本以爲是某個同僚在讀書,正要轉身,忽然一震:“怎麼像是藍大人的聲音?難道……”

阿弦有些不信:難道這麼快藍名煥已被無罪放回?怎地她方纔進門並沒聽說半句?

又或者是她聽錯了?

當即阿弦忙邁步往聲音傳來的前方而去。

等她疾步走到門口一看,卻並沒藍名煥或任何人的身影。

阿弦愣神之間,那個聲音卻又隔牆響起,道:“大明無偏照,至公無私親。故以一人治天下,不以天下奉一人。”

阿弦心頭迷惑,但細品這句子,卻叫人肅然起敬,不禁出聲問道:“是哪位在說話?”

無人回答。

阿弦疑慮重重,索性復往前而行,等過了月門轉頭看時,卻發現自己不知不覺中,居然來到了藍名煥之前辦公的房間。

因藍大人無法理事,戶部更加忙碌,此刻幾個主簿書吏等在其中做公,有人見阿弦來到,行禮道:“女官怎麼來了?”

阿弦本無心前來,此時見衆人都忙於正事,不便打擾正要離開,見狀只得還禮。

其他幾人見狀,圍攏過來,紛紛詢問:“女官跟大理寺狄大人私交甚好,可知道藍大人的事如何了?”

原來這些人都是昨日給狄仁傑傳喚過的,自是關切同僚。

阿弦道:“尚無消息。”

衆人嘆息,才又慢慢散開,其中一人走到藍名煥桌前,喟嘆道:“藍大人忠心爲國,千萬要有驚無險,轉危爲安纔是啊。”擡手在那一疊書冊上按落。

阿弦掃了眼,身不由己地走到跟前兒:“這都是藍大人看過的書麼?”

一人回頭道:“正是,當日我等在此商議,藍大人還翻先賢典籍查閱來着……”

阿弦拿起幾本,見無非是些戶部入檔的典冊,另基本孔孟學說,還有些太宗時期的典籍,比如魏徵的《隋書》《諫太宗十思疏》以及其他一些臣子的著作。

“藍大人甚是博學。”阿弦欽佩地說道。

“這是自然。”一名主簿道,“大人尤其對太宗之時的文章著書皆如數家珍,可謂倒背如流。”

阿弦忽然想:“這樣博學,興許跟阿叔氣味相投。怪道阿叔昨日爲他力爭。”

她心裡想着,把書放了回去,邁步要走的時候,忽地問道:“對了,方纔誰在外頭朗讀來嗎?”

衆人面面相覷,都搖頭笑道:“我們忙得焦頭爛額,哪裡有心情誦讀。何況外頭這樣冷。”

阿弦心頭惴惴,不僅問道:“‘故以一人治天下,不以天下奉一人’,這一句可有什麼記載?”

在場一半兒的書吏都詫異起來,短暫的寂靜後,那主簿道:“女官不知麼?這是太宗朝時候,張蘊古張大人的《大寶箴》中的名句,太宗曾對此極爲讚賞……只可惜……”

眼前靈光一閃,阿弦陡然驚心!

***

大明宮,牛公公滿臉稀奇之色,走到武后跟前兒悄悄道:“娘娘,不知怎地,今兒狄仁傑跟女官一塊兒來了。”

武后頭也不擡道:“他們兩個倒也是氣味相投。公公,你說他們可找到證據證明藍名煥無罪了?”

牛公公爲難道:“奴婢覺着難。畢竟丘大人已經定論。而且那藍名煥的確說過許多不經之談,也是板上釘釘。”

要給藍名煥脫罪,最好的法子是證明他沒說過那些話,但既然坐實了他說過,那當務之急自是證明這些話無用……昨日許圉師就擡出了一個“狂疾”的說法,本來□□無縫,但是武后卻親自駁回了。

又不能證明藍名煥沒說過叛逆之語,又不能以狂疾脫罪,牛公公想不到這世間還有第三種法子能保住藍大人的命。

不多時,兩人進殿,武后笑道:“狄卿,這麼快就來複命了麼?竟還帶了幫手不成?”

狄仁傑道:“娘娘恕罪,此案須女官相助才能撥開迷霧。”

武后放下手中卷冊:“哦?那好,你們且說,究竟查出什麼來了?”

狄仁傑跟阿弦兩人對視一眼,阿弦擡手捧起一物,道:“有一樣東西請娘娘過目。”

牛公公忙上前接過,原來是一張紙,牛公公疑惑而有些擔憂地看了阿弦一眼,上前交付給武后。

武后極快地掃了眼,微笑:“怎麼,你用這個來勸諫我不成?”

狄仁傑道:“娘娘博覽羣書,對此物自不陌生。而藍大人的病,也正要從此物說起。”

武后挑了挑眉。

狄仁傑道:“據臣審訊得知,當日藍名煥跟戶部衆人商議開源之策,本一切安好,直到藍大人翻書之時才發病,又念什麼‘我是有功之臣,不可殺我’之類言語。”

武后極有耐心,不動聲色聽着。

狄仁傑道:“後來在藍府,又曾說過些‘上不仁’等大逆的話。令家人悚懼。”

武后冷哼。

狄仁傑道:“然後藍大人便衝出府去,不知所蹤,直到次日才被女官找到。”

武后聽到這裡,繞有興趣地看着阿弦:“說起來,我還沒有問過你,你是怎麼將人找到的?”

阿弦道:“娘娘,怎麼找到的不重要,重要的是在哪裡找到的。”

武后蹙眉:“哦?聽說……是在東市。”

阿弦道:“確切地說,是在東市,趙彥趙監察的府門外找到的。”

武后迷惑,卻笑道:“莫非你的意思,此案跟趙彥有關?”

阿弦搖頭:“非也,這案子跟趙監察無關,但……跟趙監察的宅子有關。”

武后斂了笑,疑惑:“說下去。”

阿弦看一眼狄仁傑,道:“那天我找到藍大人的時候,狄大人正好聞訊趕到,當時他還疑惑爲何我在那裡找到藍大人的。”

武后問:“狄卿你爲何疑惑?”

狄仁傑道:“當時臣並未多想,只是心裡有個小小地結而已,因爲臣知道,那宅子是趙監察所住,但是其實……確切說來,趙監察是後搬入宅子的,之前這宅子,另屬他人。”

“嘶……”武后暗中吸了口冷氣,她垂眸掃了眼手中的那一篇東西,心中有個奇異的猜測。

狄仁傑繼續說道:“接下來臣要說的,是昨日臣領命後,從禁軍將藍名煥接到大理寺後之情。”

武后淡淡問道:“具體如何呢?”

狄仁傑道:“藍大人從昏迷中醒來後,對自己所作所爲也十分不解,他甚是痛苦,然後他復又發病,且做了一件事。”

——當時藍名煥恍恍惚惚離開狄仁傑公房,甚是熟稔無阻地穿過小半個大理寺,徑直來到了一間房前。

當時狄仁傑其實並不知道這房間有何蹊蹺。

直到阿弦拿着方纔呈給武后的那一樣東西來找他,一切才終於連貫起來:藍名煥的那些“狂語”,他忽然出現在趙彥府外,以及從未到過大理寺的藍名煥、竟無師自通地找到大理寺的那間院房……

狄仁傑擡頭:“臣跟女官認爲,藍大人口中的‘陛下’,並非指的是當今的陛下,他罵丘神勣‘小人’,也非是指丘大人,因爲藍大人‘發病’的時候,並非真正的‘藍名煥’,而是聖後手中這一篇文字的主人——”

武后垂眸掃了一眼那一篇文的擡頭:

《大寶箴》——張蘊古。

作者有話要說:

謝謝你們!二更君麼麼噠~~(╯3╰)

若有知道張蘊古大大典故的小夥伴,就會知道這幾個伏筆的由來了。

說起來還有一件趣事不得不提,就是《大寶箴》裡內容提要的這句,很被雍正所喜,因此略改兩字:唯以一人治天下,豈爲天下奉一人,貼在故宮養心殿,但真正的作者是張大人,則少爲人知了。所以……這也算是有粉絲跟沒粉絲的差別?忽然希望我的小天使們能多點(抖)

第57章第75章 老糊塗第63章 殺之第355章 爲你第162章 貼身護衛第85章 陳大哥第316章 崛起的阿弦第42章 欲壑如淵第81章 說的好第321章 女裝第219章 神出鬼沒第246章 下次我陪你第272章 帝與後第234章 遣唐之使第333章 金口玉言第241章 除晦與誅邪第266章 子夜歌第87章 小東西第231章 兩位國公第254章 寂寞何以堪第286章 貓食第198章 處刑第371章 完結篇第170章 吃的很飽第95章 百獸王第322章 心動第115章 他第353章 虎貓第243章 守着她的笑第302章 昨日重現第91章 盧先生第51章 愛屋及烏第22章 宿軍屯第221章 有女同車第224章 切膚之痛第96章 不服輸第74章 幻亦真第295章 兩種情第355章 爲你第286章 貓食第42章 欲壑如淵第298章 這一夜第51章 愛屋及烏第125章 夜宴第60章 誅惡第294章 對母后第228章 面君面聖第117章 你第278章 獨一無二第254章 寂寞何以堪第172章 相親隊伍第188章 填滿第125章 夜宴第104章 一個好人第139章 八卦鬼第122章 意義第273章 如父如兄第338章 談情說愛第174章 豁然開朗第253章 阿叔不能去第201章 鳳凰鳴第45章 還我命來第338章 談情說愛第125章 夜宴第42章 欲壑如淵第101章 心之所向第149章 守夜人第240章 逢生跟玄影第181章 若即若離第136章 哥哥第342章 焰火第72章 難承受第143章 配不上第143章 配不上第151章 皇后欽點第176章 滿面春風第274章 兩重冰火第126章 相顧第227章 大寶之箴第165章 共處一室第189章 無情第179章 你這孽畜第272章 帝與後第238章 阿叔別走第194章 眷戀第280章 人頭而已第203章 辦鬼差第88章 兩狐狸第207章 有情人第137章 小時候第278章 獨一無二第256章 沛王錯情第107章 頭等大事第267章 紫薇垣第348章 孩子第208章 永不離第66章 雨中第62章 雙全第277章 帝后之爭第346章 少卿
第57章第75章 老糊塗第63章 殺之第355章 爲你第162章 貼身護衛第85章 陳大哥第316章 崛起的阿弦第42章 欲壑如淵第81章 說的好第321章 女裝第219章 神出鬼沒第246章 下次我陪你第272章 帝與後第234章 遣唐之使第333章 金口玉言第241章 除晦與誅邪第266章 子夜歌第87章 小東西第231章 兩位國公第254章 寂寞何以堪第286章 貓食第198章 處刑第371章 完結篇第170章 吃的很飽第95章 百獸王第322章 心動第115章 他第353章 虎貓第243章 守着她的笑第302章 昨日重現第91章 盧先生第51章 愛屋及烏第22章 宿軍屯第221章 有女同車第224章 切膚之痛第96章 不服輸第74章 幻亦真第295章 兩種情第355章 爲你第286章 貓食第42章 欲壑如淵第298章 這一夜第51章 愛屋及烏第125章 夜宴第60章 誅惡第294章 對母后第228章 面君面聖第117章 你第278章 獨一無二第254章 寂寞何以堪第172章 相親隊伍第188章 填滿第125章 夜宴第104章 一個好人第139章 八卦鬼第122章 意義第273章 如父如兄第338章 談情說愛第174章 豁然開朗第253章 阿叔不能去第201章 鳳凰鳴第45章 還我命來第338章 談情說愛第125章 夜宴第42章 欲壑如淵第101章 心之所向第149章 守夜人第240章 逢生跟玄影第181章 若即若離第136章 哥哥第342章 焰火第72章 難承受第143章 配不上第143章 配不上第151章 皇后欽點第176章 滿面春風第274章 兩重冰火第126章 相顧第227章 大寶之箴第165章 共處一室第189章 無情第179章 你這孽畜第272章 帝與後第238章 阿叔別走第194章 眷戀第280章 人頭而已第203章 辦鬼差第88章 兩狐狸第207章 有情人第137章 小時候第278章 獨一無二第256章 沛王錯情第107章 頭等大事第267章 紫薇垣第348章 孩子第208章 永不離第66章 雨中第62章 雙全第277章 帝后之爭第346章 少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