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殺伐果斷

永寧元年。

三月十五。

京畿北百里外武威縣,東接漕運碼頭,西扼北疆陸路要衝,南控京都官道,正是大雍京營北六衛駐紮之地。

天矇矇亮。

鎮武衛什長王大頭從軍帳爬起來,連打帶踹喚醒麾下兵卒。

“快快快,校場發餉,去晚了沒得領。”

京營已經半年沒發餉,上個月王大頭遵從馬校尉吩咐,抗拒日常操練,亂哄哄呼喊“不發餉、就地躺”!

本以爲會遭到責罰,王大頭擔驚受怕幾日,結果什麼事都沒發生。

自那之後,操練就有一日沒一日的廝混。

兵卒穿上衣衫,正要披上外甲,王大頭說道:“上邊傳令,領餉不要帶兵甲。”

其中緣由想不清楚,不過誰沒事穿甲帶刀去領軍餉,有的拿就不錯了。

一行七人急匆匆趕去校場,原本王大頭麾下應有兩伍十人,由於半年不發餉,甭管真病假病退伍兩個。

至於另一個名叫顧寧的兵卒,王大頭從來沒見過。

其他什長麾下多多少少有類似情形,短短半年時間,鎮武衛就從三日一操變成一旬一操,兵卒數目銳減千餘。

路上遇到許許多多趕去領餉的兵卒,王大頭見到上司百夫長,主動領着麾下跟在身後。

由什到百,由百到千。人一到萬,無邊無沿。人到十萬,徹地連天。

鎮奮耀揚顯驍六武衛,數萬餘兵卒匯聚校場。

六道旌旗矗立前方,迎風招展獵獵作響。

王大頭搭眼眺望,密密麻麻的人頭直至天邊,隱隱約約看到一座丈許高臺,上面似是坐着人。

忽然。

一道身影凌空飛來,隔數丈落下又躍起,手中拎着顆血淋淋頭顱。

“鎮武衛校尉馬原貪墨軍餉七千八百兩,證據確鑿,判斬立決,以儆效尤!”

“鎮武衛校尉馬原貪墨軍餉……”

來人說話精細尖銳,顯然是宮裡邊的太監,聲音卻是極其響亮震耳,連續呼喊數十遍方纔停歇。

王大頭聽到馬校尉斬首,原本心生憤怒,平日裡馬校尉待麾下尚可,不打不罵,至多幫他蓋蓋房子種種田地。

當聽到貪墨數額時,頓時由怒轉恨。

難怪半年不發餉,盡是讓這廝貪墨了去!

不知從哪裡傳來呼喊聲“殺得好、殺得好”,王大頭忍不住忍着高呼,很快就響徹雲霄。

校場前方。

李平安身穿大紅官袍,端坐高臺上,俯視下方六衛將軍。

這些人個個氣息渾厚,真氣高強,放在江湖能縱橫一方,闖出不小名號,然而與宮裡老太監們相差甚遠。

一是功法差距,《蓮花寶典》乃速成神功,二是修煉時長,太監無軍務家務俗務等等煩惱,得空就打坐練功。

此時御馬監上下二百餘太監,除少數留在宮中當值,其餘盡數調來校場。

高臺下左右站成兩列將京營悍將包圍,哪個敢輕舉妄動,地上無頭屍骸就是前車之鑑。

方纔馬原仗着張家背景,指着李平安鼻子罵:“什麼時候京營輪到閹人來耍威風!”

下一瞬,劍氣掃過脖頸,夏公公拎着馬原頭顱傳首鎮武衛。

至於馬原具體貪墨多少銀子,李平安不清楚,絕對不止八千兩,抄家多出幾倍都有可能,但是這個數目剛剛好。

太少難以激起兵卒怒火,太多了譬如五萬兩十萬兩,遠遠超出兵卒認知、想象,效果不增反降。

李平安冷聲道:“還有哪個不服本提督?”衆將軍、參將面色陰晴不定,心底暗自叫苦,後悔不該脫離軍營來領餉,若是在營裡,振臂一呼就能匯聚成百上千親信。

造反不至於,卻也避免任人魚肉。

“很好,咱家開始點名了。”

李平安見衆人沉默,從袖口摸出張紙,說話聲尖細陰冷:“奮武衛參將常宇是哪個?”

無需常宇站出來,衆同僚已經齊齊望去。

常宇上前兩步,躬身道:“末將常宇,參見都統大人。”

李平安似笑非笑的問道:“常將軍有沒有貪墨軍餉?”

常宇搖頭道:“末將精忠報國,從未有苛待軍卒。”

李平安幽幽說道:“那常將軍兒子買花魁的銀子從何而來?”

“這……”

常宇心思電轉,正要尋理由狡辯,忽然感覺脖頸發涼,隨後頭顱骨碌碌滾落在地。

李平安揮揮手,一名老太監拎着常宇頭顱,去奮武衛宣揚罪名。

很快。

奮武衛呼聲震天,這回不是叫“殺得好”,而是“陛下聖明”!

下層軍官以及兵卒中不乏聰明人,自然看出李平安在作秀、在排除異己,然而他們不在乎,只要殺貪官污吏就跟着叫好。

至於喊什麼口號,全憑安排在其中的探子引導。

李平安繼續點名:“揚武衛遊擊將軍曹英是哪個?”

曹英面色一白,雙腿顫顫巍巍的出列,走到高臺前竟然噗通跪下:“小的拜見都統大人。”

李平安目露鄙夷,什麼驕兵悍將,生死關頭一樣腿軟。

“老實告訴咱家,貪墨多少銀子?”

曹英苦着臉回道:“都統饒命,小的只貪了幾千兩,而且都是軍中慣例,從未多拿過一分。”

“哼,什麼狗屁慣例!”

李平安呵斥道:“咱家早就聽說過,軍中有諸如吃空、虛冒、剋扣、瞞報等等慣例,與貪墨何異?”

曹英連連叩首求饒,李平安揮揮手,兩名太監封住他丹田真氣,押到揚武衛前斬首示衆。

餘下將軍見此情形,忍不住上前幾步。

一是同仇敵愾,衆人看不起太監,二是以“慣例”論罪,在場之人大多都該斬首。

鎮武衛副將張慎思開口道:“都統大人,曹將軍爲國征戰,流血三升不止,如此下場是否苛待了?”

李平安反問道:“張將軍以爲如何?”

張慎思心下一驚,自己並未報過姓名,顯然死太監早就暗中調查過,好在自己姓張,諒他也不敢翻臉。

“我等求見陛下,請陛下聖裁!”

李平安搖頭道:“陛下日理萬機,豈是你想見就見,不過張將軍放心,咱家會把你名字放在奏摺上。”

“什麼意思?”

張慎思下意識運轉真氣,試着逃回鎮武衛軍陣,鼓動麾下鬧出亂子,趁機逃離校場。

回到鎮北王府,定能保住性命。

一名老太監出現在張慎思背後,手掌浮現淡金光芒,重重印在後心位置。

噗!

張慎思口吐鮮血,在地上打了幾個滾,眼看着兩名太監過來,連忙扯着嗓子高喊。

“我是太妃侄子,我叔叔是鎮北王,你不能殺我……”

第126章 上古傳說第94章 又起風波第129章 鹹甜之分第119章 聲東擊西第110章 香火傳承第32章 自相殘殺第32章 自相殘殺第74章 招攬舊部第30章 操縱龍嗣第63章太孫之死第46章 不講信用第28章鋒芒初露第18章才得一成第59章年老體衰第72章 走出冷宮第131章 絕情秘術第119章 聲東擊西第71章 拳就是權第10章太子謀反第109章 母慈子孝第114章 公公娶妻第26章正立無影第53章學以致用第56章唯器與名第125章 先天傳承第22章新年伊始第131章 絕情秘術第120章 雷厲風行第118章 私鹽販子第104章 三監提督第62章喧譁熱鬧第88章 相忍爲國第38章三個乾兒第124章 交投名狀第117章 用兵如神第81章 又得一官第129章 鹹甜之分第64章觀政兵部第48章冷宮太監第92章 殺殺威風第127章 立鹽爲信第31章 千年明君第113章 回家探親第123章 押送進京第69章以一敵二第73章 大義在手第126章 上古傳說第71章 拳就是權第88章 相忍爲國第36章走馬上任第7章不生憐憫第55章教子無方第127章 立鹽爲信第56章唯器與名第5章虛心假意第77章 互相攀咬第119章 聲東擊西第119章 聲東擊西第57章消渴之症第64章觀政兵部第72章 走出冷宮第71章 拳就是權第19章有進無退第19章有進無退第73章 大義在手第29章 別無選擇第84章 校場發餉第49章玄陰化血第16章故人之死第34章 無需證據第137章 蠻族劫掠第33章 一切順利第52章好惡不明第1章李平安第46章 不講信用第110章 香火傳承第76章 新官上任第29章 別無選擇第46章 不講信用第113章 回家探親第51章一老一少第130章 李氏餘孽第132章 提督回宮第117章 用兵如神第53章學以致用第25章心無神仙第57章消渴之症第68章武德帝崩第117章 用兵如神第8章早有內定第48章冷宮太監第75章 御馬提督第14章夢想當官第52章好惡不明第136章 逼上梁山第40章無情無義第92章 殺殺威風第50章 善始善終第130章 李氏餘孽
第126章 上古傳說第94章 又起風波第129章 鹹甜之分第119章 聲東擊西第110章 香火傳承第32章 自相殘殺第32章 自相殘殺第74章 招攬舊部第30章 操縱龍嗣第63章太孫之死第46章 不講信用第28章鋒芒初露第18章才得一成第59章年老體衰第72章 走出冷宮第131章 絕情秘術第119章 聲東擊西第71章 拳就是權第10章太子謀反第109章 母慈子孝第114章 公公娶妻第26章正立無影第53章學以致用第56章唯器與名第125章 先天傳承第22章新年伊始第131章 絕情秘術第120章 雷厲風行第118章 私鹽販子第104章 三監提督第62章喧譁熱鬧第88章 相忍爲國第38章三個乾兒第124章 交投名狀第117章 用兵如神第81章 又得一官第129章 鹹甜之分第64章觀政兵部第48章冷宮太監第92章 殺殺威風第127章 立鹽爲信第31章 千年明君第113章 回家探親第123章 押送進京第69章以一敵二第73章 大義在手第126章 上古傳說第71章 拳就是權第88章 相忍爲國第36章走馬上任第7章不生憐憫第55章教子無方第127章 立鹽爲信第56章唯器與名第5章虛心假意第77章 互相攀咬第119章 聲東擊西第119章 聲東擊西第57章消渴之症第64章觀政兵部第72章 走出冷宮第71章 拳就是權第19章有進無退第19章有進無退第73章 大義在手第29章 別無選擇第84章 校場發餉第49章玄陰化血第16章故人之死第34章 無需證據第137章 蠻族劫掠第33章 一切順利第52章好惡不明第1章李平安第46章 不講信用第110章 香火傳承第76章 新官上任第29章 別無選擇第46章 不講信用第113章 回家探親第51章一老一少第130章 李氏餘孽第132章 提督回宮第117章 用兵如神第53章學以致用第25章心無神仙第57章消渴之症第68章武德帝崩第117章 用兵如神第8章早有內定第48章冷宮太監第75章 御馬提督第14章夢想當官第52章好惡不明第136章 逼上梁山第40章無情無義第92章 殺殺威風第50章 善始善終第130章 李氏餘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