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私鹽販子

同進士三個字,稱得上高縣令心疾,其他人敢當面提,輕則唾你一臉。

從安公公口中說出來,高縣令不禁熱淚盈眶。

“咱真想升官兒啊!”

高縣令雙腿不自禁發軟,膝蓋自然而然的滑到地上,看得隨行太監目瞪口呆。

李平安將他攙扶起來:“小高不必如此,咱家與你分屬不同官制,依律無需行禮。”

“公公與座師爲好友,自是下官長輩,此乃長幼之禮。”

高縣令巧妙將話兒圓回來,重新落座後殷勤的爲安公公斟酒佈菜,又招呼官吏士紳好生侍候。

初時略顯拘謹,唯恐得罪哪個太監,引來殺身之禍。

三五杯酒入腹,氣氛才逐漸熱烈。

高縣令講述縣衙趣聞:“早些年本縣喚作榮峰縣,有回衙門坍塌重修,從地下挖一尊石虎,足有二三丈高。當年縣令以祥瑞上報,朝廷下旨改名爲石虎縣……”

這尊石虎至今矗立在衙門外,李平安騎馬經過時打量幾眼。

經歷數十年風吹日曬,雕像面目已經模糊,只能勉強辨認出是頭匍匐的兇獸。

太監們眼底閃過不屑,區區石虎哪值得大驚小怪,先皇喜好祥瑞,內官監建造不少宏偉奇觀。

譬如那座九丈九高的承露臺,專爲承接無根水,煉製益壽延年丹藥。

子夜時分,宴席方散。

李平安本意是返回軍營,奈不住高縣令動輒行晚輩禮,只得在後衙安歇一宿。

翌日拂曉。

李平安準時從夢中醒來,窗外天色朦朧,隱約能望見殘月疏星。

這是慈寧宮養成的習慣,周太后此刻就要睡醒了。

牀邊值夜太監見安公公起身,連忙侍候更衣洗漱遞上擦臉用的熱巾。

這熱巾由絲綢製成,柔軟不傷面,每回用過即換。

“咱家昨夜夢見娘娘食慾不振……”

李平安命太監取來紙筆,寫了封問候關懷周太后的信件,遣人快馬送回宮中。

早飯已經準備好,頗有當地特色的糊塗湯。

“味道不錯。”

李平安點頭稱讚,吩咐隨行太監記下做法,回宮後令御膳房仿製,給太后嚐個鮮兒。

“小高,你族人經營哪家商號?”

高縣令面色微紅,支吾道:“下官族人並無商號,就是運些私鹽在縣中販賣。”

李平安眉頭微皺:“私鹽販子?這可是殺頭的重罪!”

依大雍律法,販私鹽者斬立決,從犯絞監候,並闔家流放。

高縣令無奈嘆息:“公公有所不知,官鹽價錢連年上漲,下官販私鹽也是爲了縣中百姓能吃得起。”

至於賺銀子麼,那是順帶的事。

李平安勸誡道:“小高還是做些其他生意莫要再沾染鹽務,咱家此番來江南,名爲查案實則查鹽。”

縣令看似官兒不大,但是掌握一縣百姓生死,明裡暗裡撈錢的手段多的是,無需去冒殺頭流放的風險。

高縣令收起臉上諂媚,正襟危坐道。

“安公公此番下江南,依照過往巡鹽慣例,抄幾家鹽商,抓些私鹽販子,便能繳獲幾百萬兩贓銀。若手段再狠厲些,逼迫世家大族讓步,追繳千萬兩銀子也有可能。

但這只是治標之策,難解鹽稅日衰之困,總不能隔幾年就查抄一回?”

“也不是不能!”李平安眼中,鹽商就是肥豬、韭菜,養肥了、長大了就要宰殺收割。

陛下得銀子,咱家得功勞,可謂兩全其美。

高縣令心頭一震,驚駭安公公殺性之重,繼而問道:“官鹽價錢高漲,百姓吃不起鹽,又當如何解決?”

李平安纔不在乎百姓死活,咱家快餓死的時候,沒見到誰施捨半個糙面饃饃。

不過陛下仁德,愛民如子,安公公有樣學樣的露出悲憫神色,仰天長嘆詢問。

“咱家哀民生之多艱,小高可有良策?”

高縣令從袖口取出封奏摺,躬身遞上:“下官探查鹽務多年,略有心得,還請安公公過目。”

李平安接過奏摺沒打開看,似笑非笑道:“小高你這般手段,早該位列朝班,怎麼還在七品打轉?”

高縣令嘆息道:“下官早年性子暴烈,怒罵王家強取豪奪百姓田地,帶着傾家蕩產的百姓去府衙講理……”

結果不言而喻,府衙將鬧事百姓關押,高縣令受王家打壓,仕途就此停滯。

王家雖不似崔家、盧家顯赫,但是族中有位三品大員,擔任禮部侍郎,說句話就能讓他當一輩子縣令。

縣衙輾轉磋磨數年,暴烈的高縣令終是學會了阿諛奉承。

“小高你很不錯!”

李平安由衷誇讚一聲,打開奏摺仔細翻看。

大雍鹽務沿襲前朝制度朝廷鹽場生產食鹽,商賈向鹽運司繳納銀子換取鹽引,獲得提取、販賣官鹽資格。

高縣令開篇指出:自先皇以來,鹽稅日減而鹽價日增。

究其根源,在於鹽商與官員勾結壟斷鹽引,導致貪腐橫行、鹽價高昂。百姓被迫買私鹽,催生出大量私鹽販子,又進一步鹽稅減少。

言簡意賅,李平安雖不通鹽務,卻也看得明白。

“小高可有解決之法?”

高縣令回答道:“降低鹽引發放門檻,無論大小商號,甚至私鹽販子,只要購引即可販鹽。

且不設販賣地域,令鹽商相互競爭,鹽價自降。”

“這法子聽着不錯。”

李平安沉吟片刻,忽然問道:“咱家能有什麼好處?”

高縣令似是早就料到有此問,回答道:“新鹽引衙門應由陛下親信直接管理,避免地方官員勾結鹽商,排擠小商販買不到鹽引。”

“很好。”

李平安將奏摺收入袖口起身道:“小高,咱家先查齊王案、欽差案,待殺得江南人頭滾滾時,再由你上書陛下。”

安公公出京時說要殺人,那就一定會殺,哪怕有了更好的收鹽稅法子,刀子照樣要見血。

何況李平安此番出宮南下,查鹽之外另有要事。

高縣令噗通跪倒在地,咚咚咚磕頭。

“拜謝安公公提攜。”

李平安將他扶起來,看着滲血的額頭,笑着問道:“小高家裡可有人想當官兒?”

高縣令略作猶豫,咬牙道:“下官兄長自幼是個官兒迷,奈何才疏學淺考不中,公公能否安排個差事?”

“都是咱家晚輩,好說好說。”

李平安笑容滿面的離開縣衙,抄家滅族的銀子終歸有數,掌握鹽引衙門可年年爲陛下進貢。

內侍司的頭把交椅,咱家坐定了!

第73章 大義在手第133章 冠絕後宮第69章以一敵二第57章消渴之症第128章 寬容仁厚第115章 欽差之死第26章正立無影第8章早有內定第18章才得一成第8章早有內定第94章 又起風波第80章第103章 兵法三條第115章 欽差之死第47章過繼皇子第119章 聲東擊西第35章對上負責第135章 天不假年第85章 殺伐果斷第15章手足兄弟第28章鋒芒初露第95章 臺子塌了第68章武德帝崩第121章 覆滅世家第71章 拳就是權第139章 難堪大用第5章虛心假意第114章 公公娶妻第32章 自相殘殺第55章教子無方第93章 收下當狗第6章本心不亂第44章 龍嗣夭折第68章武德帝崩第18章才得一成第123章 押送進京第78章 掠之於商第126章 上古傳說第81章 又得一官第13章二十畝田第128章 寬容仁厚第82章 衡昌商號第129章 鹹甜之分第67章神通天數第74章 招攬舊部第104章 三監提督第135章 天不假年第5章虛心假意第63章太孫之死第50章 善始善終第59章年老體衰第51章一老一少第40章無情無義第31章 千年明君第141章 以牙還牙第98章 剷除內鬼第115章 欽差之死第76章 新官上任第70章 上架感言(明天12點上架)第139章 難堪大用第94章 又起風波第56章唯器與名第53章學以致用第114章 公公娶妻第73章 大義在手第40章無情無義第102章 一件黃袍第27章方不如圓第74章 招攬舊部第118章 私鹽販子第115章 欽差之死第137章 蠻族劫掠第135章 天不假年第82章 衡昌商號第16章故人之死第92章 殺殺威風第87章 北疆三策第59章年老體衰第32章 自相殘殺第3章似個人了第136章 逼上梁山第66章病來山倒第120章 雷厲風行第84章 校場發餉第4章傳道受業第133章 冠絕後宮第25章心無神仙第113章 回家探親第60章守成仁和第79章 憶苦生情第56章唯器與名第90章 名門正道第56章唯器與名第14章夢想當官第65章可以出師第82章 衡昌商號第37章殺雞儆猴第29章 別無選擇第134章 遭難受苦第82章 衡昌商號
第73章 大義在手第133章 冠絕後宮第69章以一敵二第57章消渴之症第128章 寬容仁厚第115章 欽差之死第26章正立無影第8章早有內定第18章才得一成第8章早有內定第94章 又起風波第80章第103章 兵法三條第115章 欽差之死第47章過繼皇子第119章 聲東擊西第35章對上負責第135章 天不假年第85章 殺伐果斷第15章手足兄弟第28章鋒芒初露第95章 臺子塌了第68章武德帝崩第121章 覆滅世家第71章 拳就是權第139章 難堪大用第5章虛心假意第114章 公公娶妻第32章 自相殘殺第55章教子無方第93章 收下當狗第6章本心不亂第44章 龍嗣夭折第68章武德帝崩第18章才得一成第123章 押送進京第78章 掠之於商第126章 上古傳說第81章 又得一官第13章二十畝田第128章 寬容仁厚第82章 衡昌商號第129章 鹹甜之分第67章神通天數第74章 招攬舊部第104章 三監提督第135章 天不假年第5章虛心假意第63章太孫之死第50章 善始善終第59章年老體衰第51章一老一少第40章無情無義第31章 千年明君第141章 以牙還牙第98章 剷除內鬼第115章 欽差之死第76章 新官上任第70章 上架感言(明天12點上架)第139章 難堪大用第94章 又起風波第56章唯器與名第53章學以致用第114章 公公娶妻第73章 大義在手第40章無情無義第102章 一件黃袍第27章方不如圓第74章 招攬舊部第118章 私鹽販子第115章 欽差之死第137章 蠻族劫掠第135章 天不假年第82章 衡昌商號第16章故人之死第92章 殺殺威風第87章 北疆三策第59章年老體衰第32章 自相殘殺第3章似個人了第136章 逼上梁山第66章病來山倒第120章 雷厲風行第84章 校場發餉第4章傳道受業第133章 冠絕後宮第25章心無神仙第113章 回家探親第60章守成仁和第79章 憶苦生情第56章唯器與名第90章 名門正道第56章唯器與名第14章夢想當官第65章可以出師第82章 衡昌商號第37章殺雞儆猴第29章 別無選擇第134章 遭難受苦第82章 衡昌商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