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清除異己

李平安眼底閃過猶豫,張太妃尚可週旋,鎮北王當真是一座大山,縱使陛下都得謹慎以待。

遲疑一瞬,決然揮手。

“拖下去斬了,膽敢貪墨京營軍餉,想必王爺知曉了,也定會大義滅親!”

張慎思伏誅後,餘下諸將噤若寒蟬。

這太監連鎮北王、張太妃的侄子都敢殺,莫說與張家有牽連的武將,連忠於陛下、朝廷的武將都不禁膽寒。

閹宦,果然如史書上所載,心狠手辣兇狠歹毒。

李平安按捺心中不安,若還是當初那個小太監或微末小官,或許還有跳船改換門庭的餘地。

如今身兼慈寧宮總管、御馬監提督、京營副都統三職,自個兒就是山頭,已成一方勢力,即便爬去慈慶宮磕頭表忠心,張太妃也不敢接納。

唯有順着陛下心意,與太妃鬥、與張家鬥、與鎮北王鬥!

“幹爺爺時常感嘆,一入宦海,身不由己,卻不知他臨終之時,究竟有幾分出於忠心、自願……”

李平安收斂思緒,俯視餘下武將,繼續點名。

“驍武衛偏將孟辰……”

“都統大人饒命!”

孟辰不待說完,直接從人羣竄出,跪地求饒:“下官一時糊塗,貪墨了軍餉,願將全部家財獻給大人。”

李平安面露心動:“有多少銀兩?”

孟辰連忙回答:“下官喜歡宅院田畝,現銀只有千餘兩,若是大人喜歡金銀,這就遣人典當,少說有二三萬兩!”

李平安驟然變色,指着衆多武將罵道。

“瞧瞧!不用咱家審問,貪官就自己就跳出來了。咱家蒙陛下隆恩,豈能與爾等同流合污,拖下去斬了!”

孟辰還要辯解,已經有太監封住他啞穴,扯着嗓子嗚嗚嗚叫不出聲。

轉眼間。

校場上又多了具無頭屍骸,軍卒見平日裡高高在上的大人物死在眼前,不在乎罪名真假,自發高呼萬歲。

半年欠餉的怨氣,此刻盡數傾瀉在“貪官”頭上。

陛下果然聖明,欠餉全賴貪官污吏!

李平安見氣氛醞釀得宜,不再浪費時間,接連報出十餘個姓名,全是“張”系武將。

“殺!”

一聲令下,寒光閃過,人頭滾落,血腥氣瀰漫。

李平安冷眼掃過餘下百餘武官,其中仍有不少張家黨羽,此時個個嚇得站不穩。

“繼續殺!”

又是十幾顆頭顱落地,任憑你奮起反抗還是跪地求饒,結果都是一樣。

前後三十顆人頭壘成京觀,多數都死不瞑目。

李平安將名單收入袖口,北六衛仍然有十幾個張家武將,但是差事不能一回辦完,人也不能一回殺光。

留些根兒,方便日後來回、反覆清洗,才能徹底掌控京營。

李平安下令道:“將督糧官押上來。”

幾個老太監押解十來個官員上前,全都五花大綁,嘴裡堵着不知從哪裡扯下的破布。

李平安殺意森然:“京營這般多貪官污吏,爾等皆有失職之罪!”

督糧官嘴裡說不出話,只能用力磕頭求饒,其中兩個膽子小的看見人頭京觀,雙眼一翻暈了過去。

李平安暗自鄙夷,陛下的大舅子沒見過世面,也忒不禁恐嚇。

“今兒殺累了,咱家給你們個戴罪立功的機會,衆將聽令,發餉!”

“遵命。”

餘下武將如蒙大赦,再不敢恃功倨傲,齊齊躬身領命。

御馬監太監擺開二十餘張桌案,旁邊放着一箱箱白花花銀子,各衛兵卒在令旗指揮下,列隊上前領餉。 一兩現銀,一張領二石糙米的條子。

督糧官哆哆嗦嗦發餉,唯恐少了錯了,旁邊盯着的太監不厭其煩的宣揚。

“朝廷艱難,戶部沒銀子了,陛下節衣縮食才湊出這些餉銀!”

前邊幾個軍卒領完軍餉,對着皇宮方向三叩九拜,後邊軍卒見此情形,有樣學樣高呼。

“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從清晨到日暮時分,所有軍餉方纔發放完成,隨着李平安宣佈,往後三月安穩當兵就能領雙餉。

兵卒似開了竅,無需引導就跪地山呼萬歲。

……

武威縣。

城牆。

成親王負手而立,遙望京營方向,清楚聽到陣陣萬歲呼聲。

“安公公事成了。”

京營南六衛中盛武衛、銳武衛是成親王麾下精銳,此時就埋伏在校場外不遠,隨時準備鎮壓叛亂。

不着兵甲,將領死傷慘重的北六衛,在披甲執銳的兵卒面前就是待宰牛羊。

至於會死多少人,成親王不在乎。

皇族不需要稍加煽動就敢叛亂的兵卒,趁此機會殺光,反而是穩固朝綱。

站在身後的世子趙廉憂心道:“父王,任由那閹人肆意屠戮武將,會不會影響軍心?”

“糊塗!什麼叫閹人,那是陛下欽命的京營副都統,你見了要躬身見禮。”

成親王訓斥一聲,又說道:“京營是皇族根基之一,聽安公公的話,總好過改姓張。”

趙廉疑惑道:“陛下既有意收回軍權,爲何派閹……安公公去做?”

“有些事,陛下或本王不方便出面,太監最是好用。”

成親王解釋道:“若鎮北王忍了,任由安公公清理麾下將領,那就是忠君體國。若忍不住鬧起來,爲了國朝安穩,可以將一切罪責推到安公公頭上!”

太監麼,本就該爲陛下分憂、背鍋。

趙廉恍然明悟,他打心眼裡鄙夷閹人,幸災樂禍問道:“父王,您說鎮北王會不會針鋒相對?”

“安公公故意分兩天發餉,就是等着南六衛鬧事呢!”

……

晚間。

回到御馬監。

李平安聽麾下彙報今日殺死的武將親信名單,從親兵護衛到百夫長什長,全部仔細捋一遍。

清洗,可不止是殺大官,還要將山頭打掉。

夏公公擔憂道:“大人,所涉不入品武官數百上千人,若盡數清理,或許會影響京營安穩。”

“那也要清理,陛下要的是乾淨的京營!”

李平安心中已有計較,吩咐道:“咱家聽說有不少江湖大俠,仰慕陛下聖恩,願意爲朝廷效力,可招攬入伍。”

什長、百夫長雖不入品級,卻打開了晉升之階,只要後續有“立功”就能升爲武官。

至於怎麼立功,李平安會遣人指點。

譬如大俠可以領兵剿滅山賊土匪,繳獲足夠立功的贓銀,充入陛下內帑,理所應當就該擢升。

至於窮困潦倒的山賊哪來的銀子,那都不重要了。

第60章守成仁和第15章手足兄弟第133章 冠絕後宮第44章 龍嗣夭折第136章 逼上梁山第44章 龍嗣夭折第61章前倨後恭第118章 私鹽販子第117章 用兵如神第69章以一敵二第5章虛心假意第56章唯器與名第30章 操縱龍嗣第23章封異姓王第136章 逼上梁山第122章 道門魁首第53章學以致用第95章 臺子塌了第124章 交投名狀第111章 誥命夫人第21章舉賢唯親第119章 聲東擊西第73章 大義在手第14章夢想當官第6章本心不亂第39章人心涼薄第120章 雷厲風行第19章有進無退第134章 遭難受苦第54章四十五年第27章方不如圓第114章 公公娶妻第122章 道門魁首第50章 善始善終第2章蓮花寶典第140章 時移世易第32章 自相殘殺第79章 憶苦生情第40章無情無義第66章病來山倒第108章 監察百官第120章 雷厲風行第7章不生憐憫第81章 又得一官第69章以一敵二第8章早有內定第85章 殺伐果斷第56章唯器與名第10章太子謀反第30章 操縱龍嗣第17章爭相孝順第12章拜個乾爹第4章傳道受業第48章冷宮太監第105章 報仇雪恨第73章 大義在手第113章 回家探親第126章 上古傳說第41章進獻祥瑞第30章 操縱龍嗣第52章好惡不明第139章 難堪大用第115章 欽差之死第118章 私鹽販子第127章 立鹽爲信第82章 衡昌商號第2章蓮花寶典第42章江湖大俠第136章 逼上梁山第6章本心不亂第8章早有內定第61章前倨後恭第3章似個人了第56章唯器與名第87章 北疆三策第99章 居安思危第119章 聲東擊西第87章 北疆三策第11章得償所願第135章 天不假年第38章三個乾兒第121章 覆滅世家第73章 大義在手第137章 蠻族劫掠第55章教子無方第102章 一件黃袍第64章觀政兵部第91章 嚴懲乾兒第105章 報仇雪恨第98章 剷除內鬼第14章夢想當官第35章對上負責第103章 兵法三條第135章 天不假年第104章 三監提督第89章 主辱臣死第123章 押送進京第39章人心涼薄第22章新年伊始
第60章守成仁和第15章手足兄弟第133章 冠絕後宮第44章 龍嗣夭折第136章 逼上梁山第44章 龍嗣夭折第61章前倨後恭第118章 私鹽販子第117章 用兵如神第69章以一敵二第5章虛心假意第56章唯器與名第30章 操縱龍嗣第23章封異姓王第136章 逼上梁山第122章 道門魁首第53章學以致用第95章 臺子塌了第124章 交投名狀第111章 誥命夫人第21章舉賢唯親第119章 聲東擊西第73章 大義在手第14章夢想當官第6章本心不亂第39章人心涼薄第120章 雷厲風行第19章有進無退第134章 遭難受苦第54章四十五年第27章方不如圓第114章 公公娶妻第122章 道門魁首第50章 善始善終第2章蓮花寶典第140章 時移世易第32章 自相殘殺第79章 憶苦生情第40章無情無義第66章病來山倒第108章 監察百官第120章 雷厲風行第7章不生憐憫第81章 又得一官第69章以一敵二第8章早有內定第85章 殺伐果斷第56章唯器與名第10章太子謀反第30章 操縱龍嗣第17章爭相孝順第12章拜個乾爹第4章傳道受業第48章冷宮太監第105章 報仇雪恨第73章 大義在手第113章 回家探親第126章 上古傳說第41章進獻祥瑞第30章 操縱龍嗣第52章好惡不明第139章 難堪大用第115章 欽差之死第118章 私鹽販子第127章 立鹽爲信第82章 衡昌商號第2章蓮花寶典第42章江湖大俠第136章 逼上梁山第6章本心不亂第8章早有內定第61章前倨後恭第3章似個人了第56章唯器與名第87章 北疆三策第99章 居安思危第119章 聲東擊西第87章 北疆三策第11章得償所願第135章 天不假年第38章三個乾兒第121章 覆滅世家第73章 大義在手第137章 蠻族劫掠第55章教子無方第102章 一件黃袍第64章觀政兵部第91章 嚴懲乾兒第105章 報仇雪恨第98章 剷除內鬼第14章夢想當官第35章對上負責第103章 兵法三條第135章 天不假年第104章 三監提督第89章 主辱臣死第123章 押送進京第39章人心涼薄第22章新年伊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