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節廢長立幼

“此女就是東萊太守?”

“嗚呼,竟還是個孺子。”

“真美人也。”

“還是個雛吧。”

鄴城大將軍府內,身着曲裾深衣腰佩銅印墨綬的蔡吉,承受着衆人異樣的目光以及不絕於耳的竊竊私語,目不斜視,昂首挺背,徐徐步入堂內,向着端坐正中的主公袁紹,瑩瑩叩拜道,“東萊太守蔡吉見過左將軍。”

就在俯身的那一刻,蔡吉注意到袁紹的身邊還坐着一個與她年歲相近的少年。但見其皮膚白皙,眉目如畫,顧盼生輝間帶着些許超出年齡的成熟。小孩子怎麼上這地方來了。難道這就是傳說中袁紹最喜歡的三兒子袁尚?

正當蔡吉心生納悶之際,耳邊忽然傳來了袁紹低沉而又富有磁性的聲音,“蔡府君遠道而來,一路辛苦。看座”

“謝,左將軍。”蔡吉恭敬地再次向袁紹叩首之後,便起身坐到了事先爲其準備好的座位上。由於蔡吉本身貴爲太守,加之袁紹對其又有特殊安排。故蔡吉竟破例被安排坐在了袁紹左手邊的第一個位置上。 不過蔡吉本人並沒有意識到自己所處位置背後包含的深意。這會兒的她正借就坐的機會偷偷打量端坐堂上的袁紹。只見面前一身紫袍金冠的袁大將軍,身材魁梧,面色清雅,三縷垂至胸前的長鬚更是爲其平添的幾分威嚴。如此賣相,如此氣質,無怪乎,史書中會記載,袁紹死後,“河北士女莫不傷怨,市巷揮淚,如或喪親。”

話說這一邊蔡吉在心中暗歎四世三公培養出來的貴族果然不同凡響。那一邊袁紹同樣也在目不轉睛地審視着身旁的小蔡府君。不可否認,蔡吉剛纔進來時的表現,雖少了幾分窈窕淑女的婀娜多礀,多了些許弱冠之士的意氣風發。不過她的容貌、身量、氣度還是令注重外表的袁紹頗爲滿意的。至少這樣的女子若是嫁進袁家的話並不會丟汝南袁氏的臉面。要知道袁紹雖眼饞東萊一郡之地,可他心裡還是擔心會爲兒子討一個醜婦入門,進而受人恥笑。

既然東萊的乃是少女,此刻袁紹心中也就沒了顧忌。卻見他擡手指着坐在蔡吉對面的兩個約莫二十歲左右的青年,介紹道,“蔡府君,此乃老夫長子,譚,字顯思。此乃老夫次子,熙,字顯奕。” “顯思見過蔡府君。”

“顯奕見過蔡府君。”

不談正事,先介紹兒子?這鬧的是哪兒一齣戲。眼瞅着袁紹的兩個兒子雙雙向自己行禮,蔡吉突然意識到情況不對頭了。可還未等她發話,袁紹又將身旁那個玉面童子摟了過來向其單獨介紹道,“此乃老夫三子,尚,與蔡府君同歲。尚兒,還不見過蔡府君。”

袁尚乖巧地調整坐礀向着蔡吉作揖道,“尚兒見過蔡府君。”

隨着袁尚稚嫩的聲音響徹大堂,現場的氣氛頓時就變得曖昧起來。周圍袁氏家臣們看蔡吉的眼神亦由最初的稀奇,變成了某種意味深長的審視。直到此時蔡吉要是再想不到袁紹的意圖,那她就不用在漢末混了。其實蔡吉一早也曾考慮過袁紹招自己前來鄴城可能會涉及婚嫁問題。畢竟這個時代女性地位低下,倘若能用一樁婚事得一郡之地,相信不少諸侯會樂意嘗試一下。只是蔡吉沒想到袁紹竟會在今日這等正式場合將他那三個兒子介紹給自己。倘若真要是讓對方在衆文武面前開口求了親,那自己這邊可就被動了。…,

第四十九節 事了拂衣去第一百零六節 說客魯肅第51節二桃殺三士第三節 太守之女第一百零六節 說客魯肅第二節 南陽蔡氏第一百三十七節 送糧入城第一百十七節 強者之道第五十四節 鳳雛心事第六十節 用人不疑第二節 鳳閣羣相第50節在城闕兮第九十節 各取所需第八十九節 劍與詩第六十一節 漁翁得利第八節 上兵伐謀第二十三節非人論第五十五節 捷報頻傳第二十八節 天降神諭第五十二節 遊園賞花第四十八節 遼東公孫第61節張繡投降第十四節名動吳越第四十二節 秦晉之好第三十五節 火器神威第三節 跨蹈漢南第九十三節 華夷有別第七十三節 女太守第六節 何郎談玄第九十六節 又一枚首級第五節 曹軍來襲第一百十七節 強者之道第五十六節 請君入甕第八十五節 鏖戰急第三十七節 以和爲貴第二十一節 初登龍口第三十八節 再起戰雲第48節伴君如伴虎第一百四十一節 迴轉之機第二十一節 假道伐虢第十八節 玄女祠第十七節 慶功之宴第六節睢水血戰第五十八節 小時了了第三十五節 東萊水軍第七十四節 非百里之才第八十五節 趁勝追擊第52節大夫吳碩第十九節 歲末亂流元旦告假通知第四節 西澱尋人第四十四節 公與私第三十四節 故技重施第二十二節 達成共識第二十七節 隨軍而行第72節野心與純真第八十節 連鎖反應第十三節疾風知勁草第六十九節 文姬歸漢第二十節 鹽屯之策第十五節 嚴師益友第二十二節高密王修第九十二節 鄴城暗流第33節一將難求第九十節 東西合圍第61節張繡投降第四十一節 豫州之亂第2卷青州之鵬第75節移民遼東第四十三節 無農不穩第一百三十一節 荊州名士第38節說曹操曹操到第十二節 金蟬脫殼第八十二節 黃河水師第一百二十節 曹操子第六十節 用人不疑第十三節 分散投資第一百二十七節 有此雅興第六十二節 戰錦西下第二十七節福兮禍兮第十九節 佈局遼東第四十七節 吳營弔唁第五十七節 蝶翅飛揚第八十六節 持續發酵第九十四節 飛鴿傳書第一百十五節 烏桓單于第一百四十五節 進宮護駕第三十六節 杜鵑不啼第五十四節 鳳雛心事第七十一節 樊城兵變第二十節 鹽屯之策第四十八節 四家結盟第44節李大人第一百零六節 說客魯肅第九十九節 聯合艦隊第九節 魏宮對策第三十六節 含雷吐火第四十七節 邊郡風起第三十八節 忍字頭上一把刀第三十節 他山之石第55節互爲犄角
第四十九節 事了拂衣去第一百零六節 說客魯肅第51節二桃殺三士第三節 太守之女第一百零六節 說客魯肅第二節 南陽蔡氏第一百三十七節 送糧入城第一百十七節 強者之道第五十四節 鳳雛心事第六十節 用人不疑第二節 鳳閣羣相第50節在城闕兮第九十節 各取所需第八十九節 劍與詩第六十一節 漁翁得利第八節 上兵伐謀第二十三節非人論第五十五節 捷報頻傳第二十八節 天降神諭第五十二節 遊園賞花第四十八節 遼東公孫第61節張繡投降第十四節名動吳越第四十二節 秦晉之好第三十五節 火器神威第三節 跨蹈漢南第九十三節 華夷有別第七十三節 女太守第六節 何郎談玄第九十六節 又一枚首級第五節 曹軍來襲第一百十七節 強者之道第五十六節 請君入甕第八十五節 鏖戰急第三十七節 以和爲貴第二十一節 初登龍口第三十八節 再起戰雲第48節伴君如伴虎第一百四十一節 迴轉之機第二十一節 假道伐虢第十八節 玄女祠第十七節 慶功之宴第六節睢水血戰第五十八節 小時了了第三十五節 東萊水軍第七十四節 非百里之才第八十五節 趁勝追擊第52節大夫吳碩第十九節 歲末亂流元旦告假通知第四節 西澱尋人第四十四節 公與私第三十四節 故技重施第二十二節 達成共識第二十七節 隨軍而行第72節野心與純真第八十節 連鎖反應第十三節疾風知勁草第六十九節 文姬歸漢第二十節 鹽屯之策第十五節 嚴師益友第二十二節高密王修第九十二節 鄴城暗流第33節一將難求第九十節 東西合圍第61節張繡投降第四十一節 豫州之亂第2卷青州之鵬第75節移民遼東第四十三節 無農不穩第一百三十一節 荊州名士第38節說曹操曹操到第十二節 金蟬脫殼第八十二節 黃河水師第一百二十節 曹操子第六十節 用人不疑第十三節 分散投資第一百二十七節 有此雅興第六十二節 戰錦西下第二十七節福兮禍兮第十九節 佈局遼東第四十七節 吳營弔唁第五十七節 蝶翅飛揚第八十六節 持續發酵第九十四節 飛鴿傳書第一百十五節 烏桓單于第一百四十五節 進宮護駕第三十六節 杜鵑不啼第五十四節 鳳雛心事第七十一節 樊城兵變第二十節 鹽屯之策第四十八節 四家結盟第44節李大人第一百零六節 說客魯肅第九十九節 聯合艦隊第九節 魏宮對策第三十六節 含雷吐火第四十七節 邊郡風起第三十八節 忍字頭上一把刀第三十節 他山之石第55節互爲犄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