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節 歲末亂流

本節修改一處:冀州案件交給太史慈處理。

———————————————————————————————————————

爲了節省糧食漢末不少諸侯都曾像劉備這般頒佈過《禁酒令》,但最終皆以不了了之收場。這一來是因爲漢朝人嗜酒如命,二來漢朝的諸多祭祀活動也少不了要用到酒,而這其中最大的盛典莫過於從冬至一直延續到臘祭的冬節。

依《禮傳》所載,臘者,獵也,言田獵取禽獸,以祭祀其祖也。漢朝的臘祭日在冬至後第三個戌日,除了擊鼓驅儺之外,還需以羊、豬、酒等祭品祭祖。相比官府在冬至舉行的盛大賀冬儀式,臘祭的規模雖不算大,卻是維繫宗族傳承的重要日子。這一天哪怕是賣身爲奴的人都會偷偷想辦法去祭祀自家的先祖。而蔡吉自穿越到東漢的第二年起就開始以一方父母官兼蔡氏家主的身份主持賀冬和臘祭。不過今年的情況有點特殊,考慮到自己目前已有七個多月的身孕,行動頗有不便之處,蔡吉便將臘日主祭之職委託給了蔡琰,並召蔡夫人入宮協辦祭禮。

話說蔡夫人之前因籌劃將劉琮過繼給蔡吉一事,被蔡吉足足冷藏了近兩年之久。此番她之所以能再次被蔡吉啓用,主要還是託了其弟蔡瑁的福。原來齊軍水師之前雖因延津一戰而名滿天下,可說到底也只是仗着船大人多以及有火藥助陣,才能欺負欺負袁紹麾下的旱鴨子而已。若碰上的是訓練有素的東吳水師那成敗可就難說了。可是北方本就缺乏水軍將領,管承等人又都是海賊出身,對正統的水戰佈陣根本一竅不通。所以考慮到蔡瑁統領過荊州水師,蔡吉便任命其爲長水校尉,負責訓練龍口水寨的水師,以期提高齊軍水師在河流湖泊上的戰鬥力。蔡瑁本人倒也沒有令蔡吉失望,在他的指導下齊軍水師僅花了一年不到的時間便掌握了《孫臏兵法.十陣》中的“水陣”,並在同一年的九月率水師接受了蔡吉的檢閱。

水陣,又稱水陳。是古代用於水上作戰的戰鬥隊形。孫臏人爲,水戰的方法,必須多用步兵,少用戰車。讓部隊把鉤子、木筏、小艇、叉子、快艇、槳、船等各種水戰用具都準備好。船隊前進時,必須前後相隨,後撤時不要相互擁擠。船隻亦可並列起來,順流而下,以敵軍人員爲射擊目標。道理看着並不難懂。但具體到如何操縱船隻排出隊列,如何保證保證船隻前進後撤互不擁擠,那可就得取決於指揮官的經驗了。蔡瑁早年曾協助劉表平定荊州,對於內河上的水戰頗有心得。眼見齊軍水師在蔡瑁的指揮下進退有據,不時組合出各種戰陣,心悅誠服的蔡吉當場賜以蔡瑁金、銀、綢、緞,並封其爲寒亭侯。而蔡夫人也得以藉着蔡瑁興起的勢頭,重新改善她與蔡吉之間的關係。

其實自打蔡吉同曹丕正式完婚並懷有身孕之後,蔡夫人便暫時打消了過繼兒子給蔡吉的念頭。如今好不容易得了再次入宮的機會,蔡夫人又豈敢有所怠慢。她不僅積極配合蔡琰置辦臘祭,還一改往日驕橫跋扈的脾氣主動與鈴蘭等人交好。

蔡夫人在宮裡宮外的一舉一動統統都被蔡吉看在了眼裡。她當然不信蔡夫人會就此“改邪歸正”,但也不會去刻意打壓蔡家姐弟。說到底蔡吉在血緣上與蔡家姐弟同屬一個宗族,在宗法社會由政權、族權、神權、夫權組成的宗法制是中國封建帝制的根基所在。只要蔡吉不推翻封建帝制,她就免不了要面對宗法社會的宗法制。換句話說不破除宗法社會,任何所謂的推翻帝制都是換湯不換藥。後世的中國直到強制進行工業化後才由從宗法社會逐漸過渡到市民社會。蔡吉自詡無法以一己之力破除宗法社會,自然也就少不得要順應宗法制,扶持蔡氏宗族來鞏固其統治。只不過依蔡瑁姐弟倆的資質,讓他們操練一下水師,置辦一下祭典已是極限。再多不免會有任人唯親之嫌。故而蔡吉也就在臘祭這等特殊的日子裡才刻意強調一下蔡氏宗族的存在。

這不到了臘祭當天,蔡吉不等東方泛白便在鈴蘭等人的侍奉下換上特製的齊胸冕服,乘車前往宗廟祭祖。宗廟是乃是古人在陽間爲亡靈建立的寄居之所。依《禮記》的規定,“天子七廟。三昭三穆,與太祖之廟而七。諸侯五廟,二昭二穆,與太祖之廟而五。大夫三廟,一昭一穆,與太祖之廟而三。士一廟。庶人祭於寢。”蔡吉目前的等級僅次於天子,故可設始祖廟、高祖廟、曾祖廟、祖廟、父廟五廟,其中後四者爲親廟,前一廟爲始廟。也虧得蔡琰出身名門,博學多聞,如此方能理清蔡氏族譜,將蔡氏始祖一路追溯至周文王之孫蔡國封君蔡仲身上,從而讓蔡吉有了一份傲視羣雄的光鮮出身。要知道東吳的孫家可是憋了半天才找着孫武做先祖。而曹操手底下的文士便是再妙筆生花也無法抹去他家“贅閹遺醜”的污點。

然而此刻還未等蔡吉的鸞車起駕,便有內侍來報說是內衛校事段娥眉求見。話說自白狼之圍後五行遁旗便已名存實亡,曾任火遁旗主的段娥眉如今執掌着齊宮內衛,除了伺察文武外,還肩負着捕盜、治獄以及刺探消息等諸多特殊使命。得知段娥眉在臘祭的大日子趕着入宮求見,蔡吉自是不敢有所怠慢。且見她當即差人將段娥眉召到面前問話道,“段校事此時入宮,可有要事奏報?”

段娥眉一個箭步上前,躬身稟報道,“稟君上,千童豪強董嶽犯上作亂,勾結海匪侵襲鄉里,千童令懇請調撥水師與府兵合力剿匪。”

在漢末造反這種事猶如家常便飯,蔡吉早已見怪不怪。而千童縣又是當年秦始皇遣徐福攜童男童女千人入海求蓬萊的始發港,周遭島嶼衆多藏有海賊亦不足爲奇。如果只是調府兵剿匪,根本無需段娥眉親自入宮報信。於是蔡吉也沒多廢話,直接便向段娥眉頷首道,“段校事有事儘管說。”

段娥眉微微遲疑了一下,旋即湊上前低聲提醒了一句,“依《整軍令》臨淄侯所處南皮折衝府亦在徵調之列。”

聽聞曹丕即將出徵。蔡吉下意識地將手蓋在了隆起腹部上,透過掌心她能清晰地感受到胎兒在子宮中的動靜,那是她與曹丕最直接的聯繫,也是她在這個世界上最爲真切的實感。若說蔡吉對曹丕沒有感情那是言不由衷。然則以蔡吉今時今日的地位與立場卻又終究容不得她感情用事。

段娥眉見蔡吉沉默不語。以爲眼前的女諸侯在左右爲難,於是又跟着進言道,“莫不將臨淄侯調離南皮折衝府?亦或另遣它府剿匪?”

哪知蔡吉卻是不動聲色地搖了搖頭道,“不必!千童縣隸屬渤海郡,理應由南皮折衝府出兵剿匪。臨淄侯身份雖貴。然尋常府兵亦是她人夫,他人父。孤身爲一國之君,豈可獨善其身。此事無須再議。段校事可還有他事要報?”

既然蔡吉堅持要其夫身先士卒,段娥眉自然也不好再多嘴。其實她今日急着入宮乃是另有急事奏報,千童縣的叛亂不過是個開場罷了。只見段娥眉跟着又從袖中取出一份摺子呈於蔡吉道,“回君上,據臣調查千童之亂另有隱情。”

蔡吉接過摺子展開一看,臉上表情這纔有了些許變化,“皆已查實?”

“確鑿無疑。”段娥眉斬釘截鐵地應答道。

依段娥眉的摺子所報,千童縣的叛亂明面上是當地豪強董嶽勾結海賊侵擾鄉里。實際上卻牽扯着一張隱匿於冀州全境的走私網絡,涉案者既有冀州胥吏,也有冀州豪強。董嶽不過是黑吃黑劫了走私者的船,方纔會被扣上犯上作亂的罪名,進而引得官府招呼水師和府兵進剿。不過案情若僅止於此,也就是樁官商勾結的走私案而已。直到中山首富甄堯的大名出現在摺子上時,整樁案子的性質方纔發生了質的變化。

話說鹽、鐵、酒、茶在齊國雖由官府專營,但作爲龍口港的初始投資者甄堯在齊國本就享有各種專營權。故而若說這位中山首富爲了錢財去參與走私斷然讓人難以信服。不過聯想到甄堯那位在魏宮爲妃的妹子,有些事情就不難理解了。顯然在衆胥吏、豪強求財的同時,他們的把柄也被走私網的始作俑者所掌握。待到時機成熟對方定會以此爲契機令冀州乃至整個齊國朝堂震動。甚至還可能順勢攀咬上太史慈。

“促春遘時雨,始雷發東隅,衆蟄各潛駭,草木縱橫舒。”有感而發的蔡吉兀自深深倒吸了一口涼氣道。“依華醫師估算,孤預產之期或在驚蟄。”

段娥眉起先也以爲冀州的走私案僅是牽涉到甄堯有些棘手罷了。此刻聽罷蔡吉所言,她亦瞧出了端疑,由不得心驚道,“君上之意……”

蔡吉一擡手打斷了段娥眉話頭,旋即沉聲下令道。“此案既發於冀州,便交由太史刺史處置,汝繼續順藤摸瓜,替孤查查積雪之下,可還有蛇鼠蟄伏!”

遠在南皮的曹丕並不知曉隨着蔡吉一聲令下,他即將面對下放折衝府以來的首場大戰。時下的他正化名“曹續”在南皮折衝府訓練新兵。依照兵部頒下的《典範令》所載,府兵入伍後頭三個月主要是進行隊列訓練,即以“五人爲伍,兩伍爲行,五行爲列”組成方陣,做到“旗麾左而左,麾右而右,鼓之而進,聞金而止,鼓之不得妄退,聞金不得擅越。”

受後世明清章回小說及各類評書曲藝的影響,不少人提起中國古代軍隊,腦中映出的不是各種奇謀,就是兩軍對陣鬥將單挑。其實中國在軍事上自古以來都極其注重軍隊的隊列訓練,強調軍紀與配合。早在春秋時代兵聖孫武就曾通過訓練一百多個宮女列隊來向吳王闔閭證明其實力,並斬了吳王的兩個妃子以正軍紀,從而留下了殺妃拜將的典故。明朝的名將戚繼光也強調“戰必以練兵爲先”,反對學“花槍”,“徒支虛架,以圖人前美觀”。

曹丕在折衝府練兵絲毫不比孫武當年訓練宮女來得輕鬆。須知折衝府的府兵多是農民出身,他們中有人不識字,有人不會數數,更有人甚至連左右都傻傻分不清。齊軍固然有明文規定不準隨意打罵兵卒,可一旦上了戰場軍令就成了“鼓必行,金必止,令必行,禁必止,違令者必斬”。所以不論是爲了自己的前途,還是替手下那幫新兵蛋子的性命着想,曹丕都不得不打起十二分的精神來訓練小隊。好在他先前通過教訓葛黑牛等人,已然在新兵中建立起了一定的威望,之後又替隊中袍澤寫過幾封家書。恩威並施之下,總算是讓訓練步入了正軌。如今經過三個月的努力,曹丕手下的小隊在開春之後,終於也能夠似模似樣地排成方陣,並做到最基本的鼓之而進,聞金而止。

這一日在完成例行的隊列訓練後,曹丕照例留在校場指點新兵一些常用的拳腳功夫。當演示到如何反制擒拿之時,他眼角的餘光恰巧瞥見隊正劉同與一個獐頭鼠目的灰衣男子行色匆匆地穿過校場直奔轅門走去。話說曹丕在骨子裡是個睚眥必報的人。自打劉同那日意圖給他來下馬威後,他便在暗中同這位頂頭上司較起了勁。所以此刻不管是警惕也好,偏見也罷,隱隱覺得有些不對勁的曹丕不由下意識地停下了示範動作,繼而目不轉睛地盯着劉同的背影緊緊不放。

一旁的李鷂子見狀連忙狗腿似地湊上前替曹丕解惑道,“那灰衣人是東市的陳三,這時辰來找劉隊正,必是去東市蹭吃蹭喝。”(~^~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手機用戶請到m.閱讀。)(~^~)

第二十九節 雜學勢起第十二節 黨錮之禍第三十一節 開拓眼界第一百三十八節 叩關求封第五十二節 大婚在即第二十三節非人論第二十六節 飛將末路第一百三十八節 叩關求封第五十節 汝是個人才第二十二節 講武學院第三十節 亂世仁君第三十四節 吾乃太守第二十節 帝都潮涌第五十節 隆中諸葛第二節 南陽蔡氏第七節 北海名士第二十一節 狼煙再起第九十八節 辰韓之稻第一百三十二節 何爲忠漢第31節虓虎來襲第一百二十節 曹操子第六十四節 伺察文武第一百零七節 踞爐火之上第三十一節 漢末海賊第六十九節 文姬歸漢陌生的遠方——漢朝人眼中的羅馬第九十四節 柴桑閱軍第一百十九節 鹿門狂生第六十節 劍拔弩張第五節 錦西太平第九節 魏宮對策第73節賈文和第七十四節 志向?職責?人物介紹——管承、管統第一百零四節 吾之子房第七十五節 風起蓬萊第70節刀尖上跳舞第二十節 **第30節戰雲密佈第八節 三辭三讓第九十節 東西合圍第十節 擇一賢夫婿第六節 一呼百應第四十四節 公與私第五節得虎子第六十八節 戰鼓擂第四十三節 諸侯出巡第二十一節出師之名第九十四節 飛鴿傳書第72節野心與純真第六十七節 蔡伯起之子?第五十七節 鹽業大亨第三十一節 開拓眼界第六十四節 糧本位第十八節 玄女祠第五十五節 興平元年的八月第二十七節 隨軍而行第八十七節 鷸乎?蚌乎?漁翁乎?第53節劉備入京第三十七節 以和爲貴第33節一將難求第二節 鳳閣羣相第三十一節 漢末海賊第八節 醫署病坊第十七節 袁紹的決斷第一百四十四節 一諾千金第十節 血染峽谷第九十一節 真亦假時假亦真第59節浮生亂世第二十三節 君臣冷戰第二十三節 亂世梟雄陌生的遠方——漢朝人眼中的羅馬第十六節 大殺器第三十四節 故技重施第六十九節 財神到第九十四節 柴桑閱軍第一百十六節 樂極生悲第六節 徐州特使第二十節 **第六十一節 漁翁得利元旦告假通知第四十一節 豫州之亂第七十二節 剛柔並濟第六十二節 戰錦西下第十八節 荊主劉備第三十六節 圖窮匕現復更通知第一百三十八節 叩關求封第七十三節 女太守第七十七節 辛府夜論第二十節 神醫華佗第一百二十三節 因勢利導第二十節 帝都潮涌第40節蒙面男子第62節進駐宛城第44節李大人第四十五節 渤海高氏第一節 仁與殺第八十一節 父子情深第四節 東萊見聞
第二十九節 雜學勢起第十二節 黨錮之禍第三十一節 開拓眼界第一百三十八節 叩關求封第五十二節 大婚在即第二十三節非人論第二十六節 飛將末路第一百三十八節 叩關求封第五十節 汝是個人才第二十二節 講武學院第三十節 亂世仁君第三十四節 吾乃太守第二十節 帝都潮涌第五十節 隆中諸葛第二節 南陽蔡氏第七節 北海名士第二十一節 狼煙再起第九十八節 辰韓之稻第一百三十二節 何爲忠漢第31節虓虎來襲第一百二十節 曹操子第六十四節 伺察文武第一百零七節 踞爐火之上第三十一節 漢末海賊第六十九節 文姬歸漢陌生的遠方——漢朝人眼中的羅馬第九十四節 柴桑閱軍第一百十九節 鹿門狂生第六十節 劍拔弩張第五節 錦西太平第九節 魏宮對策第73節賈文和第七十四節 志向?職責?人物介紹——管承、管統第一百零四節 吾之子房第七十五節 風起蓬萊第70節刀尖上跳舞第二十節 **第30節戰雲密佈第八節 三辭三讓第九十節 東西合圍第十節 擇一賢夫婿第六節 一呼百應第四十四節 公與私第五節得虎子第六十八節 戰鼓擂第四十三節 諸侯出巡第二十一節出師之名第九十四節 飛鴿傳書第72節野心與純真第六十七節 蔡伯起之子?第五十七節 鹽業大亨第三十一節 開拓眼界第六十四節 糧本位第十八節 玄女祠第五十五節 興平元年的八月第二十七節 隨軍而行第八十七節 鷸乎?蚌乎?漁翁乎?第53節劉備入京第三十七節 以和爲貴第33節一將難求第二節 鳳閣羣相第三十一節 漢末海賊第八節 醫署病坊第十七節 袁紹的決斷第一百四十四節 一諾千金第十節 血染峽谷第九十一節 真亦假時假亦真第59節浮生亂世第二十三節 君臣冷戰第二十三節 亂世梟雄陌生的遠方——漢朝人眼中的羅馬第十六節 大殺器第三十四節 故技重施第六十九節 財神到第九十四節 柴桑閱軍第一百十六節 樂極生悲第六節 徐州特使第二十節 **第六十一節 漁翁得利元旦告假通知第四十一節 豫州之亂第七十二節 剛柔並濟第六十二節 戰錦西下第十八節 荊主劉備第三十六節 圖窮匕現復更通知第一百三十八節 叩關求封第七十三節 女太守第七十七節 辛府夜論第二十節 神醫華佗第一百二十三節 因勢利導第二十節 帝都潮涌第40節蒙面男子第62節進駐宛城第44節李大人第四十五節 渤海高氏第一節 仁與殺第八十一節 父子情深第四節 東萊見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