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節 鳳雛心事

十二月的遼東正值萬里雪飄的季節,但在擁有烈酒與女人的錦西,夜晚卻絕不會僅屬於夾雪的烈風。每到入夜時分城內的酒肆便會將大堂內的爐火燒得旺旺的,並在上面煮上一鍋熱氣騰騰的肉湯。來自內陸與海洋的各色人等不分彼此,推杯換盞着用酒水與佳餚溫暖自己的脾胃。若是還嫌不夠熱乎,也可以用一小袋穀子或一壺烈酒邀上一妙齡女郎上樓共赴**。甚至藉着酒勁直接將往來的侍酒女郎壓倒在桌上也沒關係,只要事後莫忘付錢就行。不過在錦西酒肆中工作的女子多是蠻女。這些來自深山的女子雖比漢女熱情火辣,可一言不和引來其族人的圍攻那也是常有的事。

然而就在人們用縱情聲色來抵禦苦寒之時,錦西深夜的寒風中卻飄來了一陣若隱若現的笛聲。後世一些人總以爲笛子是從西域傳來的外來樂器。可事實上,早在遠古時黃帝就曾使伶倫伐竹於昆豀、斬而作笛,吹作鳳鳴。後來張騫從西域帶回的是橫笛,亦稱“橫吹”。正如東漢人許慎在《說文解字》中記載的,“笛,七孔,竹筩也。”笛子在秦漢時期歷來都是歡快的代表,無論是祭神還是宴請都少不了它的身影。可今夜在錦西上空飄懸的這笛聲卻是如泣如訴帶着一絲毫不掩飾的哀怨之情。而笛聲的源頭正是錦西府衙內的一處僻靜小院。

一盞枯燈,一鍋烈酒,龐統坐在房中,忘情地吹奏着手中的竹笛。在他腿邊的案牘上擺放着剛從東萊傳來的婚訊。事實上。早前龐統也曾從往來的商賈嘴裡聽到過曹蔡即將聯姻的消息。可那時的龐統一直固執地認爲這只是些以訛傳訛的流言不足爲信。直到林飛的鴿子從東萊帶來蔡吉即將與曹操次子成婚的確切信息,龐統纔不得不接受了這一令他瞠目結舌的事實。

“奏笛賞雪,士元真是好興致。”不知何時邁入小院的林飛打斷了龐統的笛聲。卻見他披着狐裘戴着風帽,一進屋子便自顧自地摘下外套和帽子湊到龐統的身旁烤起火來。

可龐統顯然並不歡迎林飛這麼突然跑來打擾他的靜思。卻見龐統當即擱在下手中的竹笛,衝着自來熟的林飛側目道。“林郎君深夜來此有何貴幹?”

“都那麼多時日了,士元怎麼還一口一個林郎君地叫,多生疏啊。明明前些日子試炮之時。還很熟絡的樣子。”林飛邊烤着火邊向龐統套近乎道。

“公是公,私是私,怎可一概而論。”龐統不客氣地回敬道。經過一年的接觸。龐統已然知曉眼前這男子是個演技高超得連他本人都被騙過的人。也就是說。無論裝可憐也好,裝瀟灑也罷,那都是林飛先讓自己信以爲真之後的本色表演。對付這樣的人物,即不能將他的話當真,也不能完全無視,一切都得從利益本身去分析。只不過這會兒的龐統心情本就不爽,自然也就懶得同林飛多費心思。

不過林飛似乎並不打算放過龐統,只見他隨手抄起了案牘上的紙條。明知故問道,“士元也已知曉主公即將大婚的消息?”

龐統一把搶過紙條,孩子氣地不耐煩道。“是又怎樣?”

但誰知林飛根本不理會龐統的責問,依舊自言自語道。“燒酒、竹笛……士元莫不是在借酒消愁?”

被一語道破心事的龐統頓時漲紅着臉,霍然起身下起了逐客令,“林郎君若是無公事相商,恕統今日身體不適,不便奉陪。”

“士元莫要心急。吾確實有要事同汝相商。”林飛拍了拍炕蓆示意龐統坐下道,“不過在商量正事之前,吾先得證實一下士元現下是否適合商討要事。”

“吾現下一切皆正常得很,何來適合不適合只說!”龐統撇了林飛一眼駁斥道。

“汝沒醉?”

“沒醉!”

“沒在氣頭上?”

“沒氣!”

“沒因主公即將另嫁他人而心情沮喪?”林飛突然擡起頭意味深長地盯着龐統問道。

這一次龐統並沒有搭話,而是微微張了張嘴之後,一屁股坐在火炕上,自顧自地倒了一杯酒一仰而盡道,“主公爲何要答應與曹氏聯姻?曹操的次子不過是個黃口孺子,如何能做主公的良人。”

“這還不簡單。主公與曹操聯姻乃是爲了聯手對付袁紹。至於聯姻的對象是老,是少,是醜,是俊也就無關緊要了。”林飛擺了擺手不以爲然地說道。

龐統眼見林飛如此輕描淡寫地談論蔡吉的婚事,不禁一把揪起他的衣襟吼道,“混帳!汝是說主公在拿自個兒的婚姻大事做籌碼嗎!”

“難道不是嗎?”林飛承接着龐統的怒火,毫不畏懼地反問道,“士元,汝身爲謀士理應比吾更清楚連橫合縱之道。可而今汝卻絲毫看不出主公答應曹蔡聯姻背後的目的。汝還說沒因主公的婚事而衝昏頭腦?”

林飛的一席責問,讓原本正在氣頭上的龐統打了個哆嗦。確實,僅站在謀士的角度上來講,以一場名不副實的婚姻換來一段較爲紮實的聯盟並無任何的不妥。然而對於龐統來說,蔡吉不僅於他有知遇之恩,同時也是第一個沒有對他以貌取人的女子。特別是蔡吉對他才華的尊重與信任,令年輕的龐統在受寵若驚之餘,亦將蔡吉視作了他的知己。不過出於對自己外貌的自卑,龐統一直都將自己的這份情愫深深掩埋在心底。生怕一旦這種“非分之想”表露出來,會讓蔡吉瞧去不起他,甚至從此厭惡於他。龐統甚至有考慮過,如果有朝一日蔡吉找到一個才貌雙全的男子,他會在旁默默地給予其祝福。可誰曾想,自己視若神女的主公竟會爲了聯姻,同一個十二歲的孺子成婚。這對一心暗戀蔡吉的龐統來說簡直就像是晴空霹靂。讓他如何能靜下心來去仔細推敲曹蔡聯姻的得失。

林飛見先前還氣勢洶洶的龐統驟然頹廢地癱坐在了一旁,不禁長嘆了一聲,搖了搖頭道,“看來吾今晚確實不能同汝商討要事。士元,吾勸汝還是好好想想。汝投靠主公究竟是爲了什麼?莫要因一時意氣用事,而害人害己。”

言罷林飛拾起了自己的外套和風帽,起身就要離開屋子。卻不想。剛纔還一聲不吭的龐統突然張口問道,“那正傑爲何要投靠主公?”

“爲了實現吾的抱負。”林飛毫不避諱地作答道。

“汝認爲主公能實現汝的抱負?”龐統追問道。

“是。在吾看來這世上唯一能讓吾施展抱負的諸侯只有蔡使君。”林飛仰頭望着空中一輪透亮的明月兀自感慨道。

“那汝的抱負是什麼?”龐統又問道。

“此乃,恕飛不能言明。”林飛回過頭朝龐統報以了一個狡黠的微笑。

“真是個愛故弄玄虛的男人。”龐統冷哼了一聲後。旋即擡頭向林飛正色道。“罷了,汝有何要事快說!莫要再故弄玄虛。”

“士元清醒乎?”林飛挑釁地問道。

“吾現在清醒得很。”龐統說罷朝林飛報以了一個招牌似的自信笑容,“統也有屬於自己的抱負。”

“善!這纔像是龐士元嘛。”林飛悠然一笑,轉身又坐回了原地,並順手從袖子裡掏出了一隻皮筒遞給龐統道,“此乃蹋頓派人送來的急信。公孫度似乎有意對錦西出手。”

龐統接過皮筒並沒有急着打開,而是沉聲向林飛警告道,“林郎君。吾醜話說在前頭。汝有何抱負吾管不着。但若是汝爲了實現汝之抱負,而算計主公的話。休怪統對汝不客氣!”

林飛沒想到龐統會突然來這麼一出狠話。驚愕之餘,林飛只得苦笑着答應道。“某會謹記於心。”

龐統並沒有就林飛的表態做任何的點品,只見他順手打開皮筒取出其中的信件。在快速閱覽了一番上面的內容之後。龐統當即皺眉斷言道,“公孫度應該已經出兵矣!”

“什麼!已經出兵?可蹋頓在信中只說公孫度正在集結兵力。”林飛詫異地向龐統問道。因爲倘若龐統所言屬實的話,那將意味着錦西即將迎來一場甚至數場惡戰。

“蹋頓乃是遼東的地頭蛇,對遼東的情況向來瞭如指掌。前番夫餘人結隊劫掠錦西周邊的商隊,世人皆知是公孫度在背後搞鬼。可蹋頓卻只是半推半就着向吾等暗示了一下夫餘王與公孫度之間的翁婿關係,並未言明。然則如今蹋頓卻如此急切地連夜差人來此通風報信,足見公孫度已經點齊兵馬下定決心要對錦西不利。蹋頓生怕城門失火殃及池魚,這纔會向吾等透露風聲。”龐統面沉如水地分析道。

林飛聽完龐統的一席分析,也覺得確實有道理。可這樣一來錦西的情況便已岌岌可危。想到這裡,林飛不禁皺起了眉頭喃喃自語道,“如此說來,吾等得儘快動員全城百姓堅壁清野,加固城池才行。”

然而相比一心想要固守錦西城的林飛,龐統的膽子顯然要大得多。卻見他隨手將信塞回了皮筒傲然道,“公孫度在遼東素來享有威名,一旦讓其兵臨城下,城內的胡人必會心生異心。而蹋頓也棄錦西而去。爲今之計與其固守城池,不如主動出擊攻其不備,方能解錦西之難。”

“主動出擊?!”林飛嘖了嘖舌頭說道,“吾可是聽聞公孫度手下有十萬之衆。而錦西城如今的守備不過八千餘人。就算加上蹋頓的人馬最多也就兩萬餘人。如何能與公孫度相抗衡?更何況汝也說了,公孫度在遼東素有威名,胡人又向來以強者爲尊。倘若吾等與蹋頓聯手,烏桓人突然倒戈怎麼辦?錦西城好歹有後牆爲盾,有箭樓、火炮相仰仗,又有屯有大量糧草。反觀公孫度在冬季出兵,其糧草必然不濟,且胡人又向來不善攻城戰。倘若吾等能固守城池,熬到公孫度糧盡,錦西便可保住也。至於城內胡人起疑心嘛。大不了在封城前將胡人驅趕出城再說。”

“此事萬萬不可!”龐統趕緊否決了林飛意圖驅趕城中胡人的想法,“倘若吾等爲守城而將城內的胡人統統驅逐出錦西,勢必會引起周邊胡人的不滿。就算吾等這次能守住城池,但自此之後錦西便與胡人結下了仇怨。”

“但是吾等與公孫度野戰的勝算實在不大。吾可不能拿整城老幼的性命來博弈啊!”林飛沉吟了一番後,依舊不能接受龐統主動出擊的計劃。

龐統見林飛始終下不了決心,不由潛心向其再次分析道,“正因爲公孫度在遼東威名遠播,所以他纔不會想到吾等會敢主動出擊。正所謂,兵者,詭道也。在敵強我弱的情勢之下,不主動尋找戰機,如何能扭轉戰局?正傑若不放心統的計謀,可邀請文遠將軍一同來商議對策。統相信文遠將軍必會贊成主動出擊之策。”

林飛聽完龐統一席慷慨激昂的陳詞,不禁意味深長地瞥了後者一眼,隨即嘆了口氣道,“不用了。”

“爲何?”龐統急道。在他看來而今錦西取勝的關鍵只有兩個字,一個是“快”,一個是“奇”。這兩者都容不得他們多做討論。

林飛見龐統表情甚是焦急,便張口向其坦言道,“因爲吾之前已經見過文遠將軍了。”

“文遠將軍怎麼說?”龐統追問道。

“他和士元一樣,也認爲吾等應該主動出擊。”林飛苦笑着兩手一攤道。原來林飛在接到蹋頓的通風報信之後,頭一個去找的人就是而今錦西城裡守備將軍張遼。張遼在看過信件之後,雖沒有像龐統那樣斷言公孫度已經出兵。但也向林飛提議說,倘若公孫度真的領兵來犯,錦西應該立即調集兵馬主動出擊。當時林飛只是認爲張遼身爲武將比較好戰,故而在寒暄了幾句之後,便急忙來到了龐統這裡,想要聽聽專業謀士的意見。可誰曾想,龐統的計策竟與張遼的建議不謀而合。而且龐統態度比張遼還要強硬。眼瞅着錦西城內一武一文兩大專業人士都異口同聲地說要主動出擊。這會兒不通軍務的林飛自然也就從善如流地點頭應答道,“看來吾等此番真要像士元、文遠所言主動出擊也。”

這幾天家裡來了不少客人,不怎麼方便寫小說,所以更新有些慢,連封推都錯過了~~~~o(╯□╰)o~~~~實在是麼辦法啊~~~~還請各位書友見諒。(未完待續)

第八十節 連鎖反應第一百零四節 吾之子房第十八節太平餘孽第42節中秋祭月第十七節 墨門鉅子第11節少年英雄第十節 擇一賢夫婿第十七節 墨門鉅子第43節人情債第68節一份大禮第三十三節 開科取士第73節賈文和第一百十六節 樂極生悲第十二節兔走於街第二節 鳳閣羣相第二十六節 君臣互信第五十三節 平城謀策第九十一節 天子之憂第七十六節 胡使來訪第一百零九節 作繭自縛第二十四節 國之大事第九十四節 柴桑閱軍銅鞮侯府殺人事件(上)第二節 南陽蔡氏第36節雁門張遼第五十節 隆中諸葛第八十節 爲將之道第十九節 前塵往事第69節入北海第一百三十八節 叩關求封銅鞮侯府殺人事件(上)第五十節 古來征戰虜不盡第九十八節 辰韓之稻第62節進駐宛城第八十三節 絕不認輸第五節 故人來訪第49節驚天之第九十一節 真亦假時假亦真第七十九節 濟水之戰第七十九節 所圖之物第三十六節 杜鵑不啼第五十四節 徹底孤立第11節少年英雄第八十節 爲將之道第一百零八節 自投羅網第八十六節 持續發酵第61節張繡投降第五節 故人來訪第二十九節 糧!糧!糧!第十七節 袁紹的決斷第73節賈文和第五十八節 東萊五銖第一百五十二節 分封大典第58節曹府夜宴第十九節 審時度勢第九十九節 關中亂局復更通知第九節 段家二子第十九節 前塵往事元旦告假通知第五十六節 請君入甕第七節 東萊名將第三十九節 真真假假第三十五節 特修斯之船第五十二節 虛實之道第一百十四節 甕中捉鱉第二十六節成難久養第68節一份大禮第一百二十六節 衆望所歸第一百零一節 將不可以慍而致戰第三十八節 對峙官渡第五十八節 小時了了第32節反客爲主第三十節 亂世仁君第七十四節 非百里之才第四節入虎穴第九十三節 華夷有別第七十一節 下邳陳元龍第四十六節 均給民田第五十五節 捷報頻傳第一百十三節 引蛇出洞第十二節 黨錮之禍第九十六節 又一枚首級第十一節 虛值大錢第二十六節 仇深似海第五十五節 蜚將沖天第一百零一節 虛虛實實第69節入北海上架感言第六十九節 文姬歸漢第40節蒙面男子第2卷青州之鵬第77節小滑頭第三十六節 杜鵑不啼第五十六節 句注伏擊第69節入北海第一百零七 願立軍令狀第十節 非我族類第十節黑衣白衣第七十二節 剛柔並濟第十一節 偏軌的歷史
第八十節 連鎖反應第一百零四節 吾之子房第十八節太平餘孽第42節中秋祭月第十七節 墨門鉅子第11節少年英雄第十節 擇一賢夫婿第十七節 墨門鉅子第43節人情債第68節一份大禮第三十三節 開科取士第73節賈文和第一百十六節 樂極生悲第十二節兔走於街第二節 鳳閣羣相第二十六節 君臣互信第五十三節 平城謀策第九十一節 天子之憂第七十六節 胡使來訪第一百零九節 作繭自縛第二十四節 國之大事第九十四節 柴桑閱軍銅鞮侯府殺人事件(上)第二節 南陽蔡氏第36節雁門張遼第五十節 隆中諸葛第八十節 爲將之道第十九節 前塵往事第69節入北海第一百三十八節 叩關求封銅鞮侯府殺人事件(上)第五十節 古來征戰虜不盡第九十八節 辰韓之稻第62節進駐宛城第八十三節 絕不認輸第五節 故人來訪第49節驚天之第九十一節 真亦假時假亦真第七十九節 濟水之戰第七十九節 所圖之物第三十六節 杜鵑不啼第五十四節 徹底孤立第11節少年英雄第八十節 爲將之道第一百零八節 自投羅網第八十六節 持續發酵第61節張繡投降第五節 故人來訪第二十九節 糧!糧!糧!第十七節 袁紹的決斷第73節賈文和第五十八節 東萊五銖第一百五十二節 分封大典第58節曹府夜宴第十九節 審時度勢第九十九節 關中亂局復更通知第九節 段家二子第十九節 前塵往事元旦告假通知第五十六節 請君入甕第七節 東萊名將第三十九節 真真假假第三十五節 特修斯之船第五十二節 虛實之道第一百十四節 甕中捉鱉第二十六節成難久養第68節一份大禮第一百二十六節 衆望所歸第一百零一節 將不可以慍而致戰第三十八節 對峙官渡第五十八節 小時了了第32節反客爲主第三十節 亂世仁君第七十四節 非百里之才第四節入虎穴第九十三節 華夷有別第七十一節 下邳陳元龍第四十六節 均給民田第五十五節 捷報頻傳第一百十三節 引蛇出洞第十二節 黨錮之禍第九十六節 又一枚首級第十一節 虛值大錢第二十六節 仇深似海第五十五節 蜚將沖天第一百零一節 虛虛實實第69節入北海上架感言第六十九節 文姬歸漢第40節蒙面男子第2卷青州之鵬第77節小滑頭第三十六節 杜鵑不啼第五十六節 句注伏擊第69節入北海第一百零七 願立軍令狀第十節 非我族類第十節黑衣白衣第七十二節 剛柔並濟第十一節 偏軌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