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節 無農不穩

由於這個時代沒有無線電,沒有雷達,沒有偵察機。故東萊水軍若想要截住三韓貢船,唯一的辦法就是像後世的加勒比海盜那樣,成天在海上晃悠以期能守株待兔抓到幾隻肥羊。好在三韓貢船的活動範圍本就不大,而江華灣裡也有不少小島可以讓艦隊躲藏。因此就算明知三韓貢船六月下旬纔會出發。當六月初久違的西風駕臨渤海之時,停泊在龍口港的東萊水軍迫不及待地就揚帆出航了。當然東萊水軍的此次行動對外只宣稱是回長廣水寨修繕船隻。唯有蔡吉、太史慈、管承等少數參與海賊計劃的人知曉此次出航的真正目的。至於段奎、黃珍、管統等人則統統都被蒙在了鼓裡。更何況稍後從長安傳來的一個消息,也讓他們無暇去管水軍此番出海意欲何爲。

漢興平元年,六月初二,京師長安發生地震,次日,再震。雖然當消息傳到東萊時已是十天之後的事了。但蔡吉還是藉此機會將一干人等召進太守府商議如何應對此事。說起來這還是自上次商討救災事宜之後,東萊首腦們首次齊聚一堂商討對策。不過現場氣氛可比上一次要愜意得多。這也難怪,蝗災自五月初入侵東萊直至今日已過去一月有餘。期間不其、長廣兩縣雖受災嚴重以至於春麥絕收,且以工代賑之舉又耗費了郡府不少存糧。但相較周邊州郡餓殍遍野的景象,東萊總算是在這場大災中保下了一口元氣。 而就郡府黃縣本身而言,經過段奎、管統等人的一番“精打細算”,這一次郡府也確實用最小的代價修繕了城牆、碼頭、水寨等一系列工程。雖然這此舉引來了諸如賽魯班等“刁民”的非議。不過此刻段奎、黃珍、管統三人臉上卻都洋溢着“吾乃能臣”的表情。

當然蔡吉這會兒也沒心思去拉下這三隻老狐狸的畫皮。故在一番寒暄之後,她當即開門見山地說道:“此番京師地震,不知諸君有何對策?”

蔡吉的話音剛落,在場另外三人的表情就從“吾乃能臣”變成了“幹吾何事”。在一段眼觀鼻鼻觀心的沉默之後,最終還是段奎打破沉默率先嘆氣道:“地震乃天譴。定是上天不滿李傕、郭汜、張濟、樊稠等董賊餘孽擾亂朝綱,這才降下此等禍事。”

“是啊。聽聞李傕等人在京師任人唯親,稍有不順就大發脾氣,絲毫不將陛下放在眼裡。有如此暴虐之人執掌朝綱,上天不降罪纔怪。”黃珍跟着出言附和道。

蔡吉見段奎等人又搬出了讖緯論打官腔,心想這還是真是典型的“動刀者必死於刀下”。讖緯是一種庸欲經學和封建迷信的混合物。“讖”是巫師或方士製作的一種隱語或預言,作爲吉凶的符驗或徵兆。“緯”是對“經”而言,是方士化的儒生編集起來附合儒家經典的各種著作。西漢後期,從董仲舒開始的大講符瑞災異,把儒家神學化以後,讖緯迷信開始廣泛流傳。王莽、劉秀都曾利用讖緯神學宣揚自己當皇帝乃“天命”所歸,是神的意志。特別是劉秀,對讖緯崇信甚篤,無論用人施政,還是決策重大問題,都要以讖緯作根據。只是劉秀可能不曾想到百年之後,亦會有人借神之名對他的子孫袖手旁觀。 不過蔡吉今日找段奎等人過來可不是聽他們大談什麼天譴的。因此她當即便開口點明道:“李傕、郭汜等人固然天怒人怨。但陛下和京師的百姓卻是無辜的。而今京師歷經旱災、蝗災、地震,吾等身爲大漢臣子難道就此袖手旁觀嗎?”…,

第四節 一片船契第四十八節 四家結盟第三十九節 真真假假第三十節 他山之石第二十七節福兮禍兮第二十一節 狼煙再起第四十七節 邊郡風起第八十八節 黎明之前第十九節 前塵往事第八節鄴城蒼蒼第二十節 神醫華佗第七十六節 胡使來訪第四十七節 邊郡風起第四節 羣龍無首第三十四節 吾乃太守第一百三十八節 叩關求封第九十九節 關中亂局第六十節 黑白洪流第一百二十四節 荊揚羣英第八十四節 官渡一夜第十八節 荊主劉備第七節 東萊名將第五十二節 大婚在即第42節中秋祭月第九節 魏宮對策第二十七節 下邳府前第十節 非我族類第十七節 慶功之宴第二十三節 府兵初戰第二十六節 沽名釣譽第35節不其之戰第八十五節 趁勝追擊第十節 非我族類蔡吉郎君事件簿——無頭女屍殺人事件下篇第七十三節 多路進發第一百三十六節 奉旨行事上架感言第60節龍爭虎鬥第十八節 班師回港第七十三節 女太守第八十五節 鏖戰急第九十三節 戰起荊州第三十七節 德陽殿上第四十四節 公與私第53節劉備入京第一百五十三節 春雷始動第八十一節 與子同袍第三十節 反間之計第一百十七節 困獸猶鬥第一百二十九節 求同存異第二節 南陽蔡氏第十一節 偏軌的歷史第八十二節 東風起羅馬人的“中國印象”第六節睢水血戰第三十三節 三韓貢船第九十六節 有教無類第一百二十七節 有此雅興第二十六節 沽名釣譽第五十節 古來征戰虜不盡第三節 塢壁之禍第十五節 易京城破第一百十一節 奉天子南下第六節 何郎談玄第一百四十六節 重拾鬥志安民告示~~~第七十五節 風起蓬萊第六十二節 戰錦西下第七十二節 剛柔並濟第一百十六節 樂極生悲第2卷青州之鵬第82節入學講武堂第七節 孤之所欲第三節 跨蹈漢南第三節 跨蹈漢南第一百十節 兵荒馬亂第一百四十九節 入贅之事第八十四節 試煉之石第四十八節 四家結盟第74節潁川辛毗第三十三節 開科取士第一百三十三節 閒坐對弈第二十四節 國之大事第九節 北巡幽州第一百十八節 六甲神兵第十節 血染峽谷第十三節 萬事俱備第二十六節 君臣互信第六十七節 如魚得水第三十節 反間之計第十四節 兼併之禍第十節 擇一賢夫婿第二十一節 初登龍口第十八節 玄女祠第一百十八節 紅臉白臉第三十七節 延津大戰第五十六節 請君入甕第一百零一節 將不可以慍而致戰第三十二節 遊說遼東第二十一節 假道伐虢第二十六節 仇深似海
第四節 一片船契第四十八節 四家結盟第三十九節 真真假假第三十節 他山之石第二十七節福兮禍兮第二十一節 狼煙再起第四十七節 邊郡風起第八十八節 黎明之前第十九節 前塵往事第八節鄴城蒼蒼第二十節 神醫華佗第七十六節 胡使來訪第四十七節 邊郡風起第四節 羣龍無首第三十四節 吾乃太守第一百三十八節 叩關求封第九十九節 關中亂局第六十節 黑白洪流第一百二十四節 荊揚羣英第八十四節 官渡一夜第十八節 荊主劉備第七節 東萊名將第五十二節 大婚在即第42節中秋祭月第九節 魏宮對策第二十七節 下邳府前第十節 非我族類第十七節 慶功之宴第二十三節 府兵初戰第二十六節 沽名釣譽第35節不其之戰第八十五節 趁勝追擊第十節 非我族類蔡吉郎君事件簿——無頭女屍殺人事件下篇第七十三節 多路進發第一百三十六節 奉旨行事上架感言第60節龍爭虎鬥第十八節 班師回港第七十三節 女太守第八十五節 鏖戰急第九十三節 戰起荊州第三十七節 德陽殿上第四十四節 公與私第53節劉備入京第一百五十三節 春雷始動第八十一節 與子同袍第三十節 反間之計第一百十七節 困獸猶鬥第一百二十九節 求同存異第二節 南陽蔡氏第十一節 偏軌的歷史第八十二節 東風起羅馬人的“中國印象”第六節睢水血戰第三十三節 三韓貢船第九十六節 有教無類第一百二十七節 有此雅興第二十六節 沽名釣譽第五十節 古來征戰虜不盡第三節 塢壁之禍第十五節 易京城破第一百十一節 奉天子南下第六節 何郎談玄第一百四十六節 重拾鬥志安民告示~~~第七十五節 風起蓬萊第六十二節 戰錦西下第七十二節 剛柔並濟第一百十六節 樂極生悲第2卷青州之鵬第82節入學講武堂第七節 孤之所欲第三節 跨蹈漢南第三節 跨蹈漢南第一百十節 兵荒馬亂第一百四十九節 入贅之事第八十四節 試煉之石第四十八節 四家結盟第74節潁川辛毗第三十三節 開科取士第一百三十三節 閒坐對弈第二十四節 國之大事第九節 北巡幽州第一百十八節 六甲神兵第十節 血染峽谷第十三節 萬事俱備第二十六節 君臣互信第六十七節 如魚得水第三十節 反間之計第十四節 兼併之禍第十節 擇一賢夫婿第二十一節 初登龍口第十八節 玄女祠第一百十八節 紅臉白臉第三十七節 延津大戰第五十六節 請君入甕第一百零一節 將不可以慍而致戰第三十二節 遊說遼東第二十一節 假道伐虢第二十六節 仇深似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