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9章 假像 (2)

“是的,其他人都被世子帶走了,後方已經沒有任何有戰鬥經驗的老將了,而且其他人都是李軍長的叔叔伯伯,要是他是軍長,叔叔輩反倒是副師長,這樣大家的臉怎麼擱啊,再說那到底是誰聽誰的呢?”曾格武有些話沒有說,其實陸軍部也不願意讓這倆人在後方工作,能打發到前線當個副職就當個吧,能發揮餘熱最好,反正自己已經提醒過易猛了,明天再去和誠實師的師長同學談談心,讓兩個心裡有數不被抓走了軍權就夠了,至於剛剛告訴易猛的事情屬於絕密,副部長再三強調絕對不許走漏風聲:“很不容易打探來的消息哦,現在陸軍部知道的都沒有幾個,李軍長也不知道陸軍部知道此事了。”

如果是久經官場的老人,那有些默契的事情就不用問出口,但易猛只是一個二十多歲的年輕人:“陸軍部不會同意李軍長的人滲透到公僕師裡的,對吧?”

“軍並不是一個固定的單位,現在是兩個師一個軍,但將來也許會有三個,第七軍現在下轄公僕師和誠實師,但將來這個軍完全可能被解散,如果需要公僕師很可能將來會被劃撥到第六軍中去,陸軍部看不出有什麼必要讓軍和師結成一個密不可分的關係。”副部長大人一開始試圖用暗示來達到效果,還頗有官方風範地用“陸軍部”來替代“我”來發言,但曾格武本質也是一個剛畢業年輕人,馬上就原形畢露:“但公僕師是一個穩定的編制,我不認爲擾亂這個編制有什麼好處,這兩個副師長也是臨時的。”

“我還是不太明白陸軍部要我怎麼做。”話都說到這種地步,易猛依舊想要更明確的指示。

“我覺得當初許將軍做得挺好。”

“許將軍?”易猛完全聽不懂。

“我是說許將軍奪印那次的事。”

“哦,不用給李軍長太留面子麼?”

“當然不行,”曾格武馬上否認自己是這個意思:“許將軍前車之鑑不遠,陸軍部希望易老兄爲部裡贏得光彩,但是不能做得像許將軍那麼絕,意思到了就行。”最後副部長還鼓勵道:“不過無論如何,陸軍部是站在易師長背後的,公僕師和誠實師背後是整個陸軍部!”

“是光明正大地站在我背後,還是鬼鬼祟祟地站在我背後呢?”

“當然不會是前者,我們又不是許將軍那種猛人,也不想去投闖。”

李軍長抵達浙江後,易猛馬上帶着僚官趕去拜見:“聽說軍座(黃石最開始這麼開玩笑地叫過一兩次,隨後迅速傳遍全軍,現在已經蔓延到了浙江的部隊中。)前來領導第七軍,第十三師全體官兵都歡欣鼓舞。”

“易師長快請坐。”李軍長讓參謀們上茶,兩人閒談了片刻,又有一人在門外報見,李軍長起身把來者請進來,親自介紹給易猛:“這位是王將軍。”

“末將王啓年,”頭髮已經花白的老將依舊腰桿筆直,精神抖擻,他向易猛認真地行禮全無傲氣:“見過易將軍。”

“原來是王將軍,哎呀,真是久仰大名。”易猛當然不會蠢到說自己已經聽說過李軍長要帶王啓年和吉星輝來浙江。

“易將軍過獎了,易將軍纔是英雄出少年。”

李軍長讓兩人見過之後,就不再廢話直接說出自己的打算,他打算把王啓年派到公僕師當副師長。北京之變後所有的營官都把責任推給了賀寶刀和王啓年,王啓年雖然在抵達福建後竭力想把所有的責任都推給賀寶刀,但是他一樣不敢去見金求德。這次李軍長前來浙江統領軍隊,需要幫手協助他控制軍隊,老將都是長輩不好使,就動起了前北方同盟的主意。

這批人依舊和黃石集團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王啓年、吉星輝他們和很多南明高級軍官都是兒女親家,他們的女婿、侄女婿之流大多也沒有跟着去北方同盟而是逃回南明,他們的子侄倒是多跟着去了北方同盟然後又一起逃回南方,但他們的岳父們也都很想再拉自己的失足女婿一把。

李軍長不想當空頭司令,就答應了很多叔叔伯伯們的要求,把大批待業在家的前北方同盟子弟——主要是救火營的那一幫收編爲自己的軍部骨幹。這樣李軍長既得了不少人情,又獲得了一支信得過的嫡系——前救火營的軍官們磨拳搽掌,發誓要和許平再決雌雄,讓他狠狠地償還當初討伐北方同盟時、殺害大批救火營弟兄的血債;他們也想用戰功重新獲得失去的往昔榮譽。

以前黃石和老弟兄律的時候他們和黃石講人情,這次黃石講人情的時候他們又開始和黃石律了,既然提刑官已經赦免了這些北方同盟的罪責,李軍長就跑去找姨丈討要救火營的營旗——救火營投降回來後黃石把它沒收了,李軍長想要回去當第七軍的軍旗。但黃石雖然表示他不干涉法律,但營旗問題倒是很堅決,直截了當地告訴李軍長他早就把蝮蛇旗給燒了。

“王將軍歷經戰陣三十餘載,多次和許賊交戰,”王啓年和吉星輝的身份比較麻煩,其他的小魚小蝦李軍長都輕鬆替他們要到官銜,但王、吉二人陸軍部卻推三阻四不肯給予正式任命,最後勉強同意給予臨時上校的身份,故而李軍長還是叫他們二人將軍而不是什麼官銜,他一邊說一邊觀察着易猛的臉色:“所以我想讓王將軍到公僕師當個掛名的副師長”

“這太好了。”如果不是實現有人通氣,易猛肯定會大吃一驚,但是既然已經有了心理準備那他的表現就很完美:“有王將軍蒞臨指導,十三師的站力定能突飛猛進。”

接着易猛就把王啓年大肆吹捧了一番,他的反應讓李軍長很滿意,看起來易猛不是個不好打交道的人,對於王啓年打算帶一批人去公僕師的要求,易猛也是不等他們說完就滿口答應,說公僕師確實需要來自救火營的經驗豐富的軍官指點。

把這個話題迅速帶過去後,李軍長又問起第十三師的軍心士氣問題,易猛拍着胸脯保證一切都運轉良好。

“所謂強軍,講的就是令行禁止。”王啓年問易猛道:“敢問師座,第十三師沒有政出多門的情況吧?”

李軍長也盯着易猛的臉看,對這個問題的回答同樣非常關心。

“政出多門?”易猛一通搖頭:“絕對沒有,全師上下號令森嚴。”

“第十三師中軍法是如何行使的?”李軍長提到了關鍵問題。

“是軍法官帶着憲兵隊在管。”

“師部不干涉他們嗎?”

“不干涉,”易猛注意到軍長開始皺眉頭,但他裝沒看見的同時大大咧咧地說道:“其實我覺得這事應該由師部來管,自古以來從來沒有聽說過監軍管得這麼寬過。”

易猛故意把監軍和憲兵隊混淆起來,對於易猛這種堅決服從陸軍部和制憲會議指令的軍官來說,全師都是服從制憲會議的命令,易猛主軍,憲兵隊主軍法,是分工不同,而且憲兵隊不但管不到易猛頭上同樣也歸他指揮。但和易猛不同,李軍長來自的第四軍根本不承認制憲會議有管他們的權利,所以就把軍法官和憲兵隊當監軍看待,而且還是一種不合法的監軍——他們甚至不是代表黃石的。

“不過這是陸軍部的命令,那我也只有遵守啦。”易猛注意到軍長皺起來的眉頭有所舒展,就用帶點抱怨的語氣說道:“末將從來沒有領軍過,當然是上面怎麼教就怎麼做了。”

“易老弟說的不錯。”李軍長心情變得相當不錯,他很認同易猛的謹慎——作爲一個從未帶過兵的年輕人,服從陸軍部的命令不但不是錯誤反倒值得稱讚,這說明他是一個習慣於服從長官命令的人。

又和易猛聊了一會兒後,李軍長就讓他先回自己的師部去了,明天李軍長還要見誠實師的師長,他希望第十四師的師長也是易猛這樣一個唯上峰命令是從的人。

第487章 口彩第55章 奪印 (1)第267章 賭博 (1)第523章 見聞 (2)第230章 補充 (1)第246章 爭鬥 (1)第254章 軍法 (3)第216章 劫營 (1)第95章 闖王 (1)第383章 忻州 (1)第452章 導遊第228章 交換 (1)第154章 對射 (1)第310章 等待 (2)第500章 棄守 (2)第279章 對決 (2)第60章 腐蝕 (2)第224章 戰俘 (1)第383章 忻州 (1)第310章 等待 (2)第383章 忻州 (1)第27章 遺物 (2)第26章 遺物 (1)第400章 倒戈第368章 受降第42章 長青 (1)第393章 靜坐第479章 兄妹第200章 新年 (1)第88章 破軍 (1)第490章 競爭第241章 攻心 (2)第432章 官司 (2)第404章 禁旅第284章 應對 (3)第394章 決策第554章 退縮 (1)第457章 班師第300章 拐點 (2)第302章 覆滅 (2)第529章 戰機 (2)第400章 倒戈第501章 絕境第281章 近戰 (2)第414章 相負第178章 彷徨 (1)第381章 疑案 (1)第352章 說服第482章 安慶第474章 輪迴 (2)第397章 拉鋸第57章 誘惑 (1)第546章 軍歌 (1)第256章 弱點 (2)第435章 儲備 (1)第422章 杭州第499章 棄守 (1)第350章 遣散第352章 說服第29章 求親 (2)第407章 蘭臺第541章 缺口 (2)第576章 偉人 (3)第259章 志向 (1)第242章 危難 (1)第44章 迷惑 (1)第490章 競爭第467章 陽光第246章 爭鬥 (1)第474章 輪迴 (2)第374章 改元第405章 召見第497章 甲艦第349章 危機第400章 倒戈第443章 武鬥第326章 投效 (1)第141章 交易 (2)第558章 上院 (1)第418章 委任第523章 見聞 (2)第405章 召見第337章 政治 (2)第377章 攤牌 (2)第157章 頹勢 (2)第548章 批判 (1)第561章 組閣 (2)第200章 新年 (1)第294章 紕漏 (2)第437章 內憂第236章 潛流 (1)第533章 落馬 (2)第260章 志向 (2)第91章 賊x民 (1)第35章 失落 (2)第308章 鞠躬盡瘁 (2)第326章 投效 (1)第48章 條例 (1)第326章 投效 (1)第407章 蘭臺
第487章 口彩第55章 奪印 (1)第267章 賭博 (1)第523章 見聞 (2)第230章 補充 (1)第246章 爭鬥 (1)第254章 軍法 (3)第216章 劫營 (1)第95章 闖王 (1)第383章 忻州 (1)第452章 導遊第228章 交換 (1)第154章 對射 (1)第310章 等待 (2)第500章 棄守 (2)第279章 對決 (2)第60章 腐蝕 (2)第224章 戰俘 (1)第383章 忻州 (1)第310章 等待 (2)第383章 忻州 (1)第27章 遺物 (2)第26章 遺物 (1)第400章 倒戈第368章 受降第42章 長青 (1)第393章 靜坐第479章 兄妹第200章 新年 (1)第88章 破軍 (1)第490章 競爭第241章 攻心 (2)第432章 官司 (2)第404章 禁旅第284章 應對 (3)第394章 決策第554章 退縮 (1)第457章 班師第300章 拐點 (2)第302章 覆滅 (2)第529章 戰機 (2)第400章 倒戈第501章 絕境第281章 近戰 (2)第414章 相負第178章 彷徨 (1)第381章 疑案 (1)第352章 說服第482章 安慶第474章 輪迴 (2)第397章 拉鋸第57章 誘惑 (1)第546章 軍歌 (1)第256章 弱點 (2)第435章 儲備 (1)第422章 杭州第499章 棄守 (1)第350章 遣散第352章 說服第29章 求親 (2)第407章 蘭臺第541章 缺口 (2)第576章 偉人 (3)第259章 志向 (1)第242章 危難 (1)第44章 迷惑 (1)第490章 競爭第467章 陽光第246章 爭鬥 (1)第474章 輪迴 (2)第374章 改元第405章 召見第497章 甲艦第349章 危機第400章 倒戈第443章 武鬥第326章 投效 (1)第141章 交易 (2)第558章 上院 (1)第418章 委任第523章 見聞 (2)第405章 召見第337章 政治 (2)第377章 攤牌 (2)第157章 頹勢 (2)第548章 批判 (1)第561章 組閣 (2)第200章 新年 (1)第294章 紕漏 (2)第437章 內憂第236章 潛流 (1)第533章 落馬 (2)第260章 志向 (2)第91章 賊x民 (1)第35章 失落 (2)第308章 鞠躬盡瘁 (2)第326章 投效 (1)第48章 條例 (1)第326章 投效 (1)第407章 蘭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