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飄絮(三)

話音落下,大帳內立刻鴉雀無聲。所有人都將目光看向了程名振,臉上寫滿了迷惑與驚詫。

對竇家軍的豪傑來說,當衆頂撞上司算不得什麼了不起事情。類似的莽撞舉動大夥幾乎都幹過。綠林道講究憑實力說話,只要你手裡有足夠的本錢,就不必擔心上司秋後算賬!但大夥以往和自己的上司頂撞,十有**是因爲物資分配不均,或者手中權力受到了削弱纔不得不爲之。從來沒有一個人像程名振這般,手中兵馬被從五千人增加到一萬五千人,地盤也擴大了至少五倍,反而覺得非常不滿意,反而要跳出來落大當家的面子!

“襄國和武安雖然還有很多地方沒被我軍所佔,但我會派伏寶將那兩個郡掃蕩一遍。”短時間內,竇建德也猜不到程名振的真正想法,緩了口氣,非常耐心地補充。“你儘管放心去上任,錢糧、器械,我會優先給你補足!”

“主公如此器重末將,末將感激不盡!”程名振又給竇建德施了個禮,繼續推辭,“越是如此,末將越怕辜負主公。所以與其硬着頭皮攬下不勝任的差事,不如將職位留給更合適的人選!”

“哦?如此?程將軍,依你之見,誰是比你更合適人選?!”竇建德臉上依舊帶着笑,和顏悅色地詢問。

“屬下不知!”程名振想了想,非常坦率地回答。

這就有點兒過分了,簡直是故意讓人下不來臺。納言宋正本怕竇建德動怒,趕緊上前開解,“程將軍,主公可是再三斟酌之後,才決定把這個重要的職位交與你手!”一邊說,他一邊輕輕向程名振使眼色,暗示對方先把任命接下來,至於個人有什麼想法,可以私底下再跟竇建德交流。

偏偏程名振今天犯了拗,根本不理睬他的好心,四下看了看,非常直率地迴應,“襄國與武安兩郡雖小,卻卡在了太行山和運河之間。北面與博陵大總管李仲堅的地盤接壤,西面對着河東李淵的巢穴太原。爲將者稍有疏忽,便可能受到西、北兩個方向的攻擊。治政者稍有懈怠,便可能導致百姓棄主公而轉投他人。所以,這個總管之職,非文武雙全者不得接任。就末將這點兒本事,管一縣還差不多,再大一點,呵呵……”

“程將軍不必自謙!”竇建德接過話頭,笑着安慰。他看得出來,程名振的確是不想當什麼襄國大總管。至於其中具體原因,有可能像他自己說得那樣,是覺得這個職位太重要,怕他自己的能力不足以任之。更有可能是因爲他在賭氣,因爲接連兩場戰鬥都被委派去監督軍紀而賭氣。無論是前一種原因還是後一種原因,竇建德都可以理解。畢竟少年人今天說話的立足點還在竇家軍的長遠利益上,於情於理都沒什麼大錯。

只是如果程名振不肯擔任襄國大總管的話,這個職位的人選就非常難辦了。曹旦、王伏寶的領軍能力不亞於他,卻不擅長民政。宋正本、孔德紹都做過地方官,治政經驗頗豐,卻都上不得馬,掄不動刀。至於其他人,說實話,即便他們主動站出來請纓,竇建德還未必信得過,當然更不會把這麼重要一個位置放心地交予。

正猶豫間,內史舍人孔德紹閃身出列,笑着進諫:“既然襄國郡的位置如此重要,主公何不分設文武兩職?文官只管民政,武將掌管軍務。平素文武各不干涉。一旦有事,主公另遣重臣,或者親領大軍來此,足可保證山河穩固!”

“這的確是個好辦法,請主公斟酌!”祭酒凌敬想了想,也出言附和孔德紹的建議。他也看出來了,程名振今天的莽撞舉動讓竇建德很難下臺,只有順着孔德紹的意見去疏導,才能避免當事雙方的尷尬。

竇建德向來有勇於納諫的美德,略做沉吟,低聲答應:“兩位先生言之有理。竇某先前的安排,的確有些欠考慮了。多虧了兩位的提醒,也多虧了程將軍的堅持!”

“今日之爭,不爲名,不爲利,單單爲了主公之基業。傳揚出去,未必不是一段佳話!”孔德紹爲人圓滑,笑呵呵地給剛纔的爭執拔了一個高調。

聞聽此言,衆人都露出了開心的笑容。對啊,主公委程將軍以重任,是出於對年青人的器重,唯纔是舉。而程將軍的拒絕,亦是處於對主公的忠誠。這樣和睦的君臣哪裡去找,也就是在竇家軍內,才能看到如此感人的情景。

出於各自的考慮,大夥紛紛開口,向竇建德表示讚歎。竇建德將這些話聽在耳朵裡,本來肚子內的些許不快也迅速被溶解了。點點頭,笑着道:“日後如果我再有考慮不周到的地方,諸位也要想程將軍般坦率地提醒我。切莫因爲給留我什麼面子。咱們家底子小,經不起折騰。只有事事小心,纔有可能在這亂世中謀得一席之地!”

“諾!”衆人轟然答應。一場突然而來的風波在爲露出苗頭前便於鬨笑聲裡化於無形。

待大夥的笑聲弱下去,竇建德四下壓了壓手,繼續道:“眼下我軍實力可不足以與李淵、李仲堅等人爭,所以襄國郡也不能屯太多兵,以免招人忌憚。這郡丞一職……”

他看了眼程名振,猶豫着又停了下來,“郡丞一職,當然是程將軍最爲合適。但我軍現在武將多、文官少。你若是做了郡丞,襄國郡守又由誰來做?”

“末將不才,願意接襄國郡守一職!”程名振抱了抱拳,毫不猶豫地說道。

話音落下,又是滿堂沉寂。這年頭手中有兵纔是根本,文官根本不值錢。郡守之名聽起來不錯,隨便一個校尉把刀架過來,也只能乖乖依着對方命令行事。看起來程名振今天真是睡糊塗了,先是放着好好的大總管不做,現在乾脆連手中的兵權都準備交出去。

過了好一會兒,竇建德才勉強回過神,反覆打量程名振,皺着眉頭問道:“依你的治政之才,做個郡守綽綽有餘。但洺州營的將士們怎麼辦?你不帶他們,讓我將他們交給何人?”

“主公可以將他交給王將軍,或者曹將軍!”程名振想了想,很誠懇地迴應。“反正洺州營只有四千人,補充到哪位將軍麾下都不會成爲拖累。如果主公覺得麻煩,讓他們轉爲地方鄉勇也可以。平素在地方抓賊捕盜維護治安,戰時主公只要一聲令下,便又可以集結在主公的鞍前馬後!”

“嗯……”竇建德長聲沉吟。他的確很希望將洺州營納入嫡系隊伍。可是,眼下程名振已經主動放棄了大總管職位,棄武從文,如果他再把洺州營撥給曹旦或者王伏寶的話,就做得太不近人情了。今天的事,親眼看到的人都矯舌不下,沒親眼看到的人耳聞之後,恐怕十有**要笑他竇建德沒心胸,吞了程名振的地盤還連人保命的本錢也要拿走。

以竇建德現在惜名如羽的心態,絕不肯幹什麼潑墨自污的舉動。因此,儘管非常欣賞洺州營的戰鬥力,他也決定忍痛割捨。“新襄國郡的地盤內,還有幾個縣城沒有明確態度。如果我親領大軍去征討,恐怕又會引起李淵等人的誤解。與其如此,還不如就將這幾個未定之地交給地方,由你這個郡守帶領郡兵前去平定。”笑着衝程名振點點頭,他非常坦誠地命令。“洺州營原定的增兵計劃取消,規模還是保持在五千人上下。算是郡兵吧,歸地方上直接調遣。此外,我再派曹振遠去魏縣駐紮。你若顧不過來,隨時可以向他求援!”

“謝主公信任,臣領命!”程名振身份轉換極快,聽完竇建德的話,立刻換了一幅文官的口吻迴應。

“你啊……”竇建德搖頭而笑,不知道是被程名振的舉止給逗笑了,還是爲了其他原因。

“哈哈,哈哈……”看到事情得到了完美解決,曹旦、王伏寶、楊公卿等人也發出了輕鬆的笑聲。

一直在冷眼旁觀的宋正本暗暗搖頭,想要說些什麼,看看衆人如此愉快的模樣,忍了忍,將已經到了嘴邊的話又吞了下去。此事竇建德處理得非常不妥帖,可以說,從攻打清河郡開始,竇建德對洺州營處理得就不太妥帖。而今天,他則繼續在原來的路上錯了下去,並且越走越遠。作爲一個官場打滾多年的老江湖,宋正本現在能清醒地認識到今天這些事的微妙之處。可惜,他察覺得太晚了,想要補救已經來不及。

“新襄國郡的治所就設在平恩,這個郡雖然是兩個郡合二爲一,實際地盤還沒有武陽一個郡大。所以也沒必要設那麼多縣,四個足夠。至於縣令的人選,你自己決定吧。過後交給宋長史報備即可……”竇建德還在繼續下達命令,程名振逐一答應。但是,二人的話宋正本已經一個字都聽不進去了。

主幹已經長歪,再光鮮的枝葉能起什麼作用。只可惜,除了當事人以外,幾乎沒人能看到這一層。即便當事之人,他們對自己的行爲能理解多少呢?程名振知道他自己在幹什麼嗎?竇建德知道自己在幹什麼嗎?宋正本猜不到,只是覺得被一股難言的疲憊遮住了眼睛,整個人不知不覺往下沉,一點點地往下沉。

引子第4章 故人(四)第3章 折柳(二)第4章 恩仇(六)第3章 東門(四)第4章 恩仇(二)第3章 飄絮(一)第4章 恩仇(七)第1章 賭局(二)第2章 黃雀(三)第4章 功賊(二)第2章 黃雀(五)第2章 鶯柯(四)第2章 紫騮(五)第2章 黃雀(二)第2章 西顧(四)第2章 逐鹿(五)第2章 紫騮(三)第2章 鶯柯(六)第1章 賭局(七)第1章 問鼎(七)第1章 賭局(五)第2章 鶯柯(一)第3章 東門(十)第3章 折柳(一)第2章 逐鹿(五)第1章 城南(五)第2章 崢嶸(三)第2章 朝露(二)第1章 城南(九)第1章 秋分(六)第2章 紫騮(三)第3章 折柳(二)第4章 采薇(二)第1章 賭局(一)第1章 賭局(八)第1章 秋分(七)第3章 折柳(五)第2章 逐鹿(三)第2章 逐鹿(五)第3章 賭局(一)第3章 朝露(九)第3章 賭局 六(上)第2章 逐鹿(二)第2章 黃雀(一)第3章 東門(四)第3章 東門(十)第1章 賭局(二)第1章 城南(四)第3章 朝露(六)第3章 朝露(一)第4章 浮沉(二)第6章 功賊(六)第2章 逐鹿(二)第2章 西顧第1章 賭局(六)第2章 黃雀(四)第5章 采薇(六)第2章 問鼎(二)第2章 黃雀(六)第3章 朝露(九)第2章 崢嶸(二)第1章 賭局(七)第3章 浮華(三)第3章 朝露(十一)第4章 騰淵(八)第2章 紫騮(六)第4章 浮沉(四)第4章 采薇(四)第3章 折柳(一)第3章 朝露(二)引子第2章 黃雀(七)第2章 逐鹿(五)第3章 朝露(六)第1章 冬至(六上)第1章 問鼎(五)第1章 賭局(七)第2章 崢嶸(二)第4章 恩仇(四)第3章 東門(一)第3章 朝露(六)第1章 冬至(三)第2章 西顧第1章 秋分(一)第1章 問鼎(九)第2章 黃雀(六)第3章 折柳(五)第2章 紫騮(一)第2章 紫騮(四)第2章 崢嶸(二)第4章 浮沉(三)第1章 城南(四)第3章 浮華(三)第3章 賭局 六(上)第2章 鶯柯(二)第1章 賭局(七)第3章 賭局(四)第1章 賭局(一)第2章 紫騮(五)
引子第4章 故人(四)第3章 折柳(二)第4章 恩仇(六)第3章 東門(四)第4章 恩仇(二)第3章 飄絮(一)第4章 恩仇(七)第1章 賭局(二)第2章 黃雀(三)第4章 功賊(二)第2章 黃雀(五)第2章 鶯柯(四)第2章 紫騮(五)第2章 黃雀(二)第2章 西顧(四)第2章 逐鹿(五)第2章 紫騮(三)第2章 鶯柯(六)第1章 賭局(七)第1章 問鼎(七)第1章 賭局(五)第2章 鶯柯(一)第3章 東門(十)第3章 折柳(一)第2章 逐鹿(五)第1章 城南(五)第2章 崢嶸(三)第2章 朝露(二)第1章 城南(九)第1章 秋分(六)第2章 紫騮(三)第3章 折柳(二)第4章 采薇(二)第1章 賭局(一)第1章 賭局(八)第1章 秋分(七)第3章 折柳(五)第2章 逐鹿(三)第2章 逐鹿(五)第3章 賭局(一)第3章 朝露(九)第3章 賭局 六(上)第2章 逐鹿(二)第2章 黃雀(一)第3章 東門(四)第3章 東門(十)第1章 賭局(二)第1章 城南(四)第3章 朝露(六)第3章 朝露(一)第4章 浮沉(二)第6章 功賊(六)第2章 逐鹿(二)第2章 西顧第1章 賭局(六)第2章 黃雀(四)第5章 采薇(六)第2章 問鼎(二)第2章 黃雀(六)第3章 朝露(九)第2章 崢嶸(二)第1章 賭局(七)第3章 浮華(三)第3章 朝露(十一)第4章 騰淵(八)第2章 紫騮(六)第4章 浮沉(四)第4章 采薇(四)第3章 折柳(一)第3章 朝露(二)引子第2章 黃雀(七)第2章 逐鹿(五)第3章 朝露(六)第1章 冬至(六上)第1章 問鼎(五)第1章 賭局(七)第2章 崢嶸(二)第4章 恩仇(四)第3章 東門(一)第3章 朝露(六)第1章 冬至(三)第2章 西顧第1章 秋分(一)第1章 問鼎(九)第2章 黃雀(六)第3章 折柳(五)第2章 紫騮(一)第2章 紫騮(四)第2章 崢嶸(二)第4章 浮沉(三)第1章 城南(四)第3章 浮華(三)第3章 賭局 六(上)第2章 鶯柯(二)第1章 賭局(七)第3章 賭局(四)第1章 賭局(一)第2章 紫騮(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