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賭局(二)

職別同爲郡丞,按道理清河郡丞楊善會絕對沒有給武陽郡丞魏德深及信都郡丞劉子和發號施令的權力。但前者沒有他功勞大,後者沒有他資格老,所以這道看似提醒又像命令的公文居然沒有被任何人攔阻,很快就送到了魏、劉二人面前。

接到楊善會的信,劉子和二話不說,立刻拔營北退。他現在已經屬於博陵軍大總管李旭管轄,心氣自然水漲船高,根本沒將河北南部的匪患放在眼裡。先前之所以響應同僚號召來河北南部剿匪,純屬於應景性質。事有所成,劉子和不想從中分取什麼功勞。事無所成,信都郡也未必會遭受任何損失。楊善會等人拿土匪也許毫無辦法,放在博陵軍大總管李旭手裡,程名振等人也就是瓦上殘霜。只要李大將軍從河南平定了瓦崗之亂返回,隨便掃一下,就可以將他們輕鬆抹除。

同樣內容的信送到了武陽郡丞魏德深帳中後,所引起的反應卻與劉子和那邊截然不同。魏德深先是楞了一下,然後當着信使的面兒,將楊善會的手書丟在了地上,沉吟不語。待信使戰戰兢兢地出言討要回文時,他乾脆一拍桌案,命人將其叉了出去。從頭到尾半點面子也沒給楊善會留。

“豎子,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豎子!”轟走了信使之後,魏德深再也按捺不住性子,拍打着桌案破口大罵。他被氣成這樣倒不僅僅是因爲楊善會對他指手畫腳的緣故,而是出於對眼前局勢的無奈。沒有了揚善會、劉子和兩人的策應,光憑着武陽郡一家兵馬,根本不可能擋住洺州軍的鋒櫻。雖然太僕卿楊義臣老將軍奉旨返回東都之前,仗義資助了武陽郡一大批輜重和裝備,但眼下武陽郡兵依然擠不進精銳之列。首先,弟兄們跟洺州軍的所有戰鬥中從來就沒討到過便宜,沒等開打,底氣已經先虛了三分。其次,眼下郡兵們的實力雖然得到了極大增強,但對手也一直在發展壯大。沒有了張金稱這一制約的洺州軍猶如掙脫了桎梏的困獸,張牙舞爪,嘶吼咆哮,舉手投足間都露出了難以掩飾的威儀。

清河、信都兩郡的兵馬大步撤退後,武陽郡兵已經是孤掌難鳴。打,肯定不是洺州軍的對手。撤,魏德深卻再也過不了自己人的那一關。上一次他也是匆匆忙忙將兵馬開到了漳水河畔,本指望着犁庭掃穴,還地方以安寧。最後的結果卻是,武陽郡幾乎傾盡府庫,才湊齊了給予洺州軍賠償,並且答應下了將原本就不該存在的“保安費”加倍的屈辱條件。當時程名振的使者就放下狠話,說如果有下一回,保安費還要翻上一倍。這次,郡守元寶藏和主簿儲萬鈞等人本來不同意出兵,是他魏德深憑着郡丞的身份據理力爭,並援引了大隋國法中有關“地方文武互不受制”的條文,才勉強迫使元寶藏等人讓步。如果他再度鎩羽而歸的話,事後即便武陽郡的上司和同僚們不上本彈劾他,恐怕被折騰得數度破財的地方士紳們也會想方設法讓他捲鋪蓋滾蛋!

進退皆無其門,魏德深恨不得以頭蹌地,以發泄心中的懊惱。拍桌子砸胡凳地折騰了小半個時辰,待腦門子上的火苗漸漸地小了下去,他的目光卻不得不重新落回現實當中。作爲一個尚有些許操守的地位武官,魏德深當然不能拿麾下這數千弟兄的姓名去逞一時之快。大步後撤是必然結果,只是如何走得從容些,不被洺州軍在背後狠咬一口。如何才能重新站穩腳跟,不讓洺州軍趁虛攻入武陽郡,纔是他必須要面對的難題。

“把魏長史給我叫來!”將被自己弄得亂七八糟的桌案草草劃拉了一下,魏德深沉聲向帳外命令。

“遵命,屬下這就去請魏長史!”親兵隊正魏丁是魏德深的遠房侄兒,不忍看到自家叔叔盛怒之下再樹強敵,答應的同時,委婉地提醒。

魏德深這才意識到自己的心態有多惡劣,嘆了口氣,苦笑着補充,“對,是請,你去把魏長史請過來,就說我有要事需當面求教!”

“屬下遵命,大人也消消氣,車到山前必有路在!”魏丁笑着拱手,然後叫來幾個得力屬下,命他們進入軍帳中幫助魏德深一道收拾。

弟兄們都很體諒魏郡丞的難處,入帳後一言不發,手腳麻利地將各種器具歸攏整齊,放回原位。望着大夥忙碌的背影,魏德深又長長地嘆了口氣,心中涌起一股徹頭徹尾的無力感。

他累了,也厭倦了。曾經熱衷的功名富貴不再令他感到榮耀,相反,卻壓得他幾乎難以呼吸。身爲地方武職,捉姦捕盜本爲他的分內之責。可現在呢?剿匪剿匪,匪患越剿越嚴重,而他這個地方最高武官卻不得不一次次向匪首低頭獻媚。他不甘心如此,卻毫無辦法。朝廷的政令向來東一榔頭,西一棒槌,想砸在哪就砸在哪,從沒一次是有始有終。而地方上的同僚們卻混吃等死,尸位素餐,彷彿向土匪納貢繳糧乃分內之事,一點兒也不爲此而感到恥辱。他試圖振作,卻無力攪動這一潭死水。他就像一個推着石頭上山的傻子,越推越累,稍一鬆懈,便被大石頭反推着後退幾十裡……

除了身邊少數弟兄們外,整個武陽郡幾乎都沒人理解他在幹什麼。元寶藏只顧眼前,總覺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儲萬鈞等人只在乎能不能從繳納給土匪的錢糧中剋扣出一份中飽私囊,根本不在乎是當着誰的官,吃着誰的俸祿。衆人皆唯吾獨醒的滋味很不好受,一堆醉鬼當中,那個清醒者肯定會成爲大夥的笑柄和協力打擊目標。即便不出手打擊,也是側目相視。如今,整個武陽郡中唯一偶爾能跟他說幾句實在話的只有長史魏徵,而魏徵又是元寶藏私募的從吏,屬於親信中的親信,所謀多是爲了元寶藏個人,不會是爲公爲國!

“這回不知道玄成又有什麼妙策教我!”一邊嘆着氣,魏德深一邊在心中沮喪地揣度。他記得出兵之前,魏徵就曾經好心地勸過自己,說沒有李仲堅和楊義臣這等名將居中坐鎮,各地郡兵很難協調一致。此番武陽郡兵大舉出動,恐怕是打不到狐狸,反弄自家一身騷。而魏德深當初以爲魏徵之所以這樣說是在替元寶藏張目,所以一句話也沒聽入耳。如今看來,魏徵之言的確頗具遠見,只是他魏得深現在即便後悔,也有些來不及了。

正懊惱間,親兵已經將魏徵請到。看到中軍帳內凌亂不堪的模樣,客人微微一笑,低聲打趣道:“怎麼了,剛剛有旋風陸起麼?怎地我那邊連半點塵土都沒看見?”

“玄成切莫再笑我!”魏得深提不起反擊的力氣,拱手告饒。“楊善會帶頭後撤了。咱武陽郡兵再次成了出頭椽子。看在我已經坐困愁城的份上,您老兄就趕緊幫忙拿個主意吧!”

“什麼注意?”魏徵笑得很輕鬆,很難擺脫挾私報復的嫌疑。“兵來將擋,水來土掩。是戰是走,還不由你一言而決?又何必問我這個不相干的文人?”

“玄成切莫再說笑話,誰不知道你胸藏無數韜略!再者說了,既然元郡守命令老兄前來監軍,你老兄就忍心看着我被土匪追着滿山跑麼?”魏德深不計較言語上的短長,長揖及地,再度苦苦相求。

看到他那幅委曲求全的模樣,魏徵也不忍心繼續打趣他了。笑了笑,低聲提醒:“情況還沒到那麼糟的程度吧?楊郡丞不是說先行避讓,給流寇們一個自相殘殺的機會麼?咱們退後五十里,作壁上觀就是!如果流寇不肯上當,三家又何妨再度聯手?”

“本來就是人齊心不齊的事情。一鼓作氣,也許還能搶佔先機。”魏得深苦笑着搖頭,不敢贊同魏徵的觀點,“如今沒等開戰,先後撤幾十裡。人心立刻就散了,接下來還能有什麼作爲?”

“流寇那邊,想必也是如此吧!”魏徵笑了笑,輕輕點出敵方的劣勢。“我等各懷肚腸,程名振和盧方元恐怕更是互相提防。楊郡丞的計策雖然不怎麼高明,依我之見,卻也沒什麼大錯。但若想平定匪患,恐怕一開始就沒有這種可能!”

稍作退避不會立刻遭到攻擊,魏德深也早就看到了這一層,但他即將面對的難處卻遠非楊善會等人可比。“即便無勝無敗,楊郡丞那邊恐怕也沒什麼損失!但玄成且看看,我這邊,還有可退之處麼?一旦洺州軍趁勢侵逼上門,要兌現先前的威脅。咱武陽郡拿什麼支付?我魏德深又有何面目再見地方父老?”

“還沒開戰,德深兄怎知程名振一定會找上門來?”魏徵聳聳肩,冷笑着反問。“賊人的下一個攻擊目標,爲何必非得是武陽郡不可?既然不一定是武陽郡?德深兄又何必提前憂之?別人都過一天算一天,德深兄又何必一人獨醒?”

帶着激憤之意的話一句接一句從魏徵口中問出,問得魏德深應接不暇。“對啊?張金稱又不是我殺的,他既然以給張金稱報仇爲旗號,又怎會第一個先找到我門上來?”順着魏徵的話頭,他自暴自棄地說道。旋即又覺得這樣說太過於不負責任,皺了皺眉,低聲嘆息:“脣亡齒寒,楊善會那廝雖然不顧咱們,可萬一那廝敗亡了,武陽郡又怎可能獨善其身?”

“到那時,郡裡的肉食者自然會催着你魏大人出兵抵抗。又怎會再計較你失了方寸?”彷彿肚子裡哪根筋沒轉對,魏徵的句句話都像是在跟人賭氣。

洺州軍打過漳水,武陽郡的官員和士紳自然不會再嫌魏德深沒事找事了。即便是對魏德深多有擎肘的元寶藏和儲萬鈞,到那時恐怕也是要錢給錢,要糧草給糧草。眼下魏德深想到的一切難題都迎刃而解。但這話若從別人嘴裡說出來,一定會被魏德深視爲錦囊妙計。而魏徵身爲元寶藏的心腹,根本沒有把謀主架在火上烤的理由,又怎會突然給人出這種陰損主意?

“玄成?”說不清楚是出於震驚還是出於困惑,魏德深擡起頭,對着魏徵的眼睛嘆道。

好像猜到了他的反應,魏徵嘆了口氣,無可奈何地解釋:“郡守大人剛剛送來一封八百里加急文書。命令我一定協助你從容後撤,別逞一時之勇。然後在漳水東岸隔河觀望,把洺州軍拖在老巢之外,不得有違!”

“元大人的命令?”魏得深簡直無法相信自己的耳朵。這道命令可謂來得非常及時,正解了他眼前之困。但此地跟武陽郡治所貴鄉隔着上百里遠,局勢的變化不可能在半個時辰之內就傳回郡守府去。唯一的合理解釋是,在楊善會還沒決定後撤之前,元寶藏就料到了其會玩這一手。所以提前爲武陽郡兵準備好了退路。

但這個解釋又有許多不通之處。寶藏心腸再好,也沒好到在他魏德深犯困時,會主動送上枕頭的地步。況且當初郡守大人本不贊成出兵,是他魏德深一意孤行。如今他魏德陷入了深進退維谷的境地,豈不恰恰證明的郡守大人有先見之明?

“元大人在下一盤很大的棋,至於具體目標和步驟,你我均猜不到。”魏徵的話語再度傳來,聲音裡帶着幾分苦澀。“德深兄奉命吧。只要將隊伍平安撤過漳水,便沒你什麼責任了。郡守大人會把主動一切都擔負起來。至於日後如何,相信郡守大人自有安排!”

“後撤可以!“魏德深嘆息着答應,“但是……”看看魏徵落寞的臉色,他將後半句話又給收了回去。如果連魏徵都不得與聞的話,元寶藏的下一步舉措裡邊,肯定包含了一個天大的秘密。一盤很大很大的棋?就憑他元寶藏?可能麼?不如說在進行一場結局難料的賭博吧?

但元大人手中握的籌碼到底是什麼?

他贏的機會又在哪?

魏德深看不到,素有智者美譽的魏徵同樣看不到。混亂的時局中,他們兩個都倦了,疲憊得連掙扎都不想。

第2章 黃雀(七)第2章 紫騮(一)第3章 飄絮(七)第3章 東門(九)第4章 浮沉(二)第4章 紅塵(四)第1章 秋分(三)第2章 鶯柯(八)第1章 賭局(七)第1章 冬至(五)第4章 采薇(二)第3章 賭局(一)第2章 逐鹿(二)第4章 恩仇(四)第2章 崢嶸(四)第3章 東門(七)第3章 東門(九)第1章 賭局(三)第3章 朝露(五)第1章 問鼎(八)第1章 冬至(二)第3章 東門(九)第1章 問鼎(四)第4章 采薇(五)第2章 黃雀(三中)第3章 折柳(一)第1章 冬至(一)第4章 浮沉(五)第2章 黃雀(四)第1章 問鼎(六)第3章 賭局(六)第1章 秋分(中)第3章 東門(三)第4章 浮沉(一)第2章 黃雀(四)第1章 賭局(二)第2章 紫騮(七)第3章 賭局(五)第3章 浮華(四)第3章 飄絮(四)第2章 黃雀(二)第4章 騰淵(七)第2章 崢嶸(一)第3章 東門(五)第4章 恩仇(五)第3章 朝露(五)第2章 紫騮(一)第5章 采薇(六)第3章 折柳(二)第1章 賭局(七)第4章 騰淵(四)第1章 秋分(五)第1章 秋分(六)第2章 紫騮(一)第3章 浮華(六)第2章 紫騮(八)第3章 朝露(十一)第3章 浮華(二)第4章 恩仇(二)第3章 折柳(五)第3章 折柳(五)第4章 騰淵(一)第2章 西顧第4章 騰淵(一)第1章 賭局(七)第1章 問鼎(六)第1章 賭局(四)第1章 故人(一)第3章 飄絮(六)第3章 折柳(五)第1章 問鼎(二)第2章 黃雀(三)第4章 騰淵(六)第3章 東門(三)第4章 騰淵(七)第2章 紫騮(二)第1章 秋分(二)第3章 朝露(八)第4章 騰淵(七)第2章 西顧(四)第1章 秋分(三)第4章 紅塵(三)第2章 紫騮(七)第1章 問鼎(七)第3章 東門(五)第2章 西顧第4章 騰淵(七)第3章 浮華(六)第1章 問鼎(八)第4章 浮沉(二)第3章 朝露(十一)第1章 秋分(六)第3章 東門(九)第2章 崢嶸(一)第1章 賭局(二)第4章 騰淵(五)第2章 逐鹿(四)第1章 問鼎(五)第2章 鶯柯(六)第4章 紅塵(五)
第2章 黃雀(七)第2章 紫騮(一)第3章 飄絮(七)第3章 東門(九)第4章 浮沉(二)第4章 紅塵(四)第1章 秋分(三)第2章 鶯柯(八)第1章 賭局(七)第1章 冬至(五)第4章 采薇(二)第3章 賭局(一)第2章 逐鹿(二)第4章 恩仇(四)第2章 崢嶸(四)第3章 東門(七)第3章 東門(九)第1章 賭局(三)第3章 朝露(五)第1章 問鼎(八)第1章 冬至(二)第3章 東門(九)第1章 問鼎(四)第4章 采薇(五)第2章 黃雀(三中)第3章 折柳(一)第1章 冬至(一)第4章 浮沉(五)第2章 黃雀(四)第1章 問鼎(六)第3章 賭局(六)第1章 秋分(中)第3章 東門(三)第4章 浮沉(一)第2章 黃雀(四)第1章 賭局(二)第2章 紫騮(七)第3章 賭局(五)第3章 浮華(四)第3章 飄絮(四)第2章 黃雀(二)第4章 騰淵(七)第2章 崢嶸(一)第3章 東門(五)第4章 恩仇(五)第3章 朝露(五)第2章 紫騮(一)第5章 采薇(六)第3章 折柳(二)第1章 賭局(七)第4章 騰淵(四)第1章 秋分(五)第1章 秋分(六)第2章 紫騮(一)第3章 浮華(六)第2章 紫騮(八)第3章 朝露(十一)第3章 浮華(二)第4章 恩仇(二)第3章 折柳(五)第3章 折柳(五)第4章 騰淵(一)第2章 西顧第4章 騰淵(一)第1章 賭局(七)第1章 問鼎(六)第1章 賭局(四)第1章 故人(一)第3章 飄絮(六)第3章 折柳(五)第1章 問鼎(二)第2章 黃雀(三)第4章 騰淵(六)第3章 東門(三)第4章 騰淵(七)第2章 紫騮(二)第1章 秋分(二)第3章 朝露(八)第4章 騰淵(七)第2章 西顧(四)第1章 秋分(三)第4章 紅塵(三)第2章 紫騮(七)第1章 問鼎(七)第3章 東門(五)第2章 西顧第4章 騰淵(七)第3章 浮華(六)第1章 問鼎(八)第4章 浮沉(二)第3章 朝露(十一)第1章 秋分(六)第3章 東門(九)第2章 崢嶸(一)第1章 賭局(二)第4章 騰淵(五)第2章 逐鹿(四)第1章 問鼎(五)第2章 鶯柯(六)第4章 紅塵(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