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拔除眼中釘

吳良眯眼看着在營壘對面江面上一字排開的漢軍戰船。對其中一這些船體高大的戰船他並不以爲然,幾年前他剛見到這些巨型大艦時還畏懼不已,但很快發現這些鉅艦就是紙老虎。

組織數以百計的水手駕駛操縱這種超級鉅艦是一件非常複雜的事。能勝任的的水手船工舵長自然就沒有多少。當這種鉅艦數量過多時,可勝任的船工就會出現短缺。

這就是陳友諒在鄱陽湖中必須將這些鉅艦用鐵鏈串起來的真實原因,不然都飄散不成陣了。羅貫中卻將此事又按在他所著的三國演義裡曹操身上,後人有些不知羅貫中哪朝哪代的人卻以此嘲笑陳友諒讀書少,沒讀過三國演義,真是讓人啼笑皆非。

“奇怪,漢軍戰船怎麼停泊在江面上,不靠上前來?”吳良看到江面上的戰船沒有什麼動靜,嘀咕起來。接着又吩咐道“傳我軍令,讓角樓上的回回炮先給敵船來幾發!”

漢軍戰船隔着營寨還有五百多步的距離,也就是這些巨型回回炮的射程剛剛能摸到的距離。吳良也沒做回回炮能擊中敵方戰船的指望,只是想先發制人,嚇唬對方一下。

一通鼓聲後,面向江面的兩個角樓傳來砰砰的扭臂碰撞木架的巨大聲響,兩顆重達上百斤的巨大石彈被拋射出去。落在江面上,濺起兩道五六尺高的水柱,離最近的漢軍戰船至少還有五六仗遠的距離。

此時,吳良猛然看到江面的漢軍戰船上騰起一陣濃煙。看到一些小黑點迅猛飛來,一兩息後才聽到如同夏日雷雨天時的滾雷之聲,震耳欲聾。

“孃的,漢軍這麼遠放銃炮有個鳥用。”吳良的話音還未落。又傳來轟轟幾聲巨響,數個海碗碗口大的實心鐵彈分別打在寨牆和角樓之上,只打的木屑,磚石,塵土四處飛濺。吳良能感覺到腳板下的寨牆顫抖着搖晃了起來。他驚懼的用視線左右一掃,發現兵士們同樣驚懼不已。

更讓人恐怖的是,一個兵士胸膛以上的部分突然不見了,截面的地方血肉一團,這屍身像一根爛木頭般直直的倒在地上。

漢軍戰船的幾層甲板上,上百門加農重炮輪番射擊,炮手間不停通報交流着各項射擊數據和落點數據,利用這些共享的數據迅速調整各自的炮位。

在體型較小的戰船上,每當重炮發出怒吼,船體總要產生輕微搖晃。所以炮手們都避免同一較短時間內開炮,否則會互相降低射擊精度。但這情況在陳理所乘坐的這種鉅艦之上卻不會發生。炮手們可以盡情發揮。

一發發重達上百斤的鐵彈高速向吳軍營壘射去,越射越精準。吳軍角樓上的回回炮手還在揮汗如雨的轉動着絞盤,猛然又是一聲巨響,整個角樓劇烈的抖動起來,而後他們感覺腳一空,落了下去。在重炮轟擊之下,四個角樓相繼垮塌。

摧毀營寨的四處角樓後,漢軍又將大炮轟擊目標對準了營寨城牆。那些本停留在城牆上的弓弩手們恐懼的向城牆下紛紛逃去,吳良也沒有嚴令阻止他們,畢竟漢軍的登陸部隊並沒有前來攻城,強制他們守在城頭冒着炮擊也沒有什麼實際意義。

一些漢軍戰船開始起錨向上遊西南方行去,並向岸邊抵近,顯然他們是要找個能轟擊營寨西南寨牆的角度。

現在的吳良也手足無措,似乎落入了只能捱打無法還手的境地,口裡不停的嘀咕着:“怎麼可能,怎麼可能銃炮打的比回回炮還遠?”

旁邊的參將哆嗦着嘴說:“將…將軍,這樣下去不行。卑職看漢軍銃炮雖猛,但射速慢,也許近戰反而不好使。卑職有一法,用我們水寨中的快船去撞他們。”

吳良一拍大腿說:“也只能如此了。”他立刻吩咐人去組織敢死隊,用裝滿火藥火油柴草的小型快船撞擊漢軍戰船。

片刻後,沌口營寨東北面的水門大開,從內駛出數十艘快船,通過沌水進入長江,逆水揚帆飛槳向漢軍船隊衝來。

陳理用千里鏡第一時間就發現了他們的動作,立刻下令除了去轟擊西南寨牆的船隻。剩餘船隻都橫過船身,將炮口對準江面,攔截這些快船。

距離還很遠時,一發發重炮發射的實心彈,鏈彈,葡萄彈就向這些自殺式快船射去。果然如那名吳良的參將所說,這些重炮對付這些體積小速度快的船隻確實有大炮打蚊子之感。炮彈在水面上濺起一道道水柱,但擊中敵船的卻繆繆無幾。先後只有四五艘快船被重炮擊中,有的一發鏈彈就將船體切割散架,有的沒打在結構要害處,炮彈穿船體而過,有的洞穿了水線以下船舷或底層甲板。

吳良又燃起了希望,但這希望很快就破滅了。當快船接近漢軍戰船時,那些一直沒開炮的子母鷹炮快速開火,這些原型爲佛朗機的子母鷹炮配置了五個事先裝填好的子銃,而且因爲玄月城的精良工藝,這些子銃可以在母炮間互換使用。

短短的三十息時間,每門鷹炮就連發五炮,在隆隆的炮聲中,那些自殺式快船瞬間被打成蜂窩,有的被高溫的炮子引爆引燃了堆積在船上的引火之物,整個船隻瞬間爆燃爲一團火球。船上兵士們慘呼着跳入冰冷的江水之中。

“轟隆隆”一聲響,沌口營寨的西城牆倒塌了。遠處的漢軍步兵開始列陣向營寨推進。

已經急紅了眼的吳良,拔出佩劍對營寨中的兵士喝道:“咱們和漢軍拼了,我們銃炮沒他們厲害,肉搏還博不過他們嗎。都隨老子來。”說完就向外面的壕溝衝去。

不久,漢軍步卒就衝至壕溝一百五十步外,壕溝後面的弓弩手列陣準備開弓齊射。漢軍燧發槍手的排槍卻搶先響起,除了排槍,還有裝在小推車的子母鷹炮。

密集火力之下,排成陣列,無所遮掩的弓弩手死傷一片,他們被迫跳入壕溝中躲避,在壕溝內開弓還擊。但是成線狀分佈的弓弩手無法形成密集射擊效應,只能依賴各自的射擊精準度來殺傷敵人。

第三十章 大炮轟門第三章 秘密部隊第四十一章 窮寇末路第二十二章 大升級第十四章 大局已定第五十二章 殺兄弒父第十五章 生擒典韋第二十三章 奇兵第十八章 黃袍加了身第二十三章 項伯投敵第四十五章 幽州邊騎第三十七章 新式火繩槍第一百零四章 南下荊州第五章 奪宮第三十二章 張昌之亂第六十章 伐周第一章 說破美人計第二十八章 憂慮的曹操第二十四章 費仲之策第十五章 破城重器第七章 淮南反王杜伏威第二十七章 甕中之鱉第十章 錢滾錢,錢變人第二十八章 收降秦叔寶第十一章 圍攻相府第三十三章 太行山中第六十六章 恐怖的營嘯第六十章 馬市誘餌第二十三章 廣濟之戰第三十五章 急紅了眼的多爾袞第五章 奪宮第四十七章 火力碾壓第十七章 北歸第一百零二章 滅魏第五十一章 “逃兵”司馬穎第五十六章 奇額城的陷阱第十三章 初戰曹操第四章 夜踏敵營第三十二章 張昌之亂第三十七章 血與火的熔爐第四十八章 初戰黑山賊第六十三章 修羅戰場第四十一章 光復之後第六十三章 引狼入室第八章 男女大防第三章 誘捕岳飛第三十一章 鏖戰應天第四十一章 初定關中第三十七章 夜襲與殺伐第十六章 久別重逢第六十三章 引狼入室第三十七章 新式火繩槍第十八章 教訓張飛第四十章 韃盡第二十八章 兵過峽江第六十九章 飛奪涪城第四十章 絞肉機第三十七章 張方遇阻第三十五章 英雄獵手第八章 卻月城與沌口吳營第四十章 絞肉機第六十八章 任性的張飛第十六章 熱兵器時代的陣地第四十六章 通信線路第二十六章 爲妻備戰第十四章 包衣啊哈第八十一章 和孔明講道理第二十九章 被動的劉邦第三十章 紙糊的樊城第四十章 韃盡第五十一章 一舉潰敵第二十六章 爲妻備戰第二十章 援助劉表第二十二章 砍活樁第十七章 計取江陵第三章 築河築城第十六章 一個爛攤子第四十五章 官渡之戰中的漁翁第四十八章 不戰自潰第四十一章 光復之後第三章 破繭而出第十二章 血染宮院第七十章 燕雲腹地第五十四章 兵進上黨第五十六章 奇額城的陷阱第六十三章 烏爾班巨炮第二十九章 程昱辯鄴城第一百零三章 收復江淮第十四章 廢物戰車第三十四章 金墉城第二十二章 萌芽騎兵第二十五章 進擊的步人甲第三十五章 淮西張浚第十章 李自成的難題第五章 神攔斬神,鬼擋殺鬼第一百零五章 赤壁不會重演第六十六章 定鼎華夏第六十一章 劉備的崛起第四十四章 魚鉤與誘餌
第三十章 大炮轟門第三章 秘密部隊第四十一章 窮寇末路第二十二章 大升級第十四章 大局已定第五十二章 殺兄弒父第十五章 生擒典韋第二十三章 奇兵第十八章 黃袍加了身第二十三章 項伯投敵第四十五章 幽州邊騎第三十七章 新式火繩槍第一百零四章 南下荊州第五章 奪宮第三十二章 張昌之亂第六十章 伐周第一章 說破美人計第二十八章 憂慮的曹操第二十四章 費仲之策第十五章 破城重器第七章 淮南反王杜伏威第二十七章 甕中之鱉第十章 錢滾錢,錢變人第二十八章 收降秦叔寶第十一章 圍攻相府第三十三章 太行山中第六十六章 恐怖的營嘯第六十章 馬市誘餌第二十三章 廣濟之戰第三十五章 急紅了眼的多爾袞第五章 奪宮第四十七章 火力碾壓第十七章 北歸第一百零二章 滅魏第五十一章 “逃兵”司馬穎第五十六章 奇額城的陷阱第十三章 初戰曹操第四章 夜踏敵營第三十二章 張昌之亂第三十七章 血與火的熔爐第四十八章 初戰黑山賊第六十三章 修羅戰場第四十一章 光復之後第六十三章 引狼入室第八章 男女大防第三章 誘捕岳飛第三十一章 鏖戰應天第四十一章 初定關中第三十七章 夜襲與殺伐第十六章 久別重逢第六十三章 引狼入室第三十七章 新式火繩槍第十八章 教訓張飛第四十章 韃盡第二十八章 兵過峽江第六十九章 飛奪涪城第四十章 絞肉機第三十七章 張方遇阻第三十五章 英雄獵手第八章 卻月城與沌口吳營第四十章 絞肉機第六十八章 任性的張飛第十六章 熱兵器時代的陣地第四十六章 通信線路第二十六章 爲妻備戰第十四章 包衣啊哈第八十一章 和孔明講道理第二十九章 被動的劉邦第三十章 紙糊的樊城第四十章 韃盡第五十一章 一舉潰敵第二十六章 爲妻備戰第二十章 援助劉表第二十二章 砍活樁第十七章 計取江陵第三章 築河築城第十六章 一個爛攤子第四十五章 官渡之戰中的漁翁第四十八章 不戰自潰第四十一章 光復之後第三章 破繭而出第十二章 血染宮院第七十章 燕雲腹地第五十四章 兵進上黨第五十六章 奇額城的陷阱第六十三章 烏爾班巨炮第二十九章 程昱辯鄴城第一百零三章 收復江淮第十四章 廢物戰車第三十四章 金墉城第二十二章 萌芽騎兵第二十五章 進擊的步人甲第三十五章 淮西張浚第十章 李自成的難題第五章 神攔斬神,鬼擋殺鬼第一百零五章 赤壁不會重演第六十六章 定鼎華夏第六十一章 劉備的崛起第四十四章 魚鉤與誘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