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火力碾壓

完顏兀朮的兩萬金軍步騎在渦水與趙王河交匯處列陣以待。他們知道漢軍火器的厲害,將剩餘的所有掛着沙袋的盾車列陣於前,構成一條零散的盾牆,護住最重要的弓弩手。

弓弩手的後面是漢人籤兵構成的步卒,兩翼是契丹渤海人籤兵構成的輕騎。他們的身後又是做爲督戰隊用的女真人刀斧手,最後兩三列纔是完顏兀朮手上殘存的柺子馬與鐵浮屠。他準備在最後關頭做反衝鋒之用。

金兵列陣完畢片刻後,漢軍的無數旌旗就出現在西北面的地平線上。渦河與趙王河對面也有漢軍的翼騎兵在穿梭遊弋,完顏兀朮想讓大部人馬偷渡過渦水或趙王河幾乎是不可能的事。

漢軍長達十幾裡的隊列越來越近,低沉的號角之聲和喧天的鼓聲清晰可聞。猛然,兩萬多漢軍齊聲高唱起旋律激昂的滿江紅。懂得漢語的女真人,契丹人,渤海人無不表情驚懼,而那些漢人籤兵表情木然。

岳飛的軍陣越來越近,軍陣前也列着成排的盾車。不少金兵兵卒,特別是那些參加過進攻岳雲部,領教過漢軍厲害的兵卒已開始膽怯起來。嗖,嗖…嗖,從金軍軍陣中突然飛出一批零星箭矢,原來是因爲一些金兵弓弩手緊張,還沒等到軍令,就放出了箭矢。

“呔,誰要你們放箭的?”女真百夫長的呵斥之聲陸續響起,接着傳來馬鞭抽打的聲音。

此時大批長達三尺的重箭陸續從漢軍軍陣之後飛出,眨眼之間,就有成百的金軍兵卒倒在重箭之下,那是戰車上長弓手所發射的箭矢。

這些戰車又前進了幾十步的距離後就陸續停了下來。這些戰車調轉車頭,將裝置有盾牆的車尾對着陣前。車上的弩手們開始爲弩炮裝彈。長弓手則是將箭矢裝在行囊上,跳下戰車隨同大隊繼續徒步前進。與此同時,金兵軍陣開始弓弩齊發,箭矢鋪天蓋地的向漢軍撲來。

最前列的漢軍火槍手紛紛緊靠盾車,以半蹲的姿態繼續前進。緊隨其後的長槍手們奮力晃動着密集的長槍,試圖將襲來的箭矢打落。背嵬兵們紛紛舉起手中的盾牌遮擋來襲的箭矢。那些正徒步向前的長弓手則紛紛尋找附近的可隱蔽之物躲藏,有的躲在戰車後,有的躲在舉盾的背嵬兵身後。

但現在兩軍相距實際還很遠,這些箭矢射到漢軍軍陣中也都已是強弩之末。

兩條軍陣又靠近了十餘步,漢軍戰車上的弩炮齊發,射出第一輪霹靂彈,震耳欲聾的爆炸聲中。整個金兵軍陣開始鬆散起來。一些金兵士卒已抑制不住心中的恐懼,撒腿向後奔逃,被後方督戰的女真兵們一刀斬掉了腦袋。

但這些霹靂彈,還只是爲了校正落點進行的前奏射擊。當漢軍軍陣抵至金兵陣前百餘步時候,突然在號令聲中停止了前進。漢軍要等弩炮將金兵的盾牆轟開才能繼續前進。

……

一柱香的時間後,在金兵軍陣中又是一輪霹靂彈和火爆彈相繼炸開。這短短的時間內,漢軍的百餘輛戰車上的弩炮已做了六輪炮擊。絕大多數金兵的盾車都被轟的支離破碎,火爆彈騰起的熊熊烈焰,幾十上百的吞噬着金軍兵卒。督戰的女真人刀斧手周圍的地面上隨處可見被他們斬落的人頭和屍體,他們自己握着大刀利斧的手也微微顫抖起來。

當然,在這一柱香的時間裡,完顏兀朮也不可能蠢到讓金兵呆立着被動挨打。在漢軍軍陣停止前進後不久,他就意識到對方可投擲“火器”的“投石機”與長弓的厲害。而己方的弓弩攢射效果繆繆,而且弓弩手們的體力和箭矢很快會消耗光。這樣下去,自己只能坐以待斃。

於是,他立刻令一個千夫長集中兩千鐵浮屠,一千契丹籤軍輕騎集中一點向漢軍發起反擊衝鋒。這次衝鋒的結果是,三千金軍騎兵全軍覆沒,衝的最遠的一名鐵浮屠也僅僅是到達離漢軍車盾盾牆不到三步的地方,而後被漢軍的三四支火槍打成蜂窩。

這次反擊不僅沒達成任何效果,反而對己方兵卒士氣打擊巨大。爲了維持住岌岌可危的士氣,讓它們不至於崩潰。完顏兀朮只好令弓弩手們盡力疾射,做着反擊的樣子。

前列的金兵突然一陣騷動,原來漢軍的盾車所構成的盾牆又開始向前移動了。完顏兀朮現在心裡是真正絕望了,他知道自己這些人馬面對漢軍的進攻,片刻鐘都堅持不了,更不用論等來完顏宗賢的大軍。現在他甚至都懷疑,完顏宗賢的六萬大軍即使來了,是否能啃下眼前的這些漢軍。

在金兵驚懼的眼簾中,五十步外出現一道長達十幾裡的白煙,他們如同被狂風吹倒的麥稈,成排的倒下。長弓手也在火槍手後方拋射出重箭,飛襲後排的金軍兵卒。所有金軍兵卒們,包括那些督戰的女真人刀斧手不約而同的向後退着步子。

金兵的弓弩手現在要麼力盡要麼矢盡,做不出任何反擊。漢軍火槍手發現這個秘密後,乾脆挪開了盾車,直面無法遠程還手的金兵。

完顏兀朮在陣後兜着坐騎,近似瘋狂的吼叫着:“衝!全軍衝鋒,他們火器厲害,但只要衝近了,我們就能贏!”

然而這個時根本沒有人理睬他,全軍衝鋒的軍令在金軍車盾被完全破壞時就已下達,但絕大部分金兵哪還有勇氣向前衝鋒。只有少數金兵往前衝了兩步,就倒在漢軍的第二輪齊射之下。

第二輪火槍齊射後,整個金兵的士氣就已完全崩潰,每個人都想躲到後面去,迴避死亡。整個軍陣中的人羣迅速在趙王河與渦河交匯處的三角地帶擠壓起來。

又是一連串密集槍聲,倒下無數金軍兵士。那些漢軍後面的長弓手將重箭換成了霹靂箭,投射到金兵密集處。霹靂箭轟然炸響,引發潰亂的金兵互相踩踏。

陣後的柺子馬和鐵浮屠這個時糾集起來,試圖做最後一次反擊嘗試,卻被潰亂擁擠成一團的金兵步卒攔住去路。他揮刀胡亂劈砍,試圖驅散潰兵。這個時上百發弩炮霹靂彈和火爆彈向他們的聚集處飛來。

烈焰,硝煙散去後,完顏兀朮最後的鐵騎不復存在。只剩下悽慘嘶鳴的戰馬和渾身血污,四肢缺失的傷兵哀嚎。

第二十一章 兵權謀家的無奈第三十三章 太行山中第二卷 長平公主第十一章 敗走第五十五章 南襄兵禍第十章 洗腦所第八十章 大敗諸葛亮第五十六章 奇額城的陷阱第二十三章 王公公不見了第七章 何爲大義第三十八章 連夜築壘第十章 智取歷陽第四十四章 白陘口之戰第二十五章 進擊的步人甲第二十六章 南征第三十六章 一戰定淮西第十二章 天上掉下個大兗州第一章 被開除國籍的少年第二十一章 破襲戰第十六章 謀奪天津第二十一章 擊殺張濟第十章 洗腦所第三十七章 夜襲與殺伐第八十三章 奇兵進河洛第三十章 紙糊的樊城第五十九章 情況有變第十四章 千里突襲衡山水師第七章 龍藏浦河口的新城第二十八章 憂慮的曹操第一百章 危如累卵的曹魏第二十二章 進軍漢中第五十八章 人間蒸發第三十五章 先開口爲強第五十章 血戰第二十二章 汝州血戰之決勝第二十二章 巴蜀解危第八章 男女大防第四十五章 千人一腦的長槍陣第二十三章 戰車歸來第二十三章 廣濟之戰第九十九章 鐵騎撓魏第十七章 入城第二十三章 奇兵第五十七章 蛇吞象式的戰鬥第十四章 兗州之戰第三章 青銅盾衛第七章 何爲大義第五章 奪宮第十三章 豪傑末路第八章 上雒戰李蒙第一章 戰火中的少年第四十章 鐵馬長弓第七章 又一座小城第二十三章 戰車歸來第十二章 吳山腳下第十章 智取歷陽第二十八章 厲兵秣馬第四十八章 無底洞第二十七章 流寇依然第四十一章 光復之後第四章 疾風射手第二十四章 遠襲第十五章 破城重器第六十七章 環狀營壘第九章 歸義伯第三十章 陣戰第四十九章 槍林如鋒第二十三章 戰車歸來第二十四章 天師第十二章 吳山腳下第十四章 廢物戰車第五十四章 天下太平第二章 驍果軍逃兵第三十章 王庭重騎與長弓手第十四章 千里突襲衡山水師第九十八章 湊熱鬧的孫權第五十三章 劉禪的匈奴繼承者第二十一章 私訂終身第六十三章 引狼入室第六十章 巨型“囚籠”第四十一章 東線戰場第十四章 包衣啊哈第二十八章 三王聯合第十二章 夜奪兵權第三十二章 廣陵之圍第六章 登基第五十章 靜待時機第四十七章 羣蠻之首第三十章 兵不血刃入長安第三十六章 鏖戰第四章 疾風射手第七十七章 進軍東川第十二章 易主第三十二章 隴西之軍第五十九章 情況有變第九十三章 打通商於道第十章 陰謀第二十一章 私訂終身第四十三章 姬昌屠黎第二章 兵部尚書張定邊
第二十一章 兵權謀家的無奈第三十三章 太行山中第二卷 長平公主第十一章 敗走第五十五章 南襄兵禍第十章 洗腦所第八十章 大敗諸葛亮第五十六章 奇額城的陷阱第二十三章 王公公不見了第七章 何爲大義第三十八章 連夜築壘第十章 智取歷陽第四十四章 白陘口之戰第二十五章 進擊的步人甲第二十六章 南征第三十六章 一戰定淮西第十二章 天上掉下個大兗州第一章 被開除國籍的少年第二十一章 破襲戰第十六章 謀奪天津第二十一章 擊殺張濟第十章 洗腦所第三十七章 夜襲與殺伐第八十三章 奇兵進河洛第三十章 紙糊的樊城第五十九章 情況有變第十四章 千里突襲衡山水師第七章 龍藏浦河口的新城第二十八章 憂慮的曹操第一百章 危如累卵的曹魏第二十二章 進軍漢中第五十八章 人間蒸發第三十五章 先開口爲強第五十章 血戰第二十二章 汝州血戰之決勝第二十二章 巴蜀解危第八章 男女大防第四十五章 千人一腦的長槍陣第二十三章 戰車歸來第二十三章 廣濟之戰第九十九章 鐵騎撓魏第十七章 入城第二十三章 奇兵第五十七章 蛇吞象式的戰鬥第十四章 兗州之戰第三章 青銅盾衛第七章 何爲大義第五章 奪宮第十三章 豪傑末路第八章 上雒戰李蒙第一章 戰火中的少年第四十章 鐵馬長弓第七章 又一座小城第二十三章 戰車歸來第十二章 吳山腳下第十章 智取歷陽第二十八章 厲兵秣馬第四十八章 無底洞第二十七章 流寇依然第四十一章 光復之後第四章 疾風射手第二十四章 遠襲第十五章 破城重器第六十七章 環狀營壘第九章 歸義伯第三十章 陣戰第四十九章 槍林如鋒第二十三章 戰車歸來第二十四章 天師第十二章 吳山腳下第十四章 廢物戰車第五十四章 天下太平第二章 驍果軍逃兵第三十章 王庭重騎與長弓手第十四章 千里突襲衡山水師第九十八章 湊熱鬧的孫權第五十三章 劉禪的匈奴繼承者第二十一章 私訂終身第六十三章 引狼入室第六十章 巨型“囚籠”第四十一章 東線戰場第十四章 包衣啊哈第二十八章 三王聯合第十二章 夜奪兵權第三十二章 廣陵之圍第六章 登基第五十章 靜待時機第四十七章 羣蠻之首第三十章 兵不血刃入長安第三十六章 鏖戰第四章 疾風射手第七十七章 進軍東川第十二章 易主第三十二章 隴西之軍第五十九章 情況有變第九十三章 打通商於道第十章 陰謀第二十一章 私訂終身第四十三章 姬昌屠黎第二章 兵部尚書張定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