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男女大防

夏華不知道,他的車隊剛剛離開東華門。闖王李自成就在順軍衆將和明兵部尚書張縉彥與東廠廠公王德化簇擁下進入武英殿。

一個時辰前,早早就降賊的成國公朱純臣得到兵士稟報,有一隊來歷不明的火器精良部隊從齊化門突入城中,並佔領了城門。聽聞此言的朱純臣大吃一驚,一度懷疑是哪個勤王的明軍精銳之師前鋒趕來了,懊悔自己降賊降早了。

但是過了許久,並沒有傳來大股明軍進城和闖順軍被擊退的消息。他又疑惑起來,連忙派遣親兵前去齊化門打探。那些親兵回來報告說,僅有百十來人的敵軍守着齊化門。

於是朱純臣親自帶着成國公府的千餘人馬試圖奪回齊化門。結果當然是以他損兵折將結束。他的這些兵士離城門還有數百步遠,傳來一陣帶着迴音顫響的砰砰槍聲,先後幾十人稀裡糊塗的倒斃在地上,至死都沒看清楚一個敵兵身影。

包括朱純臣自己在內,剩餘的兵士見此情景哪裡還敢前行,都以爲自己大白天撞到鬼,一轟而散向後奔逃而去。通往齊化門的大街上只留下幾十具橫七豎八的屍體。

齊化門外,正向此趕來的順軍東路部隊主將李巖也收到消息,加速前進意圖奪回齊化門。

他的前軍同樣遭遇到和城內朱純臣一樣的下場。在損失百餘名兵士後,李巖知道了對方火器厲害,不敢繼續強攻。

於是,他將前軍在齊化門千步外扎住,列好軍陣,等待中軍後軍前來集結。又吩咐令兵速去南面調炮隊來。

但是不久,夏華的戰車隊就從齊化門中一輛接一輛飛馳而出,李巖再次催動騎兵上前試圖攔截,又被亂槍打退。片刻時間,就有百餘騎,近十名將官被射殺當場。他手下這些順軍中的精銳兵將都已失魂落魄,心驚膽戰,哪還敢上前半步,眼睜睜的看着夏華的車隊絕塵而去。

車隊行進在京津之間的曠野上。此時的整個京津地區幾經後金擄掠和流寇洗劫,早就千里無人煙。

朱由檢從狹小的車窗中觀望着外面長滿草木的原野,知曉自己已經出了北京城了,這才安下心來。突然,他又高聲喝叫起來:“哎呀,朕忘記了件大事。太子,還有兩個皇子還在城中!”

同車的夏華眼皮也沒擡說道:“現在我們不能再調頭回城了,來不及了。不過,陛下不用擔心,闖賊暫時不會拿他們怎麼樣。”

朱由檢在前一天就將太子朱慈烺以及另兩位皇子送到王公大臣家躲藏,其實他這樣做毫無意義。現在他開始懊惱也應該將這幾個兒子留於宮中。

“我們這是要去哪?是去江南南京嗎?”朱由檢問道,剛剛脫險的他自然而然想到的去處是大明的另一個都城--南京。

“不是去南京,是去天津。”夏華冷言回道。

“爲什麼不去南京?南京是大明的京城之一,我們去那才能東山再起。還有,江南…在江南朕還有幾十萬兵馬。”朱由檢語氣急切的說道。

夏華揶揄的一笑說,“是啊,爲什麼不去南京?陛下,你在闖賊圍城之前爲何不去南京?”

朱由檢聽了這話一愣,而後面目變的憤怒起來,不過他並不是對夏華憤怒。沉默了幾息,他終於憋不住,喝罵道:“都是那些庸臣誤朕,誤國。等來日江山平定之時,朕定要將他們嚴懲不貸。”

夏華斜躺在朱由檢對面的車椅上,不以爲然的看着朱由檢說:“那些人不是庸臣,並非不知道應該南遷,而是爲了自己利益撥打算盤而已。不過,他們的眼光也太淺了,所以這個算盤撥錯了。不用勞陛下動手,他們不久就會很難看的死去。”

朱由檢還想和夏華聊的更多,卻見他閉目養神,小憩起來。睡意是可以傳染的,朱由檢看着窗外景物,眼皮也開始打起架來…

一陣喧囂,將朱由檢再次驚醒。此時他才發現天完全黑了下來。兵士們升起一堆堆篝火,開始烹飪飯食。

前面一個人影一轉身,正好和他打了個照面,正是夏華。夏華沒等他開口就解釋說:“陛下。兵士和馬匹都已連日奔波,所以需要休整。待明日拂曉才能繼續趕路,晚間應該就能抵達天津右衛。”

朱由檢剛要張口向夏華詢問一些事情,卻見對方轉身又去忙別的事去了。

無奈,他只得自己在這個由戰車圍成的營地中散起步來。很快,他發現了自己的妻子周皇后,昭仁公主,還有自己的貼身太監王承恩。

“老奴參見聖上”王承恩首先開口,行叩拜大禮。接着周皇后也盈盈一禮說:“臣妾參見陛下。”而後再無更多的話語。昭仁公主卻是躲到周皇后身後,小手緊緊的攥着母親的裙踞。

“平身…免禮。”朱由檢說完,滿心愧疚的一把牽住周皇后的手,卻覺得冰涼無比。而後他又將昭仁公主抱在懷中。昭仁開始哇哇的哭泣起來,周皇后輕聲說道:“陛下,還是讓我來吧。”從朱由檢手中接過小昭仁。

夫婦兩人又談論了一小會,此時朱由檢才知道夏華曾是錦衣衛親衛司的一個校尉。

朱由檢眉頭一皺,自言自語道:“奇怪,一個小小的校尉,哪來的錢財置辦家丁,還是這麼精銳的家丁?”猛然,他又想到個事,問道:“娖兒呢?她…她還在昏迷中嗎?”周皇后點了點頭,用手指了指身旁的一輛馬車車廂。朱由檢探進頭去,看到臉上肩頭都包紮着厚厚布帶的朱媺娖。

猛的他想到一件可怕的事情,這隊伍中除了自己的妻女,似乎沒有女人,那麼是誰給自己女兒處理包紮傷口的?

“是誰碰了朕女兒的身子,這會污了她的清白。朕的女兒可是公主。這以後要我家的娖兒怎麼出嫁。”朱由檢突然帶着哭腔嚎了起來。

旁邊的王承恩也嚷了起來:“你…你們這些山野村夫,我說你們什麼好呢?男女大防,男女大防,你們懂不懂?”

只有周皇后拉扯着朱由檢的袍袖,示意他安靜下來。

夏華走了過來,說道:“人都要死了,還男女大防呢?媺娖的傷是我處理的,她的身子被我碰過,怎麼啦?”接着他又對目瞪口呆的朱由檢說道:“之前,我不是說有三個條件嗎?其一就是請陛下將媺娖許配給我。”

第五十四章 瘋皇完顏亶第六十章 伐周第二十五章 進擊的步人甲第十一章 州縣三司與開花彈第八章 揚子江水戰第三十三章 和談第九章 商路,從朝歌到盤龍城第三章 天津右衛第二十四章 山海關之戰第二十九章 進退失據的朱元璋第三十二章 燙手山芋第四十一章 再下江南第七章 柔福帝姬第四十一章 初定關中第二十四章 天師第四十章 絞肉機第九章 商路,從朝歌到盤龍城第五十五章 三千年之大定局第十一章 州縣三司與開花彈第二十九章 攤牌第五十五章 三千年之大定局第二十章 當機立斷第十三章 豪傑末路第九章 商路,從朝歌到盤龍城第十五章 算盤城第十九章 漢軍的反擊第三十二章 決議北伐第二十四章 最後一搏第五章 漢營第二十三章 項伯投敵第六十章 巨型“囚籠”第十五章 錢塘伏龍第十七章 汝河谷地的征服者第十六章 直線進軍第五十五章 混亂的金廷第一百章 危如累卵的曹魏第八章 反圍剿第三十章 王庭重騎與長弓手第六十七章 會寧府風雲第三十七章 血與火的熔爐第十九章 金山銀山第四十七章 重騎衝鋒第九十六章 沿黃河而進第四十四章 霸王奪鼎第十八章 教訓張飛第四章 風雨欲來洛陽城第五十八章 反向壕溝第四十五章 河灣血戰第八十二章 漢帝國第十六章 熱兵器時代的陣地第三十八章 連夜築壘第九十二章 兵鋒北向第四十七章 羣蠻之首第十二章 夜奪兵權第十九章 翼際山第五十章 血戰第二十七章 許昌之圍第四十五章 幽州邊騎第五十二章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第五十三章 劉禪的匈奴繼承者第二十八章 兵過峽江第四章 荒野中的城邑第三十四章 故人相逢第二十四章 最後一搏第十六章 黎明前刻第二十三章 廣濟之戰第二十六章 火槍之威第三十八章 連夜築壘第五十七章 受驚的曹阿瞞第三十四章 金墉城第二十三章 戰車歸來第四十三章 屍懸東都城第二十五章 爲何糾扯第四十二章 東都鬧市之禍第二十三章 段達來迎第六十三章 修羅戰場第三十章 兵不血刃入長安第五十一章 血色摘星樓第六十一章 劉備的崛起第二十章 生擒崇伯虎第十八章 通濟渠口第八十一章 和孔明講道理第三十四章 兵至“盛京”第三十九章 劉邦之死第二十五章 南下的秦瓊第三十九章 設幕立僚第四十二章 以速克謀第三十五章 急紅了眼的多爾袞第三十四章 故人相逢第六章 立國稱方第三十一章 據長安第十一章 敗走第三十二章 進退不得第三十七章 新式火繩槍第六十七章 會寧府風雲第二十八章 兵過峽江第二十二章 洪武西征第三十五章 急紅了眼的多爾袞第五十三章 劉禪的匈奴繼承者第二十一章 汝州血戰之交鋒
第五十四章 瘋皇完顏亶第六十章 伐周第二十五章 進擊的步人甲第十一章 州縣三司與開花彈第八章 揚子江水戰第三十三章 和談第九章 商路,從朝歌到盤龍城第三章 天津右衛第二十四章 山海關之戰第二十九章 進退失據的朱元璋第三十二章 燙手山芋第四十一章 再下江南第七章 柔福帝姬第四十一章 初定關中第二十四章 天師第四十章 絞肉機第九章 商路,從朝歌到盤龍城第五十五章 三千年之大定局第十一章 州縣三司與開花彈第二十九章 攤牌第五十五章 三千年之大定局第二十章 當機立斷第十三章 豪傑末路第九章 商路,從朝歌到盤龍城第十五章 算盤城第十九章 漢軍的反擊第三十二章 決議北伐第二十四章 最後一搏第五章 漢營第二十三章 項伯投敵第六十章 巨型“囚籠”第十五章 錢塘伏龍第十七章 汝河谷地的征服者第十六章 直線進軍第五十五章 混亂的金廷第一百章 危如累卵的曹魏第八章 反圍剿第三十章 王庭重騎與長弓手第六十七章 會寧府風雲第三十七章 血與火的熔爐第十九章 金山銀山第四十七章 重騎衝鋒第九十六章 沿黃河而進第四十四章 霸王奪鼎第十八章 教訓張飛第四章 風雨欲來洛陽城第五十八章 反向壕溝第四十五章 河灣血戰第八十二章 漢帝國第十六章 熱兵器時代的陣地第三十八章 連夜築壘第九十二章 兵鋒北向第四十七章 羣蠻之首第十二章 夜奪兵權第十九章 翼際山第五十章 血戰第二十七章 許昌之圍第四十五章 幽州邊騎第五十二章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第五十三章 劉禪的匈奴繼承者第二十八章 兵過峽江第四章 荒野中的城邑第三十四章 故人相逢第二十四章 最後一搏第十六章 黎明前刻第二十三章 廣濟之戰第二十六章 火槍之威第三十八章 連夜築壘第五十七章 受驚的曹阿瞞第三十四章 金墉城第二十三章 戰車歸來第四十三章 屍懸東都城第二十五章 爲何糾扯第四十二章 東都鬧市之禍第二十三章 段達來迎第六十三章 修羅戰場第三十章 兵不血刃入長安第五十一章 血色摘星樓第六十一章 劉備的崛起第二十章 生擒崇伯虎第十八章 通濟渠口第八十一章 和孔明講道理第三十四章 兵至“盛京”第三十九章 劉邦之死第二十五章 南下的秦瓊第三十九章 設幕立僚第四十二章 以速克謀第三十五章 急紅了眼的多爾袞第三十四章 故人相逢第六章 立國稱方第三十一章 據長安第十一章 敗走第三十二章 進退不得第三十七章 新式火繩槍第六十七章 會寧府風雲第二十八章 兵過峽江第二十二章 洪武西征第三十五章 急紅了眼的多爾袞第五十三章 劉禪的匈奴繼承者第二十一章 汝州血戰之交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