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砍活樁

朱媺娖取下臉上的紗布,左臉頰上一條約兩指寬的褐色疤痂顯現在銅鏡之中。

儘管有所心理準備,她的心還是顫慄不止,銅鏡啪嗒一聲掉在桌上,兩行淚珠已是奪眶而出。

突然門外傳來了腳步聲,朱媺娖急欲躲閃,卻是來不及了。夏華已經笑盈盈的出現在她眼前。

“媺娖,我一回星城就聽聞你的傷好了,所以來看看你。”夏華邊說邊掏出一塊絲帕爲朱媺娖擦乾眼淚。

朱媺娖慌忙的去解開頭上的髮髻,試圖用長髮遮蓋自己的左臉頰。卻被夏華握住了她的手腕,制止住了。

夏華拿住她的手臂不放,又盯着她的臉頰不停打量着。這讓朱媺娖臉頓時火熱起來。口中急急的說道:“別看了,好醜,快讓我用頭髮遮起來。”

夏華微微一笑後,正色說:“無論怎麼變化,你在我眼裡總是那麼美,因爲我已經將你刻在心裡幾千年了。”

朱媺娖不知道此話的真實含義,卻是感激無比。夏華從懷裡掏出一樣東西說:“這是送給你的禮物,我給你戴上試試吧。以後也就不用在他人面前以發遮蓋臉頰了。”

朱媺娖定睛一看,夏華手掌上正握着一隻用金絲銀線打造的面飾。這種做工放在這個時代,任何一個首飾匠人都不可能打造出來。夏華動用了星城工場內的機牀生產了了幾具專用機器,才得以讓星城的工匠打造出來。

朱媺娖乖巧的伸過臉去,讓夏華給她戴好。完成後,夏華讚道:“真美。”

朱媺娖也將銅鏡拿在手中端詳起來。這面飾確實設計精巧,不僅不多不少的剛好遮蓋住媺娖的疤痕,而且更添幾分嫵媚之氣。多日來,她面孔上終於展現出一絲笑意。

……

夏華來到星城薊運河對面的衛城,巡檢駐守在此處的天津城守右營的訓練。

爲了保證自己的絕對核心控制力,夏華當然不可能讓這些城守營的兵士裝備和自己近衛軍一樣的高端武器裝備。

又因爲需要將他們迅速投入到戰場中去,讓他們成爲可戰之兵。所以也沒有時間給他們裝備定裝彈燧發槍,並同時演練對應的線性陣列戰法。

那個要形成戰鬥力,需要花費相當時間。而夏華十天半個月後就需要將他們投入戰場。畢竟夏華在奪取天津的任務中,獲得的獎勵積分只夠他增加了千名德萊賽步槍手和千名拿破崙炮炮兵,千名手槍騎兵以及五艘配備水手艦長的風帆戰列艦。

星城已進入蒸汽時代前期,本可以生產裝載滑膛艦炮的早期蒸汽鐵甲戰艦。但現在夏華缺少煤,這些戰艦生產出來也捨不得跑。因此只能是夏華的下一步計劃。

爲了讓城守營兵士們更快投入到戰鬥,夏華讓他們還是使用符合這個時代的傳統戰法---步兵密集方陣做戰。

只不過夏華參照同時代的西班牙方陣,做了更符合“初級火器時代”的兵種劃分與佈置。

一個城守營五千多兵士,一千用“三眼火繩連發銃”的銃手,一千使用射程更遠的能壓制對方弓弩手的魯密銃銃手。兩千四百掩護銃手的長矛兵,六百用於防止敵軍短兵滲透和操縱盾車的刀盾手。剩餘的幾百人是操作佛朗機,紅夷大炮,臼炮的炮手。

這“三眼火繩連發銃”並不是明軍用了兩百多年的三眼火門銃。

儘管兩者結構外表上相似,但前者卻裝備了火繩點火裝置,可手動轉輪,連續擊發。而且製造工藝也比前者精良的多,在銃管長度不變的情況下,有效射程從傳統三眼銃的三四十米距離提高到近百米的水平。

它的銃管有意加厚,並在前端增加了數圈凸起的“鐵釘”,這樣既增加使用壽命,提高不炸膛的安全係數,又可以在近戰中做爲狼牙棒使用。

對於魯密銃,城守營的軍漢們一開始是牴觸的。工部出品的從鳥銃到魯密銃各類劣質仿製火繩銃在他們心底留下難以磨滅的陰影。這些火銃之所以如此劣質,和明朝的匠戶制度的弊端密切相關。最後,在系統教官的強力壓迫下,這些軍漢才戰戰兢兢的用起魯密銃。

夏華本想起用趙世禎發明的掣電銃。但試製後發現這種“單兵縮小版佛朗機“因爲氣密性問題,射距實在有限。點火成功率也極低,完全抵消了子母銃帶來的射速優勢。這還是在星城工場精密加工工藝下生產出來的,若換成同時代普通工匠來手工製造,那可用性不敢想。

長矛兵應是讓夏華最爲省心的兵種。也毋須讓他們達到同時期瑞槍的水平,只要能手持近五米的長矛結起槍陣,在將官口令下完成幾種基本動作就算達標。

刀盾手是所有兵種中最難以訓成的。因爲這個兵種需要短兵肉搏,不怕見血,不經過實戰淘汰,難以克服畏懼心理。挑選出的六百人都是相對而言悍勇之輩,也都是軍戶出身當過明軍兵丁的人。

即使如此,夏華依舊擔心他們真正上陣要白刃見血時,瞬間就喪失了膽氣。於是夏華用了一種殘忍的訓練方法。

此時刀盾手們分別進行着各項練習,練習場上不斷傳來淒厲的嘶喊嚎叫之聲。

第一項是砍樁練習,就是用紅漆在木樁上勾畫出範圍,令刀盾手按標準動作揮刀砍刺。一直要練習到十刀七中,且每刀入木深度要達到要求方爲合格。

隨着訓練的深入,陸續有一些老手過關,他們手中星城工場出品的鋼刀沒有絲毫捲刃。新手還在揮汗如雨的訓練着。

砍樁過後就是挺盾格擋練習,三人一組,一人持盾,兩外兩人手持木棍劈頭蓋臉的打來刺來,若格擋不住。即使木棍,擊打在身上也吃不消。不過那哀嚎嘶喊並不是他們發出的。

刀盾手要過的最後一關是砍活樁,就是砍殺那些被夏華判死的被俘老賊。他們被綁在木樁上,按要求是一刀砍掉腦袋或一刀刺入腹部或胸膛。

但是往往,他們斬殺的第一第二個人是身中多刀後,纔在淒厲的哀嚎中死去。一般是斬殺到第四人方能達標。

第六十八章 河東炮戰第二十八章 收降秦叔寶第四十二章 以速克謀第十六章 久別重逢第六十八章 任性的張飛第十四章 歸順招安第四十四章 引狼之策第十三章 虛張聲勢第五十五章 混亂的金廷第五十八章 人間蒸發第十八章 黃袍加了身第四十章 背水之戰第十九章 堅堡第六十八章 任性的張飛第七十五章 火中取栗第十九章 金山銀山第四十三章 再破長槍第四十八章 算計第二十二章 汝州血戰之決勝第八十九章 陝縣之東第十六章 冀州猛將第九十一章 轟滅宛城第七十七章 進軍東川第四十四章 引狼之策第三十五章 曹操的怒火第二十八章 收降秦叔寶第十七章 天下未亂蜀先亂第四章 鵬舉受審第二十六章 攻守易形第四十九章 橫掃太行第二十七章 以死報君王?第二十三章 項伯投敵第十章 錢滾錢,錢變人第二十七章 兵入關中第七十一章 兵臨成嘟第三十章 兵不血刃入長安第十八章 妲己遇險第五十三章 北方來客第九章 商路,從朝歌到盤龍城第十七章 入城第六十一章 北進的黃河第二十八章 消失的吳三桂第四十一章 初定關中第十三章 湘東防線第三十六章 老姬昌的伎倆第二十一章 破襲戰第六十九章 烏林達氏第三十四章 兵至“盛京”第三十章 兵不血刃入長安第八章 卻月城與沌口吳營第五十四章 天下太平第二十九章 謀劃興洛城第六章 登基第十九章 翼際山第三十六章 霸王之威第二十二章 汝州血戰之決勝第八十八章 虎癡圍洛陽第二十一章 汝州血戰之交鋒第四十五章 狂怒的帝辛第五章 接戰大象之國第三十五章 急紅了眼的多爾袞第三十四章 鍾繇借兵第一章 廢太子第四章 鵬舉受審第二十八章 三王聯合第十九章 翼際山第八十五章 進佔弘農第十八章 攻擊來自地下第六十五章 大門洞開的益州第九章 歸義伯第六十七章 環狀營壘第十六章 北歸之策第六章 錢塘黑影第十三章 湘東防線第十二章 六合驚變第一百零七章 攻克柴桑第十六章 一個爛攤子第四十九章 槍林如鋒第三十九章 設幕立僚第九十二章 兵鋒北向第三十四章 攤牌第一章 廢太子第十五章 生擒典韋第三十三章 和談第二十六章 爲妻備戰第十五章 即刻登基第二章 兵部尚書張定邊第三十二章 決議北伐第六十四章 龐統之死第十一章 兩分鐘奪一國(求推薦)第五十四章 賈詡毒計第六章 漢水長壁第一百章 危如累卵的曹魏第四十章 絞肉機第四十五章 官渡之戰中的漁翁第四十九章 太行之圍第五十八章 皇子的對視第三十四章 金墉城第三十七章 夜襲與殺伐第九十一章 轟滅宛城
第六十八章 河東炮戰第二十八章 收降秦叔寶第四十二章 以速克謀第十六章 久別重逢第六十八章 任性的張飛第十四章 歸順招安第四十四章 引狼之策第十三章 虛張聲勢第五十五章 混亂的金廷第五十八章 人間蒸發第十八章 黃袍加了身第四十章 背水之戰第十九章 堅堡第六十八章 任性的張飛第七十五章 火中取栗第十九章 金山銀山第四十三章 再破長槍第四十八章 算計第二十二章 汝州血戰之決勝第八十九章 陝縣之東第十六章 冀州猛將第九十一章 轟滅宛城第七十七章 進軍東川第四十四章 引狼之策第三十五章 曹操的怒火第二十八章 收降秦叔寶第十七章 天下未亂蜀先亂第四章 鵬舉受審第二十六章 攻守易形第四十九章 橫掃太行第二十七章 以死報君王?第二十三章 項伯投敵第十章 錢滾錢,錢變人第二十七章 兵入關中第七十一章 兵臨成嘟第三十章 兵不血刃入長安第十八章 妲己遇險第五十三章 北方來客第九章 商路,從朝歌到盤龍城第十七章 入城第六十一章 北進的黃河第二十八章 消失的吳三桂第四十一章 初定關中第十三章 湘東防線第三十六章 老姬昌的伎倆第二十一章 破襲戰第六十九章 烏林達氏第三十四章 兵至“盛京”第三十章 兵不血刃入長安第八章 卻月城與沌口吳營第五十四章 天下太平第二十九章 謀劃興洛城第六章 登基第十九章 翼際山第三十六章 霸王之威第二十二章 汝州血戰之決勝第八十八章 虎癡圍洛陽第二十一章 汝州血戰之交鋒第四十五章 狂怒的帝辛第五章 接戰大象之國第三十五章 急紅了眼的多爾袞第三十四章 鍾繇借兵第一章 廢太子第四章 鵬舉受審第二十八章 三王聯合第十九章 翼際山第八十五章 進佔弘農第十八章 攻擊來自地下第六十五章 大門洞開的益州第九章 歸義伯第六十七章 環狀營壘第十六章 北歸之策第六章 錢塘黑影第十三章 湘東防線第十二章 六合驚變第一百零七章 攻克柴桑第十六章 一個爛攤子第四十九章 槍林如鋒第三十九章 設幕立僚第九十二章 兵鋒北向第三十四章 攤牌第一章 廢太子第十五章 生擒典韋第三十三章 和談第二十六章 爲妻備戰第十五章 即刻登基第二章 兵部尚書張定邊第三十二章 決議北伐第六十四章 龐統之死第十一章 兩分鐘奪一國(求推薦)第五十四章 賈詡毒計第六章 漢水長壁第一百章 危如累卵的曹魏第四十章 絞肉機第四十五章 官渡之戰中的漁翁第四十九章 太行之圍第五十八章 皇子的對視第三十四章 金墉城第三十七章 夜襲與殺伐第九十一章 轟滅宛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