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逃兵”司馬穎

就在叛軍即將突破壁壘防線,千鈞一髮的時刻,後方突然涌來一大股兵卒,他們手持大盾和鋼刀,迅速將已經竄入壁壘後方的叛軍兵卒頂了回來。

這些叛軍兵卒大多被斬殺,極少數有被趕回壕溝之中。原來是夏越部的禁軍步卒趕到了。

趕來的禁軍步卒衝上壁壘頂部與王庭重騎並肩做戰。大盾已然在壁壘上連成一排盾牆,儘管壁壘下的壕溝都快被屍體填平了,但叛軍兵卒已經再難以突破壁壘。登上壁壘的叛軍只能與對方互相推攘着盾牌,而後被從大盾後突然刺出的鋼刀或騎槍所捅殺。

進攻的節奏被遲滯,壕溝內聚集的兵士越來越多,成功登上壁壘的叛軍也多了起來,一個踩着一個瘋狂的向壁壘上涌來。突然,一個個陶罐從盾牆後拋出,砸向壕溝內的人羣。這些陶罐互相碰撞在一起,碎裂成好幾片。裡面半稠的液體流淌的到處都是。不少叛軍身上也沾滿了這種液體。

叛軍中的一些見識多廣的低級將校猜到這是什麼東西。他們陸續驚呼起來:“撤,這是火油,賊軍要放火燒我們,快撤啊!”只是他們說錯了一點,這不是普通火油,而是猛火油。

就在他們叫喊的時候,火把從盾牆後陸續拋投過來。巨大的火焰一個接着一個沖天而起。擁擠的壕溝內頓時成了阿鼻地獄,無數叛軍兵卒被烈火吞沒成火人,又擠在一起無處可逃。火人們互相踐踏,推擠,而後漸漸的沒了聲息。火光中的軀體逐漸蜷縮起來,越變越小。

戰場的上空冒出滾滾黑煙,散發着蛋白質燒焦和動物油脂燃燒的氣味。整個壕溝此時成了一道火牆。

慘烈的景象和火牆讓後面叛軍停止了進攻的腳步,大多兵卒的腿肚子都在顫抖,膽小的人甚至尿了褲子。還有些人開始嘔吐起來。

司馬穎也一陣陣翻胃,他知道現在自己的兵卒士氣已經接近零點,再逼迫他們強攻不僅沒有任何效果,反而還有可能逼反他們。他只得下令收兵,暫時安營紮寨。

九萬餘人的部隊在丘陵間的平原地帶結起連營,構築起工事。一夜無事,禁軍並沒有偷營的行動。司馬乂當然不需要這樣做,如今的司馬穎已是甕中之鱉。

第二日天亮後,司馬穎再次對各個營壘發起試探性進攻。除了丟下滿地屍體,沒有任何結果。此時的叛軍已經士氣喪盡,若不是被困於這山丘之間,可能早就各自潰散逃亡。此時,司馬穎已經絕望了,他知道自己是不可能突破對方的營壘封鎖了,而現在軍中的糧草也即將用盡。

天又黑了下來,盧志,陸機以及還有另外幾個官員入帳來求見於他。

“大王,如今我軍已陷入絕境,只能斷臂求生了。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陸機先開口說道。

司馬穎啞然一笑說:“如今哪裡還有留得青山在的法子?”

盧志拱手解釋說:“大王,我們可以穿過西邊的太行山脈,去幷州與劉淵會合。只是這山路難行,軍糧也所剩無己,我們不可能帶着大軍前行。大王只能召集親兵將校一同前往。”

司馬穎心裡一顫,回道:“你們是說,要孤放棄這數萬大軍,獨自逃命。但是沒了這數萬大軍,沒了冀幽兩州,孤就如同孤魂野鬼一般,只能寄人籬下,和死去又有什麼區別?”

陸機一聽急了,高聲說道:“大王,留得青山在啊。這數萬大軍明擺着已逃不出去了,只要大王能逃出生天,還有機會能重整旗鼓。”

司馬穎閉目沉思一會才面對現實,現在他確實再也沒有別的選擇。他終於下定了決心,對另外幾人說:“好吧,你們收拾一下,等下即刻出發。”

司馬穎隨即召集了數十名親兵,來到糧倉,提取了夠百人十天的糧食做成乾糧。半夜時分,司馬穎等人策馬奔出大營西門,對外宣稱是去勘測敵情,而後一去不復返。

此時,在蕭瑟的北風中,一朵雪花悠然飄落下來。第二天天亮之後,天地之間已經白茫茫一片。到了中午,兵士們已經發現異常,因爲一上午的時間,各部各營都找不到管轄本部的高階軍官。

詭異的氣氛中,低中級軍官自發的聚集在一起商討這件怪事。大家你一言我一語的彙集着各自掌握的情況,最終依據這些情況確定,他們的主公成嘟王,還有一干高級將校官吏丟下自己跑了。大家頓時慌了起來,軍需官說了一個讓大家更爲慌亂的消息:“全軍幾萬人吃了這頓午飯後,就斷糧了。”

整個大帳內一片寂靜。最後一個年長的白鬍子軍侯開了口:“我看,咱們老少爺們還是降了吧。”衆人一片交頭接耳之聲。一個年輕的都尉說道:“我們此前可算是附逆之罪,是要夷三族的。降了,朝廷就能查到我們家人,我自己死了無所謂,可我不想連累家裡人啊。”

他又接着說:“我看,咱們還是化整爲零,各自逃命吧。”

另一個軍侯冷笑一聲說:“逃?怎麼逃?天氣這麼冷,又下起了雪。最重要的是沒有糧食,誰能穿山越嶺逃出包圍?即使沒被發現也會餓死凍死。”

那年長的軍侯又說道“不用多說了,我們只有降這一條路了。反正都是個死,降可能還有一線生機,能被皇上恕罪。這樣吧,老夫我去談,只要不夷我們三族,哪怕判斬首我們幾個軍階大的,我們也認了。若是皇上鐵了心要趕盡殺絕,那我們就拼死一戰,落草爲寇。”衆人聽了這個建議,齊聲附和。

天色漸晚時,這老軍侯終於回到營寨,衆人連忙圍攏過來。老頭滿臉紅光的說:“談妥了,長沙王代表皇上承諾赦免我等罪過,只需接受朝廷改編,另外還讓我帶回幾十車軍糧,以供這幾萬大軍短時之需。”聽了這話,衆人一陣歡呼。

第二天一早,各都校尉整理清點本部兵馬,一列列向南開出向司馬乂獻降。當下剩餘的這幾萬兵馬只剩下八萬人不到。

司馬乂看着源源不斷來獻降的叛軍,心想成嘟王的叛亂算是平定了,但成嘟王卻沒抓到,不能說不是一個遺憾。

第四十四章 白陘口之戰第三十三章 大破長槍密集方陣第三十章 戰潼關第二章 兵部尚書張定邊第五十二章 中原故土第二十七章 流寇依然第三章 朝會上的爭論第十一章 州縣三司與開花彈第三十九章 洛口圍城第六章 天興軍第四章 殺人神器第十六章 謀奪天津第一百零五章 赤壁不會重演第十二章 六合驚變第二十七章 願生命化做那朵蓮花第四十二章 兀朮試銃第十七章 入城第五十章 曹操的援助第三十七章 夜襲與殺伐第六十章 巨型“囚籠”第十章 智取歷陽第五十四章 天下太平第五十二章 殺兄弒父第四十章 坑俘第三十九章 稠桑塬函穀道第三十四章 故人相逢第九十三章 打通商於道第二十五章 南下的秦瓊第五章 接戰大象之國第五十四章 兵進上黨第三十二章 絕不抽調南方兵力第四十三章 牛刀小試第五章 神攔斬神,鬼擋殺鬼第六十一章 纏鬥第四十章 軍制改革第三章 誘捕岳飛第三十章 兵不血刃入長安第二章 驍果軍逃兵第三十九章 設幕立僚第五十六章 金皇綠帽第十八章 黃袍加了身第四十八章 不戰自潰第二章 驍果軍逃兵第七章 柔福帝姬第二十章 大漢嶽皇大誥第十二章 吳山腳下第六十七章 會寧府風雲第六十二章 血戰獅子堡第一章 楚國故都第四十一章 光復之後第二十一章 破襲戰第二十六章 雄踞宛城第九十六章 沿黃河而進第二十八章 消失的吳三桂第四十章 背水之戰第七章 淮南反王杜伏威第六章 錢塘黑影第十五章 算盤城第六十一章 纏鬥第四十八章 河洛長弓第十二章 吳山腳下第二十章 新政與城守營第八章 揚子江水戰第八章 卻月城與沌口吳營第二十六章 爲妻備戰第五章 兵臨城下第三十一章 鏖戰應天第八十二章 漢帝國第三十八章 連夜築壘第十四章 兗州之戰第三章 誘捕岳飛第五十一章 血色摘星樓第二十二章 萌芽騎兵第九章 霹靂箭 vs 神臂弩第三十一章 生擒帝辛第十七章 天下未亂蜀先亂第七十一章 兵臨成嘟第九章 霹靂箭 vs 神臂弩第九十七章 圍殲許諸第三十章 血色婚禮第五十五章 南襄兵禍第十七章 計取江陵第四十五章 官渡之戰中的漁翁第五十八章 皇子的對視第四十三章 姬昌屠黎第四十章 軍制改革第七十五章 火中取栗第二十章 毒計第三十章 王庭重騎與長弓手第四十七章 黑山軍第二十二章 巴蜀解危第七章 淮南反王杜伏威第五章 漢營第二十三章 段達來迎第十九章 朝堂之辯第五十七章 受驚的曹阿瞞第六十二章 攻城利器第十五章 生擒典韋第三章 天津右衛第二十一章 破襲戰
第四十四章 白陘口之戰第三十三章 大破長槍密集方陣第三十章 戰潼關第二章 兵部尚書張定邊第五十二章 中原故土第二十七章 流寇依然第三章 朝會上的爭論第十一章 州縣三司與開花彈第三十九章 洛口圍城第六章 天興軍第四章 殺人神器第十六章 謀奪天津第一百零五章 赤壁不會重演第十二章 六合驚變第二十七章 願生命化做那朵蓮花第四十二章 兀朮試銃第十七章 入城第五十章 曹操的援助第三十七章 夜襲與殺伐第六十章 巨型“囚籠”第十章 智取歷陽第五十四章 天下太平第五十二章 殺兄弒父第四十章 坑俘第三十九章 稠桑塬函穀道第三十四章 故人相逢第九十三章 打通商於道第二十五章 南下的秦瓊第五章 接戰大象之國第五十四章 兵進上黨第三十二章 絕不抽調南方兵力第四十三章 牛刀小試第五章 神攔斬神,鬼擋殺鬼第六十一章 纏鬥第四十章 軍制改革第三章 誘捕岳飛第三十章 兵不血刃入長安第二章 驍果軍逃兵第三十九章 設幕立僚第五十六章 金皇綠帽第十八章 黃袍加了身第四十八章 不戰自潰第二章 驍果軍逃兵第七章 柔福帝姬第二十章 大漢嶽皇大誥第十二章 吳山腳下第六十七章 會寧府風雲第六十二章 血戰獅子堡第一章 楚國故都第四十一章 光復之後第二十一章 破襲戰第二十六章 雄踞宛城第九十六章 沿黃河而進第二十八章 消失的吳三桂第四十章 背水之戰第七章 淮南反王杜伏威第六章 錢塘黑影第十五章 算盤城第六十一章 纏鬥第四十八章 河洛長弓第十二章 吳山腳下第二十章 新政與城守營第八章 揚子江水戰第八章 卻月城與沌口吳營第二十六章 爲妻備戰第五章 兵臨城下第三十一章 鏖戰應天第八十二章 漢帝國第三十八章 連夜築壘第十四章 兗州之戰第三章 誘捕岳飛第五十一章 血色摘星樓第二十二章 萌芽騎兵第九章 霹靂箭 vs 神臂弩第三十一章 生擒帝辛第十七章 天下未亂蜀先亂第七十一章 兵臨成嘟第九章 霹靂箭 vs 神臂弩第九十七章 圍殲許諸第三十章 血色婚禮第五十五章 南襄兵禍第十七章 計取江陵第四十五章 官渡之戰中的漁翁第五十八章 皇子的對視第四十三章 姬昌屠黎第四十章 軍制改革第七十五章 火中取栗第二十章 毒計第三十章 王庭重騎與長弓手第四十七章 黑山軍第二十二章 巴蜀解危第七章 淮南反王杜伏威第五章 漢營第二十三章 段達來迎第十九章 朝堂之辯第五十七章 受驚的曹阿瞞第六十二章 攻城利器第十五章 生擒典韋第三章 天津右衛第二十一章 破襲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