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饕餮 (一)

驟雨初歇,秋窗外,一派綠肥紅瘦。

郭允明精赤着上身,手臂支在腮邊,望着窗外被秋風秋雨染紅的葉子,默默無語。

以前的坎坷生活,未曾在他的身體上留下任何醜陋痕跡。最近一年多來的養尊處優,又將他的肌膚養得愈發潔白細嫩,從背後望去,就像一尊價值連城的玉雕,一刀一劃,每一處棱角和紋理,都透着大匠風範。讓意志力不堅定者只要看上一眼,就很難再將目光移開分毫。

大漢天子劉承佑,顯然就屬於衆多意志不堅定者中的一員。

只見他,也精赤着上身,緩緩挪了過來,用胸口輕輕貼住郭允明的肩膀,“愛卿爲何看起來憂心忡忡?”

郭允明的身體猛地一僵,從肩膀到胸口,瞬間騰起了一片細細密密的小疙瘩。然而,他終是沒勇氣躲開,況且二人之間剛剛做的那些事情,也讓他沒有任何理由躲閃。

長長嘆了口氣,郭允明藉機強迫自己將身體迅速放軟,“唉——!以前看秋葉,總覺得如霞似錦,壯觀無比。今天不知爲何,入眼卻有幾分蕭索。俗語云,‘花無百日好’,以微臣看來,這葉子卻更是可憐!秋風不起,便沒機會披朱服紫。好不容易有了幾分絢麗顏色,轉眼就是霜降……”

“這……”劉承佑聽得滿頭霧水,卻無法確定對方的一番話,是不是隱有所指。先歪着頭冥思苦想了好一陣兒,才又笑着說道:“看你說的,好像這些葉子都有知覺一般。花開花謝,葉綠葉黃,不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麼?反正今天謝了明天再開,今秋落了明春還生,一波接一波,無窮無盡。愛卿又何必爲此感懷?!”

“是啊,今秋落了明春還生!就不知道明年枝頭的葉子裡邊,還找到找不到今年這片?”郭允明側轉頭,衝着劉承佑微微一笑。剎那間,竟然令窗外的紅葉盡失顏色。

劉承佑心中,登時就是一熱。張開雙臂,順勢將郭允明摟了個滿懷。

他從沒想過做一個千古明君,更不懂得什麼叫做修身養性。登基以來,後宮佳麗雖然沒湊夠三千,卻也蒐羅了一兩百。然而在那兩百多有身份沒身份的美女身上,他卻很少能找到跟郭允明肌膚相親時的這種感覺。就像小時候吃糖霜吃上了癮,總是沒完沒了地吃了又吃,卻對其他時鮮瓜果提不起任何精神。哪怕是爲此捱了父親的收拾,也要“義無反顧”。

“陛下,剛纔已經……,剛纔已經,陛下,微臣已經筋疲力竭了!”感覺到來自身後的火辣,郭允明的胸口處迅速浮現一抹粉紅,輕輕掙了掙,喘息着抗議。

“愛卿,愛卿難得入宮一趟。朕下次想再召見你,又得間隔許多時日,還要想出足夠的藉口,去搪塞史弘肇那老匹夫!”劉承佑雙臂用力,彷彿稍一鬆開,對方就要飛走了一般眷戀。

郭允明練過武,雖然算不得精熟,想擺脫劉承佑的環抱也是舉手之勞。然而,他的眼睛裡頭,卻瞬間涌起了一團迷霧。整個人的身體都開始泛紅,雙腿和雙臂也軟綿綿提不上任何力氣。“陛下,陛下不可。再,再這樣下去,微臣,微臣百死莫贖,真的百死莫贖!”

“死什麼死啊,你這個人,一會兒傷春悲秋,一會兒尋死覓活,真是掃興!別動,讓朕來開導你。朕,朕最擅長開導別人。一會兒,保管你全都忘,忘了……”劉承佑哪裡肯給他反悔的機會,低下頭,用嘴脣堵住他的嘴巴。雙手雙腿同時發力,踉蹌着將他抱向寢帳。

“陛下,陛下,這樣,這樣你我都會死,都會死無葬身之地!”郭允明的胳膊和大腿像麪條一般,軟軟地垂在了身側。使不出半分力氣掙扎,只有嘴巴,在努力逃開劉承佑的追逐之餘,還能喘息着發出提醒。

他不提醒還好,越是提醒,劉承佑心中的烈焰燒得越旺。用盡全身力氣將他朝寢帳內一推,嘴裡發出野獸般的咆哮,“誰敢,朕是天子!朕說不讓你死,誰就都甭想動你一根指頭!倘若真的有那麼一天,朕護不住你,朕情願,情願跟你一起去死。”

最後一句話,宛若刀子般,戳在了郭允明的心窩上,令他徹底失去了抵抗意志。閉上眼睛,兩行清淚緩緩涌出了睫毛。

自打記事那天起,他遇到的就全是出賣、背叛與傷害。第一個師父如此,第二個師父如此,第三個師父還是如此。明明是他們的錯,他們獸性大發。過後,卻全都倒打一耙,彷彿是他犯賤主動勾引了他們來傷害自己一般。

他們看不起他,將他當作一塊抹腳布。想用的時候抓過來就用,用過之後卻立刻就遠遠丟在一旁,滿臉厭惡和鄙夷。

他們從沒拿正眼看過他,哪怕他本事學得再好,早就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他們,他們,還有他們,從沒有認可過他的學問,他的能力,他的價值。

郭允明在他們身上未曾收穫過半分善意,在整個世界當中,也同樣沒有。

直到去年的某一天,他遇到了劉承佑。

雖然後者同樣給了他傷害,但在每次傷害過後,卻始終記得給與成倍,十倍乃至百倍的補償。甚至,發下同生共死的誓言。

郭允明清楚的知道,那些山盟海誓像窗外的秋葉一樣,經不起任何風雨。

然而,這卻是他迄今爲止,在這個世界上感受過的唯一溫暖。

雖然每一次短暫的溫暖之後,他都會疼得銷魂蝕骨!

“愛卿,愛卿,朕與你生一起生,死一起死,天上地下,永不相負。”劉承佑的聲音從背後傳來,熱浪滾滾。

郭允明默默嘆了口氣,將眼淚吸回鼻孔,不再去想。

又一片烏雲飄過,秋窗外,雨疏風驟。

不知道過了多久,風聲雨聲都悄然而止。

郭允明穿好了衣衫,再度坐在了窗口,對着被雨水洗得散發出淡淡金色的秋葉,眼神有些發直。

剛纔的那陣風有些大,此刻樹下的泥坑裡頭,已經飄滿了斑斑點點的紅。而半空中,仍然不斷有葉子因爲無法承受雨滴的重量,一片片墜下來,零落黃泥。

“愛卿怎麼又開始傷春悲秋了?”劉承佑依舊精赤着上身,臉孔和胸前,仍有餘紅未散。彷彿酒鬼在回味着殘醉。“不是說過了麼,一切有朕!”

“多謝陛下!”郭允明回過頭,起身,給劉承佑施禮。“微臣不是傷春悲秋,而是半生坎坷,所以有時候心事便重了些!”

“以前有人欺負過你?”劉承佑忽然變得非常敏感,豎起眉頭,兩眼之中兇光四射,“誰?你別難過了,朕幫你出氣。朕殺了他,殺了他們全家!”

“謝陛下,微臣已經報復過了!”郭允明又給劉承佑行了個禮,低聲坦陳。“陛下恕罪!微臣幼年時是在乞丐窩長大,想不被人欺負,就得下得了狠手。所以,那些仇人,微臣在第一次得到機會之時,就已經親手送他們上路,未曾留一個到現在!”

“好,好,人活着就該這樣,有恩報恩,有仇報仇!不求別人懂我,只求自己心裡痛快!”劉承佑絲毫不覺得郭允明殺人的行爲有何不妥,反倒讚賞地連連擊掌。“愛卿這點最對我脾氣,咱們兩個,骨子裡其實一模一樣!”

“陛下,微臣不敢!”郭允明後退半步,身體貼上了窗子,笑着拱手。“微臣是凡夫俗子,陛下是雲中之龍。”

“狗屁!我還想上天行雨呢。想什麼時候下就什麼時候下,想下幾滴就下幾滴。讓我大漢國年年風調雨順!”劉承佑低聲罵了一句,不屑地撇嘴。“那可能麼?愛卿,你說那可能麼?咱們君臣之間,何必再說什麼龍子龍孫的瞎話?”

郭允明被說得無言以對,只能搖頭訕笑。

劉承佑雖然生性陰柔狠辣,但在他面前,卻從來不說瞎話。也從來不拿自己當什麼天子龍孫。這讓郭允明有時候會非常感動,恨不能使出全身力氣,輔佐對方做一個真正的千古明君。

一個千古明君,縱然身上有些小疾,史書上所關注的,也應該是他的不世功業吧!

就像大唐太宗,縱然殺兄屠弟逼父,並且把弟媳婦給按到了牀上,後世提起他來,談得最多的依舊是“貞觀之治”,依舊會滿臉敬仰。

正想得心中一片火熱之時,耳畔卻又傳來了劉承佑討好的聲音:“愛卿,朕把王章挪個位置,把三司完全交給你如何?”(注1)

“不可,陛下不可輕舉妄動!”郭允明的心臟猛地一抽,所有豪情壯志頃刻煙消雲散。“那王章素來與史弘肇、楊邠三人用一個鼻孔出氣,陛下動了他,史弘肇和楊邠兩個必然會聯手反撲。蘇逢吉亦會左右動搖。陛下先前重重隱忍,將瞬間前功盡棄!”

“嗯?”劉承佑眉頭緊鎖,沒想到已經登基快一年了,自己居然依舊政令難出後宮。頓時,憤懣和負疚交織於心,略顯頹廢的面孔漲得一片紫紅,“他,他們反撲,能反撲到哪裡去?朕,朕還不信了,他們敢,敢聯手廢了朕不成。愛卿,你不用擔心,朕一個人頂着,這個三司使的官職,朕給定了你!”

注1:三司,五代機構,鹽鐵﹑戶部﹑度支,爲三司。三司最高長官爲三司使,主管全國財政,地位僅次於中書省和樞密院。三司主官爲三司使,俗稱計相。

第十章 餘韻 (三)第十章 易鼎 (三)第七章 塵緣 (三)第一章 磨劍 (六)第十章 易鼎 (十)第八章 人心 (四)第八章 雄關第一章 磨劍 (二)第九章 暗流 (一)第三章 父子(九)第三章 耕耘 (二)第七章 國難 (二)第二章 蓬篙 (十二)第九章 萍末 (二)第三章 收穫 (八)第四章 耕耘 (四)第五章 求索 (二)第一章 家國 (二)第八章 人心 (四)第二章 謀殺 (八)第十章 宏圖 (九)第五章 黃雀 (二)第五章 迷離 (六)第八章 三生 (八)補上週五拖欠第三章 父子(一)第四章 撲朔 (九)第十章 狂風 (八)第十章 易鼎 (三)第九章 血與水 (四)第五章 短歌 (八)第六章 帝王 (五)第四章 饕餮 (三)第三章 抉擇 (二)第五章 短歌 (五)第五章 黃雀 (四)第三章 父子 (十二)第六章 破繭 (一)第三章 父子 (六)第五章 迷離 (一)第九章 血與水 (三)第六章 君王 (一)第十一章磐石 (八)第八章 烏鵲 (九)第七章 治河 (三)第九章 萍末 (十一)第三章 衆生 (五)第五章 逝水 (五)第二章 款曲 (十)第一章 初見 (五)第十章 易鼎 (十一)第十章 奪帥 (一)第六章 疾風 (二)第七章 仕途 (六)第四章 饕餮 (五)第二章 風雲 (一)第三章 父子 (八)第七章 仕途 (一)第二章 重逢 (六)第八章 烏鵲 (七)第九章 長纓 (一)第二章 謀殺 (一)第六章 紅妝 (三)第四章 撲朔 (九)第一章 家國 (六)第八章 崢嶸 (五)第七章 仕途 (六)第二章 重逢 (六)第九章 長纓 (七)第四章 饕餮 (四)第二章 重逢 (六)第八章 麋鹿 (五)第三章 抉擇 (一)第八章 麋鹿 (二)第十一章 磐石 (六)第九章 萍末 (五)第十章 易鼎 (七)第四章 饕餮 (一)第十二章 少年 (十五)第七章 治河 (七)第六章 紅妝(六)第一章 新春 (五)第六章 帝王 (二)第十章 餘韻 (二)第四章 撲朔 (五)第一章 傳說 (二)第二章 風雲 (七)第六章 帝王 (六)第十二章 少年 (六)第一章 初見 (六)第二章 霜刃 (五)第四章 虎狼 (六)第六章 綢繆 (四)第九章 長纓 (十一)第六章 綢繆 (七)第十章 狂風 (五)第八章 人心 (二)第五章 草谷 (九)第三章 父子 (十)第三章 颶風 (十二)第七章 仕途 (四)
第十章 餘韻 (三)第十章 易鼎 (三)第七章 塵緣 (三)第一章 磨劍 (六)第十章 易鼎 (十)第八章 人心 (四)第八章 雄關第一章 磨劍 (二)第九章 暗流 (一)第三章 父子(九)第三章 耕耘 (二)第七章 國難 (二)第二章 蓬篙 (十二)第九章 萍末 (二)第三章 收穫 (八)第四章 耕耘 (四)第五章 求索 (二)第一章 家國 (二)第八章 人心 (四)第二章 謀殺 (八)第十章 宏圖 (九)第五章 黃雀 (二)第五章 迷離 (六)第八章 三生 (八)補上週五拖欠第三章 父子(一)第四章 撲朔 (九)第十章 狂風 (八)第十章 易鼎 (三)第九章 血與水 (四)第五章 短歌 (八)第六章 帝王 (五)第四章 饕餮 (三)第三章 抉擇 (二)第五章 短歌 (五)第五章 黃雀 (四)第三章 父子 (十二)第六章 破繭 (一)第三章 父子 (六)第五章 迷離 (一)第九章 血與水 (三)第六章 君王 (一)第十一章磐石 (八)第八章 烏鵲 (九)第七章 治河 (三)第九章 萍末 (十一)第三章 衆生 (五)第五章 逝水 (五)第二章 款曲 (十)第一章 初見 (五)第十章 易鼎 (十一)第十章 奪帥 (一)第六章 疾風 (二)第七章 仕途 (六)第四章 饕餮 (五)第二章 風雲 (一)第三章 父子 (八)第七章 仕途 (一)第二章 重逢 (六)第八章 烏鵲 (七)第九章 長纓 (一)第二章 謀殺 (一)第六章 紅妝 (三)第四章 撲朔 (九)第一章 家國 (六)第八章 崢嶸 (五)第七章 仕途 (六)第二章 重逢 (六)第九章 長纓 (七)第四章 饕餮 (四)第二章 重逢 (六)第八章 麋鹿 (五)第三章 抉擇 (一)第八章 麋鹿 (二)第十一章 磐石 (六)第九章 萍末 (五)第十章 易鼎 (七)第四章 饕餮 (一)第十二章 少年 (十五)第七章 治河 (七)第六章 紅妝(六)第一章 新春 (五)第六章 帝王 (二)第十章 餘韻 (二)第四章 撲朔 (五)第一章 傳說 (二)第二章 風雲 (七)第六章 帝王 (六)第十二章 少年 (六)第一章 初見 (六)第二章 霜刃 (五)第四章 虎狼 (六)第六章 綢繆 (四)第九章 長纓 (十一)第六章 綢繆 (七)第十章 狂風 (五)第八章 人心 (二)第五章 草谷 (九)第三章 父子 (十)第三章 颶風 (十二)第七章 仕途 (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