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塵緣 (三)

原來陶家莊的莊主陶正,跟李家寨的寨主李有德,年青時都是銀槍效節都的槍棒教習,彼此之間相交甚厚。也曾存過一番建功立業的心思。然而銀槍效節都戰鬥力雖然天下無雙,卻因爲“過於驕悍”,引起後唐皇帝李嗣源的警覺。在天成二年,做皇帝的居然暗中與銀槍效節軍的臨時主帥勾結起來設下圈套,先派人煽動士兵們鬧事,然後以謀反的罪名,突然大軍合圍,將這支隊伍盡數繳械。隨即在永濟渠旁大開殺戒,將大部分將士連同其家眷盡數斬首。屠戮之慘,令“永濟渠爲之變赤”。此後顯赫之時的銀槍軍徹底消失,曾經以一己之力便可以壓得契丹人不敢南下牧馬的魏博驕兵,於是而盡!

事發前半個月,陶正和李有德兩人奉命前往友鄰部隊教導新兵練習槍棒,因而逃過了一場死劫。之後二人畏懼李嗣源斬草除根,都悄悄開了小差。在外邊做刀客爲生隱姓埋名六七年,直到李嗣源的死訊傳來,才先後返回了故鄉。

回家之後,陶正心灰意冷,再也不想與官府產生任何瓜噶。無論是唐晉遼漢,俱當他們是一羣過路神仙。而李有德,則念念不忘銀槍效節軍昔日的輝煌,總想着把逃難在外的老兄弟們都收歸自己帳下,然後尋找機會,東山再起。

雙方說不到一處,自然斷絕了來往。誰知李有德苦心積慮重建銀槍軍不成,竟又起了化家爲國的心思。趁着遼軍大舉南下,後晉在地方上的力量被掃蕩一空的當口,發動青壯築起了堡寨,並且不斷向四周探出爪牙,通過威逼利誘等諸多手段,將臨近的數個村落,掌控在了自己的實際統治之下。

契丹人被迫北撤之後,河北各地的綠林豪傑紛紛趁機攻城掠地,自封官爵。大漢皇帝劉知遠忙着對付首惡杜重威,既騰不出手來肅清地方,又怕兵馬過於靠近燕雲十六州,引起遼軍的大舉反撲。乾脆捏着鼻子,將臨時邊境附近大部分自封的節度使、刺史和縣令們都認了下來。

李有德雖然因爲聞訊的時間太晚的緣故,沒來得及搶佔縣城,做事卻愈發肆無忌憚。仗着自己跟太行山的大當家呼延琮有交情,居然開始截留臨近十數個村落的賦稅。並且以鄉規取代律法,跟地方官府分庭抗禮。那縣令孫山自身來路不正,又忌憚太行山羣寇的實力,根本不敢去管,任由李家的氣焰越來越囂張。

數月之前,李有德忽然派媒人登門,想給自家小兒子娶陶三春爲妻。陶正堅信李家的人如此折騰下去,早晚有一天會自取滅亡。因此毫不猶豫地就拒絕了聯姻的提議。隨即,李家寨便開始派說客來,要求陶家莊加入李家寨爲首的聯莊會,一起結寨自保,共同進退。

這個提議,比雙方聯姻還不靠譜,當然再度遭到陶家莊的拒絕。因此,李家寨徹底懷恨在心。一個多月前,李有德在趕集的時候突然發難,聯合數名不知道從哪裡蒐羅到的好手,以提親被拒絕受到羞辱爲名,將陶正打得當場吐血,臥牀不起。

昨晚陶三春賭氣,連夜跑出了莊子。原本準備跑到山上二十里外的尼姑庵湊合幾晚上,等到幾個客人離開後,再回家繼續侍奉老父。誰料黑燈瞎火中,卻與李家寨的一哨人馬碰了個正着,雙方一言不合便起了衝突,隨即寡不敵衆,被對方用繩索絆倒,抓了過去。

陶大春遲來一步,恰恰看到自家妹妹被擒。連忙出手相救,然而李家這回派出來的子弟不僅數量龐大,身手也非常了得。一番惡戰之後,陶大春非但未能如願救回自己的妹妹,反而被打得口吐鮮血,完全憑着腳下的騰挪功夫一流,才勉強逃出了生天。

那李家寨的人見他逃走,也不全力追趕。只是在背後大聲喊叫,要陶大春帶話給他老父,三天之後,作爲孃家人到李家寨出席雙方兒女的婚禮。不管屆時肯不肯出席,都不會再改變婚期。聘禮和婚書會很快派人送上,陶家莊的嫁妝,也要準備充足,免得鬧出笑話來,雙方都沒有臺階可下!

“不是老夫不捨得一個女兒,而是那李家寨明顯不只是衝着小春一個人而來!”說道傷心處,陶正老淚縱橫,不斷搖頭長嘆,“今天搶了小春,明天就會把小冬、小梅、小霜他們紛紛搶走。然後就是零敲碎割,逼着陶家莊向其低頭。若是他家能安心做個地方豪強也罷,好歹大夥把女兒都送出去後,還能落下條活路。他家又存着裂土封茅的心思,萬一不成,恐怕就是舉族被誅,連帶着我們這些被協裹進去的,也落不到好下場!”

“是啊,是啊,我們幾個老漢原本已經想忍了,但轉念一想,這樣忍下去,哪一天才是個頭啊!”

“可不是麼?你也想當土皇上,我也想當刺史節度使,左近就巴掌大的地盤,能容下幾頭老虎啊?!”

“唉,我們這些老實人,真是沒有活路啊!”

……

其餘幾個莊子上的頭面宿老,也紛紛流着淚搖頭。眼角的餘光,卻不斷在柴榮、趙匡胤和寧子明三兄弟臉上偷偷掃視,巴不得立刻能看到自己所希望的表情。

然而讓他們略感沮喪的是,柴榮、趙匡胤和寧子明三兄弟聽完了陶正的陳述,反而不像先前那樣義憤填膺了。相反,哥仨臉上都出現了一絲凝重,以目互視,相對輕輕搖頭。

“壞了,他們三個怕了,不敢管了!”衆鄉老們心裡頭一涼,有種無力的感覺,瞬間從腳底一直傳到了頭頂。想要給陶正使眼色,讓他多說幾句。後者卻故意把頭低下,目光對着地面,不肯對周圍的暗示做任何迴應。

“老丈,此事,您老應該早些告訴我等!”就在衆鄉老們急得火燒火燎之時,三兄弟當中年紀最長的柴榮,忽然低聲說道:“李家寨在陶家莊又沒安插眼線,怎麼可能恰巧堵在了春妹子去尼姑庵借宿的路上?很顯然,他們昨夜的目標,就是貴莊。不小心被春妹子和大春兩個撞破了行藏,才臨時改變了主意,以婚禮爲餌,引誘你們自投羅網!”

第十二章 少年 (八)第九章 奪帥 (六)第五章 草谷 (二)第四章 答案 (六)第三章 衆生 (五)第十章 狂風 (八)第九章 萍末 (一)第四章 虎狼 (二)第八章 雄關 (五)第三章 颶風(十一)第五章 草谷 (一)第九章 長纓 (五)第十章 狂風 (五)第七章 仕途 (五)第二章 款曲 (六)第四章 饕餮 (二)第九章 萍末 (一)第一章 初見 (三)第四章 答案 (三)第二章 重逢 (一)第九章 萍末 (八)第七章勁草 (七)第九章 血與水 (三)第六章 君王 (八)第八章 人心 (七)第七章 國難 (一)第五章 求索 (七)第七章 塵緣 (二)第五章 逝水 (一)第十一章 磐石 (五)第一章 新春 (七)第七章 國難 (二)第八章 人心 (八)第十章 易鼎 (七)第九章 萍末 (九)第七章 仕途 (六)第七章 勁草 (二)第十一章 磐石 (六)第四章 饕餮 (七)第三章 收穫 (八)第一章 家國 (四)第十章 餘韻 (三)第一章 磨劍 (六)第五章 黃雀 (七)第九章 奪帥 (四)第五章 短歌 (九)第二章 款曲 (六)第一章 問道 (四)第六章 君王 (四)第五章 求索 (二)第八章 烏鵲 (五)第十章 易鼎 (十二)第三章 耕耘 (二)第二章 風雲 (六)第二章 風雲 (八)第五章 迷離 (八)第一章 磨劍 (三)第一章 初見 (六)第二章 謀殺 (八)第四章 答案 (一)第五章 逝水 (一)第六章 綢繆 (九)第六章 疾風 (三)第二章 蓬篙 (十三)第三章 颶風 (五)第三章 抉擇 (二)第八章 人心 (六)第五章 短歌 (八)第一章 問道 (一)第五章 短歌 (七)第七章 鹿鳴 (六)第六章 紅妝(八)第五章 求索 (七)第二章 謀殺 (四)第六章 紅妝 (三)第五章 短歌 (六)第十章 宏圖 (一)第五章 求索 (六)第二章 重逢 (八)第一章 家國 (七)第二章 重逢 (三)第二章 蓬篙 (一)第三章 颶風 (四)第十二章 少年 (三)第九章 暗流 (七)第六章 綢繆 (四)第三章 颶風 (五)第一章 磨劍 (五)第十章 宏圖 (三)第十章 宏圖 (三)第二章 謀殺 (一)引子第九章 長纓 (五)第六章 紅妝 (四)第七章 鹿鳴 (四)第七章 塵緣 (六)第二章 風雲 (十)第十章 狂風 (六)第四章 歸來 (六)
第十二章 少年 (八)第九章 奪帥 (六)第五章 草谷 (二)第四章 答案 (六)第三章 衆生 (五)第十章 狂風 (八)第九章 萍末 (一)第四章 虎狼 (二)第八章 雄關 (五)第三章 颶風(十一)第五章 草谷 (一)第九章 長纓 (五)第十章 狂風 (五)第七章 仕途 (五)第二章 款曲 (六)第四章 饕餮 (二)第九章 萍末 (一)第一章 初見 (三)第四章 答案 (三)第二章 重逢 (一)第九章 萍末 (八)第七章勁草 (七)第九章 血與水 (三)第六章 君王 (八)第八章 人心 (七)第七章 國難 (一)第五章 求索 (七)第七章 塵緣 (二)第五章 逝水 (一)第十一章 磐石 (五)第一章 新春 (七)第七章 國難 (二)第八章 人心 (八)第十章 易鼎 (七)第九章 萍末 (九)第七章 仕途 (六)第七章 勁草 (二)第十一章 磐石 (六)第四章 饕餮 (七)第三章 收穫 (八)第一章 家國 (四)第十章 餘韻 (三)第一章 磨劍 (六)第五章 黃雀 (七)第九章 奪帥 (四)第五章 短歌 (九)第二章 款曲 (六)第一章 問道 (四)第六章 君王 (四)第五章 求索 (二)第八章 烏鵲 (五)第十章 易鼎 (十二)第三章 耕耘 (二)第二章 風雲 (六)第二章 風雲 (八)第五章 迷離 (八)第一章 磨劍 (三)第一章 初見 (六)第二章 謀殺 (八)第四章 答案 (一)第五章 逝水 (一)第六章 綢繆 (九)第六章 疾風 (三)第二章 蓬篙 (十三)第三章 颶風 (五)第三章 抉擇 (二)第八章 人心 (六)第五章 短歌 (八)第一章 問道 (一)第五章 短歌 (七)第七章 鹿鳴 (六)第六章 紅妝(八)第五章 求索 (七)第二章 謀殺 (四)第六章 紅妝 (三)第五章 短歌 (六)第十章 宏圖 (一)第五章 求索 (六)第二章 重逢 (八)第一章 家國 (七)第二章 重逢 (三)第二章 蓬篙 (一)第三章 颶風 (四)第十二章 少年 (三)第九章 暗流 (七)第六章 綢繆 (四)第三章 颶風 (五)第一章 磨劍 (五)第十章 宏圖 (三)第十章 宏圖 (三)第二章 謀殺 (一)引子第九章 長纓 (五)第六章 紅妝 (四)第七章 鹿鳴 (四)第七章 塵緣 (六)第二章 風雲 (十)第十章 狂風 (六)第四章 歸來 (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