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治河 (八)

柴榮聞聽,心中頓時就是一暖。

自打他被郭威正是冊立爲太子之後,家裡頭可謂門庭若市。可那些人要麼送他寶馬,要麼送他美女,要麼送他金銀細軟,土地田產,其中卻沒有任何一位,關心過他健康如何,說過要給他把脈抓藥,調理身體。

要知道,給太子看病,可從來不是什麼好差事。連宮廷御醫,都避之惟恐不及。把病治好了,只能算太子洪福齊天,不幹醫官什麼功勞。可萬一沒有治好,或者期間出了什麼波折,醫官輕則丟官罷職,被趕出汴梁。重者,恐怕就要下獄抄家,流配千里。

“我不是咒你,也不是醫之好治不病以爲功!”見柴榮忽然陷入了沉默狀態,鄭子明還以爲對方誤會了自己的意思,想了想,鄭重解釋,“你自己也說過,十四五歲就出來掌管商隊,爲陛下募集軍資,曾經吃過很多苦。人少年時身子骨強壯,感覺不到,但內腹恐怕會留下一些隱疾。而做了太子之後,你又勞神過度,難得出門活動一下,如此,很容易導致心脈乏力,氣血兩虧,煩躁、易怒,頭暈眼花。食慾、記憶力,也會日漸衰退……”

柴榮在汴梁日日受王峻和一羣老臣聯手打壓,最近大半年來,形神俱疲。因此身體的確出了很多狀況。此刻聽鄭子明所言,居然跟自己平日裡的感受毫釐不差,頓時,對自家三弟的醫術佩服得無以復加,轉過頭,一把拉住鄭子明的胳膊,低聲道:“是極,是極,老三,你真是扁鵲,不,你可比那扁鵲強多了!居然不用望聞問切,就能猜到爲兄的病情!該怎麼治,爲兄聽你的,你儘管放手施爲。無論能不能見效,或者治出毛病來,爲兄都不怪你!”

“不是什麼大病,大哥,你也不用過於緊張!”鄭子明笑了笑,柔聲安慰。“以調養爲主,每天再配合一定量的筋骨活動,用不了三個月,包你像原來一樣活蹦亂跳!”

“行,行,此番治水也好,治病也罷,你儘管放手施爲便是。天塌下來,有爲兄頂在前面,決不會讓你費力還不討好!”曾經親眼看到過鄭子明如何救治呼延琮,對於自家這位三弟的本事,柴榮可是一百二十個放心,當即,又點點頭,大聲承諾。

“那我就不客氣了,治水以疏導爲主。治病,也以調養爲主。”聽他說得情真意切,鄭子明也不推諉,“反正,咱們兄弟倆有的是時間!”

“那倒是!”柴榮笑着撫掌。

他今年才三十二歲,無論如何都算不上老邁。而鄭子明年方弱冠,更是風華正茂。再加上後者那一手幾乎能“生死人肉白骨”的神技,只要兄弟倆不自己作死的話,再並肩而戰三十年都不成問題。

遠離朝堂爭鬥,周圍又有自家兄弟的虎狼之師,這一天,柴榮雖然跑了很多路,心情卻是難得地放鬆。當晚,早早地便在夾河縣城外的軍營裡上了牀,第二天清晨起來,沒吃任何藥物,就已經覺得神清氣爽。

正欲按照鄭子明的叮囑,出門去打上一趟拳腳。耳畔忽然傳來了一陣鬨鬧,經跟着,心腹侍衛郭智,帶着滿臉得意跑了進來。“太子,太子殿下,您快出門,您快出門去看熱鬧。,那些流民,前幾天咱們費盡了口水,都沒讓他們挪一下窩。鄭,鄭三爺只是灑了兩把石灰,他們就全從城裡跑出來了!”

“石灰?”柴榮愣了愣,滿臉迷惑不解。

石灰那東西他不陌生,乃滄州軍內的常備之物。每逢在一地紮營,鄭子明總會讓人在營地內外的潮溼處,灑滿那個東西。據說能殺蟲,防鼠,除蚊,甚至還可以有效阻止瘟疫的發生。

但用如何用石灰逼迫那些已經成了驚弓之鳥的流民出城,柴榮就就無論如何都猜不到了。自家三弟做事向來不拘泥於常規,又得了扶搖子真傳,這世間能比他還鬼點子多的,還真找不到幾個。

正百思不解之時,卻聽見外邊的喧譁聲越來越大。非但整個軍營都沸騰了起來,從大軍所駐紮的半山坡,一直到十幾裡外的夾河縣城,叫喊聲,哭罵聲,哀求聲和歡呼聲夾在在一起,一浪高過一浪,震得連寢帳四壁都跟着搖搖晃晃。

“到底怎麼回事,孤且去看看,子明,鄭將軍沒用強吧?”柴榮立刻心裡有些發虛,趕緊快速衝出門外。三步並作兩步衝上山頂,手搭涼棚向下張望,只見一支龐大的流民隊伍,扶老攜幼,像逃難般從夾河縣城了衝了出來,直奔大軍所駐紮山坡。而山坡上,則早已支起了百餘口大鍋,滾開的熱水卷着醃鯨魚肉上下一翻,帶着鹹腥味道的香味順風飄出數裡,勾得人嘴巴內口水直流。

“難道都是奔着一口肉湯來的,早知道這麼簡單,我前幾天就命人燒湯好了!”柴榮越看越好奇,轉動腦袋,繼續四下觀望,“石灰呢,石灰在哪?不是說灑了兩把石灰,就解決了問題麼?”

有道是,功夫不負有心人。仔細找了兩遍,他果然在夾河縣城外,那道已經不知道乾枯了多少年的巨型溝渠旁,看到了兩條淡淡的白線。已經被踩得非常模糊,但已經能看得出是人爲撒上去的痕跡。從溝渠旁一路向南,隱隱約約,好像正通往五十里外,剛剛由黃河決口而形成的那座大湖。

“他,他,他這簡直是嚇死人不償命!”好歹也走南闖北二十餘年,柴榮無論見識、眼界都遠超常人。立刻就明白了,那兩條白線所暗示的意思。借道泄洪,借夾河縣城外的那條巨型水溝,泄洪水入海。如此,博州城很快就能重見天日,而緊鄰水溝的夾河縣,就成了下一個博州。說不定哪場大雨一至,就會被河水直接吞沒。

他和軍營裡的一衆文武,都看過治河方略,當然知道鄭子明根本沒打算借道泄洪。但夾河縣城裡的流民們,耳目怎麼可能如此靈通?因此,早晨起來一看到有人在用石灰畫白線,立刻嚇得魂飛天外,趕緊帶上僅有的傢什和老婆孩子,爭先恐後往城外的高地上逃!

而滄州軍的兵卒們,非但不急着闢謠。反而敲打着鑼鼓,在旁邊推波助瀾,“招募河工嘍,招募河工嘍,一人入選,全家都能喝上肉粥。第一期只招募四千人,先來先招,過期不候!咱們先吃飽了肚子,然後立刻開挖!”

第十二章 少年 (八)第五章 迷離 (八)第六章 紅妝(六)第二章 霜刃 (一)第一章 問道 (六)第九章 萍末 (七)第十二章 少年 (十六)第六章 君王 (四)第八章 雄關 (二)第七章 國難 (三)第六章 紅妝 (三)第二章 謀殺 (一)第六章 帝王 (四)第八章 人心 (二)第八章 烏鵲 (七)第七章 仕途 (六)第七章 塵緣 (五)第十一章磐石 (一)第四章 饕餮 (五)第四章 耕耘 (六)第十章 宏圖 (四)第九章 奪帥 (四)第三章 颶風 (三)第八章 麋鹿 (五)第六章 帝王 (六)第三章 父子(一)第四章 歸來 (七)第三章 耕耘 (一)第九章 萍末 (七)第四章 饕餮 (六)第一章 傳說 (一)第七章 塵緣 (七)第十一章 三生 (三)第九章 奪帥 (七)第五章 短歌 (五)第四章 撲朔 (九)第五章 黃雀 (七)第八章 麋鹿 (一)第五章 逝水 (九)第七章 國難 (四)第十一章 三生 (二)第十章 狂風 (八)第三章 父子 (十)第六章 破繭 (四)第六章 紅妝(八)第七章 勁草 (六)第十一章 磐石 (四)第五章 短歌 (一)第三章 父子 (四)第一章 傳說 (一)第六章 紅妝 (二)第一章 磨劍 (四)第四章 虎雛 (十一)第二章 風雲 (一)第八章 人心 (三)第一章 傳說 (八)第九章 暗流 (七)第四章 虎狼 (三)第七章 國難 (五)第三章 父子 (二)第九章 萍末 (六) 第一更第八章 烏鵲 (三)第三章 颶風 (三)第五章 逝水 (三)第二章 重逢 (六)第八章 麋鹿 (一)第七章 塵緣 (七)第十章 狂風 (二)第七章 勁草 (四)第三章 抉擇 (六)第一章 家國 (六)引子第七章 仕途 (六)第三章 衆生 (七)第九章 萍末 (五)第三章 颶風(十一)第七章 國難 (五)第三章 收穫 (四)第十章 宏圖 (二)第四章 答案 (一)第六章 君王 (七)第一章 新春 (五)第八章 人心 (六)第五章 迷離 (一)第三章 父子(九)第八章 人心 (八)第三章 父子 (四)第九章 萍末 (六) 第一更第七章 塵緣 (六)第二章 重逢 (二)第四章 歸來 (十)第三章 父子 (十)第十二章 少年 (五)第四章 虎雛 (八)第十二章 少年 (三)第十章 宏圖 (九)第四章 耕耘 (四)第八章 烏鵲 (七)第七章 塵緣 (五)第七章 塵緣 (九)
第十二章 少年 (八)第五章 迷離 (八)第六章 紅妝(六)第二章 霜刃 (一)第一章 問道 (六)第九章 萍末 (七)第十二章 少年 (十六)第六章 君王 (四)第八章 雄關 (二)第七章 國難 (三)第六章 紅妝 (三)第二章 謀殺 (一)第六章 帝王 (四)第八章 人心 (二)第八章 烏鵲 (七)第七章 仕途 (六)第七章 塵緣 (五)第十一章磐石 (一)第四章 饕餮 (五)第四章 耕耘 (六)第十章 宏圖 (四)第九章 奪帥 (四)第三章 颶風 (三)第八章 麋鹿 (五)第六章 帝王 (六)第三章 父子(一)第四章 歸來 (七)第三章 耕耘 (一)第九章 萍末 (七)第四章 饕餮 (六)第一章 傳說 (一)第七章 塵緣 (七)第十一章 三生 (三)第九章 奪帥 (七)第五章 短歌 (五)第四章 撲朔 (九)第五章 黃雀 (七)第八章 麋鹿 (一)第五章 逝水 (九)第七章 國難 (四)第十一章 三生 (二)第十章 狂風 (八)第三章 父子 (十)第六章 破繭 (四)第六章 紅妝(八)第七章 勁草 (六)第十一章 磐石 (四)第五章 短歌 (一)第三章 父子 (四)第一章 傳說 (一)第六章 紅妝 (二)第一章 磨劍 (四)第四章 虎雛 (十一)第二章 風雲 (一)第八章 人心 (三)第一章 傳說 (八)第九章 暗流 (七)第四章 虎狼 (三)第七章 國難 (五)第三章 父子 (二)第九章 萍末 (六) 第一更第八章 烏鵲 (三)第三章 颶風 (三)第五章 逝水 (三)第二章 重逢 (六)第八章 麋鹿 (一)第七章 塵緣 (七)第十章 狂風 (二)第七章 勁草 (四)第三章 抉擇 (六)第一章 家國 (六)引子第七章 仕途 (六)第三章 衆生 (七)第九章 萍末 (五)第三章 颶風(十一)第七章 國難 (五)第三章 收穫 (四)第十章 宏圖 (二)第四章 答案 (一)第六章 君王 (七)第一章 新春 (五)第八章 人心 (六)第五章 迷離 (一)第三章 父子(九)第八章 人心 (八)第三章 父子 (四)第九章 萍末 (六) 第一更第七章 塵緣 (六)第二章 重逢 (二)第四章 歸來 (十)第三章 父子 (十)第十二章 少年 (五)第四章 虎雛 (八)第十二章 少年 (三)第十章 宏圖 (九)第四章 耕耘 (四)第八章 烏鵲 (七)第七章 塵緣 (五)第七章 塵緣 (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