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人心 (十)

“阿爺,您怎麼能如此直接?”符贏被自家父親一句話戳破了心事,頓時羞得臉色發紅。頓了頓腳,低聲嗔怪,“就像女兒我真的成了外人一般。您先別管其他事情,先看看這個,還有這個!”

說着話,從貼身侍女手中接過兩本薄薄的冊子,鄭重呈在符彥卿面前。

“什麼東西?”符彥卿微微一愣,低頭看去。只見上面一本冊子的表面,龍飛鳳舞般寫着四個大字,《治河方略》。

鄭子明的治河方略!登時,他的手就不受控制地哆嗦了一下,彷彿兩個小冊子加起來有上萬斤重。

要知道,即便是太平年代,任何朝廷經歷了黃河決口之後,想要恢復,至少也得花費十年八年苦功。並且耗資甚巨,稍不小心,就能讓國庫入不敷出。而柴榮和鄭子明兩個,從請纓到現在,卻只花了不到三年時間。非但沒有從朝廷索要任何錢糧,並且在黃河中下游動員百姓,開闢出良田數十萬頃,從根本山解決了大周朝的糧食儲備問題!

這手段,簡直是神仙所爲。如果符彥卿自己掌握瞭如此本事,肯定記錄下來,藏入密室,只准嫡系子孫傳閱,半個字都不泄漏給外人。但是,鄭子明爲了替太子拉攏符家,居然毫不猶豫地將方略拿了出來,如此手筆,如此胸懷,怎麼可能不令人爲之震驚?

“這都是子明當初與太子兩個人商量後實施的治河辦法,包括這麼做的原因。以及治河過程中,出現和發現的若干問題,還有,還有解決問題的過程,諸多決策的利弊得失。”女兒的聲音從對面傳來,每一個字,都令符彥卿手上書冊的份量變得更加沉重,“採用的是一問一答方式,類似於傳說中的《衛公問對》,另外一本則是……”

“小鷹子,你還是直說吧,太子他到底想要老夫做到哪一步?”符彥卿悄悄後退數步,坐在椅子上,喘息着打斷。

有道是,禮下於人,必有所求。所求越多,禮物越重。光一份《治河方略》,已經足夠讓符彥卿難以割捨了。如果再加上一份同樣份量的東西,恐怕符家只能當場表態,永遠唯太子馬首是瞻!

不行,絕對不行!即便再疼愛女兒和外孫,符彥卿也不會做如此承諾。那,簡直是拿整個符氏家族做賭注。以他的謹慎性格和豐富閱歷,哪怕讓女兒傷心,哪怕捨棄手裡的誘惑,也絕不會冒此奇險!

“父王,您着什麼急麼?好像女兒我逼着你替太子做事一般!”符贏微微一笑,追上前,從符彥卿手裡拿回兩個冊子,並排放在桌案上,“另外一份,是《治軍綱要》。滄州將士的戰鬥力到底如何?您老也曾經親眼目睹。有了這本書,咱們符家兒郎……”

“不可能!絕不可能!”沒等符贏把話說完,符老狼已經跳起來打斷。“鄭子明怎麼可能如此大方,交出治軍綱要!他,他滄州軍只有萬把人,萬一秘密被他人所洞悉,今後,今後如何在世間立足?”

話雖然說得斬釘截鐵,他的手指,卻忍不住將《治軍綱要》迅速翻開,目光也移了過去,唯恐看得不仔細,無法分辨此書真僞。

只見,綱要第一頁上,赫然寫道,“夫練兵者,煉其體魄,壯其精神也!使其知榮辱,明號令,辯金鼓,識禮儀,見強敵不亂於心,聞小利不亂於行,而後列陣接戰,則進退有序,無堅不摧……”

字寫得頗爲潦草,遣詞造句也算不上齊整。但每一句話,都令符彥卿的臉色一變再變,兩耳於無聲處,聽得驚雷滾滾。

強行壓制住心中的震撼,他的快速向後翻動,越看,越捨不得將目光移開分毫。待看到後半部的選士篇,竟忘記了身邊還有外妻子和婢女,直接大聲開始朗讀,“夫軍中之士,勇武且敢於擔當者也。可謂之爲軍中之膽。必精神力貌兼收,且肯嚴格遵守號令者,方可入選。寧缺毋濫。武藝差可以教之,力氣差可以養之,唯精神差且無服從之心者,不經十年*難見其功。而兩軍接戰,紀律嚴明,戰陣整齊,進退嚴守金鼓旗幟者,勝者十之八九。未戰先亂,士卒踊躍,各不相顧者,縱得一時之先機,亦難將其維繫持久。三鼓之後,強弱之勢立轉……”

“轟!”彷彿有道驚雷,又在腦袋裡炸開。符彥卿身體晃了晃,聲音嘎然而止。

作爲手握重兵的地方諸侯,哪個不希望自家麾下掌握者一支虎狼之師?而這些年來的戰鬥經驗卻清楚地告訴他,眼下無論是郭威手中的禁軍,高行周手中的白馬精騎,還是自己麾下的符家子弟,都只是用來對付普通山賊草寇的二流貨色。真的遇到硬茬,便會被打得原形畢露!

所以,自銀槍效節軍被李嗣源糟蹋之後,同等數量的中原軍隊再與契丹人交手,就有敗無勝。想從契丹人手裡贏下一場,中原軍隊往往得出動對方的三倍,甚至五倍到十倍!而兵馬越多,對糧草輜重的需求越大。萬一契丹人再遣一支偏師繞路於中原軍隊身後,斷其糧道。則最遲不出三個月,中原軍隊肯定要一潰千里!

恥辱,內戰內行,遇到契丹人就成了窩囊廢。這,不僅是後唐、後晉乃至後漢皇帝的恥辱,也是所有中原將領的恥辱!符彥卿這輩子,不是沒想過雪恥。卻苦於根本不知道該如何雪起。而今天,鄭子明的《治軍綱要》,卻讓他終於看到了努力的方向和希望的曙光。

“阿爺,這兩個小冊子,對咱們符家有用麼?”見父親不出自己意料被震住,符贏笑了笑,走到桌子另外一面,輕輕坐好。春蔥般的手指,在桌面上輕輕敲打,“咚,咚,咚咚咚咚……”

“呼——”符老狼艱難地將目光從《治軍綱要》上挪開,長長地對着天花板吐了一口氣。“怎麼,怎麼可能沒用。咱們,咱們符家如果能早點得到,得到這兩冊書,不,只需要《治軍綱要》便足夠了,就可,就可,呼——”

說着話,他又長長地吐氣,彷彿要把心中的所有遺憾,都吐到空中一般。

“就可什麼?阿爺?”符贏眼睛微微一亮,停止磕打,笑着追問。

“算了,不提了!”符彥卿立刻意識到自己說漏了嘴,苦笑着搖頭,“女生外嚮,古人誠不我欺!這兩份禮物,對咱們家太重要了,爲父找不到任何拒絕的理由。但是,你切莫漫天要價纔好!”

“阿爺,看您說的。我怎麼着也姓符!”符贏看着符彥卿的眼睛,輕輕搖頭,“其實,太子根本沒讓女兒我向您提任何要求,只是,女兒我不想咱們符家被人說只進不出,所以,所以想跟您老商量一下,能不能,能不能在今年秋末,給朝廷上一道表,陳說鄭子明治河和爲國守土之功?”

“啊,就這點兒事情?”符老狼簡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本能地反問出聲,“你們夫妻兩個,不需要爲父表態支持?”

“您是我的父親,表不表態,其實都一樣!”符贏笑了笑,輕輕點頭。

“這就怪了,眼下王峻和王殷,實力遠超太子。那鄭子明雖然驍勇,可滄州軍卻只有萬把人,雙拳難敵四手!”聽女兒說得肯定,符老狼忍不住手捋鬍鬚,低聲沉吟,“除非,除非太子還有別的力量,不爲認知。可,可他這三年忙着跟鄭子明一道治理黃河……”

“阿爺,您莫非忘了選士的標準。必精神力貌兼收,且肯嚴格遵守號令者,方可入圍!”符贏又笑了笑,輕聲給出一個答案。

“啊?”符彥卿的嘴巴,頓時張得能放進一隻鵝蛋。愣愣半晌,身體向後一歪,喟然長嘆,“老了,爲父真的老了。這麼強的一支大軍就在眼皮底下,居然做了睜眼瞎子!唉——”

精神力貌兼收,且能嚴格遵守號令,論上述幾點,誰能比得過太子所統帶的河工?十里難得其一,三年來,經太子和鄭子明兩人挑選的流民,恐怕不下四十萬,就是四十人裡挑一個,也能挑出一萬合格之士來,怎可能無人可用?而這還是士,不是兵。若按那《治軍綱要》所言,一士位於陣中,可掌控十兵。此時太子只需要一聲令下,輕鬆便能拉起十萬大軍!

而這十萬大軍,還絕非普通貨色。連續將近三年的攜手並肩,連續三年的坐臥飲食與共,連續三年的令行禁止,即便是一堆生鐵,也早鍛造成百鍊精鋼了,更何況一堆大活人!

可笑,符家的一干宿老們,居然還覺得,太子守中沒有足夠的兵馬爲依仗。可嘆,符家上下,此刻居然還有不少人認爲,太子實力太差,遲遲不願意站在他這邊,跟他一道面對王峻和王殷!

天氣已經涼了,尤其到了夜裡,秋風中已經帶上了十足的寒意。然而,此事此刻,癱坐在椅子上的符彥卿,額頭上卻滲出了黃豆大的汗珠。

符老狼啊,符老狼,你真是聰明瞭一輩子,臨老卻變成了糊塗蟲!幾個月來,爲了劃清跟太子的界限,居然還默認族中一些蠢貨,去主動上門挑釁!好在太子宅心仁厚,看在雙方是一家人的份上,沒有計較。若是換個心狠手黑的,帶領數萬河工忽然發難,符家在毫無防備之下,下場可想而知!

第一章 問道 (四)第十章 餘韻 (一)第九章 長纓 (四)第三章 颶風 (九)第四章 答案 (三)第七章 勁草 (一)第五章 求索 (一)第十二章 少年 (九)第三章 颶風 (一)第八章 雄關 (五)第三章 耕耘 (三)第九章 長纓 (十)第一章 問道 (七)第四章 饕餮 (四)第二章 霜刃 (三)第二章 款曲 (八)第七章 勁草 (二)第四章 饕餮 (一)第九章 長纓 (十)第四章 耕耘 (四)第七章 鹿鳴 (三)第三章 衆生 (五)第三章 收穫 (二)第九章 暗流 (七)第四章 撲朔 (三)第七章 國難 (二)第六章 破繭 (十)第三章 颶風 (九)第五章 逝水 (七)第十章 狂風 (三)第三章 父子 (十)第四章 撲朔(一)第二章 蓬篙 (五)第七章 仕途 (二)第十章 易鼎 (一)第四章 撲朔 (二)第七章 國難 (六)第五章 逝水 (三)第十章 宏圖 (七)第五章 短歌 (八)第一章 新春 (八)第十章 宏圖 (八)第十章 宏圖 (四)第二章 款曲 (九)第八章 雄關 (五)第六章 君王 (一)第四章 歸來 (六)第二章 款曲 (八)第二章 蓬篙 (二)第七章 治河 (二)第三章 父子 (八)第三章 父子 (五)第二章 謀殺 (八)第七章 鹿鳴 (七)第五章 逝水 (五)第三章 颶風 (三)第七章 國難 (六)第九章 萍末 (十)第十二章 少年 (十五)第二章 款曲 (十二)第五章 求索 (七)第六章 君王 (三)第四章 虎狼 (四)第三章 抉擇 (九)第八章 麋鹿 (六)第二章 謀殺 (七)第十章 宏圖 (五)第三章 父子(一)第七章 治河 (四)第四章 虎雛 (九)第三章 父子 (七)第五章 穀草谷 (三)第五章 草谷 (九)第三章 父子 (五)第八章 烏鵲 (一)第二章 風雲 (一)第四章 耕耘 (六)第一章 問道 (六)第十章 狂風 (六)第六章 君王 (六)第四章 虎雛 (四)第七章 勁草 (八)第三章 颶風 (二)第五章 短歌 (八)第九章 萍末 (八)第一章 新春 (六)第四章 歸來 (七)第三章 收穫 (五)第五章 草谷 (六)第四章 虎雛 (九)第六章 破繭 (十)第四章 虎狼 (一)第三章 衆生 (六)第三章 父子 (七)第八章 雄關第七章 國難 (一)第四章 虎雛 (十二)第七章 治河 (二)第二章 霜刃 (九)第四章 撲朔 (五)
第一章 問道 (四)第十章 餘韻 (一)第九章 長纓 (四)第三章 颶風 (九)第四章 答案 (三)第七章 勁草 (一)第五章 求索 (一)第十二章 少年 (九)第三章 颶風 (一)第八章 雄關 (五)第三章 耕耘 (三)第九章 長纓 (十)第一章 問道 (七)第四章 饕餮 (四)第二章 霜刃 (三)第二章 款曲 (八)第七章 勁草 (二)第四章 饕餮 (一)第九章 長纓 (十)第四章 耕耘 (四)第七章 鹿鳴 (三)第三章 衆生 (五)第三章 收穫 (二)第九章 暗流 (七)第四章 撲朔 (三)第七章 國難 (二)第六章 破繭 (十)第三章 颶風 (九)第五章 逝水 (七)第十章 狂風 (三)第三章 父子 (十)第四章 撲朔(一)第二章 蓬篙 (五)第七章 仕途 (二)第十章 易鼎 (一)第四章 撲朔 (二)第七章 國難 (六)第五章 逝水 (三)第十章 宏圖 (七)第五章 短歌 (八)第一章 新春 (八)第十章 宏圖 (八)第十章 宏圖 (四)第二章 款曲 (九)第八章 雄關 (五)第六章 君王 (一)第四章 歸來 (六)第二章 款曲 (八)第二章 蓬篙 (二)第七章 治河 (二)第三章 父子 (八)第三章 父子 (五)第二章 謀殺 (八)第七章 鹿鳴 (七)第五章 逝水 (五)第三章 颶風 (三)第七章 國難 (六)第九章 萍末 (十)第十二章 少年 (十五)第二章 款曲 (十二)第五章 求索 (七)第六章 君王 (三)第四章 虎狼 (四)第三章 抉擇 (九)第八章 麋鹿 (六)第二章 謀殺 (七)第十章 宏圖 (五)第三章 父子(一)第七章 治河 (四)第四章 虎雛 (九)第三章 父子 (七)第五章 穀草谷 (三)第五章 草谷 (九)第三章 父子 (五)第八章 烏鵲 (一)第二章 風雲 (一)第四章 耕耘 (六)第一章 問道 (六)第十章 狂風 (六)第六章 君王 (六)第四章 虎雛 (四)第七章 勁草 (八)第三章 颶風 (二)第五章 短歌 (八)第九章 萍末 (八)第一章 新春 (六)第四章 歸來 (七)第三章 收穫 (五)第五章 草谷 (六)第四章 虎雛 (九)第六章 破繭 (十)第四章 虎狼 (一)第三章 衆生 (六)第三章 父子 (七)第八章 雄關第七章 國難 (一)第四章 虎雛 (十二)第七章 治河 (二)第二章 霜刃 (九)第四章 撲朔 (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