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紅妝(六)

十月初八,宜嫁娶,忌破土。

汴京城中,整潔而筆直的大道兩側,一條條紅色的綢帶迎風飄蕩,宛若一團團跳動的火焰。

鎮冀節度使門口,自屋內到屋外三裡,地上都鋪上了嶄新的紅毯,乾淨而又整潔的紅色路面,從頭到尾洋溢着奢華霏糜氣息,讓人用腳踩上去,頓時如墜雲端。

從鎮冀節度使府門口,一直到澤潞節度使府門口,十里的紅妝,沿路飄搖。大道兩側,每隔一丈就有一名手持木頭長槍的士兵值守,個個挺胸擡頭,氣宇軒昂。

沿街的店鋪裡,早就被看熱鬧的人羣所擠滿。大家夥兒一邊吃了零食,喝着茶水,一邊對着屋外的風景指指點點。

天下最繁華之地,莫過於汴梁。汴梁老百姓的見識,也位居全天下之冠。然而,這次,汴京城的老百姓可算是開了眼。

見過鋪張浪費的,沒見過如此鋪張浪費的!沿路的樹上,都繫上了紅色的綢帶不說。寬闊的大道表面,還鋪滿了金黃色的海砂。還有專門的護衛守護,手持木製的刀槍劍戟,一字排列。每一把兵器的的表面,或者塗滿了銀粉,或者鍍了一層金沫,讓人一眼看上去,就覺得富貴迫人!

比十里紅妝和塗滿了金粉和銀粉的木頭兵器更爲令人歎爲觀止的,是迎親的隊伍。清一色的燕趙壯漢,足足有兩百人之巨。每個人胯下,都是清一色的遼東桃花驄。而新郎官鄭子明,則騎着一匹純白色駿馬,走在了整個隊伍的最前頭。渾身上下,玫瑰色的吉服纖塵不染,馬脖子旁,還掛着數十朵逆季節盛開的牡丹花。爭妍鬥豔,奼紫嫣紅。

“這,這也太有錢了吧?!嘶,我的天,皇上家,恐怕都不敢如此擺闊!”大道兩側的百姓們看着眼前一身紅妝的鄭大將軍,紛紛笑着搖頭。

“鄭將軍怎麼自己去接親?”

“是呀,這也是皇上定的麼?”

“真是稀奇,新郎官自己跨馬迎親!不過,鄭將軍長得可真俊,雖然臉色黑了些。”

“黑什麼黑?人家天天在外邊打仗,能白得了麼?以爲都像你,捂得就跟大蔥根子似的!”

“我羨慕的是那位沒見過的鄭夫人,聽說這些紅綢都是鄭將軍讓人繫上的。只因爲,二人小的時候,鄭將軍親口許諾的一句話。”

“古有金屋藏嬌,今有紅妝十里。嘖嘖……”

“如果老孃嫁人那天,肯有人紅妝十丈,不用,不用,即便紅妝十步迎娶,老孃這輩子給他做牛做馬也都認了!”

“得了吧,春花姐,你都嫁了四回了……”

“四回怎麼着,就不準老孃想想第五回嗎?”

“那地面上鋪的是紅毯子,造孽,真的造孽啊!”

“我也聽說過,鄭將軍本意是要將沿路都給鋪上紅毯子,好像是被鄭將軍的大哥,當今太子爺給攔住了,最後就鋪了三裡地。”

“哼,鄭將軍可真是有錢。”

“你別陰陽怪氣的,人家鄭將軍本來就是大財神爺,這會又是皇上賜婚,娶的還是他老人家的青梅竹馬,多破費點算什麼錯?”

“人家花自己的錢,關你屁事!”

“那是,不破費些,能顯示我們鄭大將軍與衆不同麼。”

“現在是鄭大節度使,冠軍侯,將軍都是老舊的事情了。”

……

有道是,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

汴梁城內的老百姓,看的是迎親隊伍的雄壯和十里紅妝的奢華。而汴梁城內的文武百官們,此刻看在眼裡的卻是,另外一種風景。

皇上這是鐵了心要削藩了。所以鄭子明主動交出了三個州的實際控制權之後,即便家裡藏着金山銀山,也不用再擔心朝廷染指分毫。相反,對於肯主動放棄一部分地盤和權力的武將,朝廷還會盡可能地對其做出補償。嬌妻、美妾、豪宅、田產,只要國庫付得起,皇上肯定不會皺眉!

然而,如果有人還抱着老一套打算,想借助手中兵馬和地盤,來保證家業和權力代代相傳。恐怕今後就有些危險了。除非你的實力強大到符老狼、高白馬和常肥狐三人比肩,否則,一旦被朝廷尋到錯處,肯定會落個人財兩空!

都怪鄭小肥,沒事兒獻殷勤,非奸即盜!

這個鄭小肥,想娶倆老婆你娶就是了,胡亂擺什麼闊?

這個鄭三兒,才能不滿足以充任鎮冀節度使,你就尸位素餐好了。沒事兒胡亂裝什麼忠臣孝子?

這個缺心眼的蠢貨!

這個沒見識的謬種……

然而,恨歸恨,卻沒有人敢衝出門外,給迎親隊伍製造麻煩!朝廷派來的禮官馮吉和符昭序兩個,此刻就跟在馬隊之後。四雙燈籠般的眼睛,正盯着街道兩旁的院子門上下亂轉。誰要是敢在今天出來搗亂,就是不給他們哥倆面子。他們兩個的面子,不止代表着大周朝廷,還包括了他們二人的父親,馮道和符彥卿。得罪了大周朝廷,未必會家破人亡。同時得罪了馮道和符彥卿,恐怕早晚都得身敗名裂。

“這癡頑老子馮道,也不知道抽什麼瘋?一輩子沒得罪過人,馬上要入土了,卻突然跳出來替鄭子明撐腰!”

“對,還有那符老狼。雖然朝廷收攏兵權,一時半會兒不敢收到他的頭上。可大夥都變成了光桿將軍,他就能落到好麼?”

“怎麼想的,爲了自家兒子唄!你沒見麼,馮家的二兒子做了太子府洗馬,將來指不定還想做下一個魏徵!”

“可不是麼?那符昭序原本是個有名的糊塗公子,這跟鄭子明一起混了才幾天,都出任一州節度使了!雖然是個邊境上的州,可符家也算正式對外開枝散葉,不用再守着老祖宗留下來的家底兒乾瞪眼睛了!”

“嘶——”

“唉……”

“鄭將軍,鄭將軍!”

“恭喜鄭將軍,賀喜鄭將軍!”

感慨聲,嘆息聲,與道路兩旁的議論聲、歡呼聲,混雜在一起。一波接一波,婉如海浪。

此時此刻,唯一心無旁騖的,恐怕只有鄭子明本人一個。只見他,端端正正地跨在白馬之上,雙目含笑,滿臉幸福洋溢。

小師妹,十里紅妝,我曾經許諾過的,我終於做到了。

至於此刻世間喧囂,與你我何干?

第十一章 磐石 (六)第九章 長纓 (九)第八章 三生 (二)第十一章 磐石 (九)第三章 父子 (四)第四章 歸來(五)第六章 破繭 (六)第二章 霜刃 (八)第六章 疾風 (二)第二章 蓬篙 (十一)第六章 君王 (七)第一章 初見 (三)第一章 新春 (二)第四章 歸來 (八)第七章 仕途 (三)第六章 帝王 (六)第九章 萍末 (五)第八章 三生 (八)補上週五拖欠第十章 宏圖 (四)第二章 重逢 (四)第五章 草谷 (五)第六章 綢繆 (七)第三章 父子 (十)第五章 草谷 (四)第二章 款曲 (八)第七章 治河 (八)第一章 問道 (一)第二章 蓬篙 (二)第八章 人心 (三)第八章 烏鵲 (九)第五章 黃雀 (六)第四章 饕餮 (一)第六章 破繭 (九)補8號欠賬第九章 暗流 (六)第十一章 磐石 (五)第八章 三生 (四)第九章 血與水 (四)第十章 易鼎 (八)第七章 國難 (七)第一章 初見 (六)第十一章 磐石 (九)第四章 歸來 (四)第九章 萍末 (七)第八章 雄關 (四)第七章 塵緣 (十 補昨天)第五章 求索 (五)第八章 雄關 (六)第一章 問道 (六)第十章 狂風 (六)第四章 撲朔 (二)第四章 撲朔 (三)第九章 萍末 (八)第三章 父子 (三)第一章 家國 (七)第五章 黃雀 (八)第六章 綢繆 (六)第一章 新春 (四)第九章 血與水 (二)第九章 萍末 (十二)第六章 疾風 (五)第四章 饕餮 (四)第二章 謀殺 (三)第三章 颶風 (三)第三章 衆生(二)第十章 宏圖 (六)第二章 風雲 (一)第四章 歸來 (六)第七章 塵緣 (二)第四章 饕餮 (六)第七章 國難 (五)第二章 霜刃 (九)第二章 謀殺 (七)第三章 抉擇 (二)第二章 風雲 (一)第八章 三生 (三)第一章 磨劍 (二)第三章 父子 (六)第五章 逝水 (五)第三章 颶風 (一)第十二章 少年 (十五)第二章 霜刃 (六)第十章 易鼎 (五)第一章 新春 (一)第三章 抉擇 (三)第二章 謀殺 (六)第三章 耕耘 (三)第八章 崢嶸 (四)第四章 虎狼 (七)第二章 霜刃 (八)第三章 父子(九)第七章 治河 (二)第八章 人心 (六)第一章 新春 (五)第十二章 少年 (十二)第五章 黃雀 (二)第五章 求索 (一)第六章 帝王 (五)第八章 人心 (九)第六章 破繭 (二)第九章 奪帥 (五)
第十一章 磐石 (六)第九章 長纓 (九)第八章 三生 (二)第十一章 磐石 (九)第三章 父子 (四)第四章 歸來(五)第六章 破繭 (六)第二章 霜刃 (八)第六章 疾風 (二)第二章 蓬篙 (十一)第六章 君王 (七)第一章 初見 (三)第一章 新春 (二)第四章 歸來 (八)第七章 仕途 (三)第六章 帝王 (六)第九章 萍末 (五)第八章 三生 (八)補上週五拖欠第十章 宏圖 (四)第二章 重逢 (四)第五章 草谷 (五)第六章 綢繆 (七)第三章 父子 (十)第五章 草谷 (四)第二章 款曲 (八)第七章 治河 (八)第一章 問道 (一)第二章 蓬篙 (二)第八章 人心 (三)第八章 烏鵲 (九)第五章 黃雀 (六)第四章 饕餮 (一)第六章 破繭 (九)補8號欠賬第九章 暗流 (六)第十一章 磐石 (五)第八章 三生 (四)第九章 血與水 (四)第十章 易鼎 (八)第七章 國難 (七)第一章 初見 (六)第十一章 磐石 (九)第四章 歸來 (四)第九章 萍末 (七)第八章 雄關 (四)第七章 塵緣 (十 補昨天)第五章 求索 (五)第八章 雄關 (六)第一章 問道 (六)第十章 狂風 (六)第四章 撲朔 (二)第四章 撲朔 (三)第九章 萍末 (八)第三章 父子 (三)第一章 家國 (七)第五章 黃雀 (八)第六章 綢繆 (六)第一章 新春 (四)第九章 血與水 (二)第九章 萍末 (十二)第六章 疾風 (五)第四章 饕餮 (四)第二章 謀殺 (三)第三章 颶風 (三)第三章 衆生(二)第十章 宏圖 (六)第二章 風雲 (一)第四章 歸來 (六)第七章 塵緣 (二)第四章 饕餮 (六)第七章 國難 (五)第二章 霜刃 (九)第二章 謀殺 (七)第三章 抉擇 (二)第二章 風雲 (一)第八章 三生 (三)第一章 磨劍 (二)第三章 父子 (六)第五章 逝水 (五)第三章 颶風 (一)第十二章 少年 (十五)第二章 霜刃 (六)第十章 易鼎 (五)第一章 新春 (一)第三章 抉擇 (三)第二章 謀殺 (六)第三章 耕耘 (三)第八章 崢嶸 (四)第四章 虎狼 (七)第二章 霜刃 (八)第三章 父子(九)第七章 治河 (二)第八章 人心 (六)第一章 新春 (五)第十二章 少年 (十二)第五章 黃雀 (二)第五章 求索 (一)第六章 帝王 (五)第八章 人心 (九)第六章 破繭 (二)第九章 奪帥 (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