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七章 人心初定 渡口失守

石苞站在永安城外思索良久,隨後他的心中似乎是下了某個決定。

「將軍相信大司馬的判斷嗎?」

聽到石苞突然這麼問,韓綜有些不解。

「吾既奉大司馬爲主,自然唯大司馬之命是從。」

韓綜的回答讓石苞放下了心。

他繼續說道:「在苞來永安之前,大司馬曾多次言及,陸遜軍略非同一般。

苞既然可以能冒大雨前來,焉知吳軍不能乎?

請將軍試想一下,若陸遜真敢臨機決斷,率軍奇襲,以當下永安損壞的城防,將軍有把握能守住嗎?」

石苞的話,讓韓綜的神情發生了變化。

誠然石苞的話沒有任何根據,只能算一種猜測。

但重要的是,石苞將他的猜測,冠上了糜暘的名義。

正如後世有一句名言:「成功的人,說什麼都是對的。」

這樣的想法,放在古人身上也是適用的。

世上沒有人,敢輕易忽視糜暘的想法。

而石苞見韓綜被他的話打動了一些,他趁熱打鐵開口道:

「將軍是知道的,苞來了這永安城中,就是要與將軍生死與共的。

在苞看來,爲了自己的生命,小心一些總是無妨的。」

怪不得在糜暘麾下,石苞的人緣相比於鄧艾,總是好上許多。

看他勸韓綜的話,就能看出來石苞充滿與旁人「共情」的能力。

在石苞的共情下,韓綜很快就打定了主意。

之前他之所以不抓緊整修城防,在於他沒往石苞說的那處想過。

現在石苞都這麼明白地提醒他了,爲了自己的生命安全,韓綜沒道理不照做。

反正冒雨整修城防,辛苦的是百姓,又不是他。

韓綜在思考後轉身對石苞說道:「仲容所言有理。

等回城後,吾就下令軍士組織百姓整修城防。」

得到韓綜的回答後,石苞這才放下了心。

「若是如此,苞也能放心的參加今晚的宴會了。」

說完這句話後,石苞便笑着跟韓綜進入了永安城中。

石苞到來的消息,在韓綜的有意傳播下,很快就傳遍了整座永安城。

而在這消息的影響下,韓綜發出去的邀請,幾乎得到了永安城內一切有身份的人迴應。

儘管那一場血色宴會剛發生不久,許多人都心有餘悸,可他們有必須見到石苞的緣由。

待夜色降臨,許多永安名宿懷抱着忐忑的心情,再次邁入了郡守府內。

而他們一來到宴席中,就用目光四處搜尋着石苞的蹤跡。

他們異樣的目光,自然逃不過韓綜的眼睛。

韓綜也是樂於見到這一幕的。

韓綜今夜要特意召開宴席,除去要好好款待石苞外,就是要讓石苞到來的消息人盡皆知。

唯有這樣,才能打消一些人心中隱藏的歹念。

見人都來得差不多後,韓綜便起身帶着石苞,特意在人羣密集的宴席中,四處拜訪着。

每拜訪一位名宿,韓綜就會對他們着重介紹石苞千里尋明主的事蹟。

聽聞石苞的事蹟後,許多上了年紀的永安名宿,幾乎是笑得合不攏嘴。

他們臉上的皺紋,也好似變得舒展了許多。

得知石苞的事蹟後,就不難明白糜暘派他來永安的用意。

許多名宿是沒見過石苞的,但他們並不懷疑韓綜在哄騙他們。

原因很簡單,若韓綜敢以此事哄騙,等於是在拿糜暘的名譽開玩笑。

一旦韓綜做出這種事,就算韓綜最後守住了永安,糜暘也定然不可能饒了他。

韓綜是不敢,更沒緣由這麼做的。

今夜的宴席,最後當然是以兩相歡樂的結局收場。

而等赴宴的一位永安名宿回到家中後,他連忙就召來了兒子:

「告訴族裡的人,今日開始要盡心協助韓綜守城。」

突然聽聞父親這麼說,這位永安名宿的兒子,心中起了疑惑:

「父親你之前不是還說,要假意奉承,以待時機嗎?」

見被自己寄予厚望的兒子,到這一刻還這麼愚蠢,這位永安名宿就氣的直接給了他一巴掌:

「你怎麼這麼糊塗!

雖說吾之前是被韓綜脅迫,纔不得已追隨他的,但孫權性情多忌,就算來日吾幫他奪回永安城,他也並非一定會寬恕吾。

若是糜大司馬不曾派石苞前來,吾是認爲憑韓綜一己之力守不住永安的,那時吾沒的選,心有忌憚也不得不選擇更強的那方。

但今日石苞已至!

有着石苞在,糜大司馬是不可能會拋棄吾等的。

這樣一來,強弱之勢就轉變了,吾自然要一心一意侍奉糜大司馬。」

這位永安名宿,沒好氣地教導起他的兒子來。

可惜或許是他的兒子,沉迷酒色久了,腦袋不太靈光,他又下意識地問道:

「即便如此,父親又如何認爲,糜大司馬一定能擊敗陸遜呢?」

在常人的角度來說,要是陸遜籌劃得當,佔據着地利的吳軍,不一定會輸給糜暘。

但這位永安名宿在聽完自己兒子的話後,他又起身給了他的兒子一巴掌。

「公安之戰時,吾不認爲他會贏。

關中之戰時,吾也不認爲他會贏。

然結果呢?

人可以犯蠢,但不能繼續蠢下去。」

說完這番話後,這位永安名宿便負手離開了。

在他離開後,被他扇的眼冒金星的兒子,最後也只能無奈的傳命去了。

巧的是,同樣的一幕幾乎是同一刻,在許多族長的家中上演着。

或許不能保證永安城內的每位族長,都做出與這位永安名宿一樣的決定。

但只要大部分族長選擇了同樣的道路,那麼永安城的民心,就會徹底的站在糜暘這一方。

...

就在石苞到達永安城後的數日後,在永安城外的河面上,突然出現了上千只大小相間的戰船。

近日以來,江南一地暴雨連連,導致江水暴漲。

再加上每有暴雨,江上常有狂風。

在狂風暴雨的猛烈侵襲下,除去體積較大的樓船下,體積小一些的如艨艟、鬥艦等戰船,都如渺小的樹葉般,在波瀾起伏的江面上不斷搖曳着。

常言水火無情,每當有一股巨浪襲來,往往就會有一些小型戰船被掀翻。

船上的吳軍落入水軍後,除去水性極好的一些人,其他人幾乎都瞬間消失在洶涌的波濤之下。

高站在樓船之上的陸遜,有時會親眼目睹到這一幕。

但往日中一向愛兵如子的他,現在的臉色卻表現得極爲平靜。

慈不掌兵。

這時虞翻來到陸遜的身後,站在陸遜身後的虞翻,見到陸遜全身幾乎都被大雨淋透,他忍不住出言勸道:

「掌舵之事,自有臣等爲大將軍效勞。

大將軍千金之體,怎可一直露於風雨之中。」

聽到虞翻的勸說後,陸遜轉身看了虞翻一眼。

可惜

風猛雨急,哪怕是近在咫尺,虞翻的面容也看的不太清晰。

只是陸遜還是聽進去了虞翻的勸阻的。

陸遜隨後便轉身帶着虞翻朝樓船上的閣樓走去。

「仲翔所言有理,但一日不到永安,吾的心中就一日無法安定。」

「總想着不時出來看看。」

陸遜憂心國事的話語,讓虞翻心中有些不是滋味。

「都怪那朱桓,要不是他泄露機密,大吳豈有今日之危?」

隨着時間的推移,很多事陸遜也就不再瞞着衆將。

而衆將也是在近幾日才得知,原來陸遜在暗地中竟已經開始與那糜暘鬥上了法。

可惜的是,天時不在大吳這邊。

知道一切原委後,衆將除去心中有遺憾外,自然也有着憤恨。

朱桓!

可陸遜在聽完虞翻的話後,他搖了搖頭說道:

「這件事也怪吾疏忽了,過錯不都在朱桓一人身上。」

委過於人,從來不是陸遜的風格。

相比於論罪,陸遜在意的是怎麼補救。

陸遜在進入閣樓脫下溼透的盔甲後,便對虞翻說道:

「最遲下午,我軍的先鋒就可抵達永安渡口。

你去傳令給朱桓,讓他率先鋒軍強渡渡口,趕往永安城。

多日的暴雨連綿,肯定會使永安城防有所損壞。

要是朱桓速度夠快,我軍未必不能靠奇襲,一舉奪回永安城。」

陸遜這是存了讓朱桓戴罪立功的心思。

得到陸遜的命令後,虞翻連忙轉身傳令去了。

待虞翻離開後,陸遜站在窗口望着霧濛濛的外界,他口中喃喃道:

「若你在永安,吾是斷然不敢奇襲的。

可惜,你不在。

韓綜,又豈會想到這一點呢?」

...

不久之後,朱桓就得到了陸遜的命令。

而或許是老天開眼,在朱桓接到命令之時,大雨竟漸漸停歇了下來。

朱桓見狀大喜。

在起伏的戰船之上,朱桓揮舞令旗,召來了他的部曲們。

等到自己被部曲們的戰船包圍後,朱桓高舉手中的長刀吶喊道:

「自古兩軍對陣,勝負在於軍士的勇武,而不在於城池的險要。

你們聽聞韓綜的用兵,怎麼能和我朱桓比呢?

他的解煩兵,歷來劫掠爲生,目無軍紀,又怎會是你們的對手呢?

兵法所說防守方只需半數兵力就可以抵擋數倍大軍,但目前軍事危急,我軍只能逢山開山,遇敵殺敵!

我朱桓不是貪生怕死之輩,願與你們一起衝擊高大的城牆,今我們的南面就是大江,一旦登岸我就不打算再退回來。

要是有人害怕,可以在這時提出,我絕不爲難!」

朱桓的部曲,俱是他親手調教多年的部曲,對他可謂是忠心耿耿。

故而哪怕是朱桓這麼說,也沒人主動站出來表示退出,反而他的話,成功激勵起了部曲的士氣。

「願隨將軍衝鋒!」

在朱桓的吶喊結束後,數千部曲們頃刻爆發出一陣熱烈的迴應。

部曲們的迴應,讓朱桓感到很滿意。

鼓舞完士氣後,朱桓就轉身駕船一馬當先朝着永安渡口襲去。

隨着朱桓的行動,他身後的百隻小舟也一瞬間動了起來。

永安渡口,作爲控扼江上要道的存在,本來韓綜是有在這處安排兵馬的。

但哪怕韓綜在石苞的提醒下,

有打算整修永安城防,可渡口這處他並未加強兵力防範。

再加上正如朱桓所說,解煩兵或許在韓當手中是精兵,可在韓綜手中後,軍紀敗壞,戰鬥意識早就不強。

故而面對朱桓突然的率軍奇襲,永安渡口內的解煩兵根本就來不及反應組織防禦。

在幾乎沒有抵擋的情況下,朱桓率軍輕而易舉地奪下了永安渡口。

而在拿下永安渡口後,朱桓一方面命人將此事稟告給陸遜,一方面則率軍繼續朝着永安城前進。

永安渡口的輕易拿下,給了朱桓極大的信心。

渡口的防禦都如此大意,永安城那裡想來也好不到哪裡去。

懷抱着這樣的想法,哪怕是踩在泥濘的道路上,朱桓的心中也充滿了興奮。

他知道自己有罪在身,現在迫切的需要一場大勝,來爲自己洗刷罪責。

...

陸遜在樓船的閣樓後,一直緊張的走來走去。

他在等朱桓的回報。

雖說按他的推算,目前韓綜應該是處於不防備的狀態。

可未真正得到情報,陸遜的心中還是存在着一些擔憂。

就在陸遜焦急地等待着朱桓回報的時候,朱桓的信使也不負他期待地來到了他的身前。

「大將軍!」

見是朱桓的信使前來,陸遜連忙上前一把將他扶起,然後問道:

「如何?

你家將軍可是拿下永安渡口了?」

面對陸遜急切的詢問,信使一臉開心地答道:

「正是!

渡口的敵軍幾乎不做防備。」

聽到信使的回答後,陸遜喜上眉梢。

真正讓陸遜感到欣喜的,其實是信使的第二句話。

渡口這麼要緊的地方,解煩軍的防備都如此大意,那麼永安城的防備,也是可以想象出是怎麼樣的了。

想到這一點後,陸遜連忙讓人去召集衆將。

不久後當衆將到來,聽到陸遜說的喜訊後,他們幾乎是頃刻間就做出了與陸遜一樣的判斷。

「大將軍,事不宜遲,應速派援軍支援朱桓!」

說這句話的是經驗老道的老將呂岱。

呂岱這句話一出,立刻引起了衆將的支持。

陸遜當然知道呂岱說的話是對的,但他覺得還有一件事也要趕緊做。

「呂老將軍,你經驗豐富,現吾命你率一萬水軍,駕駛戰船封鎖長江沿途要道。」

「若無吾親筆手令,任何人不得再橫渡長江!」

既然搶佔先機,陸遜就要徹底截斷漢軍來援的通道。

將永安變爲一座死城!

第33章 誰敢殺我?第649章 遂敵所想 鄧艾斷後第119章 名將之殤 (十更,求首訂)第594章 攪亂天下 先攻渭北第173章 升壇歃盟 大婚之日(終!)第329章 一顆種子 伯仁之恨第651章 逃難之馬 孫問荊州第七百七十五章 孫權猜疑 密詔殺呂第247章 天子有難 臥龍出聲第131章 以守代攻 伯言已至(求訂閱,求票!第63章 忠義貫金石,趙子龍(追讀呀,票票呀第六百八十五章 西域密謀 再效班超第649章 遂敵所想 鄧艾斷後第222章 大軍出發 吃人的網第112章 刀兵圍府 (十更,求首訂!)第456章 不顧一切 速援陽平第519章 功高震主 北伐大會第476章 自相殘殺 大獲全勝第70章 如此孫桓(三更求追讀)第100章 三江失敗,今晚休息一下第422章 多智雍闓 上元夜襲第609章 棄械跪伏 曹真之死第167章 糜暘北歸 子瑜求和第336章 一勝一敗 張溫到來第599章 王朗吐血 自今日始第24章 屠殺?第414章 精銳彝軍 血染白袍第490章 擔憂生亂 密林驚遇第253章 優勢明顯 夏侯請戰第277章 魏有良臣 三爺點名第111章 上架感言!第184章 氣若游絲 魏王薨逝第90章 太子四友(四更求追讀!)第60章 蠻王沙摩柯(求追讀,求月票)第206章 開展度田 當斬則斬第287章 漢魏對決 樊偃會戰第655章 定下國策 孫登妙用第111章 上架感言!第225章 曹仁之死 順流而下第510章 不戰取勝 孫禮寒心第243章 擊芴衆喝 嗣武二祖第244章 武擔山下 山呼萬歲第421章 分兵武都 兵不厭詐第72章 兩軍對陣(三更求追讀)第468章 以命換命 一箭入體第611章 徵集糧草 孤城長安第421章 分兵武都 兵不厭詐第471章 羣臣拜服 劉封怒視第220章 斷髮認罪 曹仁親征第542章 城下相遇 棘陽失陷第七百四十八章 急攻公安 漫山遍野第301章 遙望北方 一刀斷生第七百五十二章 令人作嘔 掀案而起第24章 屠殺?第294章 糜暘危急 雲長終動第589章 惶恐瀰漫 雙壁相會第571章 盪滌污穢 只爭朝夕第114章 父子俱入(十更,求首訂!)第119章 名將之殤 (十更,求首訂)第七百章 錦衣夜行 正方不方第551章 二擒滿寵 糜暘將至第108章 糜暘醉釣 欲者上鉤第78章 劉璋父子 (求追讀)第108章 糜暘醉釣 欲者上鉤第六百七十七章 蒞臨京口 孫權反擊第七百二十四章 雨襲博望 公安調兵第594章 攪亂天下 先攻渭北第六百八十三章 於無聲處 乍見驚雷第126章 孫權帥旗 不納良言第228章 真實目的 成君死節第183章 治政六術 是否佳徒第665章 跪地千世 遺臭萬年第288章 公明何在 先退敵騎第444章 英雄氣短 郭淮到來第632章 遙相配合 虎入末路第六百九十七章 以威諡之 忠臣周魴第580章 福至心靈 排除正確第628章 無一男兒 運動作戰第581章 心累糜暘 速召丞相第七百三十九章 兩將合謀 可抵糜暘作者的話,請進來觀看第338章 故技重施 孫權心思第425章 三方火拼 黃雀在後第118章 火燒公安 (十更,求首訂!)第69章 真吾制勝之地也 (求追讀,求票)第472章 三方勢力 孔明孔明第357章 法邈擔憂 梁州司聞第285章 桃園之約 魏軍開拔第228章 真實目的 成君死節第259章 見招拆招 送信武當第566章 動則滅國 癱軟於坐第七百一十五章 風雨如晦 你我同行第七百三十八章 人心難欺 關門打狗第564章 欲斷後路 先遣雄鷹第494章 狼狽撤退 褒漢可用第338章 故技重施 孫權心思第271章 松柏之下 兒女情長第317章 君臣無儀 倚天落地第486章 諸葛回軍 心有靈犀第621章 如虎添翼 城如玻璃
第33章 誰敢殺我?第649章 遂敵所想 鄧艾斷後第119章 名將之殤 (十更,求首訂)第594章 攪亂天下 先攻渭北第173章 升壇歃盟 大婚之日(終!)第329章 一顆種子 伯仁之恨第651章 逃難之馬 孫問荊州第七百七十五章 孫權猜疑 密詔殺呂第247章 天子有難 臥龍出聲第131章 以守代攻 伯言已至(求訂閱,求票!第63章 忠義貫金石,趙子龍(追讀呀,票票呀第六百八十五章 西域密謀 再效班超第649章 遂敵所想 鄧艾斷後第222章 大軍出發 吃人的網第112章 刀兵圍府 (十更,求首訂!)第456章 不顧一切 速援陽平第519章 功高震主 北伐大會第476章 自相殘殺 大獲全勝第70章 如此孫桓(三更求追讀)第100章 三江失敗,今晚休息一下第422章 多智雍闓 上元夜襲第609章 棄械跪伏 曹真之死第167章 糜暘北歸 子瑜求和第336章 一勝一敗 張溫到來第599章 王朗吐血 自今日始第24章 屠殺?第414章 精銳彝軍 血染白袍第490章 擔憂生亂 密林驚遇第253章 優勢明顯 夏侯請戰第277章 魏有良臣 三爺點名第111章 上架感言!第184章 氣若游絲 魏王薨逝第90章 太子四友(四更求追讀!)第60章 蠻王沙摩柯(求追讀,求月票)第206章 開展度田 當斬則斬第287章 漢魏對決 樊偃會戰第655章 定下國策 孫登妙用第111章 上架感言!第225章 曹仁之死 順流而下第510章 不戰取勝 孫禮寒心第243章 擊芴衆喝 嗣武二祖第244章 武擔山下 山呼萬歲第421章 分兵武都 兵不厭詐第72章 兩軍對陣(三更求追讀)第468章 以命換命 一箭入體第611章 徵集糧草 孤城長安第421章 分兵武都 兵不厭詐第471章 羣臣拜服 劉封怒視第220章 斷髮認罪 曹仁親征第542章 城下相遇 棘陽失陷第七百四十八章 急攻公安 漫山遍野第301章 遙望北方 一刀斷生第七百五十二章 令人作嘔 掀案而起第24章 屠殺?第294章 糜暘危急 雲長終動第589章 惶恐瀰漫 雙壁相會第571章 盪滌污穢 只爭朝夕第114章 父子俱入(十更,求首訂!)第119章 名將之殤 (十更,求首訂)第七百章 錦衣夜行 正方不方第551章 二擒滿寵 糜暘將至第108章 糜暘醉釣 欲者上鉤第78章 劉璋父子 (求追讀)第108章 糜暘醉釣 欲者上鉤第六百七十七章 蒞臨京口 孫權反擊第七百二十四章 雨襲博望 公安調兵第594章 攪亂天下 先攻渭北第六百八十三章 於無聲處 乍見驚雷第126章 孫權帥旗 不納良言第228章 真實目的 成君死節第183章 治政六術 是否佳徒第665章 跪地千世 遺臭萬年第288章 公明何在 先退敵騎第444章 英雄氣短 郭淮到來第632章 遙相配合 虎入末路第六百九十七章 以威諡之 忠臣周魴第580章 福至心靈 排除正確第628章 無一男兒 運動作戰第581章 心累糜暘 速召丞相第七百三十九章 兩將合謀 可抵糜暘作者的話,請進來觀看第338章 故技重施 孫權心思第425章 三方火拼 黃雀在後第118章 火燒公安 (十更,求首訂!)第69章 真吾制勝之地也 (求追讀,求票)第472章 三方勢力 孔明孔明第357章 法邈擔憂 梁州司聞第285章 桃園之約 魏軍開拔第228章 真實目的 成君死節第259章 見招拆招 送信武當第566章 動則滅國 癱軟於坐第七百一十五章 風雨如晦 你我同行第七百三十八章 人心難欺 關門打狗第564章 欲斷後路 先遣雄鷹第494章 狼狽撤退 褒漢可用第338章 故技重施 孫權心思第271章 松柏之下 兒女情長第317章 君臣無儀 倚天落地第486章 諸葛回軍 心有靈犀第621章 如虎添翼 城如玻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