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七章 人心初定 渡口失守

石苞站在永安城外思索良久,隨後他的心中似乎是下了某個決定。

「將軍相信大司馬的判斷嗎?」

聽到石苞突然這麼問,韓綜有些不解。

「吾既奉大司馬爲主,自然唯大司馬之命是從。」

韓綜的回答讓石苞放下了心。

他繼續說道:「在苞來永安之前,大司馬曾多次言及,陸遜軍略非同一般。

苞既然可以能冒大雨前來,焉知吳軍不能乎?

請將軍試想一下,若陸遜真敢臨機決斷,率軍奇襲,以當下永安損壞的城防,將軍有把握能守住嗎?」

石苞的話,讓韓綜的神情發生了變化。

誠然石苞的話沒有任何根據,只能算一種猜測。

但重要的是,石苞將他的猜測,冠上了糜暘的名義。

正如後世有一句名言:「成功的人,說什麼都是對的。」

這樣的想法,放在古人身上也是適用的。

世上沒有人,敢輕易忽視糜暘的想法。

而石苞見韓綜被他的話打動了一些,他趁熱打鐵開口道:

「將軍是知道的,苞來了這永安城中,就是要與將軍生死與共的。

在苞看來,爲了自己的生命,小心一些總是無妨的。」

怪不得在糜暘麾下,石苞的人緣相比於鄧艾,總是好上許多。

看他勸韓綜的話,就能看出來石苞充滿與旁人「共情」的能力。

在石苞的共情下,韓綜很快就打定了主意。

之前他之所以不抓緊整修城防,在於他沒往石苞說的那處想過。

現在石苞都這麼明白地提醒他了,爲了自己的生命安全,韓綜沒道理不照做。

反正冒雨整修城防,辛苦的是百姓,又不是他。

韓綜在思考後轉身對石苞說道:「仲容所言有理。

等回城後,吾就下令軍士組織百姓整修城防。」

得到韓綜的回答後,石苞這才放下了心。

「若是如此,苞也能放心的參加今晚的宴會了。」

說完這句話後,石苞便笑着跟韓綜進入了永安城中。

石苞到來的消息,在韓綜的有意傳播下,很快就傳遍了整座永安城。

而在這消息的影響下,韓綜發出去的邀請,幾乎得到了永安城內一切有身份的人迴應。

儘管那一場血色宴會剛發生不久,許多人都心有餘悸,可他們有必須見到石苞的緣由。

待夜色降臨,許多永安名宿懷抱着忐忑的心情,再次邁入了郡守府內。

而他們一來到宴席中,就用目光四處搜尋着石苞的蹤跡。

他們異樣的目光,自然逃不過韓綜的眼睛。

韓綜也是樂於見到這一幕的。

韓綜今夜要特意召開宴席,除去要好好款待石苞外,就是要讓石苞到來的消息人盡皆知。

唯有這樣,才能打消一些人心中隱藏的歹念。

見人都來得差不多後,韓綜便起身帶着石苞,特意在人羣密集的宴席中,四處拜訪着。

每拜訪一位名宿,韓綜就會對他們着重介紹石苞千里尋明主的事蹟。

聽聞石苞的事蹟後,許多上了年紀的永安名宿,幾乎是笑得合不攏嘴。

他們臉上的皺紋,也好似變得舒展了許多。

得知石苞的事蹟後,就不難明白糜暘派他來永安的用意。

許多名宿是沒見過石苞的,但他們並不懷疑韓綜在哄騙他們。

原因很簡單,若韓綜敢以此事哄騙,等於是在拿糜暘的名譽開玩笑。

一旦韓綜做出這種事,就算韓綜最後守住了永安,糜暘也定然不可能饒了他。

韓綜是不敢,更沒緣由這麼做的。

今夜的宴席,最後當然是以兩相歡樂的結局收場。

而等赴宴的一位永安名宿回到家中後,他連忙就召來了兒子:

「告訴族裡的人,今日開始要盡心協助韓綜守城。」

突然聽聞父親這麼說,這位永安名宿的兒子,心中起了疑惑:

「父親你之前不是還說,要假意奉承,以待時機嗎?」

見被自己寄予厚望的兒子,到這一刻還這麼愚蠢,這位永安名宿就氣的直接給了他一巴掌:

「你怎麼這麼糊塗!

雖說吾之前是被韓綜脅迫,纔不得已追隨他的,但孫權性情多忌,就算來日吾幫他奪回永安城,他也並非一定會寬恕吾。

若是糜大司馬不曾派石苞前來,吾是認爲憑韓綜一己之力守不住永安的,那時吾沒的選,心有忌憚也不得不選擇更強的那方。

但今日石苞已至!

有着石苞在,糜大司馬是不可能會拋棄吾等的。

這樣一來,強弱之勢就轉變了,吾自然要一心一意侍奉糜大司馬。」

這位永安名宿,沒好氣地教導起他的兒子來。

可惜或許是他的兒子,沉迷酒色久了,腦袋不太靈光,他又下意識地問道:

「即便如此,父親又如何認爲,糜大司馬一定能擊敗陸遜呢?」

在常人的角度來說,要是陸遜籌劃得當,佔據着地利的吳軍,不一定會輸給糜暘。

但這位永安名宿在聽完自己兒子的話後,他又起身給了他的兒子一巴掌。

「公安之戰時,吾不認爲他會贏。

關中之戰時,吾也不認爲他會贏。

然結果呢?

人可以犯蠢,但不能繼續蠢下去。」

說完這番話後,這位永安名宿便負手離開了。

在他離開後,被他扇的眼冒金星的兒子,最後也只能無奈的傳命去了。

巧的是,同樣的一幕幾乎是同一刻,在許多族長的家中上演着。

或許不能保證永安城內的每位族長,都做出與這位永安名宿一樣的決定。

但只要大部分族長選擇了同樣的道路,那麼永安城的民心,就會徹底的站在糜暘這一方。

...

就在石苞到達永安城後的數日後,在永安城外的河面上,突然出現了上千只大小相間的戰船。

近日以來,江南一地暴雨連連,導致江水暴漲。

再加上每有暴雨,江上常有狂風。

在狂風暴雨的猛烈侵襲下,除去體積較大的樓船下,體積小一些的如艨艟、鬥艦等戰船,都如渺小的樹葉般,在波瀾起伏的江面上不斷搖曳着。

常言水火無情,每當有一股巨浪襲來,往往就會有一些小型戰船被掀翻。

船上的吳軍落入水軍後,除去水性極好的一些人,其他人幾乎都瞬間消失在洶涌的波濤之下。

高站在樓船之上的陸遜,有時會親眼目睹到這一幕。

但往日中一向愛兵如子的他,現在的臉色卻表現得極爲平靜。

慈不掌兵。

這時虞翻來到陸遜的身後,站在陸遜身後的虞翻,見到陸遜全身幾乎都被大雨淋透,他忍不住出言勸道:

「掌舵之事,自有臣等爲大將軍效勞。

大將軍千金之體,怎可一直露於風雨之中。」

聽到虞翻的勸說後,陸遜轉身看了虞翻一眼。

可惜

風猛雨急,哪怕是近在咫尺,虞翻的面容也看的不太清晰。

只是陸遜還是聽進去了虞翻的勸阻的。

陸遜隨後便轉身帶着虞翻朝樓船上的閣樓走去。

「仲翔所言有理,但一日不到永安,吾的心中就一日無法安定。」

「總想着不時出來看看。」

陸遜憂心國事的話語,讓虞翻心中有些不是滋味。

「都怪那朱桓,要不是他泄露機密,大吳豈有今日之危?」

隨着時間的推移,很多事陸遜也就不再瞞着衆將。

而衆將也是在近幾日才得知,原來陸遜在暗地中竟已經開始與那糜暘鬥上了法。

可惜的是,天時不在大吳這邊。

知道一切原委後,衆將除去心中有遺憾外,自然也有着憤恨。

朱桓!

可陸遜在聽完虞翻的話後,他搖了搖頭說道:

「這件事也怪吾疏忽了,過錯不都在朱桓一人身上。」

委過於人,從來不是陸遜的風格。

相比於論罪,陸遜在意的是怎麼補救。

陸遜在進入閣樓脫下溼透的盔甲後,便對虞翻說道:

「最遲下午,我軍的先鋒就可抵達永安渡口。

你去傳令給朱桓,讓他率先鋒軍強渡渡口,趕往永安城。

多日的暴雨連綿,肯定會使永安城防有所損壞。

要是朱桓速度夠快,我軍未必不能靠奇襲,一舉奪回永安城。」

陸遜這是存了讓朱桓戴罪立功的心思。

得到陸遜的命令後,虞翻連忙轉身傳令去了。

待虞翻離開後,陸遜站在窗口望着霧濛濛的外界,他口中喃喃道:

「若你在永安,吾是斷然不敢奇襲的。

可惜,你不在。

韓綜,又豈會想到這一點呢?」

...

不久之後,朱桓就得到了陸遜的命令。

而或許是老天開眼,在朱桓接到命令之時,大雨竟漸漸停歇了下來。

朱桓見狀大喜。

在起伏的戰船之上,朱桓揮舞令旗,召來了他的部曲們。

等到自己被部曲們的戰船包圍後,朱桓高舉手中的長刀吶喊道:

「自古兩軍對陣,勝負在於軍士的勇武,而不在於城池的險要。

你們聽聞韓綜的用兵,怎麼能和我朱桓比呢?

他的解煩兵,歷來劫掠爲生,目無軍紀,又怎會是你們的對手呢?

兵法所說防守方只需半數兵力就可以抵擋數倍大軍,但目前軍事危急,我軍只能逢山開山,遇敵殺敵!

我朱桓不是貪生怕死之輩,願與你們一起衝擊高大的城牆,今我們的南面就是大江,一旦登岸我就不打算再退回來。

要是有人害怕,可以在這時提出,我絕不爲難!」

朱桓的部曲,俱是他親手調教多年的部曲,對他可謂是忠心耿耿。

故而哪怕是朱桓這麼說,也沒人主動站出來表示退出,反而他的話,成功激勵起了部曲的士氣。

「願隨將軍衝鋒!」

在朱桓的吶喊結束後,數千部曲們頃刻爆發出一陣熱烈的迴應。

部曲們的迴應,讓朱桓感到很滿意。

鼓舞完士氣後,朱桓就轉身駕船一馬當先朝着永安渡口襲去。

隨着朱桓的行動,他身後的百隻小舟也一瞬間動了起來。

永安渡口,作爲控扼江上要道的存在,本來韓綜是有在這處安排兵馬的。

但哪怕韓綜在石苞的提醒下,

有打算整修永安城防,可渡口這處他並未加強兵力防範。

再加上正如朱桓所說,解煩兵或許在韓當手中是精兵,可在韓綜手中後,軍紀敗壞,戰鬥意識早就不強。

故而面對朱桓突然的率軍奇襲,永安渡口內的解煩兵根本就來不及反應組織防禦。

在幾乎沒有抵擋的情況下,朱桓率軍輕而易舉地奪下了永安渡口。

而在拿下永安渡口後,朱桓一方面命人將此事稟告給陸遜,一方面則率軍繼續朝着永安城前進。

永安渡口的輕易拿下,給了朱桓極大的信心。

渡口的防禦都如此大意,永安城那裡想來也好不到哪裡去。

懷抱着這樣的想法,哪怕是踩在泥濘的道路上,朱桓的心中也充滿了興奮。

他知道自己有罪在身,現在迫切的需要一場大勝,來爲自己洗刷罪責。

...

陸遜在樓船的閣樓後,一直緊張的走來走去。

他在等朱桓的回報。

雖說按他的推算,目前韓綜應該是處於不防備的狀態。

可未真正得到情報,陸遜的心中還是存在着一些擔憂。

就在陸遜焦急地等待着朱桓回報的時候,朱桓的信使也不負他期待地來到了他的身前。

「大將軍!」

見是朱桓的信使前來,陸遜連忙上前一把將他扶起,然後問道:

「如何?

你家將軍可是拿下永安渡口了?」

面對陸遜急切的詢問,信使一臉開心地答道:

「正是!

渡口的敵軍幾乎不做防備。」

聽到信使的回答後,陸遜喜上眉梢。

真正讓陸遜感到欣喜的,其實是信使的第二句話。

渡口這麼要緊的地方,解煩軍的防備都如此大意,那麼永安城的防備,也是可以想象出是怎麼樣的了。

想到這一點後,陸遜連忙讓人去召集衆將。

不久後當衆將到來,聽到陸遜說的喜訊後,他們幾乎是頃刻間就做出了與陸遜一樣的判斷。

「大將軍,事不宜遲,應速派援軍支援朱桓!」

說這句話的是經驗老道的老將呂岱。

呂岱這句話一出,立刻引起了衆將的支持。

陸遜當然知道呂岱說的話是對的,但他覺得還有一件事也要趕緊做。

「呂老將軍,你經驗豐富,現吾命你率一萬水軍,駕駛戰船封鎖長江沿途要道。」

「若無吾親筆手令,任何人不得再橫渡長江!」

既然搶佔先機,陸遜就要徹底截斷漢軍來援的通道。

將永安變爲一座死城!

第161章 那年初見 攔馬自薦第33章 誰敢殺我?第310章 歸宿桃園 一路北上第423章 輕搖令旗 二擒孟獲第513章 願爲卿怒 膝行赴會第159章 別有用心 襄城鄧艾第411章 王平爲輔 二蠻呆滯第六百九十七章 以威諡之 忠臣周魴第七百二十八章 曹叡栽倒 田豫擡頭第七百三十三章 必要犧牲 誓奪宛城第483章 二人相疑 風雪仗兵第669章 皇子同拜 口呼相父第5章 糜暘獻策第533章 心急帝王 不戰而降第242章 順天行誅 遍觀戰報第26章 早知道不去公安了第628章 無一男兒 運動作戰第423章 輕搖令旗 二擒孟獲第628章 無一男兒 運動作戰第450章 謀攻祁山 吳懿憤慨第536章 兩大安排 艾維相隨第453章 將帥不合 駱谷魏軍第396章 郝昭鎮陳 諸葛告誡第11章 關羽的欣賞與意外第153章 劉備應約 二王相會第571章 盪滌污穢 只爭朝夕第304章 突然襲擊 曹休棄城第577章 前往上邽 帶漢還鄉第350章 政治規則 魏延可用第169章 孝直再現 將兵迎質第106章 公安內應第七百零七章 六策平吳 有怨必報第612章 遷都鄴城 鳩佔鵲巢第451章 坦誠布公 青山埋骨第472章 三方勢力 孔明孔明第132章 忍辱負重 反客爲主第94章 三日已過 (四更求追讀!不要養啦!第652章 劉張重逢 忠武王出第248章 四相之一 孫權認慫第633章 麟逆虎鬚 萬騎奔潼第13章 糜暘一計三成第623章 焚柱毀城 收復長安第298章 互相配合 局勢逆轉第415章 一擒孟獲 鹿馬相會第407章 於衛將軍 八字要訣第273章 兄弟爭吵 燭影哭聲第461章 情勢不利 別出心裁第207章 子午奇謀 不歡而散第七百一十九章 草木皆兵 土崩瓦解第184章 氣若游絲 魏王薨逝第六百七十八章 糜賊尚在 薦司馬懿第11章 關羽的欣賞與意外第六百九十二章 以此爲樂 敢爲前驅第372章 麥穗飄飄 人如豬狗第305章 主簿獻城 魏延抱怨第七百五十七章 敵明我暗 以奇制奇第533章 心急帝王 不戰而降第334章 你方先來 以牙還牙第465章 以己謀人 上方奇謀第132章 忍辱負重 反客爲主第544章 賈逵到來 烏龜喘息第303章 無聲嗚咽 爲你拜年第354章 領軍抓捕 吳懿驚起第159章 別有用心 襄城鄧艾第14章 接班人第517章 寧俘不降 三族將夷第130章 公安缺糧 司馬入營第七百四十一章 前方後方 吳軍一敗第305章 主簿獻城 魏延抱怨第292章 正奇變幻 魏延奮命第622章 漢帝驚歎 掘其根本第77章 我們回家(求追讀,求票)第549章 局勢突變 以勢破敵第11章 關羽的欣賞與意外第296章 玄色洪流 西涼鐵騎第352章 虛報士卒 躍馬鎮場第140章 吳軍既撤 吾當可擊第七百一十二章 我不想死 解煩左袒第491章 險惡用心 臥龍大笑第366章 何爲冠軍 虎吞敵人第504章 營聲鼎沸 滿城皆驚第141章 吳軍既撤 吾當可擊第542章 城下相遇 棘陽失陷第376章 借刀殺人 天水幼麟第六百九十五章 吃貨世子 幼麟爲師第205章 窮途末路 坐血拜謝第468章 以命換命 一箭入體第136章 親軍相爭 龍虎相對第652章 劉張重逢 忠武王出第112章 刀兵圍府 (十更,求首訂!)第578章 非死不退 劍履上殿第597章 驚人喜訊 世家鐵拳第632章 遙相配合 虎入末路第5章 糜暘獻策第535章 張郃曹彰 輪番上場第七百七十一章 賀齊頓兵 贈我富貴第312章 桃花劍舞 一眼千年第147章 高臺受賞 升階封拜(5000字)第219章 孟達自救 夏侯動心第612章 遷都鄴城 鳩佔鵲巢
第161章 那年初見 攔馬自薦第33章 誰敢殺我?第310章 歸宿桃園 一路北上第423章 輕搖令旗 二擒孟獲第513章 願爲卿怒 膝行赴會第159章 別有用心 襄城鄧艾第411章 王平爲輔 二蠻呆滯第六百九十七章 以威諡之 忠臣周魴第七百二十八章 曹叡栽倒 田豫擡頭第七百三十三章 必要犧牲 誓奪宛城第483章 二人相疑 風雪仗兵第669章 皇子同拜 口呼相父第5章 糜暘獻策第533章 心急帝王 不戰而降第242章 順天行誅 遍觀戰報第26章 早知道不去公安了第628章 無一男兒 運動作戰第423章 輕搖令旗 二擒孟獲第628章 無一男兒 運動作戰第450章 謀攻祁山 吳懿憤慨第536章 兩大安排 艾維相隨第453章 將帥不合 駱谷魏軍第396章 郝昭鎮陳 諸葛告誡第11章 關羽的欣賞與意外第153章 劉備應約 二王相會第571章 盪滌污穢 只爭朝夕第304章 突然襲擊 曹休棄城第577章 前往上邽 帶漢還鄉第350章 政治規則 魏延可用第169章 孝直再現 將兵迎質第106章 公安內應第七百零七章 六策平吳 有怨必報第612章 遷都鄴城 鳩佔鵲巢第451章 坦誠布公 青山埋骨第472章 三方勢力 孔明孔明第132章 忍辱負重 反客爲主第94章 三日已過 (四更求追讀!不要養啦!第652章 劉張重逢 忠武王出第248章 四相之一 孫權認慫第633章 麟逆虎鬚 萬騎奔潼第13章 糜暘一計三成第623章 焚柱毀城 收復長安第298章 互相配合 局勢逆轉第415章 一擒孟獲 鹿馬相會第407章 於衛將軍 八字要訣第273章 兄弟爭吵 燭影哭聲第461章 情勢不利 別出心裁第207章 子午奇謀 不歡而散第七百一十九章 草木皆兵 土崩瓦解第184章 氣若游絲 魏王薨逝第六百七十八章 糜賊尚在 薦司馬懿第11章 關羽的欣賞與意外第六百九十二章 以此爲樂 敢爲前驅第372章 麥穗飄飄 人如豬狗第305章 主簿獻城 魏延抱怨第七百五十七章 敵明我暗 以奇制奇第533章 心急帝王 不戰而降第334章 你方先來 以牙還牙第465章 以己謀人 上方奇謀第132章 忍辱負重 反客爲主第544章 賈逵到來 烏龜喘息第303章 無聲嗚咽 爲你拜年第354章 領軍抓捕 吳懿驚起第159章 別有用心 襄城鄧艾第14章 接班人第517章 寧俘不降 三族將夷第130章 公安缺糧 司馬入營第七百四十一章 前方後方 吳軍一敗第305章 主簿獻城 魏延抱怨第292章 正奇變幻 魏延奮命第622章 漢帝驚歎 掘其根本第77章 我們回家(求追讀,求票)第549章 局勢突變 以勢破敵第11章 關羽的欣賞與意外第296章 玄色洪流 西涼鐵騎第352章 虛報士卒 躍馬鎮場第140章 吳軍既撤 吾當可擊第七百一十二章 我不想死 解煩左袒第491章 險惡用心 臥龍大笑第366章 何爲冠軍 虎吞敵人第504章 營聲鼎沸 滿城皆驚第141章 吳軍既撤 吾當可擊第542章 城下相遇 棘陽失陷第376章 借刀殺人 天水幼麟第六百九十五章 吃貨世子 幼麟爲師第205章 窮途末路 坐血拜謝第468章 以命換命 一箭入體第136章 親軍相爭 龍虎相對第652章 劉張重逢 忠武王出第112章 刀兵圍府 (十更,求首訂!)第578章 非死不退 劍履上殿第597章 驚人喜訊 世家鐵拳第632章 遙相配合 虎入末路第5章 糜暘獻策第535章 張郃曹彰 輪番上場第七百七十一章 賀齊頓兵 贈我富貴第312章 桃花劍舞 一眼千年第147章 高臺受賞 升階封拜(5000字)第219章 孟達自救 夏侯動心第612章 遷都鄴城 鳩佔鵲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