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章 州泰獻策 孫權惶恐

第326章 州泰獻策 孫權惶恐

州泰是南陽郡本地人,他雖然並非出身名門望族,但是薄有家財的他,亦並非是不學無術之輩。

甚至爲了增長自己的見識,他以前曾多次前往各州郡遊學過。

這樣的經歷豐富了州泰自身才學的同時,亦增長了州泰的眼光與野心,他與一般的甘願碌碌無爲的同僚很不同。

其他的同僚若能在他這個年紀成爲百里君,那已經是一件足以光宗耀祖的事。

可是州泰想要的更多。

但因爲州泰並非出身高門大戶,沒有人脈資源的他,要想再上一步是極難的。

他缺乏一個機遇。

甚至他之所以能成爲冠軍侯國國相,就已經算是糜暘給他的機遇,對他超出一定常理的拔擢了。

若沒有糜暘,州泰只是義陽郡中數百長吏中的一個默默無聞的人而已。

當然州泰並不知道糜暘拔擢他的真正原因,他以爲糜暘之所以會拔擢他,是通過之前上報的名單中,看到了他以往做出的政績。

不過就算不知道這一點,糜暘的這個舉動亦讓州泰意識到,糜暘與他往日中心目中的形象並無相悖之處。

只要他能做出政績,那麼糜暘是真的會不遺餘力拔擢他的。

正如隨着糜暘威名在天下間的傳揚,那些亦慢慢爲天下人所熟知的,身爲糜暘爪牙的丁奉、鄧艾、張嶷等人一般。

他們的出身沒有一個比他好,甚至年紀都還沒他大。

但是他們卻能漸漸在天下這個大舞臺嶄露頭角,靠的不就是糜暘的提拔嗎?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正因爲有着那些榜樣在,所以當州泰知道糜暘現爲義陽郡太守時,他的心思就變的頗爲活絡。

而當糜暘任命他爲冠軍侯國的國相時,州泰心中本就活絡的心思更加無法抑制。

他州泰得遇明主的時候,來了。

既然已經得遇明主,那麼州泰知道他得儘快做出一番政績,這樣才能讓糜暘繼續將目光投注到他身上。

這也是州泰明知不可爲,卻還毅然爲之的原因。

不然一旦等糜暘離開荊州迴歸益北,那麼州泰將來勢必會抱憾終身。

看着州泰將希冀的目光投向自己,再聽着州泰的話,糜暘思考之下就明白了州泰的心思。

之前糜暘之所以沒有第一時間召見州泰,爲的便是具體考察州泰的能力到底如何。

從州泰如今的這番做法足可以看出,他是個善於把握時機且敢於冒險的人。

這種作風,與史書上對他“善兵機”,“好立功業”的評價倒也符合。

而面對州泰直白想要投效於他的心思,糜暘當然不會拒絕。

人才,總是越多越好的。

抱着這種心思,糜暘示意州泰身後的士卒爲他解開繩索。

然後他將手中那份舉告州泰謀逆的竹簡,給直接扔進了他身前的火盆中。

糜暘的這個行爲,意味着他不再追究州泰的擅殺長吏之罪。

而當州泰被解開繩索後,他哪裡還不懂得糜暘的心思。

所以當自身的身體重獲自由後,他馬上對着糜暘一拜道:“泰拜見君侯。”

聽到州泰稱呼自己爲君侯,糜暘的臉上浮現一些笑意。

糜暘現在是縣侯,他當然有資格被屬下稱呼爲君侯。

只是君侯這個稱呼與其他的不同,相比於其他的稱呼,這個稱呼的私人屬性更強。

現在州泰稱呼自己爲君侯,其中的意味昭然若揭。

州泰一聲君侯的稱呼,無疑間接拉進了一些他與糜暘之間的關係。

糜暘看着眼前十數步外的州泰,他讓州泰上前一些。

見到糜暘的招手,州泰會意忙不迭的上前了幾步。

只是他畢竟是新投之臣,心中有所計較的他,當然不會貿然離糜暘太近,糜暘身邊的親衛也不會允許他這麼做。

在州泰離自己更近一些後,糜暘問州泰道:“文達久居荊北,定熟知荊北之局勢。”

“若將來我要用兵宛城,該以何爲先?”

聽到糜暘這麼問,州泰知道是糜暘對他的考教來了,因此他立馬打起精神,細細思索一番後回答道:

“夫兵動而無功,則威名折於外,財用窮於內,故必全而後用也。

荊州位處天下四戰之地,境內水網密佈,良田萬頃,若不先資通川聚糧久戰之備,則雖積兵新野,無奪宛之勢矣。

今江陵有沮、漳二水,溉灌膏腴之田以千數。安陸左右,陂池沃衍。

若君侯水陸並農,以實軍資,然後引兵詣宛城、分據汝南,集合南兵,浮水運谷。

賊知君侯有善戰之威名,官兵有經久之勢,則拒天誅者意沮,而向王化者益固。

然後君侯率合精銳內攻宛城,別遣騎將外隔北道,則宛城以南必拔,而豫州之郡不守。

如此,宛、洛之交絕,交絕而宛可奪矣。不然,兵出之利,未可必矣。”

聽完州泰的進言後,糜暘臉上浮現些許意外之色。

襄樊會戰後,雖然許多大臣都知道劉備暫時無意奪取宛城,但是將來宛城是一定要拿下的。

所以近來關於來日漢軍如何奪取宛城一事,私下裡有不少大臣互相之間討論過。

儘管糜暘身在新野,但得益於糜暘的戰功及他的人緣,所以有不少在襄陽的大臣,都會私下送信詢問糜暘對此事的看法。

藉此糜暘也得知了目前襄陽城中流傳的,幾種來日奪取宛城的策略。

例如爲劉備所推崇的“先善騎兵之利”,更是成爲其中支持人數最多的策略。

只是讓糜暘沒想到的是,在州泰的進言中,他雖然也承認漢軍必須要先有騎兵之利,纔有進兵宛城的資本。

但是相比於這點,州泰更看重來日漢軍作戰的可持續性。

而要想保證漢軍作戰的可持續性,則務必要發揮好荊州的地理優勢。

不得不說,州泰的進言是很有道理的。

宛城之戰,來日一定是場艱苦卓絕的持久戰。

州泰在進言完後,便悄悄打量着糜暘的臉色。

他見糜暘在聽完他的進言後,一時之間沉吟不語,他的心情就有些忐忑。

儘管州泰認爲他的這番獻策符合當今的情勢,但是目前的他尚未立下功勳,所以對自身還是有些不自信的。

不過州泰並沒有忐忑多久,糜暘的臉上就浮現一些笑意。

糜暘的笑意代表着他贊同州泰的看法,亦讓州泰心中的忐忑頃刻間消失不見。

糜暘用滿意的眼神看向州泰,州泰在歷史上記載的並不多,雖然他與鄧艾爲同郡人士,年紀亦相差不多。

但相比於鄧艾在歷史上的響亮名聲,州泰卻顯得很是普通。

只是這並非代表州泰個人的才能不佳,相反的從他在史書上擔任的職務可知,州泰在曹魏後期是極爲重要的一位封疆大吏。

新城太守,兗州刺史、豫州刺史,及至最後的假節都督江南諸軍事。

這一項項職務,若非州泰有非凡的才能,他又怎麼能擔任。

特別是在州泰最後都督江南諸軍事的期間,那段時間內州泰面對的名將可是陸抗。

之所以州泰在任職期間未有高光經歷出現,那可能是因爲州泰是擅長防患於未然的大將。

而這樣的大將,正是目前糜暘所欠缺的。

因爲這樣的大將,可以讓糜暘將來外出征戰時,不用擔心後方的安危。

如此人才,糜暘沒理由不好好任用。

在思索之後,糜暘對着州泰言道:“我會上書陛下,讓文達遷爲南鄭令。希望文達不要辜負我的期望。”

糜暘的安排,讓州泰喜笑顏開。

目前荊州上下都已經知道糜暘不久後要回到益北都督區,而若將益北都督區比作一個小國度的話,那麼南鄭就等於是這個小國度的首都。

擔任這樣的縣令,不說職權遠高於一般的縣令。

這更代表着他已經初步進入了,以糜暘爲首的政治小團體中。

這怎麼能不讓州泰感到開心。

州泰連忙對着糜暘一拜道:“多謝君侯。”

在州泰對糜暘謝完後,糜暘見州泰被關押在牢獄中數日導致他全身頗爲髒亂,因此他便讓州泰先下去好好洗漱一番。

而在州泰告退後,糜暘腦中想着方纔州泰爲他獻的計策,他心中突然浮現一個想法。

州泰的計策用來攻打宛城可行,但若是改造一番,將來用來攻打江東,那貌似也是不錯的。

想到此,糜暘微微閉上了雙眼,他的腦海中浮現了一座名爲永安的城池。

他的恩師法正逝世前曾叮囑過他,要一輩子防着江東。

這句話他可一直未曾忘記過。

想來江東的孫權,也已經收到了襄樊會戰的消息了吧。

他會作何反應呢?

正如糜暘所料的那般,在關羽下葬後的數日後,身處永安的孫權亦很快收到了這個消息。

至於孫權爲何會在永安呢?

那是因爲當初劉備決定要打襄樊一戰時,他曾以漢天子的身份下詔,讓孫權領兵攻打曹魏的淮南重鎮合肥。

面對劉備的這個詔令,孫權一開始是完全不想執行的。

現在的江東經過近兩年的修養雖然恢復了一部分元氣,但是還未有舉大兵發起進攻的實力。

而且他雖名爲大漢的太尉,但是接受這個名位只是他的權宜之計。

他又怎麼會真的聽從劉備的詔令,損耗江東的國力去貿然攻打合肥呢?

只是孫權雖沒有出兵淮南的打算,但心中有着別樣心思的他,還是增派不少大軍來到永安城中。

他的想法很簡單,他想坐山觀二虎鬥。

孫權認爲這場大戰無論是哪一方打贏了,那都勢必是慘勝。

而若是兩敗俱傷的結局的話,對他來說就更好了。

這代表着他或許在這場大戰之後,可以幫江東獲得一些良好的發展機遇。

甚至在孫權的心中,他是認爲這場仗劉備戰敗的可能更大一些。

畢竟從明面上的實力上看,魏軍在這場大戰中的實力更強,而且他的領兵大將更是讓孫權深深恐懼的張遼。

在孫權看來,張遼是絕對有能力與關羽一較高下的大將。

這也是江東君臣上下的共識。

正是因爲這種共識,才讓孫權有增兵永安的舉動,而不是增兵皖城。

可是當襄樊會戰的結果傳到建業城中時,無疑在建業城中引起了軒然大波。

七萬魏軍幾乎全軍覆沒,那個可止江東小兒啼哭的魏軍主將張遼,竟然被關羽斬於陣前。

這樣的輝煌戰果,事先江東上下是沒有任何一個人可以預料到的。

儘管因爲劉備的特意保密,孫權不知道在這場大戰中漢軍戰損幾何。

但有着這種輝煌的戰果在,什麼樣的戰損都可以擱置一旁。

這是一場足以震盪天下人心,足以改變天下局勢的大勝。

自此之後,劉備所建立的大漢,不會再受到任何人的輕視。

而孫權在得知這個消息後,他心中對劉備之前復漢稱帝的不滿與不屑,頃刻間蕩然無存。

之前他心中對劉備的不滿與不屑,只是在看到曹仁的人頭後,暫時被他強壓下來而已。

孫權對劉備第一次感到了畏懼。

正如當年他畏懼曹操一般。

在這種畏懼之下,孫權哪裡還敢怠慢,他立馬抽身從建業城來到了永安城中。

只是相比於之前的別有心思不同,他這次親身來到永安城中,是想着近距離奉表向劉備解釋,他之前爲何不出兵合肥。

他是大漢太尉。

有這種舉動是很正常的。

但是還未等孫權寫好奏表,關羽病死的消息就傳到了永安城中。

與關羽病死的消息同時傳到永安的,還有糜暘親自書寫的那篇悼文。

於是乎還未等孫權因爲關羽的死感到欣喜時,他就又陷入了一種惶恐之中。

糜暘的悼文本質上是在宣揚漢軍武功,爲的是震懾天下諸人。

只是同樣的震懾作用落到不同人身上,那就會起到一種不同的結果。

相比於曹丕的忌憚,孫權可就是感到惶恐了。

孫權無論左看右看,都覺得糜暘的字裡行間,都隱隱透露着威脅的寓意。

儘管孫權現在已經知道,下一任荊州都督不是糜暘。

但問題是,當年糜暘也不是靠着荊州都督的權勢,纔將他打的落荒而逃的呀!

今天就一章,加班去了。

(本章完)

第76章 糜公大明 (求追讀,求票)第355章 深明大義 提出交易第515章 郭淮妙計 維成棄子第110章 公安未來 朗朗明日(明日上架!)第49章 徐晃,來了(求追讀,求票)第252章 知人用人 調教魏延第254章 老臣文和 關羽集將第490章 擔憂生亂 密林驚遇第六百九十九章 衣食共享 全國皆兵第143章 雙壁合兵 十萬俱滅(5000字!)第646章 防備江東 提議封王第79章 逆天而行(求追讀)第359章 幼常豔羨 諸葛顧慮推書《三國之銀狐》第634章 宛若游龍 驚爲天人第454章 得隴望蜀 我要姜維第152章 英雄遲暮 曹操邀約第219章 孟達自救 夏侯動心第631章 獵虎爲食 三方奔逐第七百六十六章 疑爲賀表 實爲毒藥第457章 神兵天降 兩軍合圍第六百七十七章 蒞臨京口 孫權反擊第398章 女王遭斥 曹真哭諫第431章 曹真大笑 楊阜私請第145章 糜郎二字 九天之雷第586章 如此佳人 陳倉阻敵第631章 獵虎爲食 三方奔逐第78章 劉璋父子 (求追讀)第225章 曹仁之死 順流而下第440章 執意出兵 神威再臨第30章 糜暘單騎入公安(一)第254章 老臣文和 關羽集將第七百三十七章 攻心爲上 爲時未晚第419章 公安舊人 老而不死第143章 雙壁合兵 十萬俱滅(5000字!)第178章 子晟三答 君王親斟第257章 曹家千里 萬餘鐵騎第334章 你方先來 以牙還牙第351章 治中直諫 鎮北興奮第600章 滿腔憤慨 請換青天第235章 岌岌可危 司馬挫敗第356章 該死則死 夏日之陽第405章 人定勝天 丞相親征第414章 精銳彝軍 血染白袍第598章 心懷死志 壯哉楊公第七百二十一章 永安無憂 憂在荊州第147章 高臺受賞 升階封拜(5000字)第325章 帝王交易 所求爲何第341章 張溫愕然 初爲州牧第545章 彙集精兵 廢荊入豫第138章 恩斷情絕 劉備急催第293章 虎侯再動 木人承淵第440章 執意出兵 神威再臨第155章 君志當承 糜暘之策第67章 糜暘自去 (啊!追讀呀!票票呀!)第七百三十五章 先攻州陵 半渡而擊第601章 以一王血 震關中地第359章 幼常豔羨 諸葛顧慮第34章 武力爆表的關平第98章 各位,蹦極看過沒?(無食言,求追讀第102章 孫權要睡不着了(再來追讀!)第96章 疲累的公安(求追讀!不要養啦!)第209章 黃旗招搖 天子落淚第475章 斬山爲梯 引發營嘯第151章 劉封生死 曹仁之憂第659章 兩宮之爭 山陽在否第45章 以人爲本(求追讀,求票)第668章 五美諸葛 重啓相國第543章 堅守不出 車騎蹈營第627章 伏擊魏軍 日月重開第6章 此路不通第609章 棄械跪伏 曹真之死第445章 懷疑與自信第六百九十四章 姜維跨步 追求幸福第504章 營聲鼎沸 滿城皆驚第111章 上架感言!第118章 火燒公安 (十更,求首訂!)第387章 辨壓羣臣 形勢扭轉第334章 你方先來 以牙還牙第351章 治中直諫 鎮北興奮第661章 劉曄悲喊 元旦終至第467章 置之死地 自有風骨第六百九十七章 以威諡之 忠臣周魴第129章 溫酒相會 糜暘斥孫第660章 山野忠義 歹毒用心第158章 江陵縞素 劉璋履約第166章 糜暘三問 女主終現第314章 君臣相見 帝王囑託第612章 遷都鄴城 鳩佔鵲巢第327章 卑微上貢 私下任務第456章 不顧一切 速援陽平第634章 宛若游龍 驚爲天人第396章 郝昭鎮陳 諸葛告誡第七百二十三章 糜暘枷鎖 避實擊虛第205章 窮途末路 坐血拜謝第555章 先震劉封 再殺滿寵第512章 慘烈守城 馬超傷重第524章 天子親送 軍臨褒斜章推第328章 蔣濟送信 百年基業
第76章 糜公大明 (求追讀,求票)第355章 深明大義 提出交易第515章 郭淮妙計 維成棄子第110章 公安未來 朗朗明日(明日上架!)第49章 徐晃,來了(求追讀,求票)第252章 知人用人 調教魏延第254章 老臣文和 關羽集將第490章 擔憂生亂 密林驚遇第六百九十九章 衣食共享 全國皆兵第143章 雙壁合兵 十萬俱滅(5000字!)第646章 防備江東 提議封王第79章 逆天而行(求追讀)第359章 幼常豔羨 諸葛顧慮推書《三國之銀狐》第634章 宛若游龍 驚爲天人第454章 得隴望蜀 我要姜維第152章 英雄遲暮 曹操邀約第219章 孟達自救 夏侯動心第631章 獵虎爲食 三方奔逐第七百六十六章 疑爲賀表 實爲毒藥第457章 神兵天降 兩軍合圍第六百七十七章 蒞臨京口 孫權反擊第398章 女王遭斥 曹真哭諫第431章 曹真大笑 楊阜私請第145章 糜郎二字 九天之雷第586章 如此佳人 陳倉阻敵第631章 獵虎爲食 三方奔逐第78章 劉璋父子 (求追讀)第225章 曹仁之死 順流而下第440章 執意出兵 神威再臨第30章 糜暘單騎入公安(一)第254章 老臣文和 關羽集將第七百三十七章 攻心爲上 爲時未晚第419章 公安舊人 老而不死第143章 雙壁合兵 十萬俱滅(5000字!)第178章 子晟三答 君王親斟第257章 曹家千里 萬餘鐵騎第334章 你方先來 以牙還牙第351章 治中直諫 鎮北興奮第600章 滿腔憤慨 請換青天第235章 岌岌可危 司馬挫敗第356章 該死則死 夏日之陽第405章 人定勝天 丞相親征第414章 精銳彝軍 血染白袍第598章 心懷死志 壯哉楊公第七百二十一章 永安無憂 憂在荊州第147章 高臺受賞 升階封拜(5000字)第325章 帝王交易 所求爲何第341章 張溫愕然 初爲州牧第545章 彙集精兵 廢荊入豫第138章 恩斷情絕 劉備急催第293章 虎侯再動 木人承淵第440章 執意出兵 神威再臨第155章 君志當承 糜暘之策第67章 糜暘自去 (啊!追讀呀!票票呀!)第七百三十五章 先攻州陵 半渡而擊第601章 以一王血 震關中地第359章 幼常豔羨 諸葛顧慮第34章 武力爆表的關平第98章 各位,蹦極看過沒?(無食言,求追讀第102章 孫權要睡不着了(再來追讀!)第96章 疲累的公安(求追讀!不要養啦!)第209章 黃旗招搖 天子落淚第475章 斬山爲梯 引發營嘯第151章 劉封生死 曹仁之憂第659章 兩宮之爭 山陽在否第45章 以人爲本(求追讀,求票)第668章 五美諸葛 重啓相國第543章 堅守不出 車騎蹈營第627章 伏擊魏軍 日月重開第6章 此路不通第609章 棄械跪伏 曹真之死第445章 懷疑與自信第六百九十四章 姜維跨步 追求幸福第504章 營聲鼎沸 滿城皆驚第111章 上架感言!第118章 火燒公安 (十更,求首訂!)第387章 辨壓羣臣 形勢扭轉第334章 你方先來 以牙還牙第351章 治中直諫 鎮北興奮第661章 劉曄悲喊 元旦終至第467章 置之死地 自有風骨第六百九十七章 以威諡之 忠臣周魴第129章 溫酒相會 糜暘斥孫第660章 山野忠義 歹毒用心第158章 江陵縞素 劉璋履約第166章 糜暘三問 女主終現第314章 君臣相見 帝王囑託第612章 遷都鄴城 鳩佔鵲巢第327章 卑微上貢 私下任務第456章 不顧一切 速援陽平第634章 宛若游龍 驚爲天人第396章 郝昭鎮陳 諸葛告誡第七百二十三章 糜暘枷鎖 避實擊虛第205章 窮途末路 坐血拜謝第555章 先震劉封 再殺滿寵第512章 慘烈守城 馬超傷重第524章 天子親送 軍臨褒斜章推第328章 蔣濟送信 百年基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