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援兵方到 王冠稱慶

第146章 援兵方到 王冠稱慶

就在公安城中的信騎從公安城中狂奔而出時,在公安城外數十里外有一支數千人的漢軍正在急速行軍着。

這支數千人的漢軍,乃是由輔漢將軍李嚴所帶領前來支援公安的援軍。

在不久前,劉備已經率領着三萬大軍到達了江陵城中。

在到達江陵城中後,劉備先勉勵了一番糜芳,而後便要立即提兵北上。

但這時劉備的意圖卻被二位大臣所阻止,一位是隨軍出征的馬良。

馬良字季常,荊州襄陽宜城人士,乃是馬謖胞兄。

馬良兄弟五人都有才華名氣,而馬良是五人中最爲出色的。

因眉毛中有白毛,人稱白眉馬良。

在荊州時常流傳着有“馬氏五常,白眉最良”的讚譽。

建安十四年時,劉備擔任荊州牧,徵辟馬良爲州從事。

建安十六年時,劉備入蜀,留下馬良在荊州輔佐關羽。

後來劉備平定益州後,徵召入蜀中馬良爲掾。

馬良與諸葛亮關係極好,諸葛亮在劉備出征時,擔心劉備因心中焦急輕兵冒進。

因此他便推薦馬良擔任漢中王司馬,跟隨劉備一起入荊支援關羽。

而馬良在見三萬大軍日夜兼程之後,竟然還不得休息,他牢記着諸葛亮的囑託,直接對劉備勸諫道:

“江陵距襄陽不過數日日程,若晝夜兼程,旦夕可至。”

“然我軍今因連日趕路,困累交加。

若不在江陵城中做修整,而立即提兵北上,那麼士卒戰不能戰,守不能守,易爲魏軍所趁。”

在見馬良出言勸阻劉備後,黃權亦出來勸道,“今大王大軍已至江陵,曹賊定然已經知道大王到來的消息。”

“之前張將軍率一萬大軍已抵至襄陽城下,黃將軍之先鋒也已經到達漢水之外,關將軍麾下兵力已有將近四萬之衆。”

“四萬大軍,糧草充足,後路無危,以關將軍之韜略,守住襄陽已然無憂。”

“大王若要轉守爲攻,擊退魏軍,亦當修整大軍之後再北上。”

再接連兩位重臣的勸阻之下,雖然劉備心中還是焦急非常,但他也漸漸有了遲疑之色。

最後李嚴更是出班言道:“當今荊州局勢,非關將軍一處危急。”

“曹操、孫權各起十萬大軍攻荊,其中曹操大軍爲關將軍所阻,而子晟卻保守孤城,兵不滿萬駐守公安。”

“若公安一破,荊南定失。”

“荊南一失,荊北腹背皆露於敵軍兵鋒之下。”

“屆時孫權親率大軍北上,與曹操南北夾擊我軍,我軍縱驍勇,亦恐不能敵。”

“臣還請大王早日發兵救援公安。”

在李嚴的提醒之下,劉備瞬間反應了過來,公安那處的情勢一樣很危急。

正如李嚴所說,襄陽與公安只要有一處不保,那麼不說荊州的得失,就說如今在荊州中的數萬漢軍,都有可能直接被曹操與孫權包了餃子。

相反只要擊破了曹操與孫權任何一處大軍,另一處大軍都可能直接退去。

所以劉備目前留在江陵居中協調全局,纔是最正確的。

而糜芳見終於有人想起了他的兒子之後,他立即哭拜在劉備身前。

他一邊哭,一邊向劉備言及他兒子獨守孤城數月來的不容易。

以往在糜暘擊破孫桓的戰報下,劉備及諸臣都有些遺忘了糜暘的年紀。

如今經糜芳這麼一番聲淚俱下的哭訴,衆人才盡皆反應過來,糜暘今年不過二十歲而已。

這樣一個年輕人,內外斷絕,獨守孤城數月,內中的艱險不知道有多深。

面對着糜芳的哭訴,情感豐富的劉備不禁從地上扶起糜芳對其泣聲言道:“子晟,孤之子侄,孤如何不心疼?”

君臣對泣引得在場的大臣盡皆心酸。

以往糜芳在大臣中的口碑並不好。

但誰能想到,在荊州危難之際,是糜芳與糜暘父子挺身而出呢?

相比於在面對危難時背主投敵的士仁,相比於在面對危難時見死不救的劉封孟達。

糜芳父子在這場荊州之亂中的忠勇表現,令任何人心中都敬佩至極。

可以說,現今荊州的局勢不至於糜爛,完全都是糜芳父子的功勞。

其中糜暘更是居功至偉。

若不是他的提醒,荊州可能早就被孫權奪去,而關羽更可能已經身首異處,哪能等到劉備援軍到來的今日呢?

之前劉備只是因爲擔心關羽,纔對公安的糜暘有所忽略。

如今他經過諸臣提醒,再加上關羽暫時無恙,所以他立刻作出了一個決斷。

他打消了立即北上支援關羽的打算,他命大軍先在江陵城中休整。

而後他問在場衆臣,誰願意擔當先鋒南下救援。

劉備知道現在公安城因爲內外斷絕,消息不通。

他不太瞭解公安城的情況,所以應該先派一支先鋒南下打聽情況,而後他根據情報再作出下一步的打算。

而且孤城被圍,最忌看不到希望而導致士氣衰落。

現先派一支先鋒大軍南下,既可打探公安的消息,又可告知城中的人援軍已到,纔是最穩妥的辦法。

在劉備所問一出後,他身前的諸位將領皆齊齊出班請求南下。

甚至因爲一下子出來的太多,廳中都被站滿了,導致有些將領沒及時出來而心下惋惜。

這一幕看呆了糜芳。

他兒子在益州的人緣這麼好嗎?

其實之所以會有這麼多人出來願意擔當先鋒救援糜暘,一方面是糜暘在成都的人緣好,一方面是他的身份特殊。

劉備麾下大致可分爲四個派系,一個是元從派,一個是荊州派,一個是益州派,還有一個是東州派。

元從派自不用說,糜暘乃是他們的核心二代,糜暘有難時,他們不可能無動於衷。

荊州派的代表人物是諸葛亮,諸葛亮與糜暘有師徒之誼,因爲這點,荊州派中的許多人就對糜暘感官不錯。

再加上沒有糜暘,可能他們的故里荊州早就丟了,面對這種大恩,他們也勢必不會對糜暘坐視不理。

至於東州派的李嚴等人,現今東州派的領袖是法正

最後一個益州派倒是對糜暘感官不好,但問題是他們沒有兵權,這種情況下,沒有他們請命的份。

諸將紛紛願爲先鋒,劉備經過權衡之後,委任了輔漢將軍李嚴率本部兵馬爲先鋒南下。

並且他還指派了幾員,救援情緒最高昂的年輕將領隨李嚴一併南下。

這幾員年輕將領是:張苞、關興、趙統、.

在經過一夜的休息之後,覺得事不宜遲的李嚴,趕緊點齊本部兵馬並帶着張苞幾員小將,南下公安而來。

經過三日的行軍,這支有着五千兵馬的援軍離公安城已經很近了。

但就在這時,李嚴卻命令大軍停下,停止朝着公安繼續前進。

一收到大軍停止前進的消息,走在大軍最前方的張苞就立即來到了李嚴身前。

張苞對着李嚴一拜後,口中問道:“公安近在咫尺,將軍緣何停止行軍?”

張苞的語氣頗爲恭敬,但他臉上的那番焦急的神色,怎麼也掩蓋不住。

張苞是張飛之子,出身將門的他,在劉備決定要出兵荊州的時候,他便自願放棄了在成都中優渥的生活,自願請求隨軍出征。

與張苞做出同樣選擇的還有關興與趙統。

因爲喜張苞幾人憂國憂民的心思,劉備任命這三人爲別部司馬,隨軍出征。

別部司馬不屬於一般的軍制之列,按例麾下各轄數百兵馬。

因此單單張苞三員小將手中就有近兩千兵馬。

因爲與糜暘的友好關係,所以張苞是最想救援糜暘的人之一。

他見公安已經快到了,李嚴卻下令停滯不前,他當然會焦急。

面對着張苞的詢問,李嚴臉上浮現沉重之色。

他知道張苞出身不凡,將來的發展也不會低。

他有心教導張苞,便對張苞言道:“按之前情報中所說,公安外吳軍四面圍城。”

“我軍由江陵南下支援,對於這點吳軍應該會早有防範。”

“但如今,我軍將至公安,卻不見吳軍一位斥候,不聞吳軍一絲喊殺聲。”

“事出反常,必有詭秘。”

“我是擔心吳軍會設有伏兵。”

在李嚴這麼說之後,張苞明白了其中的利害關係。

老將就是老將,考慮的很是周到。

雖然心中很着急,但張苞知道大局爲重,所以他並沒有催促李嚴。

而李嚴在命大軍原地紮營,佈置好一切防禦設施之後,就馬上派出斥候隊伍探查四周。

就在不久後,李嚴派出的斥候小隊,就捕獲了一位“奸細。”

只見這名奸細身穿漢軍兵服,在被李嚴的斥候小隊捕捉後,他還掙扎着,口中說他是公安派出的報捷信使。

但他說的話,李嚴的斥候小隊只當做笑話在聽。

公安都被圍的水泄不通了,哪裡還能派出信使。

更何況這名信使口中還說,糜暘不久前領兵大勝吳軍,已解公安之圍。

這怎麼可能呢?

想來這人必是引誘我軍的“奸細。”

斥候小隊在將這名“奸細”帶到李嚴之前後,將從這名“奸細”身上搜出的一封信,交給了李嚴。

這名公安城中的信使也是無辜,他是公安城中派出數十位信使中的其中一位。

本來他的任務是前往江陵城,是最輕鬆的。

沒想到,他還沒出公安的縣境範圍呢,就被自家人給逮了。

本來他懷中的信,可以證明他的身份,可是這斥候小隊中的人,偏偏還不識字。

真是無妄之災。

李嚴取過斥候遞過來的信,他見這封信以蠟封好,而且信的封面上還做了漢軍中特有的暗號。

當看到這個時,他心中已經有了幾分信了,眼前之人是自家信使。

但爲了穩妥起見,他還是打開這封戰報看了起來。

而在看完之後,一生中見過不少大風大浪的李嚴,臉上的神色變得煞是好看起來。

李嚴將一旁的張苞幾人喚到身前,將他手中的戰報交給了張苞幾人看。

而張苞幾人在看完後,他們紛紛瞪大了雙眼,一臉不可置信的神情。

李嚴抱着心中最後一絲疑慮,問張苞道,“這上面可是子晟的筆跡?”

與糜暘是好友的張苞,他自然熟知糜暘的筆跡。

他隨後一臉呆滯的點了點頭。

在確認了這點之後,李嚴心中再無疑慮。

這封戰報上有漢軍獨有的暗號,亦有糜暘與關平的官印,還是糜暘親筆所寫,這斷不可能是假的了。

李嚴命人將眼前信使解開束縛。

而後他將信重新蠟封好,交予這名信使。

他又命人保護這名信使往江陵,將這件戰報親手交到劉備手中。

在做完這一切後,李嚴命令大軍拔營。

這時張苞呆呆的問了李嚴一句:“將軍,子晟所言會是真的嗎?”

面對張苞猶如夢中的詢問,李嚴神情淡然,而後他淡淡說道,“子晟不可能會寫信欺騙大王。”

甩下這一句話,李嚴當即背過身,指揮大軍開拔去了。

而就在他轉身的那一瞬間,他再也繃不住他臉上的神情。

一瞬間,他的臉上滿是震驚、欣賞、和濃厚的鬱悶之色。

這鬱悶之色乃是他在懊惱,爲什麼當初大王爲糜暘擇師時,他不與孝直爭上一爭呢?

悔不當初呀。

而在李嚴離去後,張苞身旁的關興咳嗽了幾聲,推了一把張苞,讓他從失神中清醒過來。

但等張苞清醒過來後,他腦袋中還是有點混亂。

糜暘已經將十萬吳軍擊破了,那他們這數千援軍南下作甚?

幫他打掃戰場?

本來劉備任命張苞幾人爲別部司馬,還讓張苞覺得自己與糜暘的位分差不了太多。

但一旦等糜暘大勝的消息傳到劉備耳中,糜暘憑藉此戰功,最低都是將軍了吧。

想到這裡,張苞心裡苦呀。

同爲太子四友,糜暘都快開府了,他還在當司馬。

這時張苞發現他身邊只剩下關興一人,因此他問道,“統弟呢?”

太子四友之間感情極好,往日裡,大多以兄弟相稱。

見張苞問起趙統,關興聳聳肩答道:“他在看完那封信後,就已經馬上率領本部兵馬南下了。”

張苞不解:“爲何?”

關興答道:“他說:再晚功勞都是子晟的啦!”

聽到關興如此說,張苞方纔如夢初醒。

他氣趙統不講義氣,而後他立馬將關興扶上戰馬,自己與關興同乘一騎,領着本部兵馬朝着公安疾馳而去。

關興之所以還能留下來與張苞說話,不是他不心急。

是他最近病痛復發,只能與張苞同乘一騎。

若不是因爲此,他絕對跑的比趙統還快。

不久後,正在江陵城中大廳中議事的劉備,收到了糜暘的戰報。

聽到不是李嚴送來戰報,而是糜暘送來,劉備瞬間就反應到一個不好的結果。

難不成公安丟了?子晟突圍之後給他寫了這封戰報?

大廳中的衆臣聽到是糜暘送來戰報後,他們臉上也大都流露着沉重的神情。

但他們心中都沒多少責怪糜暘之意,畢竟他初次領兵,能夠將公安守這麼久已經是難得了。

劉備懷抱着沉重的心情,他在心中已經做好了最壞的結果。

可就在不久後,看完了戰報的劉備,因爲心中驚訝,直接從王座上站起。

大廳之中頃刻響起了劉備爽朗的,充滿驕傲的笑聲。

隨着劉備笑聲響起,他頭上代表君王威嚴的王冠珠琉,此刻也在不停抖動着。

珠琉相互碰撞在一起,發出了一聲聲悅耳的凱歌。

似在爲糜暘祝賀一般。

劉備臉上的陰鬱,這時全部一掃而空。

“我軍大勝!孫權敗逃!”

“子晟!子晟!”

“快召他回江陵,孤要見他!”

12點前還有一章。

凌晨有沒有,看我那時候寫的動不。

有沒有都會在12點那一章,說明的。

不能回覆評論,有點鬱悶。

(本章完)

第617章 着目潼關 騎虎難下第73章 噫興!噫興!(三更,求追讀)第172章 恪之心思 鄧芝威脅第217章 羣臣勸進 你我君臣第106章 公安內應第4章 父子對質第95章 你快死了吧 (四更求追讀!不要養啦第337章 吳可徵否 世子棄子第576章 不爲趙括 就做白起第85章 寧爲玉碎(四更求追讀)第353章 觸目驚心 殺意沸騰第七百五十九章 失手被擒 張郃蠱惑第485章 孫禮救場 慘不忍睹第436章 需守多久 我死之後第391章 風雨將來 陣陣悲泣第74章 取糜暘首級,賞千金 (求追讀)第657章 他似不德 張昭叩闕第289章 擋車騎者 人馬俱裂第七百五十三章 狗腳爛吳 子晟救我第674章 衷心祈盼 廢立之權第503章 先取二賊 再行北伐第668章 五美諸葛 重啓相國第152章 英雄遲暮 曹操邀約第295章 漢軍危機 他真的在第511章 魏營變故 疾行捕麟第550章 擒賊擒王 不講武德第371章 身死族滅 孤即梁州第242章 順天行誅 遍觀戰報第135章 季漢情誼 子龍料敵第499章 借場東風 贈你精兵第477章 朱褒授首 雍闓奔逃第206章 開展度田 當斬則斬第450章 謀攻祁山 吳懿憤慨第七百五十三章 狗腳爛吳 子晟救我第545章 彙集精兵 廢荊入豫第307章 雲長暈厥 玄德得訊第56章 呂蒙之謀(求追讀,求票)第97章 呂蒙的秘密武器(求追讀!不要養啦!第502章 萬鈞漢水 齊灌魏營第128章 季漢雙壁 春天將至第188章 蜀中雙英 西城會面第499章 借場東風 贈你精兵第35章 糜暘聲名初起第29章 勾魂使者來了(求月票,求追讀)第464章 天下如棋 強攻陽平第七百五十五章 伯言大笑 糜暘好毒第143章 雙壁合兵 十萬俱滅(5000字!)第485章 孫禮救場 慘不忍睹第七百零二章 此等父子 殺雞儆猴第七百零四章 何時開戰 今日始也第七百二十八章 曹叡栽倒 田豫擡頭第21章 於將軍,你好呀第134章 敗機已現 荊北大營 (推書《三國之第506章 敬告太廟 北伐檄文第378章 漢中防務 均田制出第562章 戰局已變 召喚孫權第137章 龍戰於野 敵血漫漫第665章 跪地千世 遺臭萬年第543章 堅守不出 車騎蹈營第136章 親軍相爭 龍虎相對第642章 丕鵝離世 天不祚魏第527章 魏軍迷霧 會獵長安第486章 諸葛回軍 心有靈犀第109章 關侯長子 公安明月(明日上架!)第332章 賢妻在內 鄴城鐵販第435章 山河爲榻 坐守國門第334章 你方先來 以牙還牙第306章 同御一馬 傳承不息第273章 兄弟爭吵 燭影哭聲第424章 二擒二縱 世之良謀第35章 糜暘聲名初起第454章 得隴望蜀 我要姜維第七百三十三章 必要犧牲 誓奪宛城第589章 惶恐瀰漫 雙壁相會第434章 伐蜀檄文 路人皆知第539章 三爺駕到 真假難辨第73章 噫興!噫興!(三更,求追讀)第591章 威名所至 一退再退第166章 糜暘三問 女主終現第5章 糜暘獻策第79章 逆天而行(求追讀)第464章 天下如棋 強攻陽平第651章 逃難之馬 孫問荊州第411章 王平爲輔 二蠻呆滯第607章 陽謀逼軍 魏營告破第123章 急召陸遜 孫權擔憂(4000字!求追讀第619章 漢軍衝鋒 奮死一搏第256章 先鋒傅肜 出乎意料第70章 如此孫桓(三更求追讀)第456章 不顧一切 速援陽平第124章 孫權之怒 猛虎擡頭(4000字!求追讀第577章 前往上邽 帶漢還鄉第149章 老驥伏櫪 魏王失冠(6000字!)第368章 以制掘根 羣情激涌第414章 精銳彝軍 血染白袍第611章 徵集糧草 孤城長安第468章 以命換命 一箭入體第436章 需守多久 我死之後第七百三十八章 人心難欺 關門打狗第32章 小心有詐
第617章 着目潼關 騎虎難下第73章 噫興!噫興!(三更,求追讀)第172章 恪之心思 鄧芝威脅第217章 羣臣勸進 你我君臣第106章 公安內應第4章 父子對質第95章 你快死了吧 (四更求追讀!不要養啦第337章 吳可徵否 世子棄子第576章 不爲趙括 就做白起第85章 寧爲玉碎(四更求追讀)第353章 觸目驚心 殺意沸騰第七百五十九章 失手被擒 張郃蠱惑第485章 孫禮救場 慘不忍睹第436章 需守多久 我死之後第391章 風雨將來 陣陣悲泣第74章 取糜暘首級,賞千金 (求追讀)第657章 他似不德 張昭叩闕第289章 擋車騎者 人馬俱裂第七百五十三章 狗腳爛吳 子晟救我第674章 衷心祈盼 廢立之權第503章 先取二賊 再行北伐第668章 五美諸葛 重啓相國第152章 英雄遲暮 曹操邀約第295章 漢軍危機 他真的在第511章 魏營變故 疾行捕麟第550章 擒賊擒王 不講武德第371章 身死族滅 孤即梁州第242章 順天行誅 遍觀戰報第135章 季漢情誼 子龍料敵第499章 借場東風 贈你精兵第477章 朱褒授首 雍闓奔逃第206章 開展度田 當斬則斬第450章 謀攻祁山 吳懿憤慨第七百五十三章 狗腳爛吳 子晟救我第545章 彙集精兵 廢荊入豫第307章 雲長暈厥 玄德得訊第56章 呂蒙之謀(求追讀,求票)第97章 呂蒙的秘密武器(求追讀!不要養啦!第502章 萬鈞漢水 齊灌魏營第128章 季漢雙壁 春天將至第188章 蜀中雙英 西城會面第499章 借場東風 贈你精兵第35章 糜暘聲名初起第29章 勾魂使者來了(求月票,求追讀)第464章 天下如棋 強攻陽平第七百五十五章 伯言大笑 糜暘好毒第143章 雙壁合兵 十萬俱滅(5000字!)第485章 孫禮救場 慘不忍睹第七百零二章 此等父子 殺雞儆猴第七百零四章 何時開戰 今日始也第七百二十八章 曹叡栽倒 田豫擡頭第21章 於將軍,你好呀第134章 敗機已現 荊北大營 (推書《三國之第506章 敬告太廟 北伐檄文第378章 漢中防務 均田制出第562章 戰局已變 召喚孫權第137章 龍戰於野 敵血漫漫第665章 跪地千世 遺臭萬年第543章 堅守不出 車騎蹈營第136章 親軍相爭 龍虎相對第642章 丕鵝離世 天不祚魏第527章 魏軍迷霧 會獵長安第486章 諸葛回軍 心有靈犀第109章 關侯長子 公安明月(明日上架!)第332章 賢妻在內 鄴城鐵販第435章 山河爲榻 坐守國門第334章 你方先來 以牙還牙第306章 同御一馬 傳承不息第273章 兄弟爭吵 燭影哭聲第424章 二擒二縱 世之良謀第35章 糜暘聲名初起第454章 得隴望蜀 我要姜維第七百三十三章 必要犧牲 誓奪宛城第589章 惶恐瀰漫 雙壁相會第434章 伐蜀檄文 路人皆知第539章 三爺駕到 真假難辨第73章 噫興!噫興!(三更,求追讀)第591章 威名所至 一退再退第166章 糜暘三問 女主終現第5章 糜暘獻策第79章 逆天而行(求追讀)第464章 天下如棋 強攻陽平第651章 逃難之馬 孫問荊州第411章 王平爲輔 二蠻呆滯第607章 陽謀逼軍 魏營告破第123章 急召陸遜 孫權擔憂(4000字!求追讀第619章 漢軍衝鋒 奮死一搏第256章 先鋒傅肜 出乎意料第70章 如此孫桓(三更求追讀)第456章 不顧一切 速援陽平第124章 孫權之怒 猛虎擡頭(4000字!求追讀第577章 前往上邽 帶漢還鄉第149章 老驥伏櫪 魏王失冠(6000字!)第368章 以制掘根 羣情激涌第414章 精銳彝軍 血染白袍第611章 徵集糧草 孤城長安第468章 以命換命 一箭入體第436章 需守多久 我死之後第七百三十八章 人心難欺 關門打狗第32章 小心有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