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糜暘埋下的種子

第105章 糜暘埋下的種子

在使命已經完成後,虞翻只想早點離開這公安城之中。

可就在虞翻要走的時候,糜暘叫住了他。

“虞君。”

“當年先主孫伯符在位時,對汝是何等鍾愛。”

“彼待汝以朋友之禮,奉你爲彼之功曹。”

“而你亦不負吳侯厚愛,爲其穩定東南半壁。”

“因感吳侯對汝之恩,你數次懇切直諫。”

“因感吳侯對汝之恩,伱自稱爲吳侯“家寶”。”

“當年吳侯與虞君,君臣相知之事蹟,亦是流傳一時,令人豔羨。”

“但如今,孫權在位,因你數次直諫就將你貶謫不用,你心中豈無怨乎!”

“夠了!”

糜暘正欲再說,但虞翻卻是被說中了心中的痛點一般,開始暴跳如雷起來。

虞翻此時因爲氣憤,臉色一片鐵青,他對着糜暘言道:“你無需離間吾與孫將軍。”

“吳侯對吾有知遇寵信之恩。

其不幸早亡,但吾不是忘恩負義之人,自然會將對其的忠心轉到孫將軍身上。”

見虞翻如此氣憤,糜暘也打住了話語。

見糜暘已經不再出言離間,虞翻拂袖踏上吊籃,就在他隨着吊籃緩緩降落之時。

糜暘的一句話從城上飄然而至虞翻耳中。

“吳侯對你有大恩,虞君知恩圖報匡扶其弟,這種君臣相知情誼真是感人肺腑。”

“但就是不知吳侯子嗣今何在也。”

“可爲新任吳侯也?”

糜暘此話一出,氣的虞翻一掌重重擊在吊籃邊上。

不是不說了麼。

糜暘的這句話,就連孫桓聽後,也臉色大變。

這一刻虞翻剛好經過孫桓身旁,他二人再次四目相對。

但此時這二人眼中,都充滿了濃濃的愧疚之色。

隨後這二人眼神,都下意識地從對方身上移開。

當年孫桓之父孫河,其真正忠心的人乃是孫策。

而且也是孫策將孫河改姓爲孫,列爲宗親。

這種父輩之間的深厚君臣情誼,孫桓從小便有聽其兄長提過。

在與孫策都有着深厚淵源的虞翻與孫桓耳中,當糜暘提及孫策的兒子孫紹時,這二人臉上都流露出愧疚之色。

不是因爲孫紹現今已經死於非命,而是他們二人都沒有完成當初孫策的委託。

孫策雖然在臨死之前將兵權交予孫權,令其保守江東。

但他當時吳侯的爵位,卻並沒有傳給孫權。

雖然孫策當時爲了江東穩定,並沒有對他唯一的兒子做出什麼特別安排。

但從他不將爵位一併傳給孫權,並且爲他兒子命名紹一字來看,孫策是希望孫紹繼承他的爵位的。

紹一字本就有繼承的意思。

畢竟孫策用生命掙來的爵位,想傳給自己的兒子,本無可厚非。

而孫策當時並沒有在江東羣臣之前明言此事。

孫策爲的就是維護孫權的威望,並且保證他的繼位沒有任何波折。

孫策將自己所有的權勢給了孫權,並且在死之前還爲孫權着想。

他以爲在他死後,在孫紹長大成人後,這個他寵愛的嫡親弟弟就會完成他這個遺願。

但近二十年過去了,孫紹早已長大成人,孫權卻好似將這件事給忘了一般。

不止孫權,全部的江東諸臣,都好像將此事給忘了。

甚至在他們的有意忽略之下,貌似好像孫策根本就沒有後代一般。

近二十年過去了,真正爲江東開國之主的孫策的遺願,卻還沒有完成。

這怎麼能不讓與虞翻與孫桓二人感到愧疚。

而在愧疚之後,這二人心中就想起了這些年來,孫權對孫紹的種種舉措。

越想這二人心中越不好受。

有些被刻意遺忘的事,一旦被想起,那麼思緒就會如潮水一般涌來。

並且這潮水會不斷衝擊着他們原本的觀念。

正在下城的虞翻目光清冷,不知在想着什麼。

懸掛城頭的孫桓則不再嗚鳴,似乎有所感觸。

城牆上,于禁問糜暘道,“子晟,離間一個位卑權輕的虞仲翔有何用?”

面對于禁的疑問,糜暘笑答道,“吾這怎麼能說是離間呢?吾只是在提醒虞仲翔一些事實而已。

虞仲翔如今雖位卑權輕,但他乃是江東大族出身。

因其出身,雖其官職不高,但其在江東大族中威望之高,乃是翹楚之選。”

“這樣的人,他的想法是會影響到許多人的。”

言語之見,糜暘語氣篤定。

其實不止後世人多笑江東戰力拉胯,當世許多人也瞧不起孫權,例如關羽。

但其實江東給人一種戰力拉胯的感覺,並不是江東士卒戰力不高,是他們碰上了一個戰力嚴重負數的主君。

丹陽步卒甲天下。

當年曹操還曾專門到過丹陽郡中,以求募得精兵。

能被曹操看上的兵源,可見江東士卒的戰力是很強的。

在孫策提領江東之時,誰會言江東戰力不行?

孫家旗幟所向,每城必下,這就是當時孫策給世人的印象。

可是孫權繼位後,屢戰屢敗,將整個江東的銳氣給耗光了。

赤壁之戰時,世人多笑張昭等元從之臣主降。

但那時其實是因爲孫權的表現,已經讓張昭失望之極。

孫權打個江夏郡打了好幾年。

重點是那江夏郡,所有的精銳早就在孫策在位時,就已經被他打的全軍覆沒了。

就這種武略,讓張昭等人怎麼會對孫權有信心?

赤壁之戰時,要是孫策還在,張昭這性格剛強的老頭,大概率不會想到投降一事。

而隨着孫權的武略失敗,給衆人造成的信心不足。

自然而然,江東諸臣就會懷念起孫策時代他們的風光。

而在孫策死了之後,他們對孫策的這種懷念,自然就會轉移到孫策的兒子孫紹身上。

糜暘今日主動在虞翻面前,提起孫權對孫紹的不公,提起孫紹這個孫策兒子的存在,就是在虞翻心中放大虞翻對孫策的思念。

現在不會有多大用。

但無疑的,這個舉動會在虞翻的心中埋下一顆種子。

這顆種子在將來總有一日會茁壯成長,直至最後成長成一棵參天大樹,最後捅破江東的天。

包括那城頭之下的孫桓。

千里之堤,毀於蟻穴。

只是這種心思不足爲外人道也。

歷史上,孫權從來沒當過吳侯,他的爵位是南昌侯,後來是吳王。

吳侯一直指的就是孫策。

(本章完)

第16章 幼時情誼第218章 糜暘密奏 君王三觀第302章 三虎一鹿 共逐樊城第271章 松柏之下 兒女情長第434章 伐蜀檄文 路人皆知第645章 賞封齊侯 天水羌亂第644章 南北聯合 不懼強漢第203章 慈不掌兵 申儀出城第186章 曹丕壯志 建言稱帝第55章 此子該死(求追讀,求各種票)第六百九十一章 兩份供狀 魚入網中第357章 法邈擔憂 梁州司聞第137章 龍戰於野 敵血漫漫第469章 晴天霹靂 再開屠城第64章 公安大拆遷(求追讀,求票票)第524章 天子親送 軍臨褒斜第149章 老驥伏櫪 魏王失冠(6000字!)第117章 請君入甕 (十更,求首訂!)第326章 州泰獻策 孫權惶恐第617章 着目潼關 騎虎難下第七百零九章 先發制人 陸遜破局第557章 以利驅動 改天換地第223章 火在水上 團團包圍第320章 良臣羣起 太守人選第447章 殘酷當世 劍鳴長空第336章 一勝一敗 張溫到來第365章 南鄭耀武 大變之兆第456章 不顧一切 速援陽平第493章 魏軍攻城 漢軍受挫第344章 返回南鄭 法邈五問第469章 晴天霹靂 再開屠城請假一日第316章 劉巴不滿 難民臨宛第587章 赤龍翻滾 以快打慢第97章 呂蒙的秘密武器(求追讀!不要養啦!第94章 三日已過 (四更求追讀!不要養啦!第七百七十章 蔣濟良謀 當斬則斬第580章 福至心靈 排除正確第365章 南鄭耀武 大變之兆第296章 玄色洪流 西涼鐵騎第187章 九品官人 糜暘北上第293章 虎侯再動 木人承淵第133章 陸遜自薦 內亂將起第417章 各取所需 糧草危機第432章 姜維去處 兵分三路第439章 驃騎將軍不可!第244章 武擔山下 山呼萬歲第657章 他似不德 張昭叩闕第220章 斷髮認罪 曹仁親征第372章 麥穗飄飄 人如豬狗第399章 根本之患 二龍相見第310章 歸宿桃園 一路北上第379章 百姓歡騰 暗流涌動第62章 校場比鬥(追讀呀,票票呀)第七百五十四章 頗有鋒芒 子瑜盜書第249章 宴無好宴 費禕挺身第263章 以步克騎 奔潰無方第95章 你快死了吧 (四更求追讀!不要養啦第238章 突然襲擊 城門大開第617章 着目潼關 騎虎難下第461章 情勢不利 別出心裁第538章 荊州出兵 兩面夾擊第5章 糜暘獻策第340章 大庭廣衆 贈劍贈女第480章 魏軍應對 逆天改命第507章 親征關中 二吐鮮血第六百八十一章 反將一軍 冷汗直冒第六百八十五章 西域密謀 再效班超第635章 懸屍城門 以力勸降第297章 龍駒騰凌 驃騎煊赫第618章 先發制人 漢軍快來第257章 曹家千里 萬餘鐵騎第240章 曹魏國力 長安異動第5章 糜暘獻策第七百三十一章 探得機密 三問三答第499章 借場東風 贈你精兵第376章 借刀殺人 天水幼麟第490章 擔憂生亂 密林驚遇第288章 公明何在 先退敵騎第七百六十二章 李嚴重任 沙王叉腰第七百零二章 此等父子 殺雞儆猴第109章 關侯長子 公安明月(明日上架!)第408章 今日便反 爾奈我何第484章 雪中短兵 血中斷兵第52章 魂斷鬱陵第550章 擒賊擒王 不講武德第224章 天地赤紅 漢將挺立第七百一十一章 苟利國家 壯哉仲容第179章 虎賁校尉 劉禪心思第476章 自相殘殺 大獲全勝第347章 權力慾望 無人能免第190章 隱匿人口 分而化之第213章 人心莫測 扇動翅膀第七百五十一章 出使請和 順水推舟第147章 高臺受賞 升階封拜(5000字)第417章 各取所需 糧草危機第17章 駐守公安第六百九十八章 陸遜獻計 荊州躁動第458章 怒掀帥案 再渡漢水第663章 以人爲本 十萬相隨
第16章 幼時情誼第218章 糜暘密奏 君王三觀第302章 三虎一鹿 共逐樊城第271章 松柏之下 兒女情長第434章 伐蜀檄文 路人皆知第645章 賞封齊侯 天水羌亂第644章 南北聯合 不懼強漢第203章 慈不掌兵 申儀出城第186章 曹丕壯志 建言稱帝第55章 此子該死(求追讀,求各種票)第六百九十一章 兩份供狀 魚入網中第357章 法邈擔憂 梁州司聞第137章 龍戰於野 敵血漫漫第469章 晴天霹靂 再開屠城第64章 公安大拆遷(求追讀,求票票)第524章 天子親送 軍臨褒斜第149章 老驥伏櫪 魏王失冠(6000字!)第117章 請君入甕 (十更,求首訂!)第326章 州泰獻策 孫權惶恐第617章 着目潼關 騎虎難下第七百零九章 先發制人 陸遜破局第557章 以利驅動 改天換地第223章 火在水上 團團包圍第320章 良臣羣起 太守人選第447章 殘酷當世 劍鳴長空第336章 一勝一敗 張溫到來第365章 南鄭耀武 大變之兆第456章 不顧一切 速援陽平第493章 魏軍攻城 漢軍受挫第344章 返回南鄭 法邈五問第469章 晴天霹靂 再開屠城請假一日第316章 劉巴不滿 難民臨宛第587章 赤龍翻滾 以快打慢第97章 呂蒙的秘密武器(求追讀!不要養啦!第94章 三日已過 (四更求追讀!不要養啦!第七百七十章 蔣濟良謀 當斬則斬第580章 福至心靈 排除正確第365章 南鄭耀武 大變之兆第296章 玄色洪流 西涼鐵騎第187章 九品官人 糜暘北上第293章 虎侯再動 木人承淵第133章 陸遜自薦 內亂將起第417章 各取所需 糧草危機第432章 姜維去處 兵分三路第439章 驃騎將軍不可!第244章 武擔山下 山呼萬歲第657章 他似不德 張昭叩闕第220章 斷髮認罪 曹仁親征第372章 麥穗飄飄 人如豬狗第399章 根本之患 二龍相見第310章 歸宿桃園 一路北上第379章 百姓歡騰 暗流涌動第62章 校場比鬥(追讀呀,票票呀)第七百五十四章 頗有鋒芒 子瑜盜書第249章 宴無好宴 費禕挺身第263章 以步克騎 奔潰無方第95章 你快死了吧 (四更求追讀!不要養啦第238章 突然襲擊 城門大開第617章 着目潼關 騎虎難下第461章 情勢不利 別出心裁第538章 荊州出兵 兩面夾擊第5章 糜暘獻策第340章 大庭廣衆 贈劍贈女第480章 魏軍應對 逆天改命第507章 親征關中 二吐鮮血第六百八十一章 反將一軍 冷汗直冒第六百八十五章 西域密謀 再效班超第635章 懸屍城門 以力勸降第297章 龍駒騰凌 驃騎煊赫第618章 先發制人 漢軍快來第257章 曹家千里 萬餘鐵騎第240章 曹魏國力 長安異動第5章 糜暘獻策第七百三十一章 探得機密 三問三答第499章 借場東風 贈你精兵第376章 借刀殺人 天水幼麟第490章 擔憂生亂 密林驚遇第288章 公明何在 先退敵騎第七百六十二章 李嚴重任 沙王叉腰第七百零二章 此等父子 殺雞儆猴第109章 關侯長子 公安明月(明日上架!)第408章 今日便反 爾奈我何第484章 雪中短兵 血中斷兵第52章 魂斷鬱陵第550章 擒賊擒王 不講武德第224章 天地赤紅 漢將挺立第七百一十一章 苟利國家 壯哉仲容第179章 虎賁校尉 劉禪心思第476章 自相殘殺 大獲全勝第347章 權力慾望 無人能免第190章 隱匿人口 分而化之第213章 人心莫測 扇動翅膀第七百五十一章 出使請和 順水推舟第147章 高臺受賞 升階封拜(5000字)第417章 各取所需 糧草危機第17章 駐守公安第六百九十八章 陸遜獻計 荊州躁動第458章 怒掀帥案 再渡漢水第663章 以人爲本 十萬相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