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7章 三人密謀 請敵赴死

弱國無外交。

幸運的是,在糜暘的努力下,當下的大漢算的上強國,漢軍算的上強軍。

蒸蒸日上的大漢國運,加上姜維那出色的口才,讓一旁始終不語的滿寵,不免覺得有些恍惚。

他覺得自己好似回到了數百年的南越與樓蘭王都之內。

終軍與傅介子的事蹟他也曾聽說過。

但在今日,他才真正見識到終軍與傅介子的風采。

這便是“漢”這一字,給人帶來的震撼嗎?

滿寵不禁暗暗思索,若是糜暘早出生數十年,乃至於與武帝一個時代。

那麼在感受到他給世人帶來的“大漢震撼”後,自己及那些名士,是否還會支持武帝爲大漢掘好墳墓呢?

就在這個巨大的疑問在滿寵的心中浮現之後,姜維見謝牽願降,他心中感到如釋重負。

不是因爲自己的安全得到保障而放鬆,而是爲能不負糜暘的使命而放鬆。

姜維沒有耽擱,他連忙上前一步對着謝牽繼續說道:

“叔父不會爲今日的決定後悔的。”

“既然叔父願意歸正大漢,那麼還請叔父能夠告知敵軍的糧道佈防情況。”

聽到姜維的話後,癱軟的謝牽身體中浮現了一些力氣。

他用複雜的眼神盯着姜維。

謝牽的眼神中有着意想不到,也有着欣賞。

他心中原本就不堅定,不然他不會見姜維,可他原來也沒打算一下子就投向大漢。

待價而沽,纔是謝牽心中最初的打算。

至少他是沒想到自己,是會這麼快歸降的,至少也得拉扯上幾天。

但姜維的口才太厲害了,他說的每句話都好像說到他的心坎中一樣,讓他心中生不起半點抗拒的念頭。

世上又會有誰,會對來救他命,會對爲他帶來遠大前程的人心生抗拒呢?

謝牽在盯着姜維看了一會後,他方纔開口說道:

“略陽是街亭魏軍糧草運輸的必經之地,正因爲如此,張郃日前曾命一員大將率五千鐵騎居於略陽縣內外,來回巡視拱衛糧道。

若先不剪除那五千鐵騎,縱使我將魏軍的糧道佈防圖交予你,恐怕大將軍的目的也並不容易達到。”

謝牽的話讓姜維與滿寵不禁又對視了一眼。

姜維與滿寵的第一次對視,是在剛纔入城門之時。

那時候二人就因爲略陽城們有着精兵把守,心生擔憂過。

現在在得知略陽縣內的具體情況後,二人心中的擔憂又加深了些。

能順利勸降謝牽,無疑是一種勝利。

但在張郃對糧道有所防備的情況下,這種勝利帶來的後果,卻不如預期般的大。

哪怕當下姜維可以通過謝牽得到魏軍在糧道的兵力佈防圖,可要想對付那五千魏軍鐵騎,靠一張利嘴是無用的。

而就像謝牽說的那般,若不先解決那五千魏軍鐵騎,那麼謝牽也難以配合前線的漢軍,將魏軍的糧草焚燬。

只能說張郃不愧是名將,哪怕他沒想到姜維的計策,但出於謹慎,他還是在最大程度上保證了魏軍糧道的安全。

密室之中,姜維與滿寵都是知兵的人。

因此在得知當下略陽縣內外的真實情況後,二人的腦袋就快速開動起來。

本來要想擊敗魏軍的五千鐵騎,最好的辦法就是調兵前來。

可這一舉動是不現實的。

街亭到略陽的大道,被魏軍堵的嚴嚴實實的,根本再無道路可供大股漢軍繞行至略陽縣。

就算有這樣的道路,可要想擊敗五千魏軍鐵騎,與擊敗五千魏軍步軍,那是兩種概念。

憑藉騎軍的高機動性,恐怕大批漢軍還未對那五千騎軍發動合圍,就會被那五千魏軍騎軍發現了蹤跡。

謝牽見姜維與滿寵二人的臉上有着猶疑之色,已然心向大漢的他,便開口勸道:

“伯約與滿君初至略陽,無須急在一時想出妙計。

二位不如先在府內休息幾日,再好好籌謀對策不急。”

謝牽的勸說本是一番好意,可當他說的話被姜維與滿寵二人聽到後,卻引起這二人激烈的反應。

姜維與滿寵幾乎是異口同聲地說道:“不可。”

姜維與滿寵的反應,讓謝牽一驚。

他不明白他的話,哪裡有不可的地方。

謝牽不明白,是因爲他長久居於地方,既無滿寵見過諸多大風大浪的經驗,也無姜維那與生俱來的對局勢的敏銳判斷。

姜維與滿寵知道,出使勸降這種事除去要隱秘之外,時間還不能拖得太久。

儘管今日謝牽爲了不走漏風聲,派的是他的心腹將他們二人接入城內。

但人心叵測,且世事難料,誰能斷定隨着時間的推移,他二人到達略陽的消息不會走漏呢?

要是他們二人到達略陽的消息走漏,到時候不僅他二人的生命有危險,就連糜暘的佈局也會被徹底打亂。

這樣的結果,是姜維與滿寵二人不能接受的。

在出言否決謝牽的提議後,姜維心中漸漸浮現了一個決斷。

姜維看向謝牽問道:“當下領兵巡防略陽的魏將,是哪一位呢?秉性又如何?”

面對姜維的詢問,謝牽答道:“是一名爲王生的將軍。”

在說出王生的姓名後,謝牽想着這段時日來他與王生的接觸,說出了他心中對王生秉性的判斷。“聽聞王生是張郃的愛將,擅使一雙開山斧,勇武異常。

只是據我這段時日以來與他的接觸,得知他的性格頗爲急躁,除此之外,他還喜好享受。”

謝牽能對王生的秉性做出以上的論斷,是有着事例支持的。

謝牽身爲略陽縣長,魏軍糧道在進入略陽縣後,一切轉運事宜就自然交給了謝牽負責。

可在過去的時日中,若是謝牽的手下有所疏忽,王生就動輒對他們進行打罵。

那些疏忽只能算的上小錯。

而面對轉運大批糧草這一工作量繁重的任務,在當世沒有高科技手段的輔佐下,又有誰保證自己不會犯下小錯呢?

因爲情理之中的小錯,而動輒對屬下打罵,這足以體現王生的急躁。

至於王生喜好享受的判斷,更是源於王生在率軍進入略陽縣後的其他舉動。

如縱容下屬強搶民女,搜刮民脂民膏運到營中,以用來滿足個人的慾望。

以往這些事,在王生有着張郃撐腰的情況下,謝牽也只能選擇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但這不影響謝牽因爲這些事,對王生的性格有着準確的判斷。

在聽完謝牽對王生的描述後,姜維心中的主意又多了幾分把握。

而到了這一刻,滿寵也意識到了姜維想做什麼。

他用驚訝的眼神看向姜維。

面對滿寵有所察覺的眼神,姜維以點頭回應了滿寵。

隨後姜維便對着謝牽懇請道:“還望叔父在縣府內設宴,並派人請那王生來府中一聚。”

聽到姜維這麼說之後,謝牽就算再後知後覺,這下也明白了姜維的用意。

他的眼神比滿寵更爲震驚。

姜維怎麼敢的呀!

在看到謝牽震驚的眼神後,姜維爲保證事情的順利發展,出言對謝牽言道:“叔父難道忘記了,當年終童因何而死嗎?”

終童是漢人對終軍一個充滿惋惜的稱謂。

而當年終軍是怎麼死的呢?

當年孝武帝聽說南越國新君繼位,便打算派人出使南越,以求達成讓南越內附的目的。

終軍聽聞這件事後,遂自薦一同爲使前往。

終軍在到達南越國後,由於他出色的口才,他嘴中成功說服新任南越王內附漢朝,孝武帝得報大喜,讓終軍繼續留在南越鎮撫。

但當時的南越丞相呂嘉不願歸順漢朝。終軍察覺到呂嘉的心志,卻迫於客觀形勢,不能誅殺他。

在一次宴席上,支持南越內附的人,鼓動終軍等人於宴席上斬殺呂嘉,但可惜終軍等使者猶豫不決,沒有及時處置呂嘉。

察覺到危險的呂嘉及時離席,後來就一直在密謀着政變。

不久後準備充分的呂嘉成功發動政變,將即將入朝的南越國王及終軍等漢使全部殺死。

由於終軍的名聲之大,謝牽是知道他爲何而死的。

謝牽在想起終軍爲何而死後,他的眼神中流露出思索之色。

現在略陽的局勢,與當年的南越國何其相似!

見謝牽尚還有着些許猶豫,姜維立即果敢地說道:

“當斷不斷,必反受其亂。

事已至此,難道我們還有的選擇嗎?”

姜維的這句話,直接驅散了謝牽心中的最後幾分猶豫。

是呀,他歸降大漢乃是不得已之舉。

而既然已經打算歸降大漢了,難道他還有的選擇嗎?

在想通一切後,謝牽也不缺乏破釜沉舟的決心。

謝牽堅定地對姜維言道:“伯約放心,我一定將王生請來府內。

只是請來之後?”

面對謝牽的這個疑問,姜維從容的對謝牽言道:

“我自有漢劍,何憂之後?”

姜維的話讓謝牽與滿寵精神齊齊一振。

看着姜維從容的神色,謝牽拱手後就朝着密室外走去,前去安排一切了。

待謝牽走後,滿寵盯着姜維看了好一會,有些話在他的喉嚨中醞釀許久,但最終卻沒有說出來。

怪不得糜暘會如此看重姜維,實在是姜維有些方面與糜暘太過相似。

例如在膽氣這一方面。

略陽之宴,既是請王生赴死,又何嘗不是在請曹彰的數萬大軍赴死呢?

如斯盛宴,讓他的血不知怎麼的,突然也熱起來了。

這大漢之風骨,真上頭!

第151章 劉封生死 曹仁之憂第546章 街亭守備 料敵於先第573章 完美助攻 威震全場第152章 英雄遲暮 曹操邀約第569章 曹彰發笑 魏軍昇天第540章 迷霧重重 司馬終動第71章 糜暘的信(三更求追讀)第450章 謀攻祁山 吳懿憤慨第409章 全境皆叛 葛公定策第146章 援兵方到 王冠稱慶第350章 政治規則 魏延可用第43章 刀兵護家(求票,求追讀)第435章 山河爲榻 坐守國門第521章 燭影佳略 滿堂喝彩第546章 街亭守備 料敵於先第247章 天子有難 臥龍出聲第524章 天子親送 軍臨褒斜第67章 糜暘自去 (啊!追讀呀!票票呀!)第401章 長安異動 警覺頓生第656章 霸王雜之 狡黠劉禪第424章 二擒二縱 世之良謀第657章 他似不德 張昭叩闕第199章 申氏末日 關門打狗第74章 取糜暘首級,賞千金 (求追讀)第152章 英雄遲暮 曹操邀約第318章 真氣吐血 召會要臣第468章 以命換命 一箭入體第565章 大魏忠臣 有所防範第144章 百騎逐虎 割須棄袍第504章 營聲鼎沸 滿城皆驚第462章 兵無常勢 曹洪退兵第81章 先破鹿鳴,再梟羽首 (求追讀)第164章 諸葛東來 商議婚事第356章 該死則死 夏日之陽第407章 於衛將軍 八字要訣第六百九十五章 吃貨世子 幼麟爲師第45章 以人爲本(求追讀,求票)第52章 魂斷鬱陵第270章 張遼心思 三拜問安第541章 乃父之風 司馬跳腳第589章 惶恐瀰漫 雙壁相會第431章 曹真大笑 楊阜私請第23章 誅心第283章 大風已起 劉賈嘆息第七百五十一章 出使請和 順水推舟第229章 強徵私兵 軍心崩喪第六百七十九章 挾制之策 王基提醒第104章 呂蒙密計 天助孫氏?第582章 勢在必行 暢想成真第286章 當年千里 風起雲涌第505章 萬人空巷 赤腳尋報第647章 知我罪我 其惟春秋第186章 曹丕壯志 建言稱帝第六百八十七章 敲打劉封 誓殺吳狗第六百九十八章 陸遜獻計 荊州躁動第434章 伐蜀檄文 路人皆知第544章 賈逵到來 烏龜喘息第57章 江東烹鹿天團出發(求追讀,求票)第387章 辨壓羣臣 形勢扭轉第537章 誰造謠言 意外驚喜第277章 魏有良臣 三爺點名第510章 不戰取勝 孫禮寒心第302章 三虎一鹿 共逐樊城章推第17章 駐守公安第469章 晴天霹靂 再開屠城第510章 不戰取勝 孫禮寒心第218章 糜暘密奏 君王三觀第357章 法邈擔憂 梁州司聞第181章 禁軍在手 家人提點第139章 東三動亂 援軍已到第459章 萬事俱備 東風自來第七百一十一章 苟利國家 壯哉仲容第401章 長安異動 警覺頓生第178章 子晟三答 君王親斟第六百七十七章 蒞臨京口 孫權反擊第308章 攜子前往 兄弟相見第146章 援兵方到 王冠稱慶第130章 公安缺糧 司馬入營第302章 三虎一鹿 共逐樊城第445章 懷疑與自信第195章 賜字崇業 大軍可用第七百一十五章 風雨如晦 你我同行第655章 定下國策 孫登妙用第472章 三方勢力 孔明孔明第211章 隱患滋生 伯仁野望第293章 虎侯再動 木人承淵第七百三十五章 先攻州陵 半渡而擊第443章 似若無敵 魏軍大敗第166章 糜暘三問 女主終現第342章 虛實相封 伐吳前奏第588章 連破七寨 天大笑話第343章 雙重考驗 陛下小心第390章 再圍冠帶 魑魅末日第556章 力拒九品 首倡科舉第15章 糜暘的野望第163章 江東柱石 三氣呂蒙第154章 煮酒相會 漢水之約
第151章 劉封生死 曹仁之憂第546章 街亭守備 料敵於先第573章 完美助攻 威震全場第152章 英雄遲暮 曹操邀約第569章 曹彰發笑 魏軍昇天第540章 迷霧重重 司馬終動第71章 糜暘的信(三更求追讀)第450章 謀攻祁山 吳懿憤慨第409章 全境皆叛 葛公定策第146章 援兵方到 王冠稱慶第350章 政治規則 魏延可用第43章 刀兵護家(求票,求追讀)第435章 山河爲榻 坐守國門第521章 燭影佳略 滿堂喝彩第546章 街亭守備 料敵於先第247章 天子有難 臥龍出聲第524章 天子親送 軍臨褒斜第67章 糜暘自去 (啊!追讀呀!票票呀!)第401章 長安異動 警覺頓生第656章 霸王雜之 狡黠劉禪第424章 二擒二縱 世之良謀第657章 他似不德 張昭叩闕第199章 申氏末日 關門打狗第74章 取糜暘首級,賞千金 (求追讀)第152章 英雄遲暮 曹操邀約第318章 真氣吐血 召會要臣第468章 以命換命 一箭入體第565章 大魏忠臣 有所防範第144章 百騎逐虎 割須棄袍第504章 營聲鼎沸 滿城皆驚第462章 兵無常勢 曹洪退兵第81章 先破鹿鳴,再梟羽首 (求追讀)第164章 諸葛東來 商議婚事第356章 該死則死 夏日之陽第407章 於衛將軍 八字要訣第六百九十五章 吃貨世子 幼麟爲師第45章 以人爲本(求追讀,求票)第52章 魂斷鬱陵第270章 張遼心思 三拜問安第541章 乃父之風 司馬跳腳第589章 惶恐瀰漫 雙壁相會第431章 曹真大笑 楊阜私請第23章 誅心第283章 大風已起 劉賈嘆息第七百五十一章 出使請和 順水推舟第229章 強徵私兵 軍心崩喪第六百七十九章 挾制之策 王基提醒第104章 呂蒙密計 天助孫氏?第582章 勢在必行 暢想成真第286章 當年千里 風起雲涌第505章 萬人空巷 赤腳尋報第647章 知我罪我 其惟春秋第186章 曹丕壯志 建言稱帝第六百八十七章 敲打劉封 誓殺吳狗第六百九十八章 陸遜獻計 荊州躁動第434章 伐蜀檄文 路人皆知第544章 賈逵到來 烏龜喘息第57章 江東烹鹿天團出發(求追讀,求票)第387章 辨壓羣臣 形勢扭轉第537章 誰造謠言 意外驚喜第277章 魏有良臣 三爺點名第510章 不戰取勝 孫禮寒心第302章 三虎一鹿 共逐樊城章推第17章 駐守公安第469章 晴天霹靂 再開屠城第510章 不戰取勝 孫禮寒心第218章 糜暘密奏 君王三觀第357章 法邈擔憂 梁州司聞第181章 禁軍在手 家人提點第139章 東三動亂 援軍已到第459章 萬事俱備 東風自來第七百一十一章 苟利國家 壯哉仲容第401章 長安異動 警覺頓生第178章 子晟三答 君王親斟第六百七十七章 蒞臨京口 孫權反擊第308章 攜子前往 兄弟相見第146章 援兵方到 王冠稱慶第130章 公安缺糧 司馬入營第302章 三虎一鹿 共逐樊城第445章 懷疑與自信第195章 賜字崇業 大軍可用第七百一十五章 風雨如晦 你我同行第655章 定下國策 孫登妙用第472章 三方勢力 孔明孔明第211章 隱患滋生 伯仁野望第293章 虎侯再動 木人承淵第七百三十五章 先攻州陵 半渡而擊第443章 似若無敵 魏軍大敗第166章 糜暘三問 女主終現第342章 虛實相封 伐吳前奏第588章 連破七寨 天大笑話第343章 雙重考驗 陛下小心第390章 再圍冠帶 魑魅末日第556章 力拒九品 首倡科舉第15章 糜暘的野望第163章 江東柱石 三氣呂蒙第154章 煮酒相會 漢水之約